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购
    企业协作平台Box收购交互式3D效果制作公司Verold,并开源JavaScript应用框架 前日,企业协作平台Box宣布完成对Verold的收购,后者是一家初创公司,主要开发基于云的3D模型查看器和编辑器。Verold的特点在于使用WebGL,WebGL是一个JavaScript API,不需要插件就可以在浏览器中呈现交互式3D计算机图形。   Verold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工程师可以用它分享产品的3D模型,遍布全球的供应链可以快速同步信息;老师可以用它在课堂上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尤其是在数学课和地理课上;电商可以用它提供交互式3D购物体验。   通过收购Verold,Box希望为自己的4.5万户企业用户带来企业协作的新形势,用户将能以3D模型的形式预览、注释和协作。这种应用形式并不新鲜,在此之前,Verold已经和亚马逊、皮尔森、Mixamo、Autodesk等大型企业合作过。   宣布收购后的第二天,昨日,Box又宣布开源T3框架,该技术被Box内部应用于大型JavaScript应用程序的部署。T3将可伸缩的JavaScript应用架构转换为去模型化的系统。这样一来,就能够独立编写小组件。   Box称,T3已经开发了10个月,T3实现新特性的速度比传统JavaScript快一些。总的来说,T3的目的是帮助实现企业协作和模块化设计。   来源:36氪,作者:胡卷卷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收购
    2015年04月17日
  • 收购
    linkedin CEO 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在线学习网站Lynda,技能教育连接招聘和职业社交 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日宣布,将以约15亿美元收购在线学习网站Lynda.com。   Lynda.com总部位于加州,拥有550名员工,由琳达·威曼(Lynda Weinman)和布鲁斯·海文(Bruce Heavin)共同创办。公司专门制作在线学习工具,并将其出售给个人和大企业客户。   Lynda.com提供逾5700项课程和25.5万段视频辅导。注册后,会员便可以访问这些课程。这些课程支持英语、德国、法语、西班牙语和日语。   LinkedIn CEO杰夫·维纳(Jeff Weiner)称:“LinkedIn和Lynda.com的使命高度一致,都是为了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收购Lynda,LinkedIn打通了职业教育、在线招聘、职场社交这个链条,从发现和匹配人才到培养人才,Linkedin显然进入了一个附加值更高的市场。   LinkedIn一直提供行业资讯等方面的增值服务,订阅用户可以接触到优质的行业内信息资源。Lynda的教育资源是对这块增值服务的一个加强和延伸。   该交易将以现金加股票形式进行,其中现金占约52%,股票部分占约48%。据预计,该交易将于本季度内完成。   就在今年年初,Lynda刚刚完成了由TPG Capital领投的新一轮融资1.86亿美元,估值已经接近10亿美元,这也是全球教育科技领域自2010年以来的最大单笔融资。 而在国内,近日,在线教育领域也是再度沸腾,三家涉足K12在线教育的创业公司在3月30日和31日“抢头条”式的扎堆宣布获得融资。所谓K12是来自美国的概念,指从幼儿园到大学前的基础教育阶段。 专注做初高中在线做题和测评的猿题库宣布获得6000万元D轮融资,估值3.6亿美元;专攻基础教育阶段的一起作业网宣布获得D轮1亿美元融资,估值6亿美元;致力于打造涵盖中小学教育、大学留学教育和艺术体育生活类培训三大板块的教师O2O平台跟谁学宣布获得50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2.5亿美元。 不过,有了资本的推手,并不等于一定可以成功。就目前而言,在线教育的各种模式都处在探索之中,尚乏成功案例。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也是BAT迟迟没有大举发力、新东方转型线上亦步亦趋的原因之一。稍早之前,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连续创办91外教网、梯子网均铩羽而归。   琳达·威曼(Lynda Weinman) 的博文: Today, I am thrilled to share the exciting news that lynda.com has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to be acquired by LinkedIn. Our story is one only possible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it has been an unbelievable journey that proves just how much people have come to value and embrace new ways to learn new skills.   As a teacher, entrepreneur and lifelong learner, this is a very exciting moment in my own professional journey. Early on in my career, as a teacher at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in Pasadena, I found my passion and talent for de-mystifying design software for my technology-phobic art students. In 1995, I secured the domain lynda.com as a sandbox from which to teach web publishing. I wrote my first book in 1996, with invaluable help from my husband Bruce Heavin, called Designing Web Graphics, and never dreamed that it would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Although the platform has changed—from in-person teaching at our small school in Ojai, California, to courses on VHS, DVD and later the Internet—from the start, lynda.com became known for our friendly, approachable teaching style. We have always focused on making lynda.com flexible enabling people to learn from anywhere, at their own pace and on their own schedules.   When we were approached by LinkedIn, we instantly recognized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 offered a match unlike any other. LinkedIn has the largest database of professionals in the world, all of whom potentially benefit from self-paced study of new skills. Jeff Weiner, CEO of LinkedIn, and I both believe that the skills gap is one of the leading social issues of our time—technology, changes fast and people need to keep their skills up to date. We have a shared vision of connecting relevant knowledge to those in need of new or stronger skills, and believe that together we can positively impact the global job market and economy.   This is a moment in history when people can learn anytime, anywhere, and with no boundaries. We believe in LinkedIn’s future stewardship and vision, and feel that we have found a perfect cultural fit for our mission. We are thrilled to 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ourselves, and look forward to helping more people learn the skills that are needed in today’s rapidly changing economic landscape.   Congratulations to the entire lynda team, and here’s a toast to people everywhere who are motivated and empowered to learn new skills. Thank you to all of our members who have supported and contributed to our success.   附:linkedin收购历史 2015年4月,LinkedIn 收购智能会客档案管理应用 Refresh.io 2015年3月,LinkedIn确认收购招聘推荐软件Careerify 2014年7月,LinkedIn以1.75亿美元收购B2B营销新企Bizo 2014年7月,LinkedIn收购信息聚合网站Newsle 2014年2月,LinkedIn1.2亿美元收购数据驱动招聘服务公司Bright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收购
    2015年04月10日
  • 收购
    快讯:linkedin CEO 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在线学习网站Lynda 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日宣布,将以约15亿美元收购在线学习网站Lynda.com。 Lynda.com总部位于加州,拥有550名员工,由琳达·威曼(Lynda Weinman)和布鲁斯·海文(Bruce Heavin)共同创办。公司专门制作在线学习工具,并将其出售给个人和大企业客户。 Lynda.com提供逾5700项课程和25.5万段视频辅导。注册后,会员便可以访问这些课程。这些课程支持英语、德国、法语、西班牙语和日语。 LinkedIn CEO杰夫·维纳(Jeff Weiner)称:“LinkedIn和Lynda.com的使命高度一致,都是为了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该交易将以现金加股票形式进行,其中现金占约52%,股票部分占约48%。据预计,该交易将于本季度内完成。 琳达·威曼(Lynda Weinman) 的博文: Today, I am thrilled to share the exciting news that lynda.com has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to be acquired by LinkedIn. Our story is one only possible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it has been an unbelievable journey that proves just how much people have come to value and embrace new ways to learn new skills. As a teacher, entrepreneur and lifelong learner, this is a very exciting moment in my own professional journey. Early on in my career, as a teacher at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in Pasadena, I found my passion and talent for de-mystifying design software for my technology-phobic art students. In 1995, I secured the domain lynda.com as a sandbox from which to teach web publishing. I wrote my first book in 1996, with invaluable help from my husband Bruce Heavin, called Designing Web Graphics, and never dreamed that it would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Although the platform has changed—from in-person teaching at our small school in Ojai, California, to courses on VHS, DVD and later the Internet—from the start, lynda.com became known for our friendly, approachable teaching style. We have always focused on making lynda.com flexible enabling people to learn from anywhere, at their own pace and on their own schedules. When we were approached by LinkedIn, we instantly recognized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 offered a match unlike any other. LinkedIn has the largest database of professionals in the world, all of whom potentially benefit from self-paced study of new skills. Jeff Weiner, CEO of LinkedIn, and I both believe that the skills gap is one of the leading social issues of our time—technology, changes fast and people need to keep their skills up to date. We have a shared vision of connecting relevant knowledge to those in need of new or stronger skills, and believe that together we can positively impact the global job market and economy. This is a moment in history when people can learn anytime, anywhere, and with no boundaries. We believe in LinkedIn’s future stewardship and vision, and feel that we have found a perfect cultural fit for our mission. We are thrilled to 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ourselves, and look forward to helping more people learn the skills that are needed in today’s rapidly changing economic landscape. Congratulations to the entire lynda team, and here’s a toast to people everywhere who are motivated and empowered to learn new skills. Thank you to all of our members who have supported and contributed to our success.
    收购
    2015年04月10日
  • 收购
    LinkedIn 收购智能会客档案管理应用 Refresh.io LinkedIn 拥有近 3.5 亿用户,这家职业社交网站一直在积极开拓预期计算(anticipatory computing)领域,以便预测你需要了解什么样的的信息,以及何时需要。今天发生的一件事就体现了这一战略:该公司已收购了创业公司Refresh.io。Refresh.io 开发了一款同名的 iOS 应用 ,该应用可以针对你要见的人生成一份“即时档案”,让你在见到他们之前就能对其有所了解。   这笔交易的详细条款还没有对外公布,但主要是一桩有关人才和技术的收购。收购完成后,Refresh.io 会被关闭。Refresh.io 此前已经获得大约 10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CRV、Redpoint、Foundation Capital 和 Haystack。LinkedIn 已经直接向我们证实了这笔交易,而 Refresh.io 联合创始人布哈文·沙赫(Bhavin Shah)写的 一篇博文 也印证了这一点。   Refresh.io 主应用将在 4 月 15 日关闭,该公司不会再接受任何新用户的注册。Refresh.io 当前共有 15 名员工(14 名全职及 1 名兼职),其中 12 人将加入总部设在山景城的 LinkedIn,将他们已经开发出的技术融入到 LinkedIn 的各种产品中。   Refresh.io 主应用可以让你登录使用 Facebook 和 LinkedIn,然后为你提供与联系人有关的信息,比如你们最近的互动信息及相关内容等,以便你能了解一个人更多、更新的情况,而对于这些信息,你可能并不会那么密切地关注。   LinkedIn 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将探索不同的方法来实践 Refresh.io 的想法,并将它们应用到不同的 LinkedIn 产品中,我们希望吸收他们的才能并用到大量产品上,从而提出很多深刻的见解,使 LinkedIn 变得更具价值。”   其中一个产品可能就是 LinkedIn 的 Connected 应用 ,它已经整合了预期计算的一些元素。当你靠近你所在网络中的人群时,Connected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和信号。这一功能主要针对在外活动或在工作环境中的 LinkedIn 用户。   LinkedIn 是否会保留 Refresh.io 在被收购前实施的一些功能整合,还请大家拭目以待。最近 Refresh.io 团队正在进行的是与 Salesforce 的整合。作为 Salesforce App Exchange 服务的一部分,同时使用 Refresh.io 和 Salesforce 的用户,每次在将一个新的电子邮箱地址输入 Salesforce 数据库时,就可以得到很多相关用户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个潜在客户,那么你可以使用 Refresh.io 来获取这方面的更多详细信息,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把产品出售给该客户。   随着 LinkedIn 不断推出基于社交图谱的各类服务,很多人都想知道,作为竞争对手,它将给 Salesforce 带来什么样的压力,甚至 LinkedIn 的首席执行官也曾 谈到 过这个话题。   同时,收购 Refresh.io 还有助于 LinkedIn 与预期信息(anticipatory information)领域的其他创业公司竞争,因为它提供的功能适用于网络。比如 Humin 和 Charlie 这样的对手。Salesforce、Box.com、Twitter、Yelp 等公司的销售团队都在使用 Charlie。Charlie 首席执行官亚伦·弗拉欣(Aaron Frazin)在 LinkedIn 宣布这笔交易后,给我写了一封电子邮件,上面写道,“众所周知,我们是 Refresh.io 最大的竞争对手。”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收购
    2015年04月03日
  • 收购
    LinkedIn确认收购招聘推荐软件Careerify 拥有超过 3 亿用户的 LinkedIn 昨日宣布收购总部位于多伦多的 Careerify。公司成立于 2009 年,已有不少企业在使用 Careerify,其中包括 Deloitte, Groupon, Microsoft, SpaceX 和 Unilever。   Careerify 是款招聘推荐软件,可通过抓取员工的社交网络信息(像 LinkedIn、Twitter 和 Facebook),来发现他们的朋友适合公司的哪些工作职位。换言之,就是通过覆盖更大的人脉网络来帮助企业完成招聘工作。除此之外,Careerify 能及时通知本公司的员工,告诉他们公司有哪些新开放的职位,有助于将好的人才留住。   以下为Careerify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Harpaul Sambhi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封信件:   招聘推荐软件Careerify成立之初就心怀远大梦想:消除全球失业的同时让客户更有利可图更有策略。而如今,我很高兴的告知各位,我们被linkedin收购了(我们决定加入linkedin)。   我们创业之初恰逢最萧条的年代,那时候数以百万计找工作的人的求职经历用大海捞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于是,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抓取员工的社交网络信息,以此找寻并及时推荐适合公司空缺公开职位的最佳人选。   加入linkedin,是因为我们缺乏它那样的大数据。全球有大约超过三万多家公司的招聘是受linkedin的影响,仅注册人数就有三亿四千七百万,这么庞大的用户群可以让领英在求职招聘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我们非常兴奋能加入linkedin,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技术,能接触更大范围的人才。   与linkedin合作,Careerify不仅仅是专注内部流动性和招聘品牌,我们会更专注于更新人员推荐软件,为已有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再接收新用户。   回首过去,我们做出的这般惊人成就得益于广大用户,谢谢你们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些年来你们的长久追随和信任我们的目标,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就如俗话说的那样:事业与激情的结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们期待与领英团队的合作,来帮助用户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工作,找到与职位最匹配的人。   祝好! Harpaul Sambhi Careerify 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The Next Frontier: Careerify Joins LinkedIn Careerify was founded with a bold mission: to eradicate unemployment globally while making our clients more profitable and strategic. Today, I’m happy to share that we’ve been acquired by LinkedIn. We started this business during one of the worst recessions of our time, where the term ‘needle in a haystack’ reflected the job search experience for millions of candidates. In response, we developed a referral solution that looked at open job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nd scanned its employees’ connections on social networks in real-time to pinpoint the perfect candidate. We decided to join LinkedIn due to what we lacked – massive scale. More than 30,000 companies across the globe leverage LinkedIn for recruitment, and with more than 347 million members, LinkedIn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a much larger impact on job seeking and hiring. We are absolutely thrilled to be joining LinkedIn to accelerate our technology and connect talent with opportunity on a massive scale. As we work with LinkedIn, Careerify will no longer focus its efforts on internal mobility and employer branding. We’ll focus purely on further improving our employee referral software for existing customers, and will not be taking on new customers. Reflecting on this incredible journey, we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customers for their unbelievable support. You stood by us and believed in our mission throughout the years and there are simply no words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for that. As the saying goes, “It’s a beautiful thing when career and passion come together.” We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 LinkedIn team to help people find their dream jobs, and jobs find the right people. All the best, Harpaul Sambhi Careerify Founder and CEO    扫一扫,关注“  HRTechChina  “,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收购
    2015年03月17日
  • 收购
    SugarCRM收购销售管理应用Stitch,移动CRM再受热捧 // 提供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的公司SugarCRM昨天宣布收购销售管理系统应用Stitch,但是SugarCRM并未透露收购Stitch的具体价格。   SugarCRM开发了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拥有150多万用户的开源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Sugar,以高性价比的CRM解决方案成为同样提供CRM系统服务的软件巨头Salesforce的强劲对手。   Stitch是一款帮助销售人员跟踪记录客户数据和联系情况的iOS应用,号称能通过学习分析用户的行程、Email和CRM数据为用户提供“私人销售助理”一般的人性化服务。   之前Business Wire报道过SugarCRM在2014年业务发展迅猛、销售数据喜人,尤其是企业版的销量猛增,其2014年第四季度的平均订单规模相比去年同一季度增长了97%,而14年超过10万美元订单的再次订购额也和去年同比增长了55%。   SugarCRM这次收购Stitch也是希望增加自己在移动端的竞争力。看来未来移动端的CRM服务将是企业软件开发商的必争之地。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sugarcrm.com, businesswire.com]
    收购
    2015年03月10日
  • 收购
    全时收购视高,中国SAAS市场或将引爆 浓缩观点 这桩中国目前最大的SAAS领域的收购,使全时公司将占有中国国内网络会议行业市场80%的份额,极大提升全时在中国SAAS行业的竞争力,也给中国本土SAAS公司和B2B市场投资以信心。 《商业价值》注:2015年3月4日,北京创想空间商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时公司”)宣布以接近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深圳市视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高”)。   全时公司和视高分别是中国第一和第二大在线视频会议公司,这次收购不仅是在线视频会议行业的大事,更是中国SAAS行业市场将大规模启动的一个重要信号。   近5年来,美国资本市场对SAAS行业十分追捧。目前美国总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SAAS公司已经超过10家,而超过10亿美元市值的SAAS公司有近100家,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等垂直行业领域里迅速生长。   而这一轮热潮的开端,就始于2007年思科公司32亿美元收购在线视频会议公司WebEx公司,这被认为开创了美国SAAS行业的历史。随后,销售管理软件Salesforce公司的成功又将SAAS模式被迅速发扬光大,随后一大批SAAS公司声名鹊起,如人力资源和财务规划软件提供商Workday、开支管理软件开发商Concur公司、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定制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程序制造商Netsuit、基于云端的文件管理服务Box等等。 SAAS行业的整体市值也正在接近传统软件业,创立于1999年的Salesforce公司几乎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SAP公司总市值的二分之一,而创立于2005年的workday如今市值达到160多亿美元。 除了资本市场的追逐,软件公司也陆续花大价钱收购SAAS公司,如SAP公司在2014年花费83亿美元收购开支管理软件开发商Concur;Oracle早在2012年时以15 亿美元收购云客户服务提供商 RightNow;微软也在2014年初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云客户服务管理商Parature。早年间SAAS行业跟传统软件业还处于分庭抗礼的局面,如今SAAS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中国,SAAS行业市场还显得非常平静,成功的本土SAAS公司几乎没有。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人均占有率极高,中国B2C市场与美国市场差距并不大,给SAAS行业市场的崛起提供了土壤,资本力量的介入也会推动SAAS市场的发展。 全时公司一直被资本市场视作中国SAAS行业的领军者与先驱,其客户定位是世界500强以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产品重点是PC端及手机等移动端的应用。而视高公司的定位则是中国中小企业,产品主打会议室使用的视频产品。收购使全时的产品线得到了更好的补充和延展。在2014年全时还招募了WebEx在中国苏州的研发团队,同时在硅谷也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这桩中国目前最大的SAAS领域的收购,使全时公司将占有中国国内网络会议行业市场80%的份额,极大提升全时在中国SAAS行业的竞争力,也给中国本土SAAS公司和B2B市场投资以信心。   来源:本文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  作者:韩洋
    收购
    2015年03月06日
  • 收购
    Box IPO 之后第一单,收购 Subspace加强云端存储安全服务能力 根据 re/code 消息, Box 宣布完成对于 Subspace 的收购,一家位于 Berkelay 的 7 人创业公司。此次收购的具体金额尚对公布,可以从官方博客知道,Subspace 网站将会于 15 年的 4 月 3 日停止服务,而整个团队会加入 Box。   Subspace 成立于 2013 年,它为企业提供移动设备的安全服务解决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员工个人的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于一些医疗、金融产业的公司来说,有效地管理员工通过通过个人电子设备访问公司敏感数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安全问题也是目前 Box 正在考虑的重要问题,Box 已经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服务,例如锁定一些文件的访问权限等等。云端存储和移动办公是企业服务的趋势,收购 Subspace 将加强 Box 在云端存储安全服务上的优势。   此次收购之后,Subspace 的创始人兼 CTO Ben Kus 将会成为 Box 安全产品的负责人,创始人兼 COO Jon Fan 将会成为 Box 整个产品的负责人,而另一个创始人则会成为工程部的总监。   Box 于今年年初完成了自己的 IPO 之旅,并将自己的定位从云端服务存储商转换为“企业内容协作平台”,希望能够拜托云存储中间商的角色。在 15 年的 2 月份,Box 与 Office 达成合作,允许 Boxde 用户直接在存储服务中直接开启文档。Box 此次收购意味着这家公司在未来开始逐步通过小公司来完善自身的业务线,以及完成转型。   [来源:36氪,作者: 荔闽]
    收购
    2015年03月04日
  • 收购
    人称T客:2015年甲骨文最大一笔收购可能来自Salesforce 完成云端霸主的野心 来源:公众号“人称T客” 编者按:近期业界一直有传言说甲骨文计划收购Salesforce.com公司,交易很可能在明年之内完成。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说法,但考虑到两家公司目前在IT市场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两个CEO之间微妙的关系,并购并非没有可能。此次HRTechChina转载了人称T客的这篇文章,此篇文章从目前看来只是预测。那么甲骨文收购Salesforce:标题党还是不远的未来?   注:HRTechChina转载此文的目的只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文章观点并不代表HRTechChina立场。   // // // 转型云端已经成为每一个传统IT厂商的必然选择,IT巨头们也纷纷布局云端业务,但是收效甚微,很多的IT巨头们在过去的两年里开始展疯狂收购模式,据统SAP收购各类云厂商,但是依然无法实现云端突破,而甲骨文也不断尝试收购甚至将所有的架构进行90%重写,但是依然没有显示出霸主本色。   虽然甲骨文云业务在财报显示相当抢眼,但是相比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仍然没有达到甲骨文的预期。据甲骨文2015年二季财报显示,来自三个不同云领域的营收总计为5亿1600万美元,较之去年同期增长了45%之多。但这一营收在甲骨文的总营收当中占比非常小,一位数的比重——他们当季营收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这个增长幅度对于飞速发展的云端时代而言相然不成比例。 而甲骨文的CEO埃里森对于云端未来却相当满意并夸下海口:在下个财年当中,甲骨文的软件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订金营收将超过10亿美元。然而更让甲骨文的惊喜的是,甲骨文将打破Salesforce和Workday统治云端的格局,将在软件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销售总金额上与云市场领先者Salesforce.com相当。并且警告Saleforce等着瞧吧,我们的距离在拉近。我们正在追上他们,而且我们跑得很迅速。 对于甲骨文的挑衅,我并不认为这是甲骨文向Salesforce公开叫板,而更向是一次谈判战略上的提前预演,其实关于甲骨文计划收购Salesforce.com的传言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说法,但考虑到两家公司的渊缘和当前的市场地位收购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甲骨文完成对Salesforce的收购,其主要原因就是Salesforce想要在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之外拓展疆土,而甲骨文则能够通过Salesforce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云计算领域的地位。真正的实现云战略意义上的转型。 从目前云计算市场来看,Salesforce已经进入增长疲惫期,虽然Salesforce刚刚宣布FY15全年业绩,盘后股价飙升11%。FY15营收53.7亿美金,增长32%,是所有企业软件公司最快达到50亿美金营收的公司。 但亏损仍是Salesforce一道无法逾越的难关。Salesforce的CEO也深知这个道理,无论是股市还是投资人都不可能无限制对Salesforce不计成本的付出,那么什么收回投入,也是Salesforce出售之时。纵观全球IT市场,能够吞下Salesforce这个宠然大物的,非甲骨文莫属,SUN,BEA这样的巨头最后也不得不臣服于甲骨文的重金之下,Salesforce降贵屈尊也是早晚的事情。 另外,借助甲骨文的市场地位和渠道进行开疆拓土就成为Salesforce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也看到两家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直密切合作,更是在2013年6月双方签订了一份长达9年的合作协议,把双方的云计算服务深度整合在一起。 对于Salesforce.com来说,它打算在甲骨文Linux操作系统、Exadata技术系统、甲骨文数据库和Java中间件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 对于甲骨文来说,它将把Salesforce.com与自己的Fusion HCM and Financial Cloud服务整合在一起,并为Salesforce.com的应用和平台提供核心技术。Salesforce.com也将在公司内部采用甲骨文的Fusion HCM and Financial云应用。 可能有些人会说,甲骨文要人有人,要财有财,要技术有技术,要市场有市场,甲骨文根本不缺Salesforce这根肋骨,可事实证明,这么多年下来,甲骨文无论通过收购还是内部转型都无法在云端达到上占天神的高度,更别谈达到甲骨文其它产品线市场地位。 归根到底是甲骨文没有懂云的人,虽然甲骨文收购一些厂商,但是收购过来的人用不了两年就纷纷离开,并且外界一直认为甲骨文只是一个菜鸟玩家,并没有给予百分百的信任,这也是甲骨文一直在云端只见雷声未在市场掀起巨大风浪的原因。 所以就有国外的分析师预测:甲骨文将在2015年完成对Salesforce的收购,实现对云端霸主版图的拼接。甲骨文也需要Salesforce这样的产品重塑云端的市场地位,并且经过了这么多年实践,甲骨文也深知转型云端不是单单买几个公司就可以,也不是弄一堆人就能把云搞起来,他们需要salesforce这样的团队完成转身,而salesforce这个团队与甲骨文本身就深有渊源,还是原来的老部下,对Oracle的文化和产品都很熟悉,与其甲骨文收购十来家云厂商,还不如收购一家salesforce来得实际。另外,在未来领导甲骨文转型的时候必须也一定要有一个懂云的人。显然salesforce的Benioff比Larry Ellison更有优势,由此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测,就是甲骨文未来的CEO一定是能够帮助甲骨文在云端突围的人,所以在下一任CEO任职中,很可能会出现掌门人更迭的现象发生。 那么在回过头来看甲骨文CEO在财报上的讲话,就有点针尖对麦硭的味道,甲骨文明显是在告诫Salesforce,没有你们甲骨文一样可以改变云端市场格局,这样意淫也是争取在未来的谈判上拥有更大的回旋空间。即然收购是迟早的事情,那么就让我们静待甲骨文在2015年的最大一笔并购案的发生。
    收购
    2015年02月27日
  • 收购
    IT教育初创企业Pluralsight以3600万美元价格收购Code School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各种在线教育公司层出不穷的今天,去哪里学是个问题。而这类公司要想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就必须在专业性、内容规模等方面做大做强,大鱼吃小鱼成为必然选择。   因此,IT 在线教育公司Pluralsight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收购小型公司来完善职业 IT 教育培训完整生态链。今天该公司宣布以 3600 万美元收购另一家提供开发教学视频和实训的初创企业 Code School。   Code School 由 Gregg Pollack 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奥兰多。虽然 Code School 成立只有 3 年多的时间,但是 Pollack 为开发者提供 IT 教育内容的努力已有 8 年历史。现在 Code School 可以为开发者提供 JavaScript、HTML/CSS、Ruby、iOS 以及 Git 等的教学课程、视频以及截屏,有 web 版和移动 app,尤其注重实践培训,在编程经验有限的开发者中很受欢迎。目前其注册用户数已达 100 万,月活跃用户数为 4 万左右。   在去年 8 月获得了1.35亿美元的融资后,Pluralsight 的荷包很鼓。这已经是 Pluralsight 过去 18 个月 Pluralsight 进行的第 6 笔收购(其他 5 笔收购分别为评测平台Smarterer、创意教学 Digital Tutors、在线技术教育网站 PeepCode、开源课程教学网站 TrainSignal、截屏技术供应商 Tekpub)。此前 Pluralsight 提供的总课程数已接近 4000 门,除了面向 IT 专业人士提供教学内容外(月费 29 美元),Pluralsight 还面向企业提供内部培训课程(收取年费)。这次的收购必将进一步加强 Pluralsight 与其他对手如 Lynda、Skillsoft 等进行竞争的实力。根据 CBInsights 的数据,其估值已达 10 亿美元。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bits.blogs.nytimes.com, wired.com]
    收购
    2015年0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