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媒体
    HR们,刚刚过去的2014年你做到这些了吗? iCIMS在2014年初给HR们提出了14条建议,今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做到了没有。就算还没有做到,2015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完善移动体验吸引忙碌的求职者 通过采用移动优化、响应式设计技术,降低求职者流失率,并展示贵公司的雇主品牌。给求职者提供流程的申请体验,无论他们是通过电脑、手机还是平板电脑来求职的。 86%的求职者用移动设备搜索工作机会。 2.利用移动技术让忙碌的同事随时了解招聘进展 在日益移动化的今天,利用招聘管理系统追踪人才获取过程中的响应以备后续参考的同时,向相关部门同事的手机、ipad发送求职者的求职申请、沟通记录和简历,让他们不断参与其中。 3.拓展多种渠道,改善你的招募方式 在决定申请工作前,求职者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公司。最有价值的招募方式,是把社交媒体、内部推荐、招聘网站和经过搜索引擎优化的企业招聘频道相结合。 每次求职,求职者会采用15个不同的渠道。 4.聚焦垂直招聘平台,锁定技术强、经验丰富的求职者 发布招聘启示时,重点考虑基于区域性或专业性较强的招聘平台。垂直招聘平台更能吸引拥有专业资质或者相关工作背景的求职者。 近1/3的主动求职者招募来自垂直招聘平台。 5.把招聘信息发布到求职者集中出没的社交媒体上 大多数使用互联网的成年人都会使用社交网站。鼓励员工在他们的网络社交中传播招聘信息,并针对公司社交媒体帐户制定一套招聘传播策略。 不同社交媒体上最佳发布时间 Facebook:最强曝光,13:00-16:00发布 Twitter:最强曝光,13:00-15:00发布 LinkedIn:最高曝光,7:00-9:00或17:00-18:00发布 Google+: 最高曝光,9:00-11:00发布 6.给求职者提供更多展示能力的工具 利用视频求职信,根据展示的创意、专业表达、沟通技巧和工作激情,快速识别最适合的人才。用这个有成效的现代方法了解求职者,可简化求职者筛选。 采用视频介入并从战略角度和业务驱动出发设计招聘流程, 81%的企业达成了招聘过程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7.利用测评工具来发现最优秀的求职者 问卷调查不仅对企业非常有价值,而且能够帮助优秀的申请者脱颖而出。战略型组织会采用测评工具,这不仅节省了招聘HR的工作时间,也可以提高求职者加入公司工作的愿望。 让用人部门负责人协助开确定相关职位的考核问题以得到更准确的筛选回应。 8.着重改善人力资源和用人部门负责人之间的关系 招聘HR是招聘专家,用人部门负责人是业务专家。通过与用人部门负责人坦诚、具体地讨论求职者必备的资历,招聘HR会更容易确定哪些求职者达到或超过了招聘经理的期望。 9.制定招募策略以达成稳定的人才输入渠道 不管今天招聘的是什么岗位,你都需要关注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的响应。通过制定招募策略,吸引对公司有兴趣的申请人的不断关注。用你的人才管理系统吸引和聘用申请人,直到找到理想职位。 iCIMS的独家调查显示,93%的求职者在看到岗位描述后就停步不前了。为什么? 工作岗位看起来和他们的具备的技能并不相符 还没做好投递申请的准备 10.实时关注招聘邮件推广以确定真实效果 一旦与被动求职者建立联系,使用人才管理系统创建招聘出件推广,以便推动他们参与应聘。 通过追踪打开、点击和申请开放职位,分析招聘推广的有效性。 11.建立积极的雇主品牌以提高意向性和稳定性 确保企业相关信息能够覆盖到所有招聘渠道以及和求职者的互动中,同时,持续为求职者营造与企业品牌形象一致的体验。吸引适合公司独有文化的求职者,能提高新员工入职率的同时降低流失率。 12.通过关键指标的跟踪支持流程改进 使用简单、全面的汇总工具来跟踪所有的关键指标。虽然招聘完成时间是一个关键的着眼点,但也要确保更深入地研究汇总数据,以便发现并解决整体流程中的各个瓶颈。 13.通过关注入职提高人力资源生产力 当入职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无缝衔接时,自然就为HR创造了直接了解相关工作进展的条件。而入职流程报告就能帮助你掌握每个部门都有哪些新员工入职,并实时了解他们的入职进展如何时,你就可以进一步简化流程、恢复生产力、消除疏漏。 14.做好准备迎接大数据 现在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被日复一日地存储和追踪。人力资源工作中更加关注数据驱动决策。现在,只有6%的人力资源部门相信他们在数据分析方面很“优秀”。如果你希望以后从大数据中有所收获,那现在是时候重视这些数据分析相关的工具和工作实践了。 iCIMS/文   老金/译     来源:换工作网
    社交媒体
    2015年01月04日
  • 社交媒体
    改变企业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五大趋势 杜克大学最近发表的一份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令许多企业管理者挠头。该报告显示,许多企业的社交媒体支出约占企业营销预算的9%,预计未来五年内,这个比例将激增到25%。但半数受访的企业营销人员表示,他们根本无法证实社交媒体对他们的企业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很多批评人士认为,企业一窝蜂地在社交媒体上烧钱不过是在填一个无底洞。不过我认为,这些矛盾的数字却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社交网络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同时企业也正不遗余力地跟上。虽然企业正在通过社交网络接触更多受众,也正在看到日益增加的好处,但持续变迁的社交媒体图景使得获得持续的成果,以及衡量这些成果,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2015年,社交媒体变革的步伐注定会进一步加快,但对于企业来说,现在与以往存在一个重大差异:主流社交媒体为了生钱,正在想方设法使企业能更轻松、同时更富有成效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同时,随着各种工具的不断涌现,追踪社交媒体支出的成效,甚至衡量每一条微博的收益,也会变得更加简单。   简言之,2015年是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的成效更容易显现,也更不容易被忽视的一年。现在就让我们透过“水晶球”,看看明年的社交网络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在Facebook上搞营销将花费企业更多的钱 你们公司的Facebook主页已经有了几千个粉丝,所以这意味着每次你更新内容的时候,都会有几千人看到,对不对?错!在Facebook专用算法的限制下,每条营销内容大概只会接触到一个品牌16%的粉丝。不过奥美公关公司的研究人员今年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6%左右,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跌。该报告的作者马修•曼森认为:“Facebook等于是说,可能有一天,营销内容的‘自然触及人数’可能达到零。”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首先,用户的消息流中,涌入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每条营销内容被看到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与此同时,Facebook还在鼓励企业使用它的付费社交广告,它所触及到的用户要比企业发布的普通内容多得多。这些所谓的“原生广告”就像普通的Facebook消息一样,会直接显示在用户的消息流中,而不是像传统的横幅广告一样显示在网页边缘。   这对2015年的企业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要想在Facebook上做好“微营销”,企业可能要在付费社交广告上砸双份的钱。与此同时,企业还会把鸡蛋往其它的篮子里放几个,比如Twitter、Instagram甚至是中国的微信等等。这种广撒网的方法虽然对Facebook的未来发展不利,但对于企业来说不失为触及不同人口群体的好办法。       如果“微营销”真能促进销量,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工具 在Twitter或Facebook上有几千个数丝,或者在Instagram上收集几万个“赞”来秀一下虚荣心,的确不是很难的事。但它们如何转变成销量和收入?一直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都被规避掉了,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砸了那么多钱,只是基于“曝光度”和“注意力份额”等空泛的术语。   但是这种情况也正在迅速改变。很多新工具正在涌现,它们给社交媒体营销流程带来的精确性,就犹如上一代衡量工具之于网络销售流程。首先,有一些分析工具已经能够指出哪家社交媒体最能吸引流量和点击率(比如我们公司使用的uberVuTool),并且会记住你正在发送哪类内容(文字、图片还是视频),以及你的目标群体是谁。这些应用可以自动规划消息的发送时间,使它们在一天中最佳的时间发送出去。同时它们不仅可以报告有多少人阅读了你发送的内容,还可以反馈这些读者的相对影响力。   将这些工具与GoogleAnalytics和Nimble等社交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它可以记录客户在社交媒体的互动情况)结合在一起,企业就有可能追踪到,所有这些“微营销”的内容如何转变为企业网站的访问量,甚至可以追踪到有多少人联系销售人员,或者直接通过网购渠道购买。最后,我们就可以明白一条特定的微博可以产生多少实际的销量,带来多少真金白银,而不是想当然地猜测。       社交网络将与商业联系得更紧密 今年11月,Snapchat公司推出了一款叫做Snapcash的产品,由此成为北美第一家允许用户通过消息向其他用户转账的主流社交网络。该服务使用的是借记卡信息,而且至少目前为止还是免费的。一旦它存储了你的信息,你就无需再次输入,只需要在手机上点点划划,就可以把钱轻松地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   随着移动支付大战的升级,其他社交网络可能很快也会如法炮制。事实上,今年10月的黑客事件显示,Facebook已经悄悄地在其备受欢迎的Messenger应用程序上嵌入了一个隐藏的支付功能。如果该公司将其激活,该应用的5亿用户就能互相转账了。   不过,这种点对点支付还只是一个开始。预测这种功能即将向商家付款开放,并不需要很大的直觉跳跃。这反过来将为社交媒体潜入电子商务世界铺平道路。打个比方,零售商可以以推文或微博的方式发送特定产品的信息,而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点一两下就完成了整个网购流程。实际上这种社交媒体与电商的“合体”已经发生了——目前Facebook和Twitter已经开始对“购买”键进行beta测试。   另外,对于商家来说,通过社交媒体接受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转账,比接受信用卡支付更有诱惑力,因为信用卡支付每笔都要收取2%至4%的手续费。随着社交网络开始参与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用不了几年,Facebook和其他社交平台有可能会推出比传统的信用卡体系更廉价易用的交易系统。    客户服务:社交媒体与手机齐上阵 航空、互联网、有线电视以及许多其他行业都表示,把客户服务搬上社交媒体后,给他们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消费者的满意度之所以会增加,是由于社交媒体的客服体验更加人性化,同时也比“800服务电话”或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更加方便快捷。由于对话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因此有合理的理由发牢骚的顾客往往会获得更好的待遇,同时企业如果处理得当,也会很快在社交网络上得到认可。   但这些好处也可能成为负担。很多客户信息非常敏感,不能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讨论。另外有些问题比较复杂,很难在140个单词的微博里完全解决。当然,也不是每家公司都想把不体面的事情公诸于世。不过,一些新的产品正在整合电话服务和社交媒体服务的长处,同时还能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   明年有可能出现的一个新功能,就是所谓的“推文回电”链接。比如一个顾客通过Twitter反映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家公司就可以发送一条单独的链接。点开该链接,用户会得到一个单独的电话号码,可以直接联系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某一位服务代表。一旦通话结束,该号码就会失效。   通过这种办法,用户既能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快捷的响应时间,又能享受到传统电话服务的隐私与全面性。另外企业可以继续提供独立的电话服务,以解决那些通过低成本的社交渠道无法有效解决的特定问题。       最大的社交媒体创新或从“后门”而来 云计算改变了软件和技术(包括社交媒体)进入企业的方式。过去一切都是IT总监说了算,但是现在,所有部门的员工都在积极寻找能让他们的工作做得更好的应用和服务。很多应用使用的免费增值模式使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一些应用或服务的基本版,也使用户能更容易地试用新产品。这些云工具一般更加直观也更易用,就像Facebook和其他消费型应用一样(这种趋势又被叫做IT的“消费化”)。   所有这些趋势意味着,虽然很难预测明年哪些应用会真正大红大紫,但是下一波重大的社交媒体创新,可能已经在你的公司里悄然酝酿。正如现在已经非常普及的效率社交应用Yammer(用于内部社交)、Dropbox(用于文件分享)和谷歌的Hangouts(用于电话会议)等应用首先在一线员工中流行起来一样,下一波更好的社交媒体工具也会从企业的底层先火起来。   想看看你的公司以后会用哪种社交媒体吗?不妨找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有19岁左右的实习生更好),把她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借来,看看她正在使用哪些应用。   via:财富中文网
    社交媒体
    2014年12月26日
  •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和移动是人力资源两大趋势 // // // 社交媒体和移动是人力资源两大趋势     【编者按:在企业2.0应用大潮中,市场部要社会化、销售部门要移动化,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呢?给出的答案是都要。】 一份报告中(英文PDF下载)指出,2012年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将成为企业提升人力资源/人才管理服务水平的两大驱动力。 变革已经到来,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正在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的交付方式,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方向。与社会化媒体和移动应用的整合不是追新潮,而是确实能弥补传统HR管理中缺失的人际触点。(尤其是当求才若渴的企业面对的是在社交媒体和移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乃至90后) 今天,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创建知识分享社区,以一种直接的、非正式的沟通方式来服务员工。而移动设备和应用则使得企业员工能随时随地获取在线人力资源服务。员工可以通过手机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获取知识。社会化和移动化不但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交付方式,同时也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虽然社会化和移动技术应用还不会一下取代传统的人力资源渠道,但能减轻HR工作负荷,使企业HR服务的获取更加便利,同时也能提高员工和潜在雇员的参与度。 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和移动化有三大驱动力: 一、技术的突破。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让知识的分享不再受到时间、地理位置或者企业边界的制约。 二、企业认可。移动设备和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标准的商务工具。根据最新的研究,只有不到15%的企业高管依然认为社会化商务仅仅是赶时髦。 三、更高的预期。在个人生活中,HR们已经领略到了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带来的丰富的互动体验。当他们与目前和潜在员工互动时,自然也希望能获得同样的体验(员工也是这样想的) 作者:关志刚
    社交媒体
    2014年12月10日
  • 社交媒体
    揭秘社交媒体的9大虚假神话 [摘要]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销售、营销以及公共关系等,然而有关社交媒体依然有许多误解。   印度企业家、作家、公共演讲家阿维纳什·卡西克(Avinash Kaushik)曾发文称:“社交媒体就像青少年性爱,每个人都想尝试,但却没人真正了解。而当最终梦想实现时,他们却发现并非像想象中那样美好。”那是2009年时的情景,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销售、营销以及公共关系等,然而有关社交媒体依然有许多误解。我们搜集了9个社交媒体神话,并尝试解开它们。     神话一: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为社交媒体下了定义。 商务教授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亨莱因(Michael Haenlein)曾对社交媒体下定义,称其为“一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些应用建立在Web 2.0的理念和技术基础之上,即允许创造和交流来自用户产生的内容”。     而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等绝对是最好的社交网站,但也有许多相对来说不太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包括协作项目Wikipedia、微博客Tumblr以及YouTube与Dailymotion等内容社区。企业协作工具Sharepoint、Yammer等也可被归入社交媒体范畴。所有这些网站都有自己独特的用户群,需要与用户成功交流的不同策略。     神话二:社交媒体导致普通员工生产力下降。 我们听说过许多类似故事,比如学生因迷恋Facebook以至于注意力下降。这种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在考试期间停用Facebook账户,以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可是,在职场,社交媒体侵蚀生产力的说法不成立。Ipsos与微软对全球32个国家近万名信息职员调查显示,46%的人称他们的生产力因为在办公室中使用社交媒体而有所提高。在此情况下,社交媒体包括即时通讯、短信、视频会议、news feeds、社交网络以及SharePoint等团队网站。       神话三:社交媒体工具不利于工作环境。 在Ipsos与微软的调查中,34%的员工认为,管理层低估了社交媒体工具带来的好处。37%受访者称,如果公司能为职场提供使用社交媒体工具的更好环境,他们的工作表现将更好。     此外,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也显示,在消费包装产品、零售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与专业服务等特定行业,如果公司能够全面使用社交技术,可以改善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协作与沟通,这会提高生产力20%到25%。     神话四:通过社交媒体招聘只会吸引低素质求职者。 由于通过社交媒体求职没有任何障碍,为此求职者的素质自然是参差不齐。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求职者平均素质很低的印象,不如通过招聘机构选择那些特定范围内的求职者。     然而,布莱顿企业管理学院的研究显示,94%的求职者使用社交媒体找工作,49%的招聘者发现求职者的素质正得到极大提高。实际上,在18到34岁年龄段之间的求职者,73%的人通过社交网络找到最新工作。求职招聘网站Jobvite2013年社交招聘调查显示,最好的求职者通过推介获得,其次就是通过社交网络招聘。     神话五:社交媒体导致普通员工对工作兴趣下降。 大数据公司Evolve对美国呼叫中心的约4万名工作人员进行抽样调查显示,那些每周使用1到4个社交网络网站的员工比他们的同事留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更长。对4991名员工进行第二类实验显示,那些经常使用5种社交网络以上的员工,比那些不使用社交网络的人的销售额更高,而且花费时间更少。     神话六:不使用社交媒体的财政结果并不重要。 麻省理工学院与咨询公司Capgemini Consulting的研究发现,进行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培训具有关键性作用,数字化密集型公司的表现要比非数字化公司在财政方面表现更好。报告称,数字强度更高的公司从他们的实物财产方面获得的收入更高,每位雇员贡献的收入、净利润率以及市场价值都更高。     神话七:社交媒体永远无法进行直接销售。 2009年,戴尔公司通过其Twitter帐号营收300万美元。这个账号收听粉丝的心声,有许多杰出消费者参与。如果一个品牌能够获得消费者支持,并倾听目标用户关心的话题,它可能会通过社交渠道推动产品。     如果品牌想获得更多好处,它们需要走近社交媒体,将其作为培养在线消费用户群的良机,而不仅仅将其当作销售渠道。只要团队保持至诚,只需适度的提及产品,它们就能向消费者提供有帮助的工具,而非成为恼人的销售伎俩。     神话八:没人再使用社交新闻聚合网站了。 Digg、StumbleUpon以及Reddit等社交新闻聚合网站依然很受欢迎。随着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社会news feeds的到来,有人认为它们可以取代社交新闻聚合网站。可是,网站通讯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社交媒体全球统计表明,StumbleUpon和Reddit依然十分活跃,在过去一年中,这两家网站的平均流量甚至超过YouTube。     神话九:老年人在社交媒体上不够活跃,为此针对这个群体的行业不必烦扰。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显示,在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43%的人至少使用一家社交网站,2010年这一数字为26%,2008年更是只有1%。目前,有3900万65岁以上老人正在使用Facebook、Twitter以及Skype,他们也是这些网站用户增长最快的群体。为此,千万不要低估他们的力量!(风帆)   9 myths about social media at work Avinash Kaushik, an Indian entrepreneur, author and public speaker, once tweeted that “Social media is like teen sex, Everyone wants to do it. No one actually knows how. When finally done, there is surprise it’s not better.”   That was in 2009. Today, social media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we do sales,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 yet there are still many misconceptions about social media. We’ve rounded up nine common myths and research to debunk them.   Myth 1: Social media is defined as Facebook, Twitter and LinkedIn Business professors Andreas Kaplan and Michael Haenlein define social media as “a group of internet-based applications that buil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s of Web 2.0, and that allow the creation and exchange of user-generated content.”   Whilst Facebook, Twitter and LinkedIn definitely top the list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re are many less popular forms of social networks out there. These can include collaborative projects such as Wikipedia, microblogs such as Tumblr and content communities such as YouTube and Dailymotion.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tools such as Sharepoint and Yammer also count as social media. All of these sit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audiences and require various strategies  to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fans.     Myth 2: Social media makes the average worker less productive We’ve all heard stories about students who get distracted from studying due to Facebook and use it as a method of procrastination; so much so that people had to intentionally deactivate their Facebook accounts during exam periods so they could concentrate.   However, this dip in productiv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hold true for the workplace.   Ipsos and Microsoft  surveyed roughly 10,000 information workers across 32 countries and found that 46 percent of workers said their productivity had greatly or somewhat increased because ofsocial use in the office. In this case, social media encompassed instant messaging, text messaging, video conferencing, news feeds, social networks and team sites such as SharePoint.   Myth 3: Social media tools are not beneficial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In the same Ipsos and Microsoft study, 34 percent of workers indicated that management underestimated the benefits of social media tools, and 37 percent said that they could do their job better if th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was on-board with the use of social tools in the workplace.   Furthermore, a study by McKinsey stated that certain industries like consumer packaged goods, retail financial service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could raise productivity by 20 to 25 percent if companies fully implemented social technologies which help improve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and across enterprises.   Myth 4: Recruitment via social media attracts poor-quality candidates As there are no barriers to applying for jobs via social media, the quality of candidates naturally varies. It’s easy to believe that the average quality of applications would indeed be lower than if a company went through a recruitment agency which targets the profiles of candidates of a certain caliber.   However, research from the Brighton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howed that 94 percent of recruiters use social media for their jobs and 49 percent of employers found an improvement in candidate quality. In fact, 73 percent of 18-34 year olds found their last job through a social network (myself included!) Jobvite’s social recruiting survey 2013 results found that the highest-rated candidates are sourced through referrals, followed by social networks.   Myth 5: Social media makes the average worker less interested in their job   A study by big data firm Evolve looked at call center staff in the US with a sample size of approximately 40,000 and found that employees who used one to four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on a weekly basis stayed at their jobs longer than their peers.   Furthermore, in a second experiment with a sample size of 4,991, staff who regularly used more than five social networks demonstrated higher sales in less time than their colleagues who didn’t.   Myth 6: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to not engaging in social media are minor   A study by Capgemini Consulting and MIT found that training in social media and all things digital is a deciding factor in why digitally-intense companies outperform their less Web-savvy counterparts financially.   The report stated that “companies with stronger digital intensity derive more revenue from their physical assets.” They also generate more revenue per employee, have higher net profit margins and higher market valuations.   Myth 7: Social media will never generate direct sales   In 2009, Dell made $3 million in sales from just one of its Twitter accounts. This account also had a history of listening to fans, and excellent consumer engagement.   If a brand is able to build a following of consumer advocates and listen to the concerns of its target audience, it might be able to get away with slightly pushing products via social channels.   Still, brands need to approach social media as a chance to foster an online consumer base rather than just another sales medium if they want to gain these other benefits. As long as the team remains genuine, and only mention its product in moderation, they can offer helpful tools for consumers instead of overload them with annoying sales pitches.   Myth 8: No one uses social news aggregators anymore   Social news aggregators like Digg, StumbleUpon and Reddit are still popular—and relevant. With the advent of social news feeds on Facebook, Twitter and LinkedIn, one might think that they’ve replaced the social news aggregators.   However, Statcounter’s global stats for social media show that people are still quite active on StumbleUpon and Reddit. Both sites have had higher average traffic than YouTube for the past year.   Myth 9: Senior citizens are not active on social media so businesses targeting this demographic shouldn’t bother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und that in 2013, 43 percent of Americans over 65 used at least on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compared with 26 percent in 2010 and 1 percent in 2008. At time of publication, there are 39 million people aged 65 and older using Facebook, Twitter and Skype, making them the fastest growing age demographic on these sites. Don’t underestimate this power generation!   sourse:TNW
    社交媒体
    2014年11月25日
  • 社交媒体
    发生社交媒体公关危机,公司该如何化解? 经常登录Twitter的童鞋或许有过发错状态的囧事,大概短时沦为朋友圈中一干哥们儿姐们儿的笑柄,删改过后不久这事儿也就算完了。但你可曾想过一个品牌或一家公司发错了状态或公告会引来怎样的社会效应?他们又将如何改变成为“话柄”的局面呢?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有新闻就比没有强”,意思是说对品牌商家和公司来说,有人关注比没人关注强,即使所报道的新闻是出人意料或者负面的。这种说法当然值得商榷,但在社交媒体上犯错几乎不能引起任何积极情绪。这种情况通常和丑闻、令人尴尬的事件和人力资源问题相关。     在数字时代来临的今天,就这一点而言,公司正搭上时间和金钱来增加自己在公共朋友圈的认可度。如何谈论、以什么姿态谈论、哪些内容具有信息和娱乐价值以及哪些是社交媒体应该报道的,哪些不应该报道等等,这些都有衡量标准。     尽管这已关注到每一细节,但社交媒体仍是与品牌和倡导者一起扩大认可度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提高衣服、有机食品产品和新音乐的质量上,还是提供类似24/7新闻科技用户支持或个人训练一类的服务上。     一家公司如果拥有训练有素的知识型员工、精心策划的项目内容和为数众多的目标受众,那么怎样才会出错?答案就是:“粗心大意”。 或许将“粗心大意”这个标签用在这里并不合适,就像最近DiGiorno的例子。DiGiorno是美国著名的披萨品牌,但它在其冰冻披萨的广告中却错误地使用了#WhyIStayed这个热门标签,它原本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家暴的重视而设计的。     在这个例子中,此类失言是由于缺乏对内容的整体理解而导致的。社交媒体的发布者认为这种Twitter标签很聪明,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会冒犯那些在此类引发社会问题的个人故事下跟帖的激愤大众。     还有些错误来自社交媒体的管理不当,有人偶然性地使用公司账号而非个人账号发布信息。这种事可比你想象的要多!比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的员工就用公司账号发布了一条有关底特律的沮丧的负面评论。 “讽刺的是底特律以#motorcity(注:底特律以汽车名扬世界,被贴上了汽车城的标签)著称,但这儿的人却他妈的不知道怎么开车。”     如果这都不算尴尬,那么我告诉你这条Twitter可是在克莱斯勒公司举行的底特律广告庆祝会上发布的……       错误确实产生了 人们容易出错,技术也同样。但就算社交媒体出了错也不是世界末日;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商业交易也将继续。     为了避免品牌公司遭受任何长久的伤害或造成任何不好的社会影响,请按下面的步骤做,可以将后果减少到最小。   我们能补救吗?是的,我们能! 每个社交媒体所犯的错误都是独一无二的,后续的补救措施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考虑。对一个公司有效未必对所有公司都有效。     针对事件的具体细节需要考虑哪家公司受了影响,怎么受的,哪些部门(管理部、公关部、法律部或是人力资源部)受了影响。     如果你有条件删除发布的相关言语,那么请花点功夫和你的团队深入严肃地讨论一下删除的利与弊。删除评论可以阻止已经发布到网络平台上的原文被继续转载,但如果原创足够有爆炸性,媒体会抓住截图不放,相关言论也就不能被彻底忘记。     但是,不再“拥有”该言论的所有权却是公司躲开风波继续前行的好办法。     花时间制定策略并推迟公司所有社交媒体发布新信息。如果之前使用Hootsuite等工具设定公司账户在恰当的时间自动发布公告,那么记得删除所有的预定信息。     Tesco这家英国连锁超市就因为没删预订公告而中招了,它的牛肉货架上被检测出有新闻中曝光的马肉。在处理负面影响的时候,Tesco 的官方Twitter显然忘了删除预先设定的发布,马肉事件风波未平,“击中干草”的言论又讽刺性地不幸被发布出来。 “现在有点犯困,我们出去打干草吧!明天早上8点见喽~#TescoTweets”     在你准备好就错误公告发布声明之前最好保持沉默,公司要避免在不恰当的时候抛头露面谈论不相关的内容。       最大程度了解公众的反应 如果公司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出了错,即将传来褒贬之声,那么任何时候公司都应该第一个认清局势。了解情形意味着有能力做出最佳解读、最好的管理并控制局面。     使用类似Hootsuite上的uberVU的工具可以提供实时警报,提醒品牌所提到的事件、活动与情绪中的问题。     你对所发生的事件和公众当下对你公司的看法了解越多,你就越容易在必要情况下派出公司发言人,发布新闻和媒体公告。       如果已经搞砸了,就别越抹越黑 如果已经搞砸了,就别紧抓着不放。我们必须明白,具有行为范式、情感和个性的会喘气儿的大活人都会登录社交媒体账户。重要的是对那些犯错的公司抱有同情和理解的态度,而不是将个人偏见掺和到已经复杂的状况中。     艾米烘焙公司在亚利桑那州Scittsdale地区开设的餐馆由一对夫妻所有,他们在一集“Ramsay的厨房噩梦”之后在网上一举成名,随后,Ramsay离开了节目,因为这对夫妻很难共事。     这家小公司的社交媒体账户随后发布了多个自保的、咄咄逼人而又富有威胁性的言论,直指这件事的负面公共效应。出事后,这对夫妻非但没有道歉或重申公司的价值观,反而宣称他们的账户被黑客袭击,他们正在配合FBI进行安全漏洞调查(这似乎不可能发生)。   “滚回去睡觉吧,臭小子!做你成功的黄粱美梦去,因为我们和支持者们有好几百万的生意可以做!你打不倒我们!”     “我是个完美的女人,一个了不起的厨师,一个贤惠的妻子,同时也是我孩子的好妈妈。而且有一天,我们能再生一个孩子并做一对好父母。你等着瞧吧!”       面对负面压力,这是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你应该平静的回应,保持冷静,并用符合规范的行为尊重你的公司品牌。       诚实是对策 犯错后,你的最佳选择是真正地道歉。这听起来容易,但一牵扯到科技因素就能编造出100万个理由。     DiGiorno只用了非常简短的话语为在用错标签事件中指责用户缺乏知识而道歉。然后用公司账户给每位在Twitter上参与到这件的人回复道歉。     菲尔基就是一个验证“不诚实会毁掉公众的忠实与信任”的活生生的案例。公司虽然控制不了快餐店总裁提出的反对同性恋婚姻的观点,但能控制面对社交媒体强烈反对时的行为。     然而当公众就该观点对公司提出抗议时,菲尔基却创建了一个假Facebook档案,作为公司的维护者,从公司利益出发反击负面评论。很显然,公司跌入了自己为自己挖的坑里,创建假档案成了另一个丑闻。     所以,控制好你的反应,拖延或造假都显得业余且更有罪恶感。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麻烦 对于参与品牌公司社交纠纷的观众给予独一无二的回复是很重要的。大量复制粘贴的模版信息是不凑效的。     公司得下功夫另找时间弥补损失,否则,受害者会觉得公司搞得一团糟,不够重视此次事件。     不要用类似“我们很傻”或“我们不明白”的语句降低品牌的智商——你可能已经犯过这种错了——而要用直截了当的白话表明品牌的任务和价值观,从而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像多数我们24/7报道的新闻一样,你的品牌失误可以很快平息下来,除非进一步扰乱对事后伤害的控制。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失误,所有管理员在使用品牌社交媒体渠道发布信息之前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       社交媒体宣传的黄金法则     不包含容易引起争议性的话题或词语。如果你质疑这点儿信息是怎么引起负面影响的,那或许会引发更多潜在的不安。总的来说,发布的内容要避免宗教、性、暴动、种族、政治观点等特定的话题,就像你身在鸡尾酒会那样。如果还有疑问,那么让你同事出出主意吧。记住,幽默本来就容易在互联网上引起误解。不论是线下的真实生活还是线上的虚拟世界,品位高尚者和品位低下者理解问题总是不一样。   校对其他商用和个人账户上语言的语法、拼写和标签。(信息内容涉及不该涉及的公司或个人对所牵扯的各方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儿。)     多次确认链接没有失效,用鼠标点开目标网页。毕竟有图有真相,说什么都没用,所以一定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图片,千万别把老板在公司节日派对上出糗的那张发上去。     根据不同的社交媒体发布不同的品牌宣传内容。公司Facebook页面上的发布变成Twitter上140字的状态就没什么意义了,Instagram上的图片在Pinterest(照片分享网站)上也没多少意义。     许多社交媒体的管理者通过移动设备收集并发布消息。确保公司账户连接正常,以保证Instagram上的自拍照不会分享给公司Tumblr(Twitter)的上千个关注者。     别急于发布任何东西。第一个在朋友圈里分享新鲜事或使用热门标签的感觉固然很好,但一定要保证所发布的都是事实、内容已得到许可,而且要选用正确的社交媒体账户。     社交媒体一旦产生错误,对所涉及其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好玩儿的事。不如利用#fail来后退一步,重估贵公司的社交媒体策略吧。     Source:TNW  编译:朱宁
    社交媒体
    2014年11月12日
  • 社交媒体
    “冰桶挑战”中招聘官能学到什么? “冰桶挑战”火遍了2014年的夏天。它本发源于美国的波士顿,通过成功的社交媒体宣传,已经成为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在此之前,ALS(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鲜为人知,藉由“冰桶挑战”活动的传播,目前ALS协会募集到超过3000万美元的捐款,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冰桶挑战”活动得到了社会名流、文体明星及企业CEO的大力支持,在Facebook上有1500万人发帖讨论,关于冰桶挑战的视频超过120万个。“冰桶挑战”传入中国后,在新浪微博上也有超过400万条讨论,相信不少招聘官也或多或少关注或讨论过这一事件。     当看到那些知名人士蜂拥而上,积极参与“冰桶挑战”时,且不论他背后的目的是为何,也不得不赞叹这项公益活动的创意之妙,以及社交媒体强大的影响力了。作为招聘官,不知你是否也想过,假如我们的招聘也是如此这般,该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社交招聘的力量 “冰桶挑战”的社会化影响,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交媒体是当下非常有效的市场营销工具。在你苦于招不到人才的时候,你是否也在考虑利用社交媒体工具来帮你解决这个困扰呢。在国外,94%的企业招聘官都在利用社交媒体渠道开展人才招聘,但是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形成气候。     在我们的印象里,主流的社交媒体是微信和微博。但是利用它来做招聘,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微信和微博,信息展示的空间都有限,而且也不利于候选人直接应聘职位。很多招聘官之所以没有选择社交媒体渠道,主要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切入。其实现在一览有一款微雇主的产品,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利用手机web页面来承载企业的雇主品牌及职位信息,活像是企业招聘的微官网。然后利用微信的转发功能进行几何级传播,让候选人能一站式了解招聘信息,并进行在线应聘,非常方便。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招聘,通常候选人质量和招聘时间都会有所改善。比方说一览的微雇主,通常建议发动公司内部员工及相关人员进行传播——我们都知道内部推荐是最有效的招聘渠道,这实际上是将员工内部推荐项目移动化、社交化。     社交招聘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并审核候选人。社交媒体允许招聘官看到候选人简历之外的东西,比方说通过候选人的个人微博或是一览职业社区的个人主页,你可以真实地了解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和性格特点。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也方便候选人找到你,为他及时和你建立联系、深入了解企业创造了机会。     社交参与的力量 刚才也提到,在Facebook上有超过1500万人讨论#冰桶挑战#的话题,在新浪微博上也有超过400万条帖子。光是看到这一数字,你可以想象,如果这是你发起的一次招聘活动,这些人就构成了你的人才池,这个力量该有多么强大。     有调查称,招聘官平均每年要打78352分钟的电话,要和1.3万个不同的人对话。社交媒体并不是让招聘官不再做这些事情,而是提供了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去和候选人建立联系,并待在他们的“视线”里。     发现候选人是第一步。如果不能马上将其转化为应聘者,你需要和他们建立联系。关注他们是必要的,如果候选人发布了一篇有趣的文章或一条有思想的见解,不要吝于分享它,让它被大家讨论。这些举动或许微不足道,却能很好地提升候选人体验。再比如,如果你发现候选人的简历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指出它,顺便分享一篇简历写作的贴士。通过这些细微的举动,学着和他们建立社会化的联系。     推荐的力量 “冰桶挑战”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有点名参与的环节,驱动大家去行动。挑战者要么往头上浇一桶冰水,要么向ALS协会捐款。同时,他要用视频记录他的体验,上传视频网站,再推荐其它人。     这和内部推荐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职位或政策够吸引人,员工会推荐给相关的朋友来参与。如果利用社交媒体渠道来展开推荐项目,因为操作方便,员工推荐的积极性会大幅增加,被推荐候选人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显著提升。     当然,“冰桶挑战”的点名,有公益的内在驱动,与员工的推荐还是有些差异,这一点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不过,创意在这里,就看你如何利用。有些企业在推进一览微雇主项目时,就曾设计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转发。短短几天下来,不仅企业微雇主关注人数激增,招聘岗位也收获了不少简历。     “冰桶挑战”让我们再一次清楚地意识到了社交媒体的威力。这也提醒着招聘官们,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行动,得赶快加入到社交招聘的行列中来。前些天参与高校活动时,笔者惊讶地获知,当下的应届毕业生利用社交媒体求职的人数已经超过传统求职网站。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迎来职业社交的大爆发。     当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社交媒体来找工作,社交招聘就会成为招聘官必须掌握的一项新技能。机会已经提供了,招聘官需要的就是去挑战自我,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社交招聘的成功之道。   (来源:首席招聘官)
    社交媒体
    2014年10月11日
  • 社交媒体
    2014年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研究——信息图 来源:199it
    社交媒体
    2014年10月10日
  • 社交媒体
    Hootsuite CEO:企业如何即时监控社交媒体 作者:瑞恩·霍尔姆斯(Ryan Holmes),社交媒体管理工具Hootsuite的首席执行官。(本文最初发表在LinkedIn)     社交媒体可以影响到我们如何花钱,或在哪里花钱。比如,在美国消费者中,3/4的人承认,朋友的社交媒体信息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但对企业的挑战是,你不能影响到不存在的社交媒体用户。公司可以全天在Twitter、Facebook以及其他社交网站上发文,但如果在社交媒体的接收端没有太多追踪者,这些发文的效果可能十分有限。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公司会将目标对准关键的资源,即已经在公司花名册上的公司员工。公司员工代表一群未被开发的内部社交营销军团。只需举出部分数字,就可彰显出内部员工巨大潜力。 让我们假设一家中型公司,最初接触社交媒体时,公司账户可吸引1000个Twitter追踪者:尽管这些追踪者很重要,但他们还不足以达到驱动销售的程度。现在,让我们假设一家有100名员工的公司,每人平均有100个Twitter追踪者。如果所有员工能共享公司升级信息,其潜在Twitter用户就能达到1万人,翻了10倍。如果是更大的公司,其通过员工获得的追踪者数量将更加可观。比如财富100强企业,它们拥有数以万计的员工。 当然,你的员工没有义务利用自己的私人账户分享公司的社交媒体升级信息。这种分享应该完全是自愿的,实际上,这也是内部员工营销战略具有如此强大力量的部分原因。来自朋友的口碑信息经常被视为比公司官方账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更值得信任。换句话说,当员工分享信息时,不仅可扩大公司在社交媒体上的覆盖范围,也能产生更多信任和交流。 我从开始的时候就在公司中采取这种方法,并从中吸取诸多教训:     1.奠定基础:在社交媒体上向员工授权,可以进行适当培训 鼓励员工在办公室中使用社交媒体,而非禁止它,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Twitter与Facebook可以作为一种娱乐,但它们也可以成为强大的企业工具。比如McKinsey近来研究显示,在办公室中使用社交媒体有巨大潜在作用,可为公司释放的潜在价值高达1.3万亿美元。通过Twitter和Facebook分享度假故事、自拍以及食物照片等行为,已经变得日益过时。 但是仅靠鼓励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还不够。在我的公司里,每个新员工在入职最初几周,都被要求接受社交媒体“基础训练”。当然,我们本身就是一家社交媒体公司,因此这种训练并非绝对必要。但是社交媒体影响力不能仅寄希望员工通过直觉获得,正确利用它可获得潜在回报,而不恰当的使用则可能落入陷阱。我们已经开发在线认证制度,员工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一系列互动,从而结束训练。 2.设置账户:给与员工设置职业社交媒体个人网络档案的自由 一旦员工加快速度,他们可以有多种方式分享公司升级信息。一个选择是让员工设置与企业有关的特别个人网络档案。比如,在我的公司中,650名员工都有Hootsuite附属Twitter账户,他们经常转发我们公司的信息。另一个选择是利用员工的个人账户分享我们的信息。这显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有效。但在品牌形象与员工身份紧密相连的公司,这种共享经常自然而然地发生。 我想再次强调,员工不应该被强迫去分享信息。我们努力要做的就是制定有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与员工产生共鸣,给与他们是否分享的自由选择。理想情况下,这是双向受益模式:通过分享企业相关升级,员工可帮助我们,同时他们也能增加自己的社交媒体追踪者,并在职业圈中建立起声誉。 3.尽量简化:创建公司批准的升级,员工可选择分享 对于社交媒体营销来说,挖掘员工潜力的关键是尽量让分享过程变得简单而直接。为何?当你有重要新闻要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时,提醒员工注意,并提前制定更容易分享的信息。在此,我曾有过真实体验: 去年,上千名求职者出现在我们的总部,竞争100个开放职位。求职者的队伍从我们公司前门,一直延伸到2条街之外。这并非偶然事件,在此之前,我们的公关团队曾在公司中发布公共电邮,希望每个感兴趣的人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网络上分享招聘信息。这些电邮中包含公司预先批准的招聘信息Tweets样本和Facebook简介。只需点击几下,公司员工就可以选择参与,与他们的追踪者分享信息,扩大我们的招聘范围。 有效的社交营销依赖于培养大量忠诚客户,这是一个重大挑战,也需要巨额开支。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公司的员工已经成为待开发的预备客户。通过征集自愿员工(自愿非常关键)健全相关信息,企业就可以立即扩大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同时获得更多订单。(风帆) 【来源:腾讯科技 领英人物】
    社交媒体
    2014年09月29日
  • 社交媒体
    避免用这10个社交媒体错误来伤害你的品牌 如今的招聘时代,或多或少都要和社交媒体扯到一块去。谈到社交媒体,网上有无数文章来告诉我们如何做社交媒体,但是社交媒体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人又是最善变的,所以当那些所谓的经验文章出来的时候,你可以作为借鉴,但是如果你去实施的话,效果未必是你期待的。作为HR的你,是不是也已经开始了社交媒体招聘呢?     确实,今天有74%的互联网用户都在社交媒体网站上。换句话说,你的品牌如果想有一个庞大的潜在粉丝基础,就需要在社交媒体上表现积极。但是社交媒体也是一种工具,在上面的一个小错,你也会伤害到你品牌的声誉。所以在我们最大化的利用社交媒体时,最正确的事情,是避免别人的错误。     美国专栏作家John Boitnott最近在inc.com上分享了社交媒体上的10个错误。     1.让错误的人接手 你在社交媒体上的主要原因是和世界分享你的声音。所以,如果你把你的社交媒体账户行为外包给人家,你如何能实现你的诉求呢?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有一个不合格的人,像一个实习生,管理社交媒体,又会如何呢?这种会有大量错误,比如某个人不能完全理解如何解释你做的。这不是说你永不需要外包你的账户活动。你不能一天的任何时刻都在线。只是记住要找到一个最合格的人或者代理人来做这个工作,在正在执行的战略基础上一起合作。     2.受到攻击 安全对于任何有社交媒体账户的人都是主要的问题。2013年,比如,数字安全公司Trustwave发现有31.8万Facebook账户被破坏。你的社交媒体账号被黑是灾难性的,因为这会导致你的账号被搁置,也失去粉丝的信任。     要阻止你的账号被黑,确保你有一个创意性的密码,用社交媒体管理工具,只允许特定的个人进入。多看看那些如何保护你社交媒体账号的建议。     3.别太个人化 分享你的品牌个性是必要的,因为他能帮助你从其他品牌中分别出来,而且告诉粉丝Logo后面的人是怎样的。但是你不能对你的社交媒体账户太过个人化。给予负面反馈,或者分享敏感的话题,如政治、宗教,会伤害你的品牌声誉,回绝你的追随者。     4.不去创造原创内容 战略家John Rampton说,“你想把自己培养成这个行业的权威人物,同时和你的受众互动。但是你不能通过重复别人的工作来做到这点。”这不是说你不能分享相关的图表,视频或者已经写好的文章。这只是说你应该创建原创内容,来吸引你的特别受众。世界顶尖的DJ之一,Skrillex,是这么做的完美典范。当你能平衡你的原创内容,和其他人的,你会改善流量,接触新的到访者,也继续把你自己看为行业领导者。     5.标签劫持 无疑你已经在到处用标签,这没有啥错。研究证实,包括标签的形象比那些没有的,会得到更多的喜欢。但是你必须小心使用标签,尤其是谈到用户劫持你的账户时。比如,有一个经典的麦当劳的失误,就是当这家快餐连锁店请求客户分享他们的#麦当劳故事,这导致人们讲述可怕的故事,而不是那些温暖人心的孩童记忆。     最容易避免这个的方式是清楚地定义你的标签,这些这就能接触到正确的受众。用关键词和标签会带来标签被劫持。     6.为假粉丝和点赞来付费 虽然你可能不得不为接触你的一些受众而支付广告费,付钱来提升你的粉丝数和赞是一件可怕的,应该避免的技巧。因为这些人不会像你品牌的真实粉丝那样投入,他们对你的社区的贡献几乎没有。真实的粉丝更愿意推广品牌认知,也成为品牌的推广者。看上去购买粉丝是一个提升粉丝量或者转发的好主意,但这最终会损害你的品牌。     7.为了全部使用他们,使用每个平台。 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不赖,但是你不必在每个社交网络上出现。比如,一个律师事务所应该有一个LinkedIn和Facebool账号,但是它需要一个Pinterest或者Snapchat的账号吗?不,做一点调查,发现你的受众在哪里可以出现,主要坚持在这些平台上。     8.向你的追随者发垃圾邮件 在一个频繁的基础上分享内容或者状态是绝对必须的,但是你不想做的过了头。最终,追随者会厌倦你对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刷屏。所以,你在Facebook、Twitter上的贴帖子的频率如何?这会基于你的追随者的规模、网络自己的算法,以及你的追随者有多活跃而改变。     按照Buffer,有这样一个分解: Twitter:每天14次,从半夜到晚上10点,中部时区,从不超过每个小时一次,周末,每天7次,从早上3点到晚上9点,大约每3小时一次。 Facebook:一天2次,一周7天,早上10:08,下午3:04. LinkedIn:一天一次,早上8:14,周末不需要。 Google+:一天2次,早上9:03,晚上7:04,周末不必。     9.不使用管理工具 管理所有你的社交媒体账号是吓人的,也是耗时的过程。这是你需要使用你的社交媒体管理工具,像Buffer,Hootsuite,SocialOomph,或者Sprout Social来安排内容,和团队成员合作,监控结果的时候了。但是不要自动匹配你所有的更新。追随者会很快破译你不再花时间在真正和他们交流和投入。     10.别用网站流量,目标和ROI来追踪行为 你的更新接触到正确的人了吗?他们在带来流量方面有效吗?你的努力在投资上带来了某种回报吗?没有一直监控这些事情,你怎么能看见你的推广的效率?用像Viralheat,Spredfast,Sysomos,Sprout Social,和UberVU来监控你的推广活动。Google分析是另一个完成这个任务的好资源。Social Media Examiner对于帮助你追踪你的ROI有一个指导。     社交媒体是新兴的媒体方式,可以说,没有人在这个领域是专业人士了,都是且行,且琢磨。但是以上这些错误避免,可以让我们在社交媒体的运营上更加顺畅一些。     摘自: 梅花网
    社交媒体
    2014年09月26日
  • 社交媒体
    掌握这5个社交媒体技能,让你的职业生涯更顺 他们是在Facebook上长大的一代,有些人离开网络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巨细无遗地发布在Instagram上,而且他们了解新闻也不是通过电视,而是通过Twitter。   但是在如何使用社交网络来工作这个问题上,千禧一代(也就是80后和90后们)的无知程度却到了惊人、甚至是危险的地步。美国雪域大学S.I.钮豪斯公共传播学院(SyracuseUniversity’sS.I.NewhouseSch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授教授威廉•沃德说:“一个人生于社交媒体年代,并不意味着他就是运用社交媒体工作的专家。这就好比说,我从小玩传真机,但它并不会让我成为一个商业专家。”   沃德在雪域大学主讲一系列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他在Twitter上有13500名粉丝。他认为,千禧一代缺乏不少重要领域上的知识。虽然他们擅于在社交网络上联络自己已经认识的人,但是他们往往很难识别出Twitter、Facebook、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和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等社交网站上的职业机会和陷阱。   “八零后”们身上往往还带着其它一些标签,比如理想主义、自以为是、急功近利、渴望认同等等,这些都可能在工作上给他们带来麻烦。沃德指出:“很多企业招聘千 禧一代是因为觉得他们肯定擅长社交媒体。结果他们的老板沮丧地发现,这些人并没有掌握这些技能。”沃德还指出,企业对八零后员工社交媒体技能的期望往往要 高于年长的员工。     对于学生和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学习一些社交媒体技能完全有必要。事业心强的八零后们尤其要重温一下以下五个社交媒体技能:     1知道什么时候按下删除键 去年九月,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技术总监帕克斯•迪克金森因为自己发表在私人Twitter账户上的言论而被东家开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迪克金森在Twitter上发表的关于女性和少数族裔的言论的确非常无礼,但是这个案例也暗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八零后们有时意识不到个人言论有时也会造成职业上的影响。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都是大型公众平台,你在上面发表的言论经常会反馈到老板的耳朵里。迪克金森的事例表明,很少有哪个公司愿意把自己和种族歧视或其它歧视性的内容联系在一块儿,哪怕你的本意只是讲个笑话。     2用社交媒体节省时间 据科技类求职网站Salary.com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在工作时间最经常上的私人网站是Facebook。随着社交网站的繁荣,现在大家上班时不仅要上Facebook,还会刷Twitter和Instagram,社交媒体很有潜力成为职场的时间杀手。但同时社交媒体也可以节省工作时间。麦肯锡公司(McKinsey)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社交媒体的内部协作能力有可能为企业界节省高达1.3万亿美元的资金。比如像Yammer这样的内部社交网络可以让员工组成虚拟的工作组,在信息板上进行沟通。员工们在协作时不再需要无穷无尽的邮件往来,而是可以持续在信息流上发布或回复消息。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革命性的新技术,但是八零后和九零后们在如何在企业内部使用社交网络这个问题上,眼前仍然是一团黑。     3明白怎样分析数据 八零后们对什么东西在社交渠道上能火有一种天生的理解(看看那些小猫GIF动画的走红就知道了),但是要想把哪些东西能火、哪些东西不能火量化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微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该拿什么来衡量?转发、引用、回复、引荐流量还是客户人数?在Facebook上发贴的最好时机是几点,隔多长时间发一次贴最合适?研究这些数据最好的分析工具是什么?虽然社交媒体本质上在于人的沟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收集数据、利用数据改善业绩的平台。知不知道应该寻找哪种数据、在哪寻找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就决定了你究竟是专家还是普通的社交媒体爱好者。     4整合多个社交媒体平台 有的人是Twitter大师,或者在LinkedIn上有大量粉丝。但是真正的人才是那些擅于整合运用不同平台,同时明白每一种平台主要针对哪一块市场的人。比如Instagram和YouTube这种以视觉为主的网络越来越受耐克(Nike)、红牛、梅塞德斯奔驰等品牌的青睐。比较简单的图像和视频则主打那些传统的文字型社交网络(比如Facebook和Twitter)。消费者们通过这些社交网站的链接进入公司的博客或主页,然后进一步陷入更深的销售漏斗。同时横跨各平台的统一的主题标签有助于统一和追踪总体的营销活动。即便是在社交媒体上造诣颇深的八零后,往往也不明白整合不同社交媒体平台所能带来的倍增效用。   5以职业姿态在社交媒体上拓展人脉 等到八零后和九零后们迈出校门的时候,很多人都在LinkedIn的个人资料栏里如实填写了自己的兼职经历、实习经历、课外活动和学业成绩等等。但是LinkedIn在找工作上最强大的能力却经常被人忽视了:有些招聘经理或者CEO虽然一般没办法直接联系上,但中间只要经过一层或两层中间人就能“攀”上关系。比如这个网站有一项叫做InMail的付费服务,让用户可以向全网2.77亿名用户中的任何一个人直接发送邮件。真正有进取心的求职者可以直接拿下理查德•布兰森、比尔•盖茨或者狄巴克•乔布拉这样的“大鱼”,直接向他们的邮箱投递简历。八零后们都有一颗“驿动的心”——总是在找下一个工作机会。所以如果你当你想“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时候,不妨把这一招记在心里。   当然,要掌握这些技术可不是吃快餐,很多社交网络的忌讳也不是只有八零后和九零后才犯。沃德说:“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希望人们学会这些技能,却不提供任何培 训。”随着社交平台的数量越来越多,使用方式越来越复杂,让任何人——哪怕是最紧跟潮流的人,能不加培训就掌握这些知识,无疑不合情理。       对于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竞争的千禧一代们来说,这些在十年前还闻所未闻的知识可能就决定了他们能否找到、保住一份工作。沃德说:“能以一种整合的、战略性的方法,专业地使用数码和社交媒体的学生……具有一种优势,他们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和实习机会……”   【文章来源:199it】
    社交媒体
    2014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