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分享
    【CoachHub】经验分享 | 5种职场冲突管理技巧,如何灵活应用?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为得到想要的东西争取和妥协。有时大家意见一致,我们就会得偿所愿;然而更常见的情况是必须解决分歧以减少冲突。我们就是在这种“推推拉拉”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冲突管理风格,它(但愿如此)帮助我们达成所愿而不致造成太大后果。冲突管理是建设性地解决分歧的艺术。 内容提要 1、为什么学习建设性的冲突管理技能至关重要?2、五种冲突管理风格3、通过教练辅导学习冲突管理技巧  为什么学习建设性的冲突管理技能至关重要?对待冲突,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其戏剧性的一面,但职场冲突是有形的,存在各种形式和规模,既有容易解决的日常矛盾,又有在商业战略上的高风险分歧。这在任何组织都是正常的。据调解培训学院 (The Mediation Training Institute,MTI) 估计,管理人员将 20% 至 40%的时间用于处理冲突。当这段时间被用来通过澄清问题和提出冲突解决方案时,它是富有成效的。但是,有的人却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或干脆选择逃避。如果任冲突恶化,即使是最小的分歧也可能演变成大麻烦。在“大辞职”时代,仅在英国,每年就有 48.58 万人因为冲突而辞职,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 还有一个问题是“假性出勤”,虽人在班上,但因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无法发挥最佳状态。据估计,这将使公司平均每年损失 57.5 个工作日。如果您对冲突给您的组织造成的损失感到好奇,请查看 MTI 的冲突计算器。它将冲突与生产率、离职率、员工蓄意破坏、决策和其他业务关键指标相关联。 五种冲突管理风格心理学家 Kenneth Thomas 和 Ralph Kilmann 根据人们的自信和合作倾向确定了五种冲突管理风格。他们将冲突定义为“两个人的关注点似乎不兼容”,在此情境,我们大多数人都依赖于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 Thomas 和 Kilmann 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学习这五种冲突管理技巧,并灵活运用它们。 竞争 自信+不合作 采用竞争性冲突管理风格的人会为了赢而牺牲他人的利益。他们可能是在捍卫自己的信仰,可能是在自卫,也可能只是享受斗争。无论目的是什么,他们都会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来捍卫自己的地位,无论是魅力加说服,还是地位加恐吓。竞争性风格并不是建立关系的好方法,但它在赢得业务方面可能非常有效。 迁就 谦逊+合作 这是竞争的对立面。与人方便的人把别人的需求和欲望放在首位。他们可能对冲突感到不舒服,并使用这种风格以最小的不一致性来化解局势。他们可能只是不在乎,希望这种情况尽快结束;也可能很在乎,但更喜欢支持别人的想法或立场。当冲突是良性的,或者当与相关各方保持和平至关重要时,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回避 谦逊+不合作 回避型的人任何情况下都不想卷入冲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离开舞台”。如果做不到置身事外,他们会保持沉默,停止参与。他们可能会把冲突的解决一直往后推迟……直到永远也不解决。当一个人感到不安全时,回避冲突可能是必要的。 合作 自信+极力合作 合作型风格与逃避相反。喜欢通过合作解决冲突的人喜欢刨根问底:您为什么相信?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需要它?他们的执着就像狗叼着骨头不松嘴。他们在调查不同观点和了解别人事出有因的过程中获得极大满足。当每一相关方都对解决方案感到满意时,他们的工作就完成了。当专注于建立长期关系时,合作是有用的。 妥协 自信+适度合作 在冲突中使用妥协方式的人喜欢找到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他们不会过度竞争,只为自己打算,也不会过度迁就或自我否定。它是一个中间地带,目标是找到一个双赢的实际解决方案。在时间紧迫的时候,妥协可能是最好的前进方式。如今,Thomas-Kilmann 冲突模式工具 (TKI) 被世界各地的教练辅导、调解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使用,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是如何本能地处理冲突的。人们一旦认识到自己的冲突风格,就可以视情利用它们解决问题或缓和冲突。人们也可以探索其他冲突解决技巧,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有用。每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当人们对每一种风格更加了解时,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识别其他人的风格并做出适当的应对,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通过教练辅导学习冲突管理技巧解决不好的冲突会带来压力,使人分心。鉴于如此多的人将冲突作为离开雇主的原因,公司如欲留住顶尖人才,就必须在员工幸福方面加大投入。员工如想从容地富有成效地度过每工作日,也应在个人身心方面加大投入。专业教练辅导是学习处理冲突的一种方法。它提高了自我意识,锻炼了以解决方案为中心的思维并使人们更坚韧乐观,这些都有助于优雅地解决冲突。专业教练帮助人们发现他们用得上的冲突管理风格,并学习如何选择使用。教练也会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练习用新的风格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教练教会人们认识他人的风格,从而有效地解决分歧。这些都有助于人们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工作关系,激励他们公平地解决冲突。识别和利用不同冲突管理风格的能力是公司在领导者身上寻找的软技能之一。它使领导者在压力面前保持同理心并高效解决冲突。精通冲突管理技巧的管理者可以缓解情绪紧张局面,并积极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经验分享
    2023年02月02日
  • 经验分享
    LinkedIn CEO最有价值的一条经验分享:不要让投手在场上待得太久,久到他们已无力发挥到最好 编者按:公司CEO在用人方面需要作出理性的决定。当面对一个能力不能胜任现有岗位的员工时,如何安置其所是一件头疼但必须去面对的事儿。本文作者为LinkedIn CEO Jeff Weiner,他给出的建议是:“不要让投手在场上待得太久,久到他们已无力发挥到最好。”本文原载于其LinkedIn 主页,原标题为《The Most Valuable Lesson I‘ve Learned as a CEO》。 我最近刚刚作为硅谷科技公司CEO,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了全球年度领导力论坛,在会上我被问及一个问题,这同时也是在我职业生涯中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作为CEO, 你最有价值的一条经验是什么? 我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不要让投手在场上待得太久,久到他们已无力发挥到最好。 对于不了解棒球的人,这样解释起来更容易理解: 这场比赛已经到了第八局,队里的明星投手一直在场并且发挥良好。场边候补席队友也随时听命。比赛开始,高水准投球继续,对方第一个打手出局。然后,对方准确击球,安打。然后,再次安打。 这明显是投手手臂疲劳使得投球质量下降。教练察觉出状况,上前沟通他目前状态如何,这位投手的回答也正如我们每个人所料(因为他是明星投手,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没事儿不用担心,刚才我只是投球位置不对,他是运气好。下面我来处理。” 教练回到坐席看着对手追平了比分,又在加时赛里反超获胜。对于棒球爱好者而言,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了。 而我也在商业领域经历过如数次这种场景。舍不得把一个状态下滑的队员挪离核心位置,是人最常犯的错误。还好在无数次失败中,我们已经总结了经验,不让石头再次砸到自己的脚。 下面是处理此种情形的几个意见: 1.在近20年的经历中,从来没有一个人主动到我面前说,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一次都没有。 无论任务多么艰巨复杂,人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很好的完成。简而言之,我们是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而训练自己的。如此自负和乐观是人类本性。承认我们做不到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在出色的人中间。 这样的结果就像刚才说的比赛节骨眼上的明星投手,在某些时候人们很难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表现。这也正是管理需要介入的地方。 作为管理者的你,每个员工的潜能如何是你说了算的。也许他们适合目前的角色定位,也许不适合。无论如何,这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你越快地做出正确且负责的决定,这个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的更好。 2.如果你亲自去问,你能胜任这份工作吗,答案也不言自明 从根本上讲,我们都知道如何定义不良发挥。难的是我们接受这个事实。我们依然要去问当事人跟他们确认,希望是我们自己的判断出错了,而正是这种想法,让局面更加混乱。 这有一条经验法则:如果已经到了你要问自己(或者其他团队成员),团队中的某个员工是不是出了问题的地步,你基本已经心有答案了,那就是,这个员工并没能胜任他的工作。 在管理表现处于下游的人或者文化适配比较差的人,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我们对他的要求是不是过高了?只要坦诚地面对自己就知道问题所在。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完成现有任务呢?让我们看看第3点。 3.给双方一个时间期限 在我们第一次意识到某个人能力不足的时候,我们更愿意说是我们想多了。这是典型是恐惧带来的副作用:怕重新调动一个人过来很难,怕伤害他们的感情,怕影响组内人员等等。这样的情绪不可避免的导致你做出二流的决定,这种决定的潜在威胁其实大于恐惧本身所带来的。 解决办法是在意识到这种情形后制作一个时间表,你需要明确,在意识到问题和做出最终裁决之间倒底要用多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景,这样的时间都会不一样。不管是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要确保你在这段时间内,让这个人意识到问题,并且帮助他清除路上的障碍。对于在什么时间要达到怎样的期望,你们之间要沟通的很明确。让他们明白你实实在在的帮助都有哪些,如一对一指导,让他参加各种培训,减少工作量,或者组织架构变动等。希望在做出这些改变后,假以时日,他能重新焕发光芒。 然而,如果这些都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你真的需要将他调离现在的岗位,仁慈点儿去做就行了。 4.体恤下属并不等于在做艰难决定时应该犹豫 每当说起这个问题,就会有人问:如何将他调离而不伤及他们感情? 在我看来,你让不胜任工作的人在现有的岗位上待得越久,其实最后会伤他们越深。 想想这些员工近来的表现吧:他双肩疲惫,嗓音无力,在重要议题讨论时缺席。不管他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这都表明他已经开始觉得自己无法胜任现有的工作。这种挫败感消磨着他的自信,他的无能也伤害着自己、团队以及公司,他甚至可能将消极的情绪带回家中。事情进入恶性循环后,只会越来越糟。 这时,为了减轻他的煎熬,最体恤感情的做法就是,将他暂时调离这个任务组,要态度温和地跟他讲出这样做的理由,并尽可能地给予他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我认识一个离组的人,他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调整期后再次归队,并发现当初“离组”的安排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他说,归队后,自己比原来更强烈地意识到,希望留在这个岗位上,不希望再次被逐出,于是,工作时会精力充沛,越来越拼命。 这便是我作为CEO能给出的最有价值的一条经验分享。采访我的主持人听后,感慨了一句,在他采访过的众多CEO中,所有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和我一致,除了没用那个棒球的比喻。 希望这条经验对大家有用。 [本文编译自:linkedin.com]  
    经验分享
    2014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