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il libin
    带你参观Evernote大楼:一个来自武汉的钟和一个爱敲钟的前CEO Evernote (印象笔记)正在经历八年来的第一次掌门人大换血,Chris O’Neill今天(当地时间7月27日)正式上任为新 CEO,而前任 CEO Phil Libin 将退出总裁职务,任执行董事长。   好在,我们在这位前总裁退任前有幸用镜头捕捉了一些他工作中的身影以及他所热爱的这座办公大楼的布置,让你看看在Evernote大楼中与总裁先生共事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在月初,我们结束与Libin总裁的专访后,公司总部的 PR 总监 Ronda Scott 带我们参观了一圈这座四处充满惊喜的办公大楼。   “每周四,我们的总裁先生Phil Libin都会在这里敲钟,来提醒大家参加周会,”  Ronda说。下图就是她提到的那个总裁钟爱的开会钟。从这个钟的标识来看,它很可能来自咱们中国的武汉哦。 “这是我们的‘会议室’”。按照Ronda指的方向,我们只看到两段楼梯。 的确,每周四,大部分在这座大楼工作的员工都会排排坐吃果果,哦不,是坐在这个“天然阶梯会议室”开大会。待Libin一敲响他的武汉钟,会议就算正式开始了。而那些远在其他国家的员工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现场视频参与到会议中,与CEO 进行视频连线。“会议室”大屏幕上挂着的是一个木制的Evernote大象头标志。 按照Ronda的说法,除非有安排不开的要事,Libin几乎每周都会亲自参加并主持这场周会,并且每次都一定要做那个敲钟人。而这种敲钟开会的仪式已经在这座大楼里持续了很多年。当然,这位总裁可不是只有这一个钟的哦,看这儿,还有个萌萌哒小钟被安置在办公区。 这里的办公区域一共分为三层,和 Facebook、Apple、Google比起来,这里实在算不上有多大,布置上也显得稚气未脱。楼层大致是按照部门分配的,例如设计部门和软件部门共享一楼,市场部门和总裁共享三楼。每一层都是这样的开放空间,没有任何隔间或者挡板。 每一个楼层都有这样大大小小的讨论室,供各个部门进行小型会议。 亮点在它们的名字上:全部都是80,90年代曾经在美国风靡一时的游戏名称哦。 而无论走过会议室还是工作区我都没有看到一块黑板或者白板供大家书写一些重点。等等,墙面上密密麻麻的东西是什么?原来Evernote大楼里的墙面经过特殊的喷刷全部可以作为白板使用,可供员工涂涂画画记录下自己的idea以及各种涂鸦创作,当然也很方便擦洗,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看看设计组的“画家”们的杰作: Evernote显然认为墙不该单单只被认为有墙的功用,除了代替白板,它也可以变身日历。看看他们墙面上五颜六色的便利贴日历是不是也很亮眼呢? 。 绕进三层办公区,你没看错,电脑后面竟然就是霸道总裁Libin,而他甚至连个私人办公室或者隔板都坚持认为不需要,因为他认为这样的环境设计可以让他更方便地和周围的员工进行直接交流。Ronda说,在这栋大楼里,没有人有自己的专属办公室,也没有人会搞特殊,哪怕总裁也一样。 再来一张总裁的书桌,完全没有搞什么高大上的特殊。 让我们再捕捉一张Libin和同事谈工作细节的照片。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参观时间内,我们至少碰到这位总裁3次,所以如果你选择在Evernote上班,你可能要准备好享受每天都跟CEO共处一室的“乐趣”哦。 这层办公区一个角落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放满了同事们从世界各地搜罗回来的洋酒的柜子。 每到周五下午,大家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到这个沙发区域参加happy hour把酒言欢。据说二锅头曾经一度成为Evernote员工最热爱的酒精饮品之一。 绕过办公区,几台跑步机映入了眼帘。但是,吸引我的却是跑步机上面的这几台Mac电脑。Ronda告诉我,这里的员工常常喜欢一边晨跑一边用电脑处理工作的事情。据说,甚至有位高管在这里一边跑步一边参加过越洋视频会议。所以,如果Evernote北京分部的小伙伴们要是看到一个奔跑着的总部VP可千万不要笑出声来。 跑步机不是这座大楼里唯一的健身器材,还有这里唯一的一个乒乓球台子。 当然,作为一枚吃货,我一定不肯放过走一走这个大楼的食堂,这里一切免费! 看看他们手写在牛皮纸上的菜谱吧。据说,这个食堂里的菜品每天都会更新。不过,Libin告诉我说他并不认为现在这样是最理想的状态,他反而希望未来公司扩大后可以有一个和 Facebook一样大的食堂,提供更高质量的食物,并且收取一定的费用。不过目前他还没有办法分神去搞那些繁复的申请许可手续。另外,他告诉我们,尽管他出生于俄罗斯,但是闲暇时光,做几道法国菜几乎是他唯一的生活情趣。 除了午饭以外,食堂里免费提供的还有各种糖果。参观过程中,我们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些男性程序猿们排队来取各种糖果,也是萌萌哒。 在即将完成参观的时候,Ronda骄傲地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入口的这堵布满绿植的墙。 不要小看这些植物。它们可都是真实有生命的哦,不光是无土栽培那么简单,这些植物甚至连水和容器都省掉了。而工作人员只需要每周把它们取下来沾一下水挂回去就可以帮它们续命了。 最后,让我们看看Evernote是怎么向进入大楼的人介绍自己的:Evernote,让你记住一切。 也许记住这里的一切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这位爱敲钟,喜欢奇思妙想,和同事亲密无间的前总裁 Phil Libin 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源:pingwest 作者:lianzi
    phil libin
    2015年07月28日
  • phil libin
    你会把Evernote当成知识工作领域的Nike吗?Phil Libin是这么想的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 Evernote 明明是一个卖软件的科技公司,却要开始卖起书包、袜子甚至扫描仪?AllThingsD 的记者也和我们有同样的困惑,所以他把这些疑惑都抛给了 Phil Libin,得到的回答是:Phil Libin 认为 Evernote 就是知识工作领域的 Nike。 下面是 AllThingsD 和 Phil 的对话: AllThingsD:9月份在旧金山的大会上,你发布了一系列实体的产品,后来我又读到你将拥抱Evernote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品牌(lifestyle brand),可不可以说说这个想法是如何诞生的? Phil Libin:当我们在筹备那次新产品发布会的时候,我不断告诉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在一开始一定会感觉起来很怪,但它最后会变成这个世界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想做的事就是让 Evernote 成为“现代知识工作者”(modern knowledge worker)中最知名的品牌 ,当你希望你有效率型的生活时,就会想到 Evernote 是可以带来效率的。 这个是我们的初衷,从一开始就没有变过,让 Evernote 成为“人们延伸的大脑”。所以一开始我们和 Moleskine 有了合作(笔记本),合作的反馈不错,接着我们又和 3M 有了合作(便利贴),而另一款我们卖得不错的产品是 Evernote Scanner(扫描仪),我们在 Fujitsu ScanSnap 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定制设计。 AllThingsD:这个扫描仪和其它的扫描仪有什么不同吗?现在好像很多扫描仪都可以把文件直接扫描进Evernote里。 Phil Libin:我们确实和很多扫描仪公司进行了合作,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它们都可以只用一个键就把文件扫描到 Evernote 里,但之前仍有很多体验不好的地方,我们和Fujitsu的合作就是希望避免所有软件层面上的问题,当你购买了它,将它插上电脑,不需任何其它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所以我们进行了定制化合作重写了扫描仪 的固件。现在哪怕你把名片、收据、或者是普通的纸张一块放进去,它也可以将每个信息独立扫描到 Evernote 里面。 AllThingsD:不过归根结底来说,Evernote的核心是一个软件公司。但你们现在却开始卖实体物品了,有扫描仪、书包、钱包甚至袜子?你如何让这些实体物品和软件统一起来? Phil Libin:售卖实体物品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打破了我们的传统,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们是一致的。那就是商业模式。我们会在商业模式和用户群上保持不变。 我们的商业模式是直接的,我们直接卖出我们的产品,然后用户向我们的产品付费,无论是软件还是实体物品都是如此。我们不希望在软件内做任何不直接的、分散精力的盈利尝试,无论是数据挖掘也好还是其它方面也好。我们不是一个大数据公司,我们只做用户愿意付费购买的产品,这些用户就是我刚刚提到的现代知识工作者,挑选 Evernote 作为工具是他们自己的决定,或者是他们工作的公司的决定。所以实际上这些用户群是同一类人。我不认为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内容上寻求盈利模式会遇到问题,只要他们都是面向这群用户的,只要我的盈利模式是直接的。 AllThingsD:所以一切都将归于满足这部分核心用户? Phil Libin:一切将归于建造一个品牌。五年前我们做 Evernote 的时候,我们就说要做一家百年企业。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知道 95 年后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我们知道我希望 95 年后我们的品牌是什么样子。我希望 Evernote 是那些自我认知度高、追求效率和灵活的人群中最重要的工具,就像是知识工作领域的 Nike。只要我们关注品牌,产品就会自然而然走向对的地方。 AllThingsD:如果有局限的话,你觉得局限会是在什么地方? Phil Libin:有很多方向我们是明确不做的。我们不喜欢通过人们的信息来挣钱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理论上并无不妥,但它对我们却是绝对不适用的——因为人们放进 Evernote 里的都是私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只属于他们自己。所以我们不会以此类信息寻求不直接的盈利方式,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局限,让我们失掉很多机会。比如很多社交的机会,很多娱乐的机会。 不过我也相信我们专注的知识工作人群是在逐日增长的,20 年前“知识工作者” 可能等同于纽约及伦敦的银行家和记者,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他们到处都是,并且他们的私人生活和工作生活没有太明显的区隔,反而是两者相互交融,就是这部分人需要 Evernote。 [本文编译自:allthingsd.com]
    phil libin
    2013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