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
    2019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超过1200位HR同仁齐聚一堂 探讨数据、转型、未来!(多图) 作为中国首家人力资源科技垂直媒体服务平台HRTechChina,立足中国,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发展。2019年4月19日,由HRTechChina发起的2019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年度论坛·上海站于上海浦西四季酒店盛大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邀请30位+来自全球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高管和人力资源行业思想领袖,发起30场谈及未来、趋势、新技术、新实践、新产品的精彩分享;近30家中国最优秀的人力资源科技机构现场展示最新成果和解决方案;更有1200位企业CEO、知名企业领导者、CHRO、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专家和HRTech达人现场碰撞思维火花,分享行业洞见,共同探讨具有前瞻性和争议性的话题。,推动中国HRTech发展。 同时感谢钻石赞助商IBM对本次论坛的鼎力支持!感谢铂金赞助商肯耐珂萨、CDP、Avature(艾睿德)、Kronos(克罗诺斯)、兜礼以及黄金赞助智思云、明基逐鹿、仁云、爱上学习,高级赞助中智、ManpowerGroup(万宝盛华)、i人事、易查背调、劳勤、乐才、易背调、关爱通、如常、盖雅工场、优面宝,合作媒体人力资源杂志社、HRSalon、三支柱研究院、HR研究网、818人力资源日、中国薪酬网、北美华人人力资源协会、互动吧的大力支持! 首先,本场论坛的主持嘉宾是来自HRTechChina的首席顾问Gawain,随后,在他的开场演讲《2019年Q1全球HRTech投融资简报及中国HR科技云图分享》中,Gawain先生向全场HR重磅发布了由HRTechChina精心制作的中国人力资源科技云图珍藏版,一图览尽中国的人力资源科技分布。全场掌声雷动,HR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紧接着,CDP集团首席运营官刘健为大家带来《基于EcoSaaS的员工数字化体验》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起到:“后ERP时代,企业在企业管理软件上的前期资金和时间投入越来越小,他们关心的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如何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在效率成本体验上进行体现。”,因此,数字化转型不再是简单的系统叠加,更也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追逐战,而是由体验和场景驱动的业务流程再造,是端到端的业务协同。 随后,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中国区认知HR解决方案总监侯杰发表演讲——《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力资源数字化重塑》。未来的企业组织构建将以人才为中心,AI增能为推手,她表示:“AI不仅仅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更是Augmented Intelligence。" 接下来,为大家演讲的来自KRONOS大中华区资深咨询顾问——俞卿,在他的《劳动力赋能助力管理提升》主题演讲中,他提到人力资源需要通过对业务的正确理解和对员工诉求的正确理解,保障合理用工,并通过不同形态的最优解决方案,覆盖全时段的员工需求,以达到业务获得最优成果。 随后,肯耐珂萨副总裁忻光为大家带来《如何做一个更懂“技术”的HR》演讲。忻光先生认为,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偏文”的HR必须懂得技术、了解现状、提高效率、洞察数据、借助工具提高员工体验。 接下来,网龙网络公司集团人力资源总监Judy发表主题演讲——《数字化时代的人力资源转型》。“全球有30%的工作已经被机器所替代,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在演讲中,Judy女士表示数字化创新与新兴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社会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组织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紧接着,Avature 艾睿德技术亚太区域总监蔡松和Avature艾睿德技术亚太区解决方案顾问 Julie Qin同台演绎,为大家带来了生动的演讲。在《打造端到端的校招体验成功吸引明日之星 (Hiring the Future with an End-to-End Campus Recruiting Experience)》中,他们表示随着Z世代进入职场,掌握Z世代人群的特征和心理,打造不一样的校招体验可以为企业的雇主品牌“加分”,从而捕获优秀人才。 论坛迎来了最更激动人心的时刻!备受瞩目的HRTechGeek Awards 极客大奖在本场论坛上正式揭晓!极客在“美国俚语”中指那些智力超群、善于钻研的技术狂人和知识分子。在人力资源科技领域,同样有一批敢于尝试、极具创新和冒险精神的GEEK!HRTechChina为鼓励宣扬这种极致精神,特此发起极客评选,通过评选传播和表彰他们的探索、创新! 以下,我们将为您揭晓2019年度极客大奖评选结果!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极客奖(产品) HR-X智能应用-招聘场景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员动力 —— 美汉施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易查宝 ——易查背调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极客奖(机构) 乐才 肯耐珂萨 上海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极客奖(个人) 金财 ——乐才 李想 ——平安集团智能HR实验室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极客奖(企业) Experian益博睿 FIH Mobile Limited——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 再次祝贺以上的获奖产品、机构、企业和获奖嘉宾,感谢他们在人力资源科技行业的不懈探索和钻研! 颁奖过后,论坛进入午间休息互动环节,大家纷纷前往展区交流互动,畅所欲言。同时,不少参会嘉宾纷纷加入游戏环节中,拿着由HRTechChina精心设计的科技云图集满展商印章领取到本次论坛的限量礼品! 短暂的小憩过后,论坛下半场分三个会场同时进行!三个论坛分别聚焦三个方向:Digital HR、Future of HR、HR Transformation ,涉及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最热门话题,紧跟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最前沿动态。 Digital HR IBM厅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某新能源汽车人力智能化管理副总监胡兵,他给大家带来的演讲是《未来已来 · 流浪人力?》胡兵以前沿的智能技术向大家展现了在科技的渗透之下,HR服务的变革与焕然一新。 接下来,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技术解决方案高级咨询经理华敏发表《认知HR助力人力资源创新》主题演讲,华敏先生从IBM技术平台落地实施的角度讲解带来智能系统如何改变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管理带入认知时代。 随后,仁云科技副总裁叶曙光在《智慧互联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演讲中提到产业互联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数据互联、智慧互联、业务互联从而实现数字化变革。 接下来,德邦快递资深产品经理Will Chen发表主题演讲——《智能+时代,科技赋能人力资源》。在演讲中,他结合当下热门话题“996ICU”表示在VUCA时代下,结合员工诉求,从认知、情感到行为,促进员工敬业度的提升从而提升组织效能,“未来的HR擅长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自我价值,展示作为业务伙伴、财税专家的能力,提升员工全生命周期体验,迎接变革。” 最后,蓝白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陆胤发表《HR科技背后的法律原则》,从法律的角度为大家带来深度讲解。 HR Transformation 厅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富智康集团人资营运处长 Vicky Hsueh,在她的《智能+时代,HR设计思维应用与创新》中从富智康企业实例出发展示HR设计思维应用与创新。 第二位演讲嘉宾是来自睿渠网络业务发展一部总经理的何茹,在她的《从心出发,福于创造——睿渠研究院产品分享》主题演讲,为大家介绍了定制化的员工福利方案。 紧接着,上海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 、数字化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陈政发表主题演讲《SaaS引领HR数字化转型》。 本着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初心,本论坛还设有StartupClub DemoSHOW环节,来自易背调、计蒜客、CareerOn的演讲嘉宾分别展示了他们的最新成果! 接下来,来自益博睿的HRDirector Rosa WANG 发表主题演讲 Unlock The Data For Better Future。 最后,如常集团于海龙为大家带来《政策解读分享--企业残保金减免如何用好》主题演讲。 Future of HR 厅 首先,平安智能HR实验室产品副总监的李小娟《平安智慧HR实践分享》,在演讲中,她以平安智慧HR为例讲解智慧HR通过人岗画像精准匹配为五大人事业务提供智能决策建议,可真正实现“用数据找人、看人、用人、育人”的智慧人才经营。 紧接着,明基逐鹿资深顾问冯涛发表《跨时代的团队拼图》主题演讲。 爱上学习学习与运营总监范钦栋发表《爱上学习  游戏化-下一代的学习体验》主题演讲。 本场论坛同样设有HRTechChina StartupClub DemoSHOW环节。合规动物园、HRuno、逸码科技、BetterOKR的创业者分别进行了五分钟的演绎。 最后,WorkShop环节科石咨询HR数据分析首席专家杨冰发表《建立HR科技思维,构建数据驱动的文化》主题演讲。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平台将始终保持以人为本(People First, Technology Second)的初心,持续不断地传播科技如何更好的赋能企业与个人,发挥全部潜能。相信接下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加入到人力资源科技领域!这也是未来不可避免的趋势。 至此,2019人力资源科技论坛上海站圆满举办。再次感谢所有合作伙伴、演讲嘉宾和参会嘉宾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我们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的真诚付出!希望再次与大家相遇,深度畅谈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前沿话题和最佳实践之道! HRTechChina 介绍 HRTechChina 是中国首家领先的人力资源科技垂直媒体平台,立足中国,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发展! HRTechChina核心报道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企业及产品信息,关注并实时分享全球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同时,以原创角度独家报道人力资源科技公司和创业公司;每月独家发布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数据及报告,业已成为人力资源科技领域创业者以及行业精英获取全球人力资源科技行业资讯和动态的主要渠道。 HRTechChina通过举办人力资源科技论坛,培训等丰富的活动,促动人力资源科技行业的交流;举办CEO硅谷创新参访论坛等,带领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公司,创业者,高管与国外最火热的人力资源科技创业者及公司交流;关注业内的创业项目和投融资动态,促进项目和资金的对接以及提供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服务。 与世界知名人力资源科技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开展紧密的合作,向内引进先进的行业资源,向外搭建向世界发声的渠道,与广大业内人士共同致力于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HRTechChina官网:http://www.hrtechchina.com 2019人力资源科技论坛·上海站图片直播地址:https://live.aiyaopai.com/live/5656931 2018年度精彩回顾:2018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论坛成功举办 超过1400位HR同仁共襄盛会!(多图) http://www.hrtechchina.com/21437.html
    IBM
    2019年04月19日
  • IBM
    【HRTechChina一周速报,谷歌、IBM、WeWork、Slack...(4月7日—4月12日)】 重要资讯 谷歌发布2019多元化报告:劳力不平等引发员工不满 根据谷歌近期发布的2019多元化建设报告,在过去的2018 年内,女性占到谷歌新员工的32.2%,较前一年的31.3%有所增长。此外,谷歌招募黑人和拉美裔新员工的比例也略有上升,黑人雇员比例从4.1%上升到了4.8%,拉美裔雇员从6.3%上升到了6.8%。 DeeCamp2019招生启动:李开复发起AI人才免费培训 DeeCamp2019训练营于今天下午正式启动,本届训练营将招收600位学员,其中北京拟招生300人,南京、广州、上海分别拟招生100人。在启动仪式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以《AI应用阶段的全球人才挑战》发表演讲,讲述关于AI发展的思考。他认为,AI会逐渐渗透到所有领域,对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 非凡产研发布《2019年Q1中国人力资源在线服务行业投融资报告》附录下载 20世纪70年代,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化大分工的背景下,能够为劳动者就业与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逐渐兴起。 IBM的人工智能可以预测计划离职的员工,准确率达95% IBM每天收到8000多份简历,但这并不是拥有大约35万名员工的技术巨头知道员工正在寻找新职位的唯一途径。而Rometty表示,IBM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计划离职的员工预测准确率达到95%。   企业服务 Akumina发布新的员工体验平台 Akumina公布了其员工体验平台(EXP)的增强功能,该平台将彻底改变组织创建和提供个性化企业级数字工作场所和现代内部网的方式。 Slack推出Outlook日历应用程序,微软为Slack带来了电子邮件共享 Microsoft Outlook电子邮件客户端中的日历集成和Slack共享旨在使人们能够检查他们的日程安排并与团队讨论电子邮件,而无需离开Slack。Outlook Calendar Slack应用程序集成了Outlook日历,可以执行诸如提供即将发生的事件提醒通知、响应事件邀请请求、加入视频呼叫、获取每日事件,并在您预订日历事件时通知您。   融资消息 想帮你“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刺猬」获东方富海数千万元 A 轮融资 青年职业成长一站式服务平台「刺猬CIWEI」(后简称刺猬)近日完成了东方富海数千万元 A 轮融资。 Zenefits创始人再创业,新项目Rippling获得4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前Zenefits创始人帕克•康拉德(Parker Conrad)带着企业服务集成应用Rippling回归。“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是,我们采取了更广泛、更有野心的做法。” 数字退休平台Vestwell宣布获得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以促进增长 数字退休平台Vestwell宣布其筹集了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高盛首席战略投资(PSI)领导该轮融资,与高盛的消费者和投资管理部门(CIMD)密切合作Point72 Ventures以及其他许多以退休为重点的战略金融服务提供商也加入了融资,其中包括Nationwide的风险投资部门、安联人寿(Allianz Life Ventures)、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和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本轮融资还包括首轮和首轮种子投资者、F-Prime Capital、金融科技集团、主要风险合作伙伴和商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参与。 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Qoreboard获得16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Qoreboard,是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Katy的绩效管理即服务(PMaaS™)解决方案提供商,完成了16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 商业保险Embroker获得2800万美元融资,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保险政策 总部设在旧金山的数字保险公司Embroker今天宣布,它已在Tola Capital领导的B轮融资中筹集了2800万美元,参与者包括现有投资者Canaan Partners,Bee Partners,Manulife Capital Ventures,Nyca Partners和XL Innovate 。据悉,其在2016年5月的A轮融资中获得1220万美元,并将创业公司的总额提升至4200万美元。 L&D市场技术供应商Synapse完成2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学习与发展市场技术提供商 Synapse完成了25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该轮由Generation Ventures领导,参与者包括Ripple Ventures,Differential Ventures,CEAS Investments,Cathexis Ventures,Ideal Ventures和Venture Capitalist Neal Dempsey。作为融资的一部分,Generation Ventures的Laura Lenz将加入董事会。 Triplebyte为招聘工程师提供3500万美元的在线编码测试和资格认证服务 Triplebyte宣布它已经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3500万美元,该基金由YC Continuity的Ali Rowghani和Founders Fund的Brian Singerman共同领导,Caffeinated Capital和Initialized Capital也参与了其中。   收购消息 在线大学学位提供者2U以7.5亿美元收购Trilogy Education,扩展到技术训练营 2U——帮助建立一些顶尖大学的在线学位课程网站,最近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rilogy Education。Trilogy Education创建在线和面对面的“新兵训练营”开展继续教育计划 ,并与大学合作培训已经在在编码、数据分析、用户体验/用户界面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拥有技术技能的劳动力。 美国最大的福利公司OneDigital健康福利公司完成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 美国最大的专注于员工福利和人力资源的公司OneDigital Health and Benefits收购了Northwestern Benefit,该公司是亚特兰大领先的员工福利经纪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独立福利公司之一。这是OneDigital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使该公司在全国拥有近5万个雇主客户和1600多名员工。此前,该公司在2018年进行了28次收购,在2019年迄今已进行了5次收购,这帮助该公司年营收增长至4亿美元以上。 WeWork 收购办公管理平台 Managed by Q 总部位于纽约的办公管理平台 Managed by Q 近日被共享办公巨头 The We Company 收购,后者之前的公司名称是 WeWork。这笔交易的财务条款没有披露。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这是一笔现金加股票的交易。拥有 500 名员工的 Managed by Q 将继续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运营,公司首席执行官丹·特兰(Dan Teran)会留任,在交易完成后加入 WeWork 领导层。
    IBM
    2019年04月12日
  • IBM
    IBM的人工智能可以预测计划离职的员工,准确率达95% 作者:冯鸥 发布:ATYUN订阅号 IBM每天收到8000多份简历,但这并不是拥有大约35万名员工的技术巨头知道员工正在寻找新职位的唯一途径。而Rometty表示,IBM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计划离职的员工预测准确率达到95%。 在Rometty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七年任期内,IBM一直在改进人工智能工作,致力于留住员工。 IBM人力资源部为其预测性损耗计划申请了一项专利,该计划是与沃森合作开发的,旨在预测员工的离职风险并规定管理人员参与员工的行动。Rometty将它的成功归因于分析许多数据点。 “需要时间来说服公司管理层这是准确的,”Rometty说,但是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已经为IBM节省了近3亿美元的保留费用。 AI保留工具是IBM产品套件的一部分,旨在颠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Rometty表示,传统的人力资源模式需要彻底改革,这是人类需要人工智能来改进的职业之一。 由于IBM更广泛地实施了包括云服务和其他现代化在内的技术,它已将其全球人力资源部门的规模缩小了30%。剩下的职位工资更高,也能够执行价值更高的工作。 更清晰的职业道路 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的职场中发挥更大作用,主要是让员工保持明确的职业道路并确定他们的技能。 员工的职业道路透明将变得更加重要。IBM首席执行官表示,“我预计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改变100%的工作岗位。” 与员工保持透明意味着对所需的技能保持诚实,特别是当员工不具备这些技能时。 “如果你拥有未来不需要的技能,而且市场资源丰富,并且不符合我公司所需的策略,那么你就不适合呆在公司里。” 通过更好地理解数据模式和相邻技能,IBM AI可以专注于个人的优势。反过来,这可以使经理能够指导员工使用传统方法未来所见的未来机会,从数据中推断更准确。 IBM技术可以查看员工正在完成的任务,他们所采取的教育课程以及获得的任何排名。通过这些数据点,AI技能推断和人力资源经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员工的技能。 IBM还放弃了另一种经典人力资源的主要内容:年度绩效考核。该公司评估员工的技能增长,作为他们与管理层季度反馈的一部分。 AI在为员工提供职业反馈方面做得越来越好。IBM的MYCA(我的职业顾问)AI虚拟助手使用Watson帮助员工确定他们需要提高技能的地方。它的配套Blue Match技术根据AI推断的技能数据为员工提供职位信息。Rometty表示,在2018年获得新工作或晋升的27%的IBM员工中,有一些人得到了Blue Match的帮助。 摆脱目前的人力资源系统 Rometty表示,传统的人力资源部门通常资金不足,目前已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自助服务系统,员工被迫成为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另一类是应对表现不佳员工的防御系统。 “我们需要推广AI并摆脱现有的自助服务系统,IBM员工不再需要破译哪些程序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AI向每个员工建议他们应该学习什么。” IBM的赌注是,未来一台机器能够比HR个人更好地理解个人的工作。需要明确的是,她评论并未被视为对人力资源行业的攻击。 但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新时代将会有诸多进步,比如处理人力资源团队无法处理的数百万个数据点。 原文来源:IBM的人工智能可以预测计划离职的员工,准确率达95%
    IBM
    2019年04月10日
  • IBM
    IBM人才业务使用AI来重新思考现代员工队伍 随着人工智能(AI)承诺改变工作的未来和人力资源(HR)功能,IBM(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BM)于11月28日宣布推出IBM Talent&Transformation,一项新业务公司及其员工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时代蓬勃发展。IBM Talent&Transformation不仅提供强大的AI技能培训,还帮助公司推动使用AI为员工提供支持,转变工作流程,消除偏见和建立现代员工队伍所需的转型。 虽然首席执行官和员工都认为人工智能将改变工作场所,但最近的IBM研究表明,很少有人愿意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 根据IBM的最新研究,在未来三年内,全球10大经济体中有多达1.2亿工人可能因人工智能和智能自动化而需要接受再培训或重新培训。 IBM的一项研究发现,三分之二的CEO表示人工智能将在人力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只有11%的首席人力资源官员报告说,他们的组织拥有实现这一潜力所需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技能。 美国和英国84%的就业成年人认为AI可以带来竞争优势,但超过一半的人不相信他们的公司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获得竞争优势,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公司文化将成为采用的障碍。由Harris Poll代表IBM进行的一项研究。 “随着企业应对通过应用人工智能,自动化和区块链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和重塑业务和流程的双重需求,进步的最大障碍在于获取合适的人才和技能,”马克说。 Foster,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高级副总裁。“IBM认为,建立一支在人工智能时代竞争的员工队伍与文化和专业知识一样,都与技术有关。” 在IBM Talent&Transformation的帮助下,AI可以被引入具有影响力和责任感的组织,并成为人力资源组织的催化剂,从服务功能转变为增长引擎,帮助公司吸引和留住多元化,高技能的员工队伍并随着业务的未来而发展。 IBM Model,Enterprise Ready IBM的新服务,AI工具和相关培训计划学习了IBM应用于推动自身劳动力转型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服务利用人工智能个性化的力量来指导员工发展技能并寻求在公司内部发展的机会。它们还允许人力资源团队测量主动保留的飞行风险,并使用偏差减少功能来标记招聘工作中的偏见,例如职位描述中的语言。当应用于IBM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时,这些服务为公司带来了超过3亿美元的收益,仅2017年就实现了1.07亿美元的收益,从而显着提高了候选人,员工和经理的满意度。 IBM已与客户合作,成功完成全球1,000多个人力资源转型项目。通过咨询业务或将人才收购,人才开发或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给IBM,Shire plc等组织正在重新制定人力资本战略以推动业务增长。 人工智能可以补充员工技能,重新定义任务并提高生产力,但这需要培训,发展和新的工作方式。IBM AI技能学院是一项新的服务产品和教育计划,将帮助企业在整个企业内规划,构建和应用战略AI计划,如评估AI角色和技能,建立必要的技能,以及创建支持AI战略的组织结构,同时得到IBM专家资源的支持。 该产品面向商业和技术专业人士,从一线经理到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财务和运营等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公司的工作流程中找到新的价值机会。课程涵盖了人工智能计划所必需的领域,包括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框架,应用算法,开源技术和数据可视化,并将确保企业在“直觉”上做出较少的决策,而在数据驱动的分析上做出更多决策。 为了寻找合适的人才并帮助现有员工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IBM Talent&Transformation与Citizens Financial Group Inc和Ernst&Young LLP等组织合作,应用IBM Watson Talent产品。由行为科学,人工智能和工业组织心理学专家开发,以下解决方案利用分析和AI的预测能力: Watson Recruitment:分析组织的就业历史和外部数据来源,以确定任何特定角色成功的关键属性,然后使用AI来表现最合格的候选人而无偏见。 Watson Candidate Assistant:筛选求职者的就业和教育经验,推断技能,并将候选人与最适合传统申请人跟踪系统可能无法提出的建议的空缺职位相匹配。 Watson Career Coach:作为虚拟教练,推断员工的技能,兴趣和卓越,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为职业发展机会铺平道路。 Watson Talent Frameworks: 定义当今成功的人才战略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以及面向未来的组织,为未来的员工提供针对其特定行业和需求的定制方式。 Adverse Impact Analysis(AIA):利用Watson AI分析,识别和解决组织与性别,种族,年龄,教育和以前就业相关的就业历史中的无意识偏见。 为了获得AI优势,公司还必须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工作地点以及他们用来指导工作的原则。 为了促进这一变化,IBM正在推出IBM Garage,旨在开发敏捷功能并改变工作方式。在Garage中 - 作为企业内部数字和AI转换的物理实例--IBM专家与客户员工肩并肩地开发新想法,然后快速测试,丢弃或推进这些想法。在旨在摆脱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消除了传统的孤岛和障碍 - 鼓励员工通过实践,快速失败和经常迭代,激发组织变革和支持来学习。IBM Garage是一个工具,用于执行,扩展和管理组织的多个转型计划,在市场中断的情况下具有战略目的。   以上内容为AI翻译,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IBM Talent Business Uses AI to Rethink the Modern Workforce
    IBM
    2018年12月04日
  • IBM
    Greenhouse与IBM达成合作,宣布集成AI招聘工具 文/KYLE WIGGERS 找到合适的求职者并不容易。根据CareerBuilder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42%的雇主担心他们无法找到所需的人才,而72.8 %的雇主表示他们正在努力寻找相关的候选人。但人工智能(AI)可以提供帮助,或者说是Greenhouse Software可以——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B2B人才收购创业公司。 据外媒9月17日报道,Greenhouse宣布与IBM合作,将Watson Talent和Greenhouse的客户服务整合在一起。 (It today announced a partnership with IBM that’ll customers of both Watson Talent and Greenhouse integrate the two services.) Greenhouse首席执行官Daniel Chait说:“Greenhouse得知那些有大量招聘需求的公司已经取得成功。” “我们与IBM Watson的合作和直接集成标志着我们解决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创新——使客户能够扩展他们的团队,同时也为其提供出色的候选体验。” 新的和现有的Greenhouse客户,包括Warby Parker,Airbnb和Cisco Meraki等2,600多家公司,将不受限制地访问IBM Watson 候选助手,这是一套AI工具,可以基于求职者的个性,技能和兴趣将工作与候选人匹配(反之亦然)。当然,这也是Greenhouse现有仪表板的补充,它允许公司收集各种渠道的数据(例如员工是否通过LinkedIn或GlassDoor提交了工作样本)并生成候选“记分卡”以帮助面试官对申请进行分类。 在候选助手功能中,有一个聊天机器人直接与职业页面集成,并回答有关申请流程的基本问题,以及Watson Rank,一个自然语言处理和预测平台,将简历与适用的工作相匹配。 根据IBM的说法,候选助手平均将应用程序转换率提高三倍并减少候选人弃权,其用户获得面对面访谈的可能性增加64%。 “Greenhouse的客户正在高速增长,需要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吸引高质量的求职者,”IBM Watson人才与协作解决方案总经理Bob Schultz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合作伙伴,我们正在帮助Greenhouse及其客户提供卓越的候选体验,并在AI的帮助下快速指导求职者找到合适的位置。” Greenhouse和IBM并不是唯一的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招聘问题的公司。Hiretual 最近为其自动候选采购技术筹集了500万美元。 Vervoe 在8月推出了一个人工智能平台,用于评估申请人的在职技能,并自动推荐最佳射手来招聘经理。今年夏初,市场在职ZipRecruiter首次推出了候选校准,该校准让雇主对潜在的工作匹配进行评级,以便在其数据库中找到类似的候选者。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Greenhouse的策略足以赢得像Riverwood Capital这样的投资者,后者在7月参与了5000万美元的融资。自2012年以来,这家初创公司共筹集了1.1亿美元。 在筹款公告发布时,Greenhouse公司首席执行官Chait表示,该公司将利用新资本来扩展其多元化和包容性功能,该功能可以组织人口统计数据,并建议用户在撰写招聘信息、进行访谈和举荐时可以更公平地行事。 注:以上内容由AI翻译,观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Greenhouse integrates IBM Watson Talent’s AI-powered recruitment features
    IBM
    2018年09月18日
  • IBM
    IBM 取消远程办公政策,是远程办公方式出了错吗? 编者按:IBM 可谓是远程工作政策的鼻祖企业,早在 1979 年,IBM 就开始了远程工作机制的尝试,并且事实也证明成效显著,IBM 的远程工作人员数量也一度激增,到 2009 年,几乎有 40% 的 IBM 员工采用了远程工作形式。但是,今年 5 月份,IBM 却表示想要取消远程工作机制,让数千名远程工作人员再次回到实体办公场所。远程工作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追捧,可谓风头正盛,IBM 此举又是为何呢?本文作者 JERRY USEEM 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 IBM 此举并不是一种倒退,而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新的方式,现在的 IBM 需要这种新方式。 1979 年,IBM 在美国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举措。在此之前的 20 多年以来,IBM 聘请了许多优秀的现代主义建筑师来设计、建造公司大楼和办公设施,以让更多的科学家和销售人员可以并肩作战,共创这一新兴的计算机产业。但是在 1979 年,IBM 的新建筑之一,位于硅谷的 Santa Teresa Laboratory 开始了一项新尝试。为了缓解办公室主机的拥堵问题,公司在五名员工的家里安装了一套绿屏终端机,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家工作。 在当时,远程办公绝对是一个新奇的主意,但这一个小小的解决方案似乎很有效。到 1983 年,大约共有 2000 名 IBM 的员工处于这种远程工作的模式状态。IBM 也最终意识到,节省这种实体办公场所,开启远程工作机制可以为公司节省数百万美元的成本,远程工作人员数量也因此激增。到 2009 年,IBM 的一份报告称,“IBM 在全球 173 个国家共计 386000 名员工当中,大约有 40% 的员工根本就没有任何实体办公场所”。这为 IBM 共计节省了 5800 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节省成本约为 20 亿美元。不仅如此,IBM 也想通过为其他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同样的无办公室化办公效率,毕竟亲身示范就是一个最好的营销手段。 但是,就在今年 3 月份,随着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爆出,此事却发生了转折:IBM 又想让数千名远程工作员工再次回到实体办公场所之中。 此事引发的反应也非常激烈,外界对此的评价可谓不留情面。这一公告被描述为是一家收入连续下降了 20 个季度的公司所做出的绝望之举;是一种极其含蓄的裁员手段;也被认为是对那些从来没有采用过远程工作机制企业(例如苹果和 Google)的一种效仿。对远程工作进行评估的 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 机构总裁 Kate Lister 表示:“如果 IBM 是想降低生产力、流失人才并且增加成本,那他们此举很是靠谱。” IBM 对此可能早有预见。雅虎在 2013 年推动新工作制度,宣布禁止员工远程工作时收到的也是类似的回应。之后,安泰保险金融集团(Aetna)和百思买也追随雅虎的脚步,陆续宣布取消员工在任意地点办公的政策,他们在推行类似政策时也是一度成为热议的对象。但是,不管怎样,IBM 取消员工远程办公政策的举动却能说明一些问题,尤其是 IBM 的企业模式一直是“别的公司竞相效仿和追随的榜样”。也许 IBM 这位“蓝色巨人”的这一决策只是在通向未来长远型远程工作机制之路上翻了一个跟头,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认为这一举动也是一个信号,虽然这一信号十分微弱,但也足以让我们意识到远程办公已经达到了它的高水位线,远程工作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的表露出来。 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据盖洛普咨询公司(Gallup)统计,有 43% 的美国员工是处于完全或者部分时间远程工作模式。我在位于芝加哥的一家星巴克里环顾四周,发现旁边有两个身着商务休闲装的男性正在用笔记本办公,看起来十分富有成效。除此之外,也有相关的调查能够支持我的这一看法。据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示,让中国的电话客服工作人员在家工作后,他们的生产力增长了 13%。并且,据盖洛普统计显示,远程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时间。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其中有一项研究认为,不要让电话客服人员回家工作,要鼓励他们在办公室办公,可以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休息室,彼此交流技巧,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如果你想确定这么多结论互不相同的调查,到底该相信哪个,那只能是徒劳的尝试,不如将精力放在搞清楚这里所说的分别是什么类型的生产力,那样才更有意义。 如果你所看重的是个人生产力,也就是说你所达成的销售量或者处理的客户投诉量,那研究表明,最好还是让员工在他们喜欢的时间和地点工作。对于那些主要要求与客户进行互动的岗位(例如顾问和保险业务员等)或者是完全不需要很多互动的工作(例如专栏作家),实体办公场所并没有多大的辅助意义,甚至有许多时候会成为一种障碍。 但是其他类型的工作可能会依赖于所谓的“协同效率”——也就是一个团体成功解决问题的速度,这样远程办公,各个成员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似乎就会拉低整个团队的合作效率。原因何在?简而言之,协作需要沟通。而目前来看,能够提供最快、最低成本、最高带宽连接通信技术的载体,仍然是实体办公室。 要说非常小的办公室空间,那应该就是波音 727 的驾驶舱了。小小的驾驶舱容纳了三名机组人员,另有仪表板围绕在他们身边。从舒适度方面来看,这绝对算不上一个好的环境。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对一次模拟飞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种被迫接近方式有利于机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如果有一名机组成员发现燃油泄漏的这种情境中。 从驾驶舱音频记录中,我们一般看不到很多通信消息。随机工程师报告出现一个“有趣的状况”,飞行员的回应是“嗯”,副驾驶则是“哦”。但是只要将音频与驾驶舱交换机的视频结合到一起看,你就会发现,这些飞行员之间其实无需说的太多就能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因为,身体语言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机工程师将身体转向面对其他机组成员,食指戳一下燃油量表,燃料已经非常低这一信息便可以传达给另外两人。而他接下来所采取的步骤也足以通过仪表板上的一系列手势来传达,并且只要用几个很短的词语就可以表达出来。 这是高协作效率的一个模范,整个过程只需 24 秒。如果要靠电子邮件的沟通来解决这一问题恐怕至少也得需要几十条信息才能搞定,鉴于燃料箱正在快速排空,电子邮件显然不适用。 这也让我们对电子通信技术有了新一层的理解。名义上来看,电子通信技术成本低廉,而且即时性较高,但是考虑到投入其中的工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其实它并不低廉,速度可能也相对缓慢。其中,电子邮件,由于需要将信息全部拼写出来表达,所以可能是最糟糕的一种方式,电话交流会好一些。而在视频会议中,不仅可以及时得到回复,还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和身体动作,效果就更好一些。而一些最新的工具,例如适用于工作场所的通信 app Slack 将社交线索整合到书面交流之中,利用了即时消息的迅速性和表情符号的非正式性。 但是,所有的这些技术都存在一个弱点,那就是受制于人类的选择,必须是由我们来选择是否应用它们。正因为如此,人类的本质也在其中对于这种技术的意义和价值起到了一定的损害作用。早在 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托马斯·艾伦(Thomas J. Allen)就研究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的交流模式,结果发现他们办工桌之间的位置越远,交流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艾伦曲线”(Allen Curve)。当两张办工桌距离达到 30 米时,定期交流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有人曾寄希望于信息技术,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改变所谓的“艾伦曲线”,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访问学者 Ben Waber 最近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事实证明,本来用来消除距离障碍的通信工具主要是用在那些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之间。Waber 同 IBM 研究人员一起对软件开发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同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遇到一个潜在麻烦时,彼此之间的通信数量平均是 38 条,而不同办公场所的工作人员在遇到问题时,通信量平均只有 8 条。 这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近距离接触的力量没有一种简单的解释可以说得清。这可能就是“曝光效应”的一种表现:我们都倾向于接受那些我们熟悉的东西;我们喜欢那些我们能看到的人。或者也许这符合人与人之间接近关系的一种几何模式。在咖啡机旁引起别人的注意力成本很低,你知道他们能够听到你发出的信息,因为显而易见,他们正在喝咖啡,如果在交流过程中,你发现那个人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你也会及时的调整话题。 无论是哪一种机制在发挥作用,其实都符合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远程工作方面的专家 Judith Olson 所提出的“激进搭配”(radical collocation)。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福特汽车委托 Olson 对数量为 6 至 8 人的六支员工队伍进行了实验,旨在最大化团队成员对于团队其他人所做事情的那种周围意识。实验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团队只用以往福特工程师完成类似所需项目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完成了软件开发项目。但与此同时,Olson 提醒道,这一极端情况下的模式很难在现实中进行复制,因为它要求所有人在同一时间段都要从事同一个项目,而在现实组织环境中几乎不可能这样。 但是,IBM 在规划用于以往 5000 名远程工作人员实体办公的新工作空间方面,也从这些研究中吸取了许多的信息。Agile(专为电子制造业设计供应链标准模式的 PLM(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厂商)公司负责培训 IBM 员工的职场导师 Rob Purdie 表示:“以前我们是通过来回的发送文件方式来达成某个共识,这花费的时间太久了,有时候可能需要数百页的文件信息量。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利用物理空间来推进项目,保持步调统一,提高沟通效率。” 这一问题的答案当然要取决于手头项目的不同性质。但它通常也会涉及到一个中心表、一个不超过九人数量的团队、一块白板的外缘以及是否坚持轻量化沟通形式等。如果一定要将一些东西记录下来,那便利贴是理想选择。你可以将它贴在白板上,形成一种明显的视觉图表,这样团队里的其他人都能即时了解团队现在的状况,就像波音 727 的仪表盘一样。这样,交流既实现了精简化,又达到了效果最大化。 在同 Purdie 谈话期间,我开始产生了这样一种疑惑,取消远程工作机制,让员工都回到实体办公室工作这一举措到底是回到了以前传统的工作方式还是在向一种新的方式迈进,一种在 1979 年不曾存在过的方式。在以前那个时代,IBM 可以决定要去构建什么,可以计划如何对其进行构建,并且可以笃信客户会接受他们花费数月构建出来的内容。而现在,软件更新换代无穷无尽,企业业务更像是处理一系列紧急事件,而对这些紧急事件可能需要像飞机燃油泄漏情境下的那种处理速度和效率。确定问题,提供快速解决方案,获得反馈,调整路线,周而复始,始终要随时关注周边的形势变化。 我问 Purdie,IBM 的这一新举措是否可以利用新的协作技术来攻克。他说道:“可以,但是研究表明,远程工作团队相比之下可能效果欠佳。” 原文链接: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7/11/when-working-from-home-doesnt-work/540660/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本文翻译自 www.theatlantic.com,原文链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IBM
    2017年10月17日
  • IBM
    IBM 宣布终止远距工作制度,影响上万人 【Technews科技新报】蓝色巨人 IBM 虽然是百年老店,但一直勇于顺势而为,成为职场文化的改革者,譬如打破女性职场天花板,弹性工作型态也让女性经理人数为业界标竿,在云端与协作环境成熟前,就鼓励员工远距工作,但是这几年 IBM 又再次面临转型关头,传出纽约总部突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员工离开家里回到办公室,不然就离职。 华尔街日报 (WSJ) 报导,IBM 营收已经连续 20 个季度下滑,股东对调升CEO Ginni Rometty 薪酬感到不满。IBM 远距工作制度已经实施几十年,这次突然宣布终止,IBM 说法是要加强合作与加速工作速度。IBM 全球有 38 万名员工,受影响的部门估计会是 Watson、软件开发、数位行销、设计,这几个部门员工有上万人。 过去 IBM 为了要推广自家产品,鼓励远距工作,以身作则,且雇用研究机构大赞远距工作的好处,IBM 曾经夸口公司内远距工作的比例高达 40%。IBM 也不是第一家把员工 call 回来的大型企业,2013 年 Yahoo 也做了同样的决策,当时也是备受批评。 IBM 发言人没有回避问题,表示现在公司领导人对工作的要求有变,譬如公司现在在重建设计与数位行销部门,要求他们对及时资讯与客户回馈要做出快速反应,因此回到传统办公室环境工作比较能达成任务。同时强调大部分远距工作的员工已选择回到办公室。 报导指出,由于大部分选择远距工作的员工住家离办公室很远,要回到办公室工作不是当机立断的事,IBM 给远距工作的员工 30 天时间决定要回去还是离职,行销部员工可以选择搬到亚特兰大、奥斯汀、波士顿、北卡的罗里、纽约或旧金山的办公室,不然就离职。 不是每个员工都有办法突然举家迁移到几百公里远的办公室工作,像是一名在 IBM 工作 15 年,有 12 年都在家工作的行销经理表示,他家住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他一直认为自己是远距工作的成功案例,尽管他的团队分散在 3 个州,但透过 IBM Sametime 即时通讯语音和视频聊天软件,仍能保持很好的互动与工作效率。 但他也承认,选择在家工作是有代价的,因为这使他没办法晋升,但这是他的选择,且已经拒绝 IBM 这次的召回告知,决定自己在佛州成立行销公司。 另外一名在印第安纳州从事 IBM 移动软件与服务行销工作的员工表示,她的产品就是卖给无法在办公室工作的业态,譬如零售业、财务规划或医生,选择远距工作已经 7 年,公司要她搬到纽约办公室工作,虽然 IBM 会支付搬家费用以及根据城市生活水准调升薪资,但她要带着一家 3 口搬到纽约,直言根本负担不起。她已经找到新工作,为芝加哥软件公司做产品行销,办公地点仍然在家。 研究远距工作为企业提供策略的德州大学教授认为,其实 IBM 会让员工远距工作,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为了省钱,省下办公空间,省下房地产租用支出,这次会决定召回员工,是发现根本省不了多少钱。还有另一说法是,这是一个裁员的高明手段,逼无法立即搬家的员工自动离职。 (首图来源:Flickr / IBM FBCC By 2.0) 来源:TechNews
    IBM
    2017年05月19日
  • IBM
    华盛顿邮报:IBM员工不能再work from home了,回办公室吧!还记得雅虎早就取消了吗 你是不是在为你的职员制定work from home政策? 毫无疑问,远程工作是一个流行的趋势,事实上,盖洛普民意测试结果显示,美国大约有25%的员工会在家完成部分甚至所有工作。不过先别急,你可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远程工作的问题了。因为有些美国最庞大、最具创造力的公司正在让他们的远程工作员工重回办公室。IBM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在过去的几年里,IBM一直在将其设计、安全、采购和其他信息技术部门的远程工作员工以及沃森人工智能和云发展计划团队重新聚集到办公室里。而最近Quartz的一篇长篇报道显示,IBM市场部门2600名员工也要重返办公室了。他们将不得不往返于家和IBM在美国的六大总部之一,或者直接搬到公司附近去,不然就会面临被炒的结果。(IBM将提供离职补偿金) 截止2009年,IBM有40%的员工在家远程工作。正如你所想的一般,他们并不会欣然接受这个决定。但IBM的领导高层自有他们的理由,他们相信员工在一起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力——即使IBM去年一年内就已经获得几乎8000项专利(超过其他任何公司),新想法还是供不应求。 IBM面临着的挑战不仅包括来自其他云技术供应商的竞争,还有近几年来逐渐下滑的股票价格。 IBM从自身角度开始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强调了“饮水机效应(Water Cooler Effect)”的作用,即比起在家里工作,当员工们在同一个地点时,他们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以及创新。“我认为我更愿意所有人都聚在同一个办公室,大家一起讨论,然后把大家的思路写在一块白板上,而不是在电脑前共享屏幕。”一位将要搬到公司附近的员工告诉Quartz,“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注意力分散得多”。(不过讽刺的是,这名员工最终决定辞职)   不论怎样,这个趋势并不仅仅体现在IBM。根据Quartz的报道,Facebook为住在公司总部附近的员工提供额外的奖金,雅虎、Reddit和百思买都在过去几年里废除了远程工作政策以鼓励员工回到办公室。就连谷歌的前首席财务官都曾在2013年表示,希望在家远程工作的员工“越少越好”。   IBM的首席市场官期望这个决定能够让办公室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地方,从而最终使得公司和客户双双获利。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BitTiger
    IBM
    2017年04月08日
  • IBM
    没有赶上云计算的大潮,老牌公司 IBM 和 SAP 合作探索数字化商业之路 编者按:随着从金融到医疗保健行业的公司都在加速走向数字化,数据驱动的业务转型也正在加快步伐。但是现有的 IT 基础设施在努力跟上时代步伐的过程中依然艰辛。IBM曾是史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但它不是云计算领域最伟大的公司。SAP是史上最大的应用公司,但它在云领域没有取得一席之地。最近 SAP  HANA 与 IBM 的 Power Systems 进行了“联姻”,这会拯救它们吗?本文首发于 MIT Technology Review Custom。 2013年,只有5%的数据是有价值的,但是到2020年,这一比例会翻一番,因为公司将新的数据源带入了新领域,而新兴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事实上,根据IBM商业价值协会和牛津大学的合作研究发现,80%的CEO会根据数据得到的见解来指导决策,而积极参与分析的公司表现优于他们的竞争对手和同行的3.6倍之多。 尽管新数字时代对于那些处理复杂数据查询的公司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许多公司发现,他们现有的系统和IT基础设施面对所有这些数据的压力都慢慢屈服,并且不足以满足其更新的业务需求。他们需要一个从底层进行优化的平台,以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分析,并可提供当前变革速度下所需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IBM-SAP联盟全球SAP解决方案执行官 Brian Burke 说:“数据量和查询的复杂性已经成为业务的绊脚石。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真的是一场完美的风暴。” 为分析和事务提供支持 渐渐地,我们可以在下一代平台中找到解决方案,用于处理繁多的现代数字业务。SAP HANA的内存关系数据库技术和应用平台,加上IBM 的Power Systems的软件和硬件服务,可提供高级分析操作所需的高速度和优秀数据管理,甚至指出灵活、按需的容量,轻松满足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适应持续的业务波动。 SAP HANA利用内存方法为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集提供显著的速度优势,同样也非常适用于高级分析或作为运行诸如金融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这样的任务关键型、事务型应用程序的平台。自从HANA在2010年首次推出以来,其采用率显著增长。美国SAP用户协会(Americas’ SAP User’s Group)调查的大约45%的受访者在2015年使用了该项技术,高于一年前的40%。根据ASUG的调查显示,在使用了SAP HANA的受访者中,23%的公司正在进行额外的项目,22%的公司计划和批准了一个或多个计划,还有31%的公司正在筹备项目,但并未提供资金。 随着越来越多的SAP HANA部署涉及24/ 7运作,企业们正在寻求一种心安理得,它来自于在可以提供可扩展性和弹性的平台上部署其关键任务系统。IBM的Burke认为,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数据集趋势越来越大,这样的信任水平在基于Intel x86的基础架构限制之内很难实现。 他说:“现在,你在HANA上运行事务型和任务关键型系统,你必须有一个可靠成熟的系统,不限制于它的大小。而x86的商品世界中也存在很多限制。” 他还补充道,SAP HANA 和 IBM Power Systems的结合——基于两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解决了这些问题,提供了充分利用SAP HANA解决方案所需的灵活性、弹性和性能。 IBM Power Systems for SAP HANA以多种方式兑现了其灵活性的承诺。首先,虚拟化由箱子提供支持,允许在单个的IBM Power Systems服务器上整合多个SAP HANA虚拟机,包括生产和非生产工作负载以及在系统故障时使用的虚拟系统。这种方法减少了资本支出,并确保资本没有限制。 通过动态容量大小和负载平衡等标准功能,企业可以轻松地适应IBM Power Systems for SAP HANA的环境,从而面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不同的业务负载。它们甚至可以将未使用的容量从生产环境重新分配到其他用途,例如开发或用户验收测试。 在弹性方面,IBM Power Systems的默认架构支持一系列企业级的可靠性功能,包括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实现高效故障转移的开箱虚拟化。还有其标准:主动警告企业的问题,以便他们可以在故障发生前启动纠正措施。 性能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仅是关于分析或物联网应用程序,还有在欺诈检测或运输和物流等领域,正在迁移到SAP HANA上的任务关键型、事务型系统。IBM Power Systems提供了x86架构的四倍内存带宽,这有利于内存密集型SAP HANA操作,每个Power System处理器内核最多可以执行八个并发线程,而x86平台每个内核只有两个线程。 此外,Power Systems提供了另一优势,得益于其更大的处理器缓存。该功能确保数据连续反馈到可用的处理器,并导致其敏捷化响应能力对于大规模实时事务处理非常重要。 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升温 这种优势组合使得IBM Power System成为博世集团即将推出的SAP HANA实施计划的最佳平台。作为全球巨头,博世集团是SAP最大的使用商之一,运行着整个应用程序组合,广泛涉足于消费品、工业技术、移动解决方案以及能源和建筑产品等行业。SAP的AIX和Linux服务器服务高级经理Erik Thorwirth说:“随着SAP的战略方向转向SAP HANA内存技术,博世计划继续跟进,并最终将其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数据仓库等领域的核心SAP应用程序与物联网应用程序一起迁移到新平台。” 由于面向过渡的SAP应用程序的广度和多样性,博世认为IBM Power Systems系列已经是其现有的SAP应用平台最好的匹配。博世的AIX和Linux高级专家Volker Fischer说:“该公司在IBM Power Systems现有的专业知识,加上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对虚拟化的内置支持,使组织能够快速部署新系统,而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手动操作。” Fischer解释道:“复制系统的功能只是其中一个关键特性,因为我们将把这样大量和多样化的系统组合转移到SAP HANA平台。它部署更简单,更高效,而我们的管理工作负载也会下降。” 组合平台的虚拟化功能也将轻松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这在现代ERP领域会越来越重要。Thorwirth说:“我们期望未来的SAP HANA系统在规模上比传统的ERP系统更加具有变化性”。他解释:“使用SAP HANA/IBM Power Systems范例,我们无需进入数据中心并加载更多的物理内存。我们可以利用虚拟化来创建大型构建模块,这些构建模块可以根据工作负载的需要缩减或增长。” 博世可以得到的另一个好处是IBM和SAP的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两个公司正以多种方式通力合作,例如在德国瓦尔多夫和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阿尔托合作开发资源,以寻求共享的产品路线图。他们还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和支持,确保用户不管有硬件或软件的问题都可以找到一个联系点。他们也致力于为IBM Power Systems for SAP HANA的创新而努力,尤其是在云、认知计算、客户体验和行业特定路线图等领域。 随着博世这类公司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他们需要准备迎接挫折和坎坷。凭借其已有适应于现代业务转变的性能、内置弹性和灵活性,IBM Power Systems 与SAP HANA合作会是帮助企业达成目标,实现长久成功的一种选择。 翻译来自:虫洞翻翻  译者ID:  张丽红
    IBM
    2016年11月25日
  • IBM
    云存储巨头Box与IBM推出了一款工作流软件,但能否借此走出亏损还是个谜 全球知名云存储服务商Box在昨天宣布,将与IBM合作推出一款新软件来帮助企业建立及管理复杂的文档工作流,例如招聘、制定预算、统计销量以及客户管理这类公司日常协作内容。实际上,Box正是基于其合作伙伴IBM提供的工作流软件才创建并开发了自己的新产品。当然,被其CEO描述为“功能无比强大”的这款新软件肯定是要付费的。   全新的工作流协作软件:Box Relay 要了解这款软件,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工作流。这是针对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属于中间件软件范畴。它通过将工作活动分解成角色、规则和过程来执行和监控企业工作流程,以达到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这个叫做Box Relay的新工作流软件可以让企业构建自己的处理程序,同时也能够邀请员工及外部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在这里,他们可以查看、编辑、上传甚至拒收各类文件,也可以设置提醒功能以跟进各项任务的最新进展。   目前,市面上为企业提供这类协作解决方案的产品及工具数量非常庞大。从已推出很久的综合类工作流软件微软SharePoint与易安信(EMC)的文档管理系统Documentum,再到电子表格、email等一系列非专业性的常用协作工具,都在当前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但Box表示,自己想创建一个用途更加多样化的管理工具,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处理需要存储在多个应用程序中的海量文件。举个例子,一旦创建了工作流,如果你将手头上处理的多位求职者简历及其他资料(分散在不同站点)输入其中,Box Relay就可以帮助你永久储存、整合并重复利用(这里指如果未来有其他新岗位,程序将重新调出该求职者档案进行“岗位匹配”)这些信息。   将筹码押在一款软件上,能帮Box走出亏损泥潭吗? 据彭博社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云文件共享服务商之一,Box推出这款产品的根本目的是试图通过迅速提升付费用户数量来实现盈利。要知道,Box在2015年1月上市之后,从来就没有摸到过“盈利”的边儿(不过看看亚马逊和特斯拉,其实这不算什么,毕竟云存储也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从公司上周发布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Box仍然在亏损的“泥潭”中艰难跋涉。不过让投资者欣慰的一点是,Box在上一季度的亏损额比预期收窄,因此,分析师也同时提高了公司下一季度的营收预期。 从另一角度来讲,Box也正在拼命抵御来自Dropbox、微软等竞争对手们的强大攻势。特别是Box的“死对头”Dropbox已经在工作流软件市场“频频出招”,为旗下产品增添了诸多与文件管理有关的新功能,市场份额也在迅速扩大。更让Box感到焦虑的是,对比2015年Dropbox营收总额84%的巨大增幅,自己42%的业绩增长率似乎根本不能当作夸耀的资本。   另据市场分析机构IDC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各家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看,Dropbox以25%位居榜首,其次是微软(市场份额为21%),Box仅以17%排在第三位。   因此,Box似乎将极大的筹码押在了这款付费的新产品上。其首席执行官Aaron Levie在一次采访中承诺,自己绝对可以保证Box Relay是一款操作简便但功能却十分强大的工作流软件,无论身处企业内部或外部,用户都可以流畅自如地使用它。   “工作流软件市场需要来一场颠覆性革命。难道你愿意继续使用操作流程缓慢复杂,在设计上又难以与云计算相匹配的传统企业技术工具?我们的新产品可以解决这些难题。”   Levie 也表示,Relay的测试版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预计到2017年上半年就可以正式进入市场。虽然目前公司还没有确定该工具的具体定价,但会以用户预订的形式进行发售。他本人对该软件的销量充满信心:    “我可以透露一点,我们100%的现有用户已经告诉我们自己非常需要这款软件。”   来源:36氪,作者:宇多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2480.html
    IBM
    2016年09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