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as
    再见,SaaS——你好,CaaS 导语:采用新的CaaSi模型,软件客户就能同时享受预置软件世界和SaaS世界两者的最好福利。对部署花费有完全的可见性,对自身数据有完全拥有权,能将安全紧紧掌控,也有使用资本费用会计的灵活性。 随着从初创公司孵化器到专注于SaaS的后牵引风险基金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建立,SaaS已经成为了一时风行的正统主流。SaaS统领风骚15年之后,我们确实不得不问一句:SaaS化还剩下什么?在很多产业,我们目前正处于那些基本提供同样工作流的软件的第3或第4次迭代循环中,比如紧随Workday而来的Namely和Betterworks。新入者只能瞄准像建筑业和能源产业这种反应迟缓的老旧行业中的垂直链条。因此,问题来了:下一步是什么?   容器即服务(CaaS) 关于Docker容器的议论当然不少。将应用、微服务及其配置从底层Linux操作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能力相当具有吸引力。建立在像Docker Swarm和谷歌Kubernetes容器集群管理系统之上的业务流层使得管理和规整容器集群更加方便了。   三家主流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谷歌和微软,都在其业务中加入了CaaS(容器即服务),允许任意Docker容器在他们的平台上运行,填补了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之间的空白。IaaS要求更多的系统权限和配置,而PaaS通常在语言支持和库上非常有限。   容器在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有一段时间了。前太阳微系统公司软件组主管Bill Coleman最近让我想起:早在2005年,Solaris操作系统就已经提供了容器。若说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改变,那就是新一代Docker驱动的容器拥有广泛的支持且易学易用。既然如今已有了一套管理和部署应用的标准方式,彻底改造云软件分发的方式也不是不可能。   CaaSi对SaaS 进行前景修补 想象一个你可以购买软件或租用应用,然后在自己选择的公共或私有云上运行的世界。就像SaaS,软件由厂商自行维护。但你可以拥有和控制自己的所有数据,包括来自厂商的访问。   由于软件托管、管理和更新的错综复杂性,直到最近,这看起来都还像是在白日做梦。但现在,我们几乎就要梦想变现实了。只要加进一些小小的增量改进,CaaS就能进化到CaaSi——独立软件厂商容器即服务(Containers-as-a-Service for ISVs)。   无论是在公共云还是你自己的私有云上,厂商都有管理和更新容器的权限和密钥,并且是按照你的计划安排而不是他们的。但是,如果没有你的明确授权,他们是不能访问你的数据的。   采用新的CaaSi模型,软件客户就能同时享受预置软件世界和SaaS世界两者的最好福利。当客户购买软件,就像买预置软件似的,可以对部署花费有完全的可见性,对自身数据有完全拥有权,能将安全紧紧掌控,也有使用资本费用会计的灵活性。也正如SaaS可做到的那样,客户能够将购买规模缩减到必要的程度,并且从厂商自动接收更新。   在CaaS/i世界中想要提供类似级别的功能,客户大概需要选择允许匿名收集他们的数据使用情况以便从分析结果中获益。但是,与其说这是个缺点,不如说这正是精华所在:厂商必须先征得客户同意,而客户也要控制他们自己的敏感数据。   来源:快鲤鱼
    saas
    2015年08月11日
  • saas
    HRTech一周(7.27-8.02):SaaS是一种趋势,但也竞争火热 HRTechChina编者按:以下是HRTechChina为您整理的上周(7.27-8.02)人力资源科技行业精彩动态。每周的人力资源科技行业一周动态我们将分为三个板块,分为一周热文、一周融资/收购报道、以及一周产品报道。    上周的一周热为saas话题占据了2篇,看来SaaS的确是一种趋势。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道,到2016年底,对SaaS的投资有可能上升到780亿美元。SaaS当前正在向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以及A / B测试这些领域渗透,所面临的区域竞争者的数量也随之与日俱增。   关于招聘第三方,奶兄为大家带来了7月下期动态。上榜的分别有猎公社、内聘网、友谱、见招、一米网络、拉勾网、无忧精英等招聘第三方。    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一周热文 【招聘第三方】2015年7月动态(下期)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7月下期将为你带来猎公社、内聘网、友谱、见招、一米网络、拉勾网、无忧精英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7月份下期的动态的关键词是上线、融资、战略升级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88     亚洲市场大浪淘沙,这5家SaaS公司值得借鉴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道,到2016年底,对SaaS的投资有可能上升到780亿美元。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踏足了SaaS领域,想要从中分一块蛋糕,但是作者这里只列出了五家公司。这五家公司从很早就进入了这个领域,SaaS从新生事物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他们功不可没。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287   暴雨将至,“职场社交”大战略态势分析:攻略地图、精准进击 近日,领英中国独立开发的职场社交产品“赤兔”上线,意欲打造最懂中国职场的社交产品。此前,脉脉的地铁蓝色风暴刚过,钉钉“钉一下”的特色企业沟通正引热议,而会会、名片全能王、和聊、微人脉、脉圈、好好约等主打移动端的产品也都磨刀霍霍,一时之间“职场社交”这一战场风云突变,大有恶战爆发之势。而赤兔作为“洋公司”再创业杀出的本土产品,究竟是上演Uber对本土专车平台的打压,还是变成易趣对淘宝的悲剧?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299   最成功的SaaS企业类别有哪些? 在每一家SaaS初创企业的销售过程中,都有一件事情在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决定。这就是SaaS消费者的预算。SaaS企业在很多不同的领域在提供服务,究竟哪个领域的SaaS企业能够赢得最多的消费者?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27     推荐阅读:经纬投资左凌烨谈企业应用服务之道 经纬在三年前开始系统化地投资企业服务,到今天为止投资的公司已经接近30家,未来还会更多。相信到2018年,中国企业服务市场会诞生出第一批估值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这篇文章是由经纬投资左凌烨,他给大家谈了谈企业应用服务之道,推荐给大家。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43      一周融资/收购报道   华云数据宣布C轮融资1亿美元 考虑在国内上市   7月28日消息,华云数据CEO许广彬今日正式公布,华云数据C轮融资顺利完成,获得海通投资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   华云数据是综合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成立于2010年。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11     金融垂直招聘平台“职业梦”完成 A 轮近千万美金融资 金融领域垂直招聘平台“职业梦”宣布完成 A 轮近千万美金融资,长安私人资本领投,乐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Infinity Ventures Partners(IVP) 和 3 名金融机构高管跟投。   “职业梦”早期是一个金融领域的教育平台,今年开始转型金融领域的垂直招聘平台,定位包括应届生、实习生在内的 5 年工作经验以下金融从业者。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55      企业营销自动化企业Radius完成Peter Thiel领投的5000万美元D轮融资 由 Facebook 的第一个实习生 Darian Shirazi 创建的企业营销自动化企业 Radius获得由Peter Thiel 的 Founders Fund 领投的 D 轮 5000 万美元的融资。 截止到这次融资,Radius 已经获得了总共 1.25 亿美元的投资。   Radius 围绕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客户展开 B2B 营销自动化服务。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60     国内一周产品报道:   兼职地带 网址:http://www.jzdd.net/ 创立时间: 2003年 创始人:徐丹和尹啸天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275 简介: 兼职地带以全面颠覆大学生兼职就业现状,杜绝欺骗为使命。致力于为企业输送培养优秀的兼职人才,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大家由普通在校大学生向成功求职者过渡。     优企宝 网址:http://www.youqibao.net 创立时间: 2015年1月 创始人:孔小兵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20 简介: 优企宝是一个微信第三方应用开发平台,基于微信的提供移动互联网企业服务应用。南京酷羊网络科持旗下产品。    人啊人职业定位 网址:http://www.renaren.com/ 创立时间: 2014年8月 创始人:温建林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29 简介:人啊人职业定位是一个专注人才测评的网站,基于荣格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大量用户进行访谈并总结分析数据后,总结出具有原创性的十二维度分析方法对用户进行职业测评和规划。      美洽 网址:http://www.mobilechat.im 创立时间: 2014年5月 创始人:黄海波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296 简介:MobileChat是一个基于智能手机浏览器HTML5的客服平台,帮助企业提供移动营销服务。成都锦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Teampel 网址:http://teampel.com/index.php/zh-CN/ 创立时间: 2003年7月 创始人:陈实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23 简介:Teampel是一款企业级项目导向型即时通讯软件,旨在协助企业提高项目协作与沟通效率。      爱关怀 网址:http://51guanhuai.com/ 创立时间: 2014年6月 创始人:杨健伟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42 简介:爱关怀是一个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员工关怀服务的在线平台,包括福利商品采购、节日主题活动、在线福利发送等诸多服务功能。深圳爱关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办公逸 网址:http://www.bangongyi.com 创立时间: 2015年2月 创始人:刘建华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36 简介:办公逸是企业办公应用平台,它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微信办公彻底贯穿于企业办公管理的各个角落。      薪朋 网址:https://incentivepower.firebaseapp.com 创立时间: 2014年12月 创始人:张英男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8367 简介:薪朋是一家提供云端薪资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该系统是基于企业云平台 com,由 Bluesoft研发。      
    saas
    2015年08月03日
  • saas
    服务过世界 500 强,薪酬管理 SaaS “薪朋”想用同样的技术伺候创业公司 每个人力资源 SaaS 和它的投资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从薪资发放、社保代理、绩效管理中的某个单点切入,完成向薪酬福利管理的全面转型。在代缴社保之余,平台上已经能向员工卖粽子、卖办公用品,提供个人金融服务的“金柚网”就刚刚获得了华映资本、红杉资本 7000 万人民币 A 轮融资。   跟切社保的前辈们相比,“薪朋”做得比较直接。他们直接为企业提供薪金对账单、薪金计算服务,帮助 HR 快速发放工资与福利。企业能够把“薪朋”提供的“薪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员工利用“薪币”能够偿还信用卡或兑换电商购物券。另外,“薪朋”还会帮助企业提供给员工礼品卡、差旅、电影票等福利。 “薪朋”从 2012 年就开始为企业提供基于 Salesforce 云平台的薪酬发放管理的服务,已经拥有成熟的企业级产品,主要客户是惠氏、拜耳、诺华等大型公司,其服务能够集成到这些公司的其他业务系统中。今年开始“薪朋”开始开发针对 10 人以下小微企业的免费版产品,“让中小企业也能够用上相似的服务”,用创始人张英男的话来说是,“企业版解决了生存问题,免费版争取的是未来。”   张英男的思路其实是很多过去几年做大企业定制企业服务公司转型方式的缩影。为京东提供融合通信办公服务的“第一企信”周四更名为“工作宝”,主要针对中小企业提供永久免费的云平台服务,但也保留了私有化的定制服务。   个人认为,在“金柚网”、“51社保”们已经完成 A 轮融资的情况下,现在“薪朋”们再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圈大量的小微客户难度会成倍增加,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对第二集团选手的支持会打折扣,另一方面是目前北上广深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一个可能的弯道超车的办法就是抱平台的大腿,毕竟“金柚网”、“51社保”们苦哈哈的推市场时,微信还没有企业号、阿里还没有牵住用友的手。   “薪朋”是 Salesforce 大中华区首批独立软件开发商,2013年主数据产品被纽交所上市公司 Veeva 收购。创始团队中,CEO 张英男和 CTO 赵昕都是连续创业者,前者曾任职于强生制药;后者曾任职于松下电子。聘有大数据专家熊辉、金博作为顾问。   来源:36氪     作者:饭遥
    saas
    2015年07月31日
  • saas
    最成功的SaaS企业类别有哪些? 导语:SaaS企业在很多不同的领域在提供服务,究竟哪个领域的SaaS企业能够赢得最多的消费者? 本文作者是Redpoint Ventures 联合合伙人汤姆斯 汤古茨——主要关注软件投资领域。加入Redpoint前,汤古茨曾任Google 广告投放项目经理一职。完成机械工程本科与工程管理硕士学位后,汤古茨与朋友共同创立一家小型SaaS服务公司,主要针对法律事务所提供SaaS软件支持服务。 在每一家SaaS初创企业的销售过程中,都有一件事情在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决定。这就是SaaS消费者的预算。SaaS企业在很多不同的领域在提供服务,究竟哪个领域的SaaS企业能够赢得最多的消费者? 要想回到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面对不同市场的软件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根据买家的不同,我将所有已经上市的SaaS软件企业分成了大约50个类别。 结果显示,HR服务类的SaaS企业和销售类的SaaS企业市场规模最大,分别达到了50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针对IT部门的SaaS企业,其市场规模为400亿美元;排在第三的是财务和营销类SaaS,市场规模为100亿美元。 如上表所示,在销售类SaaS企业中,目前毫无争议的霸主为Salesforce,他们占据了这个类别总时长规模的92%。需要注意的是,将Salesforce完全归入销售类SaaS似乎有一点不妥,毕竟他们也提供营销和客户支持方面的服务。但是无论如何,这家公司的最主要营收渠道还是销售服务。 Zendesk,在客户支持领域,这家企业占据了总市场份额的77%。还有New Relic、NetSuite和LinkedIn等SaaS企业,他们在各自类别中所占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了50%。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会出现这么样的改变?我猜测销售类SaaS将会一直在所有类别中占据前两名的位置。因为,如果一个软件能让销售团队更加有效率,而且投资回报率很好,那么它就永远不会缺少买家。还有人力资源SaaS服务,企业永远都需要做招聘工作,如果一个工具能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和质量,那么一定会有企业花钱使用它。 令人惊讶的是,营销类SaaS服务如今似乎并不是那么受人欢迎。Gartner预测,截止到2017年,企业CMO花的钱将会超过CIO,这对于营销类SaaS企业来说,应该会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份分析有一个盲点,那就是它并有统计SaaS收购的总值。如果我们算上金额最大的6笔收购,那么这个市场还将添加500亿美元。我们发现,在这6笔收购中,有3笔都是人力资源类SaaS企业:Taleo(18亿美元)、Kenexa(13亿美元)和SuccessFactors(36亿美元)。 这些潮流非常有趣,但是我们很难用其来预测未来。在未来几年内,一些新的SaaS企业或许将会持续出现,甚至会不断壮大最终上市。届时,SaaS行业将会变成另外一番景象。    
    saas
    2015年07月29日
  • saas
    亚洲市场大浪淘沙,这5家SaaS公司值得借鉴 到2015年底,软件即服务 (SaaS) 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估值很可能达到43亿美元,而在2008年,该市场估值只有3.8亿美元。SaaS当前正在向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以及A / B测试这些领域渗透,所面临的区域竞争者的数量也随之与日俱增。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道,到2016年底,对SaaS的投资有可能上升到780亿美元。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踏足了SaaS领域,想要从中分一块蛋糕,但是我这里只列出了五家公司。这五家公司从很早就进入了这个领域,SaaS从新生事物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他们功不可没。   在线客户服务平台Freshdesk  2010年,印度金奈人Girish Mathrubootham 和Shanmugam Krishnaswamy联合创立了Freshdesk,这个是一个在线客户服务平台,让企业和客户在各渠道均能便捷互动,包括手机、电子邮箱和社交网络。这是第一家获得Google Capital( 谷歌风投)支持的印度公司 。从2014到2015年,Google Capital、 美国顶尖对冲基金Tiger Global以及世界五大风投公司之一的Accel Partners总计向Freshdesk投资了8100万美元。   Freshdesk致力于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它在145个国家都有用户基础,最近的一年里更是拥有了4万名企业客户。   Wingify Wingify于2009年创立,其产品VWO,是一款转化率优化工具,也是一个A / B测试平台。它会将网站设计成两种风格,两个版本网站的流量也会分开计算,这样你就可以看出哪一种更受欢迎。VWO还会提供一定技术支持,让用户可以对网站进行调整,做一些个性化设置,进行网站优化。网站风格非常重要,说不定你改一个字体,就能影响到销售额,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Wingify创始人Chopra对用户留存率和产品易用性非常重视,他会不断接受客户反馈,反复打磨产品。   VWO推出后短短18个月,Wingify就获得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收入。   去年9月,这家初创公司收购了网站产品意见反馈平台Concept Feedback,Concept Feedback有一批网页设计和用户体验专家,正是Wingify所需。很多企业使用Wingify的产品提升了下载率、注册量和网站销售。目前已经有80个国家,4000左右的用户在使用VWO。   TradeGecko 这家新加坡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Cameron Priest、Bradley Priest以及Carl Thompson联合创立。TradeGecko主要是向企业、生产厂商、批发商以及大部分零售商提供进销存管理软件。近期,该公司获得了来自NSI Ventures 以及Jungle Ventures的650万美元A轮投资。   在过去的三年里,TradeGecko获得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万名客户。TradeGecko的目标是,取代当下风行的企业资源规划,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库存管理软件。该公司整合了电子商务网站和财务管理软件,包括目前市场上最好的用于个人计算机的小型商务财务软件QuikBooks,把库存管理服务集成到一个平台上。TradeGecko已经在电子商务领域和Amazon、Magento(专业开源电子商务系统)以及Shopify(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平台)达成合作。打个比方,如果一家企业在亚马逊完成了一笔销售,那么库存列表就会自动更新。   SignEasy SignEasy,2009年由Sunil Patro创立,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创业公司。它让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以及网络签署并填写文件。用户注册应用之后,即可实现电子签名,你可以选择手指触摸输入,也可以使用手写笔来一个漂亮的签名。   为保安全,SignEasy还集成了苹果的指纹识别系统,以此作为身份验证的一部分。该应用提供免费下载,但用户也可以选择程序内购买,比如支付5美元,就可以每年签署十个文件。SignEasy在150个国家拥有超过5万名付费用户。   Hoiio 2007年,Ong Kok Choong在新加坡创立了Hoiio。这家创业公司向企业提供云通信服务及应用,当然,你得先订阅它。Hoiio推出了很多应用,像通信应用、合规应用以及人力资源应用等等,它的目标是让用户花最少的钱,享受最高的工作效率。不过,其中有些应用是要另外付费的。   用户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性来订阅Hoiio的服务。Hoiio向开发人员开放了应用程序接口,让他们可以直接访问语音和短信服务,避免成本的重复投入。该公司还推出了 Hoiio Live,这是一个基于云服务的电话簿,有了它,用户就不必随身携带名片这么麻烦了。目前已经有5000家企业使用Hoiio提供的服务。   5 SaaS startups that have withstood Asia’s test of time The software-as-a-service (SaaS) market valuation in Asia Pacific is set to reach US$4.3 billion by the end of 2015, up from US$380 million in 2008. As SaaS spreads out into custome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nterprise messaging, HR solutions, and A/B testing,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trong regional SaaS contenders.   According to a PricewaterhouseCoopers report, investments in SaaS solutions are set to increase to US$78 billion by the end of 2016. While there are more businesses entering the space to claim a piece of the treasure for themselves, here’s a list of five startups that began early in building what the industry has become today. Freshdesk The startup was co-founded in 2010 by Girish Mathrubootham and Shanmugam Krishnaswamy in Chennai. Freshdesk is a customer support software that integrate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like phone, email, and social networks to let businesses communicate with customers better. This is the first Indian startup to receive Google Capital backing. Between 2014 and 2015, Google Capital, Tiger Global, and Accel Partners invested a total of US$81 million. Freshdesk works on personalizing its product based on its customers’ requirements. It has customer bases in 145 countries and has on-boarded 40,000 customers in the last year.   Wingify Founded by Paras Chopra in 2009, Wingify’s product Visual Web Optimizer (VWO) is a conversion rate optimization tool and an A/B testing platform. It designs the website in two styles and splits the traffic of the websites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to find out which one is doing better. The user can tweak, personalize, and optimize their website with minimal IT help through VWO. The changes in the versions of the website, even if it is the font, affect the sales and consequently the growth of a business.   Chopra worked on user on-boarding, usability and getting consistent feedback to improve its product further.   In the 18 months following VWO’s launch, the startup crossed US$1 million in revenue.   In September last year, the bootstrapped startup acquired Concept Feedback, a community of web design and user experience experts to strengthen its platform. Businesses are using Wingify to improve its rate of downloads, signups, and website sales. The startup currently has 4,000 customers using VWO, across 80 countries.   TradeGecko This Singapore-based startup was co-founded by Cameron Priest, Bradley Priest, and Carl Thompson in 2012. TradeGecko provides inventory management software to businesses, mostly retailers, manufacturers, and wholesalers. The startup recently raised US$6.5 million in series A fundingfrom NSI Ventures and Jungle Ventures.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TradeGecko has acquired 10,000 customers from over 100 countries. TradeGecko’s vision was to supersed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another form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business software. The startup integrated ecommerce website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oftware, inluding QuikBooks, to centralize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service. TradeGecko has tied up with Amazon, Magento, and Shopify, for ecommerce. For example, if a business makes a sale on Amazon, then the inventory list automatically updated. SignEasy SignEasy is a Bangalore-based startup founded by Sunil Patro in 2009. It is a mobile-first solution to electronically sign and fill documents from smartphones, tablets, and web. The user can register with the app and use finger touch input or stylus to save their signature.   SignEasy also integrated with Apple’s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as part of authentication for security. The app is free to download, though the user can opt for in-app purchases such as pay US$5 to sign ten documents a year. The app has over 50,000 paying customers across 150 countries.   Hoiio Ong Kok Choong founded Hoiio in Singapore in 2007. The startup provides cloud communication and apps to businesses on a subscription basis. Hoiio also has built communication, compliance, and human resource apps. It aims to boost its customers’ productivity at a lower costs, but does charge separately for certain apps.   Depending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business, Hoiio’s services can be subscribed. It launched APIs for developers to access voice and SMS services without incurring huge costs. The startup also launched Hoiio Live, which is a cloud-based phonebook to avoid the hassle of carrying business cards. Hoiio currently has 5,000 businesses using its services.     Source:techinasia
    saas
    2015年07月27日
  • saas
    客户体验管理平台Medallia获1.5亿美元融资 提供客户体验管理云服务(SaaS)的Medallia刚刚获得了红杉资本的1.5亿美元融资,估值已达12.5亿美元。   Medallia是一家提供客户体验管理软件即服务(SaaS)的初创企业,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Palo Alto,现有员工700人。   客户关系管理(CRM)与客户体验管理(CEM)都是与客户打交道的平台,所不同的是前者主要负责前期跟踪和管理销售交互,而后者则是在售后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Medallia的SaaS CEM平台可以从web(网上评论)、社交媒体、移动以及联络中心收集客户反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采取行动,从而改善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留存率并推动收入增长。与竞争对手相比,Medallia 的Insights服务是其差异化优势,该洞察服务可以在客户遇到问题时提供实时分析。   Medallia的服务主要针对6个行业,其中包括零售、金融服务、酒店、电信、汽车以及B2B提供商。Verizon、Macy’s、Sephora、SAP、Honeywell、富国银行、索尼、Four Seasons、Sodexo及梅赛德斯等均是它的客户。   跟前几轮一样,这次的融资仍由红杉资本领投(尽管成立很早,但Medallia直到2011年才开始第一轮融资),所得融资将用于新功能开发并进行市场扩张。此轮过后,Medallia的总融资额已达2.55亿美元,下一步应该就是IPO了。   Medallia Raises $150 Million in Equity Financing to Continue Rapid Growth PALO ALTO, Calif., July 21, 2015 /PRNewswire/ -- Medallia®, a leading SaaS provider of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CEM) solutions, today announced that it has raised $150 million in growth equity capital in a round led by Sequoia Capital. This new investment follows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during which Medallia welcomed a number of additional large enterprise customers to its client base, substantially grew revenue, launched partnerships with several prominent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s and expanded its global operating footprint. "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making purchase decisions based on customer experience data like online reviews and social media feedback rather than pre-existing brand recognition. To deliver consistently great experiences, leading companies are shifting from merely collecting customer feedback to engaging with consumers and embedding their feedback directly into operations," said Borge Hald, CEO and co-founder of Medallia. "Our recent round of funding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our journey to build customer experience into the DNA of the world's companies and change the way they operate."   Medallia first raised venture funding in late 2011, and has now raised a total of $255 million. The company plans to use this most recent investment in a two-pronged plan to further enhance its operations, with a focus on:   Developing additional new product capabilities and tools; and Expanding its operating footprint in major markets, building on a global team that has doubled in size to over 700 employees in the past 18 months.   "Medallia is helping the world's top brands increase loyalty, grow their businesses, and deliver unforgettable customer experiences," said Douglas Leone, Medallia board member and Sequoia Capital partner. "Their rocketing growth will only continue as more companies recognize that in today's age, effectively manag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s no longer a choice. It's a win-or-lose necessity."   This funding builds on a number of milestones during recent months. Medallia has: Allied with leading global system integrators and customer experience experts, including J.D. Power and Appirio, that have launched implementation and program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the Medallia platform; Welcomed companies, including SAP, Mazda and DIRECTV, to its client base, joining such customer experience leaders as Four Seasons and Zurich Insurance Group; Added seasoned industry veterans to its board of directors, including LinkedIn and Palo Alto Networks board member and audit committee chair Stan Meresman, and former Netflix CMO Leslie Kilgore; and Appointed proven financial leader and former Polycom CFO Mike Kourey as CFO.   About Medallia Medallia® i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company that is trusted by hundreds of the world's leading brands. Medallia's Software-as-a-Service application enables companies to capture customer feedback everywhere the customer is (including web, social, mobile, and contact center channels), understand it in real time, and deliver insights and action everywhere—from the C-suite to the frontline—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Founded in 2001, Medallia has offices in Silicon Valley, New York, London, Paris, Hong Kong, Sydney and Buenos Aires. Learn more at www.Medallia.com.   来源:prnewswire Logo - 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30314/SF76927LOGO
    saas
    2015年07月22日
  • saas
    SaaS技术的演进   原文是Point9有关软件即服务(SaaS)技术栈演进的文章,文章分析了SaaS技术的演进历史,并对未来SaaS技术栈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本地部署时代 在软件还是“本地部署(on-premise)”的时候,SaaS的版图被大型玩家把持着,几乎所有的垂直领域(营销、支持、销售、人力)都被微软、SAP等大公司的解决方案占据。那时候的用户并没有什么“软件栈”可供选择。   第一代SaaS冠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SaaS模式开始发挥作用。第一代纯“SaaS”玩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势头。这些玩家提供的是垂直化而非水平化方案,满足了垂直领域的诸多需求。 而用户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   SaaS的第一次爆发 随着SaaS日益普及(即企业无论大小都已准备好购买SaaS),以及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许多垂直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玩家。这些新生初创企业往往聚焦于某个垂直领域的特定部分,相对于更大的老玩家提供了更好的UX/UI。   此时用户开始需要思考自己的SaaS技术栈构成,需要想清楚应该用什么。 现状 主要的SaaS垂直领域已经开始变得人满为患。从大型玩家到中小型甚至微型SaaS(只是更大型SaaS的“扩展”或“插件”的SaaS)层出不穷,用户的选择变得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 随着大家把越来越多的SaaS追加进自己的技术栈里面,软件互连、数据迁移、技术栈管理、工作流集成、体验定制等工作的痛苦也与日俱增。 于是新的混合型产品/方案开始浮现,试图填补这些缺口: 垂直型SaaS中枢(Vertical SaaS Hub):把用户技术栈的差异集中化,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此类中枢会聚焦于某一个垂直领域上面。   例子:营销域的 Lytics以及支持域的elev.io。   解绑定API(Unbundling API):把SaaS打包为API而不是传统的完型产品,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打造自己的UX。 这是一种开发“内部”产品(而不是重新发明轮子)或对现有技术栈做出补充的有趣办法。   例子:营销域的Clearbits以及支持域的supportive.io。 客户数据层:segment.io是“收集、管理以及引导客户分析数据的单一中枢”。工作机制:你把你所有的客户数据(通过javascript标签)传给segment.io,后者再路由给你使用的SaaS。这样你的客户数据就集中化到一个层上面,可以无缝地从一个服务迁移到另一服务,或者通过同一客户数据连接不同垂直领域的软件。   命令&通知层:栈里面有很多app的时候,有个问题是你希望不需要每次都要登录上去才知道应用情况。Slack就是通知层(你可以把SaaS插入到Slack以便可以直接接收通知)。你还可以直接从Slack界面发起动作。就像命令行一样。比方说“/hangout”发起Google hangout就是例子。   补充   横向层 个人认为segment.com对于SaaS生态体系来说是一个重要产品(Slack已经很大了) 会有新的层出现,但是出现什么样的层未知(发现层?单点登录层?安全层?……)   对于SaaS制造商的影响 对SaaS制造商来说,通过相关横向层提供集成开始变得重要(比方说必要时进行细分领域或Slack集成) 客户点击2下就能够从你的产品迁移到竞争对手那里,你也许不喜欢这个,但客户是不会在乎的。如果你不提供这项功能的话一开始他可能就不会选择你。   SaaS中枢 这些中枢可以仅仅是“界面”中枢(参见 elev.io),或者提供与现有栈的更深层面的功能集成,像 Lytics。“中枢”的概念很宽泛,你可以同时使用几个中枢。 这些中枢也会与横向层进行连接。Lytics和elev.io都有跟segment.com的集成。 随着技术栈的不断壮大,会有越来越多新的混合产品和方案的出现。预期未来几年一切都会不断演进和变化。     本文编译自:medium.com
    saas
    2015年07月21日
  • saas
    中小企业缘何成为SaaS服务商的最佳出路? 摘要: 比起满页绚烂,有些人更钟意一张白纸。新生代SaaS服务厂商看好中小企业目标群体某种程度上与之类似。不过绝不止这么简单! 国内说起SaaS,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它的三大关键词:云端部署、租赁收费、中小企业用户。云端办公和较低资费是SaaS的两大优势,中小企业的目标客户定位又属于哪门哪派的讲究?需求更迫切?很抱歉,很多小微企业还津津乐道于“一张Excel打天下”;人多势众市场大?国内中小企业确实占比90%以上,可惜即使是刚需,成本预算也不多;某专栏作家吐槽:SaaS厂商喜欢中小企业客户,是因为他们要求不高,不像大企业那般“挑食”,通用版开发难度也低,船小好调头。事实果真如此?   SaaS新生代看上中小企业是图其“没背景”? 比起满页绚烂,有些人更钟意一张白纸。新生代SaaS服务厂商看好中小企业目标群体某种程度上与之类似。众所周知,在SaaS兴起前,企业级应用领域已历经两次重大变革。从单机到基于CS两层架构的局域网,再到BS多层架构互联网,先入为主者不在少数,国外如甲骨文公司、SAP公司凭此声名鹊起,国内如用友、金蝶、鹏为等亦因此发家。因为起步早,广积粮,国内外很多大型企业成为其早期用户,长期的信息积累成了企业财富,也为其形成“信息包袱”埋下了伏笔。   等到10年后SaaS兴起,虽然很多企业看好其低成本、自动升级、无需维护、云端部署的优点纷纷抛出橄榄枝,很多早期热衷于信息化管理的大型企业却很难被打动。原因是基于licence或本地部署的企业应用积累的用户好感度很高?安全系数更有保障吗?那可未必,不是他们不心动,而是“信息包袱”太重,前期存储的大量数据信息和既成模块难以摈弃,这让很多大型企业“投鼠忌器”。   此外,早期管理系统的采购多是高层决断,改弦易张难免有颠覆“权威”之嫌。加上眼下在SaaS领域展开全面布局的屈指可数,除了并购转型的“老玩家”甲骨文、SAP,Salesforce、Workday、Sugar、NetSuite、微软、纷享销客等皆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对于财务、供应链、协同、HR、ERP等多方面涉及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显然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毫无背景或信息积累不多的中小微企业“资质”好很多,对于新事物接受快,决策快,SaaS服务的低成本也恰好好处。基于这层关系,SaaS将中小企业作为首选客户群,并将长期以来奉行的销售圭臬“从上而下决策使用”推翻,开始了“自下而上引导使用”的积极尝试。目前国内几大新兴的SaaS服务厂商如理才网、销售易、今目标等便就采用这一模式。大型传统企业应用软件开发商如用友、金蝶也先后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用户群体的畅捷通、友商网。从新秀到大佬的哄抢战役,中小企业实现了“爆冷门”到“香饽饽”的华丽逆袭。   SaaS新生代看上中小企业想凭“游击战”突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ERP开发商就打响了“持久战”。从大而全的产品线部署,从国内到国际市场的通关,后起之秀们虽然可以玩云计算新概念、打价格战,甚至从生僻领域或新热点切入,如抢滩客服的Zendesk、Freshdesk;靠企业保险起家的创业公司Zenefits、主打云存储的Box,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揽下个税、社保公积金等琐事的Zenpayroll,变革碎片化企业社交的Slack等。这些基于SaaS服务的新生代企业得以快速上位,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开发周期短,快速凭借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上位。它们是游离于主流企业应用之外的散兵游勇,也是凭单点战术实现突围的先锋。基于这层关系,其客户目标直接锁定在中小企业。   虽然立足点五花八门,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采用了“游击战术”。比如估值已达45亿美元的Zenefits,当资历不及ORACLE、SAP,人力资源应用低资费Workday已经玩透,接下来这张牌怎么出?Zenefits想到了很多中小企业的痛点。比如单独购买保险很繁琐,便直接和保险公司合作,利用免费HR云平台做起了“卖保险”的生意。国内如金柚网、51社保理的是同一个思路,不过换了个领域。另外还有一套思路相当热门,那就是以理才网dayHR为代表的突围法:缩短开发周期实行单点突破+立足行业解决方案实现纵向开掘。   虽说SaaS开发商集中精力在单个模块上,OA、CRM、HCM、HRM等各自为阵,难以满足客户诉求供需点。事实上前辈们全面长跑,日子也不好过。忌惮于被新秀赶超,很多开始了无休止的收购火并之路。甲骨文重金收购仁科、Eloqua、TOA,SuccessFactors、Ariba等成为sap云端转型的“基石”绝不是个例。   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挑  SaaS模式投其所好? 对于中小企业,大众怎么看?怎么看都觉得规模小、预算少、加上市场风雨飘摇,有需求,GDP贡献度估计也高不到哪儿去。人民大学风投研究中心主任刘曼红看来并非如此,在其著作《中国天使投资: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她表示:   “一个国家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在于具有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更重要的是具有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它们是大企业的预备军,是国家的未来。”   如果简单从企业规模、人数来判断需求,显然有失公允。以国内为例,中小企业规模是不大,可它在全国企业数量中占比超90%,解决了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意味着简单拿通用版打发人,显然低估了其实力。确切地说,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应用需求并非简单化,而是相对集中化。   因为行业属性复杂,很多还属“新新人类”的思维产物,对于个性定制服务的需求其实比大型企业更加强烈。而以往的企业级应用都是长期参考样板、调研来的,研发推广花去几年,升级再频繁难免也难以完全随时代大潮而动。这时候还讲降低资费或完全免费,不啻于天方夜谭,而这正给了新生代SaaS企业以崛起的机会。   SaaS本身就支持在线自动升级,单点突破与深度挖掘垂直化解决方式相结合,反而很好地满足了中下企业的挑剔口味。加上有互联网营销思路的推波助澜,在中小企业市场发展快速也在情理之中。   都说国内SaaS服务市场呈现“野蛮生长”,对比国外,显然还只能望其项背,首先在发展时长、融资幅度、并购范围、商业模式、时长规模上,短时间内赶超恐难实现。据Gartner调研数据统计,2013年-2015年间,美国企业的SaaS软件预算或增加78%。对于Salesforce、Workday、Slack等成功经验,国内借鉴者多,想要复制其商业神话的也不在少数。中小企业的目标客户的定位成了某种沿袭,也是双方基于市场行情做出的默契决定。   本文系作者 V观世界 ,来源:钛媒体 出处:http://www.tmtpost.com/1340064.html
    saas
    2015年07月10日
  • saas
    基于邮件服务做外贸垂直CRM宣布完成 A 轮融资 企业服务的热潮延续到了一些更加垂直领域的 CRM 中,专注为外贸公司提供销售管理工具的小满科技宣布完成 A 轮融资,零一资本领投,吴霄光跟投,公司估值上亿。   “我们接触了很多投资机构,然后选择了打款最快的一家。”   对速度的要求或许是来源于希望快速对增量市场跑马圈地的渴求,“目前小满的客户中,有 95% 没有用过外贸软件。还有300多万家外贸企业没有使用过 CRM ,有价值 300 - 500 亿元的市场。”在创始人文博亮看来,目前小满面对的就是当年阿里巴巴起步时面对的那个市场,用户还没有被教育,但是市场有充分的潜力。   因此小满在销售策略上也学习了当年的阿里,公司总人数 80 人,有 50 人负责地推销售工作。同时为了更快的扩展,在二三线城市,他们也开始在沿海各省引入代理商。在 2015 年,文博亮希望能够做到免费用户 20 万,付费企业 10000 家,代理商达到 50 家。这三组数据都是现在小满实际运营数据的 4-5倍。 小满 CRM 在 2013 年 10 月开始上线运行,现在已经具有邮件、客户管理、邮件追踪、PI管理、统计分析等12个模块的功能。   文博亮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公司的外贸业务主要阵地是邮件,从联系客户到完成订单,销售和买家大部分的沟通是通过电子邮件完成的。因此小满科技在设计产品时,选择以销售邮件管理为切入口,重新整理了销售人员从生成促销邮件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   促销邮件和合同生成:系统会在销售选择产品后自动生成邮件、合同等文书内容,规避销售人员核对不同产品参数耗费的时间和出错的风险。   邮件群发和追踪:小满CRM提供许可式邮件营销技术,可以让销售人员在不申请大量邮箱的情况下发送营销邮件;另外,在收件人不发送已读回执的情况下,销售人员也能获知邮件打开情况。   另外,小满系统也提供目前 CRM SaaS 的标配,销售业绩、过程、资源管理、数据分析等服务。产品覆盖Web端,基于微信服务号的Web App 和 原生 App。 小满目前有两种收费模式,第一种是按年付费,按企业主账号+子账号进行收费;第二种是对增值服务付费,增值付费包括 EDM 发送量,存储空间和移动官网等。   创始人团队中,CEO 文博亮销售出身,曾获环球资源全国销售冠军,销售负责人邱实也在环球资源工作过;COO 周滔曾任腾讯产品经理,CTO 许悦子曾任腾讯广告平台构架师,主要技术团队均来自腾讯。   提供给企业的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服务今年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通用型 SaaS 的一环,CRM(客户关系管理)产品也迎来了集中爆发。今年 3 月销售易获得经纬领投 1500 万美元 C 轮;纷享销客获得 IDG、DCM 和北极光创投 1 亿美元 D 轮融资;销售数据服务商和创获得了复星、海通证券、正和岛、中信金石、新希望六和等机构和企业联合投入的 1.5 亿人民币第六轮融资。   注:报道所涉融资金额由对方公司提供保证,HRTechChina不作任何形式背书。   来源:36氪,作者:饭遥
    saas
    2015年07月09日
  • saas
    移动带来的创业红利正在消退,或许你应该试试“泛SaaS”这个新模式 今天读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A16Z的投资人Zal Bilimoria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Mass SaaS”,这个概念描述了针对企业客户的SaaS服务在消费者领域的延伸,暂且把它翻译成“泛SaaS”吧。   SaaS,即Software-as-a-service,被称作“软件即服务”,使用“一经要求,即可使用”的模式。在这种交付模式中,云端集中式托管软件及其相关的数据,企业客户通过互联网托管、部署及接入。在价格上,SaaS通常为“全包”费用,囊括了通常的应用软件许可证费、软件维护费以及技术支持费,将其统一为每个企业客户的月度租用费。   Zal Bilimoria在文章里关注的重点,是支撑SaaS这种软件服务背后的“基于订阅式、即刻交付”的模式。   “订阅式”的发展 首先回顾下订阅式服务。这类服务其实很早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每天早上邮递员往你家送一份牛奶、一份报纸、一份杂志,这些都可以称作早期订阅式服务的雏形。   而在今天,订阅式服务从这种物理产品延伸到了软件层面了:Netflix, Spotify, Xbox Live等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它集成了更便利的银行结算系统和更贴身的移动特性,使我们能够无缝的消费这些“比特产品”——电影、音乐、游戏等等。   但除了“比特产品”,我们一定程度上也开始绕回到了原点,越来越多的物理产品(或者服务)重新通过智能手机送达到我们手中,比如,PillPack(药品), Soylent(食物),AltSchool(教育),housing(活动), ClassPass(健身)。   这些产品或者服务,很多人只会把它局限于“订阅式”,但ZAL BILIMORIA认为其实它们更像是SaaS的模式。ZAL BILIMORIA给出的原因很简单,就一点:它们和SaaS一样,都是“获得一次用户,然后长久的保留住这些用户,让他们持续性的产生消费”。符合这个标准的服务或者产品,都可以被称之为“泛SaaS”。我们可以把“泛SaaS”看成是SaaS从企业客户延伸至普通消费者用户的衍生模式。   主流的消费商业模式 Zal认为“泛SaaS”在将来是大有作为的一种模式。但在文章里,他先把人们习惯的那些主流的互联网服务的商业模式分成了以下三大类:   Free(免费):免费是我们长久以来习惯的接入互联网服务的方式。想想Google, YouTube, Imgur, 以及Buzzfeed,这类服务由广告支撑起来,为用户提供不需要购买的消费内容。   Purchase(购买):“buy once,use forever”,即“购买一次,永久使用”。早期微软的Office产品以打包软件的形式一次性卖给用户,今天移动端也有许多类似Minecraft 或者 Dark Sky这样的付费应用。   Transactional(交易): buy as you go。Uber这类出行领域的打车服务、Instacart这类杂货食物的到家服务、按需式的医生服务,以及应用内购买都属于交易类泛SaaS服务。   这些服务要么可以被分成其中任意的一种,要么就是其中任意几种的组合。但到了现在这个年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次次的做这种重复性的购买行为呢?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局限成上面这孤零零的三种?Zal认为,“泛SaaS”正是这三种模式之外,更有“魔性”的一种。而它的“魔性”体现在: “泛SaaS”其实才是创业公司想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公司才不需要一直变着法子,尝试连续性的卖东西给你。相反,他们只要说服消费者一次,获得过一次用户……然后就可以长久的保留住他们,并持续性的挖掘用户的价值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以往软件世界里的“buy once,use forever”,到了泛SaaS时代,变成了“Buy once,pay routinely”——一次购买,定期支付。消费者会喜欢新提出的这八个字,因为他们只要在开始的时候针对某种服务设置一下,剩下的事情就可以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创始人也会喜欢这八个字,因为这意味着只要获得过一次用户,公司在往后都会有可预见性的稳定的收益增长,而服务一个老用户远比去获得一个新用户要容易得多。剩下唯一需要做的,是专注于为这些老用户提供不断迭代的越来越好的产品,同时保持稳定的服务质量——或者更简单粗暴的说法是,为赚更多的钱提供更多的产品。   说了这么多还是有点虚。举个目前“泛SaaS”模式最成功的最典型的例子吧:亚马逊金牌服务(Amazon Prime)。   亚马逊金牌服务是这样:只要支付79美元年费,用户就可以在全美范围内免费获得不限次数的两天送达服务。如果你仔细深究下这种服务模式,你就会发现亚马逊是这样一步步搞定你的: 一旦你意识到亚马逊是所有东西都可以买到的一站式购物天堂,你就会开始愿意为这种“免费的不限次数的两天送达服务”预支一笔大钱,也就是每年79美元;然后,亚马逊会开始逐步改善会员专属的服务内容。通过增加流媒体视频服务(Prime Video), 电子书借阅(Kindle Unlimited), 以及一键购买实体产品“直到你买光他们”(the upcoming Dash),亚马逊让消费者持续的上钩。他们让你保持稳定消费的同时,还可以悄悄的把Prime的价格从79美元提升到99美元。这种模式一下子扩大并加速了亚马逊的免费快递服务,然后无形的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 亚马逊金牌服务目前预计已经有超过4000万用户了。这4000万用户通过Prime购物时会比在其他电商网站上做更少的比较,也就是说他们“买买买”的时候更加果断不犹豫,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更多的购买行为。同时,两天送达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多的变成来了一种日常体验,而不是偶尔的奢侈。   泛SaaS的模式让亚马逊走得更成功,这或许也是eBay和沃尔玛纷纷推出自己的用户忠诚体系的原因。显然,他们也看到了往自己的商业模式里增加“泛SaaS”这个模块的好处。那么,   如何才能让“泛SaaS”模式运作起来? “泛SaaS”模式成立的一个最核心的标准是:当消费者能够提前预估自己的消费行为,为之提前制定订阅式的计划,同时能在一个固定的价格里享受到一系列绑定的服务时。细一点来说,分成这么几个部分:   计划:大部分消费者倾向使用订阅式计划时会仔细考虑这种方案带来的好处。即使是最不擅长数学的人,在涉及到这类服务时,也会精心计算订阅价格能为自己节省的花销。所以,让你的订阅价格明显的优于其他方案是非常基础、并且必要的。   频率:准确预计出自己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频率,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能力。有的人做得到,有的人做不到。但这种能力是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利用率比较低的产品通常是泛SaaS服务从频率切入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产品往往有很大的利润提升空间。   绑定: 一个主要的单品,绑定的一系列额外的服务或者产品,对消费者往往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消费驱动力。这些额外的“小甜头”甚至有可能比核心售卖的单品或者服务来得重要。   层次:提供不同层次的消费内容和不同的订阅价格可以让消费者具有灵活的选择权。就像手机套餐一样,如果你消费了比当前版本更多的数据内容,那就换个套餐吧,向下一个层次的服务出发。当你提供的服务层次足够丰富时,消费者就能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服务内容。   固定的价格:那些小额的、循环式的消费,无论是按月或者按年,累计起来其实都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只是大部分人看不到这些长远的利益。所以,不要妄想着一次性把钱赚干净了。这种每年固定的订阅服务的魅力在于为创业公司带来稳定的可预测的收益增长。同时,消费者也能依赖于这一个固定不变的价格,当家庭主妇们每个月在信用卡里收到的都是固定的账单时,她们对于家庭整体的支出和消费也能做更好的计划。   上面这些要求其实跟企业服务世界里的SaaS一样,只不过在消费者世界里,这个模式会被要求得更严厉一些,但二者的原则是相同的:使服务方和被服务者双方都受益。另一方面,youtube、星巴克、apple music这些服务如果更深入的走泛SaaS的模式,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我的一些思考 Zal Bilimoria提出的“泛SaaS”概念非常有意思。他的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以前写过的几篇的报道:针对女性的订阅式香水服务Scentbird、订阅式空气滤网更换服务FilterEasy、以及女性服装租借公司Le Tote。   在这几篇报道里,我们都探讨了这些服务背后的“订阅式+共享”模式。我当时的想法是, 对于一些有固定需求、需要频繁更换的一用就没了的消耗品,比如牙膏牙刷、家居卫生清理,甚至柴米油盐,订阅式服务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而对于那些非消耗品但同时使用一段时间又会被用户“嫌弃”的物品,比如衣服、鞋子、包包,“订阅式+共享”或许将发挥更大的效用。 除此之外,针对男性喜爱的电子消费品类也可以有订阅式服务——每个月交点钱就能随时换新款手机, 假设针对手机产品有这么一种服务,用户每个月交一定的钱就能收到一部不同类型的新手机,不想用了再还回去就可以换新款,我想我会非常乐意成为这种服务的消费者。当然手机这个例子还有折旧率、数据储存、内容服务这类问题。 除了物理产品,软性服务这块我当时也想到了一些发展的空间,举的是一家有趣的线下例子: 国外此前有一家公司做订阅式的电影院消费,用户每月只要交一定金额(如果电影看得多的话这笔费用非常划算)就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影院看任何在映的电影。 这种订阅模式细细想来也有共享经济的影子,因为它剔除了观众原本拥有消费电影的所有权——电影票,而通过整体的效益均分每张电影票的使用权:以往进影院是按场次收钱,看一场收一场,但按月订阅会让观众随时进场看电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众冷门影片的票房。通过“影响”每个观众的消费选择,从而在整体上流动均分了每张电影票的使用权。 但在当时,我其实搞不懂“订阅式”和“共享”之间的关系,这二者看似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走的又是不同的路子。Zal Bilimoria提出的“泛SaaS”概念让我感觉,其实订阅式服务和共享经济底子里用的都是SaaS模式。这个模式的重点不在于你披着“订阅式”的皮还是“共享经济”的皮,核心其实只有一点:捕获一次用户,然后留住他们,为他们不断的提供新的产品,然后持续性的挖掘这些用户的价值。衣服租赁是这样,打车软件也是这样。   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吃光了人口红利,手机带来的这波互联网创业热潮走上了改造传统行业的道路——并且,现在剩下的那些典型的传统行业其实也已经不多了,想想连金融这类行业在今天都已经被互联网挖掘得七零八落了——也就是说,传统行业的红利在未来也是会很快被吃光的。这意味着,能被获取的用户已经基本都被获取光了,想要再获取新的用户,成本只会越来越高。于是,如何更好的挖掘老用户将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泛SaaS的提出,会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来源:36氪,作者:Retric
    saas
    2015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