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才策
    雇主微信招聘之微信内容质量如何评估? 小编反复和朋友聊天时谈及基于各类社交网络的招聘营销,无不谈到内容谈CRM(候选人就是客户,就需要客户关系管理,尤其是社交网络的盛行,让传播和沟通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的重要性。JD可以不那么JD,JD职位企业也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原创或加工采集,anyway,小编今天下午见了一个朋友就微信公众账号下发的图文消息这样一类形式的内容质量,如何去衡量或者评估其内容质量呢? 通过点击微信公众账号后台——统计——图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微信公众账号后台给出的几个数据官方解释,这里我们先选择三个数据(只是这三个数据是否也缺乏合理性?小编等你来讨论),分别是:送达人数(图文消息群发时,送达的人数)、图文页阅读人数(点击图文页的去重人数,包括非粉丝)、分享转发人数(转发或分享到朋友、朋友圈、微博的去重用户数,包括非粉丝)。 1、是图文页阅读人数/送达人数吗?(多少人阅读了) 例如我们与才策有将近2000个关注新媒体招聘营销和雇主品牌传播的粉丝了,最好的一条图文消息的图文页阅读人数达到17168,当时的粉丝数,也就是送达人数仅有1214,相除可以得到已经远超100%达到1414.2%,而统计我们TOP20的这个数据的平均值是91.6%,而去除掉最高这个个例的话,平均值也达到了21.1%,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做下自己雇主账号的数据统计哈。 2、是分享转发人数/送达人数吗?(多少人转发了) 阅读了某条图文消息的不一定是粉丝,进行了分享转发的也不一定是,以当前的粉丝数为基础,促发了多少粉丝和非粉丝的自然分享转发动机,看起来也可以是衡量某条内容质量的一个参考数据。 3、是分享转发人数/图文页阅读人数吗?(多少人阅读并转发了) 而阅读了某条图文消息并且进行了转发,是不是又在进一步过滤掉更多无效数据呢? 4、以上都不是? 那么是不是页面停留时间(尽管微信公众平台还没有开发这个数据,还是新增粉丝数?还是原文页阅读人数(尽管大部分内容没有设置引导粉丝进行点击跳转),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呢?小编等你在线回复你的看法和观点哈。接下来我们思考思考以上或者更多的参考数据里面,有那些事可以过滤并且加强数据的参考价值的。 5、有哪些无效行为造成的无效数据? 是否是最佳的阅读时间 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很有可能在厕所里完成的阅读,或者等地铁的时间里完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时间,很难评价去计算或者划分一篇好的内容由于不是在大部分粉丝的最佳阅读时间里面,很有可能就无法采集到优质的样本。 是否是优质的转发动机 分享转发,尤其是粉丝和非粉丝的自然转发,的确能够在挺大程度上说明内容质量的高低,但是也存在挺多可能失去了有效性的分享转发。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 是好内容不一定有好转发 很多情况下,一篇优质的内容可能对于某些粉丝来讲是非常好的资源,除了不是最佳阅读时间,除了不纯粹是分享价值的动机外,不一定会有较高的转发人数和次数,你怎么看呢?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8月14日
  • 与才策
    25个微信招聘建议 微信是一个集陌生关系(附近的人,摇一摇)和熟人关系(QQ关系链、通讯录好友,微信群里面半生半熟的微信群成员)为一体的社交工具,任何一条信息在个人的微信号下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微信里现有的好友数量。朋友圈作为微信用户熟知的传播信息的首选地方,除此之外,微信群聊、微信好友可以可以逐步将信息扩散开来。  —如对以下具体实操有问题欢迎留言咨询面聊—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 增加微信好友数量 首先增加微信好友数量(将潜在的、历史的候选人名单整理成XLS表格——导入到网页版的QQ同步助手——手机安装QQ同步助手同步通讯录到手机通讯录——打开微信和其他社交网络“查找通讯录好友”的功能——逐一添加成为微信好友,记住微信好友数量不要超过5000,每次添加后按照名字+公司+职位备注好对方信息);QQ同步助手登陆地址http://pim.qq.com,把重要候选人导入通讯录再转化成为微信好友的通讯录,可以在其模板基础上,按照公司名+姓名+职位命名一个候选人的“名字”,添加上对方的手机号(用于识别是否注册了开通了微信)邮箱(用于识别是否注册了领英或微博);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2 设置“可见范围” 设置“可见范围”,让内容分享更有价值和匹配(打开朋友圈随意选择一张图片准备发到朋友圈——可见范围,设置你想让谁看见这条朋友圈动态);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3 设置“提醒谁看” 设置“提醒谁看”,让对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让合适的人看到(打开朋友圈随意选择一张图片准备发到朋友圈——提醒谁看,设置你想提醒的人,把对方的头像添加进来),这样当对方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时,会收到系统提示;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4 图文消息分享到群聊 图文消息分享到群聊(除了分享到现有群聊里之外,可以自己创建某一主题的群聊);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5 收藏图文消息 收藏某条图文消息,有针对性的打开和某微信好友的对话框,然后+我的收藏,分享到对话框;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6 网页版微信 登陆“网页版微信”,将该条图文消息的链接,摘要,分享到其他如QQ好友,QQ群,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易信、来往、微米、领英等所有你有关系链分布的社交网络里面;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7 和微信好友互动 和有过分享转发我们图文消息的微信好友互动,如果是非公众账号粉丝,将公众账号推荐给对方让对方关注(有针对性的打开和某微信好友的对话框—然后+我的收藏—名片);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8 分享图文类内容到朋友圈 复制拷贝图文消息的主要内容(摘要)以及该条图文消息的链接,自行寻找一张配图,然后把摘要+链接作为内容,在朋友圈发出来;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9 分享文字类内容到朋友圈长按朋友圈右上角相机图标,通过摘要+链接作为内容,通过“发表文字”的形式,在朋友圈发出来(尽管图片比文字更抓人眼球,在朋友圈大部分的图文并茂的时候,纯文字内容反而更容易让人产生点击行为);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0 触发弹出更多图文消息 在单条图文消息里面,通过在图文消息正文里对查看账号的其他图文消息进行说明:引导用户输入特定的数字或字母,来触发弹出其他更多的图文消息(微信公众账号——编辑模式——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1 引导用户查看历史图文消息 在引导用户查看历史图文消息(查看图文消息也是有一个连接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找到历史图文消息的页面链接:打开公众账号的详细页面——查看历史消息——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将历史图文消息的链接,嵌入到微信公众账号自定义菜单,做成一个“历史图文消息”菜单,提高用户的访问体验时间;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2 重要图文消息手机邮件分享 将图文消息通过手机邮件发送给重要的目标候选人(点击图文消息——右上角…——邮件——启动手机邮件——添加收件人邮箱或者从手机通讯录查找指定某一收件人);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3 星标重要候选人 把重要的目标候选人设置为星标朋友,方便在转发分享某一图文消息给对方时候的操作更加便捷(进入某一候选人微信的详细资料——右上角…——设为星标朋友),设为星标朋友后,当你在将公司微信公众账号、某一图文消息分享给对方时,星标朋友会出现在通讯录的上方位置,方便查找;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4 重要候选人备注 给重要的目标候选人添加备注(将其手机号码备注起来,或者将其简历拍照备注);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5 善用群发助手功能 善用群发助手功能(我——设置——通用——功能——群发助手),每次群发不能超过200人, 不能发送链接,只能发送纯文本信息和图片、语音内容,这个时候群发节假日祝福、群发邀请对方查看最新图文消息、群发邀请对方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把微信公众账号的二维码保存为手机相册的图片,然后群发图片到目标候选人微信上,让对方用扫描手机二维码功能关注或参与某一项活动中来),邀请对方参与某一调研是很好的方法;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6 善用领英名片功能 善用LinkedIn领英名片功能(我——设置——通用——功能——LinkedIn),将领英账号和微信账号在手机里绑定,同时在LinkedIn领英上将自己的微信号二维码添加进去;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7 整合腾讯微博 开通个人的腾讯微博,和微信进行绑定,当有陌生候选人还没有成功添加你为微信好友的时候可以查看你在腾讯微博上的动态(腾讯微博多多转发公司的动态和职位);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8 网页版微信和添加自己为微信好友 将个人主要负责招聘职位的职能、空缺职位的链接,个人的联系方式(微博微信领英、手机号码、办公电话等)整理成文字内容,通过网页版微信发送给自己,在手机里面用微信收藏功能收藏起来,这样每次和候选人“社交”互动的时候可以省时省力;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19 善用收藏和标签功能 其他更多和候选人互动的常用话术,也可以通过17这个方法收藏到微信里面;收藏公司的位置,需要的时候分享给候选人,让候选人参加面试的时候更方便找到公司,收藏功能可以收藏链接、图片、语音、音乐和视频。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20 别小看微信ID号 最好将个人的微信号设置成手机号,方便和候选人添加;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21 注重微信头像 微信的头像最好是职业或者起码有半身头像的图片,更好和候选人建立初步信任;保持个人品牌视觉的统一性也非常重要;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22 注重微信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里面可以放上个人负责招聘的职能,应聘的邮箱;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23 用微信二维码作为载体营销自己 将个人的微信账号二维码分享到个人的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腾讯微博、领英、知乎上),方便目标候选人更容易找到你(不仅仅我们在找候选人,候选人也在找我们);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24 微信扫一扫 将个人的微信账号二维码保存到手机,新进入朋友创建的微信群,或者在线下社交场合的时候,拿出微信二维码图片,方便对方更便捷的添加你。  微信招聘个人篇——建议25 个人号变现公众号粉丝 把微信公众账号粉丝变现成为招聘经理个人微信群聊好友,这样来实现从单向关注转为双向关注,实现即时的候选人跟踪(前提是要按照职能划分各个职能的招聘负责人,对应到微信公众账号变成微信群聊好友时的跟踪负责人)具体操作方式是创建微信群聊——命名群聊名称——群二维码——右上角…——用邮件发送(将微信群聊邀请的邮件发送到特定的邮箱,从邮箱邮件里面获取该群聊的登陆链接)——将该群聊的登陆链接填写到图文消息的阅读原文里面,或者嵌入到微信公众账号的自定义菜单里面,当然,该微信群聊的运营成为了后续的重点。 转载自:与才策 ,作者:欧阳泽林
    与才策
    2014年07月15日
  • 与才策
    看时趣互动HRD姚晓梅如何开展公司社交招聘(二) 本期的主人公是来自时趣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HRD姚晓梅,姚总是互联网行业的追梦人和创业者,企业管理、企业组织发展和组织能力提升的研究和实践者。她拥有十几年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经验,在人力资源战略、体系搭建、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组建和快速复制、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先后任职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岗位。2012年加盟时趣,担任HRD,分管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工作。下面是本期访谈的主要内容(本篇为下篇,点击这里查看上篇)。 不知道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交化招聘”诸如此类的岗位人员设置?该岗位目前如何与部门内的其他同事协同开展工作?其KPI或者说performance是怎么样来考核的? 姚总:时趣是一家专业的Social公司,我们希望公司所有部门和成员都能植入Social的基因,公司所有员工都能用Social的思维开展工作,人力资源部也不例外。时趣人力资源部目前虽然还没有设置社会化招聘的专职岗位,但,社会化的创新一直是人力资源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社会化招聘目前是以创新项目的形式在开展。我们始终认为,招聘的发力点应该从“招聘人才”向“吸引人才”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们更多致力于在公司整体实力、雇主品牌的打造,专业的市场部门将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时趣做事,我们强调“目的极强”。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明确“做这事的目的和目标,当项目目的明确后,ROI就相对容易来衡量。如果目标是雇主品牌的宣传的话,那内容的曝光量(阅读量)、评论、转发等是不错的衡量标准。如果以招聘效果的视角来看待社交化招聘ROI的话,就可以用收到简历数、录用人数和长期可跟踪候选人数量等作为衡量的标准。       贵公司在全球以及中国本土,是员工使用社交网络政策方面是否有限制?如有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如没有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有无先例如员工使用不当遭到解雇? 姚总:我们没有限制,反而我们鼓励员工使用社交网络。时趣团队拥有一个自己的BBS论坛,每个员工都可以在论坛上发布帖子、互动,论坛的氛围和传播效果都是很不错的。我们很难想象,做社会化营销的公司的员工自己却不使用社交网络。时趣制定了相关的行为规范的同时,时趣人也都有很好的敏感度和专业性,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员工使用不当的情况出现.       当内部推荐遭遇社会化媒体,您认为内部推荐借助社交网络的普及,能否实现内部推荐和规模化和批量化?有无有效的机制和具体措施来实现内部推荐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姚总:在我认为内部推荐就是社会化招聘的一种,因为它符合社交的基本原则,随着内部成员对社交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加上适合的激励机制,公司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个招聘经理。只要内部推荐的人才资质可以得到保证,内推效果肯定会越来越好。但规模化和批量化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实践。       贵公司是在开始制定计划到迈出实质性(有具体行为发生)的社交化招聘这一步,前期做了哪些准备?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姚总: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社交招聘网站,如:优士网、领英、竞鹿、Hired,从这些社交招聘网站,我们不难发现,社交平台打破了人才资源的壁垒,拉近了企业与候选人的距离,在企业与候选人直接建立起对话关系,这些变化都给企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在我们准备迎接和拥抱这一机遇之前,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对社交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学习和研究,梳理时趣的雇主品牌的定位,力求清晰的回答:我们是谁?我们的优势?我们在寻找谁?研究如何将时趣“快乐、平等,创新“的企业文化和敢于追求梦想、有能力、有才气又靠谱“时趣人鲜活展现给大家。为我们在社会媒体上的活动和推广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经过持续的运营,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也找到了不少认同时趣事业、喜欢时趣团队的优秀人才。       您认为员工(或者说HR部门内员工)的社交网络账号是属于谁的资产?如何界定?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姚总:关于员工个人的社交网络帐号的归属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员工的个人帐号,应该归其个人所有。如果进行了官方认证的,这个帐号就具有了企业和职业信息作为背书,企业就需要对其的言行进行一定的约束和管理。我相信好的管理一定是预防重于事后补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生过此方面的法律纠纷问题。       在投入这一方面,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交化招聘预算” 诸如此类的费用,会计划怎么去使用?或者说社交化招聘有无与市场部门协同?怎么样做好协同? 姚总:在时趣,我们非常重视人才的吸引,招聘会得到非常明确和充分的预算。社交化招聘又是人力整体招聘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预算的整体使用和支配上会有一定优先级和倾向性。   公司在社交媒体上的招聘效果更多取决于候选人对雇主品牌的认知和认可,并不是单独的招聘行为,所以,企业雇主品牌的建设是需要与市场部共同来完成的。市场部更多是公司品牌整体的定位、宣传,当然也包括雇主品牌的推广,人力会在整体的定位下更多的侧重通过公司文化、公司活动,将公司成员真实、鲜活工作状态和精神传递出去。而在招聘内容上,市场部和人力是合力协同的。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7月10日
  • 与才策
    看时趣互动HRD姚晓梅如何开展公司社交招聘(一) 请您大致先介绍下贵公司2014年度的招聘计划,招聘的目标人群以及招聘渠道的开发和建设情况? 姚总:随着企业对社会化平台的关注和社会化营销的旺盛需求,时趣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客户的关注,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在为客户带来持续价值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和认可。客户数量和客户服务需求应接不暇,时趣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今年拟在北、上、广招聘几百人,招聘职位主要集中在社会化营销的管理、服务、策划、设计、销售、软件及大数据的研发人员。目标人群覆盖在社会营销领域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和中高端人才以及一些喜欢和准备投身这个行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为了寻找优秀的候选人,我们除了使用传统招聘网站以外,还使用了包括论坛、社区、微博、微招聘、微信、领英、内部推荐等Social渠道,并与猎头、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 当然,除以上渠道以外,时趣也有自已的独特的自建渠道:时趣的官网、官微、几万的自有人才库、覆盖多家高校的学生群和服务行业人才的“Social大本营“。     您怎么理解和看待“社交招聘、移动招聘”这些相关热门话题?其到底是什么,怎么看待?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或者说意义? 姚总:招聘从线下到线上,从报纸到互联网,再从互联网到社交招聘、移动招聘的发展,虽然我们招聘的目的没有发生变化,但,招聘的理念、载体、互动形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及传播形式的影响。但是,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受人群的特质、人群的习惯所决定的。     招聘社交化、移动化是必然趋势,社交招聘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更加鲜活、快速、全面地展示企业和个人信息,同时也可以将企业更精准的呈现在目标应聘者面前,对于应聘者来讲获取到的信息就更加立体、便捷和真实。招聘已经从企业和候选人双方简单的活动变成了企业展示、与候选人互动、不断传播和扩散的营销活动,社会化招聘时代的到来,招聘即营销的理念被适时提出。招聘的重点将会从“招聘人才“向“吸引人才“转变。     除了社交化的招聘,您能不能开放性谈谈“社交化与雇主品牌建设”、“社交化与员工关系”这些相关话题? 姚总:上个问题有说到,社交化的招聘的深层变化是候选人特质和用户行为的变化,那这个变化带来的是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和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 社交化招聘的实质是企业与候选人之间的互动与关系建立。因为有关系存在,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信任背书,可信度大大增强。而且社交化的信息传递从漏斗转为波纹涟漪与涟漪之间会形成更大的波纹。在企业品牌、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企业成员的热情、发挥企业成员的共同力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化的企业中来。将自已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和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个人的角度分享给大家。让企业的雇主形象更立体和鲜活。 时趣在雇主品牌宣传、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方面的工作一直力求使用Social的思维进行开展。目前我们有很多个项目(比如:“认真”项目、悦动达人项目、庆祝活动、英语学习会等)正在实践中,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反馈还是非常好的。     我们也看到贵公司作为一家Social和极具前瞻的公司,在招聘创新上,基于中国本土社会化媒体上有了不同方面的尝试,能否详细介绍下贵公司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具体做法? 姚总:时趣在招聘创新上一直思考和不断尝试,在这里就几个效果较好的时趣招聘秘籍分享给大家:     一是时趣的人才内部推荐制。此机制在时趣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推广。全年有20%多的人才是通过内部推荐引进的。尤其是中高端职位,这与时趣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趣认为“事为重,人为先”,要想做成一件事情,首要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才。所以,从CEO到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愿意,而且投入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身边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     二是使用时趣自主研发的”品趣“产品。品趣本来是一款帮助中小企业在社会化领域,进行营销的软件工具,是标准的saas软件。他能通过地理定位寻找潜客,客户分类、精准关怀老客户和通过海量素材、PC&手机端的灵活管理轻松实现品牌(口碑)传播。如果我们把候选人当作“客户”的话,这就是一款表现非常出色的寻找候选人,长期与候选人维护关系并持续传播雇主品牌的工具。比如:做校园招聘时,我可以用“品趣”寻找目标大学的所在地的符合要求的学生,定向精准的送推校招信息,而无需奔跑在各大校园去贴海报,向深度意向的学生推荐最新进展和招聘信息。当然,此款软件的定向人才寻找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三是由时趣人力资源部自建和正在运营的“Social大本营”微信帐号。 “Social大本营”是为中国正在崛起的社交媒体经理人(Social Media Manager)提供求职信息、职业发展建议和行业交流讨论的大本营。我们将为Social从业者提供最真实的职位机会、丰富的行业发展动向和职业发展建议,当然,我们也会提供最前沿的Social案例分享和线下活动的参与机会。这里也将会是优秀行业人才的集结地,尽请关注!     本篇为上篇,敬请期待下篇,下篇中,姚总将对与才策提出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1 不知道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交化招聘”诸如此类的岗位人员设置?该岗位目前如何与部门内的其他同事协同开展工作?其KPI或者说performance是怎么样来考核的? 2 贵公司在全球以及中国本土,是员工使用社交网络政策方面是否有限制?如有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如没有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有无先例如员工使用不当遭到解雇? 3 当内部推荐遭遇社会化媒体,您认为内部推荐借助社交网络的普及,能否实现内部推荐和规模化和批量化?有无有效的机制和具体措施来实现内部推荐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4 贵公司是在开始制定计划到迈出实质性(有具体行为发生)的社交化招聘这一步,前期做了哪些准备?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5 您认为员工(或者说HR部门内员工)的社交网络账号是属于谁的资产?如何界定?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6 在投入这一方面,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交化招聘预算” 诸如此类的费用,会计划怎么去使用?或者说社交化招聘有无与市场部门协同?怎么样做好协同?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7月07日
  • 与才策
    基于领英(LinkedIn)的招聘营销 2014年2月份,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宣布进入中国,并且定名中文名字“领英”。简短的语言并不能够完全描述和分享出如何最大化使用LinkedIn来为招聘和雇主品牌传播所用,例如通过配置雇主邮箱建立虚拟Recruiter或者真实Recruiter的LinkedIn账号和档案以及展开后续的人才社区运营;用该账号陆续运营相关的Company Page、Group;用该账号添加和保存Connection和导入Contacts;用该账号Post和Share Updates;用该账号添加Alumni;用该账号关注Influencers;用该账号申请成为Developer并创建API和整合到Career Page。通过使用Messages、Notifications、Connections Request的处理以及潜在目标人才(Contacts)的关系维护等日常运营(引导流量到LinkedIn的Career Page或者官方的Career Site并进行数据统计和效果分析)均是方法和方向。 雇主要最大化使用LinkedIn来为招聘和雇主品牌传播所用,可以像产品经理+运营经理一样做好两个目标: 降低用户的信息获取成本 、提高用户的重复使用数,下面将细数各个功能如何最大化使用: 档案Profile功能和招聘 · 优化Recruiter的档案(统一的头像,职位,负责招聘职位的职能等) · 填写尽可能多的招聘职位的关键词,方便主动求职者找到Recruiter · 联系方式(常见的联系方式之外,Career Site的链接,公司官网的链接均完善起来) · 上传富媒体信息到档案里面,多元化展示雇主和Recruiter的信息和内容 · 完善职业经历、教育经历、项目经理等等,站在求职者的角度,给求职者留下专业的印象 · 定期搜索关键词,检查自己的档案是否容易被求职者找到 职位Jobs功能和招聘 · Jobs频道不是唯一可以在LinkedIn发布职位的地方 · 如果是付费的Recruiter用户,尽可能填写好全面的job poster 信息 · 鼓励雇员将职位页面分享到雇员的network里面(尤其是group里面) · 适当将应聘者引导到Career Site上去后,用apply with LinkedIn功能来应聘 主页Company Page/Career Page功能和招聘 · Company page创建起立,是免费的 · 和优化Recruiter档案一样,填写尽可能多方便主动求职者来到Company page · Company page的联系方式(常见的联系方式之外,Career Site的链接,公司官网的链接均完善起来) · 上传富媒体信息到Company page里面,多元化展示雇主内容 · 尝试Company page的付费功能,以及免费的基础上和Career Site的整合问题 · Company page的日常运营和数据分析,以及内容生产(employee,marketing的新闻稿等内容来源) 群组Group功能和招聘 · 创建和加入群组 · 邀请新成员 · 群组讨论,分享招聘信息和资源 · 招聘专用群组的日常管理 插件Plugins功能和招聘 · 插件Plugins和Career Site的整合 · 巧用Plugins来做招聘营销、展示Recruiter个人以及展示雇主内容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7月03日
  • 与才策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谈“社会化媒体招聘” 访谈嘉宾: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女士   小编:您怎么理解和看待“社会化媒体招聘”这一热门话题?其到底是什么,怎么看待?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或者说意义?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社会化媒体招聘在我看来,从信息、渠道、资源、时间四个维度改变了传统的招聘业态。传统的招聘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没有将应聘者作为参与者,单向的信息展示无法形成对话,信息的封闭造成渠道和资源受限。社会化媒体招聘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参与者可以将整个系统丰富和完善,招聘已经不仅仅是招聘官和应聘者之间的简单活动,变成了一个展示、互动、传播、参与者众多的营销活动。互联网的招聘时代,招聘即营销的理念被唤起,被实践。     小编:贵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否已经有了“社会化媒体招聘”诸如此类的岗位人员设置?该岗位目前如何与部门内的其他同事协同开展工作?其KPI或者说performance是怎么样来考核的?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们没有单独设立“社会化媒体招聘”的专职岗位,但是我们已经将社会化媒体招聘作为招聘体系中的重要布局,作为单独的项目在进行。招聘即营销这个理念,我们认真地思考过,更准确的说,我们认为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更应该用Marketing而不是Sales的方式做招聘,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市场部在这方面的专业度和经验,我们会将市场部作为我们招聘的重要合作伙伴。传统的招聘会将招聘达成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在我们的体系内,这个指标依然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我们会非常看重与互动相关的指标,例如转发量、评论量、曝光量、百度指数等于Marketing相关的指标。     小编:贵公司是在开始制定计划到迈出实质性(有具体行为发生)的社会化媒体招聘这一步,前期做了哪些准备?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最近两年,社交平台逐渐发展和火爆起来,我们看到Linkedin模式对雇主品牌的影响和对招聘的帮助,看到国内很多以招聘为核心的社交网站例如优士网、举贤网、天际网对传统招聘网站的冲击,也看到新浪微博打破了人才资源的壁垒。既然招聘要用Marketing的方式来做,那么这些改变对我们来说都是机遇。我们深入的考虑了几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喜欢谁?谁会喜欢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我们?我们的独特价值。这些帮我们理清楚了我们的雇主品牌的定位,我们想要传递的EVP信息。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我们开始在新浪微博上做了个“有点闲、有点甜、有点钱,来易到做精彩的自己”的招聘活动。这个活动帮我们确立了鲜明的雇主形象,开放、平等、自由、活跃、精彩、让你做不一样的自己。我们会发现,对我们感兴趣的人非常的多,转发和评论以及曝光量都出乎我们的预期,百度指数在推广期间有了300%的增长。下面这是当时我们做的这个项目的细节,通过这个项目,关注者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和这个公司的特殊价值,同时吸引他们对我们感兴趣。这个活动帮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具有强烈求职意向的应聘者,这就是Marketing招聘的力量。     小编:贵公司在社交网络时代,坏的求职体验可能会迅速扩张或被曲解等等直至最终影响一些雇主品牌这个问题上有什么看法?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越来越不受控和快速。坏的求职体验就和坏的产品体验、服务体验一样,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会迅速传播出去。雇主品牌,是由无数个与员工、求职者交互的体验构成的,体验越好,雇主品牌就越正面。Marketing的招聘,是一定会特别关注求职者体验的,就像没有一个Marketing部门不在意产品体验对于品牌的影响一样。     小编:您认为员工(或者说HR部门内员工)的社交网络账号是属于谁的资产?如何界定?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个人认为员工的社交网络帐号是属于个人的。职业身份只是个人的属性之一,并不因为职业身份就该限制员工的言论和观点自由。当然,员工违反职业道德的言论必须要依靠法律程序禁止的。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首先按照法律程序取证,通过法务顾问进行发出正式警告,可以要求员工撤销不实言论以及进行澄清,必要时可以提起诉讼。     小编:在投入这一方面,贵公司是否已经有了“社会化媒体招聘预算” 诸如此类的费用,会计划怎么去使用?或者说社会化媒体招聘有无与市场部门协同?怎么样做好协同?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们把社会化媒体招聘作为招聘系统的主要布局,是有明确的预算的。我们会更多的把这部分费用利用在Marketing-Recruitment项目中,以商业品牌为中心建设雇主品牌。我们与市场部会紧密合作,因为品牌形象是立体的,作为Marketing体系中的成员,我们会共同维护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小编:您觉得“社会化媒体招聘”的ROI(投入产出比)能用数据衡量吗?如果认为不能您觉得原因是什么?如果觉得可以,你们能否分享下怎么样去衡量?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我们认为ROI是一个用来衡量工作价值的非常重要的指标,社会化媒体招聘的工作效率也同样可以用这个来衡量。例如刚刚讲到的新浪微博的招聘项目,我们会为它单独设计活动链接,从新浪微博过来的流量会带来多少简历、最终会产生多少符合要求的应聘者,我们会按照单人次招聘成本对照传统途径来进行比较,同时反思在哪里可以继续改进,从而提高ROI。     小编:贵公司在实施“社会化媒体招聘”的之后,取得了哪些主要进展或变化?这种进展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更为明确招聘即Marketing而不是Sales的理念。在尝试社会化媒体招聘后,我们更多的认识到,招聘可以做成Marketing,按照Marketing的方式去做招聘,才是最应该去突破的。这会让我们开始更多的考虑如何更好的树立雇主品牌,如何建立EVP,如何以EVP为核心来建立整个人力资源体系。在这种意识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再把招聘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传统工作,而是把它视为品牌工作。     小编:在实施了社会化媒体招聘战略后截止目前遇到的3个最棘手的问题(事件)是什么?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1、  对招聘官的要求更全面,传统的招聘经验和思路,已经越来越遇到挑战。2、  社会化媒体招聘的渠道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更合适的平台,以及日常维护需要更精细化。3、  在传统途径下,我们收到不合适的简历只需要忽略,在社会化媒体招聘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认真对待每一封简历,这会使得我们在简历的前期筛选和回复上花费大量精力。当然,这对我们建立认真负责的雇主品牌形象也会有帮助。     小编:贵公司在社会化媒体招聘方面会有那些新的计划?   易到用车人力资源总监贾兰: 1、  建立更完整的Marketing-Recruitment体系,开展更多项目。2、  更深入的研究各种社会化媒体在招聘中的应用模式,能够形成更成熟的方法论。3、  更精细化的管理过程数据,提高效率。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7月02日
  • 与才策
    一起来学习IBM是如何借助社交网络来为招聘和雇主品牌所用的? 实施雇主品牌的近期效益就是更持续的吸引和保持企业需求的人才,以及激励核心员工有更好的绩效表现,更长期来看,这是一种与人才为中心的战略和实践。如果把营销理论借用到招聘上,那么近期不合适的候选人可以视为“暂无购买能力或意愿”的消费者,但是某些品牌能够满足其功能和情感需求,一旦这些候选人具备了“购买能力或意愿”,那么就会主动再次出手申请职位。 问题就在于雇主如何拥有一个管道或载体来避免和目标候选人lost touch呢?这是我们最擅长的地方,下一步就是做什么以及具体怎么做,邀请TA们关注公司建立的社交网络账号或者创建离职员工群组是不是一个方向?生产真实雇主近况的富媒体内容和及时互动是不是一个可以马上做的事情?这次我们想要基于网络搜索和已知信息的理解观察,来说一说巨头IBM是如何借助社交网络来为招聘和雇主品牌所用的。     Careersite的移动化和微信公众账号的绑定用于内部推荐项目 第一步是需要验证员工身份。如下图是IBM通过微信公众账号作为入口,引导粉丝来到的Careersite移动版本,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设置查询条件并且查找空缺职位。关注该公众账号后,有详细的内部推荐流程指南,首先为了确保是内部员工的身份,系统要求粉丝必须登录IBM内部GOM系统才能正式提交推荐,线下推荐(如email, Same Time, MSN等)被视为无效推荐。 另外要求被推荐者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地址注册系统。   若在注册中发生系统报错或是自行操作“登出系统”,再次登录时,请同样点击邮件附带的链接,否则推荐无法被正常确认。推荐不同的候选人至同一个职位,需要重复以上操作,不能直接在原有的修改候选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否则所有的推荐都将无法被系统识别。   第二步是搜索空缺职位并提交推荐人的信息等。如果有合适的职位,需要把应聘职位的序号和一份简历发到指定的邮箱,如果符合要求, 还会需要推荐人给出一份正式的推荐信。     内部推荐作为雇主最重要的招聘渠道之一,内部推荐的行为激励做法我们还没有看到(推荐成功拿奖金是常规做法),降低用户的推荐成本也是提供内部推荐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觉得这两点上,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另外细节方面是,如果将职位分享给微信好友,图文消息的ICON是默认的并没有自定义设置成IBM的LOGO,这样站在Remind的角度也可能会降低内部推荐的效率,因为没有最大化了解微信的产品功能和传播模式。     持续统一的在微博微信和Job-Board Mini Site的概念和视觉创意 IBM在微博上拥有不同主题和针对不同目标候选人的官方微博账号,这样有利于目标候选人主动关注和建立联系,每个微博方面我们就不逐一分析和解读了。同时还有不同的careersite,如http://www.ibmcampus.com/,通过域名我们就知道这是for campus recruiting的,遗憾的是ibmcampus.com没有解析,导致当候选人在浏览器直接输入ibmcampus.com的时候报错提示该网站没有备案而被关闭,这样可能已经会导致部分候选人流量的流失。而通过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我们了解到该网站标题(Title)IBM2014校园招聘,没有设置关键词(KeyWords),没有设置描述(Description)这样就降低了减少了搜索引擎的收录量。       IBM招聘等关键词在主流搜索引擎的表现 通过随机输入可能是被搜索频率最高的“IBM招聘”得到如下在百度最高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列表。IBM招聘的官方页面排列在第二位,除此之外没有IBM官方网站的页面出现在搜索结果里面。剩下的是IBM post的相关渠道的职位列表页面,IBM的官方招聘页面过于job-list-driven,但是又缺失了雇主的其他内容,候选人需要单独再次搜索打开IBM官方网站,这些都提高的候选人的信息获取成本,也降低了候选人重复登陆使用的次数。     同样是搜索空缺职位,访问用户可以apply with LinkedIn,也可以很方便的将职位share到自己的social network。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IBM公开了Top Referrers,也就是参与过职位推荐数量最多的人,这点也是作为激励访问用户提高推荐动机和驱动力的一个元素。另外还有Job shares through IBM 的数据,也就是说IBM把内部推荐的实时动态公开化,透明化,所有这些都是站在候选人的角度,与候选人建立真实,透明友好的关系来引导刺激访问用户参与到内部推荐计划中来。   via: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7月01日
  • 与才策
    教你如何用259元启动小而美的移动社交招聘和雇主品牌传播 社交化招聘的热潮还没有及时赶上,今天你是否又开始纠结做个APP还是做个微信公众账号来顺应所谓的移动化招聘?小编掐指一算,起码和超过100位以上的招聘者们以见面、电话或即时聊天的方式探讨交流过“企业如何最大化借助好社交化、移动化的趋势做好雇主的招聘营销和雇主品牌传播”这个话题。20%认同的、已经有自我理解和学习的压根不需要做任何关于”WHAT”和”WHY”层面的沟通,但是80%都还是在”HOW”上有问题,今天我们将分享如何成本最低的启动小而美的社交化移动化招聘。以下要用到或者提到的具体“物料”,请对号入座逐一参考: 第一部分:载体建设 域名/1年 49元 雇主自主招聘网站/WordPress中文标准版/基础级云空间/1年 210元 微信(微信公众账号、开放平台) 0元 领英(公司主页、人才群组、开放平台) 0元 微博(企业版、招聘者个人版、开放平台) 0元 社交化视频网站(优酷、土豆等) 0元 社交化问答网站(知乎、百度百科等) 0元 其他免费的社交化移动化渠道/产品/工具 0元 第二部分:运营推广 内容生产(持续性,包括职位以及其他对受众有价值和有分享动机的内容) / 平台对接 / 活动策划(创意性) / 粉丝沟通和管理 /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哪个职位最热门?谁是雇主的忠诚粉丝?) /   第一部分:载体建设 关于域名:没有载体或者有载体但是招聘者却没有最大的自由获得第一手数据来做统计分析,以下全文就失去了价值。我们这里说到的域名,要需要一个独立于雇主官方网站(包括雇主官网网址基础上配置的二级域名)之外的域名,来建立一个雇主自主的招聘网站。功能不在于多在于我们的目标候选人的使用体验最优化。一般来讲,joinABC.cn、workatABC.cn等域名的命名结构都是不错的建议,域名可通过第三方在线采购。     招聘网站:说到招聘网站,我们先不要想到市场上主流的几家招聘网站,每家雇主需要有自主的招聘网站,这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拥有雇主自主的招聘网站,是从理念到行为上进行招聘创新的重要一步,雇主自主的招聘网站应该成为雇主招聘和雇主品牌传播的核心阵地,并且连接上其他第三方的招聘网站、社交网站等“流量”渠道。有些“流量”(或者说叫社交网络用户)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在网络中,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雇主自主招聘网站的“流量”一定是最值得珍惜的。本篇提到的招聘网站建设,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WordPress(一种使用PHP语言开发的博客平台,更多请自行百度)来建设,完成在线安装和域名解析后,一个全新的“雇主自主招聘网站”就做好了。本篇文章开头提到的社交化、移动化招聘,都是围绕在借助WordPress的开源和多样化的自定义功能来实现社交和移动化属性的整合。     微信/领英和其他社交网络:真正需要雇主公司层面的预算投入的,仅仅就是以上提到的259元前期成本,因为接下来的几个主流社交网络都是免费的,或者说需要在免费功能(例如新浪微博、微信、领英都已经有了开放平台,很多功能和开放的插件可以很好的整合到CareerSite上去提升候选人的求职体验)的最大化使用上投入足够多的非现金性资源(策略、内容、时间等)。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微信、领英具体的注册开通小编就直接忽略了,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候选人的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及习惯,我们建议雇主有针对性注册开通。另外社交化的视频网站、问答网站同样能够丰富雇主自主招聘网站的内容,覆盖潜在候选人的深度和广度,带来更多的访问量,因此我们也给予推荐开通。     第二部分:运营推广 拥有再多再好的工具和平台,要实现效果最大化,一定离不开对工具和平台的最大化使用,免费的社交网络渠道也是如此。259元仅仅是一个开始的成本,重点是后续的运营推广。   第一部分我们提到了市场上雇主们主流的“移动化社交化招聘”的做法,在不断的研究和观察中我们认为:通过对社交化移动化招聘渠道的成长状况来衡量项目是否成功更具有参考意义。渠道的成长状况我们用 RCC来定义(Reach即到达了多少目标候选人,Connect即和多少优质候选人建立了连接,Conversion即招聘结果的转化)。例如上文提及的几个“载体”的访问者数量、雇主社交网络账号/页面拥有的粉丝数量和有效互动次数、社交网络群组成员数量(如在领英群组、微信群聊里的粉丝)、成功推荐率(监测通过社交网络实现注册并完成应聘行为用户,在一定周期内和其他应聘用户的比例)等等,通过优化“载体”的功能,嵌入相关的插件,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收集统计到并值得加以分析的。     有了数据作为参考,就不担心不知道有多少求职者通过PC还是移动设备来访问你的CareerSite;通过插件让求职者告诉雇主哪些才是他们心目中hot jobs也会在掌握之中。运营和推广没有捷径,对目标受众的理解和掌握永远是最最重要的功课,对工具和平台的最大化使用永远是最最需要的投入。259元的成本让无论怎样规模的雇主都可以启动更具创新的招聘项目,在人才抢夺大战的今天,简历时时刻刻有预算就可以购买,基于社交网络的求职者信任可不是花钱就能建立起来的。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6月27日
  • 与才策
    Social的公司怎么在做Social的招聘之艾瑞集团 请您大致先介绍下贵公司2014年度的招聘计划,招聘的目标人群以及招聘渠道的开发和建设情况?   Ula Gong:2014年艾瑞南方区的招聘计划根据年初各部门新增的一些岗位,我们的招聘重心还是在于客户人员,研究分析人员,咨询人员,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培养价值的实习生,争取在满足部门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再挖掘一些潜在的人才!   招聘目标人群:不同的岗位所面向的目标人群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具有同行业背景并热爱互联网市场咨询研究的人才,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加分的。 招聘渠道一般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1,内部招聘的成本较低,可通过公司官网发布,内部推荐,内部人才库的方式.其中内部推荐是成本较低,成功率较高的方式。   2,外部招聘,我们通过几大知名的招聘网站,以及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猎头,校园招聘的方式能更广的传播招聘信息,提高招聘质量对于招聘管理来讲,招聘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找到合适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人员的增加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很多时候,对于所要招聘的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不仅企业所需要人才在较短的时间内到位,更需要做到能在合适的时间引进公司所需的合适的人才,这对渠道的建设尤其重要!     您怎么理解和看待“社交招聘、移动招聘”这些相关热门话题?其到底是什么,怎么看待?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或者说意义?   Ula Gong:社交招聘主要是通过社交网络来进行招聘,发布职位,具体下去就是和潜在人才的关系的建立,沟通交流等;   移动招聘主要通过APP客户端,微信等简便操作的移动方式进行招聘。   现在只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都能做到社交和移动招聘,当然移动招聘的方式更方便,更快速,更直接!   另外,这2种招聘渠道,比起传统的招聘网站来看,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职位描述和简历之间的关系,再信息传播和互动性上都大大提高招聘的效率和质量!   这2种方式的价值在于加速了招聘者和候选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关系的建立,在提高匹配程度的同时,也降低了高端人才的招聘成本,原先我们高端职位会找到猎头帮忙,但通过这样的渠道,通过快速的传播,可能会更快更有效的找到合适人才!     除了社交化的招聘,您能不能开放性谈谈“社交化与雇主品牌建设”、“社交化与员工关系”这些相关话题?   Ula Gong: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离不开社交化,社交化已成为雇用品牌建设和招聘最重要的渠道,社交化平台能更集中,更深入,专注打造雇主品牌形象。   社交化平台在为雇主品牌建立形象的同时,其实也能帮助企业员工建立自己的个人形象,有了社交网络,许多员工如今有了自己的宣传平台。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成就,展现个人的能力,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都改变管理方式,注重员工关系,更关注员工的想法,员工以及顾客决定着一家品牌的网络形象,其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贵公司在实施“社交化招聘”的之后,取得了哪些主要进展或变化?这种进展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Ula Gong:通过社交化平台展开网络招聘,这些平台有好的界面和优秀的用户体验让求职者和招聘方也可以建立独特的社交关系,以达到招聘与求职的供求平衡! 随着互联网的平台在不断的逐渐扩大,信息的分享和合作的开放将作为主流,社交模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让网络招聘更加开放,渠道更广。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6月18日
  • 与才策
    内部推荐+微信的甲乙双方在线对话微信招聘 今天小编和一位外资雇主内部做招聘的朋友微信互动沟通,就如何用微信以及借助员工的社交网络做好内部推荐进行了头脑风暴,该外资企业担任招聘经理的朋友,公司员工规模在5K-1W左右,目前已经在使用微信作为内部推荐职位信息的发布渠道,从获得推荐简历的数量上来看,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先是对方主动先打开了话匣:”我们公司有个微信职位发布,这个主要针对内部员工的,每月两期,但是反馈效果很一般,所以我想做个调研以便可以做些promotion,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我的啊?“   小编回答说”员工推荐的过程激励,可能参与积极性低的原因吧?尽可能让内部推荐项目参与成本低,好玩,轻松点“。以下是部分对话截图供您参考(替换了头像和删除隐藏了部分职业敏感信息):   和小编的聊天中谈及,该雇主的员工规模在5K-1W左右,但是关注了该微信公众账号的粉丝不到2百人,综合前后的对话沟通,小编的整理汇总如下:   1、关于提高微信粉丝数量 借组员工的碎片化时间,如在茶水间,食堂的桌面、等电梯的时间等来宣传微信公众账号的二维码。 另外,做好首批粉丝的调研也很重要,例如首批粉丝都是如何关注到我们这个微信公众账号的?他们为什么要关注?他们有什么期待?(做好这点有利于雇主更有针对性的拓展内部员工粉丝)外部粉丝拓展就更多方式方法了,如您公司有其他更多的实践,欢迎回复我们。   2、关于把控微信粉丝质量 雇 主一开始要做好微信公众账号的定位和粉丝拓展计划,尤其是粉丝的真实职业身份信息(如果是内部员工,可以先内部邮件告知销售部门关注,再财务部门,工程部 门等等以此类推,这样在阶段时间内进来的粉丝基本都可以分组到对应的微信公众账号后台群组里面,也是为了在后续通过微信做职位推送时的匹配性)。如您公司有其他更多的实践,也请回复我们。   3、关于借助微信拓展内部推荐积极参与者的好友关系链 让员工发展自己的圈子(微信群聊),按照他们的群聊人员数量设定不同的奖金比例?就是HR部门发种子,员工种植(聚集更多内部外部候选人)、HR部门回收(有职位的时候让群组长转)   4、做好”内部推荐积极参与者“的组织工作 内部推荐积极参与者是内部推荐项目的核心,如何借助好他们的力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是有生产力的,提高他们的”产量“(以前3个月成功推荐一个人,现在一个月能成功推荐一个人),量就上来了,因为99%的人消费1%人生产的内容。 提高【内部推荐积极参与者】产量的途径,有了微信,小编觉得可以很好的借助员工微信好友关系链,帮助他们建设微信群聊(输出优质内容),给他们更丰富更灵活的的奖励政策,尤其是对于外围人才圈子拓展、非推荐结果导向的过程激励等等。   【文章来源:与才策】  
    与才策
    2014年06月05日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