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勾网
    拉勾猎聘竞相获得大笔融资,千亿规模的互联网招聘,到底该怎么玩? 【文章来源:虎嗅网】 最近互联网招聘成了风口上的猪,频频传出斩获投资的消息。 互联网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成立8个月拿到了500万美金融资。紧接着猎头平台猎上网宣布获得千万美金融资!4月15日猎聘网再抛重磅炸弹,宣布C轮融资7000万美元投资,创下国内互联网招聘行业5年来最大一笔投资。 资本无比热情的追棒,把互联网招聘市场烧的火热。弄得现在做互联网招聘不拿到投资,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互联网招聘十年不变的模式,已经到了土崩瓦解不得不变的时候。任何一个王朝的改朝换代,都是豪杰并起逐鹿中原,有的人折戟沉沙,有的人笑到最后。都说大潮褪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资本的喧闹散去后,谁会成为今后市场的宠儿,谁会最终沦落? 互联网招聘的现有玩法 一、垂直领域信息类招聘平台 代表:拉勾网、内推网 这类网站的优点很明显,通过对互联网垂直行业的职位聚合,最大化解决职位信息的不对称。同时,让人才和HR、招聘部门负责人直接对接,减少了猎头、HR的中间环节,提高招聘效率。 不管是腾讯出身的马德龙,还是阿里到盛大的黄小亮,他们最大的特点都是根正苗红的互联网人,职业经历铸就了他们强健的互联网产品思维,但这样的基因也决定了拉勾网、内推网存在着先天的难题: 1、线上思维模式主导下,一切以用户数量、PV、UV为最高目标。拉勾网的用户60%为4-5年工作经验,8年工作经验的达20%以上。这类用户确实属于活跃的求职群体,可以让网站的数据很漂亮。但这些用户在招聘链条中处于中低端,用户价值如何有待商榷。 2、招聘平台意味着身份标签,去什么平台求职不仅仅是找工作,更是一种身份的自我认定。拉勾和内推做行业垂直的模式,如同互联网行业的51job,这样的定位很难吸引中高端用户群体。 3、盈利模式模糊,用户群体质量不高会导致APRU不高。 4、由于没有沉淀中高端人才数据,缺少核心竞争力。一旦51job、智联招聘切入互联网垂直领域招聘,针对性的投入广告拉动用户,他们的局面就很危险。 二、猎头平台类 代表:猎上网、人人猎头 这类平台的本质是基于猎头的招聘众包模式,猎上网是搭建猎头和HR对接的平台、人人猎头是以悬赏的方式鼓励猎头上传用户信息。 这里必须要夸奖下猎上网,拿到千万美金投资的第二天,一位阿里的朋友就邀请我去猎上网。细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他有朋友在猎上网工作,他受朋友之托为猎上网邀请自己认识的猎头。互联网从业者大多都认识不少猎头,这样邀请的方式精准度很高,但是却未必有效,因为这类猎头平台有着不小的难题: 1、拿不到企业的高端职位和保密类职位(比如增补职位、秘密项目职位),这类职位企业不会公开发布职位信息而是委托给猎头秘密来做操作,而这些职位恰恰也是薪酬和价值最高的职位。 2、优秀猎头的收入高、工作时间也很饱和,而且优秀猎头可以接私单赚大笔的外快。所以不管猎上网、还是人人猎头都难以吸引行业优秀猎头,缺少了优秀猎头的加盟,无论是推荐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弱。 3、由于推荐人才的数量、质量无法控制,企业在平台上发布的职位一旦没有解决,会逐渐造成企业用户不断流失。 三、猎聘网 猎聘网开始史上最大的调整,严控猎头资质认证、限制猎头发布职位数量、限制下载简历数量、优化推荐职位的精准度。 不得不说这些调整短期内会牺牲不少的PV、UV,但是从长远看,这些调整会优化用户的用户体验,有助于更好的沉淀优秀人才数据,真正增加猎聘的核心竞争力。 猎聘网的优势很明显,解决了51job和猎头业务之间断档的年收入10-20W求职者的招聘需求。10-20W的求职者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在人往高处走思想的影响下,伴随着猎聘网大笔广告宣传下知名度的提升,它会逐渐侵蚀51job、智联招聘现有的用户群体。对习惯了只从51job、智联招聘网站投简历的求职者到可以有猎头主动推荐职位,这种变化还是挺有吸引力。从这角度上讲,猎聘网有可能颠覆51job和智联招聘。 猎聘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的管控猎头,减少猎头发布虚假职位的数量,聚集优质猎头资源,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沉淀更多优质人才数据。 互联网招聘到底该怎么玩? 1、50亿&1000亿你选哪个? 想要钓大鱼,就要去最大的池塘。51job、智联招聘更多满足了企业中低端的职位需求,赚的是辛苦钱,一整年忙前忙后才入账40-50亿。中国猎头市场一年有900-1000亿的市场规模,猎头轻轻松松拿走了这最肥的1000亿的蛋糕。 和51job、智联招聘抢饭碗,切入50亿的中低端市场。还是想打土豪分田地,进入猎头1000亿的市场。这个你要想清楚! 2、加入猎头的商业变现 传统互联网招聘的商业模式是账号收费、广告收入、下载简历收费的三板斧,人均ARPU不高。 要最大化的提升人均ARPU,就一定要加入猎头变现的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1个年薪30万的人,通过猎头业务最低可以收费6万,而下载一份这样的简历仅仅只要花10块钱,猎头的收入相当于简历被下载6000次。 3、线上思维和线下思维的融合 线上思维,重视用户数量、UV、PV,忽视用户质量。线下猎头思维,重视用户质量,但是速度和规模化慢。 招聘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用户质量是关键。如果仅仅是重视用户数量、UV、PV,没有沉淀优质的用户。企业不买账、商业变现难、最终落得个赔本赚吆喝。 所以,招聘产品的设计、运营、商业变现等,要兼顾线上思维和线下思维的融合,找到一个质量和速度的平衡点。 4、大数据下的精准匹配 目前的招聘产品,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精准匹配。不管是订阅职位、还是职位推送,都是基于行业、职能、职位几个简单的标签,做粗放型的职位推送。 求职属于非频发的需求,这样的特性造就了用户登录频次不高,用户黏性弱的特点。求职又属于目的性很强的需求,因此只有精准有吸引力的职位推荐,才能增加用户的登录频次和黏性。 要实现真正的精准匹配,要做的不仅仅是让用户输入求职意向或者订阅职位条件。而是要实现对简历进行文本解析,基于大数据处理精准的定义简历的行业、职能、职级标签,通过算法实现简历和职位的精准匹配。 互联网招聘行业的颠覆和变革的大幕才刚刚开始,好戏肯定还在后头。1000亿的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为什么不来掘金呢?
    拉勾网
    2014年04月17日
  • 拉勾网
    猎聘网获得C轮7000万美元融资,加快猎聘市场扩张步伐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WANGJINGYU] 长期霸占北京各条地铁线路的广告“钉子户”“猎聘网”今天正式对外宣布,获得由华平投资领投,经纬中国跟投的 C 轮 7000 万美元融资。 和现在很主流的 Linkedin 职业社交模式相比,“猎聘网”并不注重“社交”板块,依旧是专注于职位招聘。按照 CEO 戴科彬的话说就是,职业社交应是一个服务性平台,非信息流平台。所以直到现在,猎聘网的模式都围绕简历、职位、猎头三部分做服务。 简单来说,企业可以通过猎聘网发布求职信息,个人可以通过猎聘网寻找职位,猎头则在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最优的匹配。盈利模式也主要来自企业付费和个人增值服务,如企业付费发布职位、下载简历,以及针对个人求职者的置顶简历、群发简历等增值服务。据公开的数据,猎聘网有上千万注册用户,逾 20 万家企业和 10 万猎头。 目前尚不清楚猎聘网的营收情况,但在类似的大而全的招聘平台之外,现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招聘网站反而做得风生水起。 在此轮融资之前,猎聘网曾经获得经纬 2000 万美元的融资,同时 58 同城创始人姚劲波也是猎聘网的天使投资人。据 CEO 戴科彬透露,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团队规模、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在移动端的投入。 照这架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猎聘网将继续霸占北京各大地铁的广告位......   编者按:猎聘网获得C轮7000万美元的融资了,而前不久的四月八号,猎上网也刚获IDG等千万美元投资。看来,猎聘网市场跨张步伐也并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了。两个网站都围绕猎头、简历等做服务,但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又将刮起一场“血雨腥风”,我们希望招聘网站的“竞争”能给用户带来更为有利的产品和服务。 ​
    拉勾网
    2014年04月15日
  • 拉勾网
    从Linkedin入华看垂直领域的招聘机会 目前对于Linkedin的入华,或者说加速在华业务,多位从事招聘网站的业内人士倾向认为,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的招聘网站影响太大。   拉勾网CEO马德龙在知乎上回答业内人士认为,Linkedin的职业社交,只是“看上去很美”。他甚至认为,因为国内和国外用户的社交属性、心理特征以及竞争竞争关系等等,Linkedin“几乎没有突围的可能”。   马德龙的这番言论也牵出了拉勾网。相比较已经显得老牌的招聘网站智联、前程无忧、猎聘网以及基于社交关系的大街网,刚刚上线半年的拉勾网切入互联网行业的垂直招聘领域。如果将互联网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行业垂直招聘的机会有多少?拉勾网的经历或许可以给一些参考。   Linkedin几无突围可能   在马德龙来看,Linkedin在国外的做法已经被中国互联网招聘一一尝试过,但几乎都没有成功。   原因在于:第一是中国的社交属性偏向熟人线下关系,而非线上关系。这个趋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第二是,敏感性心理。中国人心理的敏感性是复杂的。linkedin一旦在国内被贴上招聘的标签,所有的用户使用的时候就会变得异常敏感。“上linkedin就感觉是一种背叛”。   如果具体Linkedin在中国的业务,马德龙认为,微博已经具备了商务社交的属性,新型的社交形态在移动端、PC端上频繁出现,不停的冲击这与linkedin的同质人群。“竞争环境已经改变,现在再发力中国这个复杂的市场,几乎没有突围的可能。”   从招聘的逻辑去看,马德龙认为,在中国,小众猎头可以匹配分散企业的招人需求,可以定制化服务,而且成本不高。”对时间比金钱看重的企业越来越多,那么效率问题就强力凸现。Linkedin解决不了。 ”   垂直招聘的逻辑   从咖啡馆发端的3W工作人员在做互联网创业咖啡的过程中,看到了互联网招聘的几个痛点:效率低下,信息双向不对等,供需配对难,投递-约见-面试-入职流程长而繁琐。尤其是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招聘流程短则两月,长达半年以上。这让他们感觉自己做个互联网垂直招聘网站有自己的商业机会。   考量招聘网站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简历量的多少。实际的情况是,互联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HR)在智联、51job等招聘网站确实可以收到大量的简历,但能够符合面试条件的人只有几个。   马德龙认为,这是有几个问题导致。一是传统招聘网站都是跨行业的招聘网站,无法做到精准,人人都在投简历,人才慢慢低端化,并不符合互联网公司相对精英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他们是以销售导向,以企业为核心,而不是以人为核心。   这些问题,拉勾网都通过互联网的产品思维一一解决。比如,企业招聘信息时公司名称不是公司注册名称,而是产品名称。比如,“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是“嘀嘀打车”。另一个是将职位细分,类似于电商网站的产品,某个具体职位还会继续细分,比如交互设计师可以细分到网页、无线、硬件和普通四种。甚至是包括惯常用的“薪资面议”,拉勾网也要求招聘HR填写明确的薪资,提倡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在入职效率方面,腾讯等10家互联网公司在拉勾网上做了“极速入职”的一次尝试。从拉勾网的反馈来看,3天的时间收到500多份简历,有40多人获得面试资格。在这次尝试后,拉勾网的网站数据翻了一倍,新发职位每天超过500个,每周投递的简历数超过3000个。   另一个值得提及的是,拉勾网的招聘范围也涉及了被动求职的一族。那些已经有工作,但还希望有更好工作机会的族群可以通过设定职位的条件来订阅职位,拉勾网定期将符合条件的职位信息发送给用户,据称,订阅邮件的打开率达到40%。   几个问题   在商业化的路径上,拉勾网准备采取向企业收费的模式,以及在招聘详情页推出企业产品的推广服务。总体而言,拉勾网做法是希望像电商网站一样卖职位。也有几个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下一步思考以及付诸行动。   一是互联网行业的垂直招聘在小范围小规模时做到极速、精准是可行的。如果在规模一点点变大之后,是否还能保持同样的极速和精准,存在疑问。拉勾网官方称,目前每日投递简历超过2000份,平台上企业3000多家企业,每天新增800个职位。在规模变大以后,同样会面临海量简历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回到了传统招聘网站现在的路上。    二是互联网的垂直招聘是否能在其他领域复制。互联网领域稍显特殊。人才是互联网人才,用人企业同样也是互联网。做招聘网站的同样也在互联网。其他领域的供需双方的互联网思维并非如此齐整,是否能适用于其他稍显传统的领域。即使可以,是金融、快速消费品领域的招聘从业人员复制拉勾,还是拉勾拓展到其他领域更合适?   对于拉勾网本身而言,目前去想拓展到其他领域似乎为时过早。如果能专注到互联网领域,解决好第一个问题,同样是可以做成一个小而美的招聘公司样本。     原文出自【比特网】
    拉勾网
    2014年04月02日
  • 拉勾网
    互联网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颠覆在线招聘市场格局 编者注:从猎云网此前报道的互联网创业企业拉勾网传来好消息,成立短短8个月的拉勾网获得500万美金A轮融资。这是近年来国内招聘市场最大一笔融资。 近日,互联网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确认获得500万美金A轮融资。拉勾网成立之初即获得徐小平、曾李青等人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而从产品上线到获得500万美金A轮融资,拉勾网只用了8个月。 (马德龙) 据拉勾网CEO马德龙透露,此次A轮融资的投资方为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全部资金已经到账。据悉,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是贝塔斯曼集团专注于亚洲的投资机构,着重于在大中华区的少数股权投资,特别关注互联网、企业服务、智能设备、内容和媒体创新领域。其投资的项目包括凤凰网、豆瓣、蘑菇街、春雨天下、大姨吗、创新工场等知名IT企业,而拉勾网是其在垂直招聘领域投资的第一个项目。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龙宇表示,目前中国年轻人的工作职业生涯痛点很多,拉勾网正是抓住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她看好拉勾的方向和团队,将继续支持拉勾网“做自己”。 目前,使用拉勾网进行招聘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超过5000家,这其中既有一线巨头如腾讯、百度、阿里、高德、新浪、京东等成熟的老牌企业,也有小米、锤子科技、去哪儿、嘀嘀打车等高速成长的行业新秀,以及一些有着互联网概念的热门公司如黄太吉、房多多等。截至目前,拉勾共发布超过52000个互联网职位,产生简历投递60万人次。  据了解,拉勾网所以能吸引到垂直领域的大量用户,其“必杀技”在于效率,这得益于拉勾网采用的精准匹配原则和即时反馈机制。在拉勾进行简历投递的用户,不管是否能得到面试机会,都会收到来自HR的“已经查看简历、邀请面试、抱歉您被拒绝”几种微信反馈通知。 在招聘热季,拉勾网推出“24小时极速入职”体验式招聘活动,就是主打“快反馈”。腾讯、阿里、百度、去哪儿等公司的HR,全面配合拉勾网,在活动期即时处理了超过1万份简历。拉勾同期推出的“互联网跳槽指南”、“涨身价公式”等,也成为求职者了解第一手行业信息的入口。 “拉勾会用互联网产品思维去考虑用户的需求。”马德龙表示。据马德龙介绍,目前中国互联网至少300万从业者,互联网垂直招聘领域未来将是一个规模超过50亿的市场,而招聘领域的互联网产品在过去10年里,从51job、智联招聘到如今新兴的小网站,几乎没有任何突破。拉勾网在一群完全互联网出身的创始团队手里“玩的是彻底不一样的产品逻辑和打法”。 过去的招聘网站考虑的是怎么让用户和企业互相找到对方,而在拉勾网,从企业信息的展示、到HR的快速反馈、再到面试邀约,全部是围绕求职者的诉求展开。很多求职者已经习惯了海量投递、投递简历之后,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拉勾则彻底重塑了用户体验。 首先,必须是企业方直接发布招聘信息,通过企业域名邮箱的核实,把猎头、非企业方,完全排除在外,不会出现猎头发职位骗简历的情况。其次,所有的招聘信息在拉勾网上最多只能存活60天,一般而言显示的都是一周内的最“新鲜”的企业职位信息。第三,拉勾网严格限制用户的海量投递行为,每个用户每天最多只能选择10家公司投递。第四,拉勾网要求职位信息必须清晰,如必须列出薪酬范围、列出“职位诱惑”以展示企业特色、列出企业的产品、CEO等信息。 相比之下,传统招聘网站痛点显而易见。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等、供需匹配难,流程长而繁琐、HR收到的优先简历比例低等等。“在线招聘的细分化刚刚开始,未来在线招聘的垂直领域会有很大机会。”如马德龙所说,网络招聘模式未来的趋势是市场细分,既可以是行业的细分,也可以是区域、从业经验等的细分,细分与高效的解决方案,代表着全新的招聘产品形态,垂直互联网专业的拉勾网正是顺势而生。(李阳丹) 【文章来源:猎云网】
    拉勾网
    2014年03月31日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