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职客
    灵活用工,为什么突然火了? 作者:自由职客创始人黄出为,拥有16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曾创办灵活用工公司孚高通,后并入CIS在美国纽约主板上市。自由职客主打IT互联网灵活用工,目前累计交易额突破3亿。 1 灵活用工,是眼下“互联网+人力资源”最火的话题,也是企服领域投资人紧跟的“风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讨论灵活用工,今年内也有不少创业项目斩获投资。笔者作为领域内的创业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我对灵活用工的看法。  1 灵活用工区别于固定全职,是指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需雇佣人才,双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务关系。此时,人力资源像是水和电一样,按照需求随时使用,随时停止。这种模式更为灵活,不需要付出额外费用,也不需要复杂的入离职流程,企业节省了成本,人才价值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说的兼职、自由职业、劳务派遣等,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  1  1 据CIETT(民间职介国际同盟)数据显示,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收入构成中,灵活用工占比高达70%,市场规模近3万亿人民币。在这样的趋势下,美国灵活用工人员占比达到35%,日本达到40%。日本与中国的人口结构相似,催生了Dip Corp,这家主打灵活用工的公司,从2013年到2016年,短短3年时间股票增长50倍,市值飙升至120亿人民币。另一家公司Recruit,作为世界四大人力资源公司之一,灵活用工业务创造的收入已经占其人力资源总收入的51%。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但灵活用工市场还从未诞生巨头,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1 那么,为什么灵活用工会在这个时候兴起呢?从我的经验来看,有两大原因:  1 1.人不够用了 首先是老龄化和少子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人口变得越来越少,人力资源从过剩到越来越不足。其次是就业主体年轻化,90后的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希望从固定的工作岗位解放出来,人力资源从过去的稳定变得不稳定。  1 2.钱不够用了 再看企业,近年来竞争加剧、资本寒冬、产能过剩等等现象的出现,都导致了一个共同的结果——成本升高。而房租、原材料、人力这三座成本大山里,最容易改变的是人力,企业如何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省钱,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1 人不够用了,企业需要节省成本,这就必然会导致用人模式的变化,原本是一家企业大量雇佣全职,负担大量成本,未来很多岗位都会演变成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一个人服务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经济会发展起来,这也正是灵活用工的核心逻辑。  1 移动互联网和灵活用工的化学反应 有趣的一点是,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发展速度比起美国日本会更快,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灵活用工释放的是个体的空余时间与企业的弹性需求,但这二者是非常碎片化的,传统的人工模式无法快速、批量的进行匹配。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大量的临时性需求和个人的空余时间可以通过机器快速匹配。随着B端和C端数据量的沉淀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这种匹配会越来越高效。  1 如果说美国、日本的灵活用工是基于线下人力模式的的传统1.0版本,那么中国近几年很灵活用工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2.0版本了。  1 灵活用工不仅仅是招聘 也正因为中国的灵活用工有着特殊性,我接触过很多人对其都有很深的误解。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把灵活用工狭义的理解为一种招聘行为。招聘其实只是一个层面,它完成了企业与人才的匹配,但灵活用工更多的是一种人力资源服务,以自由职客为例,除了APP的匹配以外,对于有需求的企业,我们会提供撮合、入项、工资结算、财税优化等服务,同时也为自由职业者或兼职人员提供工资派发、五险一金代缴等服务。  1 所以,灵活用工是必然是一个系统的服务行为,一种双边交易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对接。做灵活用工市场,如果没有后续的服务能力,最终只会变成流量的生意,逃不出“卖简历、卖会员、卖广告”的老三样,价值非常有限。  1 灵活用工两大市场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把灵活用工理解为铁板一块。2015年前后,兴起过一波兼职热,本质上其实是灵活用工热。这个赛道上的兼职猫、斗米兼职、独立日、探鹿等项目纷纷斩获融资,而这些项目其实针对的是蓝领和大学生市场,主要提供发单、促销、会展、地推等劳动力兼职岗位。近段时间来,蓝领、大学生兼职市场泡沫破裂,大家纷纷放弃烧钱做流量的模式,转而聚焦到适合自己的品类上,比如会展、地推等,提供线下的重度服务,进而产生健康的现金流。随着服务业兴起,这个市场大有可为,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灵活用工市场。  1 除了劳动力型市场,技能型灵活用工市场同样非常值得关注,比如我从事的IT互联网领域,管理咨询、开发、设计、产品、运营、营销等技能型岗位,有很多自由职业者,或者空余时间接兼职的人,另一端的企业也存在大量的临时项目和外包需求,随着企业经营成本升高,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过去,存量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中间缺少相应的服务等原因,个人和企业的需求都被压抑住了,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出现,需求被极大释放,这个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这一点,只要你问问自己,问问身边的人,空余时间是否希望能够多一些收入,我相信只要有好的平台提供机会和服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1 两个市场看似相同,但面临的B端和C端是完全不同的,选择一个市场切入,随着B和C的积累,招聘和服务效果会越来越好,用户粘度越来越强,壁垒越来越高,跨领域竞争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从我的实践来看,感触很深,如果你的服务足够好,用户一般不会跳出,企业则更是,由于有着复杂的决策流程和多元的决策维度,轻易不会更换供应商。先发优势一旦形成,竞品难再撬动,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1 灵活用工创业的三大挑战 选择灵活用工创业有三大挑战,或者说三个必须克服的难点:  1 1.双边资源 灵活用工是一个双边市场,双边市场的难点在于要同时撬动B和C,只有B和C的体量都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足够的匹配,用户体验才能好。所以,通常的做法是把双边问题简化成单边问题,比如有大量的企业资源,就可以集中发力拓展人才库,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就可以集中火力发展企业端。如果是从零开始积累双边资源,是最难的一种方式,成功概率相对不高。  1 2.服务能力 仅仅有双边资源是不够的,灵活用工中间涉及的入项、管理、结算、法律、财税等等都比较专业,越是具备规模的企业对这个能力的要求越高,团队需要有一定的服务经验,否则虽然有点资源,也没有办法撬动,最终变成无效资源。  1 3.产品技术 互联网时代的灵活用工与过去的人工服务是不同的,互联网借助数据与算法实现的匹配效率以毫秒为单位,虽然现在还没办法完全替代人工,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AI匹配的效果越来越好,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在产品和技术上肯下功夫的公司,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  1 最后,站在C端人才的角度谈一谈,灵活用工看似是对企业的一种说法,但其实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解放,虽然对很多企业来说全职有着必要性,但灵活用工提供了一种更自由的选择,随着服务平台的发展,通过灵活用工进行就业的群体,也将享有更多的福利保障。当然,这需要灵活用工领域内的创业者共同努力,共勉!
    自由职客
    2017年08月31日
  • 自由职客
    面向高端自由职业者市场,自由职客要解决企业灵活用工难题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7月24日报道(文/王亚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开始出现人才紧缺的现状。加之85、90后渐渐成为社会的就业主力,他们追求更自由的工作方式。如此,中国的自由职业者数量不断增加,灵活用工情况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猎云网(微信:ilieyun)近日接触到“自由职客”,是一个面向IT互联网企业与高端自由职业者的服务平台,平台上覆盖技术开发、设计、产品、运营等高端职位。其模式是,对接高端自由职业者和企业。一方面为自由职业者提供接活机会、工资派工具;另一面为大、中、小各类企业提供自由职业者来源、工时管理工具和财税解决方案等。 谈及自由职业者和灵活用工市场的现状,自由职客创始人黄出为对猎云网(微信:ilieyun)说,目前的自由职业者和灵活用工市场处于高度离散的状态,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各家公司的服务良莠不齐,加上公司和自由职业者之间存在多层外包公司,由此滋生了以下几大痛点,制约市场的发展: 第一是信息不对称:企业有了临时需求找不到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想接活,但缺乏有效的渠道。 第二是交易无保障: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之间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旦出现财务或法务纠纷,无法确保自身利益。 第三是中间差价高:传统模式下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之间,一般会有多层外包公司赚取差价,导致企业成本高,自由职业者的收入也被剥削了。 第四是用工效果差:对于外包公司而言,他们一方面希望从企业那里获得更高的预算,另一方面又希望在招人的时候压低成本。这样的商业逻辑,就决定了外包公司倾向于找一些水平相对低的人,最终导致用工效果并不好。 第五是财税不规范:中国的政策环境下,很多企业的灵活用工都存在着财税不合规的问题,由此为企业经营埋下风险。 针对这些痛点,自由职客为企业提供了"平台+服务"等一整套解决方案。首先,通过自由职客APP平台,企业可以发布用人需求,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匹配自由职业者简历,双方还可以通过APP直聊,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匹配成功后,进入到用工阶段。通过APP,双方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工时、工资单等,提高了交易的保障性。 在职位获取上,自由职客对接大中小型企业,对于大中型有长期招聘需求的企业,自由职客提供一整套从经纪人撮合、到工资代发,再到财税解决方案等。对于一些小企业,由于其用人需求比较简单,用人量和频次也比较小,通过APP平台可以自行完成匹配。 尽管自由职客将多个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展示,但他们会审核企业相关资质,避免虚假信息的出现。 除了避免虚假信息,还要具备平台的保障。目前我国在企业雇佣自由职业者上需要第三方公司提供法务与税务上的服务。黄出为向猎云网(微信:ilieyun)透露,未来自由职客会提供电子合同,自由职业者无需担心出现劳务纠纷。同时,平台也提供社保公积金代缴等服务,让自由职业者真正做到合法合规的工作。 据了解,自由职客自2016年5月上线至今,已经聚集了超10万自由职业者,同时吸引了3000多家企业。在服务的客户中,有IBM、联想、中石化等大公司,同时也有大量的中型企业和初创公司。 盈利方面,自由职客的营收大部分来自大企业。未来会继续经营大企业,同时辐射更多的中小企业。目前,累积交易额突破3亿元人民币。 目前自由职客的团队成员在70人以上。黄出为拥有16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曾创办高端IT资源外包公司孚高通,后并入CIS在美国纽约主板上市。联合创始人刘庭波,具备人力资源行业以及互联网创业经验,此前曾与黄出为一起创办孚高通。执行董事孙伟为北航软件学院创始院长,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任职中国软件协会常务理事,拥有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资源。 该项目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团队扩张,项目优化。此前曾获得贵州双龙航软天使轮投资。   项目:自由职客 公司:贵州自由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freekeer.com
    自由职客
    2017年07月24日
  • 自由职客
    灵活用工市场仍处于离散状态,自由职客的人天制和增值服务能否走得通? 一个企业其实有两种用人方式:全职用工和灵活用工。灵活用工就是企业基于临时需求找人完成任务,双方不建立长期雇佣关系。相对固定的全职而言,它效率高并且成本低,自由职业、兼职、人力派遣都属于这个范畴。 近年来,中国的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人口老龄化,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成为一种必要;二是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升高,尤其是人力成本占比最大;第三则是85、90后年轻人成为就业主力,他们追求更自由的工作方式,希望成为自由职业者。 但是在中国自由职业者和灵活用工市场仍然处于高度离散的状态,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各家公司的服务良莠不齐,加上公司和自由职业者之间存在多层外包公司,由此滋生了信息不对称、交易无保障、中间差价高、用工效果差等痛点。 自由职客是一家面向IT互联网企业与高端自由职业者的服务平台,针对以上痛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自由职客APP,企业可以发布用人需求,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匹配自由职业者简历,双方可以通过APP直聊,平台不会进行干预,这一步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 匹配成功后,需求双方进入到了实际用工阶段,通过 APP 的工作台功能,双方可以进一步确认工时、工资单等,这一步提高了交易的保障性。对于有服务需求的中大型企业,平台提供了财务与法务流程服务,而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自由职客未来还将推出电子合同、支付工具等。 未来自由职客想为个人提供财税和保险,比如商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此外自由职业者每个月都在平台沉淀个人收入数据,所以平台还想进一步做个人信贷服务。 举个例子,某大型企业在自由职客平台上发布了一个用人需求需求,平台自由职业者接单,接单之后平台和双方签合同。自由职业制完成任务,需求方结账。最后平台给企业开发票,为自由职业者代开发票,自由职客在这里面抽佣。 另外,自由职客采取按天收费的方式。在企业的实际用工过程中,按任务付费的任务制面临着沟通繁琐、需求变动等弊端(80%都会变动),所以往往会造成双边纠纷,最后完工率受到影响(市场的平均完工不足70%)。而人天制则可以形成标准化,避免双方纠纷 现在自由职客主要和B端孵化器合作,平台现在有10万自由职业者和3000多家企业,上线后累计交易额2.8亿。在服务的客户中,有IBM、联想、中石化等。目前,自由职客以IT互联网企业为切入点,自由职业者的范围覆盖技术开发、设计、产品、运营、法务等,盈利模式以增值服务为主。 行业竞品有三类,一类是招聘类,为雇佣双方提供对接平台,以拉勾大鲲为代表;第二类是众包类,企业在平台发布需求,平台上的自由职业者以及外包公司竞价,比如猪八戒;第三类是传统的人力外包中介,这种一般都基于本地的线下模式。 自由职客现在团队有70多人,创始人黄出为和刘庭波从事人力资源行业,黄出为曾创办高端IT资源外包公司孚高通,后并入CIS在美国纽约主板上市。执行董事孙伟是北航软件学院创始院长,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任职中国软件协会常务理事。公司曾经获得贵州双龙航软战略性投资。 来源:36氪 ,作者:韩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0244.html
    自由职客
    2017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