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轮
    英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Hibob获7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Hibob是一家新兴的英国创企,致力于通过打造云平台来帮助企业管理员工。   该公司的产品为各式各样的HR工具,包括员工津贴、员工敬业度、减少员工流失以及最重要的,“自动录入”等方面的工具。在这些产品中,自动录入工具可以说是紧跟潮流,与英国近期正在草拟的新养老金制度相符合。甚至我还听说,Hibob之所以首先在英国推出,本身就是因为养老金立法的原因。谁说繁冗的官僚体制只有坏处的?   Hibob目前处于邀请测试版,并于不久之前完成了种子轮融资,融资金额为750万美元。这一成绩可以说十分惊人。在这Hibob的此轮融资中,领投的为硅谷风投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参投的有TransferWise的CEO兼联合创始人Taavet Hinrikus,以及Robin Klein以及Saul Klein的LocalGlobe。   值得注意的是,Hibob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Ronni Zehavi曾于2011年创立过CDN Cotendo,之后这家公司被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kamai。可以说,Ronni Zehavi也是公司能获得相对巨额种子轮融资的原因之一。   在一次电话中,Zehavi以及Hibob的CSO Andy Bellas表示,Hibob针对的是中小型企业,致力于为他们提供一个以人为中心的HR平台,让他们改变以Excel和其他晦涩难用的办公软件为主的员工管理程序。尽管HR软件行业可能已经不存在短缺问题,但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他们的软件进行了云端处理,并重新设计出了更加友好型的用户界面。   Hibob想要改善员工管理与招聘的流程,为企业省下行政的时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Hibob可以让你根据某些共同属性来将员工分为不同小组,而这些属性可能跟工作本身是无关的。包括员工有没有孩子,是否参加了某些俱乐部——比如自行车俱乐部等。这一功能的目的在于,让企业管理软件能真正反映出公司的线下活动与文化。   在一次邮件回复中,投资人Taavet Hinrikus表示,Hibob身处的行业一直以来的服务水平都不怎么样,而且对于小企业来说,HR工作向来是他们头疼的问题,确实需要实现自动化。“除了HR工作,更让人头疼的还有大量员工的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维护等问题,”Hinrikus说。   不过,Hibob下的最大的赌注还是在于养老金规划,自动录入功能无外乎是养老金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在英国,不同的员工适用的养老金规则也不一样,主要看各员工在公司供职的时间长短等。在养老金这一领域,Hibob可以算是一个掘金人。   “随着新养老金立法的诞生,将HR软件与养老金录入解决方案相结合的创企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Hibob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快速发展,以及它的产品前景,稳健的经济模式及成熟的领导力。”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Adam Fisher说道。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181273
    种子轮
    2016年06月08日
  • 种子轮
    企业数据隐私管理平台BigID获21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监管机构对数据的保护力度逐渐增强,那些存储和处理客户个人数据的业务也在不断面临更大风险。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这种风险也可能成为另一种创业商机。   BigID抓住了这一机遇,他们自去年秋天起就开始计划建立一个企业隐私管理平台——其目的是帮助其他公司更好地认识到他们在进行一些与客户信息相关的业务时所面对的风险。   这其实是一种SaaS工具,它能够提升客户数据的可见性,并得到信息的存储位置及访问主体等主要信息。BigID的联合创始人Dimitri Sirota称这一工具的核心理念就是帮助其他公司对客户信息有更明确的认识,因为你不能保护那些你根本不了解的东西。   据悉,欧洲新颁布的数据保护法令极大程度增加了那些泄露数据的公司可能面临的惩罚,Dimitri Sirota认为,正是因为诸如此类的政府条令或者市场形势使各家公司越来越关注客户数据隐私可能面对的风险。   他还表示,随着数据保护立法更加严格,客户对于数据泄露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明确,再加上可能面临的集体诉讼,这一切都要求企业对于数据管理更加全面和规范。这也正是BigID想要投身的领域。   Sirota告诉我们:“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来自客户的数据,但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来管理这些数字资产。他们在自己的产品上猛下功夫,但并没有认识到那些客户个人信息数据的重要性,更不用谈考虑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不当所带来的风险了——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够解决。”   不过,BigID向其他企业提供的这种服务并不是一种“事后”安全解决方案。Sirota 将他们的平台描述为“预防性方案”——某种意义上来说,BigID向其他企业销售的是一种“提高数据可知性,并帮助识别有用数据”的服务,帮助企业在获得客户数据后能够进行恰当的处理和管控。   他说:“在我们建立的这个平台中,即使你的公司在对待某件事情上和其他十家公司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也没有关系。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你们之间一定会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希望对于自身数据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知晓如何规避风险以及如何最有效使用数据。”   “所以就目前而言,我们希望能够让所有客户对数据更加了解,也能在数据隐私性及个人数据保护的态度上有所转变。这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如何对数据进行保护。”   BigID的联合创始人都曾有过在身份认证管理领域工作的经历——比如Sirota,他将自己的创企Layer 7 Technologies卖给了CA Technologies,并在CA Technologies做了两年的安全策略顾问——他们自去年夏天开始共同创建BigID。   今日他们宣布公司完成了21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并计划将这一资金用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并预计在今年9月正式推出。本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Genacast Ventures、BOLDstart Ventures以及Deep Fork Capital。   Sirota表示,目前公司所推出的服务还是试用版本,暂时还没有进行基本版的测试。   那么,BigID到底是如何为其客户揭示所有的相关数据风险的呢? Sirota解释道:“我们首先会挖掘主要数据源——比如数据库——但有些技术会抓取好几年的数据。此外,我们也会对像网页日志或者DMP(数据管理平台)这样的二级数据源进行挖掘。这样下来,我们对数据的来源地和存储地就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之后,我们还会继续根据数据在来源地的停留时间、最后一次出现时间以及是否在DMP中等信息来获取数据的其他属性。”   通过BigID平台,用户通常能够获得以下三类信息:数据记录、数据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数据的访问途径。   “本质上来说,我们所提供的是一种大数据解决方案,但在个人信息的处理上又明显与众不同,” Sirota补充道,“传统的解决方案在数据挖掘上存在很高的误判率,而我们会利用企业自身的信息库来降低这种错误率。大部分企业都有一两个或者三个明确或者说权威的信息来源——可能是自己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或者是客户名录,有了这些权威的数据,我们这个平台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正如上文所说,BigID 平台所提供的是一种预防性的解决方案,其开发团队认为这项服务的受众大部分应该是一些大型企业。不过Sirota表示,公司也计划向一些小公司提供这项服务,不过鉴于这些小企业可能并不希望自己管理平台,因此BigID可能会以云服务的方式来为他们提供帮助。   Sirota说:“我们并不是利用所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再创建一个新数据库。” 当被问到客户如何会把数据放心的交给BigID时,他说:“BigID的平台只是一个工具,用户可以把它看作是运行在自己数据中心内部的一个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掌握数据、了解数据风险的私人云服务。”   “当然不可能每家企业都给予我们足够的信任——我们只希望能够为那些相信我们或者可能信任我们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对他们的数据相关问题快速提出解决方案——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编译:蔡怡然
    种子轮
    2016年05月27日
  • 种子轮
    HR软件Impraise获160万美元种子投资,通过及时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Impraise是一款优化工作中的评价和反馈的 App,其刚刚获得了 160 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投资者包括 Palm Drive Ventures、China Growth Capital 和 HenQ。   很少有公司能够做到及时对员工的表现做出反馈,大多数的情况是公司在年末对员工做出一个整体评价,但是很少有人喜欢年度业绩总结,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的员工。这些 “过期” 的评价并不能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效率。   Impraise 帮助主管在会议或项目结束后及时的给出反馈,同事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评价,如果他们愿意,评价也可以是匿名的。Impraise 的分析工具会记录这些数据,作为日后评价员工绩效的依据,这样对员工的考核可以变得更客观,而不是完全依赖主管的主管判断。   Impraise 的联合创始人 CEO Bas Kohnke 说,在他们早期的 100 个用户中,大部分都试图把业绩总结和收入调整的讨论分开,但是这和按劳取酬的原则相悖。绩效考核首先应该是客观的,然后应该和收入直接相关,此外反馈可以帮助员工进行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   Kohnke 表示,融资将被用于扩充人员、兼容更多的人力资源软件、增加新的功能、以及改进分析平台。Impraise 成立于 2014年,曾入驻 YC 孵化器,其目前的用户包括 Atlassian、Booking.com、M&C Saatchi、IDEO 等公司。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http://fortune.com/2016/04/14/software-performance-reviews/
    种子轮
    2016年04月18日
  • 种子轮
    获100万人民币种子轮投资,中高端众包平台“小圆桌”想重新定义创业外包 近日,小圆桌创始人Tony透露,小圆桌已于2015年11月完成了100万元种子融资,投资方为杭州某知名VC。而投资方之所以看中了小圆桌,是因为认同其背后的共享经济理念。   小圆桌是从“完成可用的创业第一版产品”切入的互联网创业的产品技术服务平台。创业浪潮的带动下,技术外包领域出现了很多创新服务。众包平台除了猪八戒,市场上又陆续出现了码市、开源中国、易码众包、快码众包这样的新平台;不少传统外包服务商也纷纷推出技术VC业务,例如获得险峰华兴投资的骑士团以及泰友、信天创投等合投的易创互联等。   而小圆桌希望如何走出自己的差异化?他们所提倡的产品外包又与我们传统接触到的有何不同?带着这些问题,猎云网与Tony展开了一次对话。 从做招聘到外包 Tony一直在关注人才服务方向的创业,在2012年末初步尝试,打造了一款互联网垂直招聘的项目,期望招聘方以悬赏的方式来寻求人才解决一个实际的工作问题,人才方除了获得奖金也能获得面试机会。   “而我们的切入点其实很小众,而在拉勾和内推的势头下,我们放弃了这个方向。”   “放弃最初的招聘项目后,我们也一直在考虑‘业余时间做点事’这个场景,”Tony告诉记者,“而很多创业者需要做出第一版产品的时候,并没有产品及技术类人才。虽然我们建议他们组建产品技术团队,尽可能自己完成产品,但是实际情况下,很多创业者没有能力或者来不及组建。所以我们想到了外包这件事。”   而与其他外包产品不同的是,小圆桌重视产品设计,想要打造一个中高端的众包平台。 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 "技术外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需求方和服务商,包括各种众包平台,都在技术开发上做文章,想着如何更快、更低成本、更有控制的去实现功能。而不去关注产品定义是否明确且有效,交互设计是否清晰流畅,视觉设计是否传达了品牌调性。"   Tony 认为软件外包和产品外包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都是技术外包,但二者无论是所处行业,还是产品特性、目标用户,以及项目价格销售模式,都截然不同。   "以软件外包的方式做产品外包,是整个行业的通病。"Tony 说。这是他认为外包行业信誉极低的原因之一。软件外包重技术轻设计,重功能轻体验,延续这种观念,很难做出一个好的产品。   而对于创业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一款恰恰是一款面向用户、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但是传统的软件外包开发者却不太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产品设计环节的缺位,是创业外包行业的巨大问题。 小圆桌怎么做? 对于如何外包出一个好产品,Tony 有一个公式:优秀的人才+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好产品。   首先,小圆桌拥有自己的顾问团,评估项目需求,再由需求方来选择合适的人才方。当然,需求方也可以完全让小圆桌处理人才对接事务,小圆桌从中抽取佣金。   在人才供给端,小圆桌认为优秀的产品设计人才不在外包行业,所以他们选择从主流互联网招募,让一线产品设计师利用闲置时间,帮助真正注重质量的初创企业完成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上,除了对接来自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兼职程序员和选择soho的个人开发者,小圆桌还签约了数十个能做精品的创业外包团队和工作室。   “质量控制体系则体现在平台的规则和流程上”,Tony 说,“我们设计了一套流程,推动供需双方完成项目,目标是帮助创业者完成一个可用的创业产品。”   小圆桌提供一个标准和审核,对产品定义的明确程度以及体验设计的质量都有严格的控制,需求不清,体验粗糙的项目需要重新分发到专业的产品设计师重新设计,不能直接进入开发。   目前,小圆桌已经上线了Beta版本,日前正在寻找天使投资。而Tony表示,小圆桌已完成了6个项目的模式验证,其中三个项目已拿到天使轮投资。   而抓产品设计、做中高端app众包平台只是小圆桌在存量市场上的一个切入点。在接下来,小圆桌将上线更丰富的专业产品技术服务,满足初创企业灵活的用人需求。   在采访结尾,笔者也问到Tony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行业,他是这样回答的,“现在外包行业的各种问题,是由双方共同造成的。无论是项目方表达不清、对行业不了解,抑或是某些从业者的不专业态度,都让现在的外包行业发展得不好。而我作为一个产品人,一方面希望产品人的付出能够获得对应的报酬,另一方面希望大家为自己的产品负责,让它成为一款有生命力的东西。”   【来源:猎云网(微信:ilieyun)】   文/尹子璇
    种子轮
    2016年04月14日
  • 种子轮
    主营高校二手书租赁,澳大利亚在线教育公司Zookal获64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据国外创投媒体 startupdailly 消息,日前位于澳大利亚的在线教育公司 Zookal 宣布获得 64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在股权众筹平台 VentureCrowd 上完成。Zookal 众筹完成后,VentureCrowd 同时宣布另一个在线体育类众筹项目 GAMURS 上线。   据悉,这轮融资的参与人数和融资金额都超标完成,拿到融资后 Zookal 将进一步拓展亚太地区业务,将在线教育服务推广到世界其它地区。Zookal 的联合创始人Ahmed Haider 表示,这个项目主要是想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补充,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课本和课程费用。   2011 年,Zookal 由一群澳大利亚学生创办,他们发现部分教材价格极高,和学生的心理预期不符, Zookal 采用教材租赁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扩大学习资源种类,将课本和笔记变成线上资源。 Haider 表示:“课本是我学生生涯中的最大痛点,一学期中的大部分花销都在课本上,所以我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帮助自己、帮助学生。”2015 年,Zookal 的业务量上涨了 370%,有超过 4 万用户在平台上交易,交易单量达到 8.8 万,于是 Zookal 考虑将业务扩展到其它国家,并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放在线视频课程。   据悉,Zookal 在全球范围内的竞品还有美国的 chegg 和同样位于澳洲的 tbmango,以及国内团队ibuke。   值得一提的还有股权众筹平台 VentureCrowd。VentureCrowd 2014 年在澳大利亚创立,创立之初曾受到澳洲政府的法规限制而发展不顺,但因市场需求在逐步好转,目前平台最高的融资记录为澳洲本土打车软件 ingogo 的 420 万美元。   来源:36氪,作者:郭雨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36kr.com/p/5045313.html
    种子轮
    2016年03月31日
  • 种子轮
    为企业提供日历 API 合并,Cronofy 获得种子轮 160 万美元融资 英国一家专注于日历 API 开发的技术公司 Cronofy 近期宣布,获得由 Firestartr 和 henQ 共同投资的种子轮融资,金额为 160 万美元。   不过和一般专注于 C 端的时间管理工具不同,Cronofy 提供的是面向 B 端的企业级 SaaS 服务,公司可以通过 Cronofy 公司提供的 API 调用工具,将消费者的日历与自家软件产品的时间信息进行匹配。   目前廉价机票供应商 Skycanner 已与 Cronofy 进行合作,将乘客的个人日历与预订的航班信息打通后,就可以让 C 端更方便的收到航班提醒以及查询航班改动等相关信息。   另外,不少公司还将 Cronofy 的服务用于企业系统的招聘环节,HR 可以将求职者的日历与企业面试安排日程相关联,一旦求职者需要变更面试时间,HR 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并重新编辑日程表,这对于双方来说都能获得沟通效率上的提升。   对于 Cronofy 公司来说,日历 API 开发的难点在于跨平台数据的同步问题,公司也将把新一轮融资放在云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上;而在功能开发方面,Cronofy 想为企业打造 “时间共享” 的概念,当企业有兼职、零工的发布需求时,可以直接放在 C 端的日历上以招揽合适的人选。   来源:36氪,作者:苏建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2924.html
    种子轮
    2016年02月01日
  • 种子轮
    企业在线问答公司AnswerDash(Qazzow)获得种子轮290万美金融资 AnswerDash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 AnswerDash通过技术嵌入功能答案帮助企业更好地回答消费者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削减相应的用户支持开支,同时保持用户不流失。 本轮融资由Voyager Capital 领投,Arnold Venture Group、Summit Capital、The W Fund、WRF Capital跟投。   UW spinout AnswerDash raises $2.9M to support growth of online contextual help platform What started as an idea inside the Information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s now a full-fledged business that’s raising cash from venture capital firms. UW-spinout AnswerDash today announced a $2.9 million seed investment round led by Voyager Capital, with participation from existing investors WRF Capital, Summit Capital, the W Fund, and Arnold Venture Group. AnswerDash, formerly known as Qazzow, wants to fundamentally change how online businesses answer questions that customers might have. Rather than forcing people to comb through an FAQ or use a written-based solution like email or live chat, AnswerDash’s technology embeds answers within a website’s functionality. The company helps its clients offer customers instant, contextual answers to a question they may have while browsing a given web page on desktop or mobile. When a user clicks on something they have a question about — this could be an image, link, header, etc. — AnswerDash employs a machine learning search process to retrieve the most relevant questions and answers. The idea i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time customers search for answers online, ultimately helping businesses improve the consumer experience while retaining revenue that previously could have been lost due to user frustration. “By enabling users to quickly and easily find their own answers to commonly asked questions, AnswerDash prevents costly and repetitive help requests that would otherwise arrive via e-mail, phone or live chat,” explained CEO Bill Colleran. “AnswerDash also reduces the likelihood that online shoppers will abandon their shopping activity because they fail to receive answers to their questions simply and intuitively.” Colleran, a former longtime CEO of Impinj, joined AnswerDash in June when he replaced co-founder Jake Wobbrock, who started AnswerDash back in 2012 with fellow UW professor Andrew Ko and their Ph.D student, Parmit Chilana. AnswerDash co-founders Jake Wobbrock and Andrew Ko.Wobbrock and Ko have held the CEO and CTO roles, respectively, at AnswerDash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Chilana went on to become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 but will return to their careers in academia this fall. Wobbrock told GeekWire that “this was always a planned transition.” The co-founders will remain involved with AnswerDash in an advisory capacity, while Wobbrock will serve as a board observer. “Our goal as academic co-founders was to take the technology we created out into the world,” he said. “We wanted to get the startup going, get it funded, build a great launch team, refine our product, and get customers and value proof-points. Once we had achieved this, we knew that the best people to take the company to the next level would be seasoned industry executives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building companies and taking products to market.” The leadership baton is now passed to Colleran, who previously spent 14 years leading RFID technology-maker Impinj, and VP of Engineering Kevin Knoepp, who joined the team in January after spending more than two decades as a back-end technology executive. “AnswerDash will continue its evolutionary arc from a small, research-based product team to a vibrant, innovative and fast-growing SaaS company,” noted Colleran. Colleran said that the company has “matured dramatically” since starting three years ago. Now that the startup has established product-market fit — it has “dozens of customers” like Chef, PetHub, and PipelineDeals — it will use the fresh cash to expand its sales and marketing efforts while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AnswerDash platform. Colleran has lofty ambitions for AnswerDash, which makes money with a tiered subscription model based on the amount of usage its tool gets and also produces unique analytics to clients that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what types of questions customers are asking while browsing through a given website. “AnswerDash’s service enables more efficient, succinct and clear communication over the web and on mobile devices, so over time our market will grow to include almost every website and mobile app,” he said. “That’s a huge opportunity.” Total funding for the 13-person company is now $5.3 million.   来源:GeekWire
    种子轮
    2015年09月16日
  • 种子轮
    Qwilr 获种子轮融资,可将商业文件转变成更吸引人的网页 Qwilr 是一款工具,目标人群是那些花费数小时制作 PowerPoint 文件,在发送出去之后只想知道究竟有没有人去下载这些文件来看的人。这个平台可以让人们把商业文件轻松转变为网页,反过来也让用户能够使用分析等各种有用工具。   这家位于悉尼的初创公司在种子轮获得了 50 万澳元的投资(约合 39.5 万美元),投资者包括 Sydney Seed Fund 和 Macdoch Ventures。   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克·唐纳(Mark Tanner)说 Qwilr 是介于 Google Docs 和 Squarespace 之间的产品。Google Docs 的创建和分享都很容易,但要个性化很难。Squarespace 让非开发者也能创建具有吸引力的网页,但如果用户想要创建多个同一类文件,就不得不重复做过多的工作。   “我们最大的用户在他们的账户里存有超过 1000 个文件,但人们不会在每次要做演示文件的时候都打开 Squarespace。人们不需要制作一个全新的网站,但这正是 Qwilr 发挥作用的地方。”曾经是谷歌战略合作伙伴开发经理的唐纳说道。   唐纳和另一名创始人迪伦·巴斯坎(Dylan Baskind)创建 Qwilr 的动机来自巴斯坎此前作为一名自由开发者和设计师所遭遇的一些问题。为了从那些有一整个部门来支持演示文稿创建的大机构中脱颖而出,巴斯坎为自己的演示和提案从头建立了一个网站模板。这帮助他获得了大项目,而巴斯坎决定让那些没有网页开发工具的人也能制作网站。   像其他初创公司一样,Qwilr 面临的挑战是说服企业切换他们早已习惯的工具,尽管这些工具像 PowerPoint 那样繁琐不好用。为了获得用户,唐纳表示 Qwilr 重点是将功能都放入免费版。Qwilr 的模板允许用户上传文字和照片并且集成了谷歌地图、视频和各种云服务。它还有一个很方便的工具可以插入价格。   现在这家初创公司计划利用其种子资金打造产品的高级版本,增加更深层次的分析,添加客户与文档交互的功能,这包括电子签名和购买按钮。   唐纳说:“我们会逐步并且肯定会将网站的更多功能带给管理业务的非技术人员。”   Qwilr Gets Seed Funding To Turn Business Documents Into Attractive Websites Qwilr is a tool for anyone who has sent out a PowerPoint deck they spent hours creating, only to wonder if anyone is even going to bother downloading it. The platform makes it easy to turn business documents into webpages, which in turn gives users access to analytics and other helpful tools.   The Sydney-based startup has landed AUD $500,000 (about $395,000) in seed funding from investors, including Sydney Seed Fund and Macdoch Ventures.   Co-founder Mark Tanner says Qwilr sits in the space between Google Docs and Squarespace. Google Docs are easy to create and share, but difficult to customize. Squarespace lets non-developers create attractive websites, but is too much work if you need to create the same type of documents, like pitch decks, over and over again.   “Our biggest users have over a thousand documents in their accounts and you wouldn’t go into Squarespace each time you do a pitch or presentation. You wouldn’t just make up a whole new website, but that is what Qwilr is for,” says Tanner, who was formerly a strategic partner development manager at Google.   Tanner and co-founder Dylan Baskind were inspired to create Qwilr by the frustrations Baskind dealt with as a freelance developer and designer. To stand out from big agencies with entire departments dedicated to creating presentations, Baskind built a website template from scratch for his pitches and proposals. They helped him land big jobs, and Baskind decided to make the process accessible for people without web development tools.   Like other enterprise startups, Qwilr faces the challenge of convincing businesses to switch over from tools they are accustomed to, even if those tools are cumbersome and annoying, like PowerPoint. In order to acquire users, Tanner says Qwilr focused on packing features into its free version. Qwilr’s templates let you upload text and photos and integrate Google Maps, videos, and various cloud services. It also has a handy tool for inserting price quotes.   Now the startup plans to use its seed funding to build its premium version by adding deeper analytics and features that allow clients to interact with documents, including e-signatures and buy buttons.   “We’re slowly but surely bringing more features of the web and putting them into hands of non-technical people who run businesses,” says Tanner.   来源:techcrunch.cn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种子轮
    2015年05月22日
  • 种子轮
    美国在线课业答疑平台studypool获1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将 Uber 和 Airbnb 模式引入到在线教育领域的创业项目Studypool以“学生有偿提问老师竞价解答”的方式,为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搭建起一个在线课业答疑平台。该项目于近日刚刚获得由 Lerer Hippeau Ventures 领投、多家机构跟投的 12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Studypool 的答疑流程是这样的:登陆网站并注册后,学生若选择“简单问题”,则基本可以在 8 分钟以内获得平台上老师的快速解答。如果问题较难,学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付费提问,老师则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可解答时间向学生“报价竞标”。提问学生可以根据不同老师的专业背景、系统评级、学生评价进行筛选,被选中的老师给出答案,学生根据满意程度进行付费。 创立于 2014 年春的 Studypool 目前已拥有超过 2 万多名教师和 4 万多名学生用户,并已积累了约 15 万个问题和另外 5 万多篇相关知识。用户的问题涉及到数学、经济学、金融学、商科、编程等众多领域。Studypool 的用户偏向大学生,但高中生的数目却在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已有 30% 的用户是高中生。   同样都是 UGC,看起来好像和百度知道以及国内很多在线教育答疑 APP 很像,但 Studypool 在产品设计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为了保证每个问题的回答是专业的 Studypool 要求入驻平台的老师提交官方资格证书和教育学历档案以获得平台的身份“认证”。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人页面,类似淘宝卖家一样,在个人页面展示这位老师的专业背景、个人简述、系统评级、答疑历史和学生评价。而最大的特色就是对老师专业技能进行图像可视化,帮助学生在众多老师中寻找最合适的。 关于涉及到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Studypool 也有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它允许用户匿名提问。其次,如果问题中涉及到个人信息,平台可以进行隐私加密处理。平台对用户提出的第一个私密问题提供免费加密服务,之后每次需要加密处理的问题平台会向用户收取 2.85 美元服务费。   Studypool 直接用现金对老师进行激励,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老师入驻平台,另一方面增强了在线老师尽可能多次答疑的积极性。此外,老师们还可以通过在自己的页面上传售卖课件教材赚钱,平台抽取 20% 佣金。   Studypool 在一开始就有较为清晰的盈利模式。它对学生的每次付费提问进行 20% 的佣金抽成,还会提供其他多种付费增值服务。这一次 120 万美金种子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扩大它的用户基数和发展相关产品服务,包括对现有网站的升级改进以及引入手机端 APP 的产品开发等。   来源:36氪
    种子轮
    2015年03月10日
  • 种子轮
    关注员工健康是趋势 促进企业员工运动的应用 Yomp 完成种子轮融资 位于伦敦、此前名为 PleaseCycle 的健康创业公司 Yomp 已从 5 名天使投资人处融资 31.5 万美元(20 万英镑)。该公司将利用这笔资金去拓展其健康平台,这一平台帮助企业员工以游戏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Yomp 的平台设计能鼓励企业员工参与运动,从而提高效率,降低缺勤率,让你能喜欢你的老板。   Yomp 的移动应用能记录距离,追踪数据,帮助用户组建团队,设置目标,并赢得积分。这就像是健康市场的 AirMiles。这些数据随后可以换取在线折扣券,奖励,或是向慈善组织的捐款。   已签约使用该应用的公司包括电通安吉斯传媒、彭博社和 EDF Energy,前者已经在 9 个国家部署了这款应用。   Yomp 现年 26 岁的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莱伊·摩根(Ry Morgan)表示:“我们此前一直小本经营,利润微薄。不过目前,随着资本的注入,我们将推动业务向前发展。”   Yomp 的竞争对手包括 Global Corporate Challenge、Keas(谷歌前高管创立的一家公司,已实现高速增长)、EveryMove、GetHealth、MaxwellHealth,以及 Challenge forChange / Love2Ride。   这些“量化自我”公司也开始探索 B2B 市场,例如 Jawbone 近期推出 了“Up for Groups”。   传统的员工福利及医疗健康提供商也来到了这一市场,不过它们已经落后,例如 PruHealth 的 Vitality。   // // // // // // Yomp, An App To Get Employees Fit And Healthy, Raises An Angel Round Londonbased health startup Yomp, formerly known as PleaseCycle, has raised $315,000 (£200,000) from five angel investors, to expand its heath and wellness platform which ‘games’ company employees into healthy habits.   Yomp’s platform is designed to encourage physical activity amongst a company’s employees, helping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reduce absenteeism and make you like your bosses (ok, maybe not that last bit).   A mobile app logs trips, tracks stats, lets you form teams, set goals and earn points – like an AirMiles for being healthy. These are then used to get online discounts, win prizes, or give donations to charity.   Companies signed up to use the app include Dentsu Aegis Media, Bloomberg and EDF Energy, with the former deploying it in nine countries.   Ry Morgan, Yomp’s 26 year-old Founding CEO, says, “We’ve built everything to-date on a shoestring and retained profits, but we’re now at a stage where an influx of capital will help drive the business forward.”   Competitors to Yomp include the incumbent in the space, Global Corporate Challenge, Keas (ex-Google founders with huge growth), EveryMove, GetHealth, Maxwell Health (bigger remit but similar budgets) and Challenge for Change / Love2Ride .   The QS companies are also starting to explore the B2B space, such as Jawbone’s recent launch of “Up for Groups”.   Traditional employeebenefit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are also in this space too, although they’re lagging behind, such as PruHealth’s Vitality.   来源:techcrunch
    种子轮
    2015年0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