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国内主流HCM/e-HR厂商点评(十):浪潮 其实这篇文章的存在非常勉强,大量的主流厂商或曾经主流厂商金益康、北森、嘉扬、施特维等排队接受检阅。 如果点评主流HCM/e-HR厂商,浪潮根本进入不了视野,如果是点评非主流HCM/e-HR厂商,浪潮能够光荣上榜第一位。   之所以选择点评浪潮,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最近在去IOE声浪中跳得最高的是浪潮,声称政府要求他们接管IBM小型机,于是紧跟着高调喊出“I2I(IBM to Inspur)”的所谓战略。且不说政府是否真的有明确指导意见这样完全有悖市场经济原则的指令,单单从技术分析,大量文字能够证明,I2I短期内只会成为L2I(Lenovo to Inspur)或者Y2I(Yonyou to Inspur),以目前浪潮的技术实力,能替换的也就是被联想Lenovo收购的低端小型机,或者被金蝶、用友之流已经蹂躏烂掉的信息化项目而已。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补课者可以去互联网上用Google,请牢记用的是Google搜索,一定能看到大段大段的理性分析。     偏安一隅,虎视全国 浪潮的本业或者基因,并没有明显的软件标志。服务器的代工历史加上国资委的背景,辅以齐鲁地区所谓“传统文化”的浸淫,造就了浪潮的产品研发战略以PPT画饼为主,销售战略以领导关注为王,市场战略以吸引眼球赚钱点击值为荣,客户服务策略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目标。   浪潮代表了一定的地域文化,粗放、中庸、乐观/自大、市场敏感度差。以GS产品为例,我第一次正面与浪潮碰撞是在2007年初的华北制药集团,那时候的浪潮产品除了基本的财务外,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却声称自己是完整的ERP套件。放下制药企业所要求的GMP等不谈,光是HR部分,能力素质模型、绩效管理、员工自助、职业规划、集团管控等,凡是市场上流行的词汇,它们都使出来了。恕我孤陋寡闻,满腹狐疑的我第一次听说浪潮还有e-HR产品,而且功能极其强大,让人叹为观止。   浪潮之所以选择GS系统研发,我认为当时国资委重视信息化,并且以信息化为衡量指标考核下属企业,是一个重要的起因。同样国资背景的浪潮,按道理最明白国资委的关注点和最想管控的着力点,但是重市场请产品的战略,让浪潮错过了国资委企业信息化浪潮的黄金时期。随着国外巨头SAP、Oracle和国内巨头用友、金蝶的攻城略地,浪潮产品先天不足,销售模式粗暴单一的劣势暴露出来,无论是本地企业巨头潍柴、山东黄金集团还是后起之秀的新兴企业海尔等,均被蚕食殆尽。一度以北京为基地试图覆盖全国的浪潮通软,也无力回天,除了一些军工背景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外,浪潮在市场收获乏善可陈。   浪潮,有浪无潮 浪潮声称自己是完整的IaaS、PaaS和SaaS的提供商,我想说你弄明白啥是PaaS和IaaS了吗?你的数据中心安全等级是多少?就凭国产这一条,就能说明是安全的吗?试问,三鹿奶粉从原料、生产、包装、存储、运输、销售,哪个环节是外国的?   做产品不同于做项目。产品需要伟大的架构师前瞻性思考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客户发展趋势,比如乔布斯之于苹果。而做项目则不同,项目只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即可。中国不缺乏人力资源,山东济南更是劳动成本低廉,靠人海战术做项目完全适合,靠人海战术做产品只能是死路一条。   IT的浪潮波涛汹涌,试图抢占制高点的浪潮,在没有深厚的产品积累和沉淀的时候,四面出击,既要替换IBM,又要替换SAP和Oracle。虽然从IBM、用友、金蝶等高薪挖来了不少人才,但是缺乏领先的产品战略、卓越产品架构师,光高薪不但解决不了产品研发问题,相反还会带来内部的矛盾和不平衡,偏安济南更缺乏互联网思维的冲击和洗礼,市场战略和销售战略以及云时代的服务策略落后,会加剧对前端产品战略的制约作用。   金蝶、用友,你们暂时可以无忧,浪潮只会掀起大的风浪,但不会引来新的潮流;   IBM可以高枕无忧,挖走的是技术销售人才而不是架构设计天才,短期内浪潮只会跟Lenovo陷入白刃战。   【文章来源:人才管理SaaS研究  作者:张月强】
    观点
    2014年06月16日
  • 观点
    过去一年使用过在线教育的网民占比较低仅为28.8%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已经发布的《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报告》用户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使用在线教育的人数少于30%,用户市场空间巨大。     近30%的网民使用过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成长空间巨大 艾瑞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使用过在线教育的网民占比较低,仅为28.8%。未使用过在线教育,但在一年内计划尝试的网民占比为42.1%。未打算使用在线教育课程的网民占比最高,为29.1%。   艾瑞咨询认为,目前虽然在线教育用户数占网民总数的比例较低,但潜在用户规模巨大。对于未打算使用在线教育的用户,艾瑞分析调研数据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对在线教育课程了解不够。     2. 偏好线下课程的模式。大部分网民觉得在线教育缺少实体课堂的氛围、与老师的交流互动有限,在选择课程时更偏好线下课程。   3. 不喜欢在线教育教学模式。首先,在线教育缺少监督机制,用户很难集中注意力完成全部课程。其次,教学内容枯燥,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学习兴趣。最后,课程传输过程中的音效和网速问题,让用户学习体验变差,影响网民的选择。     职业在线教育最受用户青睐,用户占比达38.6% 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职业在线教育颇受用户青睐,用户占比高达38.6%。语言培训紧随其后,用户占比为13.7%。公开课和高等学历在线教育的用户占比排第三位,为13%。   艾瑞咨询认为,职业在线教育受用户青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1.就业、择业难问题的凸显,让职场人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增加就业的机会。用户需求旺盛,特别是证书类的考试培训,受关注程度更高。     2.职业在线教育的学习时间和地点的自主性,满足了职业人群随时随地学习、碎片化学习的要求。为有大量的培训需求的职业人群提供新的学习选择。     艾瑞咨询认为,随着取消和降低外语考试分数试点的推广和国际化形势下对外语的强烈需求,语言培训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语言培训用户注重课堂交流和学习氛围,所以语言培训更多的需要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目前在线语言培训的重点在于运用数据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学习方法,同时配以模拟真实课堂的在线互动模式。     在线教育用户付费意愿较低,68.5%的用户愿付费用在500元以下 艾瑞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付费意愿较低,接受500元以下费用的用户占比达68.5%。而这其中近80%的用户接受的费用在100以下。接受500-1500元的用户占比为13.9%。   艾瑞分析认为,在线教育用户付费意愿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互联网充斥着大量的免费学习资料,为部分网民提供了免费学习的平台。受互联网免费模式的影响,中国在线教育用户的付费意愿不强烈。     2.大部分的在线教育课程质量较低,仅通过将线下的内容照搬到线上的形式授课,加之语音技术处理能力较低和网速慢的影响,更降低了在线教育用户的消费意愿。     艾瑞咨询认为,引导用户付费首先要解决的是精耕在线教育内容。以数据和网络语音传输处理技术为支撑,收集分析用户在线活动,精准推荐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进度,让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文章来源:199it】  
    观点
    2014年06月16日
  • 观点
    企业软件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Gartner 年初预测 2014 年企业软件市场规模从 2013 年的 3000 亿美元增长至 3200 亿美元。目前中国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仅占到世界市场的 1.27%,企业信息化相对落后意味着增长空间巨大。   IBM、SAP、埃森哲等海外 IT 巨头早已在中国长驱直入,它们的客户主要是金融、通信、能源等重点行业的大企业。而国产企业软件提供商有几种模式:外包公司帮助企业开发软件,卖的是开发和维护的人力,如中软、东软和浪潮;一种是软件即服务,标准化软件提供给企业,按年收费,金蝶、用友属于此列。在运营商、电子商务、服务业等行业还有着不少的垂直企业软件企业,它们吃掉了长尾市场。   未来企业软件市场的五个趋势 1、企业软件用户化(consumerization) 新一代企业软件的用户界面将变得更加美丽、易用。   2、企业软件云端化 过去微软、甲骨文、Adobe 以销售经过许可的复制件为基础,然而现在 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变得流行,诸如 Salesforce、Google Apps 和 Hubspot 等服务,它们提供了价格更低廉的选择;   3、CIO 众包化 过去 CIO(首席信息官)在企业的位置就像是帝王,他决定一个企业内部使用什么产品来协作。然而现在的情况发生变化,工具选择的过程,更多是由底而上。Dropbox、Lastpass 之类免费商业服务正在变得流行。   4、企业软件社交化 社交网络的一个好处,就是将社交关系扁平化。像 Yammer 这类工具,它将社交网络的风格带进了企业内部,也让企业内部的关系扁平化:工作小组见的交流不必越过办公室的墙、项目的管理能够以自然的方式进行。   5、商业计算移动化 SAP 的 CIO 曾经购买了 4 万部 iPad 供员工使用,这反映了越来越多人实际上将平板电脑带到工作地方。平板电脑让人不再被桌面电脑所束缚,通过云端化的企业软件,工作可以随时随地完成。   过去,ERP只是结构化的数据,而现在更多需要知道蕴含在语言、声音、图片与思想中的非结构化数据。未来,越来越多的数据会蕴含在统计当中。比如通过CRM,可以知道哪个产品好卖,哪个产品用户最喜欢。后来,又推荐哪些人来购买,顾客的喜好、评论也是一体化运营。企业做营销推广时,可以对转发、评论做出统计。   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在向互联网,向云计算、移动应用发展,传统软件公司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国内软件厂商需要重塑自己的产品、重塑自己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方能乘风破浪。(回复136获取更多软件行业资讯) 【文章来源:三影塔CIO之家】
    观点
    2014年06月13日
  • 观点
    2014企业招聘的九大热门趋势 企业招聘市场正在急剧升温,研究发现,九大趋势正在招聘领域凸显。 1、建立企业人才网络 LinkedIn的用户快速增长,Twitter、Facebook、Glassdoor的发展势头强劲,事实上你可以运用各种其他的工具来提升企业的雇主品牌。企业的招聘模式已经从“候选人关系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构建“人才网络”的模式。“人才网络”不仅仅是发布招聘信息的地方,还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地方。“人才网络”可以吸引企业的粉丝、候选人、员工、校友甚至客户。 这些“人才网络”(例如AT&T、微软、IBM等众多公司目前已建立了这种网络)提供多种类型的产品与服务,增强对潜在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吸引力。Avature、BraveNewTalent、Jobs2Web、OracleTaleo社交招聘云服务(原名SelectMinds)、Smashfly、XDHire等供应商均能帮助您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构建“人才网络”。 2、利用社交资源 当下,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候选人资料是招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些解决方案的最好典范是LinkedIn,LinkedIn将其招聘工具推销给人力资源部门。大部分招聘人员会告诉你,他们拥有一个LinkedIn招聘许可账号。许多招聘人员和我一样极度依赖于LinkedIn,但大家不再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个竞争优势,因为其他人也有它。 各种令人激动的工具接二连三地涌现,它们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现关键候选人。在技术领域有趣的工具包括Entelo、Gild、TalentBin和RemarkableHire,这些工具将网罗你所有的足迹,评估你的技术实力。这些公司挖掘你个人代码的帖子和其他社会信息来创建一份你的个人简介,根据社交数据对你的实际能力进行评级。   3、招聘人员是人才搜寻者 随着企业全球化和对专业技能需求的提升,招聘人员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希望招聘人员把心思花费在哪些方面呢?面试候选人?挖掘优秀的候选人资源? 高绩效公司的招聘经理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培训招聘人员如何面试),让招聘人员关注重要的候选人资源及候选人的初步筛选。招聘经理越重视对候选人的“评估”,越有利于招聘工作的开展。 在甲骨文,招聘是一门艺术。甲骨文的招聘人员专注于有限的工作领域,并且能够获得社交网络、广告投放和日程安排方面的行政支援。甲骨文对招聘人员的评估主要关注两个方面:战略性人力资源储备和吸引候选人的能力,这些候选人常常来自于竞争对手。在这个过程中,招聘经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与招聘人员合作挖掘候选人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估。   4、利用一系列新的评估方法 人类的评估方法不可能止步不前。像 Myers-Briggs这样的工具以及其他数以百计的性格或技能评估工具已经问世几十年了。今天,评估工具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云”的力量推动的,而且这在评估工具的创新方面似乎有爆炸性的影响。 在这一领域,炙手可热的公司包括Evolv 、Logi-serve、PeopleAnswers、SkillSurvey、Checkster(背景调查)、Smarterer(自定义技能测试)等,还有一些行业巨头,例如CEB-SHL、DDI、Hogan、Kenexa(目前已被IBM收购)、Korn/Ferry,、ProfilesInternational、 Wonderlic,等。只言片语很难对这个行业做出全面、公允的评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益增长的新供应商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验证测评,而且能够收集员工绩效数据,所以他们开始为企业提供实时反馈。 5、建立一个端对端的人才品牌 单一的“雇主品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我们看来,你真正的雇主品牌是每晚人们出门散步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对你的谈论,是发布在Facebook上的相关信息, 也可能是在Glassdoor网站上对你的抱怨,或是在或其地方与你相关的信息。 今天,高效的招聘人员就是一个杰出的营销专家,他需要创建一个以调研为基础的、真实的雇主品牌,并将其在公司网站首页进行推广(不仅在网站“职业生涯部分”)。绝大部分访问你的公司网站的人都是在寻找工作的求职者,所以你需要快速地抓住这个契机。 现代人才品牌的内涵是非常具体的、真实的、有限的——所以你吸引到的正是合适的人。(我们称之为创建一个“隧道”式的候选人模式,而不是一个“漏斗”式的候选人模式)。你没有理由需要去吸引那些对你所做的事情缺乏兴趣,对你做事的方式不认可的求职者。因此,真诚地与求职者进行交流,这将有利于你获取更适合的候选人并节省筛选的成本。 TMP、Futurestep、 Pinstripe、 Seven Step RPO以及 Kenexa等公司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企业可以借助它们以及业内的其他专业机构构建和传播一个引人注目的人才品牌。 6、现代化的申请人跟踪软件 不可否认,我们都对申请人跟踪系统缺乏好感。当你必须填写20个领域的工作申请表单时,你的脑袋肯定发懵。但是企业迫切需要这些系统。一些公司在这方面花费了数百万美元,他们试图使这套系统使用起来更便捷,对甄选候选人更有价值。(系统使用起来困难,并不总是其本身的错。)   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新一代的这类招聘工具正在兴起。这些招聘工具关注整个招聘流程的管理、监测招聘广告及相关活动,并创建一份详细的候选人简历。这些新工具包括新版本的Taleo(Oracle)、SuccessFactors、Lumesse、Tribepa、Jobvite、iCims、SilkRoad、Kenexa(IBM),Peoplefluent, Technomedia (Hodes IQ)、Bullhorn、XDHire以及许多其他的同类工具。 此外,以前ATS’s并不是很炫的应用程序,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其他所需招聘工具的平台。目前,ATS’s也成为了数据分析的平台。   7、让候选人有良好的求职体验 今天,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关注网站界面的友好性。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雇主的很多行为将损害他们的雇主品牌。例如,企业申请职位的网页存在故障,不向候选人提供反馈,候选人在面试过程中的体验不佳。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我们需要对公司招聘团队的网络推广能力进行评估,用“管理候选人资料”之类的工具不断改进招聘流程。如果某人在申请你们公司职位时有不愉快的体验,这一信息将在坊间迅速传开。 8、提供高价值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始涌现 招聘过程是纷繁复杂的,而且不同的岗位、地域、行业的招聘特点均有所不同。人才招聘行业规模达1,400亿美元,这个领域有众多的专家能够为企业招聘提供帮助。全新一代的提供高价值招聘服务的外包供应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将帮助企业找到关键岗位上的合适的人才。   我们以往认为,随着LinkedIn和其他在线招聘网站的发展,外部招聘和猎头公司会消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系列新工具使得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寻找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通常是专家)来帮助它们找到合适的人才。   9、大数据和大数据公司的出现 企业招聘中大数据的应用日益频繁。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分析领域的专家都是从分析招聘方面的数据开始着手的。你知道最有可能在哪里找到你的目标候选人吗?拥有什么背景和经验的候选人最适合做销售人员?哪些采购或招聘广告投放渠道是性价比最高的?   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领域的数据最丰富的公司包括:Broadbean、BurningGlass、LinkedIn、eQuest等。这些公司可以提供数据、工具及分析服务,帮助企业对人才招聘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提升企业的招聘能力。   如果你尚没有对你所在企业的招聘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你需要马上行动起来。注重招聘数据分析的企业的表现大大优于同行。对于人力资源领域的初创企业而言,招聘领域的大数据是最佳的创业切入点之一。   招聘领域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我们需要铭记的是在所有的人力资源、人才管理和领导力发展项目中,把“招聘合适的人放在第一位”。专注于招聘,你将成为更好的业务专家。   【文章来源:人力资本管理】  
    观点
    2014年06月11日
  • 观点
    在线招聘市场大变局 受到互联网革命的惊袭,在线招聘顺势而生。同样,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多变,在线招聘网站发展态势正遭受着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移动化及社交化等趋势的冲击与考验,但新时期里在线招聘行业的热度不降反增:从创新型在线招聘网站的巨额融资,到传统在线招聘网站的上市喧嚣,再到跨界平台类招聘网站在网络招聘市场的跑马圈地、近身肉搏,无一不透露着这一市场的魅力与潜力。   在线招聘市场格局变化多 据CareerXroads一年一度的《Source of Hire Report》(2013)显示,在美国,工作公告板(Job Board)并非大家人云亦云的“毫无生机”或是“一无是处”,而美国的在线招聘市场并不仅仅是当前炒的火热的LinkedIn的天下。相反,在大数据、移动化的浪潮下,它依旧活跃并进化着(如图)。 但从更广的范围来看美国的在线招聘市场,Job Boards的尴尬境况也委实让人有些心酸(图2): 从美国在线招聘市场格局的分布不难看出,以Monster为首的传统在线招聘模式正遭遇着无可避免的挑战:社交形态的LinkedIn、垂直细分的Dice以及作搜索引擎招聘的Indeed都以一种极为强势的态势杀入到在线招聘市场中。而相关数据也显示出,Monster的股价现已跌去80%,LinkedIn的市值却是Monster的三十倍,就连前程无忧的市值也是Monster的三倍。那么,中国的在线招聘市场又是何种景象?(图3、4)   从在线招聘市场格局的变迁来看,不论是国外的在线招聘市场还是国内的在线招聘市场的格局都已经被新形态所打破、革新,而当前的网络招聘行业仍然保持多元化的发展势头,这就是当前在线招聘网站的困窘:既面临着新型的创新类在线招聘网站的围攻,又需要提防同类型的传统招聘网站:Monster,SEEK(智联招聘母公司)、前程无忧等。   网站竞争力数据比较 通过分析在线招聘网站的网站竞争力数据可以清晰的明了:传统的工作公告板(Job Board)的网访问量大大低于社交型及搜索引擎招聘网站的访问量,但是两种类型的招聘网站在国内的流量排名却因市场、人文及社会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   2.财务数据比较     从2010-2013年的财务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营收方面:SEEK、LinkedIn以及前程无忧在这四个财年中都呈增长趋势,SEEK的营收始终高于前程无忧的营收,而Monster在经历了2011财年的强劲增长之后便呈下降趋势。但是将四家公司对比来看,LinkedIn从2012年开始营稳居四家企业之首,紧随其后的是Monster、SEEK及前程无忧。   运营利润方面:四家企业中仅前程无忧一直保持正向增长趋势, Monster与LinkedIn在2010-2013年的营业利润始终呈上下波动态势,而SEEK在2011年稍微下滑之后呈强劲增长趋势。对比来看,SEEK的营业利润始终保持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前程无忧,且前程无忧一直保持小步增长,而LinkedIn的运营利润在2012年赶超Monster之后在2013财年再次跌为最低。   营收增长率方面:四家企业的营收增长率普遍成上下波动状,其中LinkedIn的营收增长率始终高居第一,Monster始终保持最低营收增长率,但是2013财年除了LinkedIn的营收增长率大幅下滑以外,另外三家企业都呈小步增长趋势。   3. 不同在线招聘网站类型优劣比较 4. 盈利模式比较 以Monster为首的工作公告板(Job Board)的商业模式(图6)主要是包括招聘信息、建立数据库存取以及招聘媒体解决方案等。这类网站更多的是依托平台规模效应,需要吸引到足够多的招聘者和用户(应聘者)来发布信息和搜寻信息,进而提高其广告收入和付费用户,而且主导销售倾向的盈利模式:只是简单地搭平台,给企业和用户带来的附加值有限。 以LinkedIn为首的社交类招聘网盈利模式(图7)打破了传统招聘网站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拼流量贴广告的商业模式,其页面简洁无广告,使用方便信息准确真实等,按效果付费模式受到雇主青睐。 用户属性比较 6.本土传统招聘网智联招聘VS前程无忧 颠覆性变革原因:边缘突破而非正面竞争 在过去的观念里,不论何种行业,要与巨头竞争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们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有其最先进的资源、技术。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里,一起皆有可能:要与巨头竞争,需要拿什么与巨头竞争呢?那就是“边缘突破,而非正面竞争”。而在在线招聘这一市场中亦是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社交类的招聘网站与垂直细分的招聘网站都是从边缘突破,而非与传统的在线招聘巨头正面竞争。   那么,究竟社交类、新型的创新类在线招聘网站是如何边缘突破的呢?以LinkedIn为例,它是典型的商务社交网站,针对群体是白领,关乎职位、职业。而传统的JobBoards是用户为基础的,走平台基数路线,而且从开始就存在招聘信息模板化、不对称、招聘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下、用户体验差以及若弱化人才地位等先天不足。LinkedIn就开始定位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细分领域,抓住企业招聘这个拥有硬性需求的庞大市场,从改善用户体验的边缘开始,从社交一点点侵蚀在线招聘市场,通过社交与招聘的结合在发展中逐渐凸显优势,准确的自身定位、选对市场,从边缘开始颠覆性的突破(图8)。   同理,新型垂直类在线招聘网站也是从边缘突破——从专业化、细分化的边缘——领域开始,进而不断围攻:打破传统招聘行业以广告销售为导向型的商业模式,更加注重服务价值和用户体验。另外,由于传统招聘模式是以大众化为主的,中高端市场这一块甚至是空白的,这也为新型在线招聘机构提供了新商机。   【文章来源:招聘来源报告】          
    观点
    2014年06月11日
  • 观点
    HR们,Linkedin CEO韦纳教您管理电子邮件的7个方法 [摘要]HR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邮件,是不是常感觉杂乱的收件箱使你们心烦意乱呢?按照韦纳的这些方法去做,能非常高效地管理收件箱,电子邮件就不会成为负担。   作者:杰夫·韦纳(Jeff Weiner),Linkedin首席执行官。   我常常听到人们抱怨说自己收到的电子邮件太多,收件箱让他们感到心烦意乱。这种说法总是让我觉得惊讶,因为我的看法跟他们大相径庭。   经过努力,我已经把我的收件箱打造成了一个信息枢纽——我用它来和全球各地26个城市的4300多名员工进行日常沟通和信息交换。这并不是说我热衷于收发电子邮件,也不是说我从来没有在收件箱这件事上遇到过麻烦。   但是,这些年来,我已经找到了有一些非常有用的窍门。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我就能非常高效地管理收件箱,电子邮件就不会成为我的负担。   以下是这些方法的总结。如果你也有一些管理收件箱的好办法,不妨跟帖留言。   1、如果你希望少收到电邮,那就少发电邮 在我看来,管理电子邮件的金科玉律异常简单,那就是“少发邮件”。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在以前的一家公司里,当时有两个跟我合作关系非常密切的人要离开公司了。他们都很喜欢用电邮进行沟通,而且每天工作的时间也很长,因此他们发送了大量电子邮件。当他们在公司的时候,我们的电子邮件来往节奏似乎完全正常。只有在他们离开后,我才意识到,我收件箱里的邮件流量减少了大约20%-30%。   事实证明,不只是他们写的电子邮件让我的收件箱变得如此拥挤——我写给他们的回信,其他收件人或者抄送者写的回信也功不可没。   意识到这种状况后,我决定做一个实验:不随便发邮件,绝对有必要的情况除外。最终结果就是,我收到的电子邮件减少了,管理收件箱的任务变得容易了。一直到现在我都坚持了这个做法。   2、把一些邮件标记为“未读” 选中电子邮件,点击鼠标右键,会显示一系列后续选项。其中之一是“标记为未读邮件”。通过采用这个方法,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   由于可以把邮件标记为未读,我就可以快速翻阅收件箱,回复一些最紧急的事情,删除不相关的事情,并且把希望晚一点再处理的事情标记为“未读邮件”。这减少了我的工作压力,我不再需要马上回复全部邮件了(之前我害怕某个重要的电子邮件如果不马上处理,就会被我完全忘记,所以会马上回复全部邮件)。把邮件标记为“未读邮件”,也相当于列出了待办事项。   我希望在每天结束时,标记尽可能少的“未读邮件”,希望能把当天的邮件全部处理掉。但是如果当晚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会在第二天早上处理完前一天的“未读邮件”。   3、建立一种常态 过去几年里,我一直遵循着非常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早上5:00至5:30起床;花大约一个小时来处理收件箱里的邮件;然后看当天的新闻;吃早餐,与孩子们一起玩;锻炼;去办公室;回家;哄女儿睡觉;与妻子吃晚饭;然后放松,通常的放松方式是看电视(在播广告的时候,或者情节比较枯燥的时候,就处理我的收件箱)。   事实证明,当我坚持按照这个作息时间生活时,管理收件箱非常容易。然而,每次我对这个作息时间稍作更改(比如长时间外出旅行,或者有几天特别忙碌),处理收件箱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为这会等导致一种特别麻烦的“滚雪球”效应:未读邮件一日复一日地累积起来,产生了额外的压力。情况每况愈下,让我不堪重负。   我觉得,避免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就是确立一个日常作息时间表,并且坚持下去。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么做的,如果这个方法对富兰克林有用,对你也应该有用。       4、措辞要准确 语言很重要。在写电子邮件时要注意选择措辞,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你表达得越清楚明了,就越能避免混乱,因为如果邮件写得比较含糊的话,就会有人回信问问题,以便确认情况。把邮件写得清楚明了一些,你和你的团队才能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     5、把“收件人”和“抄送”分开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在发送电子邮件的时候,“收件人”和“抄送”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但其实不是。你需要区别对待它们。你给谁发邮件,你期望从谁那里获得回信?你要把他们放进“收件人”一栏。而谁需要大致了解一下情况,你就“抄送”给谁。     如果你不明确表示希望谁做出回应,你可能会收到一大堆回信。如果你只需要一个人回信,却在“收件人”一栏里填写了六个人,那么你可能就会收到六封不同的回信(出现六个不同的新主题)。     6、确认收到了邮件 这一条很简单:如果对方把你列在“收件人”一行,你就需要回个信,表示你已经收到了他的邮件。这种回信不需要写很长,话越少越好,比如就写“谢谢”、“明白了”、“有道理”就行。这样对方就知道你收到了邮件,你也不需要他再发送额外的信息或内容了,这样他也可以放心。     如果你不回应,对方不知道你是否收到邮件,这样一来,他们不仅会担心你是否收到了邮件,还有可能再给你发一封同样内容的电子邮件,而且这次还会抄送给其他一些人:希望那些人中有一个能够回应。抄送的人越多,你的收件箱就可能变得越拥挤。     7、有些事情需要在线下沟通 如果使用得当,电子邮件可以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生产力工具。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比如当你使用电子邮件来沟通非常微妙、非常敏感,注定要引起争议的问题时。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用电子邮件交流时,一旦出了什么岔子,人们开始变得意气用事,开始说一些绝不会当面说的话。我以前的一个同事称这种状况是“敲键盘的时候变得很英勇”。     如果你发现自己卷入了是非争论的电子邮件中,请帮自己一个忙:停止发邮件。然后,要么拿起电话,要么直接走到那个人的办公室去讨论。面对面的互动,可以提供电子邮件所缺乏的背景,有助于防止不必要的争论。     这些都是我多年来学到的、最宝贵的收件箱处理方法。每当我偏离这些做法时,我就一定会感觉很累……当我遵循这些做法时,电子邮件就会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富有价值的重大作用。       [文章来源:领英人物    责任编辑:jimmonzang]
    观点
    2014年06月11日
  • 观点
    腾迅或将在七月发布微信移动办公协同 据内部消息微信将在七月份发布移动协同办公平台产品,做为管理软件厂商和企业CIO的你又作何感想? 去年有很多人问我,腾迅会不会做企业级市场,其实腾迅一直都在做企业级市场,从BQQ到企业邮箱,腾迅从来没有放弃过企业级市场,他有企业客户80多万,就像很多人不知道360拥有企业客户近百万一样,所以大家不用却怀疑BAT公司会不会进入这个市场,他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只不过进入的程度不足以震动这个市场而已。 而随着360曲线进入BYOD安全市场后,让企业移动安全厂商大喊狼来了,百度CEO李彦宏也表示企业级软件将是一个大市场,也表示出他们对于企业级市场并非完全不放在眼里。阿里对于企业级市场从末死心,从阿里软件到现在的O2O,阿里一直在试图打通企业级通道,但是他们不会进入用友、金蝶等高端传统管理软件领域,新兴的企业移动互联网软件将会是BAT公司的最爱。 而微信则是最有可能也是真接进入企业级市场的杀手,其实在微信没有明确企业定位以前,就有很多厂商和企业CIO就开始基于微信进行移动协同办公开发,O2O也是最为经典的微信应用案例,而当企业级市场需求旺盛,微信在C端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也为微信走进企业级市场提供了各种可能。 微信用户增长停滞 根据 2013 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是 3.55 亿,2013 年第三季度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是 3.36 亿;而根据 2013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也就是按照此前腾讯对微信月活跃用户数的定义,当季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为 2.72 亿。也就是说,2013 年第三季度,只在微信游戏中心和朋友圈这两个功能上贡献月活跃度的用户数为 6400 万(算法:3.36 - 2.72 = 0.64 亿)。 按照 2013 年第四季度之前的月活跃用户标准,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在 2013 年第四季度已增长停滞,甚至还有出现可能环比下滑。微信用户的增长更多是是靠游戏刺激实现的,但微信也清楚靠游戏粘住C端客户只是短暂的,需要微信不断推阵出新,而要凝聚更加高质量的死党活跃用户,企业级市场是一条然选择。   第二、国外扩张国内激活 微信要想继续保持用户的高质量和高增长。扩展海外市场已成为一条必经之路,所以未来微信在C端用户将主要海外拓展为主。在国内基于饱合的情况下,粘合策略是一条上上之策,激活原有存量客户的粘性,同时激发潜在的用户市场。所以,企业级市场微信必进。只有进军企业级才能拥有更高质量的活跃客户。正所谓去菜市场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绝对不是腾迅的客户,而真正有潜力的客户一定在企业级。但仅靠微信即时通讯和游戏显然无法直达企业通路,所以基于微信的协同应用是最好的途径。   对手O2O策略给了微信启发 近日,微信的对手Line就发布了企业移动商务平台,旨在打通电商后端服务,从金流、后勤物流仓储,甚至是负责网络购物车嵌入的服务,可以帮且零售行业让商品销售到全球,而此次LINE的布局也恰恰掀起了移动商务大潮。   此前微信对于O2O这块支持力度一直不够,但是老对手Line的做法,可能会改变微信对于企业级市场的支持力度和服务,也会效仿Line的做法,开放更多微信接口,强化对于O2O的支持和企业服务力度,与商家和软件供应商的共同合作,以横跨移动支付及电子商务网购平台为目标,打造移动商务从前端到后端管理完整的企业商务平台。   而近日,微信发布企业移动协同平台的传言越来越真,据内部消息,微信将于七月份发布基于微信的协同办公平台产品。而微信在企业级的定位功能将会重新细化。   第一、微信在企业级的定位在腾迅将微信成立BG事业群后,就传递出来一些信息,微信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并包括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致力于打造微信大平台,这也意味着微信不再是简单的只是个人服务工具,而是拉开迈向企业级服务的门槛。打通从企业内外部业务,到O2O,支付一体化等企业移动业务产业链的结点。   第二、腾迅此前就发布过企业社交协同公测版,可是这个版本时至今日也没有对外开放,这款企业社交协同产品很可能会与微信协同办公平台进行融合。   第三、去年腾迅就开始频繁的约见纷享销售、Xtools、八百客、今目标、明道、金蝶云之家等专注企业级小微用户市场的厂商进行合作摸底,经过一年多的考查,腾迅没有跟一家有合作,而是为了自已发布新品做准备。   第四、微信不会做大而全的协同办公产品,将会采取应用+平台的策略,标配的移动办公应用,将邮箱、在线会议、电话、移动支付、通讯录、微云空间等能力开放给企业,让企业可以与微信的这些特有能力进行集成绑定,这样即可以保证用户的数据流程运作,又可以平衡用户对于微信办公的需求。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内部私有云应用和公有云应用的有机结合,即摆脱了以前微信不能私有化部署的安全性,又能享受到微信便利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第五、有业内人士表示以沟通为目的协同都干不过互联网企业,无论云平台,移动办公,但以管理为目标的协同互联网企业搞不定,管理太多样了。其实腾迅没有必要跟众管理软件厂商竞争,微信只是想保留在企业级市场的存在感。前端用微信,后端你用什么微信不会管,走什么的流程微信也管不着,但是你所有的办公操作都要在微信端完成。微信只提供标配能力和接口。微信正在打造前端为王,操作为王的用户界面。 【文章来源:人称T客】  
    观点
    2014年06月10日
  • 观点
    国内主流HCM/e-HR厂商点评(九):白金软件 白金、铂金、中华网软件、Aptean……   英文名叫Platinum的一款小型HRM软件,竟然有一连串的名字。   无心插柳柳成荫 铂金有纯正的外企血统。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仅仅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个办事处,跟随创办者的脚步,在早期的中国业务市场仍然是专注于财务软件。本地财务信息化推动过程中,碰到了工资核算的需求,与国外工资核算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分开的模式不同,中国需要二者能够整合在一起,于是需求催生了铂金在本地开发HR应用的需求。加之,国外市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本地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共同推动了铂金从1995年开始研发了Power系列产品。并在1997年正式注册了铂金(中国)有限公司。   无心插柳的铂金看到了eHR市场的迅猛势头,加大了研发和市场投入,于是从2000年开始,铂金攻城略地,俘获了大量客户。外企黄金的十年,正式铂金疯狂发展的十年,这也注定了铂金的客户结构为90%的外企客户。   风头迅猛的铂金遇到了刚在com泡沫中洗礼的中华网,于是二者一拍即合,铂金改名中华网软件。   刚改名的时候,客户和竞争对手很懵。中华网?它不是做门户的吗?怎么也来做软件?   弯道超车,也可能是弯道翻车 中华网收购铂金后,本以为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铂金HRM,但却事与愿违,铂金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人员流失、产品发展停滞、客户需求无法满足、客户满意度下降等。究其原因,作为资本方的中华网是主因,中国eHR市场份额不足是主因,资本方对行业的理解匮乏应该是核心原因。正是对行业的理解匮乏,导致根本无从引领行业发展,客户需求发生变革的时候,铂金历史定位的解决MNC基本人事操作目标仍然在刻舟求剑,没落是必然。   2012年,经历过痛苦挣扎的中华网软件,虽然有收购ROSS等的辉煌战绩,虽然有众多MNC客户的支撑,仍然无力支撑,于是选择了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Consona合作,组建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名字Aptean。二者合并后,HRM仅仅是单独的一块,SCM等众多产品充斥其中。好的方面是二者是互补关系,坏的方面是,精力有限,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中国的软件市场本来竞争就无序。   合并后的铂金并没有主打Aptean的品牌,反而将自己原来很容易读错的铂金干脆改为“白金”,于是在前几天的北京HRA会上,能够清晰的看到白金俩字,而很难再寻觅到中华网软件之类的字眼。也许,铂金的人走光了,再叫铂金没有意义。也许,痛定思痛,更聚焦在通俗易懂的名字才能重拾辉煌。   产品,仍然是产品 铂金的优势其实非常明显,那就是产品的灵活性和对中国客户的理解。以中国的人事政策法规为基础,能够满足在华外企的合规性要求;以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为目标,能够帮助在华外企更好的猎取人才、服务业务;不设置复杂的流程,不追求花哨的界面等,更容易满足HR管理者好用、实用的基本需求。   但是中国客户最大的问题不是需求,而是需求的不理智或者不成熟,以至于大而全、高大上、浮华的需求层出不穷,以平民化、专业性示人的铂金,一定是觉得“欲壑难填”,勉力支撑也许是短期内不变的主题。   【文章来源:人才管理SaaS研究     作者:张月强】
    观点
    2014年06月10日
  • 观点
    以 IM 切入万亿级企业服务市场,imo 云办公室要基于强黏性,做企业服务的入口 同我们之前报道过的今目标一样,imo 也是走的利用普世功能搭建平台,吸引企业用户,以平台为基础,做增值服务 “App Store” 的路线,但 imo 选择切入点是 IM 。   成立自 07 年 3 月,10 年底试运营,12 年 8 月正式上线,imo 花了四年时间打磨产品,11 年获得 2000 万人民币天使投资,之后拿到来自金沙江、UMC 和上海市科投的 1000 万美金融资,目前融资总额已经超过 1 亿人民币。目前团队在 110 人左右,Base 在上海。   对 imo 最简单直观的理解是,它最核心、也是最底层的功能就是一个企业版的 QQ,员工可使用邮件、短信、传真等传统的办公沟通方式,也可以选择即时的文字、表情、语音视频等。企业可以给每个新入的员工分配一个账号,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关系链中,员工可以通过 imo 同企业内部员工沟通,也可加入外部人员 imo 账号,同外部成员联系。除此之外,imo 也会提供非常轻量级的比如电子公告、投票、会议通知等。   而基于 IM,imo 会打造一个类似企业 App Store 的企业服务市场,这个市场不仅会提供 OA、CRM、ERP 等企业日常所有的工具和应用,满足企业用户的日常办公需求。同时,它也会提供比如企业快餐订制、企业培训课程、差旅途中会碰到的订酒店、订机票等企业 O2O 的相关服务。目前 imo 接入的第三方服务包括电子传真、网盘、审批、视频销售管理和外勤管理等非常通化的工具和应用,未来会新增更多行业化的第三方服务。   目前 imo 公有云有 PC 客户端、web 网页版、iOS、Android、Mac、Windows 版本,同时面向大中型企业提供私有云部署版本。   盈利模式方面,imo 的收入来源可分为三类:1. 基于沟通协同方面。目前 imo 面向企业提供三个版本,不同的版本,其功能不同,三个版本采用 SaaS 模式收费。2. 基于 imo 平台,给企业提供第三方的增值服务,同第三方分成。3. 企业 O2O 服务模式,引入快餐、培训、机票酒店预订等第三方服务,imo 导入流量,两者分成。   类似 imo 的项目包括 Worktile、Teambition、今目标、Tower.im 、Moxtra 等等。   从 IM 切入的风险在于,它很容易被 QQ 等更加大众化的产品替代。在这一点上,imo 的解决方案是基于 IM 之上的轻量级办公工具和应用,以及统一入口。   imo 创始人乔月猛在采访中跟我说:“目前 imo 在 IM 的基础之上给企业提供日常办公所需的工具和应用,比如传真、视频会议、发短信、网盘、审批、差旅管理系统等等。同时,接入到 imo 上的第三方应用,在员工登陆 imo 之后,这些工具和应用都会自动登陆,所有这些工具和应用的信息,也都会推送到 imo 这个工作平台上。所有的应用和工具,都是统一入口,一键登录,这就是所谓的统一入口。”   而员工会使用 QQ 做同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一点在 imo 上也得到了解决。当新员工纳入到公司内部的关系链中后,其所使用的功能,公司都可进行设限,而员工所添加的外部联系人,都需要经过其直接上司进行审批。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使用 QQ 作为 IM 时存在的管理问题。   乔月猛在采访中笑说,没有极强黏性的功能,基于该功能之上做平台是没有意义的。以 IM 为基础的企业服务,尽管很难个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真的要做一个高粘度的产品,只有 IM 可以做到,无论是 PC 时代的 QQ 还是移动时代的微信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据乔月猛介绍:“目前 imo 的日活占整体用户的 70%,87% 的员工会同时在线,当日平均发送消息数为 33 句,平均每天的使用时长为 9 小时。付费用户已经超过 20 万人。”   谈及目前的企业服务市场时,乔月猛说,目前国内的企业服务市场近乎一片荒芜的状态,43% 的企业甚至连基础的沟通平台都没有,企业 IM 可能算是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而基于 IM 之上的企业协同服务、管理软件等线上服务,这个市场在千亿级,而类似机票酒店快餐等企业与企业之间这种 O2O 服务加起来,更是在万亿级。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果子]  
    观点
    2014年06月10日
  • 观点
    信息化步入云端应避免六错误 越来越多的企业CIO们相信正确实施云计算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又能够削减基础架构的成本。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有不少企业将其很大一部分经营迁移到云中。但是,虽然很多企业准备“步入云端”,但并非所有的企业会得偿所愿。因为企业有可能犯下面的几个错误:   1.没有选用适当的云模式   准备迁移到云中的企业可以从以下云模式中选择:公共云是由云供应商所拥有的云,并在多用户和PAYU(随用随付)基础上提供给企业使用;而私有云是企业自己拥有并部署和用于企业内部的云;而社区云是由多个公司所共同分享的云模式,这些公司往往来自同一行业;混合云兼有上述各种云部署模式的一些特点,它可以使应用程序和数据轻松地从“一朵云”移到“另一朵云”上。   每一种云部署都有其优势。在选用哪种云之前,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企业希望迁移到云中的应用程序的关键程度、合规问题、必需的服务水平、负载的使用模式,以及应用程序与其它企业功能的集成程度。   2.没有将云安全与公司的安全策略结合到一起   企业的云安全和公司的安全策略必须整合起来。企业不应当为云构建一种新的安全策略,而是扩展当前的安全策略,使其适应云平台。在为云计算而修改安全策略时,企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数据存储在哪里、如何保护数据、谁可以访问数据、合规问题、服务等级约定(SLA)等。只有正确实施云计算,它才能成为企业改善安全策略和整体安全状况的一个良机。   3.指望云服务供应商的安全性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因为你用了云服务供应商,数据就自动安全了。你需要全面调查供应商的安全技术和过程,并检查供应商如何保障企业数据及他们自己的基础架构的安全。企业尤其需要关注如下方面:   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可移植性:供应商是否允许你将现有的应用程序、数据和过程导出到云中?你能轻松地将这些导入回来吗?   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性:服务供应商如何从物理上保护其数据中心?他们使用哪种类型的数据中心?他们的数据中心操作员得到过怎样的培训,有什么技能?   访问和操作的安全性:供应商怎样控制对物理机器的访问?谁能够访问这些机器?它们如何管理这些机器?   虚拟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云架构是效率的关键。企业应当查明独立的组件(如网络节点、存储节点等)是如何构建的,还要调查这些组件的集成和安全保障方法。   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性:为实施策略,云解决方案必须支持由企业自己定义组、角色,要有精细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还要有正确的口令策略和数据(静态数据和传输的动态数据)加密。   4.认为企业不再为保障数据的安全负责   不要认为将应用程序或系统外包出去就意味着企业就对数据泄露不负责任了。企业必须理解自己仍对客户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换言之,公司的老总要对数据安全负法律责任。   5.监督不力   自动化是云安全最受欢迎的方面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部署云之后就可以不重视管理责任。相反,企业需要通过网络和云安全解决方案来保持监视和监督功能,以保证云计算和云安全的长期性能。   6.一成不变的策略   许多企业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编制了详尽的云安全策略,然后就束之高阁,再也不去修改其内容。在这个技术经常变化的网络时代,威胁会不断地演变和激增,企业需要虽不一定做到高屋建瓴,但必须能够积极主动。经常全面检查云安全策略会减少未发现漏洞及相关危害的风险。   【文章来源:三影塔CIO之家】
    观点
    2014年06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