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lesforce
    标榜自己是中国的Salesforce的CRM厂商们,醒醒 近几年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几家CRM公司,如纷享销客、红圈营销、神州云动、销售易、外勤365、EC等,以及一些不太知名的CRM厂商,纷纷说自己是中国的Salesforce,吹嘘技术实力有多强,发展前景有多好。但直到现在也没出现行业“黑马”,国内CRM市场规模约10亿,没有一家厂商占比超过20%。 很多CRM厂商在面对媒体和客户时,评价Salesforce的字眼多为:持续亏损、收费高、续费率低、易用性不够等等,然后再讲几个自己产品替代Salesforce的用户案例,对于自己与Salesforce的差距有多大,一般闭口不谈。 Salesforce下面这些客观事实,值得国内CRM见贤思齐并加以宣扬。 1 地位稳固,增速强劲 Gartner数据显示,连续几年,Salesforce在全球CRM领域的市场份额始终是第一,第二的Oracle在CRM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到Salesforce的一半。 Salesforce市场份额增速之快,让业内惊叹,从2010年的10.6%上升到2016年的21%左右,今年将达到30%左右。Salesforce2017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00亿。 反观国内的CRM厂商,年营业收入大多在几千万徘徊,多数是亏损状态。2017年资本市场对CRM领域投资很谨慎,能拿到投资继续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的厂商算是幸运,销售易、神州云动、红圈等几家就占了融资份额的80%。 Salesforce虽然每年仍有亏损,但主要原因是他们暂时不考虑盈利,要拿利润换高增长,把蛋糕做大,比盈利更重要,所以少量亏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目前市值已飙升到700亿美元左右,分析师表示Salesforce将在3年内成为一家价值1000亿美元的公司。 Salesforce多年来始终执行1/1/1模式的慈善事业,拿出百分之一的股权、百分之一的利润和员工百分之一的时间做公益慈善,投入巨大,值得很多企业学习。 2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上,Salesforce名列首位,并且连续四年稳居宝座。 Salesforce是最早将软件带入到SaaS时代的厂商,但当大家埋头SaaS时,Salesforce已经推出了强大的PaaS平台,用户可自行或在Salesforce的协助下开发、扩展应用,这使得Salesforce用户数大幅上升,续费率也提升到96%左右,这是国内CRM厂商无法企及的。 近两年,销售易、神州云动、纷享销客等国内CRM厂商都说自己也有了PaaS平台,其完善程度就不得而知了,毕竟PaaS的技术门槛很高。 基于PaaS平台,Salesforce又推出了AppExchange,从内生到外延,目前这个自定义程序共享中心已有3000多个应用程序。 Salesforce为加快完善这个生态体系,2017年推出AppExchange合作伙伴计划,拨款1亿美元来激励开发商、创业公司和ISV。 国内CRM厂商继续效仿,神州云动在今年8月宣布推出国内首款CRM生态,但目前其应用商城仅有数十款应用,并且多为自己研发的。 2017年,Salesforce重点做AI和大数据,依然有厂商跟风。但看情形,Salesforce能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3 巨额市场投入带动销售 Salesforce每年在市场和营销方面的投入,占销售额的50%左右,广告投入巨大,这也说明了他们只是暂时不想盈利。 他们通过大量报道,成功的宣传了自己的理念:No Software,并与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很多媒体在Salesforce成立之初,就拿他们和行业强者相媲美。 Salesforce 2017 Q2财报营收同比上涨26%,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Andrew Bartels表示,“Salesforce创造的每一美元收入,它将其中的约45美分花在了销售和营销上。如果你把这么多的钱花在销售和营销上,要是没有获得那种收入增长势头才怪。” 纷享销客前两年在各广告渠道频频现身,烧了许多钱,但因产品实力一般,加上战略方向不清晰,营收并不理想,去年忍痛裁员。国内其他CRM厂商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都很谨慎。 Salesforce最新产品Salesforce AI——Einstein(爱因斯坦)已经做到自动挖掘相关商机,预测和分析客户行为,推荐下一步最佳的行动方案,帮助用户提升销售能力。 在CRM之外,Salesforce还有CommunityCloud、Analytics Cloud、IoT Cloud和App Cloud,这些服务虽然不与CRM直接相关,但是这却是Salesforce能够满足客户多样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保障,共同构建起Salesforce业务生态。 国内CRM厂商,请跟上节奏,加快增长、创新的步伐!企业用户需要你们。
    Salesforce
    2017年11月06日
  • Salesforce
    百亿帝国崛起史:从CRM工具裂变为SaaS巨头,独角兽Salesforce做到了   2000年,Salesforce的联合创始人创始人Marc Benioff上演了一场在硅谷难得一见的戏剧性抗议活动。 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CEO花钱请来了一群演员,带上“反软件”的标志聚在Siebel Systems用户会议的会场前。Siebel Systems是一家客户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销售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此举得到了关注,但当时并没有人相信Salesforce能够成为软件公司中的巨头。Business Insider曾针对抗议活动撰写过一篇报道,并讽刺Salesforce不过是蚍蜉撼树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只“蚍蜉”帮助创造了25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Benioff建立企业的主旨就是软件应该通过云端全天候提供服务。Salesforce是第一个落实这一思想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后期,像甲骨文和SAP这样的公司还在向企业销售需要安装和升级的企业预置型软件。而现在,这些公司正在不断开发云端产品,试图赶上Salesforce的脚步。 Salesforce开发了首个云端产品——一款CRM工具,同时积极地传播公司的愿景。他们通过一个相对简单的产品向用户灌输云端的概念。然后他们开始开发其他产品,并试图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在理想状态下将收益重新带回Salesforce。现在,他们通过建立更多的使用案例、改进自身产品来直接回应竞争对手,捍卫他们作为在任者的地位。 这一独特的方式引发了软件行业的一系列疑问: 1.Salesforce如何通过一个不为人知的模式成功地破坏了现有的企业预置型软件提供商的市场? 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Salesforce如何还能如此成功,并在持续创收的同时持续创新? 3.Salesforce又是如何在发展和创新的同时维持品牌的连续性?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只SaaS巨兽的崛起之路。 1999-2004年:让软件更易使用 Salesforce要将所有软件带到云端的愿景是革命性的。但完成这样的愿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过去的18年里Salesforce一直致力于实现它。一开始,云的概念是抽象且笨拙的,因此Salesforce选择从一款产品开始做起。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行业的活动很多。像甲骨文和SAP这样的大企业相互竞争,促使企业为其产品添加越来越多的功能,因而其产品变得庞大而复杂。相反的是,公司更需要一个集中的系统来跟踪销售情况和客户数据。 Salesforce的联合创始人都曾从事CRM和销售自动化的相关工作。Salesforce最初开发的产品就比那些繁杂的产品更易使用。Salesforce的产品设置更加简便快捷,集成了现有的系统,更方便用户支付,并且总是能够快速运行。 早期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活动以一个简单的想法为核心——使CRM软件更易于使用。以下是公司一步步实现这个想法的时间轴: 1999年:Salesforce的联合创始人Marc Benioff卸任甲骨文数据库公司副总裁一职,为此他曾耗费13年逐步获取客户支持并脱颖而出。那时候,他已经与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并形成了关于CRM软件以及普通软件改进的初步构想:“这种云端交付模式使得软件类似于应用程序,就好比每月支付电费。那客户又怎么会拒绝每个月为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的应用买单呢?” 当Benioff离开甲骨文时,他从一家他投资的创企里挖了3名顾问——Parker Harris、Dave Moellenhoff以及Frank Dominguez。他们此前就在一起工作,关系不错,有些甚至曾开发过非SaaS的CRM产品,也就是说从一开始,Salesforce团队的技术背景就非常强大。他们所开发的首个CRM版本看起来就像这样: 2000-2002年:Salesforce针对其CRM产品发起了极具侵略性的营销策略,以针对Siebel的抗议活动和“软件终结”活动为出发点展开计划。根据其“反软件”营销信息,软件或是现有的企业预置型软件使得销售人员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变得更加困难。当时在Salesforce网站上的一则信息表明更好的产品、更快的设置和更高的可访问性对一个团队来说是多么重要。 2003年:Salesforce表示他们愿意通过极具争议的举动来传播他们的产品并发展社区。他们利用达赖喇嘛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关注且受到强烈批评,最终Benioff被迫道歉。 同年,公司还举办了第一届年度Dreamforce用户大会。此后,他们每年都会在该会议上为新产品和新创意造势。这正是Salesforce成功建立社区并激起用户对云端的热情之后的下一步动作。 2004年:Salesforce宣布IPO。在交易的第一天,公司就上了头条,因为他们的股票涨幅超过55%。成功的IPO证明Salesforce确实开发了一款人见人爱的产品,幸免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持续发展,并成功地开始让消费者为云计算买单。 在这几年里,Salesforce通过使产品、市场营销和销售策略保持一致而获得了成长。虽然云端应用的概念对用户来说是全新的,但其价值主张——更好的CRM——轻易地替Salesforce拿下了目标客户,也就是众多的销售人员。 这样的主张也正是Salesforce一直倡导的。虽然团队认为他们早期的产品是“错误梗概”,但与Siebel和SAP复杂的CRM系统相比,Salesforce的工具用起来显然更加地流畅、简单。 Salesforce的早期用户大多是销售人员,这也是公司营销策略的关键部分。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销售就是一个赢利渠道,如果能更有效地完成KPI,那么销售团队通常乐于为新技术买单。而Salesforce直截了当地秀出其产品将如何帮助公司赚更多的钱。 Salesforce基本上已经构建了免费试用和软件销售的新模式。其产品就是通过云端交付的SaaS产品,并在早期用户中创造了强大的病毒式传播渠道。Salesforce对外宣称任何公司的前五名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该CRM工具。 一旦团队成员试用了产品并对其产生好感,根据Salesforce明确的定价计划,扩展用户就变得相当简单了。公司可以花钱让更多员工使用这一工具,也可以购买附加的功能。为客户提供的两种扩展方案也促使Salesforce的收入呈几何式增长。 通过病毒式的销售模式将易于使用的产品销售给试用市场,帮助Salesforce提高资本效率。这使得公司能够继续投资其增长引擎。 这些销售和营销实践也促进了公司收入的高速增长。公司在2001-2003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通过用户友好型产品和病毒性分销渠道的结合,公司的收益从2001年的590万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5900万美元。在2004年IPO期间,该公司的估值达到11亿美元。 当时,Salesforce作为CRM的颠覆者,其产品主要还是依靠CRM,但是Benioff看的更远,他的野心绝不仅仅停留在CRM上。 2005-2014年:平台即服务 当Salesforce开始在云端销售CRM时,他们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SaaS公司。他们的竞争对手是现有的企业预置型CRM软件。但随着公司的发展,情况也有所变化。 Salesforce早期的成功预示着市场上云服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这种交付模式使得他们能够更快地开发产品并销售给更多的用户。 对于那些新兴的SaaS公司,Salesforce并没有采取敌对态度,相反的他们构建了一个平台,开发人员可以在上面定制开发应用程序。另外Salesforce还建立了一个社区,其用户可以开发并销售应用程序。他们还通过收购其他SaaS公司并将其添加到自己的产品套件中,从而将其核心产品扩展到CRM之外。 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云端产品,如支持和协作工具,他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因而Salesforce构建的生态系统对开发人员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Salesforce的产品价值也得到了提升。而云服务越完善,Salesforce的成长就越快。 2005年:Salesforce开发了AppExchange功能。在这里,第三方开发人员可以创建自己的应用程序并将其销售给Salesforce用户。 这是培养不断增长的云计算行业的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因为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社区和一批受众。 2006年:Salesforce团队发布了更多的模块,这是一种按需编程语言,允许第三方程序员在Salesforce的多用户共享体系中编写和运行代码。Parker Harris还开发了Visualforce,它允许用户创建用户界面,构建表单、按钮、链接,并嵌入任何他们想要的功能。 2008年:Salesforce发布了官方平台Force.com,这是世界上首个平台即服务平台。它允许第三方在Salesforce架构上开发应用程序。同时,它也为Salesforce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因为第三方在每次登录平台时都需要支付费用。 2011年:Salesforce将收购的众包数据公司Jigsaw更名为Data.com,类似这样的收购帮助Salesforce扩大了SaaS行业中的业务范畴,并增加了赢利点。 2012年:Salesforce将收购的社会客户服务工具Assistly更名为Desk.com。Salesforce在Assistly创业的初期就已经投资了一部分资金,最终在2011年以8000万美元完成了收购。此次收购帮助Salesforce将Desk.com成功转型为社会服务平台。该工具可以利用Salesforce的CRM数据为用户实现更加集成的用户体验。该工具同时为公司扩大了产品用例和赢利点。 2013年:Salesforce将收购的社交媒体监控平台Radian 6更名为Social.com,以便用户整合社交媒体数据和CRM数据。 同年,Salesforce在AppExchange上实现了200万次的App下载和安装。这证明公司作为一个平台提供商的成功和成长,而不仅仅是一家CEM提供商。 这些年来,当人们终于对CRM的云服务产生兴奋时,Salesforce又开始开发其他产品了。现在,他们不只是通过CRM服务传播其愿景,他们还开始通过其PaaS平台向其他开发人员传达愿景。同时,他们开始大量投资收购其他SaaS公司。这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Salesforce。 Salesforce的新平台在SaaS领域也属首创。它提供了恰当的功能和支持,让新的云项目滚滚而来。通过平台,Salesforce将外部开发人员的SaaS合法化,并鼓励人们进行开发。Digital Clarity Group的Alan Pelz-Sharpe说:“按需服务和ASP(应用程序服务提供商)都没有成功地推动我们现在所说的云计算模型。但是将一个开放的B2B交换平台提供给开发者就意味着可用的应用程序数量将呈爆炸式增长。” 由此,Salesforce的价值再次得到了提升——除了通过云端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外,Salesforce还帮助用户开发和运行自己的优质云端产品。以下是Salesforce的网站介绍: Salesforce.com不仅提供强大的、易于使用的CRM产品。我们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帮助企业在整个组织中体验灵活的服务。 这一价值主张彰显了Salesforce在SaaS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以及他们将继续致力研发更加易于使用的软件。 与他们的第一款产品一样,Force.com友好的定价方式带动了购买和分销。每次登录只收取99美分,这个价格标签提升了企业在Force.com上进行研发工作的意愿。按次收费的方式意味着用户开发的应用越成功,Salesforce也能获得越多的利益。 Salesforce通过其CRM产品、Force.com、Data.com、Desk.com、以及Social.com构建了许多的赢利点。在此期间,他们的收入增长比公共SaaS中位数高出了数亿美元。 现在,Salesforce还在拓展CRM以外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了许多跨越式服务。而CRM则成为Benioff和Salesforce对未来设想的起点——一个不需要软件的世界,一个仅依靠云端便能顺利运转的世界。 2015年至今:不断创新 在Salesforce成立的第15个年头,它已成为业内的领头羊。当它向前迈进时,它发现市场上出现了更小更灵活的创企,它也发现了来自其他大企业如微软和甲骨文的竞争,这些公司也逐渐将产品转移到云端。 对了应对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的竞争威胁,Salesforce适时地改变了策略。他们与那些威胁到Salesforce发展的企业进行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将重心逐渐从开发工具、资源和社区,这些任何人都能办到的事情上转移至利用最新技术将竞争对手的举措直接反映在自己的产品中,从而改善自己的产品。 这引起了公司横向和纵向的扩张。他们专注于通过快速利用和整合最新技术并将其提供给不同规模的客户来改善他们的CRM。同时,他们需要不断添加新的云服务来扩展用例,并与微软和甲骨文等企业提供商竞争。 2015年:Salesforce发布了SalesforceIQ,这是一个面向小型企业的CRM。随着Salesforce成为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为其他公司进入SMB市场留出了空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alesforce在2014年收购了RelateIQ的关系情报平台,并将其更名为SalesforceIQ。其价值取向与Salesforce在1999年的初代CRM十分相似:一个易于使用且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用户还享有几分钟的免费试用期。 2016年:Salesforce收购了Quip,一家生产率软件公司,允许用户创建文档和电子表格。这一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与Microsoft Office和Google Docs产生了直接的竞争。 同年,Salesforce收购了电商平台Demandware,这有助于他们建立Commerce Cloud,并开始在Salesforce Suite中提供电商服务。 在2016年,Salesforce还发布了Salesforce Einstein。这使AI技术在其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允许Force.com的用户开发基于AI的应用。Salesforce发布该产品的同时,甲骨文也通过自适应智能应用程序发布了他们的AI计划。几个月后,微软通过Microsoft Dynamics 365发布了AI开发进展。 由于Salesforce面临来自其他CRM系统和其他商业软件的竞争,他们需要不断开发更多的云服务产品,来获取用户。一旦用户开始使用某一种产品,那么针对其他产品的交叉销售就能水到渠成了。产品扩展也是与其他大型的云端CRM供应商竞争的必要条件。 利用AI等新技术完善现有产品,并为开发人员提供用于开发基于AI的应用程序的工具,Salesforce让人们更加轻松地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福利。 但这并不意味着像AI这样的新技术足以使Salesforce具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其他公司也强力推出了AI服务时。但是,通过收购其他的云计算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产品,Salesforce可以进一步扩充平台和套件,并远远超出了CRM的范畴。 Salesforce确实面临着来着多方面的威胁,但依然向前推进着。 Salesforce路在何方? 现在Salesforce已经是一个首屈一指的SaaS公司。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做很多的取舍。他们在其SaaS生态系统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很多方面帮助了其他公司的发展,同时也为许多公司将其传统产品转移到运动创造了空间,并为小而精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了客户群。 由于Salesforce已经发展成为多用途的云服务提供商,而不仅仅提供个企业CRM,他们仍然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例如: 1.在其云产品套件中提供网络服务。一次次的收购已经帮助Salesforce进入许多新的领域,但是Salesforce尚未大幅度扩展到网络服务中。在去年与微软竞标领英时,Salesforce失败了。通过Dreamforce会议、AppExchange和Force.com平台,Salesforce事实上已经为拥有强大的社区网络奠定了基础。创建内部网络有利于获取销售、营销和协作云的数据和网络层。 2.为用户带来更好的AI效用。Salesforce已经将AI整合进许多产品中。一部分原因是在2017年与IBM的合作将Einstein与Watson合并,以便用户扩充数据。但是随着数据越来越复杂,很多人都认为Salesforce过于繁杂。同时许多同类产品都开始关注易用性。Salesforce可以利用AI来让用户更轻松地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特别是Salesforce还提供了一款名为Optimus Prime的内部工具用以组织和清理数据。通过分析用户在Salesforce上已有的数据来添加服务对Salesforce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3.关注国际市场。Salesforce的发展基于对美国市场的关注,而现在他们有机会通过扩展海外业务进一步发展。就在去年,他们与AWS达成协议,扩大合作关系,因而Salesforce不必在数据主权法律国家建立数据中心。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在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今年早些时候他们就在日本建立了第二个数据中心,以应对亚太地区的使用量增长。在持续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学可以使Salesforce更具优势,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更多的区域而不依赖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的租赁资源。 Salesforce对云端SaaS的统治将取决于他们能否不断创新,并提供更多的云端解决方案。这似乎已经成了Salesforce的准则,这也在过去的18年里为用户带来了最大的收益和成功。 从Salesforce中学到的3个关键点 Salesforce将整个软件行业完全迁移到云端的方式是革命性的。一旦用户购买了一个拙劣的产品,那么他就不会对云计算产生任何兴趣。 因此,Salesforce开发了一款CRM并将其植入云端,以便让用户对云产品产生。然后,他们将自己定位为云端领导者来构建更多用户想要的产品,促进自身发展。 1.如何完善当前的工具或程序? Salesforce的云端CRM和他们的“无软件”活动完全基于企业预置型软件难以安装升级的弊端。而想要开发引人注目的产品,你必须要优化当前的解决方案。以下是找到减少产品摩擦的方法: 逐步细分你的客户体验。亚马逊音乐部主管Kintan Brahbhatt认为,产品的摩擦点要比开发人员想象的要多得多。他建议产品经理列出客户需要做的所有决定,并逐一询问。 通过评估其与产品的相关程度进行删减。你会发现有些功能可能并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或并没那么受欢迎。评估和删除那些影响用户体验的功能非常之重要。 2.你公司的品牌是什么,它对你的产品有何影响? Salesforce强调要让产品更易使用,他们被视为创新者,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产品决策也得到了充分的理解。一个定义明确的品牌可以帮你保持产品开发的重心,也有助于你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告诉用户他们可以对你的公司抱以怎样的期望。以下是认识和进一步定义品牌的方法: 发送NPS调查,并专注于定性答案。除了要求用户打分之外,你还需要给他们留一些开放式的区域,供用户留下关于对你的品牌的用户反馈。然后你可以使用单词云生成器来组织调查这些回答。 创建一个电子表格对这些数值进行分类。在表格中,将产品与用户价值、品牌价值一一对应,这样可视化的方式能让你了解你的产品营销是否有效。 3.随着竞争的加剧,怎样让自己更具价值? 正如Tom Tunguz所说,SaaS公司的三个持续竞争优势是网络效应、数据网络效应和生态系统的构建。Salesforce创建了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在当时新兴的SaaS市场中,这一举措是最明智的。 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产生竞争优势。以下是评估方法: 了解用户选择竞品的原因。选择一个对你的产品来说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论坛上发布问题,向真实用户询问“为什么有人使用这一产品?”提出这一问题也能让你了解到竞品的一些缺点,取长补短。 发布免费工具让用户认识到你的价值。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仅仅是让人们尝试你的产品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获取大量用户或是让他们立即了解产品的价值所在。免费的工具,或是像Salesforce的免费试用期,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你的产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产品的价值。 贝尼奥夫在他的书背后写道: Benioff在Behind the Cloud一书中写到: “一个想法解决一个问题,那它仅是个策略,但当它成为万金油时,它将成为一个伟大的策略。” 世上无捷径。你需要的是一个梦想,并一往无前地为其奋斗。 如果Salesforce只停留在销售CRM,那么他们觉不会有今日的辉煌。CRM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闯入云端市场的撬棍,最终使他们成功的是他们一直以来不断寻求创新并传播他们的愿景。 Salesforce作为一家SaaS公司身居高位,从1999年开始成长并从未减缓脚步。现在他们必须不断向前才不会被超越。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0月31日报道 (编译:王潇宵)
    Salesforce
    2017年10月31日
  • Salesforce
    Salesforce新增3个销售云业务,并成立5000万美元AI创企基金 Salesforce在推出爱因斯坦人工智能功能一周年之际,为其Sales Cloud服务用户新增了三个功能。 新的爱因斯坦预测功能将使用机器学习帮助销售经理根据存储在Salesforce中的所有数据,对团队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表现提供更准确的预测。 这一功能旨在帮助经理在预计销售收入时避免猜测,而且,使用基于数据科学的预计还可以将公司的所有历史记录都包含在内。 新版本中也会有针对销售代表的新功能。爱因斯坦机会评分功能将会给销售代表提供有关正在进行中的交易最有可能成功的信息,以及处于风险中的交易信息。这些信息将会帮助销售代表们找出最值得花时间的地方,以达到最大的影响力。 爱因斯坦电子邮件见解功能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来解析销售代表电子邮件的文本内容,并告知需要回复的邮件及其原因。至少在理论上,这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关键信息,特别是在经历一整天的客户会议之后,收件箱爆满的时候。 这三个新功能目前都在试用中,预计将于明年初正式推出。该公司表示,目前尚未对此定价,预计将会在正式推出时公布价格。 除了产品消息外,Salesforce还注资5000万美元成立了专门面向AI公司的基金。Highspot、Squirro和TalkIQ是第一批与新基金合作的公司。除此之外,Salesforce Ventures还投资了创企工作室All Turtles。这家由印象笔记前CEO Phil Libin和Jseeica Collier、Jon Cifuentes创办的工作室主要专注于创办AI公司。 【AI星球(微信ID:ai_xingqiu)】9月24日报道(编译:福尔摩望)
    Salesforce
    2017年09月25日
  • Salesforce
    当人工智能遇见企业 SaaS,Salesforce 为销售云业务开发三项全新服务 距离 Salesforce 推出其 AI 产品 Einstein ,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在庆祝 Einstein 一岁生日时,Salesforce 为其销售云(Sales Cloud services)企业用户开发了3项全新功能。 这里简单介绍下 Salesforce 旗下的7个主要产品方向,Service Cloud、Sales Cloud、Marketing Cloud、Community Cloud、Analytics Cloud、IoT Cloud 和 APP Cloud。分别为企业的客户服务,销售业务,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等各个领域提供帮助。 在这些新功能中,Einstein Forecasting 会基于 Salesforce 中所存储的企业用户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帮助销售主管预测他的销售团队在接下来的时间段内会有何种表现。其目的是帮助经理们在制定团队销售目标时不要感性地猜测,而是依据公司历史、团队的过往销售数据科学预测。 Salesforce 也会为销售代表们开发新功能,Einstein Opportunity Scoring 会给团队指出哪些销售交易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哪些可能会失败。从而给销售代表们指出应该把时间花费在哪里,以提高效率。 Einstein Email Insights 会用自然语言解析销售代表邮箱内的邮件内容,指出哪些邮件是重要的,并应该如何回复。从理论上讲,这应该会帮助人们不再错过关键信息。尤其是邮箱中堆积了太多的垃圾来信时,销售们很容易把握不住重要用户信息。 目前这三项功能都处于试用阶段,预计将在明年年初推出这一功能,价格也会于那时公布。除了这些新功能,Salesforce 还会为人工智能领域公司投资一笔5000万美元的专项资金,Highspot, Squirro, 和 TalkIQ 是第一批接受此笔融资的企业。相比于其他竞品,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沉淀了多年的企业用户数据,未来 Salesforce 可能还会通过收购来进一步扩充其数据量。 来源:36氪,作者:徐宇。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zhuanzai@36kr.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Salesforce
    2017年09月22日
  • Salesforce
    以Salesforce平台为基础记录客户交流,企业软件Apttus获5500万美元E轮融资 以Salesforce平台为基础的企业软件Apttus今日宣布,已完成5500万美元融资轮,很可能是公司IPO之前的最后一次私人投资。 虽然CEO Kirk Krappe不愿意透露公司最终是否将上市,但他明确表示,这次融资的目的在于给未来投资人注入信心。“公司的增长仍然十分强劲,不过我们感觉,赶快进行最后一轮股权融资是明智的选择。” 此轮融资由印度系统集成商Wipro旗下私募股权公司Premji领投,原投资人Salesforce,K1和Iconiq跟投。 截至目前,Apttus已经融资3.29亿美元,估值达13亿美元,也就是一家独角兽公司。近几年来,该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寻找潜在投资人,C轮1.08亿美元融资的投资人有科威特政府投资局,D轮8800万美元融资则有沙特阿拉伯的参与。 事实上,Salesforce此次的支持对这家公司来说至关重要。2015年年底,Salesforce收购Apttus的竞争对手SteelBrick,给这家公司当头一击。之后,Apttus开始开发针对微软Dynamics版产品,以期获得一定的独立。不过,时间治愈了所有伤口,在这次融资中,Salesforce成为这家公司的投资人之一。 Krappe说,尽管之前Salesforce收购了Steelbrick,但他们的关系从未有所影响。“他们是收购了一个很小的竞争对手,但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大部分业务都是在Salesforce平台完成的。”Krappe说。 Apttus在销售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销售人员和客户建立关系的时候,他们可以在Salesforce上记录下和客户的交流。当交易过程启动时,企业可以使用Apptus这样的软件来报价、拟订合同,以及在销售后收款。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9月14日报道 (编译:拿铁小心心)
    Salesforce
    2017年09月14日
  • Salesforce
    甲骨文拟招聘5000人,云服务与Salesforce开战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乐学 据外媒报道,为了与云端软件先锋Salesforce争夺云端软件霸主地位,甲骨文决定再招聘5000名员工。 周一,甲骨文称,它将会招聘5000名人才来打造它的云端产品和服务。这些人才包括“工程师、顾问、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甲骨文称,它的云业务“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 近些年,甲骨文开始将云端服务作为自己优先发展的业务。它已拓展到了云端软件、平台和基础架构等领域,其目的就是为了迎接云端软件先锋Salesforce和其他公司如IBM的挑战。 在今年6月,甲骨文公布的第四财季报告显示,它的云业务销售额较一年前增长了58%,增长到了14亿美元。在整个财年中,甲骨文的云业务销售额为4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60%。 在一项声明中,甲骨文称,在此次大举招聘之前,该公司今年已在美国为其云业务招聘了2650名销售人员和1500名开发员。 甲骨文并没有明说,它如此大规模的招兵买马是否是为了对付云计算巨头Salesforce。 在云端软件领域,甲骨文和Salesforce是死对头。Salesforce 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曾为甲骨文工作。而甲骨文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和执行董事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并不喜欢竞争对手,尤其是自己昔日的部下,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 埃里森从不惮于与Salesforce较量。两个月前,在甲骨文宣布第四季度财报的时候,埃里森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他的公司正在赶超Salesforce。 “我们的云业务营收超过了20亿美元。”埃里森说,“我们在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上正在赶超Salesforce。” 但是,在上周,Salesforce也公布它的季度财报,其利润和营收均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预期。贝尼奥夫表示,该公司的云业务营收今年将会达到100亿美元。而这也是甲骨文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 但是,甲骨文发言人并没有透露,新招募的这些员工是否会在旧金山湾区工作。 甲骨文宣布招募5000人似乎也是为了与Salesforce争夺眼球。因为Salesforce在旧金山建造的高达335米的Salesforce大楼刚刚竣工,真可谓高耸入“云”。该大楼高过了这个地区的任何其他建筑,包括甲骨文在奥克兰的甲骨文球馆。
    Salesforce
    2017年08月30日
  • Salesforce
    Oracle 输了:Salesforce 抢先年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 ! Salesforce.com公司的第二季度销售和收益表现超预期,连续第三季度上调了预测,声称其年收入率先突破100亿美元,速度之快足以傲视历史上任何一家企业软件公司。 但是投资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今天正常交易时段上涨1.3%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下挫了约1%。 这家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开发商声称第二财季收入达到25.6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一致的估计数字:25.2亿美元。每股收益33美分也高于估计,多出一美分。尤其是,Salesforce.com将全年利润预测上调了一美分,并将收入预期上调了1亿美元,预计在103.5亿美元至104亿美元之间。 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见图)在公司的收益电话会议上绕场一圈,庆祝年收入突破100亿美元大关,高兴之余发布了这则颇有针对性的推文。 Salesforce赢了,Oracle输了。现在目标争取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https://t.co/7ezjD4Z6wt -Marc Benioff(@Benioff)2017年8月22日 他说:“许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说,我们不可能会取得这样的成绩。”贝尼奥夫现在设定了新的目标: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他表示,通过内部自身发展,公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它目前记有的多达150亿美元的递延收入和未开账单的收入表明了这一点,另外该季度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其增长幅度达到30%。 利润在哪里? 尽管总体表现强劲,但该公司称第二季度的最终净收入却不到1800万美元,比一年前猛跌了92%。Salesforce.com的经营支出大部分继续来自销售和营销,这一块占了总支出的63%以上。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安德鲁·巴特尔斯(Andrew Bartels)表示,实际上,这一项支出的百分比增长几乎与收入增长相当,使得营销和销售成为该公司的增长引擎。他说:“实际上,就Salesforce创造的每一美元收入而言,它将其中的约45美分花在了销售和营销上。如果你把这么多的钱花在销售和营销上,要是没有获得那种收入增长势头才怪。” 巴特尔斯称Salesforce.com的季度净收入“少得可怜”,不过表示这未必表明其商业模式很糟糕。确切地说,该公司奉行的战略类似亚马逊公司的战略,那就是在公司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为了通过迅速发展来扩大市场份额,零售业务方面不惜亏本。巴特尔斯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它并不适合大多数公司。” 51 Research LLC的商业应用软件调研主任谢丽尔·金斯顿(Sheryl Kingstone)表示,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对Salesforce.com来说管用,因为这家公司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发展。她说:“不仅其核心客户群方面还大有未发掘的机会,还可以得益于服务收入、扩大许可证收入和新的市场(比如电子商务)。我仍认为Salesforce.com大有机会。” Salesforce.com的高管们显然认识到盈利方面的问题,他们在分析师参与的电话会议上选择透露的数字可以表明这一点。贝尼奥夫说:“我们在增长总收入的同时,继续提升业绩、增加利润,这至关重要。这是我们高层管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二季度营业所得现金增至3.31亿美元,增幅达到32%。递延收入增长26%,达到48.2亿美元。这块收入加上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使得该公司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年度收入合计104亿美元。预订收入足足增长了39%。Salesforce.com还表示,自由现金流量在过去三年增至三倍,收入翻番,这表明其现金数额在不断增长。 该公司还在各地区、各大核心产品系列方面显示出了强劲增长的势头。美洲区收入增长24%,欧洲/中东/非洲区猛增34%,亚太区增长25%。该公司的旗舰产品Sales Cloud(销售云)增长17%。Service Cloud(服务云)增长21%,Salesforce Platform猛增32%。Marketing Cloud(营销云)的总体增长势头最强劲,达到57%。 平台相关业务的增长也清楚地表明,这家公司在执行由应用软件提供商转身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这个战略方面做得很好。贝尼奥夫表示,成为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流失率,还能加快发展、进军新市场。他说:“我们搞清楚想要专注的某个市场后,由于自身的平台,我们能迅速实现目标。” 分析师金斯顿认同这种看法。她说:“千篇一律的应用软件解决不了许多公司在将来面临的问题。平台才是关键。”
    Salesforce
    2017年08月23日
  • Salesforce
    Salesforce推出AppExchange合作伙伴计划,拨款1亿美元满足企业需求 Salesforce已经为初创公司拨款了3.5亿美元,3.5亿美元将分配到四个基金 AppExchange是由Salesforce 推出的、旨在发布自定义程序的共享中心。用户不仅可以利用 AppExchange 下载、安装别人共享的自定义应用程序,也可以将自己创建的自定义程序发布到 AppExchange 站点共用或交换。 迄今为止,AppExchange 上已经有3000多个应用程序,安装次数超过400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Salesforce 发生很多变化,创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Salesforce准备将AppExchange 推进到下一阶段,以更好地解决企业内基于订阅服务的需求。近日,公司推出了一个合作伙伴计划,采用全新的定价模式以替代现有的独立软件供应商(ISV)模式。为此,Salesforce 已经拨款1亿美元来激励开发商、创业公司和ISV。 Salesforce执行副总裁Leyla Seka对此表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以及大量的数据为开发人员提供了超越应用程序、构建组件、智能机器人、数据流等等以外的新机会。新的AppExchange合作伙伴计划使下一代Salesforce ISV拥有满足他们成功的必要因素,不仅为软件供应商传授先进的Salesforce技术解决方案,还将初创公司转变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以下是AppExchange合作伙伴计划较之以往的变化: 建立一个AppExchange Trailblazer Score:实际上是一个评价系统。评判的标准包括客户服务、评论、开发人员在Trailhead(一个培训平台)上的参与度以及采用技术的频率。 净收入较低(PNR): 对于新的合作伙伴,Salesforce正在减少应用程序订阅所占的百分比。传统的百分比为25%,新合作伙伴只有15%。但是Salesforce规定,现有合作伙伴将保持在25%,除非续约,否则比例将保持不变。 新培训:为了使开发人员更轻松地将应用程序纳入市场,Salesforce简化了培训流程,推出了一个新的AppExchange向导和支付工具,其中包括支持欧元支付、自动结算(ACH)和信用卡支付。此外,Salesforce还为Channel Order app开辟了API支持。最后,推出合作伙伴计划仪表板,开发人员可以跟踪应用的整体进度和在AppExchange Trailblazer Score的得分。 新技术工具:开发人员可以访问Heroku和Salesforce DX,从而实现群组协作功能。 未来,Salesforce将通过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1亿美元的平台基金。虽然这不是Salesforce的第一个投资,但此次投资的目标是建立生态系统来满足企业的需求。根据Salesforce Ventures副总裁Matt Garratt的说法,接受资金赞助的开发商必须建立与公司战略一致的内容,并为Salesforce 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Salesforce已经为初创公司拨款了3.5亿美元,3.5亿美元将分配到四个基金。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venturebeat.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3245.html
    Salesforce
    2017年05月03日
  • Salesforce
    从创业到成功,SaaS巨头Salesforce靠的是这七大秘诀 编者按:本位来自微信公众号“WPS企业服务研究院”(ID: WPS-SaaS),作者 欧开磊。WPS企业服务研究院是金山WPS旗下的一个专注于研究企业服务行业的平台,旨在提供更有价值的企业服务行业分析、大咖观点与前沿资讯。 Salesforce可以说是所有SaaS公司的先行者,而我有幸在Salesforce 2004年IPO之前就加盟公司。创建于1999年的Salesforce目前已成为全球按需CRM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Salesforce取得的巨大成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功带领企业软件进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时代:软件通过互联网和订阅租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从左至右依次是:Marc Benioff,Parker Harris、Dave Moellenhoff、Frank Dominguez) 得益于Salesforce创始人Marc Benioff和公司联合创始人Parker Harris、Dave Moellenhoff和Frank Dominguez的宏大愿景,软件产业自此永远地改变了。Salesforce 从一个斗志昂扬的行业新星快速成长为行业领导者,它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的策略值得今天的SaaS创业者们好好学习。Salesforce之所以能成长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主要得益于公司遵循的七大原则: 1.  能清晰明了地阐述你产品的价值 2.  凝聚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3.  真正了解你的客户,并让他们成为你的英雄 4.  打造一个平台 5.  让信任成为你的第一价值 6.  全力以赴,敢于与巨头较量 7.  敢于冒险,顺应潮流 今天那些很成功的 SaaS 公司,大都遵循了这七项原则。遵循这7项原则虽然不能保证你的公司能像Salesforce一样成功IPO,但对你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一、能清晰明了地阐明你产品的价值 要想确保你公司的业务模式是可行的,那就必须同时满足下面所有这些需求,这样你的公司才有一飞冲天的潜力: •  你的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用户也愿意为这种需求买单。 •  你有足够多的潜在用户,能让公司越来越壮大。 •  你提供的解决方案足够复杂,有很高的技术壁垒,让竞争对手很难进入。 •  你能高效推广和销售你的产品。 如果你能简洁地阐述你的产品的价值,你将会受益良多。市场将能很容易地了解你所提供的产品的价值。潜在客户也能对你们简洁的产品说明产生共鸣,因为客户总能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这些信息。简单的产品解决方案说明可以掩盖其技术的复杂性,并让客户放心,这方便你更好地推广和销售你的产品。 简单地说,Benioff的愿景是使企业软件像 Amazon一样简单好用。而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Salesforce也确实做到了这点。正如它简明扼要的宣传语所展示的那样:“移动鼠标、点击、关闭”。 二、凝聚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创办一家公司并将其打造成一家能够长久发展的公司并非易事。要做到这一点,创始人需要一支能够和自己一样热爱这个公司的团队。 作为全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之一,John Doerr在谈到创业公司招聘时曾谈到两类不同的人:“雇佣兵”和“传教士”。 在Doerr看来,“雇佣兵”与“传教士”这两类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雇佣兵思考问题有很强的机会主义色彩,而传教士会从战略层面考虑问题。 (2)雇佣兵通常适合短跑冲刺,而传教士更适合马拉松。 (3)雇佣兵关注自己的财务报表和竞争对手,传教士则更关注自己的客户体验和价值展现。 (4)雇佣兵是狼群的boss,传教士是团队的导师或教练。 (5)雇佣兵担心权益;传教士痴迷于作出贡献。 (6)雇佣军的动机是赚钱;传教士也知道钱很重要,但相对于钱,他们更热衷于做出有意义的事。 一家有改变世界愿景的创业公司能够吸引上面所说的传教士那样的员工,这种员工更愿意为了一个崇高目标而非更高的薪酬而奋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有崇高的愿景去激励员工,但是有崇高愿景的公司更能集结一支由愿景和目标驱动的团队,而不是被金钱驱动的团队。 Salesforce确实有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改变企业软件的交付方式。Benioff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人,他在 1999 年就意识到,互联网可以提供SaaS服务。这种观点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荒谬可笑的,因为企业并不愿意将他们的数据储存在第三方服务器上。企业里的CIO们对 SaaS 也表示各种担忧,他们对一个基于网络的的应用程序在安全性、性能、功能性和可控性上是否优于软件包非常质疑。 面对这种情况,Benioff依然极力推崇“无软件”的优点。他坚持认为公司应该能够通过互联网来租赁企业软件,租赁费用要比购买传统企业软件包的费用便宜得多。 每一个创业者都想要一个能全力拥护公司使命的团队。真正伟大的公司是那些把激情和奉献精神灌输给员工的企业。而Salesforce的使命就是“终结软件”。 三、真正了解你的客户,并让他们成为英雄 对于任何公司来说,与客户建立持久的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对于打造一家成功的 SaaS 公司更是至关重要。线下世界的商业模式的特征是一次性交易,商家很少关心自己产品对用户的实用性和价值,这种模式是无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SaaS业务的。想想传统的企业软件和SaaS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 传统企业软件: •  客户一次性购买完成 •  价格昂贵,标价有时高达数百万美元 •  客户购买企业软件的同时,还要购买相关硬件 •  客户需要专门招聘管理维护软件的IT人员 •  要升级,客户必须花钱购买安装 相比之下,SaaS 模式是: •  按需租赁代替了购买 •  顾客无需购买任何软件或硬件 •  客户不需要招聘操作管理软件的 IT 人员 •  SaaS更新时会与客户使用的软件无缝同步 在 SaaS 领域,“销售”只是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的开始。SaaS 供应商应该要想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他们的服务无法为客户提供价值,客户将不再续约。 在Salesforce内部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SaaS 供应商是“业主”,客户是“租户”。Salesforce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租赁访问功能和数据存储功能。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业主”,SaaS公司就需要有对自己满意的“租户”(即客户)。Salesforce在很多不同场合都分享过这个形象的比喻。 Benioff意识到,SaaS 需要的不单单是传统的客户支持团队,所以他在公司里专门设了一个新的岗位:客户成功经理。公司会给愿意花更多钱租赁服务的客户配专门的客户成功经理,客户成功经理会经常与客户交流,负责分析客户使用Salesforce的状况,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使用方案。客户听从客户成功经理的建议也会愿意买一些价位高的产品。 Salesforce还非常重视对其客户的成功进行营销推广。Salesforce会将印有真实用户人像的海报挂在公司走廊;每一个使用Salesforce SaaS服务的客户都被打上“英雄”的标签。Salesforce 甚至在各个广告渠道大力宣扬这些英雄。不管在客户公司内部还是在我们的用户大会上,我们的客户俨然已经成为我们产品的代言人。 客户口碑对企业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只要你能让客户获得成功,客户就会成为你品牌的粉丝,并帮你传播和推荐你的产品。懂客户,就是懂得与客户共兴共荣的道理,客户也是你通向成功之路的坚实桥梁。 四、搭建一个平台 作为一个打造SaaS 产品的创始人,你能简明扼要地阐述你产品的价值,你的团队也被你大胆的远见所鼓舞,并致力于将远见变成现实。你知道公司提供的服务需要能够吸引并留住客户(长期租户)。考虑到这点,下面这个建议听起来可能会显得有悖常理: 不要打造客户要求的东西 你的客户可能会要求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这时你就需要判断开发这个东西是否有利于客户的成功和你自己的成功。 下面举一个Salesforce 发展初期的例子来阐述这个问题。早在 21 世纪的头几年,大部分企业还不习惯将公司数据存储在第三方。由第三方拥有和经营应用程序的想法甚至被认为是一种该遭诅咒的想法。Salesforce的很多潜在客户和投资者都坚持要让Benioff提供除SaaS产品以外的内部部署版本。 然而Marc、Parker、Dave和Frank 这几位公司合伙人却决心忠于自己的使命:颠覆软件产业。他们知道客户想要什么,但却提供了一个比客户想要的更好的东西。他们拒绝打造一个内部部署版本的产品。如果他们听从客户那么做的话,他们就无法打造一个SaaS应用平台了。 从2004年到2008年,Salesforce为自己成为应用平台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东西都不是客户要求的: •  2004年:我们使深层元数据驱动自定义,市场上称为Customforce。 •  2005年:我们发布了Multiforce,这是一个小工具,在Salesforce 的用户界面上选择性地呈现应用功能。 •  2006年:我们发布了AppExchange,这是Salesforce核心服务的扩展目录。 •  2007年:我们发布了Apex,一种被用作添加应用程序业务逻辑的强类型编程语言。 •  2008年:我们推出了 Visualforce,一种用来构建 Salesforce 自定义用户界面的一种模板语言。 Salesforce 构架了一个平台,并说服第三方开发者为自己的服务平台开发功能。如果你也能复制这个模式的话,你就能将你的产品开发团队的规模扩增几个数量级。 打造你知道能为大部分客户提供价值的平台。倾听客户要求,并以此为产品路线图提供指导,但绝不能让客户需求左右你的产品路线图。你希望确保客户的成功,但不是做客户要求的事。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成。 五、让信任成为你的第一价值 如果一家SaaS公司在客户留存方面出了问题,那么它的丧钟也就敲响了。作为一家蒸蒸日上的SaaS公司,你肯定想一辈子留住客户。但是,如果客户不信任你的话,他们就不会一直留存下来。 在Salesforce IPO后的18个月里,我们就遭遇到了客户信任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团队、软件和数据库的规模与复杂性都日益增长。这时我们很难及时交付能满足企业软件高质量要求的新功能。 2005年末至2006年初,Salesforces 遭遇了一系列严重的服务器宕机的问题,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大家纷纷表示SaaS的产品交付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公司的前景开始备受质疑,客户也开始丧失对我们的信任,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开始有点怀疑自己了。 公司的客户因此抱怨说服务不可靠。更糟的是,竞争对手在得知 Salesforce 服务下线后,趁机提供免费试用注册,并且将 Salesforce 所有的问题都曝光给媒体。很快,Salesforce服务可靠性的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 然而,危机之中方能显现你的勇气与信仰。 Salesforce联合创始人Parker Harris解决这一系列宕机故障问题的方式就是停止所有新功能的开发。团队的所有精力都放在提高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上面,这个过程持续了好几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Salesforce还推出了一个名为trust.salesforce.com的网站,网站上会显示我们服务器的实时运行状态,包括最新的例行维护信息、交易和速度的历史信息、目前及最近的网站钓鱼和恶意软件报告、最新的安全技术和最佳的安全实践。Salesforce教育现有客户、潜在客户与记者,在这里有他们所需的信息,我们不会隐瞒任何问题。 这让Salesforce 获得了足够的传播主动权。这种实时更新状态的做法在今天比较常见,但是在2006年,能做到如此程度的公开透明度绝对是一种极为创新的做法。 直到今天,你依然可以在Salesforce trust的网站上看到这句话:成功的基础在于信任,而信任来自于透明化。 在打造一家SaaS公司的过程中,要确保服务的可靠性,在系统出问题时不要对客户有丝毫隐瞒,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六、全力以赴,敢于与巨头较量 如何才能为你的SaaS创业公司赢得认可和尊重呢?其实你成功的机会是非常小的: •  IT转型到云服务其实才刚刚开始。为什么要做SaaS?(why SaaS) •  你的营销预算太少,你需要打造一个品牌。你是谁?(Who) •  你需要与市面上的很多竞争对手竞争。你有什么特别之处?(What) •  潜在客户不喜欢改变。他们为什么要改选用你的产品呢?(Why) 要打造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你必须回答上面所有问题。你需要说服客户SaaS是最好的选择。你需要说服业内分析师和媒体你的公司是具有颠覆性的力量的。你需要说服客户,你的解决方案和市面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产品一样可靠。你需要说服每一个人,你的公司正在给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肯定不想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SaaS?SaaS服务允许客户根据实际需要租赁服务。对于SaaS的客户来说,他们不需要购买任何软件或硬件,因为SaaS产品全在云端。对于SaaS供应商来说,他们只需维护和更新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支持维护SaaS应用比支持维护传统软件要高效得多。不管对SaaS提供商还是客户,这都是一种双赢。 而对于有关“who”、“what”、“why”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从Salesforce的案例中找到答案。 从Salesforce 成立之初,Benioff就将Salesforce描述为一个可以替代微软、Siebel、甲骨文和SAP的另一个选择。将自己的羽翼未丰的小公司描述为那些巨头公司的竞争对手,这让Benioff很快就成为话题的中心。通过不断将Salesforce描述为那些行业巨头的竞争对手,Benioff为公司多增加了一层可信度。 Benioff的这种做法也成功吸引了媒体和分析师的注意,他们开始纷纷报道天生好斗的Salesforce是如何挑战传统软件巨头的。Salesforce显然处于弱势,但Benioff却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去抢庞大竞争对手的风头。 Salesforce 早期曾举办一场名为“软件终结者”的广告活动,广告宣传画中描绘了一架灵活的的战斗机击落一架红色双翼飞机,暗示 Salesforce 终将打败 Oracle。 Salesforce类似这样的营销例子Salesforce还有很多,它在新闻发布方面总是会有战略性的营销方案。恰到好处的宣传让Salesforce 深入人心,这样的宣传可以带来新的客户、新的合作伙伴,同时也带来了客户群的稳定增长。强调增长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因为创业公司的增长率通常比传统大公司要高,毕竟创业公司的用户基数要低很多。 作为创业公司,你在行业中当然是处于下风的。这时不妨借鉴Salesforce的宣传做法,这是让自己成名的一个有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你也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如果那些大的竞争对手对你的宣传策略做出了回应,等于他们帮了你一个忙,因为他们的回应等于变相确认了你的宣传信息。 七、敢于冒险,顺应潮流 创业公司相比其传统竞争对手而言有几大优势:创业公司更灵活、更有创造性,而且比传统的竞争对手更善于利用最新的技术。创业公司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现有的问题。 创业者是富有远见的梦想家,他们能看到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并坚信能够将梦想变成现实。创业者所面临的挑战是要不断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下一次的颠覆会是什么,下一次颠覆将会如何重塑公司?创业精神的核心就是敢于冒险的精神,同时敢于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做出大胆的假设。 Benioff是一个富有持续远见的人,他的雄心没有停留在对Salesforce产品的最初设想上。他一直在思考Salesforce的演变:从单一应用到一套应用,再到一个快速应用开发平台,从企业协作工具到一个应用程序容器和数据库提供商。 Salesforce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受到竞争对手和相邻领域公司的发展影响。公司的产品策略也在顺应着潮流,从移动云计算到社交网络,再到大数据。在这个过程中,Salesforce 也学到了通过收购公司的方式来获取有助于实现公司愿景的核心技术。 对于软件的未来,Benioff经常会发出比较大胆的预测,并把将预测变为现实的艰巨任务交给自己的团队去完成。他自己非常喜欢下面这句话: 对于1年内能实现什么,大家普遍都预估过高,但对于10年内能实现什么,大家往往又太过低估。 想想明天能带来什么,对于公司10年内能取得什么成就要做出大胆的预测。然后跳上冲浪板,脚踩浪潮,勇往直前。
    Salesforce
    2017年03月20日
  • Salesforce
    王兴:下一波互联网的方向是2B行业的创新,中国2B行业一定会赶上 我在2013年的时候做了一个事,美国科技界或者互联网圈的资本市场、科技业和互联网信息产业,美国的上市公司,我把它拉了一个名单,中国也拉一个名单,事实上中国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是跟着美国走的,因为美国可能是先遇到了,很多创新技术先到了,所以我当时看说有哪些产业在美国已经产生了很牛逼的公司在中国还没被真正做起来,而且这个产业将来如果时机具备的话也会在中国是很牛逼的公司。 这个方法论非常简单,我就把美国拉一个名单,把中国拉一个名单,来对比,我这个对比完了之后发现一个让我非常震惊的事,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很牛逼的比如facebook、Google、亚马逊,都是非常牛逼的,但是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里还有另外一派,也非常牛逼,只不过是这一派没有像互联网公司这种曝光多,名气大。 但是这一派其实都很挣钱,比如说salesforce,比如说workday,他们基本占据科技业的另外一半,在科技业的一半是to C的公司,他们占了一半的市值,在2012、2013年的时候,to B的这些公司占了另外一半市值,比如说Oracle,他们占了另外一半市值。所以其实还有很多很牛逼的公司,但是我们把这个来看中国的话发现中国to C的公司都很牛逼,最大的是阿里,然后是腾讯、百度,to B的公司居然找不到,基本上找不到,就是说有活着的,但是活得很惨。 所以我就很纳闷,为什么中国这些to B的企业活这么惨呢?为什么美国能产生这么大的to B的企业中国产生不了呢?我就很纳闷,所以我就找了一些我认为比较有真知灼见的人交流,其中有一个人还是比较牛逼的,给了我一个答案,我认为这个答案是比较真实的,他说你看这是美国的to B科技企业做出来的,都是给企业或者给商家提供解决方案的。 我刚才说的salesforce是销售团队管理解决方案,workday是HR解决方案,都是给企业和商家提供解决方案的。为什么这些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在美国活得很好,在中国活得不好呢?原因非常简单就是美国这个国家商业周期非常长,因为商业周期长,所以任何一个企业所有能用来竞争和发展的东西基本上都用光了,他们的发展出现瓶颈了,当他们出现瓶颈的时候就开始搞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 而他们要搞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的时候,他们没有这些技术支持做不了,所以说白了就是美国的企业在过去这些年率先遇到了市场红利枯竭的状态,因为遇到市场红利枯竭,它就要寻求自己的效率成本和创新,它要寻求自身的效率成本和创新的时候就对各种新式的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各种工具开始产生兴趣。 而过去中国这些年是什么情况呢?傻逼经营一个企业都能赚钱,这么说好像我们比傻逼还不如,我们还亏钱呢,我们是战略性亏损。我这么说,你们可能说我言过其实,但中国过去这些年实在是赚钱太容易了,当然了,大部分人存在的问题是不具备可能知道这个事情很容易赚钱的认知或者不具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本,其实中国过去很多行业是极其赚钱的,非常多。 我给你讲几个赚钱多的例子,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什么呢?大家说我这个企业搞得很好,发展很好,赚钱很好,我为什么要冒风险去用你新给我提供的产品呢?我为什么要冒险使用一个salesforce呢?salesforce是一个很难用的产品,虽然这个公司非常非常值钱,但是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用的产品,而且非常非常贵。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没必要,因为企业发展很好。所以这是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因为过去这些年整个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发展特别容易,靠市场红利驱动就能发展,就能赚钱,所以他们对于新工具、新方法的采用意愿特别特别低,所以这时候有人说我给你们公司做一个工具你要不要买,他根本没有兴趣的。 走到今天,我认为这个事情发生变化了,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商家的经营因为遇到障碍了,所以当它的销售额不涨、利润不涨的时候它就要想办法提高效率,创新服务,想法降低成本,它自己没有办法。 最近一段时间里面,我的判断是下一波中国互联网如果想回暖的话,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供应链和to B行业的创新,是他们驱动的。所以这是供给侧,这是回到我说他们过去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有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来看供给侧,如果要做改革的话,可能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变化能实现他们的创新,实现效率成本改变。 一、管理。其实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是非常非常差的,你们难以想象。我原来也挺自卑的,觉得我们互联网企业,因为发展速度太快了,管理很差,而且很多传统企业的HR,那些大牌公司的HR,一问我们互联网企业的情况都面露鄙夷之态,你们互联网企业太糟糕了。所以我内心一直对于我们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包括美团点评的管理非常自卑,但是过去的几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极大的变化。 二、战略差。跟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交流,问他们说你们公司战略是什么,大概有一半回答这个问题很明显是现场随口讲的,有90%的回答出的那个战略,那句话的陈述方式就明显是战略的陈述方式,有90%的。在剩下的10%里面,那个战略不是一个可行战略,中国企业的战略能力太差了。 三、营销太差,都是无差别营销,都是效率极低的营销。 四、经营水平太差。帐算不清,我们这个行业应该见很多餐饮商家,你们认为你们服务的这些餐饮商家里有几个能够把他的帐算清的?我认为在餐饮行业里能够把帐算清楚的商家不超过1%,很多商家莫名其妙的倒闭了,而且看起来很牛逼的品牌,你跟他聊聊,他连帐都算不清,经营水平太差了。 五、技术理解能力、技术应用太差了。过去这些商家根本就没有科技意识,为什么到互联网来的时候,中国的电商把中国的零售全部打惨了,美国虽然零售业压力很大,但是美国的沃尔玛和亚马逊打了很多年,原因非常简单,沃尔玛这家企业,美国的传统企业技术实力是非常强的。   我讲一个例子你们就知道了,亚马逊大家现在公认是一个科技企业,亚马逊的第一个CTO是沃尔玛的CIO,也就是贝索斯作为一个横跨科技业与互联网的人,他在成立亚马逊的时候第一想到的人不是去微软招人,也不是去雅虎招人,第一想到的是去沃尔玛招人,可见沃尔玛的技术有多强。 沃尔玛的技术有多强我讲一个例子你们就知道了,沃尔玛这家公司是有自己的卫星的,觉得技术够强了吧。 所以在美国,任何行业都是科技业,开超市的这么一个公司人家都做科技,也是一个科技公司,这就是美国和中国的差别,中国有渠道公司,有营销公司,有零售公司,有培训公司,这些公司渠道公司就是渠道公司,零售公司就是零售公司,销售公司就是销售公司,营销公司就是营销公司,在美国所有公司都是科技公司。所以中国对于科技的应用太差了。 六、供应链产业的结构太差了。供应链产业结构是什么呢?比如说中国,任何一个餐厅,他从哪儿进货,没有专业的供应商,在欧美都是有专业公司的,所以他们的效率极高。 这些都是我们整个供给侧现在存在的巨大问题。面对这些供给侧存在的巨大问题,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巨大。因为其实从我刚才讲的这些要素里看到,从我们刚才讲的要素里看到,我们习大大提出要搞供给侧改革,我们的商家,我们所面临的商家本质上就是供给侧,但是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有可能自我革命,自我提升呢?不可能,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是有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帮助我们整个产业实现这次供给侧改革的。而这次供给侧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就是让整个中国的产业供给侧实现互联网化、数据化,因为实现互联网化、数据化,在这基础上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解决方案实现让整个我们产业的供给侧商家经营再上一个台阶,通过他们的效率提升、成本改善、服务创新,让我们的消费者享受更好的服务,推动整个产业发展。 大家不要格局太低,把我们做的事情理解为我们这个公司要怎样,我们要从产业角度出发来看我们这个产业要向哪里去。我有一个判断,我认为整个中国的餐饮行业的成本和效率有25%左右的改善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空间,因为大家知道它的净利润也没多少,我的判断根据我过去一段时间对整个产业的了解和经营情况,各种经营如果改进,我的判断是有25%的改善空间。而这25%左右的改善空间,我们等它来是不可能的,必须我们来驱动它,所以这是我们整个美团点评这家公司在整个中国服务业里面,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们所承担的使命,我们要通过互联网和科技改造,为整个中国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这次升级提供驱动力,推动整个中国的服务业率先完成供给侧改革,完成习大大交给我们的工作。这是我的整个的分享的上半场。
    Salesforce
    2017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