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入芯片
    再谈芯片:在瑞典 已经有超过4000人在身体中植入了芯片 YY创始人李学凌近日在其朋友圈分享的在手臂上植入芯片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最终揭晓的真相是,李学凌植入的仅是身体指标的监测器,但关于芯片植入人体的话题却由此重新受到关注。 芯片植入尽管从概念上来看已经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许多人或许还认为要在普通人中间大规模应用还离得很远,但实际上,在国外有些国家和地区,芯片植入正在普通人群中广为流行,并由此引发很大争议。 在北欧国家瑞典,已经有超过4000名瑞典人仅需使用自己的食指,就能解锁办公楼大门、登上火车、进入音乐会大厅,或者触摸对方的手机就能交换个人社交信息,这一切的实现,归功于植入他们手指中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微型芯片。 而植入芯片的代价并不高昂,仅需约140欧元,一些瑞典的公司甚至向其员工免费提供该芯片植入服务。由于芯片植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瑞典人争相参与“尝鲜”,负责这家芯片研发的公司Biohax International称,目前的供应已经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Biohax International成立于5年前,创始人Jowan Osterlund过去曾是一名人体穿环纹身师,根据该公司网站的介绍,其芯片本身的技术并不神秘,实现起来也并不复杂,使用的是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该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信用卡、智能手机、门禁系统等,使用于这些技术规格相同的NFC技术的微型芯片,就能够实现近场免接触数据信息的验证、交换等功能。 (植入芯片的注射器外观与普通医用注射器十分相似) 而植入芯片的过程本身也十分便捷,类似于疫苗注射的过程,Osterlund介绍,过程“仅需两分钟”,安全性上“比穿环安全,和在医院抽血一样”,在植入完成后,用户只需在个人智能手机上通过相关的NFC应用,对芯片信息进行个性化设置,就能实现大部分功能。 Biohax声称,该芯片使用的是被动性通讯功能,并不含有电池,也没有任何跟踪设备或GPS定位功能,也就是说,该芯片除了存储用户个人信息,只有在用户主动触发与其他信息终端互换数据外,其余时间均处于非激活状态。 在瑞典广受欢迎的这一新技术应用,在美国却招致许多争议。去年,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家公司称将为其50名员工提供芯片植入,而该使用无线电射频技术的芯片能够实现的功能也与Biohax类似:打开门锁、饮料机支付、登录公司电脑等。 在这家公司内部,这一举措获得了大多数员工的支持和欢迎,员工有权利自由选择是植入芯片还是手环这样的替代方案,但在公司外部,这一方案却遭致了许多批评,许多人认为这侵犯了个人隐私,公司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员工在公司内部的活动行为能够进行更好的监视。对此,该公司声称,芯片本身不带有任何追踪功能,没有GPS芯片,并强调芯片设备13年前就已经获得美国食物药品监督局的批准。 无论在瑞典还是美国,芯片植入人体无法规避的首要问题便是个人隐私保护,争议集中在存储在芯片上的个人信息存在被盗取的风险,但支持者却认为,使用芯片本身实际上和目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并没有本质区别,芯片信息泄露的风险和个人手机信息泄露的风险一样,既然人们能够接受使用智能手机,为何会对植入到体内的芯片的安全度感到更加担心呢? (一名植入芯片的瑞典人正在打开办公室大门) 瑞典成为首个芯片植入广受欢迎并获得大规模应用的国家,也有着许多特殊的原因。作为一个人口到2017年底还不到1000万的国家,偏居北欧一隅的瑞典一直以来以拥抱新技术著称,许多著名的科技公司,如Skype、Spotify等均出自那里,这与瑞典政府一直以来对科技行业的支持和推动密不可分,早在上世纪90年代,瑞典政府便大力投资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并给予为员工提供家庭电脑的公司以税收上的优惠,可以说瑞典是全世界最早接触并广泛使用互联网的国家之一。 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备的条件下,瑞典在近年来也很快进入了“无现金时代”,根据研究机构的调查统计,目前在瑞典平均4个人中只有1个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现金。根据该国央行Riksbank的数据显示,瑞典零售业现金交易占全部交易方式的比例已经从2010年的40%下降至目前的不到15%。 此外,瑞典人对于个人信息持开放态度,在网络上能够轻易查找到瑞典人的手机号,而瑞典人的收入情况,也能够通过给税务部门打电话查询的方式轻易获取。 可以看出,芯片植入在瑞典广为流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瑞典特殊的互联网环境所决定的,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于个人信息的数字化,也已经习惯于无纸化货币交易以及个人信息在数字世界的交换,因而仅仅改变数字交换方式的芯片植入在瑞典广受欢迎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尽管在普通民众当中接受度很高,但芯片植入这件事在瑞典依然还是很新鲜的事物,还没有任何监管这一领域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出台,常驻瑞典的一位英国科学家Ben Libberton指出,作为立法者,应该密切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动向。 “尽管现在所发生的一切看起来很安全,但一旦应用于其他领域,或者今后芯片完全取代了其他的个人信息交换方式,那么潜在的问题就会很大。” Libberton说。 目前,Biohax的芯片能实现的功能还相对简单,所存储的个人信息也十分有限,但如果未来扩大至个人健康数据、金融数据甚至具备GPS定位等更为敏感的个人信息,将会使得隐私保护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但回顾互联网发展阶段,却能够看到这样的趋势:从过去的个人电脑到如今的智能手机, 数据终端离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手机是人体器官的延伸”这一说法也被广为接受,而芯片植入这一“零距离”的个人数据终端,或许将成为这一趋势发展的最终形态,我们已经在无数科幻作品中看到过这一景象,或许距离这一切的实现已经不再遥远。   作者: 纪振宇 腾讯《深网》10月24日发自硅谷 来源:在瑞典 已经有超过4000人在身体中植入了芯片
    植入芯片
    2018年10月28日
  • 植入芯片
    我们终将成为芯片人 文/高中俊 有感于各种微型和隐形穿戴设备的上市,我有时候在想,将来有一天,站在你面前和你聊天的人,身体的某部位植入了处理各种信息和数据的装备,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就在录音,或者眨巴一下眼睛就可以拍照或者录制视频。比如面试,当你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对面坐的候选人很快地通过植入体内的微处理器,迅速调集各种数据,并结合交流环境,由后台的电脑迅速给出一个最佳答案,而你几乎看不出候选人有任何的思考或者犹豫(除非目的性地要展示出思考的过程),面试完毕,坐在无人驾驶的汽车里扬长而去(你是否留意到最近有些城市已经给无人驾驶汽车路试大开绿灯的新闻)。这一天离我们还远吗? 我本人并非微整形、穿戴设备、AI,VR、生物科技或者芯片的从业者,即无耸人听闻之心,也无哗众取宠之意,只是在高科技行业工作多年,有感于科技的发展,想象一下可能很快到来的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正在经历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变化,当一些单个的变化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条件成熟的时候,就是一场无法阻止的随时会突然爆发的技术革命。想象一下Google,阿里,腾讯,华为这些公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Tesla对传统车企的冲击,这些变化使得过去那些不可撼动的机构或者社会格局变得虚弱和不稳。大多时候,科技的发展是一个个体难以抗拒的,不是所有的变革都要等到新闻报道后才发生,更何况背后有很多因素的推动,不论是科技本身的,还是商业的因素,或者是人类不加约束的贪欲。看不清下一个风口没有关系,大多数人都看不清,风口到来没飞起来也没关系,不是所有的二师兄都能飞起来,但是别在风口已过,你还不惜重金,砸向强风袭过时卷起的尘埃。作为在这个时代的个体,我们不能始终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中,顾影自怜,必须随时看看窗外,改弦更张,换个思路来面对变革,以积极的心态来拥抱变革。   穿戴设备的推波助澜近年来,随着各种穿戴设备的开发,人们可以改变方便快捷地获取数据,这些设备或直接穿在身上,精细小巧的或整合到衣服或配件中。很多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视、听觉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目前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了眼镜,鞋子,头盔,智能服装(意大利曾经退出可以放进口袋便能给手机充电的裤子),配饰等。暂且不考虑法律、社会规范,伦理和安全,单独从技术来讲,我们看看不论处于治疗,改变体相,或者为了延缓器官的衰老,我们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植入?   体相改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之,孝之始也”,坦率讲,孔子这句老话不断被挑战了,用于治疗的自然不用说。为了追求自己认为的美观,这句话早被抛在脑后,加上商业机构的推波助澜。有条件的动辄就去趟某邻国,对自己进行再塑造,该消减的消减,该垫高的垫高,对身体进行改造。这些体相的改变让自己(或者别人)对自己更加满意。  用于治疗的角度比如检测,如果能将微小的芯片植入体内,更加及时地监测各种人体的数据,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又及时发现一些临界的数据,便于及早治疗,而不至于耽误病情。比如对于心脏的监测,如果能避免出现骤停的现象,对于大量心脏病患者岂不是一种福音?美国的一所大学正在使用硅纳米技术微芯片滤膜和活的肾脏细胞创造一种可植入的人工肾脏,这种混合设备能模拟肾脏清除废物、盐和水,或使病人不再需要透析。  用于维护延续器官职能的设备随着脑机相连技术的开发,是否可以通过植入芯片检测、维护人的神经?植入体内的芯片如果能准确检测、分析人的各个器官的功能,并能像之前所讲的美国的大学正在研究的硅纳米技术滤膜和肾细胞混合设备能够让人不用在透析一样,如果其他的先进技术能够制造出其他主要脏器的替代品,或者延缓衰老的替代品,理论上讲,如果你愿意并且有支付能力,你会将你的生命很大程度上延续下去。  用于特殊人群的管理或者互动另外针对一些特殊的人群,使用GPS芯片的植入,对于一些需要检测活动范围的特殊人员来讲是不是更加方便?类似美军在给士兵植入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时有严格要求,可自动在全球范围内追踪部队。韩国目前对于监视居住或者假释期间的罪犯采取了带脚环,其实作用是一样的。 还有,我个人非常不愿意提及的,但的确存在的国内的非法拐卖儿童的犯罪,我们能否在保证儿童发育安全的前提下,利用GPS技术防止或者至少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发自内心来讲,这是不得已的做法,但愿天下无盗无拐。记得2001年朗.霍华德执导的由罗素.克劳主演的的电影《美丽心灵》,讲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曾饱受精神分离症的折磨的故事。电影里有一个片段,就是他臆想自己曾被特工在手臂上植入了一个动态密码器,他每次可以根据密码打开接头地方的门锁,投递进去自己的情报。其实,现实中早在这部电影与观众见面的3年前,也就是1998年,英国的一个大学教授 Kevin Warwick就参与了一项商业实验,在自己手臂上植入了一个珍珠大小的胶囊,里面装有几个微处理器,虽然外界并不知道这次商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至少说明了人体植入芯片已经发生过了。另外一则新闻则是关于2003年,艺术家安东尼利益斯,将RFID芯片植入自己的手臂,用以向智能手机传输艺术图片。   用于更加便捷的视觉和听觉享受类消费类植入大家想象一下目前你能看到的戴头上的,装(或戴)在眼睛上的,手腕的,脖子上的,脚部的各种穿戴设备、微型手机将有可能植入体内,尤其是类似iSIM 这样的1平方毫米大小的芯片的问世,以及5G大大增加了手机或者其他设备微型化的可能和幅度。最基本层面,你可以用来移动支付,身份识别,运动轨迹的追踪等。  AI 植入领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比如钢铁侠马斯克的新公司Neuralink,不同于他创立的特斯拉和SpaceX,这家公司致力于将人的大脑和计算机相连接,将AI植入大脑,可以实现人机直接沟通,都省了用于语言表达的环节了,人脑也可以随时上传下载需要的信息,还有,人机相连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通过这项新的技术可以减缓或者有效帮助对于一些神经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信息安全,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目前用于生物信息的安全措施各种各样,就算我们用密码,指纹,面部识别,角膜进行加密,围绕网络安全的犯罪还是层出不穷,如果把这些犯罪比做一个行业的话,大家可以搜索一下潜在的市场有多大。所以,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业者,只不过这些犯罪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才。如果机脑连接成功,安全势必也会成为头等大事,一定不乏此领域的黑客乃至犯罪分子,所以,信息安全仍将是业者,立法者,用户必须面对的问题。  每一项技术的突破或者革命并没有什么对错,都具有两面性,看你怎么使用。比如榔头本身就是个工具,你可以用来修理家具,也可以用来当凶器。有人用罗盘来航海,有人用来看风水,如果科技的进步对我们的时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法律、社会安全、信息安全、人体安全、伦理道德框架下让生活变得更加容易,让我们更从容地面对自然衰老和病魔,让我们更清楚了解我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地延长了生命,那我会拥抱这种科技的发展,毕竟会正向改变我们的时代。   原文链接:我们终将成为芯片人
    植入芯片
    2018年10月23日
  • 植入芯片
    给自己植入芯片你愿意吗?人类来到了智能时代吗?--YY董事长今天宣布在自己体内植入芯片 据最新消息,为李学凌“植入芯片”的,是一家名为Airdoc人工智能医疗创业公司。 “这个设备是雅培的,”Airdoc公司高管表示,“这只是我们提供的一套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所有FDA、CFDA审批过的三高和痛风传感器我们都支持。” 什么意思? 据介绍,Airdoc正在构建一整套的慢病管理与健康监控的解决方案,通过相关的医疗传感器,比如上面提到的雅培血糖监测传感器,来获取人体相关的健康指标。 然后,再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挖掘这些数据与人们饮食运动的关系,为用户提供一些饮食运动方面的建议,来帮助用户进行疾病/生活方式管理。 Airdoc创始人兼CEO张大磊进一步解释说: 咱们是基于用户角度,帮每一个人建立饮食和血糖血压痛风之间的完全个性化模型,告诉每个人该怎么吃(每一个人基因和肠道菌群都不一样对营养元素吸收都不一样)。 通过个性化模型调整饮食直接控制当前用户的三高和痛风,过去一年多咱们做的临床试验出组后一定比例的三高用户就不再需要那么多药物,只要遵循他自己的个性化饮食指导就可以。 探针部分不重要,各个厂家的都可以。所以咱们这个和其他监测探针的关系就是雅虎门户和今日头条的关系。 “这套系统,不仅仅能够给患者使用,身体健康的人也能使用,作为一个监控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工具挺好用的。”Airdoc公司高管表示。 据说这也是一个内部孵化的项目。 以下为新闻原始报道 从朋友圈得知,10月22日,欢聚时代(YY)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学凌在朋友圈晒出身体植入芯片的经历,并表示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李学凌称,这是里程碑的一天,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在身体里植入芯片。 感谢LMS提供朋友圈图片。 实际上医用芯片植入体内监测生命体征的案例并不罕见,人工智能与医疗的成功结合也在不断振奋人心。 当然,另一方面,不仅国内对可植入人体芯片的新闻反响剧烈,早在去年,可植入芯片就曾成为全球性头条新闻。当时瑞典科技公司Epicentre让员工自愿选择用可植入芯片代替刷卡。紧随其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家科技公司Three Square Market也推出了这一举措。 这两起事件同样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很多人担心这些芯片可能让员工被跟踪,或让公司能掌握他们的工作效率,如能够记录他们一天使用了多少次卫生间。 但是据相关人士称,这更多的是科幻小说的描述,而不是真正的隐私风险。这种芯片有可能被用来追踪去卫生间的次数,但只有在员工要求刷卡进入卫生间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功能也可以通过普通的刷卡来进行追踪。 目前这些公司所植入人体的微芯片,并不比最近20多年来在大多数家庭宠物的脖子上植入的芯片复杂得多,它更多地是利用一种近场通信(英语: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套通信协议,让两个电子设备(其中一个通常是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植入人体的芯片)在相距几厘米之内进行通信。 植入的RFID芯片与标准办公钥匙扣或交通卡上的RFID芯片没有什么不同,它只是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标识符而已,芯片可以在靠近门或付费点的扫描仪上读取信息。虽然植入皮肤中是一种方法,但现有的可穿戴式产品(如NFC 戒指)完全可以替代。 不过,开发人员正在开发更多人体芯片的应用场景,相关法律也在逐步完善。 而人们在科幻电影中见到的“超级人类”实际上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例如脑芯片。Kernel是一家探索如何将芯片植入大脑的公司,它的创建者Bryan Johnson在2017年里斯本的网络论坛上称,Kernel公司第一步想要设计出能够帮助人类对抗疾病的芯片,而且希望未来能够借助芯片让人类大脑获得超人般的能力。 同时他还在Johnson在网络论坛上称:“我预计在大约15到20年时间里,我们将打造出足够强大的大脑工具,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比如说,人类能否拥有完美记忆?能否删除记忆?能否加快学习速度?能否实现脑对脑交流?设想一下,如果你想要体验18世纪的美国西部牛仔生活,你只需在大脑中创造一段经历。” 墨尔本大学工程学院计算与信息系统系的研究员赫夫南(Kayla Heffernan)认为,植入芯片之所以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归根结底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人们不理解芯片的作用,因为芯片的用途还不够广泛,用的还不够多;但是有因为市场还不存在,所以设备的使用率还非常低。” 相信随着市场、世界的改变,人们对于植入芯片的接受度会大大提高,届时对于风险隐患与受益度的衡量也不再是以我们目前的眼光。未来,绝对是人+芯片的超级人类世界,唯有通过科技增强生存能力,主动进化。   相关阅读: 你能让你的老板把芯片放在你身上吗?-少数员工同意皮下植入但这个想法正在蔓延 我们终将成为芯片人
    植入芯片
    2018年10月22日
  • 植入芯片
    一美企将在员工体内植入芯片 用于门禁和支付 据外媒报道,美国威斯康星的一家企业计划开始为员工提供芯片植入,采取自愿的方式。植入芯片后,员工在工作期间可通过扫描芯片购买食物和进入公司大楼。 Three Square Market是威斯康星一家为休息室和小型市场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该公司已经有50余名员工自愿在体内植入芯片。这种微型芯片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在几秒之内植入拇指和食指之间。 该企业预测,芯片将为员工购物支付、进入大楼和电脑解锁提供便利。企业首席执行官Todd Westby在公司发言时说:“我们可以预计,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为支付结算、门禁系统、机器使用、电脑登录、手机解锁、名片分享和信息记录等事项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最终,这项技术将变成人人标配的通行证,人们可以使用它乘坐公共交通、进行大小结算等。” 虽然在员工体内植入芯片像是恐怖电影的情节,但是这家公司目前正与瑞典国际生物黑客公司(BioHax International)进行合作。据悉,后者已在众多员工体内植入芯片。 不过,首席执行官Todd Westby表示,植入芯片与否由员工自愿选择,并且芯片不会对员工进行GPS追踪。 (实习编译:邹付容 审稿:刘洋) 来源:环球网科技
    植入芯片
    2017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