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
    甲骨文16亿美元收购Aconex 增强云计算业务 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公司(Oracle)已经同意斥资16亿美元收购基于云计算的建筑软件供应商Aconex,这笔交易将以全额现金支付的方式完成。 在纽约上市的甲骨文将以每股7.80美元的价格收购Aconex的所有股票,这Aconex上周五收盘时5.29美元的价格高出47%。两家公司将共同为建筑工程提供项目管理和项目交付的端到端解决方案。Aconex首席执行官利·贾斯珀(Leigh Jasper)在声明中表示:“在远景、产品、人力和地理方面,Aconex和甲骨文的业务具有高度契合性和互补性。” 今年1月份,Aconex发布了盈利预警,导致该公司股价下跌近50%。但在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帮助下,其下半年业绩强劲反弹。该公司于2014年12月在ASX上市。该公司表示,董事会已一致建议股东投票支持这笔交易,但必须要有独立专家的报告,而且没有更高的报价。此外,这份交易还需要获得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
    甲骨文
    2017年12月19日
  • 甲骨文
    甲骨文发债融资100亿美元 与苹果并列今年第八大交易 据《金融时报》北京时间11月8日报道,甲骨文公司在周二发行企业债券融资100亿美元,是今年全球最大企业债券发行交易之一。 多位知情人士称,甲骨文此次发行的债券分为5个年期:利率为2.637%的12.5亿美元新5.25年期债券、利率为2.975%的20亿美元7年期债券、利率为3.263%的27.5亿美元10年期债券以及总计40亿美元的20年期和30年期长期债券,利率分别为3.827%、4.027%。 在甲骨文现有债券中,将于2026年到期的债券和周二新发行的10年期债券最接近,它的收益率为3.1%。 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甲骨文周二发行的企业债是今年全球第八大企业债发行交易。此前,苹果公司和AT&T也分别发行了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企业债。(编译/箫雨) 新鲜有料的产业新闻、深入浅出的企业市场分析,轻松有趣的科技人物吐槽。 来源:凤凰科技
    甲骨文
    2017年11月08日
  • 甲骨文
    甲骨文拟招聘5000人,云服务与Salesforce开战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乐学 据外媒报道,为了与云端软件先锋Salesforce争夺云端软件霸主地位,甲骨文决定再招聘5000名员工。 周一,甲骨文称,它将会招聘5000名人才来打造它的云端产品和服务。这些人才包括“工程师、顾问、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甲骨文称,它的云业务“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 近些年,甲骨文开始将云端服务作为自己优先发展的业务。它已拓展到了云端软件、平台和基础架构等领域,其目的就是为了迎接云端软件先锋Salesforce和其他公司如IBM的挑战。 在今年6月,甲骨文公布的第四财季报告显示,它的云业务销售额较一年前增长了58%,增长到了14亿美元。在整个财年中,甲骨文的云业务销售额为4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60%。 在一项声明中,甲骨文称,在此次大举招聘之前,该公司今年已在美国为其云业务招聘了2650名销售人员和1500名开发员。 甲骨文并没有明说,它如此大规模的招兵买马是否是为了对付云计算巨头Salesforce。 在云端软件领域,甲骨文和Salesforce是死对头。Salesforce 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曾为甲骨文工作。而甲骨文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和执行董事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并不喜欢竞争对手,尤其是自己昔日的部下,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 埃里森从不惮于与Salesforce较量。两个月前,在甲骨文宣布第四季度财报的时候,埃里森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他的公司正在赶超Salesforce。 “我们的云业务营收超过了20亿美元。”埃里森说,“我们在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上正在赶超Salesforce。” 但是,在上周,Salesforce也公布它的季度财报,其利润和营收均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预期。贝尼奥夫表示,该公司的云业务营收今年将会达到100亿美元。而这也是甲骨文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 但是,甲骨文发言人并没有透露,新招募的这些员工是否会在旧金山湾区工作。 甲骨文宣布招募5000人似乎也是为了与Salesforce争夺眼球。因为Salesforce在旧金山建造的高达335米的Salesforce大楼刚刚竣工,真可谓高耸入“云”。该大楼高过了这个地区的任何其他建筑,包括甲骨文在奥克兰的甲骨文球馆。
    甲骨文
    2017年08月30日
  • 甲骨文
    裁员:甲骨文中国北京研发大面积裁员,被裁职位转移回美国! 还记得12月那个传闻吗: 突发丨Oracle疑似大规模裁员,可能涉及2000人! http://www.hrtechchina.com/15642.html   2017年1月14日早上9:09分,甲骨文研发北京的同事收到了来自BU老大的一封邮件。在邮件中提到由于市场变化,甲骨文公司开始整合各研发中心资源公司在云计算方向发力,邮件的最后,单独提出了中国将会进行裁员,并且2017年3月31号所有人必须离开。 虽然在一个月之前,北京这边有大约10几人被告知裁员,大家也以为是人员冗余而进行的精简,但是这次200多人同时收到这封措辞严谨的公开信,摆明了甲骨文云计算存储相关的北京研发团队要全部走人。 甲骨文最新的财报显示向云计算方向的转型相当成功,云软件即服务和和平台即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81%。而从公司最近的战略投资来看,云计算存储业务相关的投资数额增长巨大,只不过这些投资和美好的云计算前景已经与中国员工无缘。相反,所有北京工程师的开发工作主要由美国的工程师来接管,部分测试工作将移交给印度工程师。 在一个月前川普访问硅谷的座谈会上,甲骨文CEO卡兹女士承诺帮助川普政府实现目标,没想到仅仅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免令人担忧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战略和投资是不是已经开始收紧,除了从中国巨大的市场上获取经济利益,甲骨文高层是不是也应该学会尊重中国员工的职业发展,在中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为了政治利益不惜损害普通员工的做法实在无法使人相信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如果甲骨文本次顺利执行裁员计划,其他的在华美企后续会不会为了抱川普的大腿有样学样? 本次裁员消息的发布时间在春节前两周,而各大IT公司在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不会招新员工,本次200多被裁的绝大部分雇员将很难在3月31日前找到新工作。   来源:IT战略家 公众账号
    甲骨文
    2017年01月16日
  • 甲骨文
    云计算之风愈刮愈烈,传统软件巨头甲骨文云营收终破 10 亿美元,后来者能否居上? 扬言亚马逊独占鳌头的时代将成为过去式的甲骨文董事长 Larry Ellison ,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终于获得突破十亿美元的营收。 据甲骨文在近日发布的 2017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30 日,该季度甲骨文云服务总营收为10.53亿美元,同期相比录得 62 %的增长。 软件巨头已成为过去式 的确,Larry Ellison 会对自家公司云服务获得此番业绩而感到雀跃,毕竟靠传统软件起家的甲骨文,其软件业务的失势已然愈演愈烈,而且曾经也紧抓 Sun 的硬件不放,想争做硬件领域第一,然而愿望还是太美好。 财报显示,甲骨文第三季度总营收为 90.35 亿美元,若按汇率变动记录,相比去年同期 89.93 亿美元基本持平。而这基本持平的向上拉力几乎全靠云服务营收,三季度甲骨文云服务营收为 10.53 亿美元,同期相比上涨 62 %;另外,还有微量部分营收增长来源于存量市场的软件许可证升级,及提供产品相关支持服务。 其余甲骨文的传统业务均下滑严重。基本可以说,在云计算当道的时代,甲骨文再想拓展传统 Oracle 数据库的新用户已相当困难,三季度财报中新软件授权比去年同期下跌 20 %,营收为 13.47 亿美元;相对软件在总营收中占比小的硬件业务部分,也下滑 10 % 至 10.14 亿美元。 尽管总营收账面上,甲骨文云服务以高增速止住了由软件等业务拖的后腿,但目前云服务营收还仅占总营收 12% 的份额,相比占 68% 的软件部署业务,其云计算发展速度能否持续赶上其他重要业务的衰退速度还不好说。 但可以看出的是,甲骨文一方面在减少有关软硬件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将更多金钱投入在 SaaS、PaaS、IaaS 的云业务上,并通过买买买以更快增强自身云计算上的竞争力。单 11 月份,甲骨文就囊获两枚云计算“爱将”:云 ERP 公司 NetSuite 以及 DNS 服务提供商 Dyn。今年 4、5月,更是分别收购面向建筑行业的合同与支付云服务公司 Textura 和节能数据分析公司 Opower ,以布局垂直领域的 SaaS 服务。 全球巨头的下一个增长级:云服务 亚马逊曾无心插柳的云计算业务,如今已培植成大片绿荫云计算市场。当企业意识有云提供的便利,从而无需再将耗费资源及金钱在公司内部构建复杂的 IT架构后,越来越多企业转而成为云计算的“使用者”。据 Gartner 预计,2016 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可望达到 2086 亿美元 ,较 2015 年的 1,780 亿美元成长 17.2 %。 云计算的爆发式增长,也引来众多巨头纷纷瞄准这一新的风口,但坐拥先发优势的亚马逊云已妥妥是该领域的老大。 Gartner 发布的报告称,在今年第二季度云基础服务市场上,亚马逊一枝独秀,其市场份额达到了 31 %,而微软、IBM、谷歌三家公司加起来总和才 23 %,另外像阿里巴巴、世纪互联、惠普企业、甲骨文等 20 余家公司蚕食剩余份额。 目前来看,亚马逊基本稳坐云计算领域第一把交椅,而且其强项的  IaaS (架构即服务),据市场调研公司 Synergy Research Group 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已占据了公共 IaaS 提供商 45 % 的营收,超过排名二至四位的微软、谷歌和 IBM 总和。 但加入云计算领域争夺的那些巨头们实力仍不可小觑。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谷歌和微软云基础服务的营收分别录得 162 % 和 100 %的同比高速增长。而市场份额方面,在亚马逊连续三季度稳占 31% 的情况下,谷歌和微软均获得了一定增长,意图奋起直追的心颇为明显。 尽管亚马逊在国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而且终于正式落地中国,但对于国内的企业更熟悉的还是来自本土的阿里云。脱胎于中国这个庞大的云服务市场,阿里云持续增速也因人注目。今年 7 月,Gartner 发布全球云服务市场魔力象限时,阿里云就首次进入了榜单。 阿里云同样在进行国际化布局,此前采访了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云国际业务总经理喻思成,他表示:“阿里云的数据中心现在在香港、新加坡、美西、美东、中东和欧洲设立,年底前还会日本、澳洲。”最新消息是,阿里日本数据中心近日已落地。 此外,还有像腾讯、百度、华为等大公司加入云计算领域的争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家代表队”也活跃在这个市场。 或许在未来,云计算会想水和电一样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正如当年 PC 席卷世界一样,云计算带来的也是又一场风暴。而究竟哪位诞生于传统的巨头能把握住这个风口,还不免有多场恶战。  来源:36氪,作者:夜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9448.html
    甲骨文
    2016年12月19日
  • 甲骨文
    大热的IaaS与前途未卜的甲骨文 编者按: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即“基础设施即服务”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方向,甚至出现了云计算就是“互联网税”这样的说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似乎都是一个大佬之间火拼的战场。谁将赢得未来?作为用户,我们是该选择“单点”还是“套餐”? 每个人都知道 IBM 把大好河山让给微软(和英特尔)的故事:那时,低耗电个人电脑的消费者需求已经把 IBM 围得水泄不通,为了对这些没什么赚头的需求有所响应,这家垂直聚焦于大型主机领域的公司在佛罗里达州 Boca Raton 市设立了一个研发队伍,离他们在纽约 Armonk 的总部所在地很远。由于把着重点放在速度与成本上,这支队伍决定基本上把所有东西都外包出去,包括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对于 IBM 的目标,这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当大型主机通常需要十年来研究并发布时,Boca Raton 团队在12个月之内就完成了从概念到发货的流程。但是着重于外包标准件的做法则意味着个人电脑领域最肥的肉(比大型主机生意赚钱多了)落入了两个独家供应商手中:微软和英特尔。 很少有人知道,个人电脑不只是 IBM 的“内部政策驱动”之下放走的唯一一块肥肉。大型主机上最重要的软件应用曾经是 IBM 的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一个层次型数据库。让我在这里暂停一下:对于不懂数据库的读者,我会试着尽量将接下来的阐述简化。对于那些懂的人,很抱歉让这篇文章变得有点浅。 数据库的类型 一个层次型数据库,好吧,就是一层层的数据: 译者注:图中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根数据项、父数据项和子数据项。 在层次型数据库中,任何一项数据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被找到:要么已知父数据项去找子数据项,要么已知子数据项去找父数据项。这是理解起来最容易的一种数据库,而且至少对于早期的计算机来说,实现起来最简单的:定义结构,录入数据,然后通过遍历层级来搜索子数据项或者父数据项来达到搜索数据的目的。或者,更实际地来说,运用你对层级的了解,直接去到某个特定的点。 但是,层级型数据库有两个重大的限制:首先,这里面的数据关系是被事先定义的,哪些是父项、哪些是子项是在任何数据被实际输入前就决定好了的。这使得数据库一旦被使用了,再要做改动就非常困难。第二,要做不同父项的子项查询是不切实际的:在忽视数据库的大部分,取得你想要分析的数据组之前,你需要遍历层级来获取所有潜在的项的相关信息。 在1969年,一位名为 Edgar F. Codd的 IBM 计算机科学家写了一篇名为《大型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数据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哪怕外行人来读,这篇论文的引言也非常浅显易懂: 未来,大型数据库的用户必然不用再为研究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被组织的(即“内部表象”)而烦恼。但及时供应这等信息的服务并非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当数据的内部表象甚至外部表象的某些方面发生变化时,终端用户的活动以及大多数的应用程序应该要都不受影响。计算机存储的各种类型数据在查询、更新、报告流量和自然增长上的变化都会导致数据表象的变化。 这篇论文是后来为人所知的“关系数据库”的基石:与其以层级方式(即前文所述由数据定义自身在数据库中的位置)储存数据,关系数据库使用表格来做这件事。每项数据是由它的表名、列名和键值来定义的,而不是由数据自身(数据被存储在别处)。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一项数据与其他所有数据库中数据的联系来理解它。表名也可以作列名,就像键值也可以作表名。 这个方法有几个巨大的好处:第一,你可以新增数据库里的数据种类而不会影响到之前录入的数据,也不用重新把层级都写一遍,只要加新的表就行。第二,数据库可以为任意数量和类型的数据进行扩容,因为数据并没有真的在数据库里——为了支持整数和文本字符串,你看到的是数据的逻辑抽象。第三,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你可以轻松地调出数据关系之间的报告(比如“40岁以上的消费者买的最多的10本书”),而且由于查询只是在检测整数和字符串直接的关系,你几乎可以无所不问。毕竟现在只要搞清楚数据库里两个数据位置之间的数学关系而不用扫描整个树状结构了——要是你不知道你要找什么,原来的办法天生就慢,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比较盲目。 长出一口气……上面这几段话你们读起来应该跟我写起来一样痛苦。但我们还是有收获的,总结一下:由于受到预先定义的拘束,层级型数据库在性能和容量上都受限。而通过抽象数据产生计算机可以很容易处理的键值的关系数据库要有用得多,并且扩容空间大得多。 甲骨文的崛起 Codd 博士石破天惊的想法几乎被 IBM 完全忽视了好几年,一部分是由于之前提到的 IMS。Codd 基本上就是在说,对于很多潜在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而言,IBM 最大的赚钱机器已经过时了——这是一条 IBM 管理层不太愿意听到的消息。事实上,哪怕在1977年 IBM 最终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关系数据库(那时候它被叫做 System R,包括一种叫做 SQL 的新查询语言),他们并没有做商业发行。要到1982年,IBM 的第一个关系数据库软件 SQL/DS 才上市。自然,它只在 IBM 的主机上运行——IMS 是大家伙的专属。 与此同时,一位叫拉里·艾利森的年轻程序员组建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的公司,起初做些外包的活儿,但是后来迅速发现卖通用软件要赚钱得多:写一次程序,然后卖它个很多次,是个发财致富的绝佳路子。他们只需要一个产品,而 IBM 基本上就是白送了他们一个。由于 System R 团队被当作一个研究项目而非商业计划对待,团队很开心地写了不少论文来解释 System R 的工作原理,也公开了 SQL 的技术参数。软件开发实验室实现了这个软件,管它叫“甲骨文”,在1979年把它卖给了 CIA(对方的条件是软件要能在 IBM 主机上运行)。 换句话说,IBM 不但为通用软件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微软)的萌发创造了条件,还白白把致富说明书送给了第二大公司(甲骨文)。 通用软件的生意 通用软件产业是一个介于过去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时代纯数字行业的混合体(毕竟那会儿还没有互联网)。一方面,艾利森很快意识到,软件的边际成本为零:只要你写了一个特定的程序,就可以制作出无数的副本;另一方面,渠道分发成了最大的挑战。在甲骨文的关系数据库这个例子里,Relational Software Inc.(就是之前的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这家公司在1982年改名为甲骨文系统公司,1995年才改为今日的甲骨文集团)不得不建立起一支销售队伍去卖产品,然后再用磁带把软件寄出去。 最经济实惠的做法,是做一个大多数客户都想要的产品的半成品,然后和不同的客户一起把产品最终完善起来。这里面一部分的工作在前端——甲骨文可以快速用C语言重写新程序,而C语言在大部分平台都有编译器,支持甲骨文移植代码——但更多的工作是在售后:客户需要安装甲骨文,让它工作起来,录入他们的数据,只有这样,在原始协议的几个月甚至几年以后,他们才开始看到回报。 最终这成了甲骨文的商业模式:甲骨文的客户不仅仅是购买软件,他们和公司绑定了多年期的完整服务,包括软件许可,售后支持,以及审核计划,来确保甲骨文履行了他们的义务。而且哪怕有些怨言,客户也不太会去另找别家:那些关系数据库和存放在上面的数据都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他们早已把这些数据投入使用并开始构建和运行,谁还愿意把那套流程跟其他公司重来一遍?的确,当已经运行了甲骨文的数据并有了这层关系后,向甲骨文购买在那些数据库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会是更方便的选择。因此,接下来超过三十年间,客户 IT 开销不断增长,而甲骨文把这个先发优势利用到了极致。这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吧! 亚马逊带来的选择 亚马逊网络服务系统(以下简称 AWS)背后的主张却不尽相同。公司不需要预付款,也不需要绑定多年的整合项目服务,而是登录帐号,使用完毕退出即可。公平地讲,对于亚马逊的那些有议价能力、签订长期合同的大客户来说,这显得过于简单化了。但这只是最近发生的事。AWS 的核心用户从开始一直都是初创企业。他们利用这些耗费几百万美金的服务器基础设施来建立最小可行性产品。而且 AWS 的花费是可变的:你用 AWS 越多(因为你的用户数在增加),费用越高;要是几乎不怎么用(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市场),你就只需要花费比什么都不做多一点的机会成本。 可选的价值观使得 AWS 如此有价值:想要更大容量吗?只需一键。需要一个新功能?AWS 包含有一套预构建服务供你整合进产品。是的,它可能很贵——一个普遍的说法是 AWS 赢在了价格上,而实际上 AWS 却是众多昂贵选择之一——但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能提供你最需要的产品,这样的服务到底值多少钱呢? 与此同时,艾利森在本周的“开放的世界”大会上登台演讲,宣布在 IaaS 领域“亚马逊的领先地位将会被终结”,只因为甲骨文最高端的服务器比亚马逊更快更便宜。虽然如此,但是,层次数据库也比关系链数据库更快;速度不代表一切,价格也不。可选择性和可扩展性一直都很重要,在这方面,甲骨文的基础服务远远不如亚马逊有竞争力。 当你关注一下云服务领域的关键数据,资本性支出,你甚至会发现艾利森的表述更加荒谬。在过去的12个月里,甲骨文的资本性支出全部加起来是10.4亿;亚马逊在上个季度花费了33.6亿,过去12个月是109亿。 IaaS 并非接单定制的服务;事实是,那些基础设施以及所有构建在基础设施之上的附加服务早已让 AWS 变得十分诱人。甲骨文不仅没有追赶上,甚至还被落得很远。 聚焦 SaaS 在他的主题演讲中,艾利森反驳了甲骨文的云服务基础设施的花费是不必要的这种观点,事实上,他指出,公司花了十年时间将它最具价值的应用移到云端。确实,公司上个季度花费了总收入的17%用于研发,艾利森吹嘘甲骨文现在已经拥有30多个 SaaS 应用,而且这个数字很重要: 甲骨文的战略是什么?我们认为客户想要什么?我们在 SaaS 领域该做什么?其实这是同一件事:如果我们能找出客户想要的并交付出去,那客户就会使用并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认为他们需要的是完成并整合在一起的产品,并非一次性产品。客户并不想从50个不同的供应商那里整合50个不同的产品。那太困难了。不仅困难,还存在相关的安全风险、劳动力成本和可靠性问题等等。所以我们最大的焦点不是卖出去1个、2个、3个、4个应用,而是为 ERP,为人力资本管理,为客户关系管理(有时也叫用户体验,简称 CX)交付完整的软件套装。这是我们对 SaaS 的策略:完整的整合套件。 艾利森争论的问题在部署型软件方面是正确的;我曾在2015年就这个动态写了一篇关于微软的文章。想像一下云计算时代之前公司里的首席信息官(CIO): 因为各种原因她不得不购买微软的各种解决方案(像 Exchange)。因此,为了支持 Exchange 的服务,CIO 还需要购买 Windows Server(微软的一款服务器系统),Windows Server 又包括了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于是还需要身份认证服务。但是,现在 CIO 已经有了一部分微软的解决方案,她会更倾向于购买其他微软的服务,不论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ynamics CRM)还是门户网站和企业内网(SharePoint)等。确实,微软的产品可能不总是最好的,但 CIO 都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后续维护和服务费是一个巨大的隐忧,而且较少的供应商往往能带来更多好处。事实上,微软近15年来的壮大可以追溯到巴尔莫聪明地利用新产品、新定价和许可协议,迫使用户购买更多的公司产品。 如上文所提到的,这和甲骨文的策略如出一辙。然而,企业的 IT 决策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首先,在不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后,转向另一家供应商的风险变得低多了,尤其是当只有团队或部门层级试用过相关产品的时候。其次,没有了持续的客服和后续的维护成本,也就减少了和供应商关于可变成本的争论。当然,艾利森警告的——将50个不同的供应商合并在一起使用的潜在麻烦——也许会出现,但这也同时意味着软件的实际质量和用户体验在购买决策中扮演着更主要的角色,且团队决策这一点使之变得更为重要,因为服务的购买者就是实际使用者。 过渡阶段的甲骨文 简而言之,艾利森在兜售的新甲骨文看起来跟旧甲骨文很像:一大堆的产品,大部分客户想要什么几乎就做什么,至少理论上是这样,但是既没有 AWS 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及聚焦和承诺用户体验的专用 SaaS 服务。在数据库方面,像一个层次数据库,甲骨文都是根据顾客的要求提前定制开发的,不需要任何灵活性。与此同时,AWS和专门的 SaaS 服务提供商都是关系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可选择性和可扩展的服务,帮助企业在必要的时候搭建适合自己业务的服务;当然,现在可能还看不到效果,但长期来看这样的趋势再明显不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这些分析主要都是针对首次搭建 IT 系统的新公司;甲骨文依然牢牢锁定着它的现有客户,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大公司和政府。从这点来看,它基本上把本地业务复制到云端(甚至直接移到它的自有云硬件上)的总战略是合理的。这也同样是微软寄予厚望的混合策略。给那些和他们一样老派的客户一些减少资本性支出方面的好处(增加他们的资本回报率)并且希望为自己争取时间,好适应这个用户被真正重视的新世界——聚焦且灵活的云服务是服务用户的最佳方式。 注:本文原载于stratechery.com,作者 Ben Thompson ,由 ONES Piece 翻译计划 塔娜、任宁 翻译。 本文来自翻译:stratechery.com
    甲骨文
    2016年10月26日
  • 甲骨文
    甲骨文推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挑战亚马逊 AWS 甲骨文(以下称 Oracle)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Larry Ellison 在旧金山举办的 Oracle 2016 全球大会上正式推出 Oracle 的第二代云计算基础设施。该基础设施方便第三方开发商在 Oracle 数据中心运营他们自己的应用。   Oracle 在第二代云计算基础设施中可得到一个虚拟机类型——Dense IO ,该类型虚拟机内存容量可达 28.8 TB,拥有 36 个内核,每小时的价格为 5.4 美元。Ellison 说,这款产品提供的输入、输出能力为 AWS 的十倍,在 i2.8xlarge 实例上这种差别尤为明显。   Oracle 的新产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每一个区域都包含有三个独立的“可用性领域”或是连接的数据中心。Oracle 在云计算方面的竞争者也提供区域数据中心服务,即使如此,利用地域优势这一点对于Oracle 来说依然是一大进步,毕竟 Oracle 正在全球范围内增建这些新区域。   此外,Ellison 还宣布了一款叫作 Cloud@Customer 的新产品,这款产品可以让用户将与 Oracle 云计算基础设施相同的服务器和他们本地基础设施放置在一起。这些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和在 Oracle 云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一样。Ellison 表示这些本地服务器和他们相应的云版本售价相同。   对于 Oracle 在云计算服务器上面的发展,Ellison 持有非常大的信心。Ellison 表示,他尊重亚马逊为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的先驱者。亚马逊在 2006 年推出的 EC2 服务,可以按小时出租虚拟机(VM),在最近的一个季度,整个 AWS 组合为亚马逊带来 7.18 亿的营业利润和 28.8 亿元的主营业收入。Ellison说:“但是现在,我们积极地进入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我们拥有建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代的数据中心。”   当然,建立数据中心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 8 月 31 日结束的这一季度,Oraccle 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营运开支为 9600 万美元。与此同时,AWS 在第二季度的营业费用为 20.2 亿美元。   从目前来看,AWS 依然引领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市场。微软云平台 Azure、Google 的云平台以及 IBM 都在追随着 AWS 的脚步。Gartner 高度重视的云基础设施魔力象限于上个月发布,但 Oracle 的公共云并没有被包括在内。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
    甲骨文
    2016年09月20日
  • 甲骨文
    从Salesforce与甲骨文手中抢到惠普订单,微软CRM软件凭的是什么? 如果让微软的企业服务部门为自己定义“什么是自己的重大历史性胜利”,刚刚拿到的订单大概算得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今天早上,微软宣布已经与惠普公司签署6年合作协议,后者将会全部改用微软企业应用软件Microsoft Dynamics的CRM及服务软件来处理自己的相关业务。   估计让微软更得意的是,他们在拿到这份订单的同时也让竞争对手蒙受了重大损失。此前惠普公司一直是Salesforce CRM产品的重要客户,而甲骨文则是惠普的服务软件提供商。有意思的是,Salesforce在自己的宣传资料及各种产品推销会上,经常会拿惠普这个客户来吹嘘自己的服务与产品。而现在,惠普毫不留情的“遗弃”估计会让Salesforce备受打击。   去年,惠普集团主要业务分拆为两部分,一边是打印机与个人电脑业务,另一边则是企业软件业务。而与微软达成合作协议的则是惠普的打印机与个人电脑公司。根据这项最新交易,惠普公司在全球各地的6500名销售人员及2万名服务员工将使用微软开发的销售及服务软件。   在过去几年中,微软一直在致力于升级自己的Dynamics CRM软件。今年年初,微软又将其与企业定制软件Dynamics ERP相结合,目的是更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CRM咨询公司CRM Essentials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Brent Leary多年来一直在对该领域做深入调查研究,他认为,微软的此次“胜利”证明了公司正在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那些能够明显看到回报的产品开发方面: “微软已经将CRM开发工作、协作软件、人工智能以及强大的生产力全部集中在一起来主攻云服务市场,为的就是让企业客户们在下订单时认真考虑一下自己。”   微软与Salesforce,惠普与甲骨文之间不得不说的关系 实际上,微软与Salesforce之间存在着“亦敌亦友"的关系:去年秋天,微软CEO桑德拉还出现在Salesforce主办的Dreamforce客户大会上;然而在相同的软件销售领域,他们却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当然,除了产品的互可操作性,两家公司也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时候的确需要对方的产品来完成工作,但也就止于此而已。说到底,两家公司正在因为努力争夺客户而逐渐“翻脸”。这一次,微软的一计“横刀夺爱”除了会让Salesforce减少一大笔收入外,估计也会让他重新考虑双方之间的关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今年6月微软斥资260亿美元收购LinkedIn这件事情。的确,LinkedIn掌握的职场关系网络能够为微软的CRM软件增添强大助力。这也是为什么收购前有谣言称Salesforce也一直在打LinkedIn的主意(后来被Salesforce CEO 贝尼奥夫证实),甚至愿意支付比微软更高的价格。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微软极有可能将LinkedIn中的用户数据直接集成到Dynamics CRM软件里,并向自己的客户们开放这一承载了海量用户信息的“数据宝库”。这应该也是惠普愿意签6年合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跟Salesforce此前与惠普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不同,甲骨文与惠普之间真没什么“交情”可言。因性丑闻在2010年被赶下台的惠普前CEO Mark Hurd后来进入了甲骨文担任总裁。过了没多久,甲骨文就宣布停止支持惠普的安腾处理器芯片,紧接着就遭到了惠普的起诉。他们彼此间的复杂争斗开始让甲骨文这个数据库巨头不断遭到内耗。   虽然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微软在CRM软件领域的一次胜利,但这笔交易却至少给了微软自己在CRM领域迫切需要的一样东西——企业信誉。毕竟这一领域已经被Slaceforce与甲骨文“统治”多年,其他企业很难拿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单凭这个原因,微软就应该开一个庆祝Party,而Salesforce与甲骨文却不得不气得摔掉自己早上捧在手中的咖啡杯。 来源:36氪,作者:宇多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2833.html
    甲骨文
    2016年09月13日
  • 甲骨文
    加强供应链管理,甲骨文收购基于云的仓储管理公司 LogFire 据外媒称,甲骨文收购了云计算仓储及库存管理平台 LogFire,但没有披露具体的交易条款。本次交易之后,LogFire 的团队和产品将整合到甲骨文的供应链管理(SCM)部门。   LogFire 位于亚特兰大,是一家基于云计算的仓储及库存管理供应商,将供应链和云计算结合起来,可以服务于多渠道的商品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电商以及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供应商(3PL/4PL),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LogFire 供应链云平台的结构及框架是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基础,整合了其他企业、销售规划、供应链规划以及物料搬运装备(MHE)。库存管理服务可以对店内或者远程商店进行设备间实物流管理,包括物品中转及接收的管理、储藏室及场外库存管理、货架商品补给,管理门店之间的转货等。   LogFire 的供应商管理服务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包装及运输服务,也包括为商品做标记,方便库存管理的准确度及商品流通,还有先进的配送单、转运库存跟踪,满足国际供应商转运和付费需求。   甲骨文供应链管理部分副总裁 Rick Jewell 指出,有些供应链公司面对的压力非常大,动态采购、全渠道履行、提高效率、降低花费逐渐成为新趋势,但这种商业趋势变现比较困难。   本次交易后,LogFire 将融入甲骨文 SCM 云的创新应用程序套件,让供应链机构能够将其供应链流更加现代化。甲骨文公司也将充分利用 LogFire 在云计算仓储管理方面的专业经验,补充甲骨文 SCM 云的物流功能,增强基于云的仓库管理能力。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siliconangle.com
    甲骨文
    2016年09月07日
  • 甲骨文
    甲骨文宣布93亿美元收购ERP云服务商NetSuite 甲骨文今天对外宣布,已与云软件服务提供商NetSuite签订了最终协议。根据协议,甲骨文将以每股109美元现金收购NetSuite,总额约为93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完成。   NetSuite成立于1998年,甲骨文和NetSuite均提供ERP(企业资源管理平台)软件,不同的是,后者则是基于云服务,为客户提供按需使用的产品。还值得一提的是,NetSuiteCEO Zach Nelson此前曾在甲骨文负责市场业务,这一并购也将让他重新回归甲骨文。   甲骨文最近也是动作频频,今年5月甲骨文刚收购Textura以及Opower公司,以加强其在云服务市场的竞争力。而对本次收购,甲骨文联席CEO马克·赫德(MarkHurd)表示,“甲骨文和NetSuite的云应用存在互补性,将永远在市场中共存,我们打算在两方面进行大力投资——工程和分销。”   而NetSuiteCEO扎克·尼尔森(Zach Nelson)也表示:“NetSuite将受益于甲骨文的全球规模和覆盖面,从而加快我们的云解决方案在更多行业和国家推出。对于NetSuite的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来说,合并能够共赢。”   据悉,甲骨文提出的收购报价为每股109美元,较NetSuite周三收盘价溢价19%。甲骨文联席CEO沙弗拉·卡茨(Safra Catz)表示,在交易完成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它将立刻提高甲骨文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而NetSuit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大涨18.6%至108.64美元,略低于109美元的收购价。甲骨文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上涨1.6%至41.6美元。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0213.html
    甲骨文
    2016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