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共享
    【仁云】警惕拖垮企业的两条绳子,浅谈专业化平台管理下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策略! 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逐渐壮大,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成为战略规划的重点,企业纷纷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求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果。 我国企业对于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较少,经验不足,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够、政策性管理不完善,这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最突出的矛盾点就在于运营成本高和运营效率低下,这是拖垮企业的两条绳子,必须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变革将其割断,帮助企业获得新生。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职能模块固化,运营成本难以控制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内仍按照业务模块进行岗位任务划分。不管是绩效考核人员还是薪酬福利岗位,在涉及与业务部门沟通和确认集团政策战略时,都需要亲力亲为。 一是重复的沟通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二是员工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对于企业规划和业务部门需求的理解不同,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效果欠佳。 员工固守本职,对于其它业务模块的专业知识缺少了解,长此以往,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整体发展步调难以一致。 (二)行政事务居多,缺少人力战略规划 在企业的建立和成长初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行政事务上,核心职能是员工的薪资发放和劳动关系管理。所以过去很多企业有劳资科却没有人力资源部门。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人力资源也成为了战略规化的前沿阵地,但企业内部人事部门却未能与企业发展变化保持同步,依旧以实务性操作为主业,缺少对人力战略规划相关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学习。 面对企业战略规划层面的需求,内部人力资源员工无法担责,企业就只能将此类工作交由外部第三方咨询公司来做,这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源的运营成本,也无法保证制定的战略具有持久适配性和长期效果。 (三)运作流程无序,损耗人力资源价值 目前,由于人力资源部门内部没有进行合理的专业化划分,所以员工的操作流程互相有交叉,有重复,对同一业务的权责归属不明确,增加了对其绩效考核的难度,影响了人力资源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掌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能力的员工被迫参与实务性操作,擅长与业务部门沟通的员工被安排在业务流程前端处理数据和信息,类似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 不按照专业化对员工进行合理安排,就是在消耗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只有“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企业的人力资源业务才能得到整体上的流程优化和效果提升。 专业化平台管理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策略 (一)评估企业现状与需求,做好转型准备 人力资源三支柱理论的优越性并不是通用的,企业需要合理评估自身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来考虑是否广泛使用共享服务模式,建立三大中心。 对于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并且正在进行运营市场扩展的大型企业来说,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是适合的。而对于体量较小、发展时间较短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基础性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已经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那么就不需要盲目跟从优秀理论建立三大中心。 当企业充分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并决定升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管理者需要做好转型的思想和成本准备,对人力资源部门员工进行有效地培训,向其传达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帮助其理解管理升级必要性,并为共享模式建立后的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管理者还需要决定三大中心的办公所在地,发挥不同地理区域的成本优势和人才优势,来降低三大中心的运营成本,强化三大中心的服务质量。 (二)建立人力资源三中心,进行业务整合 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前期准备之后,企业开始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专家中心和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团队。 一方面,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业务人员进行考核和专业化评价,对员工的岗位归属有一个规划。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明确新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从市场上招聘更多多元化、综合素质过硬和专业性强的人才。 比如,人力资源业务伙伴的人选既需要人力资源专业背景,又需要业务部门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极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其在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形成沟通桥梁。 在管理模式升级前,企业内部可能不具有这样高素质的员工,那就需要进行市场招聘来充实业务团队。 同时,传统的人力资源部门不承担专家中心的职能,企业需要从外部咨询公司中发掘人力资源专家,站在更高层次的角度上为企业出谋划策。 (三)利用好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意识 市场竞争机制讲求“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需要经营主体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建立之后,人事部门不再只承担工具性职能,而是拥有更多的灵活度和主动性来参与企业整体的发展运营。 处于前线的共享服务中心和业务伙伴需要将员工、管理者、业务部门和企业主体的真实诉求输送给专家中心,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层作参考。 这个流程可以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也可以部分外包给第三方,所以企业内部三大中心是需要保持服务质量的,否则企业会出于成本和运营效果的考虑,用外部机构替换内部中心。 这就要求三大中心提升服务意识,对于企业内人力资源问题保持敏感度,同时中心内部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与外部第三方替代者的竞争中赢得业务运营机会。 (四)优化高科技信息平台,支持服务流程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需要大量人力资源信息的支持,跨国、跨主体的实务性操作需要共享管理流程和整合数据,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管理系统平台,协助管理者高效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工作,为不同主体对接三大中心提供线上渠道。 比如,员工普遍关心薪酬绩效相关的信息,对于考核结果和劳动关系政策等存在咨询需求,这就需要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员工自助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搭建、微信或网站等渠道,方便员工随时随地与企业人力资源运营共享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及时解决疑惑,得到问题的答复。 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的赋能下,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能够整合多项任务流程,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实时信息发布、资料数据传送及存档、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自动考评和回复等功能,极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资源价值,让三大中心的员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机器无法取代的工作项目,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软实力,间接增强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认同感。 (五)加强储备式内部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标志着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粗放型走向精益管理,这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个升级过程。 在此过程中,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的努力和业务支撑,才能使科学设计的共享服务体系真正落到实处,从公司上层到企业基层连接起无数沟通和服务流动的桥梁。 因此,提升三大中心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加强内部培训,储备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企业不断升级人力资源共享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特别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基础性业务,对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缺少经验和专业知识储备,同时对于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模块的运营方式欠缺了解。 所以,在进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的设计和建立之初,就应该同步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进行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模式的知识科普和宣贯,并利用测试和考核等方式确保培训宣贯活动的效果落到实处,为快速有效地建立起三大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做好准备。 结语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先进管理模式,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和优化会带来极大的成本优势和创收动力。 在共享服务模式下,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强调服务的,将以内部员工为服务对象,并动态参照企业战略政策的变化,以信息化、智能化的视角创新管理思路。 唯有这样,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才能被合理对接,人力资源战略才能长久体现企业发展的适配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有序、高效、高质量地开展。 注:文章节选自《中国集体经济》,作者:李娜,原文标题:《浅谈专业化平台管理下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 关于仁云仁云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人力资本解决方案服务商,2013年成立于上海,获得用友战略投资,核心团队具有20+年HR管理数字化建设经验。 成立以来,仁云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客户搭建核心人力、人力共享、人才管理和人力资本分析平台,以实现全渠道覆盖员工选、用、育、留等全场景的HR共享服务运营体系,从而降本增效、提升体验,助力大中型企业HR管理数智化转型升级。
    人力资源共享
    2022年06月10日
  • 人力资源共享
    【仁云】从三个维度分析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共享! 导读 本文节选自中国人事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原文标题为《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共享研究:基于三个维度的分析》,内容有删改。 请勿自行转载,保护原创,尊重版权。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共享经济由缓慢、潜伏式发展转入飞速、爆发式发展阶段。在共享经济的视角下,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逐渐发展成为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市场资源。人力资源也应当寻找适合的方式实现共享,避免资源浪费,从而提升企业和个人的价值。 共享经济的发展,使得海量人力资源得以在更广阔范围、更深度层次上、更大规模下流动于整个社会。 共享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的趋势包括 :人力资源泛化、人力资本优先、用工的外部性增加、平台职能的拓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文化的开放等。这些虽然对人力资源共享趋势进行了较好的展望,但依然未能从维度分解的角度系统地对人力资源共享模式进一步细致分析,也没有结合具体企业案例进行探讨。为此,本文结合文献综述,提出了人力资源共享的三个维度:规模、广度及深度。 一、人力资源共享规模 人力资源共享的规模指的是某个系统在多大范围内进行人力资源的共享式流动。从微观到宏观,人力资源共享的规模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级 :小组层级、企业层级、社会层级。 1、小组层级 在小组层级,人力资源共享指的是小组内人员的通力合作,被共享的人力资源是在小组内有机流动的。虽然共享的规模非常有限,但是一个基于共享理念建立的团队、小组是极其高效的。 2、企业层级 在企业层级,人力资源共享指的是一个企业内部全部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运用。企业层级人力资源共享的代表模式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模式。从人力资源共享的角度看,HRSSC 至少在三个方面突破了传统的 HRM 模式,实现了人力资源的高效、灵活流动。第一,从部门内的角度,HRSSC 模式提高了HR 服务向员工、在线管理者和分散的 HR 专家等终端用户传递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第二,HRSSC 模式将分散于企业的人力资源从原来的事业部或业务单元中分离出来并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人力资源的灵活流动。第三,从整体的角度,HRSSC模式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重组和优化,实现了规模效应,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3、社会层级 在社会层级,人力资源共享指的是人作为生产要素在整个社会的流动。在共享经济下,由于人力资源泛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与“员工”概念并不等同。[16] 一方面,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并不完全属于企业 ;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中潜在的其他所有人力资源均有可能为企业服务。在这种图景下,不仅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边界变得模糊,企业与企业间的边界也变得模糊。 二、人力资源共享广度 根据人力资源共享所涵盖的市场结构形态类型,可按广度将其划分为单边市场、双边市场与多边市场。 一、单边市场 传统的单边市场形态下,劳动者与企业以两种途径建立劳动关系 :一是企业直接面向劳动者进行自主招聘,二是企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寻找劳动者。前者仅涉及劳动者与企业两种市场主体,是一种简单的单边市场形态。 后者虽然涉及劳动者、企业与派遣公司三种市场主体,但因为这种途径下企业与劳动者并没有直接建立联系,整体结构仍然是直线形的,因而依然属于单边市场。 2、双边市场 平台经济崛起之后,平台作为新的市场主体出现在共享舞台上,也丰富了传统的市场结构形态。人力资源共享广度的双边市场将劳动者与企业在平台这一核心的连接下组成三主体市场结构形态。 由于双边市场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流动性、价格非对称性、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等特征,双边市场不仅使劳动者与企业通过平台在双边市场中建立了直接联系,使双边市场中的三主体形成了三角形结构,而且通过平台实现了劳动者与企业更广泛、更便利的连接,这对于人力资源共享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3、多边市场 随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平台的形态逐渐丰富化、复杂化,多边平台与多边市场应运而出。典型的人力资源共享多边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局限,将商品市场中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纳入平台架构之中。 平台作为中介,连接的市场主体不仅涵盖了消费者、生产者,还包括了连接这二者的另一个中介,本文称其为“创意者”。因此在人力资源共享多边市场中,平台、消费者、生产者与创意者这四个主体,形成了立体的正四面体结构。 张阳等将平台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核心性、架构性、开放性与共享性,核心是实现平台功能的基本保障,架构决定了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仅从架构性上,人力资源共享多边市场比双边市场更为丰富、完善,具备了更高的开放水平和更广阔的共享潜力。从核心性上,人力资源共享多边市场给人力资源领域带来的变革是根本性的。 三、 人力资源共享深度 在对人力资源共享的广度进行划分后,也应该对其深度进行评定。所谓共享的深度,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源在共享规模内融合利用的程度。因而本文以共享经济下的用工模式来衡量人力资源共享的第三维度。 共享经济这一领域覆盖面广且发展迅速的经济模式,催生了共享平台灵活就业群体,传统的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演变成了共享经济平台企业与劳务提供者之间新型关系模式。 共享型用工关系就是在平台运作模式下形成的一种新型劳动关系,在“互联网 +”背景下,共享平台企业通过建立连接劳务供给者与服务需求者的平台,降低双方的搜寻成本、交易成本,促成交易并最终收取佣金。   总结 当前,中国共享经济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用户的广泛参与以及资金的大量涌入,共享经济的发展势头与日俱增。应该看到,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和涉及领域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共享单车、共享房屋住宿等以实物共享为基础的共享经济模式外,共享服务、共享知识等以抽象概念为核心的共享经济模式也不断地涌现。这说明人作为经济生产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共享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共享经济的内核基础,人力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趋势。 关于仁云 仁云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人力资本解决方案服务商,2013年成立于上海,获得用友战略投资,核心团队具有20+年HR管理数字化建设经验。 成立以来,仁云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客户搭建核心人力、人力共享、人才管理和人力资本分析平台,以实现全渠道覆盖员工选、用、育、留等全场景的HR共享服务运营体系,从而降本增效、提升体验,助力大中型企业HR管理数智化转型升级。
    人力资源共享
    2022年05月13日
  • 人力资源共享
    【仁云】以人为本,智慧服务,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步入4.0时代! 美世研究表明,近50%的人力资源流程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来完成。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典型互动是通过连接无数独立平台的互联网门户网站进行的。这些平台通常都很笨重,每项服务或每家供应商都需要不同的登录方式,这与员工作为消费者时体验的一键登录或面部识别登录过程相去甚远。尽管企业已经努力简化流程,但在疫情爆发前,只有4%的人力资源团队认为自己提供了堪称典范的员工体验。 随着2020年数字化在工作、教育和商业等领域的爆发式发展,对于能够实现这种优质交互体验的技术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其结果,便是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和耐心进一步减少。在职场中,已经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经受住了这场风暴,而未能跟上数字化脚步的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此次疫情也揭露出,颠覆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效率,还在于培养业务的韧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为了让员工在未来的冲击中和预期的未来工作环境中顺利工作,公司需要建立共享服务的肌肉记忆,并解决其薄弱环节。 美世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会将多达40%的时间花在员工调查上,而这些调查往往需要人力资源专家提供见解,例如提供公司反歧视或反骚扰政策和规程的相关信息。如果能够由技术驱动的卓越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这些员工调查,就能解放HRBP资源,让他们聚焦于自己能够发挥最大价值的领域—担任企业的战略顾问角色,这对于想要在后疫情时代复原和创新的企业而言将非常重要。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HRSSC)4.0:职能为主,形式为辅 为了加快信息交换和服务交付,以达到当今员工所期望的速度,同时带来更好的员工体验和敬业度,公司必须推进共享服务的成熟度曲线如今,许多公司还停留在SSC2.0阶段,由于共享服务的设计欠佳导致员工体验糟糕且耗费大量时间,因此他们往往会绕过共享服务,转而求助于上级或HRBP来回答日常问题。如果想要从SSC2.0跃迁至SSC3.0或SSC4.0阶段,公司需要从根本上简化事务流程。接下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的数据和技术集成系统,将不同的流程和数据整合成一个在线的一站式服务点,供员工进行人力资源查询。   共享服务最成熟的阶段是SSC 4.0员工体验门户。在这个场景中,员工体验门户已经不仅仅是提供福利申请表或退休信息的内部网站,而是作为整个组织的私人管家,帮助员工找到丰富职业生涯或与同事合作的途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远程工作或混合工作模式,二者都将变得至关重要。最重要的是,员工体验门户是一种预期性的双向沟通渠道,提高了交互质量,并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1、将员工视为独立个体予以接纳,允许员工选择沟通的方式,为他们提供高度个性化选择(例如通过学习和发展机会),帮助了解员工的个人状况。 2、通过随时随地提供支持的自助服务体验(也就是做到“我的公司知道我需要什么并且总能做好妥善安排”)和人工智能“敦促”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可持续的敬业度。3、通过调研、员工调查和虚拟焦点小组,主动获取员工的反馈, 使他们成为共同创造过程的一部分,并通过被动倾听收集意见。4、通过分析员工门户的交互数据来改善工作体验,并识别一些可以重新设计的领域,比如数字化团队、职业发展或不同员工群体的财务福利使用情况。5、体现和传播企业文化;例如帮助员工了解组织在多元、平等和包容目标方面的进展。6、创造一种涵盖多种复杂交互、横跨多个系统的无缝衔接的、高度个性化的员工体验。  SSC4.0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代平台和技术使共享服务组织能够以虚拟的方式运作,包括兼职或在家工作的员工,这可以减少维修和运营成本。   仁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实践   1、利用工单改善员工体验 通过仁云工单系统,帮助企业搭建一条流畅的可双向沟通的渠道,员工不仅仅可以通过工单咨询日常问题,还可以通过工单系统在线办理业务,包括假勤、个人信息修改、离职发起、在职证明、转正、续签、调动申请等。员工只需要用手机或者电脑登录系统,随时随地发起工单,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高效沟通,提升员工体验。   2、AI赋能,提升企业服务效能 如今AI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AI可以帮助HR简化工作流程,通过AI接管大部分人力资源业务,如假勤计算、薪酬计算,乃至入、转、调、离、合同续签、员工异动等流程的发起、审批及相关文件的生成、发送等,释放HR工作效能,使HR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服务员工以及组织战略上。   3、大数据赋能,让决策更高效智能 通过集成数据中心,可以将企业分散的系统集成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上。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HR从业者的工作内容包括员工的考勤、人事报表、工作情况等数据采集分析,变成在大数据条件下利用综合性管理平台高效开展数据的汇总、统计,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们从繁琐的信息收集整理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管理、分析和决策上。通过大数据手段,摒弃“经验+感觉”的主观判断,采取数据反映的“事实+依据”作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减少决策偏差,实现科学管理。 注: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美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4.0:以人为本》报告
    人力资源共享
    2022年0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