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规模
    【美国】OKR平台WorkBoard已经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WorkBoard是一家为其他公司提供目标设定和管理软件的SaaS初创公司,它此次宣布,已经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据Crunchbase称,新资本成立不到一年,这家初创公司就完成了2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WorkBoard迄今已获得了6660万美元的融资。 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 戴维·乌列维奇(David Ulevitch)领投了这一轮融资。微软M12、GGV和Workday Ventures参与了该轮融资,这两家公司均在前几轮融资中就向该公司投入了资金。 为什么WorkBoard在B轮融资发布仅10个月后就宣布C轮融资?这就是我们想要知道的。事实证明,答案是增长。   发展迅速 这家公司发展迅速,对风险投资阶层来说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投资。然而,如果我们不理解为什么它会像现在这样快速增长,用数字来解释它的增长是没有用的。 WorkBoard向其他公司提供软件和服务,这些软件和服务涉及他们如何根据计划来跟踪进度。更简单地说,WorkBoard帮助其他公司设置和利用OKR,OKR是代表“目标和关键结果”的首字母缩写。 简单地说,OKRs是一个规划框架,它帮助公司明智地制定自己的路线,并跨更小的任务执行,这些任务加起来就是他们想要去的方向。你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关键结果”,这些结果最终形成了你的“目标”。 这是建立公司计划系统的一个很好的方法。OKRs在硅谷很受欢迎,谷歌在那里推广了这种方法。 据首席执行官德德雷帕克纳德(Deidre Paknad)称,在2018年将年度经常性收入提高3.5倍后,WorkBoard在2019年的ARR再次增长了两倍。经过深思熟虑,WorkBoard于2017年12月完成了A轮融资。当时,它可能拥有100万到300万美元的ARR,对于一家正在进行第一轮机构(定价)融资的初创企业来说,ARR的范围很广,但很正常。鉴于其2018年和2019年的3.5倍和3倍的业绩,从A轮投资开始,该公司的ARR现在可能超过2000万美元,可能接近2500万美元。 因此,如果今年能翻番,这家初创公司可能会在2021年开始接近IPO规模,前提是其增长能够保持下去。 关于这一点,我问帕克纳德(Paknad)她的市场,特别是关于她和她的雇员在市场教育方面要做多少工作。他们是否必须将OKR的福音带给公司,将其出售给他们,然后出售其软件?还是需要传授OKR本身的问题? 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五年前”销售OKR软件比较困难,因为“十年前”对“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各公司对PowerPoint和类似的过时工具的热爱依旧。但是,对“教育的需求迅速下降”,帕克纳德说。 她说,根据她公司的经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如果您想推动明智的增长,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那么公司将需要使组织中的每个人保持一致,并且您需要能够看看他们在什么方面保持一致。” OKR是尝试这样做的自然且经过充分探索的方法。 根据我们了解的常见SaaS指标,这种市场变化帮助该公司实现了非常高效的运营。Paknad告诉TechCrunch了一些事情: WorkBoard具有“高效率”的企业销售周期,在“不到60天”内完成了“平均交易额为数十万美元”的新客户。 自2019年初以来,其“平均交易规模已增加了一倍以上”。 WorkBoard在销售和营销成本上每花费1美元,公司就会产生“大约2美元的新ARR”。(这比SaaS公司在1美元的新销售和营销支出中产生的平均ARR的0.86美元要好得多。) 而且,这一轮融资不需要,Paknad告诉TechCrunch,她“从3月份起还没有花掉2300万美元”,但它决定增加资本,因为“机会真的正以我们希望的方式展现”,她的公司“有机会拥有真正确定的企业领导层” 投资者视角 TechCrunch给WorkBoard的最新首席投资者Ulevitch打了电话。Ulevitch称Paknad为“一股自然的力量”,他“与顾客建立了真正的联系”,这一切都很好。 在WorkBoard于2019年3月进行的B轮融资后,Paknad告诉Ulevitch,她的公司今年将增长三倍。这样做的时候,乌列维奇说他不想再等待便将钱投入公司。这项投资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安德烈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Horowitz)的投资者指出,这笔交易的生命周期大约有一个月。 这一轮不难搞清楚。快速增长、高效的SaaS公司让投资者梦想着下一个Slack。让我们看看在2020年,WorkBoard是否能翻一番或翻三番。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将与Paknad谈论退出和IPO,而不是中型、中期的融资。 以上由AI翻译,仅供参考! 作者:Alex Wilhelm 来源:https://techcrunch.com/2020/01/16/workboard-triples-again-in-2019-raises-30m-from-a16z-to-celebrate/
    IPO规模
    2020年01月17日
  • IPO规模
    国内外HR SaaS发展,为何差异那么大? 2012年,IBM和VA(即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签下一个1.23亿美元的大单,主要用于把客户的人力资源管理都转移到HR SaaS上。 虽然成交价引来了不少吃瓜群众的围观,但同行看到这个长达10年的合同,还是觉得很划不来。 毕竟,卖一套软件就有几十万上百万,你耗上10年,口袋才1亿多美金的进账,怎么算都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云服务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极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极低的边际成本。在按需配置的大前提下,服务VA,IBM并没有多大的成本压力,也不影响新品和新客户的开发。 理才研究院绘制 云服务的优势,让IBM接下了一般传统软件商搞不定的单子。 SaaS模式在企业服务领域持续渗透的同时,也让专注HR SaaS领域的后起之秀,有了更多崛起的机会。 就在同一年,一家叫“Workday”的HR SaaS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虽然敲钟上市的有很多家,Workday的IPO规模却刷新了自facebook 以来科技领域的记录,上市首日暴涨74%。 看到这样的景象,圈内圈外人都不淡定了。 有人评论:“SaaS HR软件,这是要火的节奏啊!(原话为:SaaS HR Software is Ready to Take Off)”! 说这话时,SaaS HR的春天刚开始。 7年后,SaaS HR市场持续走高。即便经历过一波又一波高密度、大金额的收购潮,国际市场依然活跃着超过700款人力资源类管理及服务软件。仅softwareadvice单个国际性交易平台,可统计的万人以上规模的服务商,就有超过340家(2019年8月数据)。 而Workday,作为HR SaaS领域的标杆性企业,公司总市值也从2012年的95亿美元飙升至近400亿美元。 来自百度知识图谱 Workday看好SaaS HR,并不偶然的。 除了它,国际市场中,还涌现出Ultimate、Ceridian, Kronos、ADP、Oracle、SAP等多个头部玩家。 BambooHR、Zoho、CakeHR、ClearCompany HRM、Zenefits、JazzHR 、BirdDogHR等腰部和尾部玩家,也在各自领域混得风生水起。 HR SaaS在国际市场的欣欣向荣,吸引更多人前仆后继,国内也不例外。 2005年,以陈谏为代表的早期SaaS实践者,开始SaaS HR产品的研发。为了验证产品可行性,陈谏还带着产品demo跑到国外去做了路演。2年后,第一代在线人力资源管理产品BroadVision HR SaaS问世。 当时,产品吸引到新浪、凯琳兴业,恒泰实业等种子客户。不过,受限于服务器、带宽等因素,早期项目没能做起来。 直到2014年前后,国内SaaS HR才重新迎来发展高潮。 只不过5年过去了,国内SaaS HR和国外相比,还是另一番样子。   投资热度 workday在发展早期,得到了大量资本的加持。 2009-2011年,workday累计获得7500万+8500万美元的融资(折合人民币10亿多)。2012年,IPO后发行2275万股,又募集到6.37亿美元的资金。 发展初期的资本青睐,加上中期不俗的盈利能力,最终有了今天的workday。 从投资热度看,HR SaaS作为最受资本青睐的3大赛道之一。国内这一领域的投融资表现,也算不错。 艾瑞数据 在艾瑞等整理的《2017-2018中国业务垂直型SaaS融资情况》中,HRM领域融资热度2017年仅次于CRM,2018年反超,成为头号选手。 不过,赛道大,选择多,资本分布的不均衡,加剧了细分市场发展的两极分化。 当然,资本的集中投放,也是市场体量和热度决定的。 比如招聘领域,之所以成为HR SaaS 投资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其有统计的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就高达91.2亿。 像workday这类专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在国内期初还算比较冷门的投资板块。只是近年,随着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深入,融资频次及金额才得到爆发式增长。比如理才网、易路、点米等单笔均曾获得上亿投资。 单笔过亿,在国内2B投资界,已经算焦点。但和国外SaaS头部玩家,动辄亿级美元的融资相比,差距不仅在汇率,也在前期的发展机会。   投资回报 对于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较长的企业服务商来说,资本的注入,无疑雪中送炭。 不过资本方毕竟不是慈善机构,除了看市场体量画下的饼,还需要漂亮的业绩和投资回报支撑。 在回报周期这块,Saleforce 的投资方等了20年,才等到它坐拥百亿美金的营收,真正扭亏为盈。Workday的投资者,也等了10余年,虽然目前还没等到市盈率转正的那天。 国内关注2B赛道的投资机构很多,不过大部分投资者,显然没有那样久的耐心。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大多数风投基金的投资周期一般为10年。而在国内,即使是2B领域,投资周期长达5年,基本已经是极限。普通公司平均的投资回报周期,只有16个月,甚至更短。 理才研究院绘制 在前期盈利能力不足,而资本回报周期较短的情况下,大批SaaS HR企业在资本和市场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即使熬到上市,方便投资退出,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的不充分,依然缺乏漂亮的财务数据支撑未来发展。 当然,能走到IPO这一步,基本已经赢在起点。更多的,不幸成了阵亡名单的一员。或者,勒紧腰带过日子,边谋生,边寻找新的融资机会。   市场营收 国内SaaS投资理性下行和资本方的过早施压,其实是有一定缘由的。 最主要的,就是相对保守的营收成绩,使得资本市场顾虑重重。 从整体的市场规模看,现阶段国内HR SaaS的发展体量和国外完全不在同一级别。 (Workday公开财报,单位:亿美元) (T媒体统计数据,单位为:亿人民币) 单单对比下workday 全年营收和国内SaaS HR整个行业的营收,就能明显地看到差异。 照理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企业数量也不少,为什么市场规模就是上不去? 说到底,市场成熟度、营销范围、客单价、产品,包括客户群,依然是促因。 比方说市场。你说,信息化是未来趋势,可目前中小信息化需求最高的北京,也就12.8%。而且,客单价普通不高,1-2万是常态,撑死了也就10来万。走不了量,规模根本做不起来。 中下企业付费意愿和能力有限,那从信息化需求更强、付费能力较高的大企业入手吧?抱歉,这类客户早就“名花有主”,而且国内数千万企业,大公司不到10%。没资源,你抢不来。抢到了,你也不一定能伺候好。 而workday不同,一开始相中了中型企业。而后,悄悄把近4成的全球500强企业都变成了自己的客户。一个客户数十万,抵得上你成百上千,差距一开始就摆在那儿了。 再说说获客吧,本来SaaS软件的营销优势在线上,不过目前,国内大多数SaaS厂商,很多客户资源依然来自于线下,而且重度依赖老板关系网和销售拓客。 这样一来,核心的市场范围、获客渠道就那么多,销售成本怎么也降不了。这样算下来,本就不多的利润,就更少了。 而且, HR SaaS产品有个很尴尬的点。 你说,员工管理、考勤、薪酬、绩效、社保公积金、培训等重要吧!是重要,而且管理层、员工每人每天都要用,也算高频、刚需。 可问题是:自己人麻烦点,手工统计也能凑合。 因为这一点,高度聚焦中小企业的SaaS HR服务商,客户需求并不如预期强烈,也没有多大的溢价空间。 等到企业到了发展期或成熟期,能产生稳定需求了。但极低的客户黏性,又制约了向这一步发展。   写在最后 以上说来,中国的 HR SaaS很难有出头的日子了? 倒也未必。workday 的成功,难以被复制,不过它至少说明了一点:HR SaaS的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潜力是巨大的。 而且,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在,“高效”成了更经济的工作方式。只需一点成本,就能提升整体效率和管理质量,比请几个人手工作业,更快捷,更划算! 这是粗放式管理对精细化管理的让步。 也是高昂的用工成本对降本提效的逼宫。 当中国不再是廉价劳动力的天堂,工作方式也随之被改写。   作者:V观世界 来源:https://www.tmtpost.com/4160691.html
    IPO规模
    2019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