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教育
    新加坡政府注资Coursera,C轮过后这家在线教育巨头总融资额达 1.46 亿美元 今年八月,国际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 获 4950 万美元 C 轮融资的消息。而近日,这一数字再一次被刷新,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 EDBI)宣布参与 Coursera 的 C 轮融资。 虽然 EDBI 没有透露具体的投资金额,但消息称这笔资金的注入使得 Coursera 该轮总融资达到 6110 万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投资方参与,新加坡政府此次大约投入了 1100 万美元左右。加上新一轮的融资,2012年 创立至今,这家美国创业公司的总融资额为 1.46 亿美元。   关于新加坡政府投资一家在线教育类互联网公司的理由,EDBI 的 CEO Chu Swee Yeok 在声明中表示:“EDBI 很乐意助力 Coursera 在新加坡地区的拓展计划,这也是新加坡政府打造优质、先进教育系统的关键一步。” 在去年引入前耶鲁大学校长Rick Levin担任新 CEO 以后,Coursera 的策略就瞄准了扩张市场,而亚洲将是 Coursera 的重要战场,因为平台上超过四分之一的用户来自这里,同时用户量还在快速增长。   除了 EDBI,CourseraC 轮的资方还包括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GSV Asset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Learn Capital 及 Times Internet。   根据 Ambient Insight 的统计,2015年 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大约为 479 亿美元,在 2020年 预计会增长到 504 亿美元。在亚洲,该领域增长率最高的 9 个地区分别为老挝、泰国、柬埔寨、蒙古、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和孟加拉国。   视线转向国内,沪江今日召开发布会宣布获 10 亿人民币 D 轮融资消息,借助这一轮融资,沪江的最新估值约为新东方市值的 40%。创始人阿诺还表示,沪江目前已完成股改工作,并做好了在国内上市的充分准备。   来源:36氪 ,作者:二水水
    在线教育
    2015年10月29日
  • 在线教育
    MOOC辍学率高达95%以后,未来发展模式怎么变? 摘要: 不管核心问题是什么,慕课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体现在用户身上的高辍学率。因此,如果站在平台角度来看,为了解决高辍学率问题,同时又能有较长远的生存模式,那么仍应从用户入手,提出几种既可以让平台受益,又能发挥用户积极性的方法。   钛媒体注:“慕课”(MOOC)这个舶来物对于国内的多数人来说或许已不再陌生词。相对于其他网络视频课程,慕课有三个必要的基本元素:视频+练习+论坛讨论,并且它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学习者都有兴趣和热情,所以才会主动选择慕课。   慕课在国外兴起以来,它的优点自不必说,比如降低学习成本、让教师资源向社会大众倾斜、让更多人享受到高性价比的教育等等。处在襁褓中的慕课受到了媒体不遗余力的赞美,甚至是过度褒奖和追捧。   然而,在慕课发展几年之后,慕课模式却逐渐显现出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反弹现象开始出现。超高的辍学率让我们对慕课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媒体的舆论话锋已悄然转变,学术界也开始对慕课对大学教育的作用和影响重新进行审视。具体来看钛媒体作者常宁的分析:   不过,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反复的过程,最终才能成为被社会、商业所认可的稳定模式。对于慕课这一新的在线教育模式,慕课平台的热情和野心始终未减,甚至在国内出现了学界、商界齐头并进的局面。   但不论何种性质的慕课平台,若想长期健康发展,不得不面对甚至必须考虑慕课模式现存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解决超高的辍学率?如何保证慕课质量?如何长期黏住学习者?如何让慕课认证的效力发挥出来?如何面对慕课发展和社会、学校以及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问题?这些问题足以影响慕课平台的命运。   对于上述现象和种种问题及原因,我已做了详细分析和解读,并且还画出了慕课模式健康运转图(如下图所示),也梳理了各个因素和环节在正常运转模式中的作用和角色轻重。 然而,不管核心问题是什么,慕课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体现在用户身上的高辍学率。因此,如果站在平台角度来看,为了解决高辍学率问题,同时又能有较长远的生存模式,那么仍应从用户入手,提出几种既可以让平台受益,又能发挥用户积极性的方法。   当然,前提仍是我在上篇文章中分析的那样,平台必须是在保证慕课课程质量和教师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后续的机制设立。所以在上篇分析的问题基础上,希望提出几种可能的盈利或长远发展模式,可能不甚成熟,仅供参考。   一、慕课平台需理清楚三类用户及其价值 在提出解决方法之前,先对慕课平台上的用户构成进行分析。由于慕课的假设前提是:学习慕课的用户都是对课程有兴趣的人。因此,按照学习的兴趣和需要程度,将慕课用户整体上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重度用户。这类用户是非常有兴趣学习的人,学习主动性非常高,目的性很强,会打破各种限制保证学习时间。这部分用户占比较少,但却是慕课平台的重度用户,虽然人数少,但极有可能成为平台的合作方,给平台带来价值。(下面分析)   第二类是重点培养用户。这类用户比较有兴趣学习,对课程有一定需要,但学习主动性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有时不能保证学习时间。这部分用户相对来说占比较大,他们和平台的关系粘度一般,可强可弱,若即若离。这部分用户应该成为平台重点培养用户,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他们长期黏住,甚至转化成重度用户。   第三类是易流失用户。这类用户的学习兴趣一般,没有特别明确的目的,一时起兴才学习慕课,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非常不能保证学习时间。这部分用户相对来说占比也不少,他们和平台的关系最不稳定,非常轻易地就会流失掉。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平台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唤醒“没有兴趣学习的人”,除非这些人有其他利益驱使。   二、从用户角度出发,看慕课平台三种可能的发展模式 除了慕课平台现有的简单收费模式,那么单单围绕着用户(即“学习者自身”,如上图所示)这个角度出发,慕课平台可以延伸出以下三种可能的发展模式:   1、发挥重度用户的价值,线下小玩知识共享经济,多方受益。 教师是慕课平台十分重视的资源,有了好教师好课程,就会吸引更多用户。线上课程的重心都在教师身上,教师要在论坛里答疑,要设置各种练习题和批阅。   但现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稍微转换一下思维,平台可以根据课程分期设立“同城线下交流答疑学习小组”,这些小组成员主要是平台的线上学习者,他们对慕课课程真正感兴趣,学习目的较强,主要抱着解决线上学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前来参加,在线下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最终将问题解决。   在这个环节中,平台就可以招募那些能够为交流小组解决课程问题的人前来参加,这些人自身拥有某门课程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又有合适时间。交流小组的成员需要缴纳少量费用(比参加专门的培训课费用少很多),成本相对较低,一方面主要用于平台提供场地和服务的费用,另一方面则要给“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一定的酬劳支付。   这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知识源)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从线下招募到的社会人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鼓励线上学习某门课程较好的人向平台“自荐”,申请成为“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我有知识也有时间,或者我学得好也理解的快,所以我可以利用知识帮助其他人,同时,我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回报,和价值实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可看作是知识的共享经济。   而参与线下交流小组的用户中既包括平台的重度用户,也包括重点培养用户,他们都是有兴趣并有较强意愿参与线下讨论的人,并希望获得知识或希望问题被解决。对他们来说,加入交流是非常自愿的,也有意愿花费小部分费用支付有价值的学习所得,并且性价比较高。   对于平台来说,虽然从组织线下交流中获得的金钱并不多,但却在提供优质服务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源、提高了用户学习质量、有了更大的用户粘性和口碑、发挥出知识源的价值,那么平台的价值一定会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发挥出了几方的作用,也满足了几方利益。但前提仍是,平台需要努力提供有价值和高质量的线上慕课课程,在此基础上才会抓住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真正希望去学习的用户,这些用户就是平台的潜在和长远用户,应将这部分用户的价值发挥出来。而经过学习课程后自然筛选出来的优质学习者最终也可以成为平台的“合作者”,共同完成知识的共享和收益。这既会促进这部分用户较高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来说,学的好就能创造价值。   2、设立奖励机制,激发重点培养用户的积极性,发展稳定用户群。 除了最大化开发真正感兴趣的学习者价值,另一方面就是激发第二类用户(重点培养用户)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所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和课程粘性,努力将这类用户黏在平台上完成学习,成为重度用户。他们学习的兴趣较高,但有时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导致课程学习效果差或完不成课程,但他们学习的意愿还是较高的。所以,如果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可能会抵抗外界因素干扰,促使他们达成好的学习效果。   (1)设立课程奖学金 平台可以联合某些企业资源进行合作,为那些较好完成慕课学习的用户提供奖学金(可以由某企业冠名提供),奖励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出色表现和取得的优异成绩。甚至,他们最终可以得到在企业中任职的机会。对于学习兴趣较高的用户来说,这种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   当然,这需要平台在现有简单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学习考核环节和机制,来评选哪些用户可以获得奖学金。   (2)设置任务奖励机制 平台可以设置阶段性任务机制,用户在学习某门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几个任务,这些任务一方面包括自己的课程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则包括帮助线上同伴学习的任务(比如同伴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你可以帮助解答出来,就是完成任务)。   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得到虚拟奖励,当虚拟奖励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获得实质性的奖赏。比如,可以免费获得认证证书,可以免费或以一定折扣价学习其他需要缴费的课程,或者是其他实质性的奖赏(可以想象的空间较多,比如可以跟其他资源合作来提供这份奖赏)。   所以,主动学习不仅仅凭兴趣一个约束条件,而且还是一件好玩有趣又有价值的事情。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中完成自身学习目的,也提高了自我认同和学习信心,并且还帮助了他人,也获得了别人的帮助。当然,帮助他人还能给自己带来犒赏。   3、课程适当收费,完成课程退还,加强易流失用户的重视心理 的确,书非借不能读也。免费的东西总会让人接受起来容易,抛弃起来也毫不眨眼。目前,慕课课程收费模式也是一些慕课平台考虑的问题,然而,对于倡导免费的慕课来说,课程收费似乎会让用户难以接受和流失。而且目前是慕课平台积累用户的阶段,轻易尝试课程收费不太是明智之选。所以,很多平台才会采取其他办法,比如认证证书收费方式,适当获得收益。   但为了加强学习者对慕课的重视心理,平台还可以采取“先收取课程学习费用”(适当的),学习者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平台方将课程费用返还给用户,否则不返还或折价返还。当然,课程费用不易太高,也不宜过低,要不然也起不到引起重视的作用。   对于重度用户和重点培养用户来说,他们学习兴趣高,主动意愿强,所以他们完成课程的自身动力较强,若再有外力约束(先收费,学完再返还),那么他们可以接受,且会激发主动性。而对于学习兴趣较低,容易中断学习的易流失用户来说,“先收费,学完再返还”的目的是让他们慎重对待课程学习,选择学习后又轻易对待则会付出一点代价。   所以,这一模式主要是对易流失用户的约束和巩固。   当然,上述三种模式对于哪个类别的用户都是适合的,只不过每类的侧重点不一样。这三种模式从用户角度出发思考慕课平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考虑到如何降低辍学率,扩大用户,并让优质用户的转化率提高。   三、从平台角度看,其他可能的盈利模式 学分互认。在上述三个模式的基础上,用户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可能会得到一定保障。在此前提下,平台可以提供“学分互认”的服务。平台和高校合作,让那些真正达成学习标准的人得到的学习成绩换算成高校正规的学分成绩,但用户需要提供一定费用。这个盈利模式的主要环节在于平台与高校的沟通,以及高校如何认可慕课的政策实施。   卖课程。这种方式有前提,就是当慕课平台前期通过免费模式积累用户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考虑适当收取用户负担得起的少量课程费用。就如现在的视频网站一样,用户只需付5元就可以在电影上映一段时间后,提前在线上欣赏大片。   建网络大学。在某次慕课培训会议上,有关人士简单提到慕课平台未来可以建立网络大学。通过较为便宜的费用,学习课程并最终获得网络大学的承认。但这有前提,不是所有慕课平台都可以实行,只有高校的慕课平台或政府官方的平台才有资历和可能去建立网络大学。让更多人低成本获得相对正规的大学教育。   考试认证。这是目前一些慕课平台已经采用的一种盈利模式,可能未来会更加普遍。学习者在完成课程后,还希望有所证明,那么就需要通过考试获得认证证书,但需要缴纳费用。   当然,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上面提出的几种模式可能会对慕课平台有一定参考意义和价值。但是,慕课这种教育形式若想变成常态,仍有不可回避的挑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长期保证优质内容的输出和教师投入;如何协调学习质量、课程认证和社会认可之间的关系;如何找到教师长期投入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等等。   任重,而道远!(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作者介绍:常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高校教师,媒体人和专栏作者,专注新媒体传播、受众和消费者调查研究;微信公众号:kejichangpinglun(科技常评论)】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1446515.html
    在线教育
    2015年10月19日
  • 在线教育
    51CTO学院:专注于综合IT技术领域的在线教育平台 此文为HRTechChina编辑部原创,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在线教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开放课程依然是大行其道。如今在线职业教育平台正逐渐向细分化领域延展,主要沿着IT行业向外侵蚀,首先是技术领域:如猿圈,开课吧,接下来是设计:如蓝铅笔,尚客等。今天介绍的是2013年由51CTO推出的IT在线教育平台——51CTO学院。 51CTO学院由北京无忧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是一家专注于综合IT技术领域的在线教育平台,致力于为广大技术人提供一个优质、便捷、实惠的视频学习平台。 据HRTechChina了解,51CTO学院汇集各类IT精品视频课程,致力于打造IT培训讲师、网络技术精品培训课程、培训自测题三位一体的IT在线教育平台。51CTO学院对于自身的定位是:让学员拥有一个时尚实用的视频学习平台,实现讲师的专业先进的技术分享及价值实现平台,为机构其打造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在线课堂新模式,扩大教育培训市场和盈利规模。       51CTO学院聘请网络安全、服务器、Android、iOS、开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HTML5、SQLServer、Oracle、数据库等各IT领域、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行业专家,设计包括思科认证、软考、Linux认证、微软认证、H3C认证等各类精品IT课程体系。学员可免费在线观看,下载培训课件,并与培训讲师互动交流,参加课程评测。     51CTO学院有五大特色,分别为多样功能:涵盖多个IT类别优质课程,持续更新整合公开课内容,统一学习管理;互动学习:视频、图文、测试、实践带来在线交互体验,快乐分享、有问有答,构造最有爱的学习环境; 教育理念:技术成就梦想,为梦想增值;学者:为学者打造创新实用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教师:提供讲师专业高效的教学环境。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项目希望被 HRTechChina报道,请点击http://www.hrtechchina.com/needreport可进行寻求报道。
    在线教育
    2015年09月23日
  • 在线教育
    互动技术云服务商云视互动,已获用友畅捷通和用友幸福投资近千万联合战略投资   来源:猎云网 (微信:ilieyun)文/李泽辰   云视互动是一款集消息推送、富媒体聊天、音视频互动、多媒体客服的云服务平台,它将复杂的通讯技术封装为SDK提供给应用开发者,借助它所提供的SDK或API,广大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开发团队便可轻松快捷实现自身产品跨平台、多终端的互动服务。   云视互动创始人耿小峰将自己形容为“准80后人,70后的身体,60后的颜值,90后的心态以及00后的激情”,凭借着这份激情,他拒绝了西安酷派CTO的职位,毅然与伙伴走上创业道路。   “目前软件开发领域中,由于传统文字交流效率的低下以及无线高速网络的普及,互动沟通尤其是富媒体沟通逐渐成为标配,我就想我们为什么不去做一个专门的沟通模块供大家使用呢?”,于是耿小峰带领着没有海归,没有名校博士但有着十三年行业经验与技术沉淀的草根技术团队于2014年12月份完成了云视互动的开发。   云视互动目前专注于企业沟通、在线教育互动、服务咨询客服三大市场,“我们就专门做垂直细分领域,业界内那些做平台的大佬是弯不下这个腰的”,耿小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厘米宽,一公里深’。”   与融云、云通讯、云之讯等更偏向于与运营商合作、侧重于电信业务的其他提供IM云服务的产品相比,云视互动更针对移动互联网范畴。目前已经与用友、西部机场集团、恒谦教育、空中医院等二十多家明星企业与两百多家小微型企业进行合作,所涉及到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六百余万。 云视互动支持Windows、Android、iOS三大主流平台,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几分钟内添加几行代码即可快速集成互动沟通的功能;采用多线、多点的分布式部署,这样的架构解决了国内特殊的网络问题;并且对沟通过程深度优化,使得即使是3G网络也可以使音视频的沟通,甚至是目前诸多即时通讯软件无法实现的多人语音实时对讲进行的顺利流畅。   将这样一整套完全开源的解决方案直接整合给开发者,降低了技术门槛,节约了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节省了时间,可以将产品的上线时间提前三个月左右。   云视互动是完全开源的项目,而开源项目的安全问题一向很令人苦恼,云视互动针对这点作了特别的设计,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用户的安全信息,云视互动不会涉及到任何App内的用户数据,对接的仅仅是每个用户所对应的UID,自然也不会偷偷上传数据搞一些所谓的大数据。   从做云视互动前的企业统一通信服务到如今的云视互动,耿小峰向猎云网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的口号从‘让企业沟通更简单’到‘让沟通更简单’,这是一个策略的调整,同样也是一个角色的改变,最开始是自己挖金子,现在是你们挖矿,我给你们卖水。”   日前,云视互动还推出了基于云视互动的前、后台完全开源的具备社交互动功能的App框架“融科通”,将“融科通”提供给想要研发App的团队,开发者只需要将产品内容填充进去即可完成自己的App。不久后会在北京市建立自己的运营中心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并计划两年后推出自己的视频会议产品。   据了解,云视互动已获得了用友畅捷通和用友幸福投资近千万人民币的联合战略投资。  
    在线教育
    2015年09月22日
  • 在线教育
    职业培训市场的春天该来了 编者按:本文作者李笑来,文章首发于他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微信号:xiaolai-xuexi)。   教育的革命正在向下一步迁徙,它就是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 暂译为 “基于能力验证的教育” 罢。   统计表明,学校里有 96% 的老师相信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技能能够应对他们进入社会后的工作;与之相对,其实只有 11% 的雇主这样认为 —— 这 11% 里还包括相当数量 “图森破”(sometimes naïve)的家伙们。   只把课程弄到网上,无论是否免费,就已经完成教育的革命了吗?答案确定地是:没有。数据表明 Coursera 上仅有 10% 不到的报名者最终真正完成了他们的课程,而这 10% 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就此结束,并未继续选择学习另外一个课程……   CBE 的核心其实没多复杂,也不是什么新事物: 训前、训后测试。进入课程之前,学生有哪些已经熟练掌握了,又有哪些尚未熟练掌握,以及那些技能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换言之,不能把入学的所有学生同等对待。学过之后当然也要测试…… 技能模块化。一个课程会被打散成许多个独立且有前后关联的小模块,同样包括测试、学习环节,测试通过,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未通过,就需要学习,而后再次测试……   但这样的简单机制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学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学生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为所有的模块买单。 学习时间会发生变化。有的学生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完成所有必要模块的学习,另外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但只要最终真正掌握,显然并非坏事。 CBE 对抽象概念的教育帮助并不大,但对基于技能的培训却有极大的意义。所以,义务教育中,CBE 的应用目前并不多(却也开始展现),但在职场培训中,CBE 的影响正在急速扩大。   一份麦肯锡的调查表明,职场必要技能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2009 年 9 月份的时候,必要技能数量还是 178 个,到了 2012 年的 6 月已经增长到 924 个了。   职业教育的市场正在急速扩张。与之相对,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得体制内教育、政府支持的比例正在继续下降 —— 全球范围都是一样的。 我个人在过去几年原本是不看好在线教育的 —— 认为绝大多数的所谓 “在线教育” 其实根本没有提高教育的效率。其实更准确地说,他们做的根本不是教育,而是培训,这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地球上最好的学校叫 Google,第二好的学校叫 Wikipedia,第三好的学校叫 Youtube…… 对程序员来说最好的学校叫 StackOverFlow …… 只不过,这些互联网公司真的没有把自己当作、也不会把自己称作 “互联网教育公司” 而已。   然而,最近我的看法开始改变,认为时机开始成熟了。职业培训(注意,不是 “教育”)的市场开始高歌猛进,因为大环境里有大量高增长的公司开始出现,它们所需要的人才,市场上并没有足够数量的 “教育” 机构去生成,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增长趋势已经开始启动。
    在线教育
    2015年09月21日
  • 在线教育
    手把手教你做一家 “2 万亿” 美元的教育公司 编者按:互联网的普及,创造了互联网教育平台,移动端的出现,带来了在线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把目光放在教育行业。   尽管它比较热门,但真正成功的公司还是比较少的,在成功的案例中,其中2U 教育公司去年以 5 亿美元的估值正式上市,另一个不太出名的教育公司EdTech去年的市场资本额已达 15 亿美元;另外,在线教育平台Lynda以 15 亿美元被LinkedIn收购。教育创业公司如何发展?如何塑造未来估值可达 “2 万亿” 美元的成功企业?投资人 Mahesh Vellanki谈了他关于教育创业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   就美国而言,每年在教育行业的投资可达 1.6 万亿美元,其中政府投资可达 1 万亿美元,K12 教育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资本额分别为 6880 亿美元和 5350 亿美元。尽管拥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教育行业的现状和创业公司的发展都不容乐观。   教育行业现状 1、贫困家庭学生大学入学和学费压力 学费上涨,教育变得越来越昂贵,贫苦家庭和学生早已负担不起。   2、失业率上涨 教育成本变高,但学生数量并没有减少,就业压力依旧巨大,失业率近些年呈上涨趋势。   3、过时的学习模式 现阶段大学的学习模式已经延续了几百年,大都是照本宣科,创新能力较低。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模式已经过时,不适合培养当代人才。   我们要做什么? 纵观当下的教育行业,会发现在 K12、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类别中出现了很多的创业公司,他们会为教育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未来发展的想法 我认为对于教育行业的创业公司来讲,2U 公司和 Lynda 公司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2U 专注于提供名校在线学位课程,它与美国名牌大学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虚拟课堂服务,为大学提供工具、技能、资金等来帮助大学管理在线教育项目,同步大学教学课程。而 Lynda 是一开始就使用收费订阅,打造丰富优质的教学课程,让用户养成付费阅读的习惯。   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在公司固有结构的基础上与学校等其他教育结构达成合作,借用其生源优势和影响力。   学习硅谷客户营销策略。树立产品观念,通过免费商业模式以及病毒式传播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增加客户群。   基础内容建设。对于一些初创公司,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技术和服务建立丰富教育资源,内容为王。完善公司即教育平台的基础性服务。   教育行业的创业公司更多依靠着网络,优化网络技术平台,为在线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未来教育会变成什么样? 在这里让我大胆的预测一下: · 学习成果优先化。 · 教育结构的规模变大。 · 去大众化,更多 “个人核心” 内容。 · 减少人力教师,利用技术和自动化教学。 · 远程学习和在线课程将成为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模式。 而这些情况则需要当下的教育创业公司来实现,他们的成功将改变教育的模式。   本文来源:编译自Mahesh VC     How Startup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The $2 Trillion Education Industry Education is the second largest industry in the US following healthcare.  Yet despite it’s gargantuan size, start-ups have had a difficult time navigating it and achieving success.  One of the few recent success stories is 2U (in Redpoint’s portfolio), a company that partners with to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ring their degree programs online.  2U went public at a half billion dollar valuation last year and has quietly traded up to $1.5B in market cap – it’s one of the biggest EdTech companies that you have never heard of.  Separately,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Lynda.com was acquired by LinkedIn for $1.5B.   I want to see more case studies like 2U and Lynda in other areas of education.  While the US was once the clear leader in global education, that is no longer the case in the K-12 sector – the largest of the education markets – with fears that the post-secondary sector may soon follow down that path.   There is $1.6 trillion spent annually in the US on education, and $5.5 trillion globally.  The government alone spends $1 trillion.  The US K-12 market and US post-secondary markets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funding combined) are $688 billion and $535 billion in size, respectively.  To tackle this market, start-ups have also raised a fair amount from venture investors – $320 million in 2009 and approaching $2B in 2015.  It’s easy to throw around big numbers, but what’s really going on?   Key Problem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1) Enrollment and pricing pressure on universities due to families’ inability to pay Follow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re has been a 39% decline in family net worth.  Student loan debt has also been steadily rising, reaching about $30k on average today.  Education is already expensive but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students and families to pay up.   2) Growing budgetary pressure to find cheaper solutions Annual spend b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as increased as a percentage of GDP every year.  Despite all of the increased spend,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ate, and Federal departments have all been facing budget cuts.  At least 34 states are providing less funding per student for the 2013-2014 school year than they did before the recession hit.  There is also growing regulatory pressure for better student outcomes and analytics.   3) Poor educational outcomes despite increasing expenditures and student debt The unemployment curve today, particularly for younger people, is far worse than when compared to pre-financial crisis.  Institutions are receiving less government funding and as a result students have to pay more.  Adding in poor job placement to the mix is basically adding salt to the wounds.   4) Inefficient and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It is just plain hard to weed through the bureaucratic and organizational mess that is education.  Start-ups have to figure out how to navigate existing processes, deal with compliance, find the right budgets and decision makers, and determine the proper go-to-market strategies.   5) Antiquated learning models Our current learning model, i.e. college degrees, textbooks, learning pedagogy, etc are all antiquated.  Most of our institutional learning was developed a couple hundred years ago and has changed at a snail’s pace in regards to technology when compared to other industries.  There are better ways to learn.     What Could The Future of Learning Look Like? Let me take a stab at the future here (applies to both K-12 and post-secondary): Outcomes-based learning will be front and center Education will be more about mass customization versus today’s structured and regimented learning Less Common Core (wikipedia), more “individual core” Focus on adaptive learning in capsules rather than a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Altschool is a good example) Rather than teachers lecturing a class, they will instead employ a hybrid model where the teacher shepherds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leverages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n the classroom Vast amounts of data will be created which will reinforce the mass customization element Distance learning and online programs will solve issue of university saturation (colleges have fairly static enrollment supply while student demand keeps increasing)   So How Are We Doing Today?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start-ups going after K-12, post-secondary, and adult learning categories.  Below are some of the main segments: Parting Thoughts I could argue that some of the recent start-up successes have gotten to where they are by focusing on adult learning, that is, totally ignoring K-12 and post-secondary where the go-to-markets are quite challenging.  Companies like Pluralsight, Lynda, Udemy and General Assembly come to mind.  Still, there are promising young start-ups attacking the existing education industry such as ClassDojo, Remind101, Instructure, AltSchool, Clever and Brighbytes (and 2U).  Some of these companies have done a particularly brilliant job of solving specific problems for end users by leveraging Silicon Valley consumer tech lessons to juice their go-to-market strategies (i.e. thinking product-first, freemium distribution, viral hooks, etc).  In any case, it is still early days and I expect to see iconic companies built in educational content,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在线教育
    2015年09月18日
  • 在线教育
    日本在线英语辅导公司Langrich被收购,在线教育已成日本热潮 美国远程教育公司EnglishCentral上周早些时候宣布了对日本公司Langrich的收购。   Langrich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提供在线英语辅导一类的服务。签署换股协议后,该公司将并入EnglishCentral,其投资者 KLab Ventures以及Hitomedia 都将成为EnglishCentral的小股东。据KLab公司发言人表示,此次并购标志着第一次日本创业公司被美国同类大公司收购。   Langrich成立于2010年,通过Skype语音软件提供英语教学,授课老师均为菲律宾籍。和其主要竞争对手Rarejob以及DMM一样,Langrich提供一对一教学,并专注于会话技巧。今后,其用户还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观看录制好的视频课程,并配上EnglishCentral的智能化语音识别技术来学习词汇和发音。   EnglishCentral首席执行官Alan Schwartz在采访中表示:“在日本,我们还将继续使用Langrich作为我们的品牌。”   “EnglishCentral不会更改旗下公司或平台的名称,包括很多在韩国、中国以及巴西的领先的在线学习公司。”   EnglishCentral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阿灵顿,每月拥有超过10万付费用户。其服务范围包含全球各地超过100个国家的400多所大学。在扎堆的远程教育领域里,EnglishCentral这家创业公司最大的亮点或许就是有退款保证了。如果学生在三个月内不能得到提升,EnglishCentral会退还全部学费。   Schwartz表示,EnglishCentral将会接手Langrich现有的包括教师在内的260名员工,同时还表示:“我们也会每个月增加几十名教师,并且我们不会再限制教师国籍,菲律宾籍之外的老师也可以考虑。”   日本的补习班(juku),也就是培训学校产业价值大约100亿美元。而英语口语课程就占据了当中很大一块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很多这些课程被搬到了线上。   这对线下实体学校造成了很大冲击,因为对于学习者而言,在线学习更为划算,以至于目前许多实体学校已如强弩之末,而在线教育却已经成了日本最热的创业领域之一。   “2007年,日本最大的实体英语培训学校Nova破产之后,整个日本培训市场一度停滞不前,但近几年,情况有了转机。”Schwartz解释说:“Rarejob现在已经上市了,你可以看到它的财务状况,其注册用户数量增长了将近50%。DMM的增长还要快。它们是日本在线市场上,最主要的两个竞争对手。而去年,我们的收入也增长了90%。”   还有一件事进一步证实了日本在线辅导热潮的火爆,上周的亚洲科技东京舞台上,日本国内的在线教育公司Mana.bo就拿下了特等奖。     Japanese edtech startup acquired by US startup amid online tutoring boom American edtech startup EnglishCentral earlier this week announced the acquisition of a Japanese startup offering similar online tutoring for English learners. Langrich will be acquired in a share-swap agreement that sees the Tokyo-based startup’s investors – KLab Ventures and Hitomedia – become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EnglishCentral. According to a KLab spokesperson, it marks the first time that a Japanese startup has been acquired by a larger American one.   Founded in 2010, Langrich uses English tutors in the Philippines to provide English instruction via Skype. Like its main competitors, Rarejob and DMM, lessons are one-on-one and focus on conversation skills. Langrich users will now benefit from a video lesson archive for web and mobile, as well as EnglishCentral’s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for studying vocabulary and pronunciation.   “We will keep the Langrich brand as our consumer brand in Japan,” Alan Schwartz, EnglishCentral’s CEO, tells Tech in Asia. “EnglishCentral will remain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and the name of the platform that we provide to our global partners, including many leading online learning companies […] in Korea, China, and Brazil.”   EnglishCentral, headquartered in Arlington, Massachusetts, boasts more than 100,000 paying users per month. The service is available in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at over 400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globe. Perhaps EnglishCentral’s biggest differentiator in the crowded edtech space is its money-back guarantee – the startup refunds 100 percent of a student’s lesson fees if they don’t level up after three months.   Schwartz says that EnglishCentral will retail all of Langrich’s current employees – a total of 260 including teachers. “We’re also adding dozens of teachers a month, and we will not limit teacher hiring to the Philippines going forward,” he adds.   The Japanese juku – cram school – industry is valued at roughly US$10 billion.Eikaiwa – conversational English lessons – take a big chunk of that market. With strong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and a population that’s increasingly fond of smartphones, many of those lessons are moving online. That could hurt brick-and-mortar schools, which have already faltered, since online learning is more cost effective for learners. This shift to online has created, arguably, one of Japan’s hottest startup verticals.   “After the Nova implosion (once Japan’s largest physical English conversation school, Nova went bankrupt in 2007), the whole market in Japan stalled, but things have changed in last several years,” Schwartz explains. “Rarejob is now public and you can see from their financials they are growing at close to 50 percent in terms of registered users. DMM we believe is growing even faster. They are the main competitors in the online market in Japan that have traction. We grew 90 percent last year in terms of revenue.”   Further evidence of Japan’s online tutoring boom could be seen at Tech in Asia Tokyo’s Arena pitch battle last week, where domestic edtech startup Mana.bo took the grand prize. Editing by Terence Lee Source:techinasia
    在线教育
    2015年09月15日
  • 在线教育
    面向印度求职党的在线教育平台 OnlineTyari,获500万美元融资 印度在线教育平台OnlineTyari近日宣布获 500 万美元融资,该轮投资方包括 500 Startups、Tandem CapitalEig、Infosys 前 CFO Mohandas Pai 及 Ixlgo 的 CEO Aloke Bajpai 等。据了解,资金将用于市场推广和技术完善方面。   成立于 2014年 的 OnlineTyari 是一个为印度考公、银行、UPSC 和 GATE 的求职者搭建的在线学习平台,功能包括在线测试、电子书阅读等等。上线以来,OnlineTyari 移动端 app 已经累计了超过 200 万下载次数,活跃用户超过 20 万。   据印度《经济日报》报道,印度国内有超过 100 万所基础教育学习和 1.8 万所高等教育机构,服务对象是超过国家 12 亿总人数一半的人口。LoudCloud Systems 预计到 2017年,印度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 200 亿美元增长到 400 亿美元。   而资本的看好导致印度在线教育市场越来越热。将用户锁定在医学院和理工科的印度版 “猿题库”Toppr近期获得 1000 万美元投资,一对一私教平台Vendantu也拿到了 500 万美元融资。印度的电商巨头们也想从在线教育领域分走一块蛋糕,今年初,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宣布与在线教育公司TCYonline合作,为印度学生提供考试用具;无独有偶,Snapdeal也着手布局在线教育领域,希望其 20%的收入来自在线教育。此外,国外公司也想插手印度市场,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在 C 轮融资过后也表示将印度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对此,OnlineTyari 创始人 Vipin Agarwal 表示,他们与其他在线教育平台和线下教育机构最大的差别在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语言选择。目前,OnlineTyari 支持印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以便用户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下完成高效学习。“大部分的教育平台都只支持英语。而事实上,在印度使用印地语的人数是讲英语人数的一倍,大约 6 亿左右不擅长英语的用户是一块极大的市场空间。” Agarwal 表示。   未来,OnlineTyari 的计划是加入由出版商和作者提供的 PGC 内容,并通过算法更好的匹配用户需求。   来源:36氪 ,作者:二水水
    在线教育
    2015年09月11日
  • 在线教育
    腾讯科技:2015年中国K12在线教育投融资盘点 在线教育的这场资本盛宴中,传统教育机构是一支不容忽视的资本力量。 2014年吸引大量资本涌入的在线教育行业,在今年虽然关注度不如去年,但在线教育的巨大潜力依然吸引了大量创业者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也并未冷却。   腾讯科技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截止8月底,今年以来,共有106个在线教育项目拿到融资,其中种子轮及初创项目40个,Pre-A轮5个,A轮38个,B轮17个,C轮4个,D轮两个。其中,K12(指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及家教O2O为最火细分领域。   但资本的涌入无法掩盖行业仍处早期阶段的事实,目前在线教育行业尚无成熟模式出现,也暂无诞生标杆性的独角兽公司。而随着资本市场遭遇动荡,充满不确定性,创投领域的投融资热度必将受到影响。   对创业者而言,讲故事、炒概念的做法愈加不可行,烧钱打仗的方法将难以持续。修炼内功、建立健康的模式是当务之急,储备了足够粮草的创业公司,才能更加从容的度过可能到来的资本寒冬。   K12及家教O2O最热门 根据腾讯科技的统计数据,O2O模式及K12为今年在线教育行业最热门的创业领域。K12与O2O模式项目各有19个,二者中,O2O模式得到了资本的更多青睐。   一个佐证是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项目中,O2O模式的创业公司数量最多。K12项目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有5个,O2O模式的创业公司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有7个。   更明显的差异来自于K12与O2O模式获得融资的速度,以疯狂老师为例,这家以家教O2O为主要模式的创业公司,在今年6月11日披露获得腾讯独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紧接着在7月23日,再次宣布获得鲲翎资本和分享资本投资的2400万美元B轮融资。反观K12领域,暂无团队有此融资速度。   而随着腾讯投资疯狂老师,58同城与老师好达成战略合作,也意味着BAT等巨头开始进军家教O2O领域。   不过,K12与O2O并非截然分开的两种模式,事实上,在当前的O2O模式中,很大一部分都瞄准K12阶段人群,老师好与疯狂老师主推的便是中小学阶段家教服务。   从行业趋势来看,K12无疑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而O2O模式则饱受质疑,对家教O2O是否是个伪命题的争论也从未间断。可以预见的是,K12仍将是创业热门领域,而通过什么方式切下K12的这块蛋糕,则有多种可能。   另外,寓教于乐的亲子游正成为新的热门创业方向。今年以来,已有麦淘亲子游、童游等亲子游项目拿到融资。这一寓教于乐的模式,或将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黑马。   传统教育机构投资活跃 在推动在线教育融资热的力量中,投资方是一个重要角色。而在线教育的这场资本盛宴中,传统教育机构是一支不容忽视的资本力量。   腾讯科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学而思集团已投项目6个,领域涵盖K12、O2O、出国留学、儿童早教、智能硬件等领域;新东方已投项目4个,领域涵盖K12、智能硬件、儿童早教等领域,另外俞敏洪(微博)发起成立的洪泰基金也投资了一个语言培训类项目。   从投资阶段来看,传统培训机构投资轮次覆盖天使轮到C轮,例如,新东方与学而思天使投资学习类智能硬件企业嘿哈科技,也分别参与了寓乐湾与轻轻家教的C轮融资。   新东方与学而思的在线教育投资并无特定领域,而是涵盖当前最热门的方向,在投资阶段上,从早期投资到中后期投资皆有参与。作为传统培训机构领头者的新东方与学而思通过投资构筑在线教育护城河意图明显。   在传统培训机构之外,BAT及互联网第二梯队成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支资本力量。在今年已经公开的在线教育投融资信息中,BAT三巨头、雷军(微博)旗下的顺为基金以及58同城均在此行业有所涉猎。   其中,腾讯独投家教O2O疯狂老师;百度1亿美元投资沪江网,顺为基金今年在此行业已有四笔投资;58同城则战略投资了老师好。   从金额上看,巨头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在加大。百度1亿美元投资沪江网的手笔,为今年以来在线教育行业最大比投资之一,这也是目前为止BAT在在线教育行业的最大笔投资。   在传统教育机构通过投资建立自己在线教育护城河的思路下,随着互联网巨头加大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资,在线教育行业将形成传统教育机构、互联网巨头以及创业者三股力量同台竞技的局面。   不过巨头加持未必是在线教育玩家的胜出关键,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互联网模式和优势很难全盘复制过来,有雷军、李学凌站台,声称要砸10亿,被寄予成为行业独角兽的100教育遭遇挫折便是显著案例。   尽管传统教育机构与互联网巨头都有竞逐这一行业的意图,但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仍充满悬念。   烧钱模式难持续 价格战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常用竞争手段,在线教育行业也未能免俗。无论是早期的题库类应用还是目前大热的O2O模式,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资本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使得在线教育行业融资热度不退,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行业整体没有取得大的突破,而资本市场本身遭遇寒流的背景下,希冀通过烧钱烧出未来的想法,可能已无实现的土壤。   从行业本身来看,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互联网的打法无法简单复制,因此烧钱只能带来一时繁荣。   上线伊始打出免费的噱头吸引注意力的100教育已经提供了“免费模式行不通”的教训,其由免费带来的繁荣未能持续,团队内部不同思维的冲突也导致留学业务遭遇动荡。   而烧钱不是好办法也已逐渐成为创业者的共识。老师好CEO李晓滨便认为,“现有教育O2O为了拉新用户首先会全力‘圈名师’,而没有考虑过培养一流师资队伍的机制和能力,这类的短视无法带动整个平台教学质量的提高,长远来看用户也会逐步失去黏性,并不利于O2O教育的长远发展。”   同时,承担输血功能的资本市场本身也在遭遇寒流。针对近期资本市场的动荡对创投的影响,一些投资人对腾讯科技分析,当前宏观环境对早期天使投资的影响不会很大, B轮和C轮的公司最危险,退出通道和估值都有影响,大量的公司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因为资金的短缺出现死亡潮。尤其现金流为负的公司考验很大。   对在线教育行业而言,虽然投融资热度在今年仍然延续,但在众多项目中,走到D轮及以后的并不多,在今年,拿到D轮融资的只有猿题库和一起作业网两个项目,拿到D轮以后融资的项目则为零。   而对大批仍处在D轮之前的在线教育公司,在接下来的资本寒冬中,如何提升内功、构建合理的盈利模式、告别烧钱,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附:2015年在线教育融资项目图表(截止8月31日,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腾讯科技无法确定具体融资金额)
    在线教育
    2015年09月06日
  • 在线教育
    Coursera获4950万美元C轮融资,重点拓展中印及拉美市场 在去年引入前耶鲁大学校长Rick Levin担任新 CEO 以后,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的策略就瞄准了扩张市场。当然,这些扩张离不开资金,现在增援的资金来了,C 轮的第一批 4950 万美元已经完成,预计到今年秋季还会有 1050 万美元到位,从而令本轮融资总额达到 6000 万美元。   成立于 2012年 的 Coursera 是全球最大的 MOOC 提供者之一,目前已经开设了 1100 多门课程,在全球拥有 1500 万的学习者,其中 75%分布在美国以外,其中中国、印度和拉美是其重点海外市场。   此轮融资由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领投,KPC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以及 Times Internet Limited 等跟投,此轮融资过后,其融资总额将达月1.35 亿美元。此轮融资所得将用于拉美、中国与印度市场的扩张。   今年4月,从 Rick 在中国密集的行程中可以看出,Coursera 市场扩张的策略将是全球化、职业教育以及本土合作,现在这一策略已经初见成效,就在今年7月,Coursera 中国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 100 万,超越印度成为其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市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Times Internet Limited 这家拥有印度时报等媒体资产的投资机构的参与,Coursera 也有可能借助它的力量进一步打开印度市场。此外,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市场则是 Coursera 的第四大用户群。这些市场的拓张均离不开资金支持。   此外,Coursera 还将继续加强产品研发,改进学习评估技术以及与学员的互动。同时,进一步探索在线教育的货币化之路。而最近 Coursera 开设了多门付费的职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在线教育
    2015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