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提价1%,多赚11%?硅谷这17位最懂SaaS的大佬谈了谈SaaS定价策略 编者按:本文由 Ink @ SaaS 洞察(微信:saasinsight)编译。 SaaS 定价策略的微小改进也可能对客户注册,MRR和业务整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哈佛商业评论给出的结果是,价格上涨1%,会带来营业利润11.1%的增长。 但问题是:如何对价格策略进行优化的过程可能很复杂,你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价,解决方案的感知价值,客户的价格敏感性…… 最后,才是以某种方式提出一个完美的优化价格。 这17家跟 SaaS 相关的明星公司的创始人和投资人分享了他们心中最好的 SaaS 定价策略,其中包括 Zapier , Chargify , Sixteen Ventures 和红点创投的 SaaS 定价思考和策略。 Brian Balfour,Reforge 创始人/ CEO 很多公司在定价选择上很随意,或者只是跟着竞争对手走。 但跟产品策略,商业模式和其他业务要素一样,定价也需要采取同样的思维和系统思考。 你需要考虑目标受众,分销渠道的经济状况和其他因素,提出一个考虑全面的假设。 Patrick Campbell ,Price Intelligently CEO 价格需要通过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框架来思考,很多公司坐办公室来猜测验证定价,定价策略可不是这样挖掘的。 相反,你的研究框架应该利用从目标客户收集的数据来“量化”买方角色,了解他们是谁,他们想要什么,以及最终他们愿意为你产品的那个特性付费。 使用这种类型的客户数据能防止你把错误的产品买到错误的价格,避免收益损失。 Wade Foster,Zapier 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 实验,不要害怕尝试新的价格。 通过实验你能了解到转化率如何变化,并了解你的产品的价格弹性。 但要确保价格变化不会意外打扰到当前客户。 Lincoln Murphy,Sixteen Ventures 客户成功&增长架构 一定是从客户开始! 了解你要卖给谁,他们需要完成什么(他们的需求结果),他们如何完成(适当的经验),以及当实现期望的结果他们能得到什么价值(期望的结果+适当的经验)。 通过真正了解你的客户,你也能找到你的定价应该关注(或消费)的核心“价值指标”,并知道如何去扩大客户群的购买以及消费潜力。 一定是从客户开始,毕竟,他们是为你的产品买单的人! Adam Feber,Chargify 市场总监 虽然能看到很多关于定价策略有的研究,但唯一真正的测试是用户如何反应。因此,每过几个月运行一次测试,来看看什么是有效的,什么不是。但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注意这2点: 1)定价策略并不总是关于价格改变,它可以包括添加(或删除)免费增值服务,更改试用期,或隐藏/取消你的最低价格计划(这项计划通常流失率最高)。 2)在可以进行任何测试之前,你需要跟踪并了解你的基准指标。如果你对转化率,流失,每个用户/账户的平均收入,生命周期价值等不清楚,那么先从这里开始吧! 请记住,不是每次测试都会成功。有时候测试失败了,但不要害怕恢复到以前的配置。继续测试,你最终会发现实验会带来有效改变。” Nicolas Jacobeus ,Scale 创始人及CEO 1)当决定价格时,不要以直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基础:根据你向客户提供的价值(包括增加的收入或降低的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来定价。 2)向客户展示使用你们产品的好处,这让你可以使用价格锚定,使他们更容易把价格作为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成本。 3)不要害怕去确定价格,即使因为缺乏指标/数据,你对它还不够自信;价格是产品的一部分,所以最重要的是尽快得到反馈。你可以随时改变它,也能退回到早期的价格。” Yoav Shapira,HubSpot 产品研发 我觉得定价策略首要考虑的是对它做实验。不要欺骗你自己,你的团队以及你的客户,觉着完美的定价策略通过思考就能得来。 相反,把它看做产品功能。以真正具体,客观,可量化的方式定义成功的意义。接着问自己,在正确的定价策略下,一个好的漏斗是什么样的? 然后,继续实验。如果需要,可以经常调整定价策略,直到你获得上面定义的注册,互动和留存指标。是的,实验可能比产品功能更耗时,但它至少跟这些地方一样重要。 实验时,要考虑到现有客户。一定要确保计划/价格策略对他们是最有利的。你在解决的是下一个百万收入,而不是试图从早期的支持者中“压榨”更多价值。 Ryan Baker,Timely 联合创始人/CEO  一定要清楚,定价是一个营销练习。它决定了你的产品或服务将在你的客户可用的解决方案的价值范围内。 清楚你向客户提供的价值,然后与定价一致。总是有客户想让产品更便宜/免费,也会有人想为你付更多钱,希望你能改变产品。这两种都不要作,清楚你的价值,设定你的价格,并坚持下去。 Andy Baldacci,Hubstaff 市场总监  总要有 Upsell 。 如果有客户为你的软件付费,那么他们之中总有一部分愿意花更多钱来让这个问题解决的更完美更简单。 无论是更高的定价层,附加服务,无论如何,任何 SaaS 业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你总有让客户花出更多钱的方法。不是说只让客户付更多钱,而不让他们得到更多。要寻找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的方法,然后相应地收费。 这不仅能在不需要新客户的情况下增加你的 MRR ,同时,增加的 CLV 能让你在客户拓展和销售渠道上更有力。你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越高,你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就越多,那么你就有有更多的利润来获得更多的客户。 Walter Chen,IDoneThis 联合创始人  量化你的买家角色是完美定价策略的组成部分。 大多数 SaaS 公司都知道应该使用买家角色来聚焦客户。但这些几乎都是定性数据,包括个人特质,个性简介等信息,这意味着这些买方角色不是真正的可行动的。 在 Patrick Campbell 向我们展示了价格智能化如何能有效的帮我们缩小焦点之后,我们开始使用量化的买方角色。他们通过可操作的数据,例如特征值分析,支付意愿和单位经济学来丰富客户资料。 一旦你知道客户想要什么,他们愿意支付多少,以及为了得到这些他们会付出多少成本,那么你的定价策略将开始落地。 Emialy Smith,Cobloom 增长专家 你能做的,改善 SaaS 定价策略最好的事情就是实验,测量和重复。 实验,测试不同的定价层次,提高或降低价格,或使用不同的定价模式。在进行任何更改之前进行测量,为自己提供衡量实验结果的基准。 重复:是说每年可以测试几次,来检验你对 SaaS 产品所做的任何更改,是否影响你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是否满足了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最糟糕的莫过于对价格设置一次测试后就不管了。需要把它看做一项持续的工作——你的定价策略永远不会完美,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业务环境和客户要求会随着时间变化。 Tomasz Tunguz,红点投资,投资经理 初创公司的定价策略应该很明确。 他们应该决定采取哪种策略,并按照这些路线调整销售,市场营销,产品和研发工作。 Madhavan Ramanujam 是 Simon-Kucher 合作伙伴的定价专家和合伙人,他建议应该咨询你的执行团队,确定收入增长,销量增长,利润创造和市场份额的优先级,以确保公司的定价策略与团队的目标一致。 Ryan Law,Cobloom 联合创始人 / CMO  1)在还是小公司的时候,就应该测试巨大的变化。你越小,越容易测试疯狂的假设,而不会疏远现有的客户。 2)当你的公司大了,就需要做好优化。有了良好的客户群,即使是对 SaaS 定价策略微小的改进,也会有可观的回报。像重新排序你的定价套餐一样简单,或者更改价格的最后一位数字,也能让 MRR 产生区别。 3)不要停止实验。没有像“完美的价格”这一说。即使我们可以在给定的时间优化价格,但你的业务不是静态的,新客户,功能和想法意味着价格也需要随之改变。 Peter Cohen,SaaS营销战略咨询执行合伙人 价格不会凭空出现,它不是你在“上线”之前就能掌握的东西。也不是因为觉得价格页空白而感到奇怪,就能做出来的。 定价最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让你的商业模式有意义。除非你找到了其他收入来源或是慈善机构,否则可能都需要为产品收取足够的费用,至少来支撑你的成本。 但也有一个不太明显的考虑。定价策略需要适应你的价值主张。关于你的公司和解决方案的“价值主张”需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你卖什么? 谁应该买呢? 它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代价是多少? 为什么它比替代品更好,跟什么都不做比起来呢? 定价策略和价值主张需要同步。 为了说明,如果你的解决方案解决了让大多数人可以忍受的问题,但这没有多大不同,有一大堆替代品,那么你也就不能让很多人付出很大的价格。顺便说一句,用什么技术实现也不重要。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它比其他可用方案好1000倍,你的潜在客户愿意为这个解决方案支付很多钱...那么,这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以及更有利可图的)定价策略。 所以这里是我的 SaaS 定价策略的第一个提示: 在你制定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之前,不要试图制定价格策略。除非客户可以在你的解决方案中看到一些价值,否则他们可能不会买。无论你的定价策略如何精心制定,如果它不与你的价值主张同步,到头来你就是在猪嘴上涂口红。” Paul Boyce,Popcorn Metrics 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 对我们来说,定价的关键是用A/B测试来衡量不同价格点的转化率和流失率。 我们了解到,存在一系列价格不敏感的情况(这时候可以降低价格,但不会增长更快),因此我们希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如果入门价格很低(虽然能获得更多订阅者,但它们也倾向于更快地流失,这最终不利于我们成长更快)。有一个价格点,人们会说“让我们试试这个,它没有多少钱。”但是,他们更有可能流失。 我们的目标是吸引重视这项服务的用户,并投资于提供真正伟大的客户服务,并帮助他们通过我们的服务真获得真正的成功。因为我们的长期增长取决于吸引会留存的客户。这意味着我们的定价策略必须与我们的用户准入策略保持一致。 Tushar Kirtane,Pocket 产品经理  对于 SaaS 产品,改善定价策略的第一个要点是了解你的产品具有的不同客户群,然后提供允许客户自行选择适当产品的定价层。 这项策略不仅可以为你的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还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收入。 你可以通过试验进一步优化分层方法,但要注意额外功能的成本。如果额外的支持费用没有收回,你可能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提高你的价格。 Will Steward,Cobloom 联合创始人及CEO SaaS 公司未能对其定价策略进行足够的投资。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表明,价格上涨1%会带来营业利润11.1%的增长。所以定价策略的投资回报率很可观! 因此,我认为改进定价策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确定优先级。 将你的定价视为增长战略的核心部分。每月花一些时间来讨论定价策略,比如设立一个月度会议,纯粹讨论定价,定价测试以及关于定价的新想法。 只要给予定价它应有的优先级,你会快速看到效果明显的改善。 改进你的 SaaS 定价策略 即使你的定价策略的细微改进也会对你的收入产生变革性影响。价格上涨1%,利润增加了11%,很多 SaaS 仅仅通过改善定价,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增长。 本文来自翻译:www.cobloom.com
    硅谷
    2017年01月13日
  • 硅谷
    硅谷那些不知名的独角兽,可以让2017年IPO市场回暖吗? 科技公司IPO长期处于低潮期,但这不仅催生了火热的一级半市场交易,而且还加快了一些不知名公司的IPO步伐。 据路透社报道,来自投资银行负责IPO事宜的人分析称,相比那些不愿意上市的独角兽明星公司,有大把不知名的、规模相对较少的初创公司对上市十分感兴趣。这些公司可能会为”IPO寒冬“解冻。 虽然很多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想有朝一日可以IPO,但这一市场并不如大家想象中那么热闹。2016年,仅有20家科技公司在美国IPO,这是IPO市场自2009年以来最低迷的状态。 2015 年,仅有 28 家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有 131 家“独角兽 ”公司选择了继续保持非上市状态。而去年和前年在美国IPO的科技公司则分别有 62 家和 48 家。 近几年的情况很不乐观,但很多美国独角兽将 IPO 计划推迟至 2017 年。另外,Renaissance Capital认为,2017年IPO市场可能回暖。 为何这些公司会为”IPO寒冬“解冻? 相比那些未上市的明星科技公司,这些不知名的科技公司具有诸多优势。 据Renaissance Capital数据,2017年可能有277家公司选择上市,尤其受关注的是Snapchat和Spotify。而且,仅这两家公司的融资额就可能超越过去两年所有风投支持的科技公司IPO交易的总规模。 但仍有很多像Apttus,、Tintri 和 Okta等不知名的软件公司,准备为IPO市场”破冰“。来自UBS Group AG的Justin Smolkin认为,这些公司是更多投资者在市场中进行表现的”风向标“。他还补充道,这些公司被认为是比较优秀的公司,并且投资人可以从中赚大笔的钱。 这些公司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如自动化的交易程序、安全、会计、软件培训和费用管理服务。通过服务订阅,这些软件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流。这些公司倾向于跟投资人签订多年的合同,相比那些依赖于广告和个人交易的的互联网公司,它们可以给投资人多于预期的回报。 来自Goldman Sachs Group的Will Connolly认为,虽然这些公司只有5亿美元-40亿美元的中等估值,但它们占据了科技公司IPO市场中的大部分份额。他还表示,大部分科技公司IPO后规模并不会很大,但那些大公司会更受关注。然而,那些小的或中等的公司,会因为一些创新人才及推动科技创新而被熟知。 据汤森路透数据,2016年只有6家软件公司IPO。2017年,将有包括Avalara、MuleSoft、ForeScout Technologies Inc、AppDynamics 和 Yext等十几家软件公司准备上市。 另外,来自硅谷银行的Greg Becker认为,相比2016年的15家,预计2017年会有30家-40家获得风险投资的科技公司打算IPO。这些公司可能打算在科技巨头Airbnb和Uber之前IPO,因为这两家公司在”IPO预备期“中已经获得足够的资金和关注。 如果这些软件公司能够成功IPO,会给那些已经提供关键资金支持、但想尽快变现的早期投资人莫大的希望。据汤森路透的数据,2016年只有20家科技公司IPO,这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来自Credit Suisse Group AG的Anthony Kontoleon认为,如果这些公司可以顺利IPO,积极的信号将给市场带来里程碑意义。 但是如果这些公司不能在2017年顺利IPO,那么一些风险投资经理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让投资人变得更”快乐“。同时,那些为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初创公司,承诺他们公司IPO后会获得更多利益,然而可能会受影响。 另外那些选择在2016年底IPO的科技公司,它们的股价表现也不错。Twilio Inc、Coupa Software Inc、Nutanix Inc和Blackline Inc,这些公司的估价都高于它们当初的发行价,这极大地提振了同样想IPO的同行。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www.reuters.com
    硅谷
    2017年01月04日
  • 硅谷
    外媒:硅谷企业兵败中国 但硅谷文化已落地生根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5日消息,据《纽约时报》报道称,最近几年,中国科技产业欣欣向荣,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科技企业在网络上做得比美国企业还要好。中国既不主张反抗,也不主张破坏,中国年轻企业家、投资者只好向硅谷学习,寻找灵感。中国科技产业模仿硅谷,建立了一个网络,让创新者迎合投资者,这个网络包括了孵化器、加速器和VC。 许多时候,他们抄袭的模式在硅谷从未成功过,中国人的理解是间接的。姚叔齐(Yao Shuqi)只有28岁,他是一名企业家,他将《硅谷海盗》作为前进动力。《硅谷海盗》是一部1999年推出的电视电影,讲的是盖茨和乔布斯的故事。 姚叔齐说:“曾经,我想找一名技术过硬的合伙人,发现要找到很困难。”2013年和2014年,他至少将《硅谷海盗》看了10遍以上。姚叔齐还说:“我当时在想,《硅谷海盗》里的人是怎样寻找合伙人的。我翻来覆去看,学到了许多东西。” 虽然硅谷在中国展示了雄厚的软实力,但是这种力量不可能帮助谷歌等公司进入中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渴望拥有自己的影响力。虽然中国正在创新,但是中国的“网络复兴”主要还是在境内发生,中国渴望建立在全球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 不只如此,硅谷还为中国提供一种模式,指引中国培育出新型商业领袖、政治家和思念领袖,类似于马斯克和彼得·泰尔(Peter Thiel)。中国科技产业已经出现一些知名人物,比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小米创始人雷军。 百度也向硅谷学习。徐勇(Eric Xu)是百度的联合创始人,上世纪90年代,他曾经制作一份与硅谷有关的文档,试图将公司打造成非结构化、精英管理组织,这种管理方式正是百度创始人所追求的。 前百度新闻发言人、郭怡广(Kaiser Kuo)说,公司员工会收到一本名叫“Baidu Analects”的书。郭怡广表示:“书本记录了一些轶事,讲的是一些不听话的员工坚持看法,不顾其它人反对,向主管一再解释,最终获得许可执行项目并取得成功。它倡导行动自由,和艾茵·兰德(Ayn Rand)的思想相似。” 有时,中国企业比硅谷本身还推崇硅谷文化。在北京有一家咖啡厅,面向科技人士,墙上有一张时间表,列出了美国、中国科技企业的IPO时间表。一些企业模仿苹果发布会,搞得像文化活动一样。还有一名开发者试图打造“科技镇”,让各种创新思想得以生根发芽,让大家携手合作。创业公司的办公室很开放,摆着宠物、放着桌上足球桌,老板坐在员工中间。 VC公司DCM的合伙人朝大卫(David Chao)说:“硅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转变的灯塔,中国女性购买什么手提包可能会受到好莱坞的影响,但是它未能像硅谷一样影响中国企业文化。”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仍然未能完全吸收硅谷文化。许多中国企业仍然管理很严密,官僚气息浓重,虽然大家的座位很开放,但是当中夹杂着许多惯例。例如,美国的创新孵化中心可能安置在阳光明媚的郊区,中国却放在交通拥堵、烟雾袅绕的北京西北部,员工挤在办公大楼内,下面是销售电子产品的商场。这一趋势无疑会刺激年轻人去冒险,让员工带来更多的价值,但是它存在和硅谷同样的问题:员工成为奉迎者,成为场景的一部分。 杰西·鲁(Jesse Lu)曾经在Y Combinator工作过,他现在是一名企业家。杰西·鲁表示:“有些人选择进入科技产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也不是因为他们想创业。他们选择是因为很享受创业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时间,拥有一个小团队,不用听别人的号令,可以做他们认为对的事。这是一种新时尚。” 硅谷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中国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而且很难插上一脚。去年,Facebook炒了一名野心勃勃的中国员工,由于来访者众多,Facebook无法一一满足要求,这名中国员工组团游览办公区,每人收费20美元,还在公司的咖啡厅吃吃喝喝。现在,对于前来朝拜的游客而言,唯一值得一看的东西就是Facebook的大拇指标志。 在山景城谷歌总部,赵浩宇与游客给石膏像拍照,这些石膏像是根据谷歌吉祥物制作的。隔壁是谷歌游客商店,它销售各种衣服和小玩意,上面印了谷歌Logo。导游肯恩·关(Ken Guan)说:“谷歌一般不让游客巴士进入园区,他们现在开设了这么一个区域,我们可以游览,拍照。大家都很吃惊,他们以为这里会是商业区,结果只是一堆办公室。”(编译/虎涛)
    硅谷
    2016年12月05日
  • 硅谷
    科技泡沫正在形成,印度比硅谷更严重 编者按:硅谷“科技泡沫”是各路商业大咖、企业家和分析家的一个热门讨论话题,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已对即将到来的“泡沫”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作出了各种预测。虽然到处都在谈论资本寒冬到来,私人资本市场势头放缓,但泡沫究竟能否发生或者什么时候才会发生,仍然很难说,至少硅谷地区仍然充满未知性。 Moovweb 首席营收官 Dileepan Siva 认为毫无疑问,科技泡沫正在形成,但可能是在你没有预料到的地方。 印度的科技泡沫 追求高估值的企业通常都更加关注增长而忽略收入,这不仅仅是硅谷企业的一种现状,也是印度企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印度爆发这种技术泡沫并不会像硅谷泡沫那样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冲击,甚至对于印度本地公共市场也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印度以及其它具有相似特点的新兴市场(例如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等,但不包括中国)短期之内的创新进展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产生影响。 因为企业能否在印度消费者本地市场成功运行也意味着这类企业在其他新兴市场将是同样的情形,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印度市场企业与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成功企业模式相比,具有更强的借鉴性。即便你并不关注这些新兴市场,仍需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专家认为印度将很快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 印度大部分移动用户增长来自农村地区 印度未来能否成功跃升为最重要的经济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是否能够培训劳动力并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来发挥其人口潜力优势。据《经济学人》报道,在未来 15 年内,印度地区的上网用户增长幅度将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而大部分的移动用户增长是来自于农村地区,而非城市地区。移动消费者的这一增长区域特征让印度初创企业的发展之路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因为这些新增加的移动消费者来自农村区域,通常会比较贫穷,缺乏能够支持技术行业蓬勃发展的购买力。所以,虽然印度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渗透率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却并不能像中国企业那样直接将这些移动用户转化成消费用户。 更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移动数据计划,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无法为绝大多数用户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但相对于要去自上而下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流基础设施,这一点还算简单一些。除此之外,印度的监管环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不可避免的泡沫破裂 今年年初,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报告,预计到 2020 年,印度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 1190 亿美元,相较 2015 年数据增长了 7 倍。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和印度零售商协会数据显示,旅游业务在电子商务中所占比例预计将达到 60% 以上,电子产品占 30%。单纯这样看市场规模呈现四到七倍的增长其实不算疯狂,但如果将其与印度的电子商务初创企业估值相比,你可能就会改变这一看法。 印度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Flipkart 最近的估值已达 150 亿美元,单这就足以与摩根士丹利对于印度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预测数据持平,甚至还未包括它的两位竞争对手 Snapdeal 和亚马逊。此外,Flipkart 大约占到了 45% 的市场份额,按照摩根士丹利数据计算,这意味着该公司 2015 年商品交易总额(GMV)大约为 70 亿美元。这也就是说 Flipkart 的公司估值是其 GMV 数据的两倍。但要提醒的一点是 GMV 并不是 Flipkart 的销售额或收入值,它只是平台在线产品的总销售额。 Flipkart 可能会实行名义收入份额或是像亚马逊那样收取一定费率提成,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着巨大的用户获取成本,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每笔交易都会亏损。诚然,这与亚马逊过去采取的策略并无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亚马逊的估值从未等同于整个市场的价值。与此同时,印度只有大约 40% 的市场是非旅游产品市场,所以也难怪 Flipart 估值在半年内被下调三次,降幅接近三分之一。 投资机构将资本大量投入印度地区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害怕错过中国式的成功机遇。所以现在在印度出现了几大阵营,阵营之一由跨国传媒集团 Naspers 和软银组成,他们的投资对象囊括了中国和印度市场上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案例(Napster 投资的京东、腾讯和 Flipart ;软银投资的阿里巴巴和 Snapdeal)。另一阵营包括像亚马逊这样的投资者,他们之前错过了中国的增长机遇,不想在印度重蹈覆辙。除此之外,许多当地的投资公司、红杉和 Accel 等国际风投公司以及更多的像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这样的一些机会主义投资者组成了又一阵营,他们嗅到了印度的市场机遇,也想来分一杯羹。 印度初创企业前方之路 那这些对印度的独角兽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2015 年上半年印度初创企业融资额为 35 亿美元,2016 年同期初创企业融资额为 21 亿美元,下降幅度达 40%。有意思的是,融资额缩水并不是受企业估值下降的影响,而是由于投资者对整个全球范围内初创企业的投资兴趣有所偏移。很有可能像 Flipart 和 Ola 这样的市场领导者虽然估值降低,但投资者由于不想错过印度市场机遇,可能仍然会保持投资热情。 但是,对于那些并未排在前几位的印度初创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的预兆。并且,印度的中产阶级仍然有待扩张,所以一些企业现在进入这样一个新兴市场还为时过早。虽然电子商务零售商和在线买卖交易市场平台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价值链上下游的低资本成本,但对于食品及杂货送货企业来说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必须要应付印度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每小时转化率成为衡量成功与利润与否的重要指标时,物流便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素。除此之外,为了获取并保留用户而提供大量的折扣和补贴会使成本增高,并且由于单位经济效益(Unit Eco)差,不难想象企业的这种烧钱大战应该持续不了多久。餐厅外卖服务公司 TinyOwl 最近裁员 100 人,并关停小城市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价格,而这可能只是个开始。当谈到公司发生的这些变动时,TinyOwl CEO Harshvardhan Mandad 表示:“市场随时在发生变化,现在投资者更愿意投资可持续性企业。”可问题是,投资者何时不曾这样想呢。 且学习,且观望 值得欣喜的一点是,印度初创企业正在将他们在本国市场学习所得应用到其他更成熟的市场,再慢慢等待印度国内市场条件成熟起来。印度版大众点评 Zomato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大多数印度餐馆都非常便宜,客户平均消费水平过低,而亚洲的其他区域以及欧洲地区则是更加合适的市场选择,所以 Zomato 也选择将业务由总部所在的新德里扩张到海外地区。移动广告平台 InMobi 总部设在班加罗尔,但也是在海外扩展业务,同样是由于印度业务市场条件不成熟。 印度的泡沫到底有多严重?是否达到了硅谷 1999-2001 的网络泡沫程度?答案是否定的,这只是私人市场企业估值过高,而非公共市场。但是与硅谷现在的泡沫相比,毫无疑问,印度的科技泡沫更加严重一些。 但不管怎样,印度都将成为未来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但这可能并不会很快成为现实。   本文来自翻译:uncova.com
    硅谷
    2016年11月17日
  • 硅谷
    HR2.0时代:企业服务如何创新 如今,人力资源软件和平台领域正在自我革命、重塑自身。在移动应用、数据分析、视频学习以及以团队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等元素的推动下,HR行业正在发生着颠覆性变化,众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在积极推动着这个市场的变革, HR领域已经从传统的以系统工具为主的HR1.0时代进入了以员工参与性、赋能化、个性化管理为主的HR2.0时代。 1.新环境变化驱动HR行业变革 (1)商品经济转向人才经济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统计,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出现在1977年夏季,就业人数高达1950万,之后的23年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从制造业疲软的就业形势来看,在过去的十年以商品为中心的经济全面过渡到了以信息或人才为中心的经济,2009年制造业岗位低于1200万个,到今天也大致是这个水平。在这一转型中,每单位经济产出的人才成本指数从1977年的不到40上升提高了近2倍,如今已超过110。换句话说,美国经济已经稳步发展到了信息经济,人才已取代了商品成为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来看,人力成本也在逐渐上升,全球经济研究和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日前有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趋近于美国,且越来越多的机器可以代替人工,制造业的人力需求在下降,员工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趋向于知识性服务,对人才的选择和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80、90后成为劳动力大军中的最大主力 80、90后逐渐成为劳动力大军中的最大主力,他们是与计算机及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他们充满个性,更富激情,更加符合现代管理学中Y理论的假设,即人的本性不是厌恶工作的,而是希望从工作中得到发挥个人价值的机会。现如今,这个年轻的群体也正处在从中层管理者迈向高层管理的过程,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和团队协作,不崇尚权威,喜欢尝试新的管理方式,注重最大化发挥人才的价值。 (3)企业管理正在走向精细化和个性化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在过去几十年的信息化改革中,各种管理软件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的流程,帮助企业通过数据去记录人力、财务和业务信息,SAP,Oracle,IBM等企业逐渐成长为行业龙头。但在精细化和个性化方面,企业需求更加细分多样化,当前系统化的服务提供商尚不能满足这些细分领域需求,企业家需要更多的工具去支撑和分析,帮助其进行精细化和个性化的管理。 上述变化正在发生,企业对人才的管理也出现了新的需求,这也为HR行业的变革创造了新的机遇 2.现在已经进入HR2.0时代 过去,大型企业通过安装“核心人力资源”系统(例如PeopleSoft , SAP等)去管理企业内部人力,如工资管理、福利、绩效管理等,但这些软件逐渐无法应对新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且面临着高度定制、复杂、难以使用、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从而使得HR行业成为创业者和投资机构青睐的领域,希望颠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HR领域已经从传统的以系统工具为主的HR1.0时代进入了以员工参与性、赋能化、个性化管理为主的HR2.0时代。如下图所示,HR1.0代表着从信息自动化向综合化管理过渡,HR2.0则代表着从参与化向赋能化过渡: 具体来说,HR1.0和HR2.0有以下几点不同: HR 1.0是从自动化向综合化过度,更多的是满足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HR 2.0更加注重员工的参与性,更多的是引导企业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参与,并向员工赋能; HR 1.0是通过企业实践构建人才的解决方案;HR 2.0是通过数据最终构建人才的解决方案; HR 1.0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系统如何去让公司的HR更加便捷的去管理公司员工,是以人才为本的管理;HR2.0则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系统如何能让公司的每个人都能参与使用,实现团队协作和赋能,是以人性为本的管理。 3.SaaS服务将成为HR2.0时代的主角 如上图所示,从2000年以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化到综合化,从自动化到个性化,从本地到云端的过程。 随着人力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细分和深化,传统的人力资源系统并不能满足公司人才管理的需求,一些SaaS企业开始暂露头角,并在2006形成规模化应用。但在SaaS刚刚出现时,企业对他们的人力资源数据放在供应商手中并不能完全信任,从本地过渡到云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随着SAP收购SuccessFactors并表示打算建立一个端到端的基于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薪酬和人才管理套件。 Oracle收购Taleo和SelectMinds,积极地为PeopleSoft重新设计了云,并形成了Oracle HCM。 IBM收购了Kenexa(拥有高度可扩展的申请人跟踪系统)。Workday建立了其端到端解决方案,扩大了其在全球的客户群。买家开始意识到云是未来,云服务投资开始进入成熟期。 紧接着,BetterWorks、Checkr、Culture Amp、Greenhouse、Grovo、Gusto、Justworks、Lever、Namely、Reflektive、SmartRecruiters和Zenefits这些云服务商在2012年至2016 年间获得A 轮融资,在细分领域进行精细化管理。另外一些新的应用也在不断出现,招聘、在线学习、绩效管理、数据分析等成为HR2.0时代 SaaS创新的主流。 因此我们认为,在HR2.0时代,SaaS企业会大有可为,可帮助企业进行更为深刻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4.不断的市场细分和深化是HR SaaS企业的创新方向 Next World跟踪了80 多家使用其NextScape 软件的HR SaaS 企业。他们按照人才招聘、人才最优化和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将 HR 2.0 市场进行了细分,在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出现,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HR领域已经进入了破坏性创新的时代,市场细分和技术深化成为了创新的方向,这使得很多初创公司打开了颠覆HR领域的大门。在这些公司中,许多公司都是由技术工程师领导,之前从未在人力资源领域工作过,他们通过创新性地建立简单易用的工具,让众多的客户企业员工的工作变的更加有效率。一些企业如BetterWorks,仅仅从简单的目标管理开始,通过统一企业目标,逐渐切入到企业的绩效管理领域。他们都是新鲜的创造性思想家,正在将惊人的创新带入市场,且不会受到旧式思维的束缚,引领着HR领域的变革。 5.HR2.0下技术创新更加尊重员工的体验 通过对美国市场HR SaaS领域企业的研究,我们发现,新型的HR软件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数据分析,他们基本都具备以下特点: (1)   嵌入反馈功能 在这些管理软件中,创新者设置了大量的工具去帮助使用者不断的和同事去互动,提建议、评论和评价。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指导、评估、技能开发和绩效管理等。例如,一个创业公司Zugata专门利用反馈功能来对员工进行能力管理和技术开发。 (2)   提供持续养料而非看板 在过去的管理软件中,员工需要不断的填入各种信息,公司的人力部门利用这些信息去统计和设计员工的薪资、福利、绩效等。这种表格式管理更多的是静态的,固定的且不可灵活改变。新一代的人力软件则更多的向社交软件靠拢,要为员工提供大量的垂直的实时信息,大量的移动化信息,让这些工作内容更加动态和有趣,实时获取工作的养料。 (3)   移动化 无论是学习还是办公,移动化已经是一个趋势。移动体验正在慢慢“吃”掉浏览器体验:超过40%的求职者尝试通过他们的手机申请,超过60%的在线视频现在在移动设备上消费(数据来源于Kleiner Perkins2016年互联网趋势的报告)。在旧的应用程序中,我们有菜单,下拉表格,面板和仪表板,来帮助我们管理员工。今天,我们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让我们滑动,捏,扫描和滚动,大多数提供了一个“活动流”,告诉我们其他人在做什么,这显然更受新时代“80、90后”员工的欢迎。 (4)   游戏化、趣味性展示 通过趣味性的图形、游戏化的设置可以让工作更加有趣。例如,BetterWorks通过视觉提示(一棵美丽的树),告诉你离实现目标方面有多远,并鼓励使用者频繁地使用应用程序。 Reflektive通过使用积分和各种形式的累积信用,鼓励使用者回来,回到工作中。 Globoforce,Limeaid和VirginPulse和其他社交工具结合,为你提供线索,奖励徽章,使工作更有意义和乐趣。 (5)   注重智能分析和行为指导 新一代的创新的工具不会专注于分析仪表盘和报表,而是更加注重分析人的行为,通过你在系统中的行为,同事的行为来分析,通过数据的方式建议或推荐活动。它不会告诉你“你有一个合规计划已经完成”,而是会“建议”你,你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你之前做的事情已经产生了什么样子的影响力,如何做才能让你的工作做的更好。 根据Next World Capital的HR 开发工具NextScape的粗略评估显示,2016 年,年花费为130-150亿美元的HR 软件中,HR2.0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HR领域的企业服务将会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创新者能够加入。 参考文章来源 1、 HR 2.0 is the poster child for the next wave of SaaS innovation https://techcrunch.com/2016/08/07/hr-2-0-is-the-poster-child-for-the-next-wave-of-saas-innovation/ 2、 The HR Software Market Reinvents Itself http://joshbersin.com/2016/07/the-hr-software-market-reinvents-itself/ 3、 HR Technology in 2017: Disruption Ahead http://joshbersin.com/2016/10/hr-technology-in-2017-disruption-ahead/ 来源:36氪,作者:人才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6573.html
    硅谷
    2016年11月16日
  • 硅谷
    来自硅谷的14条面试建议,帮你发掘世界上最好的增长黑客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微信号:freesvc),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Growth Hacking(增长黑客)的概念由互联网创业者 Sean Ellis 首次提出,指初创公司通过大量数据测试,寻找可靠的技术手段,实现业务的有效增长。Growth 的概念近年来在硅谷和中国都受到热烈追捧,已经作为公司实现增长的方法论。LinkedIn、Facebook、Twitter 等公司也组建了增长团队,从而催生了 Growth Hacker 这一炫酷的职位。 这篇文章来自增长大咖 Andrew Chen 的博客。Andrew 在帮助自己所在公司和其他创业公司做市场营销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也指导过很多公司的增长团队。最近,Andrew 接受 Reforge 采访的时候,被问到他怎样面试 Growth 职位的求职者。以下是他和其他增长专家在组建团队时常用的面试题目,希望能为你的创业项目带来帮助。 来自 Atlassian,SurveyMonkey,Gusto 和 Hubspot 的增长面试宝典 撰文 /  Susan Su 翻译 /  徐勇 来源 /  andrewchen.co 增长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不论是面试官还是求职者, 都很难找到一本制胜面试内参。然而这一领域的人才和团队在帮助企业实现增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一群 “增长黑客”。因此,Susan 从她的同事那儿收集了一些面试增长求职者时会用到的问题,这里挑选了一些和大家分享。他们分别是: Shawn Clowes(任职于 Atlassian,软件开放平台) Elena Verna(任职于 SurveyMonkey,在线调查问卷 SaaS) Nick Soman( 任职于 Gusto,HR SaaS) Brian Balfour( 任职于 Reforge,之前供职于 Hubspot,市场营销 SaaS) Andrew Chen(任职于 Uber) 1、开脑洞的面试题 优秀的增长黑客不仅需要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根据数据和量化指标进行产品的快速迭代。如果求职者只是去网上搜索答案,他将错过一个展现独特数据分析能力与创造力的机会。 开脑洞的面试题会帮助你冲破思维定势,激发出独创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面试题目没有给你带来思考上的兴奋感,那这个职位本身也很可能枯燥无味、乏善可陈。 金门大桥: 假设你明天会加入增长部门,参与金门大桥的收费系统项目。但不幸的是,最近该系统丢失了所有的交通流量数据及收费数据,现在老板希望你用 15 分钟时间,对一周的过桥费收入做出预估。 注意,你现在没有任何历史收费数据,只有一张金门大桥的设计图,你该怎样估算出金门大桥一周的收入呢? 这是 Elena Verna 当年参加 SurveyMonkey 面试时遇到的一道很特别的面试题,也是她现在面试别人的必考题。 相比于直接给出所谓的 “正确” 答案,Elena 希望候选人可以展示出他们如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道题,面试官可以看出求职者在没有任何数据的情况下,是否愿意打破常规,去解决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如何根据自己的一些宽泛的知识去做预测呢?关键的变量有那些?桥的长度?汽车的长度?车的重量?允许的交通量?在有限的 15 分钟内,我可以在这个问题上挖得多深? Elena 认为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主要是考察求职者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的思考过程,也可以发现求职者是否乐于挑战一些尚未解决的困难。 骇客城市: “你如何为一个城市设计增长方案?” 为公司招聘增长职位的候选人就像做投资,风险与收益并存。因此,增长团队在招兵买马的时候,需要对求职者的思维方式及工作作风进行考察。面试官甚至需要另辟蹊径,才能甄别出优质人选。 Nick Soman 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来考察求职者对增长的思考,这需要求职者脱离那些流传甚广的模板型答案,给出自己的理解。 这道题看上去和具体技术或产品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极大地仰赖候选人在技术或产品上的经验。你会怎样为这个城市吸引居民呢? 如何吸引这个生态系统中需要的人和资源?有哪些机制可以促进城市的增长?求职者在没有固定模板的情况下,从零开始设计增长方案。这一思考过程将在面试官面前展露无遗。 你是 “小白鼠” 型用户吗? 你手机上最近装了那些 Apps 呢? 当你刚拿到一台新的工作电脑时,有哪些应用是你迫不及待要安装的? 作为用户,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和 Snapchat 的关系呢?你有没有试图打破与 Facebook 的心理依赖呢?一些的小众产品的体验如何? 人如其食。我们使用的产品,以及我们与这些产品的交互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反应出我们将如何创造和增长自己的产品。 Shaun Clowes 希望了解求职者在工作的时候使用哪些产品。 作为面试者,他希望看到求职者如何分享一款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产品。 求职者的回答可以反应出他们对业界动态的关注程度,以及他们是否喜欢探索一些与众不同或有些类似的事物,还可以看出他们是否乐于做 “小白鼠”,体验市场上的新产品。 即兴头脑风暴: 为增长岗位准备面试时,你一定提前准备很多功课,比如浏览增长业务的核心环节,做 “漏斗分析”,对业务发展也有了些成熟的想法。但是,我们该如何挖掘业务上更进一步的突破点呢? Nick Soman 会对求职者来一个即兴头脑风暴: 3 分钟内你可以想出多少点子? 假定你想出了 5 个,那我会很希望你可以想想有没有第 6 个,第 7 个。 Nick 希望看到求职者走出他们的舒适区,拓展头脑中既定的想法,临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Nick 并不赞同追着一个问题一直问,因为他想看到求职者思维的广度,尽可能多地提出想法,并能客观地去衡量这些想法的优劣。 你有过失败的经历吗? 如果你的增长模型从来都没有失败过,那很可能是你的实验设计本身有问题。增长实战其实是在失败中求索,而这些失败的经历往往让人受益匪浅。 Andrew Chen 说,你经历过的失败的灾难程度会比其中的细枝末节更能说明问题: 我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并不是问求职者如何处理增长问题,而是让他们谈谈他们经历过的最大的挫败是什么,职业上或者个人生活中的经历都可以。从求职者对挫败的描述中,你会意识到这算不算一个有意义的挫败,并了解他们处理挫败的方式。 比如,一个经历尚浅的人一般不会遇到大的挫折。他们在描述的时候可能会说: “我之前搞砸过一个项目……”。但作为面试官,我们可能更希望听到 “我之前曾试图说服公司董事会采纳某个决策,大家思考再三后听取了我的建议,可最后决策失败,公司垮了,员工都被解雇了” 或者 “我离开家人和朋友,从 A 搬到了 B, 一切重头再来” 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求职者曾经的失败经历有助于面试官了解他们更看重那些事情,以及他们从挫败中恢复的能力。 2、大多数面试都忽略了什么? 善于捕捉机会,而不是盯着风险: 很多面试官都试图了解求职者的弱点,但 Elena Verna 更想去了解求职者的优势。实际上,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在实现业务增长的前期和中期,将自身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淋漓极致,比修补已有的劣势更加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公司,往往在产品和用户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打造增长团队的过程也是这个产品发展轨迹中的一个缩影。Elena 认为: 很少有负责增长部门的领导会注意到求职者的发展潜力,并告诉求职者,“我会根据你的长处为你安排适合你的工作,以便你可以在适宜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知道别人的弱势是好的,但我也希望更多地挖掘出他们的优势。增长团队的管理者需要确保员工的个人优势与他所在的职位要求相吻合。 招聘中很常见的情形是为了招一些人来解决业务上出现的特定问题。这些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很有效地提升业务, 但仅仅根据某个特定的职位需求来评定候选人并不是明智之举。毫无疑问,他们可以帮助你解决燃眉之急,但长期来看,他们并不一定是优质人选。 所以,找到一些乐于从事增长业务,并有成长潜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仔细想想你对这些求职者一年内的成长有什么期待。善于捕捉他们会给团队带来的长期收益,而不是盯着眼前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问问为什么? 我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是专职面试官。我们通常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或者说对增长营销这个宽泛的领域比较了解。但在构建增长团队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了解一些我们所不熟悉的东西。 许多面试官都没有深入挖掘求职者的经历,这对于公司和求职者都不是好事。这不利于公司发现合适的人选。求职者也很难有机会展示出自身的亮点。 Shawn Clowes 会在面试的最后问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大多数的面试官会问你在过去做过的 X 项目,求职者的回答也停留在表面 “我们做了 Y,达到了效果 Z。” 对于这种回答,面试官可以多问几个问题,比如说: “当你说 “我们” 的时候,这个项目有多少是你贡献的?有多少是其他人贡献的?” “你在项目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还是仅仅重在参与?” 有时候一些答案像是事先排练好的。虽然求职者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如果你探查一下,就会明显地发现项目创新性不够、技术点不深、或者求职者并没有参与太多。这时,一个最好的方式是问他们:“为什么?”, “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你可以对于面试者的每个回答都追问一句为什么。更深入地理解问题也是增长职位需要的品质,但很多面试官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只会纸上谈兵? 怎样知道面试者在增长方面有真才实学,还是只会纸上谈兵,玩一些概念游戏呢? 增长职位举足轻重,但招聘团队很难具体有效地测试候选人的能力。你没法根据求职者的 GitHub 记录,或者从他们工作中的其他因素来推断求职者的能力。即使他曾经供职于一个优秀的团队,或者可靠的公司, 或者他们处于某个热门的行业中,也很难证明该求职者在增长工作上的能力。 Andrew Chen 会做一个测试来检验求职者是否只会纸上谈兵,还是真正懂得增长的精髓。 “我会让求职者在白板上写写画画。比如,我会问他们 “YouTube 是如何做增长的?” “我希望看到你画出用户进入 YouTube 页面并与之交互的整个流程,并根据你的观察解释一下此流程怎样起作用。接着,我会问: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吗?我希望求职者可以即时地回答这些问题。” “这种练习会展现出你对一些细节的思考,也表明你真正掌握了你所做的东西,而不只是纸上谈兵。我希望你不只是懂概念,而是对整个过程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应用到你将面临的其他任何项目中。 3、向面试官提问 面试快结束的时候,面试官会经常问一句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的吗?” 这其实也是对你的理解能力和深度分析能力的测试。 一般,求职者的提问会围绕企业文化,项目总体情况,抑或是业务中的量化指标设计,但优秀的求职者往往会绕过职位表层,提出一些精妙的问题。 增长轨迹: 不同的业务对增长团队的定义会存在显著的差别。一些增长团队仅仅关注整体业务的增长,而有些团队则更关注产品战略和产品研发。 Elena 希望求职者看待增长时有长远的眼光和创新的视角。 求职者可以问:“对于贵公司来说,增长具体指什么?” 求职者需要去了解这个增长团队是否需要负责量化指标的设计,以及是否还参与其他业务。 另一个很棒的问题是,“我们的团队是怎样顺应公司业务结构的发展呢?”。很多目光短浅的求职者只是想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几个月会做什么事情,但更应该关心的是增长的整个发展轨迹。 探讨量化指标 作为一名增长职位的求职者,你是来破旧立新,还是精益求精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涉及到对业务量化指标以及对团队文化的了解。 当谈到量化指标的时候,大多数求职者不会深入询问具体细节。但 Brian Balfour 认为,这也是可以甄别出优秀求职者的地方。 现在的用户留存如何? LTV(life time value)如何? 下跌最大的指标有哪些? 如果一个增长职位的求职者连这些基本问题都提不出的话,绝对会令我震惊的。 但仅仅提出这些问题还不够,你需要问一些更具体的问题,直到你的面试官说:“你问的太具体了,我们没法儿在面试时回答你。” 你应该尽可能地去得到更多的信息。这不仅会帮助你了解你将从事的事情,也会展现出你知道如何为这个公司的增长出谋划策。 公司文化也很重要 增长速度一部分取决于策略设计,一部分取决于具体实施。即使有了好的策略和指标,公司的执行文化也可能会为增长带来阻碍。虽然实现业务的成功增长是个技术问题,但最根本的还在乎人。 Brian 希望看到求职者有意识去了解增长团队和其他团队的关系,如核心产品团队、市场、销售、行政团队等。 这时,求职者可以问,“如果我想在这款产品上做一些改进,流程大概是怎样的呢?” 接着可以问, “我自己或者我们的团队有自主权去推动这个改进吗? 做出改变通常需要协商。 你需要问问面试官,这通常也是他们可能会问你的, 比如 “如果我有一个新点子,我们会如何讨论要不要采纳它呢?” 比起直接问他们 “XX 流程是怎样?” ,上述问题更能帮助你了解团队的做事风格。 你会发现当他们谈论某些点的时候会不太愉快。这也是公司里可能会出现冲突的地方。 当然,没有一家公司是绝对完美的。但提前了解这些缺陷会比事后惊讶好很多,也可以帮助你从一开始就为这些做好准备。 半年规划 了解公司在最初的 6 个月时间内对你的期待,会保证你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仍能有效地产出。当你在跑实验,或者处理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时,Andrew Chen 认为: 你应该问问:“如果我加入你们的团队,在最初的 6 个月,我会负责什么任务呢?” 你必须对这 6 个月有一个良好的规划,比如你需要做哪些实验,预期目标如何,这样你在第一天就会对任务足够清晰。 实现增长所需的资源 增长有很多不同的风格,不同团队实现增长所需要的资源会有较大差异。 这门学问之所以很有趣,也是因为它足够多样化。 Andrew 希望求职者问: “会有专门的工程师、设计师负责这些事情吗?我们是否需要一个来自其他部门的人一起来策划增长方案呢?” 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比如 “迄今为止网站主页改版了多少次?” 最好的求职者会希望了解他们有多少空间发挥个人的影响力,他们能掌控的范围有多广、多深。比如,Andrew 会想知道有多少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已经被实现了。 作为一个求职者,我希望了解网站的主页、登录页,还有其他页面在过去 6 个月被优化了多少次呢?这会让你意识到自己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 本文译者:徐勇 香港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型硕士,主要研究数据挖掘和探索性数据分析 (EDA)。
    硅谷
    2016年11月15日
  • 硅谷
    为什么特朗普能让硅谷如此悲伤和愤怒? 硅谷对特朗普获选美国总统什么反应? 创办了 Y Cominator 并被称为硅谷教父的 Paul Graham 在Twitter上说:“我知道政治家通常无法实现他们竞选时的诺言,但这是第一次我‘希望”这会发生。” Y Combinator 现任 CEO Sam Altman 说:“今天我们哭泣、绝望和害怕。明天我们回来接着工作建立我们想要的世界。” 而孵化器 500 Startups的创始人 Dave McClure 在葡萄牙里斯本 Web Summit大会的舞台上当众说:“如果你们现在还没生气,你们是不是有问题。” 根据 Recode的报道,McClure 随后向观众大叫:“我很恼火,我很伤心,我觉得很丢人,我觉得很愤怒。” Zynga 的创始人,也是 Facebook 的早期投资人 Mark Pincus,则直接在 Twitter 上将特朗普和希特勒相提并论:“这是不是当年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希特勒真的可以掌权时的心情?” Hyperloop 的创始人 Shervin Pisheva 则说,他要考虑发起一个运动好让加州脱离联邦。 除此之外,一堆硅谷投资人和创业者都通过 Twitter、Facebook 等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与愤怒。(部分整理在文末) 尽管美国股市没有出现预期的大动荡,但科技股多少都下跌了一下。到收盘时,亚马逊下跌了 2.01%;特斯拉下跌了 2.50%;Google、苹果和 Facebook 的股价也都有少许下跌。 特朗普对硅谷的敌对情绪众人皆知。 在竞选期间,他就不止一次攻击过科技公司。例如在苹果拒绝 FBI 给涉嫌恐怖袭击的疑犯 iPhone 解锁的要求时,特朗普直接号召大家抵制苹果的一切产品;特朗普还批评过 Facebook,说这些科技公司雇佣了太多外国程序员,而这些职位本该开放给本国失业者;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也被特朗普攻击过,后者说贝索斯购买《华盛顿邮报》是为了避税。 但除了特朗普的这些口无遮拦的攻击之外,硅谷更担心的是他很有可能出台的一些列不利于硅谷科技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简直可以列成一个清单: 停止发放面向外国人的工作签证(H-1B) 特朗普的主张:所有工作岗位应该先开放给美国人,之后才能雇佣外国人。 硅谷的恐惧:雇佣外国工程师是科技公司低成本获得高质量人才的方法。雇佣本国人可能会造成成本上升、雇员质量下降,因此失去全球竞争力。 提高关税,减少进口,促进更多制造业回流美国 特朗普的主张:制造业搬回美国能带来更多就业; 硅谷的恐惧:对于苹果等有硬件产品的科技公司而言,它们在产品价格上会处于劣势,以至于无法在全球市场进行竞争;对于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而言,消费者会发现这些网站上的商品价格不再诱人,销售额也许会因此下降。 对无人驾驶、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负面态度 特朗普的主张: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应用会让更多人失业,不能予以支持; 硅谷的恐惧:在政策阻碍下,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品化,可能都要花更多时间,甚至完全无法上市。 反对网络中立,赞同在互联网上对公民搜集隐私 特朗普的主张: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可以牺牲; 硅谷的恐惧:特朗普是否会公器私用,滥用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 除了政策给硅谷带来的不利外,有人也担心硅谷会成为继华尔街之后被人们所仇恨的另一个代表。新美国智库(New America think tank)的 Barry C.Lynn 在接受 The information 采访时说:“硅谷是第二号敌人。所有反对华尔街的那种愤怒会很快转向。” 一些乐观情绪也还存在。一些人认为,特朗普鼓吹为大公司减税的政策,同样也能让硅谷大公司受惠。 而 Ted Ullyot,著名风险投资机构 Andreessen Horowitz 的法律政策事务合伙人,在《财富》上的一篇文章中说,总统的行政权有限,因此无论是交通部、美国联邦飞行局(FAA) 这样的政府部门,还是各州政府自己的立法和行政部门, 都能更具体地左右科技政策,因此特朗普的影响不会像大家想象得那么有灾难性。 但他也提到,总统有任命各个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权力。因此特朗普也许会通过对负责人的任命来左右科技政策的制定。 人们或多或少还希望 Peter Thiel 也许能让特朗普对硅谷的政策更友善点。他是硅谷唯一一个高调支持特朗普的人,在大选前不但给特朗普了百万政治献金,还特意在大选前出来讲话并接受记者提问,以解释自己支持特朗普的原因。(具体请见《Peter Thiel 又投对了一个黑天鹅:特朗普》) 但这也依然无法改变硅谷现在的忧伤。更多硅谷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评论如下: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没喝酒但我现在依然难受得像宿醉一样。”——Josh Elman,风险投资公司 Greylock 合伙人 “如果特朗普赢,我要宣布资助加州独立运动。”——Shervin Pisheva,Hyperloop 创始人 “Wow,特朗普会控制 NSA。再想一下吧,你们这些人究竟在干什么?”——Dan Tentle,网络安全公司 Carbon Dynamics CTO “我很惊讶和失望。但这是人们的声音,我们需要接受结果,一起工作,让这个国家接着前行。”——Steve Case,AOL 创始人 “如果你爱美国,请明早起来接着为真理、宪法、包容、基本的体面和智慧而抗争。”——Gabe Rivera,科技新闻汇集网站 Techmeme 创始人 “接下来的四年,将是对宪法更强大还是拥有宪法的人更强大的终极测试,就像国父们曾思考过的那样。” Bret Taylor,Facebook 前 CTO,Quip 创始人,Twitter 董事会成员 “我们只能希望特朗普邪恶、充满仇恨和只想报复的性格,只是他为了吸引注意力而表演出来的……或者他也许会进化些。”—— Jason Calacanis, Engadget 和 Launch Incubator 的创始人,Uber 的早期投资人 “保持镇静,接着写代码。”—— Chris Anderson,3D Robotics 创始人,《长尾理论》作者,《连线》杂志前主编 来源:36氪,作者:徐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6191.html
    硅谷
    2016年11月10日
  • 硅谷
    和硅谷相比,中国科技行业的人才流动率较高 编者按:据《哈佛商业评论》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占中国 GDP 增长份额的 11% 至 15%,高质量人才供应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的增长。各个公司都在竞相招揽优秀的人才,也因此导致了人力资本的高流动率现象。500 Startups 投资经理 Norman Chang 在本文中分析了中国当前科技人才的流动现象及原因,并给想来中国工作的的外籍人士提供了一些建议。 人才流动 为获取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人才纷纷流向大城市,这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典型现象,在市场经济增长时期这一现象尤其突出,近几年中国的人才资本也是保持着这样的迁移趋势。但是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人才外流的现象,因为高房价、高房租以及高消费成本已经让年轻的就业者感觉力不从心。 让我们以北京为例,北京不仅仅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球知名的的互联网中心。北京市中心区域一室一厅房屋月租价格大约为 5000 元至 9000 元,周边地区一室一厅月租大约也达到了 2300 元至 5000 元。并且,住房价格每年同比上涨 16%,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12%。 同样,在令众多科技人员艳羡的美国湾区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所以这些数字单纯与硅谷的租金相比似乎算不上什么,但是考虑到工资收入与支出的比例,就非常具有可比性了。在《工资支撑不了房价,旧金山 26% 的软件工程师欲逃离》一文中,曾经做过介绍,旧金山的房租大约占技术人员全部收入的 37%。而百度提供给北京地区年轻技术人员的年薪大约为 10.6 万 至 13.6 万元,在高房租以及各项生活成本的压力之下,出现“逃离北上广”的现象似乎也并不奇怪。 事实上,许多来到一线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所以二线和三线城市开始有新的人才涌入,当地的企业也因此受益。此外,二、三线城市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在成本效益和利润率方面也更有竞争优势。 中外企业职位与薪酬体系对比 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有自己的员工培养制度和升迁渠道,中国 BAT 技术巨头像百度和腾讯的职位体系一般按照不同工作岗位划分类别,内部也叫“族”,例如技术类岗位是 T 族、市场岗位为 M 族以及产品项目岗位为 P 族等。各族又划分不同的等级,其中腾讯是 1 至 6 级逐渐升高,百度是 3 至 11 级逐渐升高。 据相关调查数据发现,中外企业大多数的人才资源都是集中在中层:百度是集中在 T4 和 T7 之间,微软是集中在 62 至 65 之间,也正是这些中层力量推动了薪酬方案的整体市场标准。如果人才从微软、Google 或者亚马逊这样的外企跳槽到中国国内企业,职位及薪酬待遇应该都可以升高两级,但是反之并不适用。 对于想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来说,现在已经没有了“外派”的概念了(Expatriate Package,按国外的标准支付,享受更高的福利和待遇),目前普遍接受的是 local pay(按当地标准支付)。 人才市场 即便是与硅谷相比,中国的人才流动率也算是相当高的,所以一两年跳槽一次的频率不足为奇,尤其是一些最具竞争力的人才。 除了工资以外,职位也是入职谈判的一大重要因素。在中国,外企的职位较本土企业同等职位相比,层级更高,例如亚马逊的高级经理相当于百度的总监职位,这一点是需要与中国企业谈判时牢记在心的。 中国的人力资本市场正在快速的转变过程中,现在的许多统计数据和趋势在未来几年内都会发生改变,但重要的是了解在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才是关键所在。 本文来自翻译:www.techsite.io
    硅谷
    2016年10月18日
  • 硅谷
    中国科技发展很快 但创业者说:我们还是更爱硅谷 【腾讯科技编者按】科技新闻网站The Information日前撰文称,虽然中国已经能够培养科技富豪,但还是有一些最优秀的中国学生选择在美国创业,因为他们感觉能在那里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获得更健全的法律保护,从而展开真正的技术创新。以下为原文内容。 中国的科技行业或许非常繁荣,但这里的人才却仍然短缺。 麻省理工学院高材生桑文的选择就很说明问题:他跟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并从硅谷顶尖投资者那里融到了300多万美元。他们的公司名叫Smarking,可以利用大数据帮助停车场充分利用所有车位,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缩短空余车位的等待时间。 由于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所以那里显然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但该公司短期内不会在那里推出服务。 由于拥有美国的教育背景,而且在中国仍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所以回到中国后,他可以更容易获得融资。尽管会因此成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桑文还是决定留在美国。原因很简单:虽然中国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声势浩大,并且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争相涌入,但中国还是面临人才短缺——至少,在一些最顶尖的学生眼中,情况的确如此。 “这里的人才水平比中国好。”桑文说,他跟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林毛凯(Lin Maokai,音译)说,他们从Y Combinator、Khosla Ventures和Slow Ventures等机构那里获得了320万美元融资。他表示,尽管在中国聘请中级软件工程师的成本更低,但最优秀的人才仍然在硅谷。“尤其是顶尖的技术人才。” 招聘遇困 桑文的感觉与钟浩(Zhong Hao,音译)相同,他目前担任ScaleFlux的创始人和CEO,这家公司正在开发高性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号称能够应对不断增加的大数据和云计算需求。 “我在硅谷创办公司,因为我们的产品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而中国的数据存储行业起步较晚。”钟浩说,他曾经在Fusion-io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这家公司已于2014年被SanDisk收购,“在中国很难招到拥有这种技术的人。” 就连中国规模最大、资金最雄厚的互联网公司也来到大洋彼岸寻找技术水平最高的程序员。事实上,搜索巨头百度已经在桑尼韦尔建立了百度研究院,并在硅谷设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毋庸置疑,硅谷拥有比中国更多的顶尖人才。”硅谷招聘官汤姆·张(Tom Zhang)说,他在谷歌(微博)、腾讯美国分公司和特斯拉积累了超过10年的招聘经验,“腾讯和百度等很多中国公司的招聘官每年都会频繁来到硅谷招人。” 不过,还是很难衡量这个问题的具体程度。从很早以前开始,在海外学习的中国学生就有很多选择留在海外,19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少数的幸运儿得以进入外国的大学,获得比中国更好的经济前景。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根据《胡润富豪榜》的统计,中国的亿万富豪已经超过美国。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5年有50多万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但约有70%至80%的人在完成学业后回国。 人才并非中国创业者不愿回国的唯一原因。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外国企业对中国最为担忧的问题,而如今,这也已经也成为了中国创新人士面临的新问题。 这一说法来自剑桥大学学生、Dexta Robotics CEO谷逍驰。他创办的这家公司专门开发外骨骼虚拟现实控制手套,这是一种带有力反馈的动作追踪设备。当用户在现实世界中做动作时,便可通过它触摸和感受到数字世界中的物体。谷逍驰表示,他目前正在与一些潜在合作伙伴会面,其中就包括硅谷的Oculus。 谷逍驰希望与美国科技公司合作,但却不愿与中国科技巨头联姻。“我的团队研发了两年才在虚拟现实领域引入了一些真正的技术进步。”他说,“但中国巨头对技术缺乏长远眼光,而且不尊重知识产权。到最终,像我们这样的科技创新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美之间仍有差距,但中国创业者正在产品和技术创新领域快速追赶。”纪源资本合伙人符绩勋说,该公司已经在中国和美国投资了一些非常成功的创业公司。“中国创业者喜欢随意抄袭,但美国创业者对此较为敏感。” 创新不足 谷逍驰的看法比较极端。“我没有在中国看到太多技术创新。”他说,“这不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创造力——真正的原因在于很多中国企业家更喜欢复制现有的技术,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而不愿意展开真正的创新。根源在于知识产权并没有在中国获得很好的保护。” 尽管滴滴的估值达到数百亿美元,而腾讯也成为了亚洲估值最高的企业,但短期思维仍会影响长期发展。 “硅谷短期内仍将是顶尖的科技中心。”托马斯·姚(Thomas Yao)说,这位出生于中国的天使投资人专门关注与虚拟现实相关跨界创业公司,“例如,中国大陆是一个十分渴望虚拟现实的市场,但HTC Vive并没有在大陆配置太多研发人员。” HTC虚拟现实业务中国区总裁汪丛青表示,该公司的研发人才超过80%都位于台湾。 另外一位毕业于美国顶尖高校斯坦福的中国学生王博睿推出了泼辣修图(Polarr),这是一款专为专业摄影师设计的图片编辑软件。“要在硅谷招募全能软件工程师并不难。”他说,“他们一个人就能完成三四个人的工作。”   来源:腾讯,编译:长歌
    硅谷
    2016年10月17日
  • 硅谷
    创业透支健康 今天聊聊硅谷怎样过更内敛的生活 写好这篇准备推送之前,突然被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心梗去世的消息刷屏了,人们说他只有44岁。 这几年没少被互联网人英年早逝的消息刷过屏。 远的不说,仅这四个月,2016年6月24 日,阿里DT总监欧吉良猝死。2016 年 6 月 29 日起,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突发疾病去世。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说:这珍惜生命,不要为了钱折腾自己。 这句话其实挺风凉的。专注必然导致忘我,想要的东西就在那里,忘我时必然舍生全力以赴。 张锐生前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创业好比我母亲打麻将,很累但很爽。” 活着的我们,或许应该利用开工前的这一天假期,想想 “平衡” 二字,平衡意味着很多:身与心、思想与工作、快与慢,等等。 我先讲讲我自己。 很神奇的是,自从开始做一个叫 “深蓝Deeper Blue" 的深科技媒体,我的生活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是一个胖子,喜欢吃肉,文艺青年,容易伤春悲秋愤世嫉俗,讨厌一切让我出汗的事情(宁可连续在办公室工作七个小时),以及自控力非常差(宁可在办公室不吃不喝呆七个小时),并且相对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 但现在我居然开始努力运动,学一点三脚猫的拳击,愿意勉强多吃一点蔬菜,并在空余时间接触一些瑜伽与佛教。 我确信是这一切的变化是因为我开始经营这个深科技媒体。因为工作,我不得不接触很多科学工作者、前沿科技创业者、科技投资人,以及我不得不开始了解关于科技的一切。(相信我,作为文科生这其实有点难。) 科学是怎样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与行为?科学又是怎么和宗教、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这个话题似乎蛮有趣。 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思维模式的扭转:相比文学艺术,科学知识也许更能告诉你一些 “本质” 的道理。 比如,至少认识关于 “情绪抑郁” 的另一种解释。 人类会感觉到缺少成就感、悲伤、对事物没有兴趣、自我否定,主要跟缺乏两种要素相关:多巴胺与内啡肽。 多巴胺是一种大脑中的精神递质,这种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和爱情的产生有关。 2004 年这部美国电影《多巴胺》,探讨的就是爱情到底是化学反应,还是心灵共鸣。 内啡肽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合成物激素,能够调动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 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合成方式多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运动: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和吸收,运动也会促进脑内啡的合成。比如长达 30 到 60 分钟的散步、游泳即可以加速多巴胺的分泌。 食物:多巴胺在人体内由酪氨酸合成,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对合成多巴胺会有显著帮助,比如杏仁、鳄梨、香蕉、低脂奶制品,以及芝麻籽和南瓜籽。另外,抗氧化的食物会促进脑内啡的生成,并减少自由基对分泌多巴胺的脑细胞的损伤(多巴胺很容易被氧化),比如绿黄蔬菜和水果、芦笋、绿花椰菜、甜菜。 睡眠:当人在睡眠状态时,大脑会消耗很少量的多巴胺,这样第二天身体就会拥有充足的多巴胺。并且,应当避免开灯或者在光照条件下入睡,因为人类在黑夜中会减少对于多巴胺的消耗。 药物和电击疗法也可以,但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不说了。 这么理一理逻辑就顺了。想要抵抗一些负面情绪,无非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合成多巴胺与内啡肽。其实要做的很简单,多运动,吃有酪氨酸的或者抗氧化的食物,在安静与黑暗中进行充足的睡眠。 是不是比听朋友唠叨一些 “想开点” 、“忘了就好了” 、“其实这都是每个人会经历的事情”,靠谱多了? 在这做这个深科技媒体的期间,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心理咨询师,他是一名致力于研究舞蹈心理疗法的学者,教会了我很多跨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知识。 举个小小的例子,当人类紧张、感受到危险或遭遇重大创伤的时候,通常会感觉头重脚轻,或者出现 “觉得身体不是自己的了” 这样的感受,感受到头部发疼、身体关节与肌肉的紧张。 这时候比较好的应对措施不是去想如何解决负面情绪,或者应对创伤,而是应该让意识回归身体——感受自己的脚、感受自己的膝盖、感受自己背部肌肉,等等。其实做起来不是很难,调整呼吸,用意识去感受。 偶然地,我和一位挚友聊起这些,他告诉我:其实在瑜伽与佛教中也有一样的方法论。在佛教中,这叫做 “内观”;在瑜伽中,这是一种冥想方式。 每天进行冥想将有助于内心的平静,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能使我们从忙碌的生活中理出头绪。 真是非常有意思。于是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佛教的书籍,同时开始试着小小地练习一点瑜伽。我利用工作空隙的时间看了不少有意思的书,比如《每天都是比赛日》、《自控力》、《人体》、《禅修入门》…… 看这些书名是挺乱七八糟的,但我得到的是一种切切实实的感受:知识是相通的,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宗教,只是使用不同的体系来阐释同样的问题,而生活方式是我们的世界观反映出来的方法论。 非常巧合的是,在硅谷,一群科技精英们同样注重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有可能会有点极端),并或多或少受到了宗教(主要讨论的是佛教)的影响。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史蒂夫·乔布斯。除了鲍勃·迪伦的音乐与大麻,对乔布斯影响最深的大概是佛教禅宗。 冥想是乔布斯训练大脑的方式之一。 1972 年,乔布斯就读于里德学院的时候,他看了大量的佛教禅宗的书,比如铃木俊隆的《禅者的初心》、Paframahansa Yogananda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Richard Maurie Bcke的《宇宙的意识》等等。 他严格执行素食主义,买了一台冠军牌榨汁机,疯狂给自己喝胡萝卜汁,最多吃点麦片。他甚至有一天真的跑去印度呆了 7 个月。直到苹果公司长得很大,乔布斯仍旧想过去日本永平寺修行一长段时间,但是未能成行。乔布斯的婚礼是铃木俊隆的助手乙川弘文主持的,乙川弘文教会了乔布斯如何冥想。 这个叫 “茶隼” (Windhover) 的建筑,是斯坦福新建的冥想中心,占地 4000 平方米,只有一层楼。 2013 年 6 月刊《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曾记载了硅谷佛教与冥想的盛行状况: 在Google,有一门公司培训叫做 “Search Inside Yourself”,由一名谷歌高管来引导员工做冥想训练,每年吸引了至少四百名员工排队登记。另外 Google 每两个月会举办一系列的 “觉察禅修午餐”,餐中除了禅修铃声以外,大家禁语。后来由于这类活动越来越受欢迎,Google 成立了 “Search Inside Yourself” 领导力学院。 不仅仅是 Google、Facebook 与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也经常在公司内部请人来做冥想培训。他们在办公室举办禅修会,教会员工一些控制知觉与观察内心的方法。 旧金山智慧 2.0 大会(Wisdom 2.0 conference)是一个神奇的讨论现代禅修的组织。每届都有几千名的与会者参加,每年冬季,这里会乌央乌央挤着一堆科技领域的人们,比如 Twitter,Cisco 以及福特汽车的高管。 湾区的冥想小组,汇聚了各肤色,各岗位的人。 今天我要推荐的一篇小短文,是节选自 Facebook 的分析总监 Dan Zigmond 和他的小伙伴写的一本书——《 Budda's Diet 》(佛祖如何节食),这本书在 2016 年 9 月份上市,第一次看到相关信息是在几周前的 Techcrunch 网站上。 在充斥着评测与公司报道的新闻中,这一则小小的节选让人觉得挺有意思。于是我决定把它翻译出来,并在假期期间分享给大家。 无论从哪一条路走来,我们终将向对面走去,并汇聚到一个差不多的点上。时间、历史与知识,皆是如此。 佛祖是如何节食的 作者介绍: Tara Cottrell 是一位数字分析师,目前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大约两千年前,释迦摩尼正在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古印度的土地,在茅屋黄土间传经布道,宣扬自己的思想理念。 有一天,他开始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佛祖长时间闭气,据说从耳朵里发出了巨响,连老天也认为他死了(当然他其实没有)。他绝食,一日三餐只喝几滴汤,最终骨瘦如柴,枯如朽木,饿得前胸贴后背。 释迦摩尼在当时做的事和现代人所谓的 “修行” “苦行” 有些类似——有些人会通过非常极端的方法,来达到 “大彻大悟” 的境地。但最后释迦摩尼放弃了这些极端的修行方式,并不是因为吃不消,而是这些方法并没什么大用处。 释迦摩尼相信数据。每次他尝试新鲜事物,他都会注意观察,并收集证据。他仔细辨别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没有。如果没有,他会果断抛弃并寻找下一个方法。就像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一样,他知道何时应该退出。 当释迦摩尼布道时,他向弟子们传递了同样的理念。他不会要求任何人一定要像信仰一样服从他。许多老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话绝对信服,释迦摩尼认为这种要求挺无聊——就像一队孩童排队跟着一个瞎子走路,于是 “第一个人看不见,中间的看不见,最后一个人也看不见”。 释迦牟尼不需要人们 “相信”,而是 “看见”。没有数据支撑的结论都是耍流氓。 他把这种思想应用在饮食管理上。许多宗教都有饮食禁忌,比如伊斯兰教禁食猪肉,东正教犹太人不吃乳制品和肉,天主教在斋月期间有忌口,有些印度教徒则对于不新鲜的、熟过头的、或者任何他们认为味道和口感不合适的食物一概拒绝。 通常这些规矩被教徒们当做神圣戒律一样对待。如果有人问起这是为什么,多半没人回答得出来。也许本来也没有什么原因,这些戒律本身就是戒律形成的原因。 释迦牟尼则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他制定的规则基于自身经验。和现代动辄去尝试 “哥本哈根” 的人一样,释迦牟尼也尝试了许多极端的节食方式,但只有一种是简单有效的: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实际上可以吃任何东西——即便是肉——但是只能在黎明到正午的几个小时之内,所谓过午不食。 释迦牟尼没有对这个吃饭的时间限制给出过神秘或超自然的解释。但他对于这种做法有益身体健康极有信心,因为这就是他亲自试验的结果。在释迦牟尼眼里,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他有说过:“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 还有一句话也是他用来教导弟子的:“从今日后,过午不食,当取时。” 如果释迦牟尼能活到现在,他一定会惊讶硅谷的极客们正在把他的 “过午不食” 当做新的时尚。但是他也应该感到欣慰,因为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规律的饮食作息对身体大有裨益。 2014 年,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Sal 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 Satchidananda Panda 博士以及他的研究组发表了关于老鼠肥胖症的研究。他们给一组实验鼠无限量地供应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让老鼠们想吃多少吃多少,结果显而易见,老鼠们胖得不成样子。 随后,他们给另一组实验鼠开了一模一样的菜单,但是把进食时间限制在每天 9-12 小时以内,在这个时间之外只给它们水喝。这些老鼠同样可以每天对着 “自助餐” 大吃大喝,但是只能在特定时间。 结果非常有意义:只在规定时间大吃大喝的老鼠并没有长胖。老鼠们体内似乎产生了有一种将进食方式和生物钟匹配起来的机制,从而抑制了发福。可见,也许高糖高热的垃圾食物并不是长胖的核心影响因素,以及吃多少和吃什么都不重要,什么时候吃才最重要。 Panda 博士研究组又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老鼠们先喂胖,用无限量供应的高热量食物让它们狂吃。然后开始对老鼠们实行定时供应,结果发现老鼠们的体重开始下降。随后,他们发现并不只有老鼠是这样,到了人体试验后,只要定时进食,就能减重。 食物与健康学的学者们证明了释迦摩尼这些戒律的正确性。优秀的数据科学家懂得取大数据为样本,释迦摩尼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可以体验释迦牟尼曾经的修行,成为自己身体的数据科学家,观察摄入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人类其实生来并没有想吃就吃的资格,只是因为在发达国家,人类能够随时买到便宜又好吃的东西,才有了发胖这样奢侈的烦恼。 佛祖在千年之前就悟出了这个道理,现在你也知道了。 来源:深蓝DeeperBlue
    硅谷
    2016年10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