• 36氪
    大数据智能人脉关系网络管理RelateIQ:让企业员工交流和客户往来更聪明 关系网络从来都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方面,而专门为此服务的智能关系管理RelateIQ正在用大数据的方式帮助用户在这方面的管理。为此它又获得了 4000 万美元融资,新估值 2.45 亿美元。其中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了 KPCB、新闻集团,以及投资过 Mint、Rovio、Fitbit、Bump 的 Felicis Ventures。 那 RelateIQ 具体是做什么的呢?团队成员可用 RelateIQ 产品管理关系人脉,RelateIQ 可以和 Gmail、Google Calendar、Office 365 关联,并从中提取电子邮件、活动日历,联系人姓名、电话、公司等必要信息,做自动的组织和管理——能根据联系人与用户的联系频率对联系人进行优先级排序;根据联系人信息为联系人按照不同公司或组织进行分类。 此外,RelateIQ 还通过多种实时沟通的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和员工去跟进相关的关系(比如客户和零售商等),分析的内容包括邮件和通话记录等。举个例子就是,RelateIQ 会及时提醒员工说公司和一位重要客户有好几周没有沟通了。而在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客户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员工还会知道自己的同事是不是已经跟某位客户联系过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RelateIQ 受到快速成长创业团队的欢迎,服务的公司包括了 Asana 和即将上市的 Box。 到目前为止,RelateIQ 已经融资超过 6900 万美元,此前的投资人包括 Facebook 早期投资者 Accel Partners 及 Facebook 联合创始人 Dustin Moskovitz。而乔布斯前高管教练 Bill Campbell 和 LinkedIn 前首席科学家 DJ Patil 也垂青过这家公司。 在华尔街报道 RelateIQ 消息中,红点合伙人 Scott Raney 有个 2B 市场的观点挺有意思:“第一代的 SaaS 公司将流程自动化了,但不提供解析。而下一代像 RelateIQ 这种数据驱动的 app 会让普通终端用户变得对数据有操作性。”数据驱动的新一代企业服务也正有起来的趋势,专门做客户交易大数据分析的 Platfora 在本月也获得了花旗和思科等 3800 万美元的融资。为企业级市场提供大数据系统处理的创业公司 Cloudera 也在昨天宣布融资 1.6 亿美元准备上市。 或许像 RelateIQ 这样的 SaaS 才是下一代的 Salesforce。 【文章来源:36氪】
    36氪
    2014年03月26日
  • 36氪
    做减法的数据存储服务公司Actifio获1亿美金融资,跻身10亿美金俱乐部 据recode消息,数据存储服务Actifio获得融资1亿美金,估值已达11亿美金。此轮领投方为Tiger Global Management,此前投资方North Bridge、Advanced Technology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和 Greylock IL也有跟投。 Actifio存储服务的思路是做减法,不用企业自己备份数据,从而省去大量空间,带宽等资源,但需要这些数据时,企业客户又能将这些受保护的“虚拟文件”瞬间恢复。据IDC数据,企业差不多花费460亿美金的钱来存储48艾字节(二的六十次方)无用的数据。Actifio不仅是在帮企业省钱,而且可以把现有的存储设施转化成更多的生产力。 Actifio方面不愿透露收入,但表示公司服务签单率年增长率已达182%,在31个国家共有300多个企业客户,其客户包括 Dassault Systèmes 【文章来源:36氪】
    36氪
    2014年03月25日
  • 36氪
    “个性化学习就是标准化的知识,加系统化的知识切片”——专访智课网联合创始人韦晓亮 促狭的空间、没什么装饰的办公场所,墙上却着精致的画框,看起来和周边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但转念一想,这又反应着这间由原英语老师创立的创业公司的气质,因为隐约记得画框里面是类似“stay hungry,stay foolish”、“keep calm and carry”的句子,很明显,这里的主人对此颇有共鸣。这是一周前,我在智课网采访时所看到的景象。在那里,我和智课网创始人韦晓亮聊了聊智课网以及他对在线教育的看法。 采访之前,我在智课网上试听了一下雅思的课程,真人教师主讲的视频录播课程,让人看起来颇有新东方老师上课的意味,所以我问到:作为智课网这样的纯线上出国留学英语考试学习网站,如何能用互联网的方式,让自己看起来不只是将线下的新东方搬到线上? “我们和新东方是完全不一样的。”韦晓亮说,他显然不大喜欢将自己的产品和新东方相提并论,“首先智课网所有的课程视频内容基于知识切片,第二我们有智能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规划他的学习,第三学生做完作业以后,我们会有逐题的题目讲解,这是新东方没有的,第四就是数据挖掘。” 什么是课程视频的知识切片?举个例子,我们看书的时候,可以基于目录来知道一本书在第几页会讲到什么内容,但是通常看视频的时候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智课网从视频录制环节开始,就完全由自己团队来拍摄,当拍完视频之后,他们会根据老师每节课课件上的知识点,将视频进行节点的划分,即所谓的“知识切片”。 将视频切片、重新结构化的一个好处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节奏——在需学习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不同,这时他们就可以根据视频的知识切片有选择地进行重点、难点的学习,会了的知识点就直接跳过,不需要看完完整的视频而浪费时间。 “我认为个性化的学习就是标准化的知识,加上系统化的知识切片。”韦晓亮说道。 而在出国留学考试的场景里,大量的考生都有一个问题是,8 月 9 号要靠雅思了,却不知道今天应该做什么,明天应该学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智课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考试项目推荐一个标准化的每日学习安排表,告诉学生们每天应该看多少个小时的视频、学多少知识点。而如果有学生每天看视频学习的知识点数量超出了原先的安排,那么系统便会自动调节第二天的上课节奏。也就是知识切片还带来学习计划的动态变化,可以自适应学生的学习步调。 另外,在知识点被切片的情况下,学生们在哪个知识点上进行了拖动回放、在哪个知识点上选择了直接跳过、在哪个知识点上记了笔记、提过问题等等行为,都会被系统记录,以此来帮助理解某个学生是否有某个知识点没有听懂。如果某种情况在不同学生身上重复出现时,即会在数据上呈现一种规律性,便可以认为有一段的教学视频片段出现了问题,老师下次变可依据这个数据反馈改进该课程视频内容。 而这些利用线上技术改善学习体验的地方,正是只有通过互联网方式制作的录播课程才有的优势。“所以我会说,直播课根本不适合做教学,只有录播课才可以。”韦晓亮说,他加大了音量,“你想想,上直播课的时候,老师走进教室,开始讲课,哗啦哗啦讲了五十分钟还没讲完,然后该下课了。这个时候,老师有多少知识点没讲你知不知道?今天老师状态差就少讲了一点,那你有什么办法呢?而且如果课上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他会不会去理会?不会的,因为如果每个学生都来举手提问,那他的上课计划就要全部被打乱。这样的教学体验和线下没有什么区别。” “内容不适合做直播,直播是不可能出高品质课堂的。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并不互动。”韦晓亮说,所以他更倾向于将固定不变的课程内容做成录播形式,而用直播来做实时互动性强的东西,比如课后的答疑。智课网正计划让学生完成视频课程的学习之后,到直播上向老师或者助教提问,解决当堂的疑惑,甚至可以让他看视频时在某个知识点上提出的问题也直接同步过来。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直播并不适合作为在线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为什么国内又有如此多的创业公司甚至是大公司要做直播课程呢?”我问道,想起了YY推出100教育平台以及腾讯开始为QQ群增加教育功能的新闻。 “因为中国人最喜欢做平台,平台太快了,你有资金,再把直播技术和流量一拉,平台就起来了。做内容是最慢的。你看国外就没有人做直播,Coursera、edX、可汗学院,哪一个是做直播的?” 采访的最后,我向韦晓亮了解了一下做网络课程的老师生态。他说,如果把老师的收入分为三层,大的技术平台带给老师的收入应该是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的,老师们一般会在这种大平台上推广自己、做口碑,而无法产生太多的收入,最后的收入还是由从平台上获取学生,带到线下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那才是老师最上层的收入。而智课网相当于弥补了老师中间层的收入需求,他们录课后获得的课程收入分成大概可以占到总收入的 50% 左右,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日复一日的讲课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苑伶]  
    36氪
    2014年03月20日
  • 36氪
    真人在线教育平台TutorGroup B轮投资者名单新增SBI集团(前身软银投资),此前已获阿里、启明、淡马锡1亿美元B轮 真人在线教育平台TutorGroup向36氪透露,SBI集团(前身软银投资集团)通过旗下教育专项基金“复思基金”入股TutorGroup,成为TutorGroup B轮新增投资方。此前,TutorGroup于今年2月完成B轮融资,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和启明创投注资近1亿美元。 SBI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综合互联网金融集团,旗下打造了完全基于互联网的证券、银行、保险、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通过此轮战略投资,SBI将主要向TutorGroup输出其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经验和影响力。另外,TutorGroup此轮融资的本意是拓展亚洲市场,目前投资机构已覆盖中国、日本、新加坡三地,而SBI集团也将为TutorGroup提供打入日本市场的本地经验。 TutorGroup 于 2004 年由 Eric Yang 和 Ming Yang 两兄弟创立,研发总部设在硅谷,办事处大多数遍布亚洲。旗下运营四大子品牌,包括三大英语学习品牌 VIPABC、TutorABC、TtutorABCjr 以及汉语学习品牌 TutorMing,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当属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 VIPABC。 目前,VIPABC、TutorABC 两平台已汇集全球 30 个国家 60 座城市的逾 2000 位外教师资,大多为生活在美国的母语级教师,并拥有对外英语教学证书(TESOL),每年提供数以百万计的实时互动在线语言学习课程。同时,平台自主研发的课程推荐软件可通过分析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推荐最优化的班级规模、学习速度、学习材料。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丁伟峰]    
    36氪
    2014年03月19日
  • 36氪
    泛IT教育的MOOC平台“开课吧”获2000万美元A轮融资,今年内推出500门自制课程,发展C端用户完成线上到线下的教育闭环 垂直泛 IT 教育领域的 MOOC 平台“开课吧”今天向36氪确认已获得 2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复星集团旗下的昆仲资本以及另一家暂时未公开的投资机构投资。融资完成后,开课吧将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内容制作,计划在今年内推出自制的 500 门在线视频课程。 我们曾于去年“开课吧”上线之初报道过它,你可以将其看成“Lynda+Coursera 模式”的合体——它所有课程都由自己的团队拍摄,经过与老师协商知识点划分、视频拍摄录制、后期互动效果制作等环节后才会发布。而学生学习其课程的模式则与 Coursera 相同——学生们可以选修某位老师开的课,并完成作业、讨论、课后测试等环节,最后拿到证书,获得可在高校中转换的学分。 但去年刚上线时,开课吧的多数课程还是来源于其背后的线下教育机构“慧科教育”,而慧科教育做的是面向 B 端的服务,即与大学合作进行学科共建,由高校提供教学场地和学生,慧科教育则提供教育解决方案,包括教学师资、课程体系规划、线上教学内容的制作等服务,因为慧科教育有和 IBM、百度等企业内部的一线技术人员资源,可以教授业内前沿的技术,这正是大学所匮乏的资源。但也因此,慧科教育所产生的内容更适合大学教学、更为专业和细分,并不能满足开课吧泛 IT 教育的多种类需求。 所以此次融资后,“开课吧”将会把资金投入内容制作,他们计划在今年内推出 500 门自制的在线视频课程,丰富网站的内容。而在这之后,“开课吧”打算将自己的软性 API(即自己的视频制作团队)开放给 CP,为有好的课程内容的机构或者老师提供视频课程的拍摄、制作,把控内容质量,最后将质量符合要求的在线视频课程发布到平台上。 有了内容,C 端用户会随之而来,而当拥有大量用户之后,“开课吧”计划为用户提供学习后的后续服务,比如职业技能的测试和认证(可以颁发学校、业界或者是政府机构的认证证书),以及通过数据挖掘切入 IT 领域的招聘,完成从教学入口到最终将学生输入线下企业的闭环。因此,课程内容、导学服务以及后续的招聘等增值服务都可以为其盈利点带来想象空间,不过目前开课吧所有的课程都还是免费向学生开放。 在今天的采访中,开课吧创始人方业昌说,之所以此次会选择复星集团的投资,是因为在复星的多产业背景之下,他们投资的风格是追求长线的价值投资而不是短期的利益回报,这个说法也和业内普遍认为在线教育行业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指数型增长的观点相合。而随着有内容资源优势的团队(比如开课吧和智课网)不断成长并拿到高额融资,同时有流量优势的平台巨头(比如淘宝同学和YY)进入在线教育领域,早期靠提供技术平台起来的在线教育领域创业公司,很可能会因为流量不足、同时缺乏优质内容而渐渐走入困境。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苑伶]  
    36氪
    2014年03月10日
  • 36氪
    “蚂蚁招聘”给小微企业带来福音,招聘广告由批发变零售 编者按:一体化人才管理模式能为企业管理员工带来很多便捷,它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市场。这的确是创业趋势。招聘从线下逐渐聚集到线上,蚂蚁招聘为小微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降低。但就其是否只止步于综合类招聘,决定未来其发展的潜力。 对于企业HR来说,每天面对从招聘网站投递来的海量简历,心中只有一个字——烦!而对于很多连专门HR都没有的小微企业来说,每天能有几百封简历供其挑选其实已经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了! 随便翻了翻58同城关于北京地区销售人员的招聘职位列表,从第1页到第80页,每条职位信息旁全都充满了“精”、“验”这样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背后全都是招聘企业白花花的广告费。而随着“套餐”机制的盛行,各大综合类招聘网站的广告门槛基本都已提到3000元以上。对于企业人数在15人左右,每年招聘1~2个职位的小微企业来说,假设它只选择Top3的招聘网站投递广告,那么它每个职位的招聘成本也都是4000元以上。这种“批发式”的招聘广告对小微企业完全不合适。 有多年猎头经验的黎阳在今年上线了一站式职位发布平台“蚂蚁招聘”。它背后的思路就是为小微企业将招聘网站的广告位由“批发”变“零售”。简单来说就是,蚂蚁招聘作为招聘方首先在各大网站购买含有多个广告位的招聘广告套餐,之后再将这些职位打散分发给它的小微企业用户。这样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它一个职位的广告成本可以降到299元,同时该职位信息几乎能在Top10的招聘网站可见。 除了节省广告成本,蚂蚁招聘为小微企业提供的招聘后台还包含简历管理、查询等功能。在同一个后台,看来自多个招聘网站的数据。而到后期蚂蚁招聘还打算为小微企业提供人工筛选简历、协助预约面试、电话面试候选人等后续增值服务。 黎阳在向我介绍蚂蚁招聘的时候,一直拿美国的Taleo举例。后者在两年前被甲骨文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但事实上,说Taleo是蚂蚁招聘的样板其实有些牵强,Taleo除了做招聘,还面向不同规模的企业做企业员工的聘用、管理、奖惩、人才职业规划等多方位服务。而国内更像Taleo的初创公司应该是“和斗”。它为企业提供的人才管理解决方案也是从员工的招聘管到离职。 但单就蚂蚁招聘的模式来说,它做的仅仅是为小微企业在各类综合类招聘平台上提供更高效的招聘服务。我承认该模式有其创新的一面。但不能否认的是,放眼整个招聘服务市场,综合类招聘模式已是上一个时代的事。在中国发展的这几年,这种模式虽然通过将线下招聘市场聚集到线上,貌似为招聘者和求职者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对接通道。但企业HR每天接收几百封的冷冰冰的求职简历;求职者可以任意“一键海投”,却无法通过招聘网站上简单的几条信息去做一个明确的筛选。无形中这种模式反而增加了双方的对接成本。 在我看来,未来招聘的趋势应该是市场逐渐催生出的一些垂直类招聘服务。它们本身在既定领域就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信息和企业资源,可以通过数据挖掘为企业和求职者做更有针对性的对接。同时,企业创始人、员工、文化等完整信息的呈现,求职者在网络上的活动轨迹等辅助信息能让彼此更了解对方。 但恰巧,蚂蚁招聘和各类综合类招聘网站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我担心,蚂蚁招聘作为2014年的初创项目是否有些逆潮流而行?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丁伟峰]  
    36氪
    2014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