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09月24日】
  • 资讯
    “哪上班”上线简历智能投递系统,一键上传简历,他们告诉你去哪儿上班 今年的互联网垂直行业招聘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告诉人们一个已经互联网化的行业如何被互联网重新改造一遍。拉勾、猎聘、哪上班,等等,还有一些更小的,比如100offer和蚂蚁招聘都在今年取得不错的融资成绩。     但是只有哪上班现在把手伸向求职者与用人公司匹配这一环节。这个问题曾经被我抛给几家招聘网站的负责人,他们都表示这一环节还是留给求职者,因为“做不好会落下埋怨”,或者担心用户隐私的问题。他们把提升用户体验和招聘效率的希望寄托在强制 HR 快速回复或者组织更多的专场活动。     哪上班新上线的”智能投递“,就是对用户上传的简历进行文本分析和关键词提取。根据求职者规定的硬性指标,如工作地点、薪资期望和技能,帮求职者筛选潜在的雇主。除了硬性指标,还会根据雇主和求职者的条件进行双向排行。COO Nathan 说:这个双向的排行会考虑求职者的毕业院校,工作经历和年限,也会考虑用人公司的人数、融资阶段还有百度指数等等,但是更多的细节就不便于透露了。 按照这个排行,用户只需要上传简历(PDF / Doc),简历就会被投递到 10 到 15 家公司。根据哪上班提供的运营数据,“智能投递”上线一个月之后已经渗透到 11% 的月活跃用户;“智能投递”后用户获得面试 Offer 的概率大约 40%,而人工投递获得面试 Offer 在概率在 60% 左右。氪星人也能感觉到这种差距,我们随机上传了几份简历,感觉自己没有从前那么受欢迎了。     “这个智能投递是我们创业之初就想做的,但是开始走了一些弯路,因为当时我们的用户数量太少了,没办法依靠机器学习建立一个稳定循环”,CEO Michael 向36氪透露他们的平台上目有 32 万求职者和 12000 家企业用户,“希望以后智能投递可以服务我们 40-50% 的用户,效果和人工投递越接近越好”。     除了智能投递之外,哪上班最近还上线了一个“发现”频道。和志在提升用户求职效率的前者不同,后者和职位订阅功能都希望提升长尾用户在招聘网站上的黏性。Michael 说:很多程序员并不急于找工作,就跟女孩子逛商场也不是急着买衣服,都是要找到这种逛的感觉     发现频道主要是把网站的运营活动进行打包,最新一期的活动是非常应景的“未来各领域的阿里巴巴”,集合了十家正在招聘的创业公司,第一家是美团,最后一家是哪上班。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Zuo]
    资讯
    2014年09月24日
  • 人物
    数字时代,如何搞定信息存储这件麻烦事? 信息储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数字时代的信息传播介质更是多元化的,来来去去的数字信息,让你整天在信息流当中疲于奔命,如何存储有价值的信息?各种存储工具看似对我们提供了帮助,但是真正的会有用吗?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学生生涯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真谛,我认为信息储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大抵曾经我不是个听话的学生。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代替了书籍、报刊等以纸张为主的信息储存介质,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习惯、替代,直至我们几乎厌倦了纸质的信息存储方式,数字信息病毒远比《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高质量”内容容易上瘾的多。     数字时代的信息传播介质是多元化的,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Kindle、学习机等,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介质,其传播范围要比纸质书籍更广阔、更快,几乎人手一台电子设备,拥有网络之后,都可以成为传播工具。     数字信息经过传播以后,是需要进行存储的,否则信息就会像高潮后的电流一样,迅速从大脑细胞流失。信息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你甚至记不清三天前是谁上了头条,来来去去的数字信息,让你整天在信息流当中疲于奔命,所以,把信息像钱一样存起来吧。       常见的信息存储工具 PC端的信息存储工具是非常多的,一种是导航类产品,雅虎1.0就是通过UGC模式,以网址导航的形式,将全世界各地的优秀网址进行储存,以供其他用户使用。不过,随着网站的数量越来越多,网址导航的存储功能有些鸡肋,一是网址导航的容量有限,很难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二是网址导航是需要用户记忆或查找的,搜索引擎直接替代了网址导航的功能。     现有的搜索引擎为了满足用户的网址收藏需求,也在首页开通了个人模式,用户可以直接在首页设置自己的个人网址导航,将自己喜欢或常用的网址进行收藏,不再需要进行任何储存。社交工具的收藏夹功能,也可以满足用户储存网址的需求,而包括国内的几款邮箱工具在内,也都推出了记事本工具,来供用户储存信息。     网盘产品则在早期就推出了储存功能,让用户能够将影视、音乐、图片等大型文件可以储存在网盘内,现有的网盘更多的是免费、容量扩大以及功能的完善。     每个浏览器上方都会有收藏夹工具,用户可以选择奖需要存储的网址进行收藏,还可以进行文件夹分类,以便用户能够区分。     QQ、微博等社交网络产品,内部也包含有收藏选项,以供用户在海量的信息流当中将内容收藏。     某些网站站内的文章会有收藏功能,用户可以对喜欢的文章进行收藏,前提是用户得有该网站的个人ID。     移动端的储存工具更加多元化,移动社交工具都有收藏选项,用户可将信息收藏,添加标签等。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记事本工具,比如印象云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产品,用户可将文字、图片、网址、视频、音频等内容进行储存。     除去APP外,手机浏览器也拥有信息储存功能,不过其形式还是以网址形式出现。       存储无价 数字信息获取的价格比之纸质介质产品的价格要廉价的多,甚至可以说是免费的,新闻客户端,阅读器、搜索引擎等,都可以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工具,至少在使用上是免费的。肯定有人说,用户想要获取有高质量的信息是天价的,但是,比如我想知道附近电影院的影片放映信息,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手段中,可能需要亲自到店才可以获取到,用户开车到店或者坐公交到店,获取该条信息都是需要成本的,现在不同,用户仅需通过地图查找或者网络工具,就可以以近乎免费的成本获取到该信息。     在《黑天鹅》一书的第69页这样描述到: 第一个问题是,信息的获取是有代价的。 第二个问题是,信息的储存也是有代价的。 第三个问题是,信息的处理和提取是有代价的。     按照以上的逻辑,存储肯定是有代价的,这个价格是无法通过具体数值来衡量的,所以是无价的,你可以理解为免费,也可以理解为是天价,这个得具体到该信息对于某个人的具体价值,信息对每个人的价值也是不同的。“美国的葡萄5块钱”一斤对你没有任何存储价值,但是对于某些商人而言,这是“瑰宝”。     数字时代的信息流速越来越快,稍不注意,有价值的信息就会随着“过期的日报”而流失,对于每天像河流一样漂浮而过的信息来说,我认为过期的信息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今天你不存储信息,明天有用的信息就将你抛弃。       为何会是无市? 有道云笔记、涂书笔记、收藏夹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处可见的信息储存工具,看似对我们的各种信息提供了帮助,但是真正的会有用吗?有小用,无大用。     看似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微信、微博、易信、新闻客户端、移动视频等各个产品之间所属公司是不同的,仅是同家公司的产品,都很难让信息实现全部贯通,更何况是不同平台之间的,要想他们能够和睦相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在微信、新闻客户端、微博、网站等各个平台上对信息进行储存。     多个平台进行信息储存时间久了以后,我们会发现,微博、新闻客户端、微信、收藏夹、浏览器等各个地方都会有自己存储的信息,当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已经分不清哪条信息是哪条,哪些信息是属于谁的,甚至会出现重叠,要想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找出需要的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即使有标签也无法找到,因为平台多,根本分不清是存储在哪个平台上的。     记事本类产品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能PC端、移动端进行云同步,不过从微博、新闻客户端等产品中扣出有用的信息,存储到记事本类应用上,并不怎么容易,这是记事本类应用的软肋。     现有市场上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对数字时代信息存储的需求,我认为数字时代的信息存储首先是跨平台的,PC端和移动端能够实时同步使用,其次应该是跨越厂商的,即无论是社交工具还是网站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储存工具进行储存,二者是结合的,而不是分离的,第三个是便于查找,搜索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用户无法找到具体的信息,但是可以通过搜索功能顺利查找,可能是跨语音、跨视频的,用户存储的介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跨介质也很重要,搜索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搜索。     在有限的约1000亿个脑细胞中,要想顺利提取处理和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借助工具帮助我们储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丢弃常见的、能被数字记忆的信息,保留无法通过数字记忆的信息,对大脑进行减负非常有必要。现有市场上的产品,还需要多努力。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来源:钛媒体
    人物
    2014年09月24日
  • 资讯
    软银领投在线教育创业公司EdCast 600万美元融资 在因阿里巴巴而赚得盆满钵满后,软银创投(SoftBank Capital)又重新将触角伸向早期创业市场,这一次领投了在线教育创业公司EdCast的融资。     EdCast是由连续创业者卡尔·梅赫塔(Karl Mehta)创办。这也是软银第二次投资梅赫塔的公司,虽然这两家公司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梅赫塔之前创立了虚拟货币系统管理服务PlaySpan,后来在一笔规模达2.4亿美元的交易中被出售给了维萨公司(Visa Corp)。     EdCast旨在颠覆在线高等教育行业,除了软银,Mitch Kapor、Menlo Ventures、Novel TMT Ventures、Cervin Ventures、Aarin Capital、NewSchools Venture Fund/CoLab和Stanford StartX Fund也对这家公司进行了投资。     MobileAri是梅赫塔创立的第一家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主要通过无线设备,向用户发送支持语音功能的新闻资讯、天气预报、金融信息和体育信息等。梅赫塔说:“在互联网繁荣时期,我们有了将互联网内容带到移动网络的想法。MobileAri是一个领先于时代潮流的创意和产品。我们与Verizon和Sprint合作一起推出了MobileAri,后来‘9-11’事件发生了…我们的重心也从个人用户转向B2B企业用户,将MobileAri变成一种移动资产管理和移动追踪服务。”     在将MobileAria出售给Wireless Matrix(现为CalAMp Corp旗下子公司)一年后,梅赫塔又从移动内容转战支付网络。他说:“我的想法是向游戏玩家提供一个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让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买卖虚拟货币。我们的业务后来慢慢壮大,包含了一个虚拟货币钱包基础设施,我们也成为面向所有移动游戏的最大的钱包和支付处理服务商。在比特币问世以前,我们便已成为第一个虚拟货币平台。”     PlaySpan也曾经从软银和Menlo Ventures(梅赫塔如今担任这家风投公司的合伙人)那里获得3000万美元的融资,虽然将它卖给维萨公司以后获得了2.4亿美元的收益,但梅赫塔仍然不满足于现状,试图以EdCast再次改变高等教育行业。     本月早些时候,EdCast宣布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佛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将给“可持续发展解决网络方案”(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上的250家机构讲授可持续发展课程(sustainability curriculum)。萨克斯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家及可持续发展专家,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会(Earth Institute)创始人,因此,这一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对于EdCast,梅赫塔的策略是继续与高等教育网络进行合作,这些网络旗下有多家机构是“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的成员。除了获得融资外,EdCast还宣布与开放教育联盟(Open Education Consortium)建立合作,这个联盟由数百家高等教育机构组成,包括马德里理工大学、大阪大学、开普敦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及密歇根州立大学。     梅赫塔说:“我的目标是创建一家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公司。”不过,梅赫塔不打算与大学进行竞争,而是试图开辟一条新道,加深与它们的合作,探索新的营收来源。他提出了一种“多科性大学”(multiversity)的创意,学生们可以从全世界上任意国家的任意高校挑选最好的课程,从而满足自己的教育需求。他说:“我们正在给整个教育行业创建‘下一个大事件’,而不是蚕食这个行业的收益。”     在获得软银创投的投资,以及软银旗下其他公司的鼎力支持以后,EdCast在开拓新市场时就有了充分的资源保障。在软银投资的50家公司当中,EdCast是其中仅有的两家教育科技公司,另一家则是Echo360。     软银合伙人史蒂夫·默里(Steve Murray)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教育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行业,刚开始感受到一些已经重塑了商业界格局的技术的影响。社交分享、交互性、视频和深度数据分析,这些都具有改善学生成绩的潜力,一旦这一目标最终得以实现,将对全球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翻译:皓岳)   来源:TC  
    资讯
    2014年09月24日
  • 产品
    数字健康公司Jiff融资1800万美元,帮助企业管理员工健康 近日,数字健康公司Jiff在B轮融资中筹得1800万美元,目前共融得2580万美元。Jiff主要帮助雇主奖励参与数字健康项目的员工,他们会提供一个软件平台,收集多种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包括Fitbits、Jawbones、Misfit Shines等设备及移动健康应用的数据。     所融资金将用于扩展公司的销售及营销团队,扩大Jiff的分销合作伙伴网络,建设多个类别的数字健康合伙人网络。     目前市面上有约4万种健康设备及应用,而Jiff就能支持广泛的设备和应用,让公司员工可以方便地使用自己的设备。另外,该公司会免费提供所需设备,只是提供的健康应用会按每人每月1到2美元的价格收费。   【来源:雷锋网】
    产品
    2014年09月24日
  • 资讯
    国内主流HCM/e-HR厂商点评(十二):嘉扬 入行十几年,我经常被不同的企业客户问这样的问题:买个e-HR软件,10万块钱给我推荐哪家?遇到这样的场合,我经常会无奈又怜悯的对他说:你买个正版Microsoft Office吧,还可以享受顶级软件供公司的正版服务。     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明了客户对e-HR的价值的认知有限,我辈仍需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上良莠不齐的e-HR供应商不遵守规则把客户的心理预期给搞的乱七八糟了。     软件还是工具? 很多人会疑问,软件难道不是工具吗?软件是工具的一种,但工具不局限于软件。上文提到的excel表也是工具的一种。不同于财务软件的会计准则约束,不同于ERP系统的生产紧密结合,e-HR系统一直处在模糊的定位之中,既可为数据管理工具对待,也可以赋予管理工具的期望。因此,不同的厂商对e-HR定位一直有不同的模式。     一种是e-HR即使HR的电子化软件,把手工和地面执行的工作,或者传统由excel执行的工作搬到计算机软件上实现。这种软件的特点是,功能很庞杂,基本上客户要什么软件做什么,包括报表、组织调整、人员调整、流程审批、干部管理等无论是功能模块还是操作流程,甚至是固定格式报表,林林总总都罗列出来。客户远望过去,软件功能丰富,灵活易用,价廉物美,虽然到不了十万级别,但至少百万以内完全可以搞定。     另外一种是工具或者叫HCM,是承载了企业需要HR部门履行的管理变革推动职责和管理专家角色的,蕴含最佳实践和管理要求的管理工具或平台。这类软件,咋一看,可能没有考勤管理、劳动合同管理等模块,也没有复杂的流程审批、权限控制等应用,更没有复杂的薪资数据加密等应用。但是具备大量的能力素质模型、绩效管理、继任计划、人才发展等管理工具,这类软件不仅仅是价格贵,可能界面并不友好(比如PeopleSoft),更重要的,实施这些高大上的东西,首先需要客户具备管理基础。如果一家客户停留在吃煎饼果子阶段,咖啡对他来说,不是价格贵贱的问题,而是是否到了这个消费层次或习惯的问题。     国内的e-HR软件基本都属于第一类:软件而已!嘉扬也不例外。 成立于1995年的嘉扬,可谓是这个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另外一个为金益康)。二十年耕耘于e-HR市场,不可谓不认真、专业。但是很不幸的是,很多时候,坚持下来只是意味着活着而已。基因在出生的一刻即完全确定,缺乏技术前瞻性和人才号召力的嘉扬,在透过价格低廉获得本地客户认可方面很容易,但是如果想以此为基础,成长壮大获得更大的市场认可和接受,慢慢二十年,仍然是梦想。     归根结底,中国客户的应用基础决定了企业对e-HR的认知停留在软件层面、停留在小众应用阶段、停留在部门应用环节,嘉扬的诞生迎合了这部分客户的心理,于是能够存活下来。但是,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企业的管理也在不断变革,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也在不断的提升,当他们突然发现无法满足自身管理需求的时候,而嘉扬等国内厂商管理基因的匮乏必然是这些厂商无法进一步突破瓶颈飞跃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旦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舍弃小投入的嘉扬软件成为必然选择。强生、伟创力等传统的嘉扬客户在SaaS来袭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投向Workday的怀抱即是明证。     专业化还是平台化? 出身名门ERP,加上总部在上海的缘故,嘉扬对了解中小企业和制造业需求方面,有着其他厂商不具备的专业度。正是基于这样的起始基因,嘉扬客户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外资背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他们对薪资计算的复杂要求以及考勤等时间管理的特殊应用,是嘉扬赖以生存的法宝。     但是专业化不等于特殊化,好比中国的3G标准,因为特殊化所以特立独行,赢得了喝彩但赢不了市场。嘉扬的试图努力的专业化方向,与国际上主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并不吻合,国际强调标准、规范、人才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短期内与中国的企业现状并不吻合,这也就注定了嘉扬理解的专业化确切说是中国企业应用的个性化,或者中小企业个性化。     所以聪明的软件厂商如用友、金蝶、东软等,选择平台化的道路,即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应用,而选择定位在企业信息化,说直白了,什么来钱干什么,管你是HR需求还是财务需求或者ERP、BI需求。而坚守e-HR的嘉扬随有BPM等应用拓展,但仍然以e-HR为基准努力拓展。     回到中国企业应用特色,专业化与平台化一直是模糊的概念,中国企业对管理软件需求的定义一向不专业,这也是很多技术性外包公司如文思海辉、软通动力等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缺乏对中国商业环境运作的“随波逐流”是包括嘉扬在内的很多专业领域公司无法进一步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SaaS先驱还是SaaS先烈? 创始人出身于名门ERP厂商,在捕捉先机方面,嘉扬有先天优势。同时,小型专业厂商如果想迅速壮大,唯有高可复制(复用)或规模化一条路能够成功,而传统的个体项目实施加之低廉的实施价格,必然让这些厂商入不敷出苦不堪言。因此早在2005年的时候,嘉扬就敏锐的洞察到了SaaS的机会能够实现自己规模性复制的目标,并且努力去尝试。     但是客观来看,SaaS运转几年下来,我们会发现,一方面SaaS不等于便宜,还真不是穷人能玩儿的起的玩意儿,未来来看只有大的厂商例如SAP、Oracle、Salesforce.com有就会存活下来。另外一方面,中国客户的认知不成熟,对SaaS的负面认知远远大于正面期待,这也就不难解释,嘉扬在尝试了SaaS后并没有太多动静和声音了。     未来在哪里? 中国不缺乏中小企业,有数据统计,仅工商登记的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即超过了4200万家。对于嘉扬在内的众多e-HR厂商,这些客户都是他们已有和位置的客户群,因此,专注于某一领域应用,解决客户的基本需求,嘉扬还有很大的蛋糕可以分享。     如果要定位在完善的人力资源或者人才管理解决方案,嘉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 一家之言,仅供茶余饭后谈资,转载请注明作者(张月强)和出处(人才管理SaaS研究)。欲知详情,请订阅微信订阅号:人才管理SaaS研究(TalentSaaS)。  
    资讯
    2014年09月24日
  • 产品
    前微软首席架构师推出团体成员信息共享移动消息应用Talko [摘要]Talko更专注于团体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语音来实现。   微软前首席软件架构师雷·奥兹(Ray Ozzie)日前正式发布其移动消息应用Talko。     Talko目前只支持iOS平台。它将一系列移动通信形式整合到单一服务包中,包括语音通话、短信、语音消息和定位等。     Talko与其他移动消息应用在功能方面基本一致,但Talko更专注于团体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语音来实现。     确切而言,Talko的目标是将一群好友或一组同事进入“呼叫”状态,从而进行实时对话,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如短信、语音和图像等。在默认状态下,这些通信纪录会自动保存,用户还可以对特定评论进行标注。     Talko团队拥有约10名成员,投资者包括风投公司安德森·霍络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Greylock、Kapor Capital和奥兹本人。     奥兹称,当前如此少的公司专注于移动趋势对企业的影响,这让他感到意外。他说:“企业市场的机会无限,但在移动方面的创新却很少,这让我感到吃惊。当前,移动尚未真正改变企业生产力。”     奥兹曾成功开发过Lotus Notes,并在比尔盖茨(Bill Gates)卸任后出任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曾被视为盖茨接班人。2010年奥兹离开微软,创建了Talko公司。     将来,Talko还将推出Android版本,并增加视频呼叫和其他功能。(谭燃)     来源:TNW中文站
    产品
    2014年09月24日
  • 硅谷
    微软与多家中国企业签协议 切入国有企业市场 [摘要]这一系列协议是在此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举办的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签署的。 美国当地时间9月23日,微软与多家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其产品在中国全面落地。   这一系列协议是在此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举办的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签署的。   与中国电科:为中国政府和关键国企提供Windows 10 微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宣布,双方将展开合作,为中国的政府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国有企业专业领域用户,提供操作系统技术与服务。双方将共同合作寻求如何在专业领域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配置、部署和维护本土化的Windows 10。   作为这项合作的一部分,中国电科的相关子公司将加盟“微软合作伙伴网络(Microsoft Partner Network)”,并签署“微软开发者高级支持服务协议”。以此为基础,微软将就Windows的部署、支持和实践,向中国电科的相关子公司提供最新技术的培训与认证。   据悉,中国电科已着手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内测对Windows 10系统的支持水平。   中国电科是中国国有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之一。   与紫光股份:为国企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 微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股份”)、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互联”)共同宣布,以基于微软技术由世纪互联在华运营的Windows Azure和Office 365云服务为基础,为中国客户,特别是国有企业客户,提供按照客户需求定制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透露,紫光股份与世纪互联成立组建合资公司,提供定制云计算解决方案以满足国内客户需求。   “三方将通过合作,打造最适合中国客户尤其是国企客户的国际化云计算解决方案平台。”   根据现场签署的合作协议,微软将为合资公司提供Windows Azure和Office 365云服务相关的技术培训及支持;由世纪互联担负这两项公有云服务在华运营的基础保障;而紫光股份将发挥其深入了解国内各行业客户需求的渠道优势。   三方将共同促使合资公司成为相关云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平台,并力求使其成为符合国家信息安全要求、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核心利益的第三方平台。   百度成中国市场Windows10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 微软与百度宣布展开战略合作,百度将成为中国市场上Windows 10 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默认主页和搜索引擎。同时,百度也将通过“Windows 10直通车”提供Windows 10升级服务。   百度“Windows 10直通车”帮助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下载和安装Windows 10,为用户提供了安全和无缝升级体验。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百度平台上搜索与“Win10”相关的关键词时,将被链接到百度升级助手“Windows 10直通车”。   此项合作将为中国用户定制,适用于本地用户的浏览及搜索体验。   此外用户升级到Windows 10操作系统后,在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起始页中即可直接使用百度搜索。同时,百度将为Windows 10提供搜索、视频、云和地图的通用Windows应用。   微软Windows和设备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特里·梅尔森表示:“我们致力于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Windows 10,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 ‘接地气‘的体验。”   腾讯科技讯(梁辰)
    硅谷
    2015年09月24日
  • 投融资
    云端视频会议解决方案Blue Jeans获7650万美元E轮融资 为企业用户提供基于云端的跨平台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提供商 Blue Jean Network 近日获得 E 轮融资,本轮金额为 7650 万美元,由 NEA 领投,Accel Partners、Battery Ventures、Glynn Capital、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以及前美职棒全明星游击手 Derek Jeter 的风投公司 Quadrille Capital 跟投。   这家公司的云端解决方案帮助公司克服视频会议中跨平台和跨品牌硬件的困难。用户只需要网络加摄像头就能参与视频会议,无论他们是使用桌面系统、软件客户端、思科网真还是 Google Hangout 或者 Skype。   Blue Jeans 成立于 2011 年成立,经过 4 年发展,目前已经为 5000 多家公司超过 2500 万人提供过服务,会议总时长达到 10 亿分钟。在 B 端,Blue Jeans 在原有的跨平台解决方案基础上又添加了语言、视频和文件分享的一体式解决方案,同时为视频会议加入了互动元素,方便用户随时加入、远程报到以及向观众实时广播等。   功能的丰富使 Blue Jeans 的可拓展性得到加强,他们以实时广播功能为基础推出了 Primetime 服务,和圣丹斯电影节、沃顿商学院以及 TED 等机构合作。难怪连前运动员也看上了 Blue Jeans, Derek Jeter 有一家叫做 The Players ‘ Tribune 的网站,专门联合职业运动圈名人制作深度专题,有点像运动垂直领域的 Medium。可以想象在以后的赛后发布会或者体育专栏上,幸运球迷通过自己的电脑与球星在电视上互动的情景。   Video conferencing company Blue Jeans raises $76.5M   Blue Jeans Network, a company with web and native mobile application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is announcing today a $76.5 million round of funding.   Companies have plenty of options if they want to hold a video conference for employees or partners. There’s LogMeIn’s join.me, Citrix’s GoToMeeting, Cisco’s WebEx, Logitech’s Lifesize, Google Hangouts, Microsoft Skype/Lync, and Zoom, to name a few. Blue Jeans emphasizes its interoperability with Lync, Hangouts, and other services, as well as even hardware systems from Cisco and Polycom. That way, everyone on a call doesn’t have to be logged into the same system.   Acquisitions in this market happen frequently. In April, for instance, Atlassian acquired Blue Jimp.   Blue Jeans customers include Facebook, GoPro, Pandora,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In December, Blue Jeans launched the Primetime service to broadcast video streams to large audiences.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led the new round in Blue Jeans, which started in 2009 and is based i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Accel Partners, Battery Ventures, Glynn Capital, 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Quadrille Capital, and former New York Yankees shortstop Derek Jeter also participated.   To date Blue Jeans has taken on $175 million.   来源:venturebeat
    投融资
    2015年09月24日
  • 新创
    “好工到”从酒店餐饮服务人群切入,专注做城市蓝领垂直招聘 蓝领招聘市场规模巨大,是一个不次于白领招聘的市场。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蓝领人群分为城市蓝领和工厂蓝领。城市蓝领主要有普通服务类、专业服务类(呼叫中心雇员等)、兼职类(以高校的学生为主);工厂蓝领就是就职于劳动密集型工厂劳工。   对于工厂蓝领来说,找工作的需求不是很刚性,因为蓝领工人大部分时间都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像富士康这样的招工大户一般都一次性招几百人,这个传统的劳务派遣公司就做得来。而对于城市蓝领来说,有找工雷达这样 “LBS+ 社区” 模式的招聘平台,基本上是城市蓝领范畴的,如客服、美容美发、司机教练都会囊括其中。   而 “好工到” 是切入了城市蓝领中做餐饮、酒店服务业的这一部分群体做更垂直的蓝领招聘平台。项目于 8月 份获得生威 300 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好工到” 目前以帮酒店餐饮招服务员为主,另外还涉及咖啡馆、KTV 和洗浴等服务员。隋宗池说,酒店餐饮等公司是没有编制的,流动性大,永远在招聘,永远招不满。而酒店餐饮类企业对个人的依赖又特大,几乎是刚需,服务员占到整个酒店或者餐饮业人员的约 75%。   其产品比较简单,工友输入自己的信息后,会形成一个针对他地理位置、求职意向的个性化推送。而企业这端更丰富一些,有招聘记录、面试评价等选项。 与竞品的用户更泛的群体相比,好工到更加聚焦。隋宗池解释道,大而全会导致企业的信息抓取比较粗。企业不会拒绝多一个免费的发布渠道,但这个渠道企业会不会去维护,愿不愿意做一些好的介绍才是关键。假如企业一换信息,甚至职位不招了,你那边信息还没换都是很糟糕的。   另外为了给用户更多安全感,好工到会保证录入的企业有营业执照,之后也是上传工作场地照片等。另外假如明明说好了要给 3000,最后给了 2600,那么平台介入来帮助蓝领。   好工到的一个特色就是他们建立了企业对员工的评价体系。这个行业里的一个难点就是面试的时候员工无法证明自己是好员工。很可能老板认为其中一姑娘不错,但是随后却发现她背后有偷生的吃熟的各种问题。而相反,一个好的服务员却能给企业带了很多的回头客。 而好工到通过积分体系来激励企业给不同阶段的员工写评价,以此让素质不高的服务员得到约束,让优质服务员得到更好的报酬。当然这个得到覆盖面积大的时候才能起到作用。   另外好工到在吸引企业的入驻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的打法。比如每位员工入职时,都需要办理健康证,而据行业惯例,这个钱是由企业出的,但健康证有效期都是 12 个月,员工常常还干不到 3 个月,那好工到就可以集中办理健康证,并在入驻企业间共享。类似的运营方法还有对员工集中办理保险等服务。这中间都会帮企业省掉一笔费用。   目前团队 20 几人,CEO 隋宗池之前在国维财富担任副总裁,常年从事与低端用工市场打交道的工作,CTO 郑庆丰之前在 GE 担任研发技术工作。   来源:36氪,作者:Michael
    新创
    2015年09月24日
  • 投融资
    就业辅导O2O面包求职获洪泰基金数百万天使投资 面包求职,定位为一站式互联网求职辅导教育平台。与其他在线教育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选择切入更为垂直的求职辅导领域:通过线上一对一交流、以及O2O精品小班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求职阶段的商科学生斩获心仪的offer。   随着公务员报考的降温,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在考研、出国之外,更坚定地走向了求职这条路。与此同时,反观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大学事实上很难在校内给予学生任何求职技能上的辅导。由此,面包求职希望切入求职辅导这片蓝海。   谈及创业初衷,创始人魏冰清表示:“我们本质就是想把求职真正当做一件事情来做。以往谈到求职,很多人会认为就是简单的‘投简历’。然而我们团队则认为,随着大学毕业生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求职这件事情本身已经上升为一项技能。比如撰写更专业的简历,锻炼更好的表达技巧,单面、群面的注意事项,对从业行业预先的了解等等。”   其实,魏冰清本人就是求职辅导的受益者:“还在大学实习时,我就受到过很多师兄师姐的帮助。现在,我和联合创始人李丹琪正是想通过面包旅行将这种帮助延续下去。”作为一名90后创业者,她曾在高盛、麦肯锡、贝恩、罗兰贝格等公司实习。毕业后,还拿到四大、JP摩根、中金等offer,群面通过率100%。最终,她选择进入了号称“从来不招应届生”的红杉资本,主导过对唱吧APP全程的投资过程。   一年来,面包求职两位创始人一边联系咨询、投行、快消、四大等领域的知名公司从业者担任导师,另一边则通过校园渠道,服务有求职需求的大学生。如今,他们积累了数千名学员,导师数量逾300位,线上、线下组织活动上百场。   魏冰清透露,她与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盛希泰仅见了一次面,花了一下午时间就让对方敲定了投资。与其他很多初创项目相比,面包求职在投资人面前有更大的优势:良好的现金流。   天使轮融资后,面包旅行将全面地将线下业务转向线上平台。接下来,学生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直接在线筛选求职导师,完成时间预约、在线支付等全流程。通过互联网的加速,面包求职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在全国各地进行复制。   “求职辅导的规模化、互联网化运作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包求职本质上属于教育行业,虽然有了互联网的加速,但创业不能忘记初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更加重要。”魏冰清坦言。   来源:i黑马 [作者:赵姝焱]
    投融资
    2015年09月24日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