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脉
    脉脉获得D轮融资2亿美元 脉脉完成 D 轮融资 2 亿美元。此轮融资由 DST 领投,IDG资本、晨兴资本和 DCM 三家老股东跟投。光源资本担任脉脉 D 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此轮融资是全球职场社交领域迄今所获得的最大一笔融资。
    脉脉
    2018年08月21日
  • 脉脉
    脉脉完成C轮7500万美元融资 DCM领投智联招聘入股 2017年11月15日,“脉脉”宣布完成C轮75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DCM领投,IDG资本、晨兴资本持续跟投,此外引入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作为战略投资方。 脉脉创始人林凡称,“C轮融资的完成标志着脉脉已经完成蓄能,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脉脉接下来的目标是完成对中国500强、世界500强在内的头部企业员工的全面垄断;今年以来,脉脉的月活及收入均已实现五倍的增长,2018年,脉脉的月活及收入还将实现三倍增长。”  图:脉脉完成7500万美元职场社交史上最大单笔融资 脉脉上线于2013年10月,旨在帮助职场人建立线上个人商务品牌、拓宽职场人脉、获得更多的职场发展机遇与空间。经过四年的发展,脉脉围绕“五同关系(同事、同校、同行、同乡、共同的朋友)”这个社交维度建立全领域覆盖的用户关系网络,截至目前已拥有数千万高净值职场用户,主要用户来自金融贸易、IT互联网、文化传媒、医疗生物、政府法律、教育培训等领域,49%的用户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包括来自微软、IBM、BAT、万达、万科等世界五百强及各行业领军企业的中高层和基层员工。 目前,脉脉已经完成了服务矩阵的基础建设。在用户端,脉脉提供包括职业形象塑造、人脉拓展、行业动态、求职招聘、专属会员等服务,在企业端,脉脉提供包括营销、招聘、雇主品牌建设等服务。在2016年12月30日,脉脉宣布实现盈亏平衡。 脉脉创始人林凡称,未来公司会不断提升已有业务的服务水平,并深入到线下开展更丰富的职场服务;此外,脉脉还将进入市场规模超过万亿的教育、培训领域,依托丰富的用户、客户资源,打造企业级培训和付费用户培训业务。 针对这次投资,本轮领投方,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Ramon )表示,脉脉以移动互联和人脉共享为切入点,将实名制职场社交平台变成了满足职场人成长需求的最佳场所,是中国职场社交领域最具价值的网络。在中国社会由熟人社交向陌生人社交转变的过程中,脉脉的产品特性和用户基础决定了其具有很大潜力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跟投方,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指出,脉脉以职场社交的方式对人的真实身份提供认证机制,目前已经在求职招聘,拓展职场人脉等方面大幅提高了效率。 本轮另一跟投方晨兴资本参与了脉脉的所有轮次融资,全程见证了脉脉团队从零起步试错迭代,到确定战略方向迅速扩张的历程。晨兴资本合伙人张斐称,林凡是我非常尊敬的坚韧的创业者,在2012年公司创立之初,晨兴就投资淘友公司发力移动职场社交,经过多年产品和运营的打磨,今年公司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随着网络效应和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我坚信林凡和他的团队一定能够成就一个百亿美金以上的伟大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智联招聘作为战略投资方参与了脉脉本次C轮融资,智联招聘拥有1.4亿的职场用户和5000人的线下团队,双方接下来会联手合作加快用户获取、商业变现。智联招聘 CEO 郭盛表示,作为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对脉脉的投资将完善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服务生态链,给雇主与求职者提供更丰富、高效的产品及服务。 今年以来,脉脉的月活及收入均已实现五倍的增长,CEO 林凡对接下来脉脉发展也寄予厚望,“2018 年,脉脉的月活及收入还将实现三倍增长,2019 年,脉脉计划 IPO 上市,目标市值 100 亿美元”。
    脉脉
    2017年11月15日
  • 脉脉
    抓取微博信息,脉脉被判不正当竞争,并赔偿微博公司200万元 日前,有关“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的案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宣判。法院驳回了脉脉的上诉,维持原判,认定北京淘友天下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均为脉脉的经营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立即停止涉案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判决,上述两家公司应共同在脉脉网站首页、脉脉客户端软件首页连续48小时刊登声明,就本案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微博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微博公司200万元。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包括微博在内的平台方均有责任和义务推动数据生态繁荣,建立使用规则,并及对滥用行为加以制止。本案为大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首案,对行业规则的建立以及如何维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首次指出:明确网络平台提供方可以对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基于自身经营活动收集并进行商业性使用的用户数据信息主张权利。这意味着,第三方公司抓取微博数据用于商业化将构成侵权行为,微博可以进行起诉。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互联网络中,用户信息已经成为今后数据经济中提升效率、支撑创新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因此,数据的获取和使用,不仅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是经营者重要的竞争优势与商业资源。因此,网络平台提供方可以就他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其经过用户同意收集并使用的用户数据信息主张权利。 该法院同时指出,明确第三方应用通过开放平台例如Open API模式获取用户信息时应坚持“用户授权”+“平台授权”+“用户授权”的三重授权原则。数据提供方不仅应将用户数据信息作为竞争优势来加以保护,还应将保护用户数据信息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升Open API合作模式中相应权限的控制,通过Open API接口调用的检测以及保存调用过程的控制,不断完善Open API合作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淘友天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的“脉脉”是一款移动端的人脉社交应用。上线之初因和微博合作,用户可通过微博账号和个人手机号注册登录脉脉,用户注册时还要向脉脉上传个人手机通讯录联系人。但微博随后发现,脉脉用户的“一度人脉”中,大量非脉脉用户直接显示有新浪微博用户头像、名称、职业、教育等信息。 此后双方终止合作,微博提起诉讼,认为被告存在非法抓取、使用微博用户信息,非法获取并使用脉脉注册用户手机通讯录联系人与微博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及发表言论诋毁公司商誉等行为。 2016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该案,认定北京淘友天下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此后,上述两家公司提起上诉。2016年12月3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脉脉
    2017年01月11日
  • 脉脉
    脉脉刚推出的业问能拯救办公室八卦吗 “雷军和他老婆离婚了?”   有好事者在脉脉上提问,结果真的有人爆料:“雷布斯离过婚第一任妻子是武大校友,有两个女儿,现定居新加坡。现任妻子在百度是个中层,跟同事时常抱怨跟雷军在一起有点儿累,不但管的太严,心思还不在家里。”   这个经小米内部人士爆料的消息,一下子就在网上火了起来,不可否认职场八卦的威力,人性都是暗黑的嘛,喜欢看撕逼,看八卦,看吐槽,这也是为什么脉脉这款主打职场社交的APP,40%的流量都在匿名八卦这块。   顺着八卦的逻辑走下去,如果能够将公司八卦流程化和场景化,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产生更多内容,更多的流量——这就是脉脉业问的逻辑,脉脉业问是脉脉昨天推出的一个新产品,主打下匿名悬赏爆料,可以向各大公司员工悬赏提问,打听公司八卦内幕,也可以开通答主,以员工身份匿名答题。还有偷听答主和提问者对半分的机制——基本上,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匿名职场版的分答。   虽然是一个分答like的产品,但脉脉的CEO林凡告诉我,还是和分答有不同,首先它是匿名的,其次面对的人群不一样,领域也不一样。   所以主打匿名悬赏的业问能成吗?   先来看需求端,职场八卦是一个非常广大的市场毋庸置疑,每个人每天差不多有8个小时花在公司里,这中间没有故事?我不相信。即便是垂直在互联网行业,也是百万千万级的容量,刚需没有问题,接下来具体分析,业问主打匿名问答,比起之前在大论坛式有一搭没一搭的交互,问答的方式更加直接更加产品化,有利于产生内容和传播内容,相当于把之前混在论坛里的问答形式的八卦爆料提纯出来,群众喜闻乐见,很大很强大。   但有些问题也值得注意:比如模仿分答没关系,但分答上的很多回答是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去导入流量,但既然是匿名八卦,当然是一些猎奇,灰色的信息居多,比如上文提到的雷军离婚,以及裁员,福利,待遇,潜规则什么的,大家泡在里面匿名聊的很爽很开心,但突然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堂而皇之的分享到朋友圈,让自己的领导,家人,同事,朋友看到,恐怕多少都会有些不乐意和不情愿,因此业问注定了不会像分答那样,靠回答者的主动分享来引流,匿名是蜜汁,也是毒药,匿名上不了大台面,只能蹲在角落里,注定了这是一个老板们都不太喜欢的地方,即便是分享出去,多半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好事者。   还有一个是实名,你怎么知道这个在业问上自爆家丑的小米员工不是百度派来的卧底?匿名的问题在于隐秘性和真实性的平衡,不过脉脉对这个问题倒不是很担心,职场八卦是脉脉的主打产品,团队已经有2年多的运营经验,对于匿名社区中的坑基本上都遇到过,林凡说,他们这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实名认证,并且保证不会泄露用户的真实身份。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真正比较困难的是实际运营上,就是拉新之后,如何调动和分配资源,互联网公司那么多,岗位那么多,你怎么确保一家大厂的资深文案会对某个创业公司的程序猿吐槽感兴趣?在内容没有达到一个量级之前,这种分散式打法很容易消磨掉产品的用户。   业问的做法是先集中在几个公司,也就是在有限的公司,有限的领域进行运营,这样不会增加产品的运营难度,相应也能更加聚焦一些。不过想短时间内让某几个公司的员工都去用这个产品,最好的办法是走公司途径,但一个匿名问答的产品,你会觉得大家会问一些“30岁如何提高自己在职场的能力”等这种鸡汤问题么,显然公司不会喜欢这个产品,所以业问给公司设置了一个陪审团(管理员)的东西,管理员可以辟谣,维护,对不实的信息进行举报等等。   该说的都说了,所以你们觉得,这个产品会火么?   来源:虎嗅网  
    脉脉
    2016年07月13日
  • 脉脉
    互联网招聘竞争者众,风云之下谁主沉浮 作者:庐陵子村       科技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科技茶馆(ID:kejichaguan)。   近两年,互联网大热。随之而来的,便是互联网行业的招聘市场大热。这一点,从地铁里越来越多的各大招聘平台的广告便可一窥究竟。   2016年,“金三银四”跳槽季已接近尾声,高科技公司、IT互联网企业、新兴创业公司的热情并没有减少,仍然纷纷发出招聘需求,而它们也成为了众多求职者中的首选。根据猎聘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仅仅互联网/游戏/软件一个大行业的职位需求就占到了全行业的40.5%。这说明,虽然互联网行业去年遭遇资本寒冬,但这一行业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未来,互联网招聘仍将是招聘行业最火热的一个领域。   不过,虽说这个市场很大,但却也竞争者众。先不说各大传统招聘公司、猎头公司已经盯上了这一块市场,仅说在线招聘这块,不仅有智联招聘、大街网、51job等传统招聘网站,还有猎聘、拉勾、100offer、boss直聘等新兴招聘网站角逐,更有脉脉、赤兔、无秘等职场社交App窥视。   那么,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招聘平台中,谁最有机会拿下互联网人群这块招聘市场呢?本文分别列举四种类型的招聘平台的明星企业,带大家一窥究竟。     传统型:智联招聘 对于目前新兴的在线招聘网站而言,智联招聘无疑属于传统型招聘网站。不过,从当下的在线招聘市场格局来看,智联招聘还是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竞争格局,其中前程无忧收入占比28.1%,智联招聘收入占比25.8%,其他招聘网站收入占比46.0%。   而智联招聘最新公布的2016财年第二财季未经审计财报显示,智联招聘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4.092亿元(约合63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418亿元增长19.7%,较公司此前预期的区间上限高出人民币920万元(约合140万美元);净利润为人民币6170万元(约合95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150万元相比基本持平。   显然,以上两个数据可以说明,由于综合类招聘网站是最早的一种产品模式,且有着10多年的历史,目前其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而智联招聘们之所以能够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是因为它们所“抓住”的求职者,基本都是全国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就像QQ抓住所有年轻用户一样,而这部分都是求职者中最活跃和最广泛的人群。于是,我们看到,即便在移动端上,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的月活跃人数也在500万上下。   当然,这是用户结构上的横向优势。想竞争互联网招聘,除了用户基础,还需要“更懂互联网”的服务模式。这一点,虽然这两年来,智联招聘一直在强调转型和自我颠覆,但相对于当下新兴的招聘网站而言,还是不够互联网思维——营收结构比较传统,仍然靠广告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为主要盈利点,产品基本没有改进和迭代,且用户粘性并不是很理想。   所以,智联招聘若想在征战互联网招聘市场中未来仍然拔得头筹,则需要做到这几点:第一,稳固年轻用户群体;第二,开辟互联网招聘服务模式,特别是针对中高端互联网行业求职者。     中高端型:猎聘网 猎聘网属于新兴在线招聘领域最大的一家招聘平台了。不过,它和大部分新兴招聘网站不一样的是,大部分新兴招聘网站基本切入的都是垂直招聘,例如拉勾网、100offer等,而猎聘网做的则是中高端的综合型招聘。   猎聘网于2011年上线,号称是“国内唯一真正实现企业、猎头和职业经理人三方互动的职业发展平台”。猎聘网的前身是猎头网(lietou.com),一家服务猎头行业的招聘网站。2014年1月开始转型,正式更名猎聘网(liepin.com),标志着其除了服务猎头行业之外,开始向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客户延伸,全面打造职业发展平台。   2014年底,猎聘同道App上线。正是这款应用的上线,猎聘网转型后的战略定位基本定型——去中心化。用戴科彬的话说就是,机会提供方不应该只是猎头和人力这两个中心,而应该是每一个人。“猎聘需要打破的是传统卖流量的广告模式,而要做的是服务模式……猎聘不仅仅要给企业提供服务,还要提供结果。”   正是在这种战略转型下,猎聘网开始了全行业背景下的跨行业、跨人才细分模式,对互联网、游戏、金融等热门领域进行了深度挖掘。这种“垂直深耕、横向跨界”的优势在于,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下,招聘平台不仅仅是对接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人才,它还可以帮助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对接互联网人才,相应地帮助互联网人才拓宽更大的求职空间。   而且,猎聘网因为此前是专门做猎头服务的招聘平台,所以其针对中高端人才有一套成熟的服务模式,而针对企业也有线下销售人员的“一对一服务”。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猎聘网在全国有十几家分公司,“顾问式”销售人员有1000多名。这种模式虽然比较重,但优势就在于其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高端人才的对接,特别是互联网人才和传统企业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   当然,猎聘网征战互联网招聘市场还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初级职场人员的招聘服务。因为在互联网领域,其实还有着大量的初级岗位求职者,而他们也是未来招聘市场的主力军,抓住他们,未来自然容易抓住互联网招聘这一块市场。   有意思的是,在这种思路下,一直专注于中高端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的猎聘近日竟也推出了一套新的人才解决方案——“白领套餐”。据悉,此方案特别为初级白领人才需求较多的企业打造。该套餐在推广期,年费仅500元,企业付费后可无限量发布初级职位,他们可下载的初级简历数量高达500份。显然,其已经开始向初级职场人员的市场下沉。     垂直型:拉勾网 拉勾网属于近两年比较火的在线招聘网站,核心之一就是其主打互联网垂直招聘。   拉勾网的母体是3W——一个由互联网行业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组成的公司化运营组织,业务包含天使投资、俱乐部、企业公关、会议组织和咖啡厅(3w coffee)。“当初做拉勾网是因为很多企业家朋友、3W咖啡股东总让我帮忙招人,我们人工应付不过来,就打算做个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一做火了……”拉勾网创始人马德龙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如是回忆。所以,拉勾网能够做起来,不仅是因为其踩上了“互联网+”的风口,更在于其创始团队所拥有的互联网基因和思维。   于是,我们看到,拉勾网最早就是以C端,而不是B端切入的,上线一系列现在看来非常具有互联网特点的功能,比如极速入职、48小时反馈等,再加上简单、清晰的界面设计 (信息流职位推荐),因此很快就在互联网圈打出了名气。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拉勾网简单的功能设计,透露的则是服务过于单一——服务只停留在招聘这一环节,对于求职者而言,其实属于一锤子买卖,很难长期“留住”互联网人才。并且,正是由于这种“一次性消费”,其很难形成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有一个例子,拉勾最早是以效果收费,也就是成功入职之后向企业收取费用,不过在实际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有的求职者成功入职之后企业并没有如实的告诉拉勾,拉勾彼时也没有自己的商务团队,无法对效果进行追踪和监测,因此,权衡之下,拉勾最终还是将自己的商业模式调整成按简历收费和会员增值服务。   诚然,拉勾网凭借其在互联网圈的影响力,确实在初期能够非常快速的切入互联网招聘市场,特别是能够很好地契合进入职场不久的互联网白领人群的需求,包括运营、技术、营销等基础岗位。但是,如果再上升一个层次的求职者,拉勾则很难吸引和留住这些人,原因就在于拉勾没有相应的服务体系。所以,拉勾网作为一个明星创业公司,想要在互联网招聘领域深耕的话,还是需要加大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同时向更高层次的求职者渗透。     社交型:脉脉 脉脉应该属于目前国内职场社交比较好的应用了,而对于社会化招聘这一点,也是其一直运营引导的一大方向。   其实,社会化招聘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一种最新招聘方式,LinkedIn就是例证。社会化招聘的优势在于,企业对于某个人才的了解不再局限于“简历”的层面,其“人脉圈”的动态等信息,也是一个人职业经历和能力的良好佐证。   所以,力求做中国版LinkedIn的脉脉,在2014年就开始推出人才招聘、顾问咨询、辅助融资等服务。其上线的“经纪人”服务功能,收费为98元起,用户通过脉脉找人时,除了可通过二度人脉自主约见外,还可选择通过脉脉经纪人牵桥搭线、代为“传话”。   据脉脉CEO林凡介绍,脉脉用户的构成是65%的用户来自北上广深杭5大城市,51%的用户拥有经理以上的职位,86%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1%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在行业分布方面,互联网从业人群占34%。在BAT等互联网企业,脉脉的日活跃率已经达到30%以上。   不可否认,这种社会化招聘的概念很酷,给了企业和求职者更多的“了解空间”,所以脉脉在初期能够吸引比较多的用户和企业关注。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因为在这个行业,无论是企业还是求职者,对于人才的渴求都远高于其他行业,且这个行业的求职者跳槽的频率也比较频繁。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互联网招聘市场之于脉脉这类的职场社交平台,机会更大。但是,事实似乎却与之相反,脉脉推出招聘服务以来,并没有在互联网招聘领域形成有力的竞争力,甚至LinkedIn自己旗下的赤兔也没有对现有的在线招聘网站形成多大的压力。   诚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还是在于社会化招聘更像是一种碰运气的过程,对于求职者而言,不稳定因素太多了。所以,至少在国内,目前互联网人群还很难会主动通过社会化招聘来找工作。他们对于这类社交平台的需求,也就只停留于看看八卦而已。   综上所述,互联网招聘领域虽然蛋糕很大,但真正想在一市场独占鳌头还是很难。因为各大招聘平台所将面对的,将是最精明、最懂互联网的一群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需求也很多,如果招聘平台没有一套与之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则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更别说占领这一块市场了。  
    脉脉
    2016年05月06日
  • 脉脉
    “新浪微博”诉“脉脉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宣判 案情简介   原告微梦公司诉称,新浪微博与脉脉软件同属社交类软件,二被告通过脉脉软件对其公司实施了四项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一、非法抓取、非法使用新浪微博平台用户数据;第二、非法获得和使用手机通讯录与新浪微博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模仿新浪微博产品的加V认证机制;第四、对其公司进行商业诋毁。       诉讼请求:1、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2、在www.maimai.cn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及APP应用显著位置连续三十天刊登声明,消除影响;3、赔偿我公司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合理开支30万元。 事件回顾 4月24日消息,新浪微博运营商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状告“脉脉软件”两家运营商,北京淘友天下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在北京海淀法院开庭审理。 事情最早源于脉脉CEO林凡在8月15日下午16:52发布的一篇微博,指责新郎微波给脉脉开出条件,如果要继续使用API接口,就必须上交登陆用户的数据,不然只有停掉接口。而面对这种“威胁”,脉脉的选择是关闭微博登陆。林凡的长微博中还提及,在脉脉诞生并引发关注以后,新浪方面曾表达了投资意向,但脉脉并未同意,于是新浪开始扶植嫡系应用(指微博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的微招聘),并在脉脉B轮融资落定时对其下手。 随后,微博开放平台发布微博称:“第三方应用“脉脉”通过恶意抓取行为获得并使用了未经微博用户授权的档案数据,违反微博开放平台的开发者协议,现在停止其使用微博开放平台的所有接口,特此声明!”
    脉脉
    2016年04月27日
  • 脉脉
    脉脉4.0版本上线 首推找人办事 11月3日消息,职场社交APP脉脉今日发布4.0新版本。随着新版本上线,将强化“人脉办事”功能,建立人才的搜索市场,提供找工作、找人才、找投资等服务。   脉脉创始人林凡在发布会上表示,脉脉最初就是想解决人脉办事的需求,过去的产品里一直具备该功能,只是不明显,很多用户在使用脉脉的时候只看到工作圈的实匿名动态,忽略了脉脉强大的“找人”功能。4.0版本将该功能作为一个独立模块更明显、系统地展示出来,并且大幅度的改进、优化了各个流程。   在新版的脉脉中,底栏“人脉”功能改成了“人脉办事”功能,更突出“找工作”、“找人才”、“找投资”、“聚会活动”、“找外包”、“创业服务”、“媒介采购”等模块版式,领域覆盖求职、招聘、投资、乙方供应商、广告投放等等。   据脉脉介绍,脉脉用户的构成是65%的用户来自北上广深杭5大城市,51%的用户拥有经理以上的职位,86%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1%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在行业分布方面,互联网从业人群占34%。在BAT等互联网企业,脉脉的日活跃率已经达到40%以上。(daisy)   来源:网易科技
    脉脉
    2015年11月04日
  • 脉脉
    国内职场社交屡遭冷场,“职圈”能否“招”出新高度? 来源:猎云网(微信:ilieyun)   文/马凤仪   无论是专注于职场社交的“脉脉”,还是专注于企业招聘的平台“拉勾网”,都想要在招聘的沃土上“招”出新高度,但较于国外市值过百亿美金的社交巨头Linkedin来说,国内除了微信算是社交圈里的“独角兽”以外,还有谁敢与其比肩?今天向读者介绍与Linkedin类似的职场招聘社交平台——职圈。   职圈是集简历投递、社交于一体的移动端职业社交平台,致力于帮助求职者找到能帮用户找工作的人,打造从实习和首份工作到后续职业发展的全职业生涯社交圈。其核心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改造在线招聘,对企业和职位进行多维度深度数据刻画,精准匹配求职者和目标职位。   目前,职圈关注的是在校生实习和第一份工作,以校园为切入点。其优势在于校园O2O的布点,围绕大学生求职的刚需,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如免费打印简历、简历和面试指导、以及求职相关的物品优惠信息等   职圈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 1、利用大数据连接求职者和职位信息:根据求职者对职业信息的需求、职业兴趣、或求职者自身的专业背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性格测评结果、学历能力素质等方面因素,向求职者推送个性化的职位推荐信息。同时,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用户的使用数据将会自动上传至后台服务器,用于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从而帮助系统更好的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兴趣点,做到更精确的人职匹配。   2、社交求职:职圈基于用户的手机通讯录或教育背景,利用后台算法深度挖掘人际关系,通过大数据匹配二度人脉、校友、老乡等与用户可能产生强关系的人,描绘出用户的真实社会图谱,快速构建用户的人脉网络,帮用户找到能够帮助找工作的人。   3、身边的服务:目前职圈已在北京地区80%以上高校开通了身边的打印店功能,职圈用户通过职圈入口找到身边的打印店,可享受简历的免费打印服务。 在未来,职圈会面向个人用户进一步推出如身边的职业规划师、身边的培训机会,面向企业推出一站式校招解决方案等更多服务,切入求职产业链的上下游,打造完整的求职生态。   同类竞品众多(天际、若邻、猎聘、优士、大街、经纬等)竞争压力相对较大,例如,已经建立初步的品牌知名度的脉脉,其优势在于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的用户数量。但脉脉主打的是已经在职场上有一定基础的人,在脉脉上,大多是用来找寻职场熟人和牛人的,导致脉脉上的活跃用户以HR和猎头为主,实际运营上与职场社交的定位产生偏差。同时脉脉上入驻很多职场金字塔顶端的高端人士,明星效应十足,但在用户求职需求上并没有多大价值。   Linkedin作为全球职场社交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拥有着强大的品牌背书,但对于任何外企来说,进驻中国市场,在中国特殊文化的背景下难免会“水土不服”。所以Linkedin后续推出了“赤兔”,较于Linkedin来说社交场景更为轻松,可用Linkedin账号登陆账号,并导入人脉关系,赤兔的目标人群同职圈基本相同,都是定位于步入职场和处于职场上升期的年轻人。虽然赤兔后台如此强大,但遭遇中国市场,并没有预期的火热,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的职场社交强调酒桌文化,本质上更偏向于熟人社交。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又往往倾向于线下面对面沟通。   职圈8月8日正式上线,重点在北京各大高校,已经有了近万个用户了。目前在北京高校内有100多家签约打印店。但笔者认为,打印简历的费用并不高,用此来吸附用户,力道尚浅。   团队方面,职圈创始人兼CEO吕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IU 计算机学院博士后、北航铭品大数据创新实验室首席科学家、FIU高性能数据库研究中(HPDRC)资深研究专家。领衔研发和部署了在线GIS大数据研究系统TerraFly和智能掌上地图ITPA。曾在大数据国际权威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and Technology(TIST)》、《JournalOf Big Data 》等发表核心文章。   据悉,近期职圈已拿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A轮融资计划正在筹备中。  
    脉脉
    2015年09月11日
  • 脉脉
    想要成为职场的微信,“赤兔”们须是商务“朋友圈”,跑得出 TMT 领域 已经上线近 1 个月的领英中国本土化社交产品“赤兔”终于告别内测阶段,正式向公众开放注册。同时他们还找来了印象笔记、惠普、Misfit、魅族、Tesla 五家品牌来作为背书,以这五家的品牌全拼为公众注册的邀请码。   与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职场社交产品一样,“赤兔”想在职场领域成为微信的继承者。“赤兔”应用以“朋友圈”为主界面,配合“即时通讯+通讯录+附近+群组”功能,再加上QQ空间“谁看过我”的社交产品。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的诸多标配,“赤兔”都有。可以算是沈博阳“最后一次 All In”最浅层的解释。   坦白说,想要有效地把微信中职业社交的职能迁移到一个单独的职业社交平台上,前提是平台上有足够多的职场用户和完善的 IM 、名片功能为用户之间产生火花提供土壤。   “一个最简单的场景,一个技术宅要创业,想认识产品经理,微信上没办法找到,但赤兔上面好多这样的人。”沈博阳这样描述“赤兔”的使用场景。 早期用户获取上,“赤兔”瞄准了最先拥抱新鲜事物的 TMT 从业者和关注互联网相关的人。从印象笔记、惠普、Misfit、魅族、Tesla几家背书品牌的选择上到从“互联网大会”这个发声平台都能看出“赤兔”的用意。但这批用户无形中与 LinkedIn 的中国门徒“脉脉”的用户群高度重合,这也意味着“赤兔”需要告诉这部分人,“我这里更精彩”。   于是,与“脉脉”相比,“赤兔”在每个可能的点上都赋予用户连接的可能。人脉推荐中,用户可以看到系统推荐的,除了手机通讯录好友、同事,还有同行、校友、有共同好友的人。同时,“赤兔”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平台上毕业于某个学校、就职于某家公司、参加过某个活动、活跃于某个小组的全部用户的资料,并与之建立联系。加上 LinkedIn 提供的天然导流,“赤兔”能够在早期就让传统行业的用户碰到 TMT 从业者。   另外,他们在“发现”功能下一口气塞进了“活动行”、“豆瓣(陌陌)小组”和“附近的人”,希望从线下活动、兴趣小组和 LBS 三个维度让用户在平台上持续发生交互。“ 先出发的“脉脉”也意识到了用户规模的重要性。但他们已经开始下沉到二线城市,跑到 TMT 领域外。就在“赤兔”发布的同一天,脉脉宣布6000万在北上广深杭地铁、楼宇、院线铺设品牌广告之后,将继续把广告范围扩大北上广深外的 14 个二线城市。上周有消息称,脉脉获超5000万美金C轮融资。   除了用户获取,职场微信们还要解决的是“用户留存”问题,即如何保持稳定的用户活跃度。“脉脉”的办法是“朋友圈+匿名朋友圈”,“赤兔”的办法是“朋友圈”+ 活动+兴趣小组。   职场社交“朋友圈”信息流的价值或许在于能够把职场鸡汤、职场指南、实战干货等资讯的内容从微信的信息流里分离出来,同时释放职场人士写与工作有关状态、文章的需求。而活动+兴趣小组的组合能够实现平台上 O2O 的职场社交,有机会取代现在参加活动—微信拉群—社交这样的一个使用场景。不过这要求平台在早期能够提供足够优质的资讯、活动、社交资源,不然用户还不如留在微信。   “中国人的生意是在生活化主题下,如打德州,打高尔夫、吃饭,以及KTV等场景下建立关系的,PPT只是一个秀,成为朋友了,生意也就做成了。”生活化的场景是分母,商务利益、机会的达成为分子,“人越在放松的状态下越能体现本质。”太美集团和“机遇”创始人胡世辉曾这样描述国内的职场社交现状。   这种跟着感觉走的商业社交方式让中国众多 LinkedIn 的门徒折戟。现在落地生的儿子“赤兔”来了,会成功吗?   来源:36氪
    脉脉
    2015年07月23日
  • 脉脉
    新浪微博起诉脉脉不正当竞争案开庭,要求索赔千万元 【TechWeb报道】4月24日消息,新浪微博运营商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状告“脉脉软件”两家运营商,北京淘友天下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在北京海淀法院开庭审理。 原告认为,二被告绕开其开放接口,非法大量抓取微博平台的用户数据,恶意抄袭“新浪微博”产品设计内容,诋毁微梦公司声誉,非法牟利,损害微梦公司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停止侵权,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1030万元。 对此,被告方辨称并未绕开新浪微博的开放接口。“我们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在昨天的庭审中,微博研发经理李某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师马某分别作为微博和脉脉的专家辅助人接受对方询问,随后法庭宣布休庭,将择日继续开庭审理此案。(周小白)
    脉脉
    2015年04月24日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