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微信第三方发展将个性化、垂直化、服务化 7月24日晚间之后,一大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阅读数被微信强制曝光,每篇文章底部都增添了点赞功能。原本避谈“营销”的微信生态,将在微信更大程度开放微信公众账号数据的趋势下,逐渐增强其营销属性,加快实现微信生态全面的商业化。 目前而言,微信此次增添的两项功能还只能促使微信生态微变,但以微信为发展基础的众多微信服务商,他们比常人都要更为关注微信生态的变化,此次微信生态的微变,更是对微信第三方的一次战前鼓舞,也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会。 鼓舞的什么?随着微信生态不断改变,微信第三方服务商的洗牌期即将到来,微信第三方服务行业将渐渐标准化。如何在洗牌期到来之前,通过差异化、垂直化树立平台更具优势的微信第三方服务能力,将成为第三方平台迎来洗牌期之后还能拥有未来优势竞争力的关键。 微信第三方平台接连融资,微信服务商未来之战的前奏 近日,对于微信第三方来说,除了微信此番在微信生态上新出两大功能,引起行业热议之外。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微盟”获得了来自华映资本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的消息,更是令不少希望走上资本道路,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微信服务商惊喜不已。 微盟是非常典型的微信第三方平台。而在此之前,微信服务商微信海、点点客也都得到了资本帮助。整个微信第三方行业,虽然诞生时间并不太长,但依托于微信庞大的市场,被投资者们观望的时间也不短了。此番随着微盟等微信服务商接连融资,未来越来越多的微信服务商将会得到资本援助,微信第三方行业的资本市场逐渐打开,让更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这个领域。这样的情况,对于微信第三方来说,是未来行业战的前奏,是基础物资的准备,更能帮助其树立未来的行业地位。 整个微信第三方作为依托于微信而兴起的行业,发展的重点还是要和微信生态联系起来。在微信生态的变化下,大量做企业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微信第三方,首要的就需要加重运营能力的提升,稍微弱化技术手段在解决方案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选择走垂直化、差异化的路线,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更是微信第三方发展方向。 微信第三方重运营时代到来 自微信第三方行业兴起伊始,帮助商户解决微信二次技术开发就是微信服务商的核心功能。虽然随着用户需求多元化,行业竞争加剧,微信服务商不再仅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从技术支持到后期运营推广的一整套流程,都整合进入了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里,但大多数微信第三方平台还是属于技术型企业。 今年4月份,微信生态发生微变,服务号群发次数由原来的每月一次改为每次四次,并且开放高级群发接口,给商家更多的自主运营权。随着微信生态对商家基础技术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靠技术为生的服务商生存更为艰难。实际上,作为商家而言,无论是以品牌为目的还是以销售为目的而选择微信第三方平台为其服务,技术始终只是第一步。 微盟创始人孙涛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很多微盟线下的商户不会使用电脑,或者没有时间使用电脑。这样的现象就和很多线下商家没有技术团队,没有精力筹备技术开发团队一样。大量的微信服务商提供集开发、推广运营一体的微信解决方案,之所以会开拓后续的推广运营业务,也是商家有需求。商家们选择让微信第三方代运营,但很多微信服务商,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运营商,每日发布商家广告,抄袭其他账号内容,保持了账号的更新,就称其为微信公众的专业运营。 随着微信文章阅读数的开放,那些运营之时刷数据的服务商会在短暂的一个时间内存在很大被客户发现数据作假的风险。在所谓的O2O时代,很多线下商家的微信公众都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需要有很强的线上+线下运营能力。这样的运营推广能力是很多中小型微信第三方尚不具备,也需要加强的。在微信第三方重运营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真正能够在微信号的运营推广上,专注好的服务商在未来会很有竞争优势,能够在技术,运营、培训、推广都已经真正专业,而不依赖数据作假的微信第三方将更有未来。 要从技术型企业转为运营型企业,对于很多微信服务商都是非常困难的。而拥有资本和资源的帮助,无疑能够加速团队的变革,加快转型。未来的微信第三方服务市场,是属于运营上不落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团队的。 未来的微信服务商:垂直化、差异化、专业化 在笔者看来,除了上述的提前转型运营型服务商之外,用专业树立行业口碑,用垂直提前布局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差异化做出自己的特色,也是微信第三方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说,影响微信服务商和商户合作的因素可能并不仅仅包含这些技术手段和运营手段,甚至还有着人性的因素。比如有商户向笔者吐槽过,他们给上数万元给服务商,实现了二次开发又交了每月数千的代理运营费用之后,虽然钱花了生意没有改变,但好看的数据成绩就是爽目。虽然后来意识到可能被坑了之后,但为了面子,他不会各种张扬服务商的坏处,甚至还要拿着服务商已经作假后的数据跟朋友介绍,变相为服务商打广告。 不少微信服务商就这样利用很多传统商户的面子漏洞,败坏了整个微信第三方行业的名声。而他们的公司,也属于那种“销售型”的微信服务商。 随着微信近期将微信文章的阅读数量公开之后,微信服务商代理运营商户微信,是否存在数据作假就更有参考的要素,依赖数据作假而“骗一个,是一个”的销售模式就会有所改变,没有专业的能力,生存将会更加艰难。(当然,也不能排除上述的销售型微信服务商能够寻找其他的销售话题) 微信生态越来越透明,对服务商专业水平就越来越高。但在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微信第三方行业,如何与微盟他们这些刚刚被资本帮助的第三方竞争,如何与比自己强的第三方竞争呢? 除了微信生态变化所被迫专业化之外,为了更好的未来,往美容美发、线下餐饮、汽车销售等细分领域垂直化发展,做出类似“专业美容行业微信服务商”的垂直化的品牌出来,提前在洗牌期占据自己的垂直领域优势,也能够帮助微信第三方提前树立更大的竞争优势。 市场的垂直化只是微信第三方垂直化的一个方面,服务能力也可以垂直化。市场可以变,市场的垂直方式也可以变,微信第三方真正的垂直化能力是能够更垂直地为商户解决问题,通过在某个领域实践自己的垂直化服务能力,并树立垂直口碑,发展这样的垂直化服务能力,会无形间实现差异化。一旦这样的垂直化服务能力已经令平台具备行业优势,纵然选择垂直化的市场不太合适,换在其他的市场也同样拥有很快的适应能力,这就是微信第三方服务能力垂直化的优势。 微信官方的公开信息显示,如今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000个上升至1.5万个。微信第三方市场空间正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随着微信加快商业化,随着微信生态的更加透明不断膨胀。微信服务商此刻就已经要开始转型,开始增强自己的行业竞争力,能否在运营推广上垂直专业下去是微信服务商能否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微信第三方的未来,是属于运营能力垂直化的第三方平台的! 【作者:小谦】
    微信
    2014年07月30日
  • 微信
    微信忽然公开阅读数的利与弊   文/信海光   自少数公众账号被内部测试后,微信忽然放开大批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数显示,我周围的很多账号其阅读数都遭曝光,但目前还不清楚微信是按照什么规则选择曝光阅读数的账号,有可能是按照粉丝数量或者活跃度先选择了一批,也有可能是按照账号申请时间,或者其他别的什么规则吧。   阅读数统计规则是这样的,从放开显示阅读那一刻开始统计,之前则为零,根据UV统计阅读数。   因为放开阅读数显示是在大概23点钟,因此晚上发布微信的账号其数据获得较完整的呈现,而在之前更早发布者公众号文章者则惨不忍睹,因为它们的阅读高潮是在统计之前发生,惨被归零。   举例,微信阅读数据是从昨天23点开始上线统计功能,那么23点之前的阅读量就并未被统计在其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也算比较大的号才几百甚至几十阅读数的原因。这不是人家裸泳了,而是数据没统计进去。   不过这没有什么,毕竟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新一轮统计照常开始。   微信官方忽然公开阅读数统计,显然也是为完善微信生态计,从主观上看是好的。   但是在局部范围内,它实际上打破了现有的微信自媒体生态,使微信从一个不那么讲究访问量、粉丝数的生态,转变成一个拼访问量、拼粉丝数的生态。从长远看,其利弊还真不好说。   放开阅读数显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一批草根大号,比如段子、冷笑话这样的账号,他们因为内容喜闻乐见而积累大量粉丝,动辄几万的阅读数等于为其商业价值做了证言。   而利空的则是原创类、细分垂直行业类自媒体,原创则产量低,细分、垂直则受众窄,与草根号相比,它们的成绩一定不好看。对于很多精彩的原创行业性自媒体文章来说,它的价值肯定不应只是拿绝对阅读数来衡量,但官方现在既然放出阅读数,必然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使所有人都加入对阅读数的追求,昨夜已经看到有一些被自己的低阅读数吓到的自媒体玩命刷流量,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   放开阅读数还会产生如下影响:   1、PC端恶习蔓延至移动端,标题党大量产生。   2、因为要拉流量,大量公众号文章会在朋友圈或者好友群里刷屏。   3、多图文会逐渐变成单图文,因为一次送达的图文越多,越必然会分散读者注意力,影响阅读数据。   4、刷流量的行为增多,大家都爱个面子有虚荣心不是?想想人活着也够累的,辛苦写文章不说,还得关注阅读数。   毫无疑问,展示公众号文章阅读数其弊端是使微信自媒体的运营氛围变得更浮躁,弊端主要体现在作者这一方面。   那么其利在何处呢?我目前还未想太明白,有的人说公开阅读数是为了赋予草根大号商业价值,但现在广点通的机制下,广告主是按实际点击次数付费,又根本不必看阅读数。有人说是为了打击软文生态,但打击后官方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微博为什么会由盛转衰,跟粉丝数、阅读数、转发数这些数据的攀比和造假成风大有关系。僵尸粉横行,假转发横行,使微博魅力大减,而为了获得漂亮数据,也使得三俗内容大量滋生,导致内容的竞争不是比高雅,而是比LOW,劣币驱逐良币,拉低了内容的整体下限。   比如,我的一位多年老友,在新机制出台后就发了这么一期微信:   话说何止是他,我都想弄个软件去刷个很漂亮的流量。而且未来说不定真会这么做,因为自己老老实实写原创文章,数据却不如那些刷流量的人来得漂亮,怎能不心有不甘?   这也算另一种逼良为娼吧。   从一开始就去中心化的微信本来开了个好头,在微信自媒体中营造了一个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的生态,大家各凭爱好,各自写作,但现在阅读数据的公开,又将作者们拉入到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去,使他们成为数据和虚荣心的奴隶。   作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微信不妨把阅读数的显示设置为作者可选项,这样,那些对自己数据自信的,特别渴望被商业价值看中的微信号就可以选择呈现自己的阅读数,而另外那些不那么想参与到竞争中去的作者,则可以继续躲进小楼成一统。
    微信
    2014年07月27日
  • 微信
    脉脉林凡:定位工作版的微信 相比领英连接全球的高大上使命,脉脉显得更贴心和接地气。曾任搜狗CTO、后负责大街网校园招聘业务的林凡,对数据和人情之间的平衡有自己一套微妙的认知。   作为一款生长于移动端的职业社交应用,脉脉被视为LinkedIn众多中国学徒之一。 脉脉分为两大板块:工具和社交,社交部分主要包括实名动态、匿名吐槽和管理人脉,工具部分则为发布职位和即时通讯。   作为职业社交平台,领英和脉脉用户均需要完善履历以建立个人的职业品牌;领英(LinkedIn中国版)总裁沈博阳和脉脉创始人林凡同样笃信,覆盖生活服务的微信并不完全匹配职业需求,职场用户需要构建更垂直的工作场景。   但实际上,脉脉并不是又一个copycat(抄袭者)。脉脉采用IM(即时通讯)连接用户,而非LinkedIn及其模仿者惯用的站内信连接email模式;引入群组功能,以构建商务会议或人脉引荐的线上场景;面向用户的数据挖掘与匹配技术,可自动填补缺失信息,在搜索中自动分析二度人脉的共通点。   相比领英连接全球的高大上使命,脉脉显得更贴心和接地气。曾任搜狗CTO、后负责大街网校园招聘业务的林凡,对数据和人情之间的平衡有自己一套微妙的认知。   “我们从没说过我们是中国LinkedIn,我们认为自己是工作版的微信。”林凡说。   定位:工作版的微信 算法连接人脉 林凡的一个HR朋友曾遭遇这样的事情。HR在LinkedIn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过了半个月那人才回复通过好友,HR再问他的手机号,又过了半个月那人才回复说,不好意思我不太查email,这是我的手机号。   “HR就崩溃了,这都一个月过去了什么人也没招到。”林凡说,“但在脉脉上,我加个好友立刻就有他手机号了。”   这与中美的职场习惯不同有关。一方面,中国职场的IM文化导致LinkedIn模式下的站内信在中国屡遭诟病,另一方面,“美国人都很直接,互相看完简历这事就可以直接办了!但中国人会更希望,中间人可以把大家拉在一起吃个饭。”   无数个细微的文化差异点使林凡觉得,在中国任何抄袭LinkedIn的公司都会很艰难。基于对中国人脉文化的理解,林凡试图在线上构建商务社交的职业场景。   2013年10月,他推出职业社交app脉脉,脉脉可通过数据算法连接关系,当用户通过关键词搜索到二度人脉,系统会自动匹配分析出共通之处以此建立信任感。“当你在脉脉上搜索‘微软’时,可能就会出现很多我在微软的前同事,同时系统会提示我与他们的关系。”林凡介绍,“那我就能帮你引荐给他们。”   这与LinkedIn的理念产生明显的差异。沈博阳想此前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更强调领英的工具属性,表示领英为中国职场人士提供的更多是个人职业品牌的打造。   在用户组成方面,和LinkedIn相比,脉脉的用户更为本土化,100万用户中多数来自本土互联网企业,而LinkedIn的500万中国用户,超过半数为外企高管。林凡坦陈,现阶段对于在外企工作、有全球职业愿景的用户而言,LinkedIn的优势明显。   “但是从人群角度,真正需要连接全球的这些人有多少?”他反问。   除此之外,脉脉显示出更浓重的人情色彩。用户匿名讨论企业的薪水、高管和产品,当涉及到争议信息时,相关人士可以选择实名澄清,后台编辑负责管控内容集中于工作领域。林凡期待经过一定时间的数据沉淀,使之成为企业信息集散地——用户点击企业标签即可得到其动态变化情况。   这同时为脉脉吸引到了意料之外的诸多名人用户。搜狗CEO王小川、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果壳网CEO姬十三等互联网名人均已加入脉脉,“小川几乎每天都会上脉脉,我们分析,他应该是用脉脉去了解搜狗的员工真正在想什么。”   “不要再叫我们中国的LinkedIn,我们自我定位是工作版的微信。微信解决生活需求,我们解决工作需求。”林凡说,“有点像曾经的MSN和QQ,工作上MSN,生活上QQ。”   试错:脉脉之前的60次失败 拒绝被打上LinkedIn标签,也是因为,脉脉并非靠复制模式获得成功。   “现在看好像一帆风顺,其实中间产品的探索是很辛苦的,一开始我们就没有选择抄袭别人,都是根据用户需求去想一个模式解决。”林凡向记者表示,“好不容易想到一个点放进去,结果没人理我完全不work,就很伤心,再想一个东西放进去,又不work。我们每周更新一个版本,等于说做脉脉之前的60个版本都没成功。”   创业之前,林凡拥有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2003年,他从清华大学计算机与科学系毕业,加入搜狗工作,后任职CTO;2010年他进入大街网,首创校园招聘职位邀请的模式;2012年,林凡离职建立淘友网。他希望结合在搜狗七年对算法的了解和在大街网对社交的认知,用算法整合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淘友网最早的尝试是人脉的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检索将搜出来的人物根据关系进行排列,以解决“办事儿的需求”。但因为用户不懂得如何选择关键词,于是改成分类目录的形式,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无法交互。   “这就是为什么后面我们要进军移动互联网,因为你找到人以后可以随时随地联系。”林凡解释。   之后,淘友网还做过一款基于“朋友的朋友”范围的恋爱交友软件,觅觅。林凡对其寄予厚望,但是也没有成功。原因是,在最初的运营时没有强调人群密集度,为了维护用户体验使他们产生交互,觅觅被迫降低了关系链重要性,最后变成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等于说,觅觅最后变成了陌陌。”谈及此,林凡流露出遗憾,“人群密集度对于以关系为核心的应用很重要,否则调校到后面只能放弃最初的理想。”   这些工作经验在各个层面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林凡。后来,一部分产品换了一种形式存在,如人脉搜索引擎成了脉脉的重要功能;一部分产品为后来的数据挖掘奠定了基石。   而觅觅的失败经验,直接导致林凡在脉脉的推广上选择了集中且克制的路线,在前期,脉脉致力于在互联网企业内推广,首先提升高密度人群的使用率和活跃度,再依据这部分经验向其他行业扩散。   “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从最开始创业就没怎么缺过钱,融资很顺利。我过去在互联网领域的口碑和影响力,挺多人还是蛮认可。”林凡透露,目前C轮融资已经有人在排队。 融资:B轮2000万美元用于研发和营销。   据获悉,目前脉脉已获B轮共2000万美元融资,已落实商业计划书进入确定法律条款阶段。在此之前,脉脉以20%股份获得晨兴创投A轮和A+轮共计500万美元的融资。   B轮融资一部分将被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目前脉脉的团队规模是20几个人,受限于此,按照用户使用度排位进行技术优化时,工具部分常常被忽略,用户抱怨的地方也多集中于此,“比如有HR表示,当候选人太多时用手机聊不方便,能不能出PC版本?这个我们在认真地考虑。”   另一部分融资将被用于市场营销。在脉脉推出的10个月里,林凡从未进行渠道推广,完全是通过口碑与人际传播,之后将针对泛互联网公司进行地面宣传和线下精准投放,“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会做全渠道推广。很多创业公司追求快速发展,购买应用市场的推荐位,可能量会很大,但对脉脉这种依赖于关系的产品来讲这部分人进来并没有价值,分散的用户无法互动。”林凡说。   未来,脉脉将进军企业市场,建立人才内部推荐的数据库。在面向用户收费部分,林凡认为要将收费线下化。“比如与线下商家合作,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能力,商户返还一定比例的营业费用,这种商业模式可以收钱于无形之中。”林凡设想。   林凡仍将领英作为重要的竞争对手,但更具有威胁性的潜在对手是腾讯。早年在搜狗研发输入法时,林凡曾与腾讯旗下的qq输入法有过激战。“那一仗我们打赢了,因为搜狗输入法已经有了3000多万用户,形成足够强的口碑和用户传播点,到了这个临界点以后想取代就很难。”   曾名噪一时的即时通讯软件米聊就没有这么幸运,当时仅拥有一百多万用户,随后被微信一举击溃。   “作为社交网络的新产品,大概在几千万用户规模才算过了安全点。在此之前,以腾讯的体量和社交基因,推出任何新的产品都会产生致命影响。”林凡表示。   据他透露,腾讯内部对脉脉的定位仍是一款垂直领域的社交应用,更倾向于以58模式对脉脉进行并购,而林凡则认为以目前规模谈论并购仍为时尚早。   但巨头们似乎并不这样以为——腾讯之外,阿里和360均已表达过收购意愿。   【文章来源:凤凰科技】
    微信
    2014年07月25日
  • 微信
    LinkedIn入华第三步:对微信投桃报李,BAT同时成为客户 今年5月份时,领英网和微信合作上线一个经过专门设计、适合在微信中显示的LinkedIn名片。在把这个特殊的电子卡片开放给用户之后,现在,领英和微信在账号互通的情况下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合作——双向绑定。   接下来,用户在LinkedIn上编辑联系方式时添加了微信后,微信中的个人信息中就会自动展示出LinkedIn的账号;反过来,如果用户在微信的设置中启用了LinkedIn,那么LinkedIn的账号中也会自动绑定和显示微信账号及其二维码。简而言之就是,用户只需在LinkedIn或者微信中的一方绑定对方服务的账号,然后双方的服务将可以自动实现双向绑定。   对于微信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其可以获得LinkedIn上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的职场人士关注;而领英网也通过这样的合作来提升用户增长速度。在5月份时,沈博阳曾经表示LinkedIn和微信是互补关系,如果我们看一下领英的定位和微信在国内的使用场景就会发现这种关系更加明显。   在国内的职场上,很多时候人们在简单的交谈后就会互加微信好友,但加完好友之后你可能并不了解对方,这时LinkedIn上资料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其次,当你在领英上看到一个感兴趣的人想和他做进一步的互动时,这时微信又是国内职场上一个很好的交流途径,毕竟国内的很多职场人士并不排斥互加微信好友。   除了继续深化和微信的合作,领英也开始在国内的招聘市场上拓展企业级用户。现在,如果你去翻一下腾讯、百度、新浪这些知名互联网公司在LinkedIn上的企业页面就会发现,这些公司在最近十来天突然不约而同的开始在LinkedIn上发招聘信息了。   百度的LinkedIn页面在9个月之前更新了一条动态之后一直处于静默状态,而最近的十来天则开始频繁发一些招聘内容;腾讯的LinkedIn页面同样在经过了几个月的静默期之后,于本周开始在LinkedIn上招聘;类似的是,新浪微博昨天也在LinkedIn上发布两条招聘动态。   当向沈博阳求证领英网在国内的企业级市场招聘业务拓展情况时,他表示,领英网的商务和市场团队确实已经开始推进相关的工作,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向领英网付费来使用其“人才解决方案服务”,不过这些知名互联网公司在LinkedIn上突然的频繁更新和这次活动并没有关系。   据了解,阿里巴巴这次购买的主要是LinkedIn的“人才解决方案服务”,而领英网的市场团队当前的业务扩展目标也主要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有国际扩展需求的中国企业以及有从海外招聘人回来需求的中国公司。在服务这三类客户的过程中,领英网接下来还会和国内的大学机构、Tesla、Uber进行一些大型的合作或推广活动,这自然会吸引国内的新用户加入。当本土用户增多后,那些有招聘本土人才的本土公司又会成为领英网新的目标客户。   自2月25日LinkedIn简体中文版上线以来,领英网已经运营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沈博阳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领英网60%的用户都来自北、上、广、深这四个大城市,基于此,领英网中短期内的很多工作也都将围绕这四个城市开展。   【文章来源:pingwest】  
    微信
    2014年07月25日
  • 微信
    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微盟获A轮3000万元融资 [摘要]微盟创立于2013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微信第三方服务的SAAS软件服务商。   7月22日消息,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微盟创始人孙涛勇今日向腾讯科技证实,微盟已获华映资本A轮30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这也是继投资自媒体平台WeMedia后,华映资本围绕着微信产业链进行的又一轮投资。   微盟创立于2013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微信第三方服务的SAAS软件服务商,主要基于微信为企业提供开发、运营、培训、推广一体化解决方案。据微盟的公开资料称,截至今年6月底,微盟团队规模已近200人,入驻微盟平台的商户总数已超过40万家。   孙涛勇对腾讯科技表示,华映资本给创业者不仅有资金上的帮助,还有方向上的指导和人脉资源上的扶持,此轮融资有利于微盟引入更多的优秀人才。微盟下一步将涉足垂直行业的深度定制,会在餐饮、外卖、美容美发领域做一些垂直化的产品。孙涛勇还透露:基于微信小店开发的微盟旺铺近日将上线。   据华映资本官网信息,华映资本专注于文化产业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不过,近年来华映资本逐渐开始在互联网领域进行投资。今年4月,中国制造商创始人卜凯军再创业项目“潮WiFi”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额度为1500万元,即由华映资本出资。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微信
    2014年07月22日
  • 微信
    微信是你的时间黑洞吗? 对于管理者来说,时间是最稀缺的战略性资源,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脱颖而出,管理者的高效时间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德鲁克先生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首先讨论的自我管理技能就是时间管理,因为“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不管时间的需求多大,供给绝不可能增加。时间的供需没有价格可资调节,也无法绘制边际效用曲线。而且,时间稍纵即逝,根本无法贮存。昨天的时间过去了,永远不再回来。所以,时间永远是最短缺的。”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泛滥,几乎每个人随时随地都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新的信息和社交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变得日益碎片化,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日益焦躁不安。因此,智能手机和微信时代的时间管理,比德鲁克先生五十年前写下上面那段文字的时候,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的调查显示,10%-15%的中高层管理者属于“微信病人”,对微信“相当上瘾”,甚至“欲罢不能”。另一方面,他们却感觉信息过载,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同时,他们对于自己面对微信的时间管理能力评价很低。   微信的“罪与罚”   总体上来说,微信主要用于熟人之间的交流,是属于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强链接 (strong ties),传播的内容大多是正能量,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而与之相反,微博更多地被用作自媒体,用于生人之间的交流,属于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弱链接(weak ties),传播的更多的是批评和异议,让人们感觉现实更加丑陋。   但是,万事万物,有一利必有一弊。   微信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例如,微信上瘾所引发的时间管理问题、信息焦虑和工作-生活失衡等。   对于管理者的时间管理而言,微信所带来的挑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挑战一:信息焦虑还是信息过滤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触手可及和廉价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性的信息(如新闻、微信圈里转发的文章等)不再是战略性资源。因为战略性资源必须满足如下条件:“稀缺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   在这个时代,如果一味追求捕捉更多信息,只会造成信息焦虑。相反,如果淬炼出在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时有效过滤信息的能力,则能够将这种能力内化成一种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这种过滤信息的能力,需要管理者在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时秉持批判性思维,面对信息爆炸时气定神闲的情绪管理能力,从快速生成和破灭的信息泡沫中洞察深层次发展趋势的能力等。批判性思维、智慧、定力和对趋势的把握等要素的结合,才真正是管理者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达摩祖师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禅法讲 “真谛与俗谛不二”。“高高山顶立”指的是对“真谛”的追求,必须要顿悟,一跃到高山之颠,才能洞彻一切,遍识一切。而俗谛则要渐修,下手处要有次第和严谨,不要轻易为外界的风吹草动和浪花泡沫所干扰,如海底的洋流一样,稳定地前行。   挑战二:动如狡兔,抑或静若处子   科技发展如脱缰的野马,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失控”,而人性的千古不变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人类社会就像一辆车一样,一个轮子(科技和商业)疯狂地旋转,而另外一个轮子(人的道德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几乎原地不动,整个车子只能原地打转,直到散架。其中信息爆炸所带来的群体性焦虑将如海啸一样席卷全球,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难。正如一位企业家在接受我们的调查的时候所说的,“微信中的那个小红点不断地在刺激着神经,令人上瘾,欲罢不能。”   事实上,当外部世界变得越发动荡时,靠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来抵抗这种不确定性,只能是饮鸩止渴。只有不断向内,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只有不断追问自己的“一”是什么(“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管理手机依赖症和微信上瘾,事实上就是管理自己的欲望,让自己能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许多企业家开始追求从心向内的修炼。例如,马云喜欢太极拳和禅修打坐,讲究以静制动,就是为了在惊涛骇浪之中让自己这个当船长的静下心来,看清和锚定波涛翻涌的互联网大潮中企业的未来航向。   挑战三:工作随身带,家庭可安好   工作-家庭平衡在微信时代会变得越发失调。网络世界和线下世界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网络世界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罗里达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脑力劳动者开展工作的方式──下班后很长时间仍在用iPhone、iPad查看老板发来的电子邮件,并随时回复同事发来的邮件──最终会使他们的工作效率下降。   这个问题在中国会变得更加严重,因为不同于英美德等国家,中国文化倾向于关系弥散(diffused culture),习惯于将工作和生活搅和在一起。有的公司领导甚至要求下属7/24随时开机待命,否则就会被解雇,下属完全没有在休闲时间拒绝工作任务的基本权力。   许多人都在为科技进步欢欣鼓舞,认为“手机是未来一切的中心”(雷军),认为“微信将改变一切”。事实上,科技进步带来的不只有便利,同时也会泯灭人类的许多美好感情,造成很多混乱和冲突。随着移动办公和弹性工作制日益流行,如果工作和生活之间没有一个适度的区隔,两者会变成一锅粥,曾经平静而温馨的家庭生活将成为遥不可及的“桃花源”。想想看,自从二十年前电话普及、十年前手机普及、一两年前微信开始普及,您是否还曾体验过那种叫思念的感觉?有多少人可以关掉手机,与亲密爱人享用一顿烛光晚餐?有多少人大雪封门,可以秉烛夜读一本好书?又有多少人湖边散步,以专注和恬淡的心情迎接旭日初升,而不用操心是否要拍照,是否要分享到微信微博上?   关于工作-家庭平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两者需要相对区隔,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两者可以融合。事实上,整合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恰如著名的小说家菲兹杰拉德所说,“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一流的智慧,就是看他是否能把两种相对立的事情整合在一起,而且运转自如。”如果一个人还没有消融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二元对立,适度的区隔仍然是较优的选择,那就是:努力工作,尽情玩乐(work hard, play hard)。   具体应对的六策略   由道及术,容易。只要明白了以上的基本思想,以一而贯之即可。时间管理最核心的逻辑是“目标设定-记录测量-执行过程-评估反馈”(图1)。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主要把微信当作社交工具,还是当作一种内部管理工具、学习工具抑或营销工具?根据目的决定自己使用手机和微信的时间和频率,以及具体的使用技巧和行为等。最后根据目的评价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效果。而面对多重任务时,核心的决策标准是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即西方管理学家所说的“重要性-紧迫性”矩阵)。具体而言,我们在微信时代,可以按照以下六种策略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和生活质量。   策略1:记录花在微信上的时间。   进行时间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是尽可能准确地记录自己时间的分配情况,记录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因为人类记忆的善变和知觉的非恒常性,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评估出自己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以及每天有多少次频繁地登录微信。不信的话,您可以自己先估计一下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和频率,然后再找一个关系亲密的人,让他/她暗地里进行客观记录,两相比较,相信结果会令许多人大吃一惊。   根据笔者的观察,如果没有重大工作任务或者外力的强制要求,患有微信上瘾的人很少有超过10分钟不使用手机或者微信的。以每天清醒的时间为16小时记,假设我们每10分钟使用一次,每天平均登录微信的次数将近100次。假设每次平均使用时间3分钟,那么,平均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就将近300分钟,也就是5个小时。当然,这包括阅读文章、发表文章、聊天沟通等。如果我们把每天使用微信超过3小时的称为轻度患者,4个小时的为中度患者,5小时以上的为重度患者的话,请反省一下,您属于哪一种?只有清楚地诊断自己的症状,才能做好时间管理。   同时,我们的调查也表明,26.7%的人“比较需要”或者“非常需要”在微信上添加一个时间管理和提醒的功能,可以精确记录自己每天登录微信的次数和时间。如果腾讯公司可以顺应这一呼吁,善莫大焉!   策略2:善用特定的时间段,特别是效率比较低、零散的时间段,集中处理与微信有关的沟通。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习惯于集中精力处理重大的工作事项。所以,他们会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处理一些重大的文件起草,接待和拜访重要客户,处理内部管理事宜等工作;而在效率比较低,时间碎片化的时候处理微信上的沟通。例如,每天午饭和晚饭之后及晚上休息之前,抽出一点时间,集中回复别人的问题,阅读一些有价值的文章;也可以在旅行途中,在候机等车的闲暇时间查看微信。总之,如果你不打算把微信当作重要的营销工具卖煎饼(黄太吉煎饼)或者卖牛腩(雕爷牛腩),请慎重分配花在微信上的时间。   策略3:优化你的人际关系网络。   根据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对大脑的研究,在任何人生活中的任何一段时间内,能有效率地保持个人人际关系的数量的上限是50人左右。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优化管理,将时间用于可以产生高绩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功利,但是,这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所必须做的抉择。并非所有的请求都要加入,即使碍于情面,同意让一些人加入你的朋友圈,也可以选择“不查看对方的照片”的功能。对于某些弱链接型的关系一开始就不要有意无意地强化,而是选择有意识地忽视。   是否要在你的圈子里加入自己的下属和老板,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相对同质化的圈子,可以让你畅所欲言;而相对异质化的圈子,则需要谨言慎行,需要进行深思熟虑的自我形象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高自我监控(highself-monitoring)的人,能成为比较优秀的管理者,创业也相对成功。所谓的高自我监控,指的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有意识地、动态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与人沟通并且影响他人行为的一种人格特质。   策略4:管理好自己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形象。   中国文化具有高权力差距、情感中立等特点,流行家长制领导,比较注重威权。例如,不怒自威是大家普遍推崇的一种领导风格。作为一个管理者,您在微信中的一举一动,要考虑到这种文化的特点。例如,选择分享什么样的文章和照片到朋友圈中,要三思而后行。当然,有策略地、选择性地自我暴露,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侧面,有助于强化自己的领导力,尤其是增加对80后、90后年轻人的吸引力。但是,具体分享什么,分享到何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等,同时也依赖于分寸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适度强势、主动地塑造自己的人际互动模式,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非被别人或者新的信息牵着鼻子走。一旦你主动地构建这种人际关系,久而久之,每个在微信上与你沟通的人就会清晰地感觉到这种行为模式的存在,就会慢慢形成一种明确的预期。例如,国际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 是一家拥有超过19000名会员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其前任主席陈明哲教授每天会收到一两百封电子邮件。但是,他只在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左右集中性地、选择性地回复部分重要而紧急的电子邮件,久而久之,大家就了解到了他的行为习惯,对此有了明确的预期。而另外一个卓有成效的商学院的院长,也只在每天晚上十点钟左右,集中性地回复微信,而且用词一定是言简意赅的,很少超过二十个字。如果超过二十个字,则意味着需要当面讨论。   策略5:想清楚你的时间重点应该花在朋友圈还是聊天工具上?   朋友圈更像一个广场或者舞台,犹如一群人开大会,你发言的时候,辐射面广。但是,朋友圈人多嘴杂,责任分散,没有人必须要做出响应。除非你打算通过朋友圈塑造某种个人形象,广泛传播某种价值主张,或者进行内容营销,否则,请适当减少朋友圈的使用。而聊天工具,不管是小窗私聊,还是多人群聊,更像是一对一面谈或者在小会议室开会,每个人都需要全神贯注,必须就某些具体话题做出响应。对于管理者来说,具体的工作任务的沟通和任务分配等,通过小范围的聊天工具进行,沟通效果会更好一些。管理就是权变,针对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工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运用得好,微信可以成为强大的管理工具,关键在于管理者如何使用而已(如表1)。   策略6:精心选择信息来源,管理好你的订阅号和公众号。   如果运用得当,微信可以是一个强大的学习工具,适合进行社会化、泛在化、碎片化、快速而肤浅的学习,特别适合管理者没有整块时间,无法进行深思熟虑的学习的工作特点。为此,管理者需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能驾驭那么多的订阅号和公众号?哪些是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的?哪些需要重点关注?而哪些又可有可无?对于高质量的文章,可以采用“收藏功能”,反复阅读或者有空时仔细阅读。   另外,许多基于微信的社群,广泛地采用“微访谈”的方式进行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微访谈”一般邀请某个领域的专家在特定的时间段,就某个特定话题在聊天群里与许多人一起进行交流,嘉宾采用语音聊天,而其他参与者则采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提问和发表意见等。“微访谈”高效率低成本,省去了舟车劳顿,更加民主自由,而且事后可以反复收听,学习效果良好。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时过境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碎片和具体知识带给人们的不再是力量,而更多的是迷惑。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作为管理者,如果做不到按照上述这些由道及术的管理原则来管理自己的时间,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扔掉自己的智能手机,回归到非智能手机时代!说到底,时间管理就是人性管理,就是管理自己的欲望,对抗自己懒惰的恶习。   “‘认识你自己’这句充满智慧的哲言,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真是太难理解了。可是,‘认识你的时间’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卓有成效的管理》)。”德鲁克在1966年写下的这段文字,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越发显得掷地有声。未来属于那些既能紧跟时代变革的节奏,同时,又能气定神闲、回归事物本质的人。(回复 微信 获得相关微信内容)   作者 赵向阳:德国吉森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特别感谢!
    微信
    2014年07月14日
  • 微信
    社交招聘时代,如何运营一个社交媒体账号(2):识别假数据 上期,小编给各位HR介绍了关于如何运用一个社交媒体号,如何玩转内容来吸引粉丝。这期小编来给大家根据一些大家平时的困惑:明明吸引了那么多的粉丝,但好像参与度不高,效果不好呢?所以接下来这篇文章不管是对即将要进行社交招聘的HR,还是已经走在了社交招聘道路上的HR,相信都会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当一个100多万粉丝的微信大号,后台显示打开率都有50%,推了以后,一个粉不涨,不用想你被骗了,这些都是刷粉的号。其实粉丝数这个东西,几乎是全民造假。包括娱乐明星在内,微博粉丝都大量刷粉,这都是公开的秘密。   假做真时真亦假 昨天下午一个做公关公司的朋友打我电话,说她代理的某银行的活动找了多个100多万粉丝的微信大号,后台显示打开率都有50%,但推了以后,楞是一个粉不涨。我说,你被骗了,这些都是刷粉的号。我这个朋友虽然是做PR公司,不过是刚转型做新媒体,说她很傻很天真也好,说她刚入行也好,总之上个当也很正常。     当另外一个有20万多万真实粉丝的大号报价3万时,朋友又从客户角度觉得很贵。我后来跟她说,20多万真粉的号3万还贵?如果是文章打开率可轻松达到7,8万。报价12万都有客户投过。坦白讲,如果是为了账号增粉,10元能带来一个真实有效粉就很不错了!运作的好,1元投入就能带来一个粉丝也不稀奇,运作的不好,1000元也带不来一个粉丝!     我的朋友就继续追问我数据模型,我就说,曾经这个20多万粉丝的号给我做过三次推荐,其中有一次还是策划了一个活动,有很特别的礼品,结果是,有两次推荐的结果是我各涨了接近2000粉丝,最近一次可能因为推荐的话题一般,只增加了400多个粉丝。也就是说,做的好的一次推荐能增加1%的粉丝,做的不好也就0.2%!     你又不是人民币,掉粉很正常 不要仅仅关注粉丝增加,粉丝也会掉的。实际上,当你的粉丝到了万这个级别以后,发一个内容掉千分之一的粉是很正常的,也就是1万个粉掉10个粉。各位童鞋,掉粉是刚需,不要以为你卖相好,名声大就不掉粉。掉粉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发任何东西都有人不喜欢你,不喜欢你的内容。或者本来读者很喜欢你的内容,但是你发的时机不对,比如人家在XOXO的时候收到了你一条大谈互联网干货的文章,读者一着急就把你取消关注了。所以掉粉这件事情无需自责,你需要做的是减少掉粉率而已。我看到的数据,微信掉粉千分之一,微博一天发个十几条内容掉粉万分之五,这已经证明你是个相当受粉丝拥戴的孩子了!所以无需纠结掉粉,要纠结的是涨粉速度快过于掉粉就可以!     如何判断粉丝真假 说到假数据这个问题,我想起来前几天的一个疑云。一个朋友做了一个社交应用,还未上线就号称20多万粉丝,还给我看了后台截图。只是看了截图,基于对朋友品质友好的信任,我倾向于为真。但后来我提出来让我做一个数据测试,方法很简单,就是找个话题在该订阅号中推荐下我的公共账号:丁辰灵,根据我增加的粉丝数可以倒推该账号的粉丝活跃度和用户数。但对方找理由婉拒了。因为该账号属于女性等非我熟悉的范畴,所以我就问了我一个女性90后友人,也是一个运营公号的高手。她也倾向于假的可能性比较大,然后她提了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在朋友圈里是否我们经常能看到该公号转过来的内容,如果看不到,那数据为假的可能性就较大!她的直觉我同意,具体数据模型可以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真实粉丝的账号建立和比对!   你不得不了解的微信公号数据 讲到这里,我想说说你不得不了解的微信订阅号的几个数据:1. 无论哪个领域,科技,财经,女性,有四五万真实粉丝号已经相当不错,20多万粉丝的号已经堪称大号中的大号。2. 打开率能有10%到15%已经相当不错,达到40%到50%可以是惊为天人!3. 20万粉丝的号广告报价3万很便宜,6万算正常,12万也有客户投!4. 大部分微信用户是不订阅微信订阅号的!5. 从账号类型来看,娱乐明星第一,段子手第二,科技财经第三!     我重点讲讲第四点和第五点,然后我反过来解释下第一点。大部分微信用户是不订阅微信订阅号的,这是真的。去看下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比如餐厅服务员,快递员,娱乐场所的服务员这些人群。方法很简单,拿起他们的手机,翻翻就知道。微信只是一个形式,大部分人用来聊天。这就好像玩QQ的人不一定会看QQ新闻一样,事实上是大部分都不会看!     其实粉丝数这个东西,几乎是全民造假。包括娱乐明星在内,微博粉丝都大量刷粉,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但是从账号类型来讲,粉丝最多的是娱乐明星,罗振宇在往这条路走,但实在还差的很远,除非老罗去演戏,而且还得红!     微博时代,排名第二的账号是段子手,微信因为双向强关系,不是段子手最好的舞台;排名第三的是财经和科技的超级大V们,比如李开复,任志强,杨澜这些!还是那个原因,维护微信的成本远高于微博,所以这些超级大V都没怎么运用微信号,当然他们也不需要。总体来讲,除了娱乐明星,财经和科技领袖曝光度高,事件多,聚拢的注意力就高,粉丝就多,不奇怪。其他所有领域的所谓达人和意见领袖都无法相比,比如教育,汽车,奢侈品等等都不可能产生自己领域的达人。     如果你不是超级名人,其实行业类账号更容易吸粉:比如电商行业,电商报等。实际上以真实姓名来运营的账号有很多机构化运营后的局限性。你看做内容很牛逼的黄刚-物流与供应链 到了微信也主打物流指闻这个品牌!如果你的账号诉求感性多过于理性,那么以个人昵称或者本名更能获得用户的青睐,比如女性情感专家Ayaywawa,微博过百万粉丝,微信也好几十万粉丝了!       NoZuoNoDie的4A公司 4A公司和他们的快消和奢侈品客户,在社交媒体领域是典型的No Zuo No Die。他们几乎就跟互联网行业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4A公司和他们客户所依仗的各种以花里胡哨文字和图片的KOL(意见领袖),99%都是骗子,数据都是假的!传统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混不下去,完全是不敢面对现实,自己搞死了自己,怨不得别人!     在中国做大号只有两条路,第一你是名人,第二你能长期产出优质的内容。普通人想做大号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唯一的例外代表是陆琪,因为他长期产出让中国女屌丝用户自我麻醉的内容,而这个群体又相当的巨大!所以最后陆琪成功不是偶然的。换另外一句话说,女屌丝的群体远比科技群体大的多,一致性也高很多,竞争少,加上市场切入点抓的好。相反丁哥所在的科技行业,群体小,竞争壁垒高,从业人数多,连个漂亮妹子都少,这也算男怕入错行吧。   内容or炒作? 如果你不是名人,能运营大号的唯一一条路是长期产出优质内容。但这仍然不是全部。前几天丁哥在北京给国内一家知名科技博客公司的员工们分享。他们请教我社交媒体运营的精髓,我最后说了一句话:炒作!     你没看错!但很可悲,基本就是这样的!持续产出优质内容在一个账号的初期很重要,但到了一个阶段以后,边际效应就会很低。简单来讲,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到了那个阶段,自媒体人就得要把自己往名人方向炒,而机构性的媒体或者企业就必须通过炒作事件来获得更大的注意力!     粉丝多少只是一个皮相,反映的是影响力的量化!在一个屌丝或者一个初创品牌的早期阶段,如果没有炒作的资源和炒作点,安安分分做优质内容是一条不错的路;等透支完内容的红利,想上一个台阶就需要炒作,或者说事件营销!     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做事件,都需要极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因为只有数据才能告诉你做的每件事情是否是用户喜欢的,是否能给你带来性价比最高,雪崩效应最强的方向!如何看数据,请看下一篇《如何成功运营社交媒体大号——数据第一》。     【作者介绍:丁辰灵,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电商专家,科技自媒体人。欢迎关注他微信公共号:丁辰灵】
    微信
    2014年07月05日
  • 微信
    确证!微信将推出“企业号” 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微信“企业号”终于在昨天得到确证,本人亲眼在一位朋友的手机上看到了微信的这个新模块。在微信的“通讯录”菜单部分公众号项目下,在原有的订阅号和服务号之下,多出了一个“企业号”。据朋友透露,他们已经内测这个功能几个月了。   百度掌门李彦宏在今年的百度联盟论坛上预言,企业级市场将出现大量互联网商机;对比他此前对互联网思维、中间页、读图时代的多次准确预言,企业级市场的互联网服务的确已经到了该收割的时机。而微信“企业号”的加入,则将为这一市场的引爆点燃决定性的引信。   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觉得好像微信随便推出个啥功能,自媒体们都要出来唱个赞歌。这方面我要谦虚地承认,的确出现过捧得过热的情况,比如微信5.0大幅度扩大了扫一扫功能后,淼叔当时很乐观地预测这将对“近场O2O”带来正面影响,结果微信再一升级,扫一扫功能又被大幅度精简了,原有的封面、街景、条码扫描都没了,只剩个二维码扫描。这说明一方面有些技术还不大成熟,另一方面很多功能可以归约到二维码扫描上实现。   但这次的企业号推出,的确将给整个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级软件行业(包括SAAS、PAAS甚至IAAS,分别为基于互联网提供的软件、平台、基础架构服务)带来巨大的契机。原因也很简单,客观地说,微信因为其简洁有效的设计和克制的功能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移动互联网标杆应用,庞大的用户量和丰富的第三方开发者、企业用户,决定了它任何一次创新,都带来大量商机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甚至新生。微信公众号催生了如火如荼的自媒体、微信支付带火了理财通、红包则成为社交平台上最独特有力的营销工具。   所以,“携移动以令天下”的微信,在企业号上将给业界带来哪些机会?   企业号能做什么   我们首先从企业号的基本功能和架构说起。   在整个公众号体系中,订阅号是维护者发布信息的平台,服务号是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即将出生的企业号,则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平台,也就是说,企业号将在移动互联网上,为企业提供对内部员工的管理、沟通与服务。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企业号内的消息将出现在用户的信息流中,而不像订阅号那样被折叠。这也使得企业号内容成为优先级最高的消息。   就像订阅号、服务号目录下,用户可以订阅多个公众号一样,在企业号这个目录下,用户也可以订阅多个内容,不过这些内容叫做“功能模块”可能更合适些(每个模块的外在形式与公众号类似)。一个企业申请了企业号之后,员工们通过自己的微信订阅这个企业号,下一步就可以使用该目录下的各种功能模块,完成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与交流。例如,他可以通过向“打卡签到”模块发送一张地标照片,表明自己虽然外出但仍然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也可以通过“报销”模块提交一张发票的扫描件,在手机上走完审批流程;他还可以向“工作日志”模块发送一句语音,让自己的团队都听到最新的想法与进度。   就像微信最新的愿景口号“连接一切”一样,企业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将用户的“企业身份”通过微信平台与所属企业连接在一起。   企业级软件市场的爆发契机   有部分声音认为,微信一做企业号,那些目前在做协同办公、网上CRM的企业就是死路一条,因为他们无论如何没法跟微信竞争。这实际上是误解了微信“连接”的属性。稍加思考就可以明白,微信的强项不在于开发各种具体而微的应用,而是沟通、社交与平台搭建和维护。所以,企业号中的各个模块,微信不可能自己亲力亲为去做,而只会是开放标准接口,由各家SAAS厂商接入自己的服务。   所以在企业号上线后,我们将可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企业号之内,表单使用麦客CRM的模块,签到登录用纷享销客,群组交流用明道;具体使用哪些模块,完全由企业自由配置和购买。这时候,微信实际上就成为大量企业级应用的市场,起到分发和连接的作用。   不要忘记,微信刚在前两天开始内测“微信登录”和UnionID功能,这两项功能保证了微信ID在不同应用间的通用性,也同样保证了企业号管理者在后台对来自不同厂家的模块获取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能力。   独立SAAS厂商愿意接入微信企业号系统吗?应该是愿意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微信上搭建轻量级的“入门级软件”,可以让用户和企业先行熟悉协同办公服务的氛围,培养起在手机上完成工作、交流数据的习惯。当企业每个员工都习惯这一点后,SAAS的市场教育工作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native APP一些更加专业、更加方便的特性,将吸引企业正式进行部署。而由于微信登录功能的存在,无论是企业号模块还是独立APP,SAAS供应商们都可以保证用户数据的统一和连续。   而对微信本身来说,推出企业号将使得用户在自家平台上的黏性更强,也为利润最丰厚、商业价值最广阔的企业级软件们提供了用户入口和平台,巩固了自身的平台,留住了身在企业的高素质用户,并把产品的“闲聊”色彩冲淡,拓展到工作领域。通过”连接“而非”独占“来留住用户,这大概也是微信产品哲学的又一次体现。   文章来源:虎嗅网     作者:阳淼    山寨发布会创始人,他将在微信公众号“山寨发布会”上更新他的最新观察,个人微信号2350285,新浪微博@阳淼 ,私信开放。  
    微信
    2014年07月01日
  • 微信
    一起来学习IBM是如何借助社交网络来为招聘和雇主品牌所用的? 实施雇主品牌的近期效益就是更持续的吸引和保持企业需求的人才,以及激励核心员工有更好的绩效表现,更长期来看,这是一种与人才为中心的战略和实践。如果把营销理论借用到招聘上,那么近期不合适的候选人可以视为“暂无购买能力或意愿”的消费者,但是某些品牌能够满足其功能和情感需求,一旦这些候选人具备了“购买能力或意愿”,那么就会主动再次出手申请职位。 问题就在于雇主如何拥有一个管道或载体来避免和目标候选人lost touch呢?这是我们最擅长的地方,下一步就是做什么以及具体怎么做,邀请TA们关注公司建立的社交网络账号或者创建离职员工群组是不是一个方向?生产真实雇主近况的富媒体内容和及时互动是不是一个可以马上做的事情?这次我们想要基于网络搜索和已知信息的理解观察,来说一说巨头IBM是如何借助社交网络来为招聘和雇主品牌所用的。     Careersite的移动化和微信公众账号的绑定用于内部推荐项目 第一步是需要验证员工身份。如下图是IBM通过微信公众账号作为入口,引导粉丝来到的Careersite移动版本,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设置查询条件并且查找空缺职位。关注该公众账号后,有详细的内部推荐流程指南,首先为了确保是内部员工的身份,系统要求粉丝必须登录IBM内部GOM系统才能正式提交推荐,线下推荐(如email, Same Time, MSN等)被视为无效推荐。 另外要求被推荐者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地址注册系统。   若在注册中发生系统报错或是自行操作“登出系统”,再次登录时,请同样点击邮件附带的链接,否则推荐无法被正常确认。推荐不同的候选人至同一个职位,需要重复以上操作,不能直接在原有的修改候选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否则所有的推荐都将无法被系统识别。   第二步是搜索空缺职位并提交推荐人的信息等。如果有合适的职位,需要把应聘职位的序号和一份简历发到指定的邮箱,如果符合要求, 还会需要推荐人给出一份正式的推荐信。     内部推荐作为雇主最重要的招聘渠道之一,内部推荐的行为激励做法我们还没有看到(推荐成功拿奖金是常规做法),降低用户的推荐成本也是提供内部推荐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觉得这两点上,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另外细节方面是,如果将职位分享给微信好友,图文消息的ICON是默认的并没有自定义设置成IBM的LOGO,这样站在Remind的角度也可能会降低内部推荐的效率,因为没有最大化了解微信的产品功能和传播模式。     持续统一的在微博微信和Job-Board Mini Site的概念和视觉创意 IBM在微博上拥有不同主题和针对不同目标候选人的官方微博账号,这样有利于目标候选人主动关注和建立联系,每个微博方面我们就不逐一分析和解读了。同时还有不同的careersite,如http://www.ibmcampus.com/,通过域名我们就知道这是for campus recruiting的,遗憾的是ibmcampus.com没有解析,导致当候选人在浏览器直接输入ibmcampus.com的时候报错提示该网站没有备案而被关闭,这样可能已经会导致部分候选人流量的流失。而通过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我们了解到该网站标题(Title)IBM2014校园招聘,没有设置关键词(KeyWords),没有设置描述(Description)这样就降低了减少了搜索引擎的收录量。       IBM招聘等关键词在主流搜索引擎的表现 通过随机输入可能是被搜索频率最高的“IBM招聘”得到如下在百度最高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列表。IBM招聘的官方页面排列在第二位,除此之外没有IBM官方网站的页面出现在搜索结果里面。剩下的是IBM post的相关渠道的职位列表页面,IBM的官方招聘页面过于job-list-driven,但是又缺失了雇主的其他内容,候选人需要单独再次搜索打开IBM官方网站,这些都提高的候选人的信息获取成本,也降低了候选人重复登陆使用的次数。     同样是搜索空缺职位,访问用户可以apply with LinkedIn,也可以很方便的将职位share到自己的social network。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IBM公开了Top Referrers,也就是参与过职位推荐数量最多的人,这点也是作为激励访问用户提高推荐动机和驱动力的一个元素。另外还有Job shares through IBM 的数据,也就是说IBM把内部推荐的实时动态公开化,透明化,所有这些都是站在候选人的角度,与候选人建立真实,透明友好的关系来引导刺激访问用户参与到内部推荐计划中来。   via:与才策 
    微信
    2014年07月01日
  • 微信
    打造2.0时代的培训团队 在今年四月底举办的《培训》杂志南京年会上,中国银联支付学院的王红霞老师分享了她在过去几年的一个转型经历,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分享给大家。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发生在2010年4月份,我正在筹备新员工培训。这是个大项目,人数多、周期长、牵扯精力、工作量大、会务组织复杂。当时还是传统的培训模式,课桌式教学,工作重点就是学员、讲师和会务工作。记得最容易出错的就是讲师安排的环节,每位讲师授课时长大约在1-1.5小时,五天下来共20多位讲师,各个课程的衔接都不能有差池。当我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项目筹备的时候,付总有一天突然问我:“上次讨论新员工培训,怎么没见你参加,你在忙是吧?”我当时一愣,这是什么情况?表情很疑惑。付总说:“我发你私信了,收到没?”私信!?新浪微博私信。 周日学员报到,周五是开班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所有筹备工作都完成了。周五下午,一个分公司的同事找付总,付总来办公室找我,说一起去聊一下新员工培训。这一聊不打紧,一下子就多了30多个新点子。马上要开班了啊!!怎么办…… 一、理解转型 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分享一下我对这个事情的感受和理解。这个很偶然发生的事情,在不经意间对我产生了三点非常重要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对已经适应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以往,我所适应的管理模式是等级清晰的,一级对一级负责,尤其是刚工作才一年不到,完全不存在越级沟通的机会,任何具体项目,我都不可能与部门领导直接对接,当然也就不会存在越级沟通过程中信息不对等或者领导意图领会不清的挑战。但这次,付总直接找我了,这个是第一个挑战。回头来看,这个挑战就是企业转型过程中,我们所说的“去中心化”的雏形。 第二个挑战是对既定工作计划或工作目标的挑战。此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目标感和计划性都非常强,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很清楚,虽然有些工作是需要加班干、熬夜干、甚至通宵干的,但都是事先计划、安排好的规定动作。这次不一样,我理解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组织好培训项目。根据这个目标,筹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马上就开班了,突然,聊完天我发现筹备工作干的不对,如果按新的想法和创意,几乎要把全部准备工作推翻了重来。那一瞬间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想法和变化心情无比纠结,怎么办?挑战太大了!现在看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持续创新”,预计即将发生的事情,突然间被打乱或变化了。 第三个变化是O2O的雏形。那时候,我们开始尝试用微博进行团队管理和运营培训项目。刚开始真的要崩溃了,部门人少事不少,有时候陷在事务性工作中头都快抬不起来了,还要关注微博,简直分身乏术。一场培训下来,除了做好面授,还要用好微博,天天刷时时刷,上班刷下班还得刷。得看看微博上学员在说什么呀,聊什么呀,领导在微博上又知会了什么呀。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微博在培训工作中的价值,除了做做现场直播也不知道该怎么利用这个工具,就觉得很费时间很痛苦。但这就是混合式培训O2O的雏形。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来交流,总羡慕我们说“你们这么少的人干出了这么多活”,但是谁也没有看到我们从前的状况:去中心化带来的困惑是不知道我的老板是谁,尤其是面对不同的工作要求,失去了判断力;面对持续变化导致目标感的缺失,因为领导的要求一直在变,有一段时间基本上完全没有目标感,甚至消极不作为,既然预期还没做完就变了,就索性作罢。这些困惑纠结了几个月之久,也一度因此降低了整个团队的效率。但经过这几年,当我们再回头看这些事的时候,发现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是: 第一,主动运用自服务理念,让每个学员自己为自己服务。请学员参与培训运营管理,充分调动所有可用资源,我们变成活动策划者、规则制定者、学习激发者和巩固者。在过去,我们过于专注培训实施,有时候甚至就是一位现场服务员,但学员参与到培训运营中后,大家自己为自己服务,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如何激发大家的兴趣,调动学员参与,并强化培训效果,这一角色定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第二,我们开始主动创造变化。什么意思?持续创新就是一个创造变化的过程。过去因为害怕不确定性的发生,抵触变化,因为变化让我们丧失目标感。直到后来才明白,我所感受和认知到的变化都是形式上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本质是什么?一切的变化,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达到培训效果。培训效果是因变量,自变量变了,因变量才会变。领悟这一点后,我们开始主动创造变化,以期通过不断调整自变量的变化来实现培训效果的持续提升。 第三,追求学员的极致体验。我们如何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更好?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实现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更多的人际互动达成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培训效果,等等。所以,我们借助运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包括运用各种不同的平台软件与工具,帮助学员创造不同的培训体验与感受,让他们感觉培训首先是一件非常好玩而又有趣的事情。在快乐中学习,会成长得更快,收获的更多。 转型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谈谈对转型的理解,那么,转型就是在痛苦的过程中,探索一条可能的道路。 转型转到现在是否是最好的方式,也不能说,因为我们一直在转,我们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变化是不停发生的,而且是痛苦的过程,因为转型就意味着不断地走出舒适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认知转型 关于转型认知,谈三个方面:团队转型、运营转型和理念转型。理念转型是最难的,只有所有的团队成员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可,有共同的价值观,理念转型才会发生。运营转型是发生在行为层面的,是工作的方式和流程在具体行为上的体现。如果没有团队转型,所有的想法都在某一个人的脑袋里,转型就落不了地,只有团队转型,才能推动理念和运营的转型。 对于理念转型,付总谈到五个方面,包括有战略思维、有品牌意识、有量化收入指标、密切关注效果、从甲方到乙方。其中,最重要是甲方到乙方的转型。关于运营转型,付总提到,既要重运营,又要轻运营。重运营尤其要注重整个运营设计中O2O的应用,而轻运营则主要通过学员参与来实现。 因此,我认为团队转型的关键在于,建立乙方思维模式,实现角色转变,并充分运用O2O模式,强化学员参与。 三、实践分享 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在公司的技术序列任职资格通道中,有一门专业课,六西格玛绿带。从2006年开始就有了,都是外部专家授课,到2012年我们收到学员反馈,大家感觉培训过程只是泛泛讲解,外部讲师所使用的案例也多为制造业案例,没有一个支付产业相关的案例。因此,知识的可移植性太弱,学到的内容不能直接在工作中使用。学员建议我们请咨询公司根据银联业务需要编写特定教材。 但其实,最懂业务的是我们自己的员工,所以我们决定联合业务部门与业务专家一起,自己做。当时我们做六西格玛绿带培训已经有六七年了,项目也做了百来个,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下定决心,重新界定了自己的身份与定位,把我们从课程采购商变成产品开发商,我们从甲方走到了乙方,我们去关注客户,关注学员想要什么。他们要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我们把这个产品做出来,然后再进行交付。时机成熟了,我们可以逐步过渡到第三步,咨询服务商。 这三个角色中最关键是产品开发商,实现从甲方到乙方。这个是怎么做的?在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我们组成了一个7人的课程开发团队,前期经过两轮研讨,初步敲定了课程大纲并制定了课程开发计划。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了7天封闭,工作时间是从早8点到晚12点。每天早上订计划、调进度、核定工作量,晚上组织复盘和评估总结,次日再根据整体要求和前一天的进展进行微调。这样一个星期结束之后,我们的课程初稿出来了,完全是从无到有,一共形成了近400页PPT和300多页WORD文档。可以说,有了初稿,我们的工作就完成70%,这非常重要。 为了把握好课程整体逻辑性与内容的准确性,初稿完成后我们组织了课程试讲,先请外部的专家过来,听听我们的课行不行。根据外部专家意见进行了一轮修订,修订之后又进行第二次试讲。为了使课程内容在呈现和互动上达到更好效果,我们又对PPT的整个风格做了统一美化,同时,组织了讲师授课技巧培训。最后,我们在公司内部组织了正式评审,然后以公开课的形式推出来。 整个过程是比较顺利的,去年一年我们做了5期,今年做了第6期,一共24天,这些项目产生了一定的收益。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我们是真的调整了自己的角色,去感知学员的需求,去理解公司的要求,然后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改变我们的理念和行为。 可是,我们还是太理想化,以为产品好就够了,产品好学员自然会认可,培训效果自然会好。但事实证明,第一期培训做下来,学员反馈并不是太理想。琢磨来琢磨去,我觉得问题可能是出在了运营方式上。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们尝试用O2O的模式来运营这个项目。 我们用到的主要工具就是微信,一是微信群,二是官方微信。 我们运用这个工具在培训前进行信息发布,培训中组织互动、讨论、分享、总结和测验,培训后进行满意度调研并做知识管理。 总结来说,微信在培训中最重要的六层运用是,“互动-讨论-分享-总结-测验-知识管理”,通过这种方式运营下来之后,我们进行了满意度对比测算,结论是相比传统的面授培训,O2O的模式能将培训整体满意度提升0.6到0.8分(满分10分)。 最后总结一下:转型要靠理念,因为没有理念的指导,我们就没有方向,但更要靠切切实实的运营。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挑战、困难与纠结,但只要尝试就一定有收获。
    微信
    2014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