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鲤鱼
    音乐人才市场也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等,Gigfairy想为音乐人才解决就业问题 “我是一名音乐家!”这句话往往能引起听者的极大兴趣,但是在韩国却不是这样。在韩国,人们普遍认为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是一种很苦逼的职业,认为他们基本不能成名或者不能养活自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音乐家都选择了离开这一行业,让那些喜欢现场乐队演出的顾客很难找到表演的乐队。   来自马来西亚的Brian Foo说道:“不止有一个人跟我打听认不认识好乐队,不管是想要在婚礼现场请乐队的,还是酒吧老板想要找驻场乐队的。”Foo不能理解为什么音乐家市场会这么短缺。Brian Foo也曾在很多公开场遇到非常有才华的音乐人,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些人都是免费演出,并不能利用自己的特长来赚钱,导致很多人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改行做其他的工作。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等,让音乐人才市场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Foo对这种现象感到十分惋惜,所以他决定拯救韩国的音乐家市场。   “我想要给观众和音乐家搭建一个信息网站,需要音乐的朋友(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注册,浏览平台上展示的各个音乐家的信息,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家来为自己表演。”Brian Foo表示。“这样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信息,也给那些喜欢音乐的朋友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渠道。”   Brian Foo创建的这个网站名叫Gigfairy,这个网站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演出的精灵”。尽管没有这方面的经验,Foo和他的联合创始人Fabio Miceli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不到一个月就把想法付诸了实践。Fabio Miceli之前在在线短租网站Airbnb做市场推广的工作,这个产品在2014年12月上线之后,他们又花了两周多的时间请一些知名的音乐家来推广这个网站。   Gigfairy宣称自己是一个可以“预订音乐家”的网站,只需要两步你就可以预约到一个现场演奏的摇滚乐队:首先你先要浏览网站上的本地音乐家资料,然后在资料页直接预订就可以了,Gigfairy会根据用户的订单去向乐队确认演出时间,这些预订工作都是免费的。但是为了防止演出现场出状况,Gigfairy还与当地的音响租赁公司达成了合作,给现场演奏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   在Gigfairy的网站上,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输入关键词,寻找适合自己的乐队。不管是婚礼、私人聚会还是公司年会,Gigfairy都可以帮用户找到合适的乐队。网站上也有音乐家报名申请入驻的入口,音乐人可以自行申请。Gigfairy的信条就是“效率”、“品味”、“可靠”。   Foo曾经做过销售的工作,也曾经自己开发过APP,Gigfairy是他第二次创业。目前在亚洲市场上Gigfairy的模式还没有出现竞争者,不过在吉隆坡已经开始出现音乐家名录这种现象。   照目前的市场反响来看,这种模式很受音乐家和观众的欢迎。Foo还透露,“很多酒吧已经开始使用Gigfairy寻找演出乐队,有很多经营早午餐的餐厅也对在周末的时候请一个现场演出乐队很感兴趣,毕竟现在找演出人员是这么简单。”   当然,这个平台也很受音乐家的欢迎,马来西亚著名的乐队Paperplane Pursuit目前就已经入驻了Gigfairy。Foo在去年12月的时候游说了很多音乐家,几乎得到了所有音乐家的赞同。   Foo也承认,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入驻的这些音乐家,所以他们表示将会在线上线下与每一位音乐家保持互动,确保他们能够轻松熟练的使用这个平台并从中获利。至于如何获取客户,Foo则表示,他们将在互联网上进行推广并与其它伙伴展开战略合作。   Gigfairy的盈利模式是从音乐家的收入中抽取15%的佣金,现在这是Gigfairy的唯一的收入来源。截止到目前Gigfairy没有得到过任何投资,接下来他们会开始寻找种子轮融资。   来源:快鲤鱼
    快鲤鱼
    2015年01月26日
  • 快鲤鱼
    【海外】不用再抵制了:Yelp推出新应用将成小企业福音 Darnell Holloway在点评网站Yelp负责小型企业拓展,他在接近6年的时间里,与来自北美的上万个创业者进行了对话,而且创业者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   当这些小型企业需要与Yelp进行沟通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找Holloway。尤其是当有消费者在Yelp上针对某个小企业留下负面评论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都会非常不高兴,并且来找Holloway进行沟通和协调。   如今Holloway终于不用再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了,因为Yelp针对推出了一个移动应用,创业者可以使用这个应用来随时回答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并且对他们在Yelp上的资料进行调整。   进入2015年,Yelp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让企业可以处理来自用户的负面评论。此前很多小企业都在指责Yelp威胁小企业,将小企业的在Yelp上的页面上充满了负面评论,只有在付费之后Yelp才会移除这些评论。   甚至还有一些小企业在自己的Yelp页面上谴责Yelp,例如来自旧金山的一家泰国餐厅,他们在自己的Yelp页面上写道:“停止威胁!抵制Yelp!”   但是虽然如此,Yelp前进的脚步却一点没有放缓。2014年前三季度,他们的应收超过了我2.68亿美元,净利润370万美元。目前他们的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32亿人。而且这家公司目前正在忙着全球扩展。去年,他们收购了德国电瓶网站Restaurant-Kritik和法国的City Vox。   Holloway表示,他总是在努力的让企业用户了解Yelp的算法,因为总是有人认为Yelp会在回台“捣鬼”。他表示:“企业用户总是有一种错误的认知,那就是Yelp上大多数点评内容都是负面的。但是其实在所有点评中,80%都在三颗星以上。创业者们却很难看到真实的情况,因为他们都过于专注于负面评论之上了。”   Yelp在2010年曾经在一篇官方博客中表示:“我们知道负面评论会让企业感到沮丧,但是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要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只有积极评论的僵尸点评网站,否则所有用户都会离我们而去。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是输家。”   在加入Yelp以来,Holloway一直在为小企业提供帮组和支持。他表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从创业者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表示:“和小企业主进行对话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因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今年30岁的Holloway此前曾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那时正值2008年的金融危机,投资银行也普遍陷入危机。有一次他和同事在酒吧喝酒,突然间他看到了一群穿着红色夹克的人,他认出了其中一个人是他的大学同学,于是他开始和这些人交谈。   原来这些人就是Yelp的工作人员,他们当时正在庆贺Yelp的销售量又达到了新高。也就是在这一天,Holloway认识了Yelp。不久之后,他加入了这家点评网站。   如今Holloway每天都要与小企业主进行沟通,例如牙医、餐馆经营者、锁匠和搬家公司等。在这个工作中,他知道了人们对Yelp的看法。   他表示:“所有企业主都想获得更多业务,因此他们非常关心消费者对自己的评价,并且极力避免负面评价的出现。”   在谈到小企业如何处理负面评价的问题时,Holloway建议:“你应该经常与这些评价进行正确的互动和回应。”任何企业,即使是不付费的企业用户,都可以在Yelp上对这些评价进行回应。   巧合的是,Holloway的父亲也是一名小企业主,Holloway帮助他在2010年建立了自己的Yelp页面。Holloway表示:“我向他演示了如何使用Yelp,而且这些年来,我从他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via entrepreneur,快鲤鱼编译)
    快鲤鱼
    2015年01月20日
  • 快鲤鱼
    2015年企业必备的15款营销工具 “守株待兔”的模式并不会让你的企业在2015年变得大有起色。事实上,50%的公司计划在2015年提高营销方面的开销。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没有构建一支顶级营销团队的预算的话,那么一些出色的工具也可以让你的营销更上一层楼。为了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我们列出的2015年必备的15款工具,你可以由此入手。   1. BuzzSumo 58%的B2B营销者将在2015年提高内容营销预算。为了保证你的钱能够用对地方,你可以使用BuzzSumo来研究什么是受众真正希望看到的内容。只需在BuzzSumo中键入任何的关键词或是链接,你都能获得一份关于该话题以往情况的详尽阐述。   2. Mention 想要追踪客户对于公司及竞争对手的评论?Mention能够帮助你对关键词和品牌名称进行实时追踪,你再也不会错过任何与现有及潜在客户的交流。   3. Autosend 如果想要亲自与网站上的每一位访客进行交流的话,你可以使用Autosend。Autosend能够帮助你根据访客的行为向他们自动发送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电子邮件和短信。所以客户在任何时候登陆网站、下单甚至只是看了常见问题页面的某个问题,你都可以向他们发送一封私人消息。   4. Ducksboard 在没有合适工具的情况下,每天追踪有多少人加入了你的邮寄列表、预订了服务以及购买了产品会是件麻烦事。Ducksboard是一款能够将所有报表进行一体化呈现的工具,方便你实时关注每日服务的重要数据。   5. ReferralSnip 2014年的一份研究显示,85%的小型企业通过口碑积累客户。如果你不想错失这些新业务的话,你可以借助于像是ReferralSnip这样的工具在一分钟之内来打造你的推荐计划。你只需要输入一些公司信息,构思些文字,现有的客户就能在线上为你带来新客户了。   6. Oktopost 管理企业的社交媒体账户并不一定是件难事。借助像是Oktopost的工具,你可以轻易的进行一站式内容分享、对话管理以及活动效果监测。   7. Picreel 人们对网站进行访问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进行实际的交易。事实上,Bounce Exchange的报告显示,96%的访客永远不会回头。这就是为什么要使用诸如Picreel的工具对网站进行优化的原因,Picreel可以通过用户化的退出选择来帮你留住访客。   8. VWO VWO是一种能够帮你分辨页面上哪些有效哪些无效的A/B测试工具。你可以通过VWO测试哪些是访客反馈最好的标题、页面设计或者网站副本。   9. Tropical 帮助台、邮件营销软件以及客户管理等工具的共同点是什么?客户数据。如果你想要将所有数据汇总在一起,并且每位客户及其活动都有一条时间轴的话,就用Tropical吧。   10. Socedo 希望发现并且顺应Twitter上的潮流?你可以选择Socedo。只需输入关键字、标签或者其它任何搜索条件,结果就会生成一张列表。Socedo甚至能够帮你找到最受欢迎的推文,你可以顺势发布信息,从而展开交流。   11. Canva 好吧,你不是制图高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借助Canva在几分钟内做出精美的营销海报,Canva能够帮助你完成从社交媒体图片到演示材料的制作,并且还是免费的。你可以使用上面的模板,在线存储,甚至工作的时候都可以访问你的图片库。   12. Ope.nr 你在社交媒体分享的任何链接,Ope.nr都能够帮你在上面进行行动号召设置。任何阅读你分享的人都会被直接带往你的主页。   13. Uberflip 与其说失掉访客,倒不如利用Uberflip在你的网站上分享一张内容策划表。借助于Uberflip,你可以通过内容中隐藏的行动号召来将访客转变成顾客。   14. FullContact 营销的一切在于建立个人关系。但是在没有大量相关数据的情况下,这并不容易。FullContact可以帮你,你只需提供每位客户的真实姓名、照片以及社交媒体主页链接就可以。一旦有人在你的网站上进行注册,你就可以查看此人的所有信息,从而建立一段持久的关系。   15. Person 客户角色能够帮助你推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但是,谁来帮助你创建这些客户角色呢? Person!它能够帮助你通过一张鲜明的客户性别、喜好、行为、目标等信息表来设想客户的角色。你也可以在Person上分享你最新创建的客户角色,这非常利于团队间及其他营销人员间的分享。   (via entrepreneur,快鲤鱼独家编译)
    快鲤鱼
    2015年01月15日
  • 快鲤鱼
    以奖励驱动协作的“工作趣”,怎么让工作变得好玩?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 工作趣 ”团队一直在死磕协作工具,先后推出了 iTeam 和智讯两款产品。但最后他们意识到,所谓的团队协同办公,分明就是一个坑嘛。他们用了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协作类产品就像一个藏满宝藏的海岛,一直存在但却没有藏宝地图,少数人能够找到宝藏却总结不出方法,还有更多的人迷失在寻找的路上。   但与此同时,纷至沓来的巨额融资新闻却把这个领域装饰得风风火火。最近的消息是,国内的团队协作平台Worktile宣布获得CBC宽带资本的数千万元 A 轮融资,估值过亿。美国的团队协作管理平台 Redbooth 也宣布获得 1100 万美元的融资,而另一家创业公司 Slack 也宣布完成 1.2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 11.2 亿美元。   “工作趣”当然看得了人家的热闹,但这个团队却说,资本不是唯一的参照系,“作为 Worktile 的真实使用者,我们最终选择了弃用,原因很简单:在国内,最实在的协作工具其实是 QQ +微信,相比在协作产品中输入一段协作请求,大家更愿意直接来一发 QQ 弹窗或者微信语音。”   “工作趣”团队的看法是,国外的团队更注重管理与效率,国内的团队更注重业务与及时的反馈,关于企业员工之间协作是不是真需求的思辨,还会持续论证下去。何况,随着微信的嫡系部队推出微信企业号,企业协作管理领域的大玩家越来越多,本来就扑朔迷离的协作领域将会再次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   现在,因为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多数职场白领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 10 小时,俨然随时随地都在收发邮件,工作已经约等于生活。不可避免的,无数人都感到了职业倦怠感。   在“工作趣”团队看来,比累更累的是“感觉很累”——高压力下的职业倦怠感对主观能动性的消耗,是团队协作的最大障碍。他们说,如何才能消解职业倦怠感? 游戏化、娱乐化才是所有移动类产品的必然趋势——凯文·凯利曾多次提到,未来的企业、机构将建立去中心化的协作。   于是,这个团队在死磕协作工具两年之后,毅然决定放弃之前的两款产品,转而推出了以快乐工作为定位的团队协作产品 App “工作趣”。   “工作趣”设置了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游戏化设计,任何人可以发起协作与任务,同时也拥有奖励权限,用奖励的办法调动同事的工作创造力与积极性。   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前台小姑娘发起一个悬赏任务,哪位绅士愿意帮她换纯净水,她愿意送一块提拉米苏,工程师小楠果断抢了单;   ——最近客户部的几个小兄弟连连加班,回家路上小赵给他的总监发送了一个请求——请吃饭!   ——产品上线前夕,测试工程师小超通宵两天,技术总监看着他憔悴的背影,想鼓励确不知道如何开口,掏出手机打开“工作趣”给小超发送了一个“么么哒”并且附上了一个随机奖励。于是,小超抽到了一盒“大象”……   “工作趣”的核心机制是以奖励驱动协作,奖励方式则包括发奖励、求奖励、随机奖励和兑换奖励。谈及奖励,自然就需要奖品,这就是“奖励商店”的作用了。而“奖励商店”作为一个电商入口和企业福利的采购平台,自然也就承载了“工作趣”的盈利模式。   “工作趣”定义的核心用户是小团队的 Leader,他们对于团队协作氛围的营造有强烈需求,同时也是团队管理水平提升的直接受益者。   “工作趣”团队介绍说,现在很多协作产品只是“效率工具”,但只有最大程度调动协作者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效率。特别是年轻的90后正在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更追求轻松自由的沟通方式和协作方式。而“工作趣”可以用年轻化、情感化、轻量化和去中心化的产品设计来打动他们。   “工作趣”团队现在有 10 人左右,坐标位于西安。不得不说,西安是个神奇的地方,走出了一群著名的摇滚歌手,包括郑钧、许巍、张楚。周鸿祎虽是湖北黄冈人,但却是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渡鸦科技的创始人吕骋 也是西安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离开西安,来到北京。现在,“工作趣”团队也正在计划离开西安搬来北京,开始新的创业历程。他们正在寻找天使投资,他们会在明年年初上线“工作趣”的最新版本。   来源:快鲤鱼
    快鲤鱼
    2015年01月06日
  • 快鲤鱼
    利用大数据,企业可以从Netflix、Eloqua和奥巴马2008年大选中学到什么 对很多组织来说,大数据是他们成功的引擎。Netflix、Eloqua和奥巴马的2008年总统竞选,为企业利用大数据提供了生动的例子。这些企业运用大数据接近顾客,并发展了一套成功的策略。   演艺界是一个由高管控制,凭其经验做决策的传统行业。在最初决定是否投资《纸牌屋》的时候,Netflix将大数据带到人们的视线中,最终证明该剧大获成功。《纽约时报》的David Carr说,Netflix在考虑其他制作人转交来的电视剧时,会分析电视剧的观众数据。   当发现有足够多的观众观看David Ficher(该连续剧的导演)导演、Kevin Spacey(该剧演员)参演的电影,以及原始英国版本,Netflix统一投资1亿美元制作该剧。Netflix非常自信,所以迈出了这非同寻常的一步。   Netflix最初只是一家影片邮寄租赁商,起初客户不过把它作为除Blockbuster公司外的备选而已。但本质上,Netflix善于操纵数据。影片候选队列使Netflix深谙用户观看习惯,并能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当Netflix娱乐流媒体向用户开放后,这种能力得到了更广泛和直接的扩展。   Eloqua是另一家利用大数据取得成功的初创企业。这家自动营销软件公司在2013年被Oracle以9.5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Eloqua成功的秘诀之一是“软件即为服务”的模式。因为Eloqua提供在线解决方案,它有着接触大量数据的机会,能够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这就给公司提供了敏锐的洞见,如何服务单个用户,以及怎样使软件变得更好。   Eloqua前首席执行官Joe Payne在一次关于The Big Date-Driven Business的采访中说:“我认为在当代我们所经历的技术时代,最有趣的莫过于我们第一次对用户怎样使用我们的软件、何时使用、使用频率和使用人数有了相当清晰的理解。如果你对这些事情足够关注,它就能够给你赢得市场的深刻见解。”   2008年,奥巴马利用大数据,并未赢得某个市场,而是赢得了总统大选。Dan Siroker是奥巴马竞选团队的数据分析主管,他专注于网站的优化,常常使用A/B和变量测试。   奥巴马竞选依靠数据分析,尤其是在竞选网站方面,这对获取支持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十分关键,每个人平均向奥巴马竞选贡献了21美元。   Siroker在博客中写道:为了让大家分享电子邮件地址,奥巴马团队测试了各种图片和口号组合的效果,一共有24种之多。利用A/B测试,团队发现其中一种组合的表现好于其它组合:巴拉克·奥巴马与妻子和孩子的合影,加上“了解更多”的口号,让11.6%的网站访问者分析了电子邮件地址,这比24中组合8.26的平均值改善了40.6%。   Siroker说,最终,这个组合收集了288万个额外的电子邮件地址,为竞选赢得了额外的6千万美元。2010年,他依靠竞选的经验成立了自己的大数据公司Optimizely,这是一个帮助企业从网站获得最优数据、进行电子邮件营销和其他数字营销的平台。   Optimizely的下一步计划将是帮助企业改进客户移动营销。Siroker说:“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将数据转化为行动,我们认为网站和移动端优化只是这个旅程中的第一步。”   (via entrepreneur,快鲤鱼编译)
    快鲤鱼
    2014年12月23日
  • 快鲤鱼
    拉勾网许单单:招聘做到最后其实是服务 在线招聘的垂直化正是其中一种,这里面既有垂直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拉勾网、内推网,也有逐渐聚焦于互联网创业公司、甚至细分职位的内聘网、快简历等。他们的逻辑大多相似:垂直于互联网这一细分行业,再用相对精细化的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目的则都是取代位于行业中低端位置的猎头。 拉勾网上线于2013年5月,也是垂直招聘网站中发展较快的一家。出身互联网又针对互联网,截止到6月底,拉勾网上传的简历数量达到了25万左右,而总的投递量也已经接近300万份。创业邦近日采访了拉勾网的董事长许单单,聊了聊他心中的垂直招聘。 三个月的“互联网版LinkedIn” 拉勾网的诞生和3W 咖啡有很大关系。开业于2011年的3W 咖啡对自己的定位是互联网人士的线下聚集地,正如它的slogan所说“这就是互联网的圈子”。而在圈子里,有聚集自然就会有流动。当流动的人群规模越来越大时,几个人便萌生了做招聘的想法。 同拉勾网一样,同类型的垂直招聘网站也大多都上线于2013年,许单单把这种情况归结于行业的契机:当行业本身的发展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基于这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服务才会逐渐完善。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在3W 咖啡营运的三年多时间,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和从业人数正在迅速增多,因而诞生了做垂直招聘的契机:首先已经有这么多的人在这里。 因为圈子伴随而来的关系,在刚开始,许单单和团队想做的是“互联网行业的 LinkedIn”。2013年2月,第一版的拉勾网上线,创始团队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线下关系向线上迁移的过程,但很快,他们发现这么做不成。 运营了3个月以后,团队发现用户增长很慢,上面的内容也基本都是空的。许单单后来总结原因,觉得还是和中国的本土文化有关:一方面,在国内,人们和工作有关的交流更多地还是侧重在线下,这就造成了在国内做职业社交,只有线上业务很难做好;而在另一方面,“做生意先做朋友”,用户并不习惯一到线上先谈生意。 2013年5月左右,“LinkedIn版”的拉勾网正式关闭,许单单和团队决定重新回到招聘本身,又上线了现在的拉勾网:由公司HR发布职位,求职者上传并投递简历,最终完成职位的供需匹配。 扁平化的人才流动 在北京3W咖啡外面的墙上,从二楼铺下来一张挺大的海报,上面是徐小平带着自己的经典笑容在为拉勾网代言。 能免费用投资人当自己公司的代言人,并且还挺有效,在许单单看来,这种做法或许只能在互联网行业适用,“因为互联网的人能够认可这些”。 同样的想法也体现在拉勾网的产品设计上:招聘方可以写PP租车而不是爱车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因为他们的产品比公司更有知名度;在招聘方的详情页,除了有详细的职位需求和公司介绍,创始人简介、微博地址、接受过的媒体采访也会被一并呈现;具体的职位之外,用户还能按照企业的融资阶段进行筛选,并附有投资机构信息。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企业,工资高福利好之外,每家企业还可以用更加立体化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求职者的吸引力,而上文中提到的各种背景因素,都可以拿来为企业背书,无论公司规模的大小。“小公司或许比大公司更有吸引力”,在许单单看来,这也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因为只有在互联网公司,求职者几年时间伴随一家创业公司成长所得到的,有可能远多于待在一家大公司。而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动更加扁平,从而给了小公司更多机会。 增加企业的魅力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 C 端用户。在商业模式上,拉勾网的逻辑是向企业收费、向个人服务:通过好的用户体验和企业展示来吸引行业内的人才资源,再用收费的形式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这和拉勾网对招聘双方的理解有关,许单单认为,在招聘的整个流程中,用户的体验相对感性,而企业则更能保持理性,因此相比较来说,C 端用户是更易于被好的用户体验打动的一方。再加上人才对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性,拉勾网则愿意相信,有了用户之后,自然能吸引到企业作为客户。 干掉猎头 听起来拉勾网和传统招聘网站所做的事情差不多,都是作为平台,来对接需求双方。但两者的收费模式却不一样,传统的招聘网站大多按年收费,而拉勾网则是按最后的效果收费,企业每招到一个人,抽其薪资的一定比例(一般为该职位一周左右的工资)付给拉勾网做佣金。 类似于猎头的收费模式,价格却远低于猎头公司。这也决定了拉勾网的定位其实是在招聘网站和猎头公司之间。在拉勾网上,主流的职位需求是面向那些刚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而这通常也是大量中低端猎头的生意。 因此在运营一开始,拉勾网就在屏蔽猎头,而是自己尝试用人性化的设计和互联网的技术来提供能够取代猎头的服务。 比如为了更好地吸引 C 端,职位和公司的吸引力之外,拉勾网也在让自己的体验足够友好。今年初,拉勾网上线了简历跟踪功能。有点像快递的跟踪服务,用户在投递简历之后,可以收到它的最新动态提醒:是否被HR查看、有无面试消息、还是直接被拒绝。 在基础的职位信息对接之外,拉勾网还更看中 C 端用户发展的长远性,“比如结合了用户的特点、喜好之后,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算法出来,告诉他综合起来可能会更加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位”,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许单单看来,这样的价值更能体现在长期的发展中。 在刚开始做招聘的时候,许单单说自己经常担心:“对接需求双方听起来很简单,而互联网公司里许多都能对接双方。就经常想知乎会不会做招聘?你们媒体会不会做招聘?” 但在自己做了一年之后许单单逐渐想明白了,在求职招聘需求对接的背后其实是服务,流量和人际关系之外,如何更长期地服务好双方才是招聘更深层次的价值,也正是垂直招聘试图从传统招聘网站中挖到的新机会。 【文章来源:快鲤鱼】
    快鲤鱼
    2014年07月08日
  • 快鲤鱼
    线上学习网站Udemy融资3200万美元 来自旧金山的在线学习网站Udemy今日宣布,他们完成了一轮32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领投方为Norwest Ventures Partners,其他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Insight Venture Partners和MHS Capital。截止到目前为止,Udemy的融资总额为4800万美元。 Udemy的学习平台上有着多种门类的在线视频课程,其中既有免费课程,也有付费课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在线课程。该公司CEO Dennis Yang表示:“任何人有志于成为‘终身学习者’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他们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的课程。而任何领域的专业人士,也可以创建课程,并且在Udemy的平台上销售这些课程。”在Udemy上发布课程的用户,可以自己对课程进行定价,而作为回报,Udemy会从中获取一部分费用。 Yang表示,该公司目前拥有员工55人,在本次融资之后,他们将会进行团队扩充,招聘工作除了将在美国总部开展之外,还将在其他一些国家进行,此举是为了为更多国家的用户提供服务。 另外,他们还将用一部分资金针对网页端和移动端开发新课程创建工具,以及帮助用户发现最新课程的工具。 Yang表示,他们现在正在专注于国际扩张工作。如今Udemy拥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300万注册用户。其中45%的付费用户,以及60%的流量都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目前,Udemy上的课程以英语和西班牙语为主。该平台上如今共有1.6万种课程,其中超过1000种课程所使用的语言为西班牙语。Yang表示,他希望吸引那些能够用德语、葡萄牙语和日语创建课程的用户,以吸引来自这些国家的学习用户。 在本次完成之后,来自领投机构Norwest Ventures Partners的SergioMonsalve将会加入Udemy董事会。他表示,Udemy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这家公司的使命,即帮助人们不断提高,让人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另外他还认为,相比于其他的教育类企业,Udemy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 Monsalve表示:“与其他在线教育企业不同,Udemy并不是打算成为新的哈佛大学。对于传统大学的作用和价值,Udemy非常清楚。他们想要做的,是填补传统高校留下的空白,而不是取而代之。” Udemy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cademicEarth.org、Curious.com、Lynda.com 、CreativeLIVE、EdX.org以及CourseraInc等。 【文章来源:快鲤鱼】
    快鲤鱼
    2014年05月09日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