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ora
    问答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中国式问答产品的未来到底是什么? 微博和知乎真的要越变越像了?这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问答已经成了微博一个至关重要的业务部分,这两天,又传出了微博上线全新问答功能的消息,该功能与付费问答不同,对提问者和回答者都实行零门槛限制。在今日头条推出悟空问答后,微博这一举动无疑又搅动了问答这池没平静多久的「浑水」。 最近两年,围绕问答铺开的战场上玩家越来越多,无论是今日头条、微博这样的平台,还是如懂球帝这样的垂直 App;玩法同样是花样翻新,从内容到直播、从社区到全网,只有你想不到的加持方式,没有问答套不进的产品模板。 问答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内容不够问答来凑、变现困难问答帮忙,当更便捷的支付与内容的话语权的分散逐渐催熟内容创业的生态,一夜之间,让问答在中国似乎成了 C 端互联网产品的标配。 把时针拨回 2010 年,那时候海外的 Quora 带火了问答社区,次年 Quora 的中国学徒知乎诞生,但从那以后,问答社区在中国,就走上了一条和世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路。 如今的 Quora,依然是相对纯粹的知识分享社区,专业的知识探讨仍是主流,碰到常春藤大学的教授在 Quora 讨论学术问题是常有的事。而问答这一个产品形态在中国正逐渐向内容型发生偏移,问答产品的背后是信息的传递,也是低成本的获客,更是攫取流量的利器,这一切都让问答在中国这个流量越来越贵的市场承载了更重也更复杂的商业诉求,知乎青出于蓝,中国式问答也距离它最初的模仿对象越来越远,这些年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问答产品的中国式「变异」史 所有人都清楚,问答在中国变了样,但究竟什么才是问答最初的样子? 互联网开始出现时,因为信息在需求和供给两端的爆发增长,海量的冗余信息催生了更精确的信息需求,问答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最早的 Answers.com 到谷歌在 2001 年尝试的 Google Answers,从 FAQ Farm(WikiAnswers 的前身)到 Yahoo!Answers,再到之后 Fluther.com,以及知乎的鼻祖 Quora;而在国内最早从 2004 年的新浪爱问知识人到 2005 年的百度知道,那时便出现了问答的影子,以及之后的 SOSO 问问,再到后来雅虎中国上线的雅虎知识堂和谷歌联合天涯社区开发了天涯问答。 中外问答网站产品年鉴 问答社区早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特别是当 Quora 出现之后,有着 Facebook 血统的 Quora 创始团队将社交属性添加到问答社区,改变了一问一答单向模式,结合了精确搜索和社交的问答社区开始崛起,当时的硅谷甚至一度有观点认为一些「问答式」创业型企业和网站逐步发展,将对谷歌在搜索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构成威胁,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谷歌。 看回国内,知乎无疑是中国互联网问答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作为国内最早的对标 Quora 的问答社区产品,知乎引入问答社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问答社区在中国的生存形态。 第一批互联网圈的种子用户奠定了知乎的氛围,高参与度和优质内容,那时的知乎拥有近乎理想的用户土壤。没有所谓大 V、没有话题营销、没有变现困扰,那是一段知乎的「田园诗」时代。 可惜,这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知乎在快速完成体量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稀释了高质量问答的占比。 因为在中国这个资本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里,用户数量成为了判别产品价值的唯一单位,受困于此的知乎想要生存就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用户图谱,让产品下沉触及普通用户。 知乎从 2011 年开始到 2012 年,最初一批种子用户的占比很快被稀释到了 15%,2013 年知乎用户量又增长了 15 倍、2014 年知乎流量首次超过人人、2015 年注册用户达到 1700 万,而截止 2017 年 3 月知乎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 6900 万。这样的规模早已不是一个小众的精英产品,知乎完成了用户量膨胀,高质量问答的比例也在下降,知乎对那部分专业用户的吸引力逐渐变小。 知乎始终在寻求平衡点,在用户量和内容质量之间。 只可惜知乎的产品特性又决定了在知乎上用户的喜好决定着平台的内容呈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越来越多「如何做到 25 岁前年薪百万?」、「有一个逗比女友是什么样的体验?」……等娱乐性、抖机灵的问答内容。 问答在中国,开始从知识型往内容型发生偏移。 紧接着,分答在 2016 年的突然出现又借着知识付费的风口,将付费问答的模式彻底普及,这也加速了问答的中国化进程。 内容、变现,问答在中国的生存法则 分答、得到、值乎、小密圈、微博问答、悟空问答……这些「一夜间」出现的问答产品彻底将中国式问答带入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赛道,问答开始变为一种内容补充、一种变现手段。 最早依靠着知识付费的大风,问答作为一种天然的介于内容和知识之间的形式载体,很快成了宠儿,大批创业者蜂拥而至,其中不乏知乎和果壳这样的老牌知识分享平台,也有逻辑思维这样惯于兜售知识的「知识商人」,不过所有人想法都很一致,问答如今是实现知识变现的好途径。 这其中分答算是走的最前,也是把问答变现玩的最纯粹的。这个果壳网内部孵化的项目在小试牛刀后便开始狂奔,短短一周时间,王思聪随手收割 21 万、情感专家 ayawawa 入账 7 万,这也只是冰山一角。 在这其中,不管是问者还是答者,分答都会从总流水里抽成 10%,也包括了数量庞大的偷听者的 10%。这样的变现能力,让果壳、知乎这样的知识分享老玩家似乎瞬间看到了希望。如此诱人的商业模式也给了无数创业者极大的信心,于是更多玩家开始把问答变成了一门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另一面,像微博和今日头条这样的内容型大流量玩家而言,问答则给了他们不一样的启发。 知乎日报的成功让玩内容的流量大户们嗅到新机会,以问答为载体创造内容。问答无论是作为 UGC 或者 PGC 的内容都是内容咨询很好的补充,并且这种时效性和话题性都自带的内容形式向来是最受欢迎的。另外,大 V 们自带的粉丝关联的属性同样是这些产品所需要的。 最好的例子自然是不久前抢走知乎 300 大 V 的今日头条,砸钱、拉大 V、聚人气、搞话题,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其实本质上更像是百度知道,一种面向广众的内容形态,只不过依托于「问答」的形式,能够更好的进行话题运营,带来更好的流量,本质上还是流量生意价值最大化的那套逻辑。作为头条资讯之外的内容补充,是一个很好流量增长点。未来,这种问答的话题模式商业化价值也很高。 至此,中国式问答算是完全脱离 Quora 的影响,完成了彻底的本土化。 问答从单纯严谨的知识分享,演变出了如今内容补充和变现手段的角色,好的一面,问答给众多产品,尤其是垂直社区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和变现渠道;坏的一面,绝大多数问答在中国也丢失了该有的严谨和门槛,剩下几家苦苦支撑。 说到底,中国式问答的未来在哪?这些利用问答做生意的尝试或许也分担问了答在国内的商业化需求,严谨的问答可以更纯粹。不如让生意的归生意,知识的归知识。
    Quora
    2017年11月17日
  • Quora
    Quora之后,Wiselike要用AMA模式打造职场问答社区 摘要: 继问答社区Quora之后,一家新的问答平台Wiselike出现了。不同于其他问答社区,Wiselike用“问我任何事(AMA)”模式为职场人打造专业问答平台。 提问是人的天性,但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找不到回答问题的人。 硅谷一家新公司Wiselike,就要帮你找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回答任何和职业相关的问题。和已有的问答社区不同,Wiselike专注于创建职业社区平台,用“问我任何事(AMA)”的互动模式拉近提问者和回答者的距离。 如果你在犹豫是否去医学院深造,约翰霍布金斯医学院的院长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医学院的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规划;如果你想转行进军市场营销领域,Wiselike的平台上有宝洁公司的品牌经理教你如何做品牌管理……在这里,不管你想了解哪个职业、哪个领域甚至哪家公司,你都可以找到资深内部人士为你答疑解惑。 “我们的平台是一个智者云集的地方。”Wiselike的创始人Kyu Lee告诉记者,“就像Wiselike的名字一样,我们希望这个平台的每个用户都能从其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智慧,学到新的知识。” 用“问我任何事(AMA)”模式重新定义问答社区 简单来说,Wiselike就是一个在线的问答社区。但和Quora为首的其他问答社区不同,Wiselike采用的是“问我任何事(Ask Me Anything,简称AMA)”的互动模式。 AMA这个名词在国内并不流行,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但在美国,这种互动方式已经家喻户晓。Ask Me Anything,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提任何问题。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新词创造出来,比如Ask Me Absolutely Anything (任何问题尽管问)和IAMA(我是一个这样的人)。 在AMA社区里,每个人都抱着最开放的心态对待所有扑面而来的问题。这里,你不需要申请成为主页君的好友,就可以访问他的个人主页,直接提问。主页君也会及时回答你的问题。所有这些精彩的问答都会保留在个人主页上,供其他人阅读和分享。 “博客上,大家用文章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社交平台上,人们写状态发照片分享自己的心情和见闻;而在AMA的社区里,信息是以问答的方式传递的。”Lee说。 不过,虽然是鼓励大家问任何问题,但是Lee他们打造的是职业性问答社区,所以非常注重维护社区的“职业氛围”,倡导深度职业社交。 他们在氛围引导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分享者拥有答题选择权,只有他们回答过的问题才会出现在个人页面上;而对于一些不符合平台宗旨的问题,Wiselike后台发现后会直接隐藏或者删除;用户发现有不得体的内容,也可以向Wiselike举报。 所以,在社区里,大家的提问和回答都与职业规划、发展和行业资讯相关。“这里不会出现‘你的女朋友是谁’的花边新闻,更不会有‘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的无聊话题。”Lee告诉记者。 正如Wiselike所希望的,不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他们都在遵守这个平台公约。很多人提出了各类的职业相关问题,又有很多人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为什么AMA互动方式如此高人气?Lee总结其原因在于“它让用户(而非问题)成为了社区的中心”。 AMA的互动模式将用户放在主导位置,让他们从被动的参与者变成主动的管理者。他们对创建的AMA主页完全负责,而Wiselike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这里,管理自己的AMA页面就是经营个人的专业品牌。“用户创建好账户后,他们会自发地将AMA页面通过各种渠道,例如Twitter、Linkedin和Facebook转发给朋友和同事,吸引大家关注。”Lee说。 与奇人大咖零距离深度社交 上线才两周多的时间,Wiselike已经吸引了上千人申请创建AMA页面。这些人中有家喻户晓的科学大咖,有饱经沧桑历经风雨的行业领袖,也有默默无闻但洞悉行业变化的职场达人。 “起先我们邀请一些各行各业的专家来Wiselike平台,在这过程中大家口口相传,来申请创建AMA页面的人越来越多。”Lee说。 在Wiselike上,申请创建个人AMA页面非常简单。你只需要上传一张头像照片,再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概括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特长,就可以立即生成自己的AMA页面。如果有人对你的职场经历感兴趣,便会直接留言,发送问题请求。而那些得到解答的问题就会出现在个人AMA页面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但是,为了保证网站内容的专业性,Wiselike对于首批申请者有严格的审核。 “我们现在还是邀请制,只有收到邀请的人才能创建AMA页面,但以后会对所有人开放。”Lee说,“我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保证首批分享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然后带动之后的人。久而久之,这样的文化就能传递下去了。” 目前,平台上有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创始人Aaron O’Connell,有为探索频道纪录片《暴风猎人Storm Chasers》做科学指导而家喻户晓的气象学家Joshhua Wurman,还有苹果智能语音助手Siri的配音师Susan Bennett以及谷歌前行政总厨Charlie Ayers等。 Wiselike不仅提供了和奇人大咖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里倡导的是深度职业社交,有料有干货。 “我们采取实名制和真实头像,这也是从打造职业社区这个出发点考虑。作为社区的幕后维护者,我们希望每个成员在平台上都能表现地很专业,互相尊重。”Lee说。 Lee也有自己的AMA页面,上面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有人问Lee如果不创业会做什么,还有人问他创办Wiselike的初衷是什么。Lee对每个问题都给出了详实的回复。 “在Wiselike,你经常会见到六七百字的回答。”Lee说,“比如,Leonard Kim是Quora的最佳写手,在他来到Wiselike平台上之后,我最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如何在最好的媒体上发稿。他给了我一个非常详细的回答,给出了中肯写作和发稿建议。我相信这对每一个看到他分享的人都有很大帮助。” 从职业规划辅导员到创业者 从九年级起,Lee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研究各种职业。他经常会花几个小时研究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究竟在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和资质,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 到了大学,Lee仍然有这样的兴趣。所以他成为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职业规划辅导员,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在学校里也有着“职业规划百事通”的外号。 “我发现很多学生最后还是放弃了最初的职业梦想,并不是他们不聪明,也不是他们不想争取,而是他们接触不到足够的信息。”Lee说。 这坚定了Lee创业的信念。他想让每个人都能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让每个人都能接触自己理想职业的前辈。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Lee和他的团队已经进行了不同的尝试。 他们之前做过一个针对软件工程师的问答社区,叫Careerdean,里面有许多不同的互动模式,最后Lee他们发现,还是AMA的互动方式最受欢迎,管理起来也最有效。所以他们决定放弃所有其他互动模式,只专注在AMA上,重新推出Wiselike。 到目前为止,Wiselike已经拿到了包括著名天使投资机构PreAngel和GGV等在内的共计125万美金的投资。在短短的两个星期时间里,Wiselike已经吸引了几千名AMA用户,平台上的问答互动也很活跃。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可以分享的职场体验和知识。Wiselike就是承载这些经验和知识分享的平台。”Lee说。 (本文首发钛媒体)   作者:陈琛 来源:钛媒体 链接:http://www.tmtpost.com/1439800.html
    Quora
    2015年09月22日
  • Quora
    Zenefits 的 CEO Parker Conrad 在Quora 上收回了一份Offer 情况是这样的: 有个用户同时获得了两份 Offer,分别来自 Uber 以及企业级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Zenefits,他很难取舍,就在Quora(美国版知乎)上提问,还列出了自己对这两份工作的看法,包括正面和负面:对加入 Uber 他列出了3个正面理由和1个负面理由,对加入 Zenefits 他列出了6个正面理由和1个负面理由。 具体可以看这里: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best-way-to-start-my-career-Uber-or-Zenefits Zenefits Pros Zenefits has a great team. I really enjoyed talking to the people. They are people I think I would be more happy to work with I definitely think I can add more value to Zenefits. I have some great ideas that I will hopefully be able to pitch to upper management. Upper management is accessible. I can speak to top people (CEO, CTO) which is really nice. The job itself allows for more creative freedom, and with it more responsibility. However, it isn't as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At Zenefits, I will be more of a developer than an engineer (thats what I think at-least). Zenefits seems to be really aggressive in trying to keep me. They have tried really hard to make me choose them over Uber. And they are paying me a better salary by about 15k (where Uber completely refused to negotiate). They also have an office in Canada, and they have promised to relocate me there if I don't get the H1B visa. When I asked Uber about this, I was told that it depends entirely on the performance review and manager (basically whether I am worth the trouble of relocating). Zenefits seems to be claiming that if I am an employee there, they will help me out and get my back. Cons My biggest problem with Zenefits is that it isn't a buzzword like Uber. Most people won't know what Zenefits is (or so I think). I think that this isn't as exciting a brand name to have on your resume when applying to the likes of Google. I would really love to get some new perspectives into this. Thanks! 不幸的是Zenefits 的 CEO Parker Conrad 看到且回复了这个问题,同时收回了已经发出去的offer! 从 Quora 用户的投票来看,很多用户并不支持 Conrad 的这种行为。他的回答尽管获得了1200多个支持,但仍然排在非常后面。靠前的回答都对他提出了批评,排在第一的回答获得了1500个支持。 并且,很多人开始认为 Zenefits 并不是一个适合提问者工作的地方。我想现在这名用户也不需要再烦恼了,因为加入 Uber 已经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有意思的是,目前排名第二高的回答来自一名 Uber 员工,劝说这名匿名用户加入自己所在的公司。    
    Quora
    2015年0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