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ack
    Slack 如何通过用户反馈来打造令人尖叫的产品? 编者按:本文来自First Round Review,他们的文章既讲故事,还会向创业者提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建议,以助力打造优秀的公司。如何通过获取和利用有价值的用户反馈数据信息来改善产品?大部分创业者都会为此头疼。本文中,堪称史上发展最快的 SaaS 公司 Slack 的首位产品经理分享了 Slack 获取和利用有价值的用户反馈信息、从而打造一款令用户尖叫的产品的经验。   Kenneth Berger 2014年6月 加入 Slack,那时 Slack 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媒体报道也是铺天盖地。作为 Slack 的第一位产品经理,加入 Slack 后的 1年 里,他全面负责 Slack 的产品功能。在这期间,Slack日活用户从 10 万猛增至 100 万 +,用户好评如潮。   当时 Slack 的用户增长数据一直很抢眼,用户反馈也很好,不管从什么角度看,Berger 的工作似乎并没有太大难度。然而随着用户反馈数据的激增,Berger 需要快速从海量反馈数据中找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反馈数据并加以利用。他知道,满足于现有的业绩,光靠吃老本肯定是不行的。要实现 Slack 更快地发展,Berger 必须要走出去,搜集哪些他没有的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近日,Berger 接受了 First Round Review 的专访,他分享了 Slack 是如何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优先级划分的以及从中学到的东西。他分享了自己为何在 “指标” 和 “目标” 这两者中会更看重 “目标”,为何他认为公司创始人需要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和工作。最重要的是,他分享了如何从海量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中进行有效筛选并找到那些最有价值的数据的秘诀,这些数据包括网站统计数据、社交媒体上的反馈数据、留存率和客户支持数据等。   要追求目标,不要单纯地追求数据 对于大多创业公司来说,问题不是缺少用户反馈数据,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反馈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自己面前的已有信息或是容易获取的信息更为敏感,也就是说,人们更加看重这类信息渠道,而对其他的信息渠道漠不关心,这就会导致在很多时候无法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根据 Berger 的经验,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关注于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上。“很多人只关注指标数据,并认为这是验证成功与否的标志。数据指标当然非常重要,但对我而言,它只是目标的一部分,让目标得以量化。” Berger 对创业公司非常了解,他最开始联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YesGraph,后来加入 Slack,他深知创业公司的发展环境和用户心理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你不一直不断重新评估什么才是公司最重要的目标的话,你可能就无法知道什么数据指标对目前的公司来说才是最紧要、最值得关注的。   如果你同时还在忙于扩充团队,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不仅公司的目标在变化,你的责任也在变化。公司可能会成立新的部门,很多事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公司的重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在确定公司的目标时,要坚持下面这个简单的原则:每个人都需要知道他们为什么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在确定公司的整体目标后,确保每个部门或部门负责人都知道这一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各自部门相应的数据指标。   只有当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参与到数据指标的制定中时,数据指标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果人们身上背负的任务指标是由其他人定的,这时数据指标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有当各个团队和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数据指标的制定时,这是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才能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对于绝大部分公司而言,有两个指标都是至关重要的:用户留存指标和营收指标。但这两个指标究竟定为多少才最为合适?除了要关注这两项指标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指标?这些问题的答案因公司而异。公司的商业模式,公司的产品是企业级产品还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以及你所在的团队,这些都会影响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个人是非常反对 ‘指标至上’ 的观点的。例如,如果你只关心收入增长指标的话,你怎么能知道客服团队在里面发挥了多大作用?客服团队通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给他们定一个和他们的工作直接相关的指标的话,就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无法将他们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要定期审视和评估你的目标,不管是一个月一次还是一个季度一次,只要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就行。你是否足够关注新用户的获取?是否在为老用户创造价值?公司目前的重点是什么?只有时刻想着这些问题,你才能知道如何处理利用用户反馈信息,才能知道哪些反馈信息是目前最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目前公司内部工作的优先级和重点,要及时分享给大家,让大家都知道。大多情况下,在同时面对几个产品功能需求时,你不得不先选择一个功能优先开发而不得不暂时放弃另外几个功能。或者在面对多个部门提出的不同需求时,你只能先满足其中一个部门的需求。不同渠道的反馈信息是什么以及是如何按优先级将它们进行划分的,这些信息一定要公开透明,让大家知道为什么有的反馈需求可以优先得到满足,这有助于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的反馈是被认真对待并认可的。   在创业公司,由于资源有限,你不可能一次性满足所有需求。因此,要在公司内部努力营造一种透明、畅通的交流氛围,让大家真正知道为什么有些需求可以优先得到满足。   明智的假设有助于产生明智的见解 实际上,制定和评估公司目标的过程和科学家的工作非常类似,都要不停地提出和验证假设。当科学家要做一项实验时,首先需要提出一个假设,然后思考确定验证假设的方法。运营公司也一样,你需要设定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设定指标。   但是你往往是无法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看清事情的大局和重点,可能是由于提出的假设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选择的用于衡量目标的指标有问题。要科学对待处理你获得的反馈数据,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能看清大局并以此为重,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你的假设理论进行恰当地调整。   在 Slack 早期,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注册,Berger 曾尝试了一些当时比较流行的市场推广方法。“我知道,大家通常用的推广方法中的很多我们还没有尝试过,所以我们决定尝试一些方法,看效果如何。我们首先尝试的是邮件营销,给给那些已经注册 Slack 但还不活跃的用户发邮件。接着我们尝试了免费试用的方法。”   我们在部分用户中尝试了上面的方法,也看到了一些效果,但非常有限。我们所做的这些尝试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权衡和交易。从我们尝试的结果来看,这种交易并不划算。用户留存率是提高了,这看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从全局来看,却并非如此。在认真分析数据后,我们发现,增加的留存率和我们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其实并不成正比。   验证假设还直接影响了 Slack 的策略转变。最初,公司决定不对外宣称自己是一款聊天类 App,而向外界传达自己长远的理念和愿景:变革现有的工作方式,创建更加透明的工作氛围和畅通的交流环境。   不过当做了产品的可用性测试后,他们发现了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借助于出色的媒体 PR,Slack 获得了一大批用户。这些用户刚读过有关 Slack 产品的新闻报道,因此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即使 Slack 官网上没有具体的产品功能介绍而只有抽象的描述,这也不妨碍他们了解和使用 Slack。然而从其他渠道来的用户就比较困惑了,因为当时 Slack 官网上没有产品功能介绍,没有产品截图,也没有强调即时通讯是 Slack 的主要功能。所以这些用户不知道 Slack 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是文件分享?内部沟通?还是效率工具?不去教育和引导用户,用户不困惑才怪。   自从那时开始,为了更好地教育和引导潜在用户,Slack 在官网上专门放了产品功能截图。即便到后来没有再放产品截图了,但还是一直把 Slack 的即时通讯核心功能作为向用户传递的关键内容信息。   Slack 就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之前存在的问题。强调 Slack 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功能性,方便用户了解这款产品,并以此为桥梁来向公众阐述你那更加宏伟的愿景。这并不是说 ‘变革人们的工作方式’ 这种理念和愿景是错误的或是不重要的,它非常重要。不过我们需要学着以一种人们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讲述我们的愿景。   Slack 做的另一个实验是如何向用户证明自己的实用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团队使用了非常独特的实验方法——邀请潜在用户在一整天的工作中只使用 Slack 作为公司内部即时通讯和沟通的工具,不接发一封邮件。让人们放弃常用的工具而只使用 Slack,这实在是一种冒险的举动。但事实证明,这个实验是非常成功的。让人在 24 小时的工作中不使用邮件而仅使用 Slack 的情况下也能高效完成内部沟通交流,Slack 无疑证明了自己是一款多么高效的工具。     了解你可能存在的偏见并努力加以遏制 偏见是无法避免的,不管我们思想多么开放,我们都或多多少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些偏见将影响我们如何解读用户反馈的数据。我们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同时,还要知道如何遏制一些常见的偏见。            选择偏见 在搜集和评估产品反馈数据时,Berger 遭遇最多的就是这种偏见。例如,产品的支持请求通常只来自那些最活跃的用户,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只和这些用户沟通交流,那么你就将所有的非活跃潜在用户都排除在外了,更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有价值的数据。   你可能会进行产品的可用性测试。进行可用性测试时,很多人的做法是从 Craigslist 上招募测试志愿者,这看似是很合理的做法。不过你需要时刻记住的是,通过 Craigslist 找到的测试志愿者并不能代表绝大部分的潜在用户。你要了解这种方法可能存在的局限,因为你找到的测试者都是一些经常参与测试的专业测试者,和大部分用户还是不一样的。因此你要意识到,你在测试中获得的数据的一部分可能是无用数据,要学会排除这些数据,然后继续。   确认偏见 or 观察者偏见 大家倾向于在数据中只看那些自己想看到的数据,或是想看自己之前预测的结论,这很自然。这其实也是一种偏见,我们需要努力抑制这种偏见的发生。不妨想象一下,同样一组数据,可能支持一种假设,也可能同样能支持另外一种假设。它可能符合你所想的,也可能完全不符。总之,不要只去看那些自己想看的数据,在这方面一定要极力克制。   实际上,在 Berger 看来,处理上面这类数据偏见的过程是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非常激动人心的一部分。那些曾在大公司工作的人会习惯利用数据做一些细微方面的修正和调整——例如在 A/B 测试中,主页上的哪个词起到了一点作用。如果你是在一家成立不久的创业公司,你跟数据打交道的过程就会更加曲折,利用数据做的事情也会重要很多。要尽可能快地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它可以帮你学到很多关于产品和用户的新东西。   报告偏见 观察者偏见主要指在一堆数据中只看你想看到的部分,而报告偏见主要指只关注那类最让你觉得舒服的数据。这意味着对于那些比较难获取、分析起来较为复杂以及难以量化的数据,就不会给与太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就不同的产品决策做出取舍时,这种偏见表现得尤为明显。你可能有一组很容易定量分析的数据,所以你会优先分析这组数据,这组数据可能可以说明一个产品决策的正确性。但同时可能会有很多定性的分析来证明这个产品决策的错误。例如,你们产品的用户增长数据可能非常不错,但用户满意度如何呢?   你经常要去面对和衡量来自不同渠道的用户反馈数据,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产品决策,这些工作量虽然繁重但都是值得的。对于任何在产品决策中所面对的赞同意见和潜在的反对观点,都要保持清晰的头脑。数据的来源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你获得更为清晰的视野。这已经帮助我们在 Slack 做出了很多明智的决策,例如之前提到的邮件营销,在我们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邮件营销所取得的效果时,我们才知道做邮件营销是不划算的。   融合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让他们共同发挥作用 在你确定假设并对其进行验证时,你就需要从那些你认为比较有价值、有启发性的数据入手。你确定了哪些用于验证假设的问题?有哪些搜集反馈信息的渠道?又如何正确地开展这项工具?定量反馈和定量反馈的区别在哪里,Berger 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定量数据可以帮你了解某件事情的对或错,而定量数据则可以告诉你它为什么是对的或错的。   当你在对你手中的反馈数据资源进行优先级划分时,你是否还需要去获得其它的数据。换句话说,在一个任何数据都可以获取的世界里,是否有必要去获得所有的数据,有备无患?   其实在通常情况下,获取数据并非完全免费的,是需要获取一定的成本的,有时是显性成本,有时是机会成本。有时数据即使可以 “免费” 获得,但我们仍要考虑是否值得我们花心思去获得这些数据,因为里面通常会含有隐形成本。   现在获取信息是非常容易的,正如你可以很容易浏览用户在产品官方 Twitter 上的反馈。你在工作中总会去搜集一些相关反馈信息,有时是定量数据,有时是定性数据。不过如果你有清晰的目标,并知道如何通过假设验证来实现你的目标,你就不会因为有一个用户不喜欢某项功能就匆忙地去改动你的产品。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适合用作测试使用。   你需要详细地了解并清楚你的数据来源,这比其它所有事情都要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你不需要关注其它事情。如果你认为新上线的产品功能非常重要,但用户的普遍反馈却一般,这时你就需要倾听用户的声音了。不过你不能对所有反馈数据都一视同仁的对待。   搜集你手里没有的数据 通常情况下,如果定量数据反馈暴露了产品中存在一个问题,你可以一眼就在分析仪表盘上发现。定性数据反馈就不同了,它分析起来更加复杂和棘手。还记得上面说到的 “选择偏见” 吗?和网站流量数据和留存率数据不同,当你浏览产品支持反馈或是社交媒体上的反馈信息时,你通常只会本能地看一些局部信息,无法看清全貌。要想获得可直接使用的实用的定性数据,你需要主动走出去积极搜集相关数据。   Berger 加入 Slack 时,他面临的是一个貌似令人艳羡的问题:产品反馈都非常正面。“开始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如果在 Slack 官方 Twitter 账号下留言的人都说 Slack 是一款很棒的产品,那么我加入 Slack 是干什么来了?我怎么才能为 Slack 创造价值?'。   所以 Berger 开始努力走出去接触那些还没有对 Slack 发表过评论亦或是还没用过 Slack 的人群。他知道 Slack 的下一步战略是为规模更大的团队提供服务。所以 Berger 开始拜访他能找到的规模最大的那些团队。这次团队拜访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些大团队使用 Slack 的体验和那些经常在 Twitter 上给 Slack 留言的活跃用户(这些团队的规模通常和 Slack 自己差不多)的体验是非常不一样的。   Berger 在用户拜访中发现,Slack 确实给这些规模较大的团队创造了很多价值,但 Slack 的有些地方却并未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可以很快解决的,只是 Slack 之前一直没发现而已。“只通过一种渠道了解用户反馈当然很简单,而且这些反馈大都是正面的—似乎每个人都喜欢 Slack!但这么做从长远来看是存在问题的。”   搜集这种定性数据似乎和在分析监控面板上舒服地了解定量数据的方法是彻底背离的,其实并非如此。搜集和研究定性数据时,你同样需要首先作出假设,然后确定指标和验证流程。   “我的假设是我们的产品并没能很好地服务好规模较大的团队。所以我决定从离公司较近的旧金山湾区的一些使用 Slack 的大公司入手,在拜访这些公司的过程中,我问了他们很多问题,主要围绕他们的团队是如何使用 Slack 的。”我问的这些问题非常直接:你是如何使用 Slack 的?公司内部哪些人在用?他们主要用 Slack 干什么?他们还在用其他什么工具,Slack 是否能和这些工具实现互补?   举个例子,Slack 最初内置有一定比例数量的默认通知和通知偏好的切换功能。所以当你在团队中工作的时候,你每天会收到一定量的有关其他同事工作动态的邮件或桌面通知。这个对小团队非常有用,因为这些通知可以帮助他们实时了解其他同事的工作进展。但同样的消息通知机制对于大团队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Berger 听到很多大团队在抱怨这个问题,最后 Slack 专门为大团队提供了一套不同的默认通知功能。新功能按比例减少了每天收到的桌面通知数量,同时为他们提供了了解团队全部动态信息的功能选项。这个功能对于大公司太实用了。   定量反馈数据分析起来很方便,但类如 “我每天收到的通知太多了” 这样的定性反馈你如何分析并和团队分享呢?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定性数据。例如你出去拜访 5 个用户,你可能会想:‘只拜访 5 个用户,我怎么知道该注意哪些东西,或者这访问到底有没有意义?’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了,因为你并不是访问随机选出的 5 个用户,你要清楚你的假设是什么,并知道应该访问哪些用户去验证你的假设。如果你拜访大团队,你只能做出和大团队相关的结论;如果你只和高度活跃的用户交流,那么你只能获取和活跃用户相关的有用数据。   有时候,你收到的有些用户反馈并不需要去测试验证,因为你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有时你会碰到一个用户以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方式使用你的产品,极少有人这么用,所以即使他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你也可以不用管,因为一般用户是不会这么用的。还有些时候,有用户在使用 Slack 时遇到了了严重的问题,这时你不需要了解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就能知道,每个人在使用 Slack 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走出办公室去拜访用户虽然很辛苦也很难,但它真的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你可以从中了解你的产品需要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让你知道产品下一步的开发重点是什么。   Berger 建议早期的创业公司不要过多地担心自己是否知道如何利用用户反馈数据。“要小心谨慎地选择你的假设,然后选择适合的用户群去拜访,获得有价值的反馈数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你自然而然就能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slack
    2015年11月04日
  • slack
    变革来临,摧枯拉朽:为什么说 Dropbox 会是第一家死掉的“独角兽”? 突发新闻!股票市场暴跌!所有人都吓坏了!独角兽们要死翘翘了!   好吧,可能我们有点反应过度了。但是今天 (8 月 24 日,周一) 股市有 4% 的小幅“修正”,科技企业如苹果、谷歌、Facebook 和亚马逊 (还有许多其他家) 的股票都出现了一点点恐慌,被剪了一大块羊毛。(蒂姆•库克出马救援,挽回市场⋯⋯ 持续了半小时。弄不好还违反了一些规定。无所谓了,他尽力了!)   尽管如此,今天股市的喧闹,在“我们现在是泡沫”的论调这把火上,浇了不少油——尤其是有一种说法:某些独角兽创业公司很快就要完蛋了。持这种“独角兽必死”(Doomicorn) 立场的风投比尔 (Bill Gurley) 有许多话要说,毫无疑问今天科技圈午餐讨论的话题围绕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哪一个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会死掉?什么时候?第一家估值超过 100 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Decacorn) 又如何呢?   笔者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无论现在是否存在泡沫,我们都将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见证一到两家估值巨大的创业公司走向衰败。无论市场的情况如何、投资人是否慌张,科技领域环境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没有一家大型民营科技公司能够在被淘汰、被颠覆或者被市场抛弃太长时间的状态下仍旧存活下来,真的没有可能。我不关心这些公司高管口中的有多少创新和业务进展;在某个时间点,这些公司当中的一些将会遇到一个突然的、令人震惊的现实状况⋯⋯ 他们无足轻重了。太可怕了!这个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列宁曾经追问的——是谁?又是谁的?谁会死?又死于何人之手?   一家创业公司最大恐惧并非来自其他家的竞争——而是担心失去关注、无关紧要。只有在经过了一定阶段的增长之后,你才会担心竞争对手——如果他们的产品做得更好、更便宜、更快、更健壮,怎么办?但是在到达下一个发展点之后,(我认为 10 亿美元估值左右是一个标准线) 你的同业对手已经不再是最担心的了。如果你的公司估值 10 亿美元,很可能你已经把事情做到足够了,直接竞争对手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打败你。取而代之的是,和被赶超淘汰相比,你的噩梦变成了一种甚至更加恐怖的命运:被边缘化。尤其是,被技术链条上相邻的对手边缘化。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是怎样的呢?微软对 PC 制造商们所做的就是如此,Web 浏览器之于微软公司也是如此,安卓/iOS 系统之于手持设备厂商是如此,Facebook 现在对这些公司做着同样的事情。对于那些被边缘化的公司来说这很恐怖,因为变革的发生是渐进的,接着突然一下子:康柏曾经还是最厉害的 PC 制造商,转瞬之间 Windows 系统成了关键,而不是运行在什么机器上。紧跟着不久,Windows 系统统治了世界,微软称王,但是有趣的事情又开始在 Web 浏览器内部发生。我的观点是:康柏遇到大麻烦并不是因为有其他厂商生产出了更好的桌面 PC 产品。他们的失败,是因为 Windows 突然成了核心,其他 PC 制造商,比如戴尔,更适应在模块化生产的新现实状况下发展。   我在给出关于独角兽的预测之前写这些,是为了再一次强调——当一家数十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倒掉时,通常并非是直接竞争对手干的,而只是因为他们曾经做着最擅长的事情,转天仍旧在做着最擅长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已经没有意义了。当这些公司的规模非常巨大的时候——比如 100 亿美元规模的超级独角兽——问题就严重了。   那么,谁会成为第一家失败的超级独角兽呢?笔者的猜测是 Dropbox。原因并不是几年来人们担心的 Google Drive 或者 Skydrive,或是其他任何云存储解决方案。正如我们所目睹的,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并不是最恐怖的。   Dropbox 将会死在 Slack 的手上。 可能你并没有将 Dropbox 和 Slack 看作竞争对手,因为它们也不是——从惯常的逻辑来看。实际上,Slack 早期的推广亮点是“我们整合了你已经在使用中的所有服务,比如 Dropbox”。这是因为 Slack 和 Dropbox 并非真正的对手:它们在办公领域是挨着的邻居而已。 你可能觉得像 Slack 这样的通讯和工作流工具会成为存储和版本控制服务 Dropbox 的极好补充——在这一点上,你是对的。但是随着 Slack 在科技圈及其之外领域的快速窜升,Slack 和类似的服务让我们工作本身的必需条件发生了改变。正如风投分析师本尼特 (Benedict Evans) 在文章中写道的,新出现的工具设计初衷是为了融入现有的工作流程,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工作流程会进化,完全发挥这些工具的威力。谈到在公司内部无数部门间用电邮发送的内部展示文档时,他调侃说:“PPT 文档可以用一个制作幻灯的 Web 应用代替,让两个员工立刻就用的那种。但是,取代 PPT 的应该是一个 SaaS 服务控制台,带有实时数据、意外变动提示和聊天频道,或者整合 Slack 进去。Powerpoint 被一种和 PPT 完全无关的产品干掉了。”这对于 Slack 来说太棒了,但为什么这种设想会影响到 Dropbox 呢?   Dropbox 有两个功能是关键的:存储你的文件,和其他人分享。Dropbox 这两点做得都很好。但是存储服务本身不再是一个好业务——云平台的硬盘空间成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快接近零了,原因是亚马逊的基础架构和谷歌新服务的推出所产生的激烈竞争。但是 Dropbox 活下来了,并不是因为提供了最便宜的服务或者最多的存储空间,而是因为其文件分享和版本工具仍旧做得非常出色。而且 Dropbox 意识到仅仅是同步文件还不够,他们认为,基于核心功能提供服务和使用体验,才是关键。但是威胁 Dropbox 生存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围绕文件管理能够提供多好的服务,而是——用户已经不再关心文件这件事了。   从许多意义上来说,Dropbox 代表的是陈旧且庄重的办公室最完美的终极形态。在“古老的日子”里,办公室堆满了摞起来的存储柜,还有拷贝用的复印机,用于通讯的内部邮件部门 (有时还有很厉害的空气传输管道)。接着计算机出现了,很自然地,我们像从前一样整理自己的东西:虚拟文件和文件夹 (甚至图标都和真的一模一样)。当人们习惯了使用新技术时,和老东西有一点相似并无大碍。接着我们普遍用上了电子邮件系统,将我们的文件用臃肿又总是很大的附件发出去。之后云平台到来了,号称我们的文件可以一直存在上面,在云里面,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始终如此,完美同步。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Dropbox 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工作习惯随着工具发挥更大效力而在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庞大威力。如果你停下来思考一下,会发现在互联网上,“文件”的概念有一点奇怪。文件看起来实在是太老套了,尤其是考虑到组织工具已经有 Evernote,任务管理工具有 Trello,沟通渠道工具有 Slack的时候。文件是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的独立对象,而互联网⋯⋯ 恰恰相反。当然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初期,人们熟悉的、传统的思路和组织系统仍旧存在,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某个时间点,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来到。对我来说,Slack 感觉上是第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化和原生移动化的生产力平台——尤其是它扩展到超越了消息发送的范畴,进入了工作流自动化、帮助机器人的领域,谁知道未来还有什么呢。Dropbox 可能是文件管理的尖峰之作了,但是 Slack 将会是下一轮革新的开始。   笔者不认为文件将会完全消失,无论如何短时间内都不会。作为一种数据结构,它们肯定仍旧会存在,深入我们的服务器和手机内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如此——但是大部分人对于它们的存在并不感冒。我非常肯定 Dropbox 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并不符合这一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其模式就是反应现有的环境,操作速度更快而已。这种思路太短视了。Dropbox 可能会是第一家慢慢衰落、之后很快无人问津直至失败的独角兽公司,这一点会发生的。随之而来的,将是我们终于抛弃了一种过时、有有且严肃的行事方式——低调的文档,而它也已经完成了一段漫长且高贵的生涯。     虎嗅注:作者 Alex Danco,原文来自其博客 Thoughts from Alex Danco,本文由虎嗅网编译。
    slack
    2015年08月31日
  • slack
    Slack 推出“Add to Slack”,让工作像点赞一样轻巧 Slack 的真正强大之处在于它的平台性,其他工具可以接入并很好的融合到这个平台当中。这家公司表示 Slack 现在已经加入了超过 80 个这样的整合,而且有成千上万的开发者正在为它添加更多整合工具。 如果你想在自己的 Slack 实例中添加某个整合的话,你们团队需要在 Slack 的整合页面上找到你想要的整合。这样做虽然已经足够简单,但是你需要提前了解自己的团队需要怎样的整合。为了帮助用户根据使用情景添加整合,Slack 正在 推出一个“Add to Slack”按钮 ,其他公司可以将这个按钮添加到自己的网站或者应用中。 例如,Nuzzel 和 Box 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使用“Add to Slack”按钮,这个按钮不仅可以起到提示作用,而且可以直接将 Box 整合到你们团队的 Slack 实例中。这对于 Slack 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简单而高明的功能。 Slack 决定在自己的软件之外实现更简单的整合功能应该是受到了 Facebook 的启发,后者的按钮已经遍布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这一举动大大提升了 Facebook 在网上的覆盖范围,而且 Facebook 本身不需要进行整合工作就可以深度整合到大批网站当中。现在 Slack 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不过它针对的是企业应用。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整合,这些按钮可以让你发送各种内容到 Slack 频道,具体内容取决于整合的服务。以 Box 为例,你可以直接在 Box 中向团队发送文件,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 该公司表示,这个按钮背后的理念是想帮助独立开发者直接安装整合、机器人和其他工具到 Slack,这就是“Add to Slack”按钮现在已经加入了 它的 API 的原因。 这个想法是完全合理的。当你在网上浏览新的网站或应用时,看到这个 Slack 按钮也许会帮助你决定使用这项服务,甚至成为它的付费用户。这对于 Slack 和其他公司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因为 Slack 可以通过这项功能维持用户的满意度和活跃度,而用户也可以尝试一些专门适配 Slack 的新功能。这将会开启一个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 如果仅仅向你展示下面的整合列表,你也许不太能想出自己需要在 Slack 上整合它们的情景: 而且由于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私人生活已经逐渐在网络上逐渐融合,因此这个按钮也能够像 Facebook 的点赞按钮一样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以下是 Invision 的应用实例 ,团队成员可以直接将设计成果的截屏发送到 Slack 频道。 如果连 电子邮件都能在 Slack 找到一席之地 ,那么我想任何产品都能整合到 Slack。 也许在一年之后,已经整合到 Slack 的服务会远远多于没有整合的服务。   Slack Leans On Companies Like Box And Nuzzel To Use “Add To Slack” Buttons For Contextual Integration Slack’s true power is being a platform. A platform that other tools can plug into and play nice with. The company says there are 80+ of these types of integrations and thousands of developers hacking away at adding more. Right now, you have to rely on you or someone on your team finding the integrations that you want on the integrations page and then adding it to your instance of Slack. Easy enough, but it’s not until you need something pulled into Slack where you find out that it’s a good idea to add that integration. To help those contextual integrations along, Slack is introducing an “Add To Slack” button that companies can add to their sites and apps. For example, Nuzzel and Box are using the “Add To Slack” button on their sites, which is not only a reminder, but a call to action to add Box as an integration to your team’s instance of Slack. Simple, yet virally smart for growth. Slack’s decision to allow simpler integration outside of its own software domain harks back to Facebook’s work to integrate its own buttons around the Internet. In a single move, Facebook greatly expanded its reach online, and deeply integrated with a host of sites without having to do integration work itself. Here, Slack is doing something similar, but inside of the constellation of business apps. If you’ve already integrated, or once you do, those buttons may let you send things to Slack channels, depending on what the service is. In Box’s case, you can send a file to your team right from Box. Super handy. The company says the thought behind this button is to help indie developers get their integrations, bots and other tools out there and installed, which is why the “Add To Slack” button is now in its API. The whole idea makes sense. As you surf the web and try new sites or apps, seeing that Slack button might help you make the decision to try the service and potentially even pay for it. It’s a win for both companies, since Slack keeps you happy and active within its product and you get to try new functionality tailored just for it. It’s a powerful beginning to a budding ecosystem. If you’re presented with this list, you’re less likely to think of the context in which you’d need one of them to access or interact with Slack: And since our work and personal lives are merging online, seeing this button will grab attention much like Facebook’s Like button does today: Here’s Invision’s implementation, allowing team members to ship screens to channels that need to see what they’re working on:   If email can find a place in Slack, then any product can I suppose. In a year, it will be a better question to ask who is not integrated with Slack, than who is.       Source:TC          
    slack
    2015年08月27日
  • slack
    Slack就是操作系统 互联网女皇注意到消息应用正成为通信中枢,Benedict Evans认为消息应用有可能成为移动平台,设计师Ben Brown则提出了一个更家大胆的观点,Slack、微信、Kik、WhatsApp之类的消息应用就是新的操作系统,并且预言一门叫做消息体验设计的学科将会大行其道,能开发这种新型软件体验的设计师和开发者将可以从一股新的应用商店淘金热中获得大量可观的回报。   由于其可扩展性、以消息作UI系统的威力及灵活性,Slack不仅仅只是一个聊天室。用过Slack的人都知道。   对于全新的一批app来说,Slack就是一个操作系统。随着Slack的发展,会出现一个基于这一操作系统运行的app的巨大市场—就像智能手机app的爆发一样。这些app会以Slack为基础进行开发,并以后者未曾预料的方式增强Slack。   这些app会把Slack作为它们主要的用户界面,因此也会出现在所有的平台上,而且是以原生的方式呈现,就好像它们是植入到Slack里面一样,还提供了各种原本出现在web、桌面或移动应用上的功能。它们会保持实时同步,随时随地用户可达。它们会提供一个一致的、友好的、会话式的界面。其做事方式跟我们以往会有些微妙的不同,为时间和成本节省、为更好的沟通和透明性等许多好处创造机会。   我们称之为“bot(机器人)”。其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现在终于进入主流了。   机遇是巨大的。   针对消息传递的设计将会成为一门与响应式设计一样重要的学科,这么学科还会吸收像文案撰写、商业分析以及API编程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技能。   我们不妨大胆给这门学科取个名字:消息体验设计(Messaging Experience Design,MXD)。   像这样新兴的操作系统Slack并不是唯一一个。很多应用正在微信、Kik、Snapchat、Facebook Messenger等其他消息平台上面搭建。这些应用之间大抵都是讲同一门语言,只是口音略有不同:针对Slack开发的app也许也能在Kik上面跑。现在Kik、微信、WhatsApp上面的用户数已经超过20亿了。   能开发这种新型软件体验的设计师和开发者将可以从一股新的应用商店淘金热中获得大量可观的回报。   Slack就是操作系统。   来开发杀手应用吧!   本文编译自:medium.com
    slack
    2015年06月09日
  • slack
    自由职业市场Elance-oDesk将品牌更新为Upwork,增加类Slack的协同功能 曾经相爱相杀的自由职业交易市场Elance和oDesk在2013年末握手言和,并于2014年11月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最近,oDesk全面改版,不仅名字改为Upwork,还增加了沟通和协同功能。   根据官方博客的介绍,新版会优化自由职业者更新资料的体验,将自己的状态迅速改为“马上可以工作”、“寻找工作”、“不寻找”,从而帮助甲方更快地找到合适的人选。同时在网页版和iOS移动端加入了即时聊天的功能,即使不使用Upwork的用户也可以使用该聊天应用。如果是比较大型的项目,也可以使用Upwork Enterprise组建团队,并以一种类似Slack的方式协同工作,如下图。 根据Upwork提供的数据,在原先的Elance和oDesk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自由职业者总收入数额超过1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对于其服务的推广很有利。2014年Elance-oDesk曾经提出过IPO的意向,据CEO Fabio Rosati估计,未来全球自由职业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到3万亿。   来源:36氪  作者:糖醋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slack
    2015年05月07日
  • slack
    沾Slack的光,企业社交网络Chatwork平台获250万美元融资 社交网络公司Chatwork总部位于日本和加利福尼亚,该公司今日宣布已从GMO Venture Partners募集到了3亿日元融资(约合250万美元)。这是这家新兴公司获得的第一笔投资。   多亏了硅谷的竞争对手Slack和其上个月接近280亿美元的估价,Chatwork成为了群聊的领先开发者,上升空间也遥遥领先。当Slack在新兴公司中声名大噪时,Chatwork把自身定位成非技术领域专家和中小型企业(SME)的交流工具。   Chatwork的全球产品经理Hayato Ishida透露:“云服务在各领域都有了显著增长,但商业交流仍对电子邮件依赖较大,世界上许多非技术性的商业人士认为电子邮件是交流的最好也是唯一渠道。对于他们来说,同时使用多种交流工具更为困难,因而我们提供了一种服务,能用一种交流工具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   注重大型企业 Slack对于拥有技术员的新兴企业来讲有很大益处,比如有工程师的企业。对于小企业来说,所有的信息都相互关联,但是如果在超过50人的公司工作时,员工之间的对话就可能没有太大关联。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使用技术行业中人人称道的Github、Trello、Mailchimp和New Relic等工具。所以,功能一体化对他们来讲没什么意义,而Slack只是成为了聊天工具而已。”   Chatwork则提供文本、声音和视频聊天,此外还有任务管理和文件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在浏览器里聊天,无需下载软件,在iOS和安卓等移动设备上也不用下载App。183个国家超过66,000家公司已经在使用这一平台,现在每个月新用户会增加3万人。今年年末总用户预计会超过100万人,其中10万人是付费用户。Chatwork的费用以每月2美元起步,而Slack的基础费用达6.67美元。Chatwork另外还表示15%的免费用户会成为付费用户,超过60%的用户每天都会登陆Chatwork。   Ishida表示,Chatwork在2012年初推出时,一直在盈利。该平台与Slack和诸如TypeTalk和Jandi等亚洲竞争对手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外部合作和安全。   向美国和欧洲进军 Ishada解释说:“虽然我们也有一些访客账户,但是其他服务通常只在Chatwork团队内部使用。我们和Slack在合作用户数量方面几乎相同。三年来,我们有银行级别的安全系数,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因而可以承诺现有用户以较高的信用度。我相信,Chatwork对新用户来讲很有价值。”   Chatwork的最大市场位于日本、越南、台湾和菲律宾。当前支持的语言有英语、日语、简体和繁体中文以及越南语。Ishida说今年年末之前会开发更多语言功能。   今天的投资是来自GMO VP的第二笔投资,即来自新设立的Fund 4。第一笔投资给了Line 的前任CEO Akira Morikawa,投资项目是他的视频管理C channel。今天这笔投资将会用于产品研发、员工雇佣和美国及欧洲的企业扩张。   (via techinasia,译|快鲤鱼,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slack
    2015年04月28日
  • slack
    SaaS界最具“钱途”独角兽Slack的中国小伙伴在哪里? 把Slack称之为SaaS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只独角兽,美国资本市场那些“有钱任性”的人都在高度关注SaaS领域和这个亿万量级的市场,而Slack则是他们公认的最有“钱途”的未来之星!毕竟,没有投资人甘心错过下一个Apple、Microsoft或者Google。那么,中国的把Slack在哪里?为什么还没有爆发? 把Slack称之为SaaS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只独角兽,我想应该不会有人有任何异议。这只SaaS界的独角兽,正在以令人乍舌的速度成长。   1、2014年2月正式推出,首日就有超过8000家公司注册; 2、随后不到一月,以2.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4275万美元的融资; 3、同年10月末,融资1.2亿美元,估值高达11.2亿美元,正式成为独角兽俱乐部成员; 4、2015年4月17日,Slack正式宣布以28亿美元的估值,在新一轮的融资中获得1.6亿美元投资。   再来看看Slack背后的“金主”们:DigitalSkyTechnologies、HorizonsVentures、InstitutionalVenturePartners、SparkCapitalGrowth、AccelPartners、AndreessenHorowitz、GoogleVentures、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Social+CapitalPartnership等等,除了大牌,就是更大牌。更重要的是,之前所有的投资者都参与了近期针对Slack的融资!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资本市场那些“有钱任性”的人都在高度关注SaaS领域和这个亿万量级的市场,而Slack则是他们公认的最有“钱途”的未来之星!毕竟,没有投资人甘心错过下一个Apple、Microsoft或者Google。   那么,Slack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呢?Slack的自我定位是“邮件杀手”,希望解决邮箱常被塞爆而又会忽略重要邮件的问题,将沟通方式聚集到一个平台,邮件、IM、短信、类似Yammer的工具、企业内网和Wiki等都能在Slack找到,完成“企业级IM+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此外,Slack也整合了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和Heroku等服务,将它们的通知提醒、Bug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   国内是否有模式一样或相似的公司?笔者就在这里为各位盘点一下国内SaaS领域的几家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并与Slack做一个简单对比。   Teambition与Worktile属于团队协作工具,以任务为核心将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主战场在Web端。可监测项目实时进度、各子项目完成情况、每个成员具体的工作内容等,当出现任务超时等意外情况时,可找到问题出现的地方及相关负责人,并以组建临时小组的方式进行在线讨论,制定解决方案。   纷享销客与销售易属于销售人员管理工具,主要为企业解决销售人员大部分时间不在公司办公的问题,主战场在手机端,通过地理位置管理、客户资料管理等方式,对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量化,同时加强其与公司内部的即时沟通能力。   imo班聊属于企业级沟通协同平台,为企业提供员工工作的统一入口,实现了PC手机一体化。提供“企业级IM+任务协作+SaaSOA+统一搜索”的产品服务,用户可以通过imo完成单点登录、一站式工作平台入口,移动/桌面一体化,公有云+私有云。同时,企业无需进行专门部署及维护,下载并注册即可使用。   Teambition、worktile、销售易和纷享销客属于工具型软件,imo班聊和Slack属于平台型软件。可见,与Slack模式最接近的是imo班聊,两款产品的差异之处在于Slack在办公应用之外还集成了Fackbook、Twitter等社交应用;而imo班聊是一款无娱乐的纯办公产品,移动端与PC端已经打通,并且拥有较好的跨屏办公体验。另外,如果说Slack做的是“沟通+协同”,那么imo做的就是“沟通+协同+X”,这个X连接的是更加广阔的服务市场,比如商旅机票、酒店预订、订餐、叫车……等等。   综上,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国内都有与Slack非常接近的具有独角兽潜质的企业,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像Slack一样爆发呢?   B端市场从来就不如C端惹人关注。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无论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在国内,无论是之前的PC互联网时代还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面向B端的产品从来都不像面向C端的产品那样容易引起用户的尖叫与自发传播。比如阿里巴巴刚开始做的就是纯B端的业务,但是真正让阿里巴巴红遍大江南北的是后来才有的“亲”、“双11”、“剁手党”等等背后的淘宝、天猫、支付宝。晒账单的朋友圈消息你可能已经见的烦了,但是你见过晒公司业务(当然这里是指非保密的)的吗?当一个产品缺乏用户自发传播的基因的时候就难以得到足够的曝光度,大部分投资人看到它以及和它相关的信息的机会就相对少很多,当然真正去研究的就更少了。   市场环境发展滞后于美国。众所周知,美国的B端市场一直领先于国内,除了互联网出现的时间不一样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B端市场的高速发展需要依赖一定的基础设施,比如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度,还有就是大多数用户(也就是公司员工)的习惯的养成,缺一不可。比如笔者前文提到的几款基于移动端的产品,试想一下如果智能手机的普及度不够高,那么产品再好也不会有市场。再比如,如果一家企业从来没有用过OA、IM、ERP等办公软件,甚至企业的管理层也没有打算使用,那么对于服务于B端市场的企业来讲,发展壮大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笔者认为以上两点可能是导致到目前为止国内SaaS界没有独角兽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好在最近几年国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加之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习惯的逐渐养成,国内的SaaS界开始逐渐受到投资界及媒体界的关注,并且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拿到了不同额度的投资。换句话说,SaaS界的寒冬已经过去了,开始变得“热”起来了。随着大量资本的不断注入,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服务于B端的企业就要开始拼自己的“硬实力”了,产品、团队、商业模式等等,都将成为能否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是无论如何,国内SaaS领域出现一只像Slack一样的独角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问题来了:Who & When?毕竟,没有投资人甘心错过下一个百度、腾讯或者阿里巴巴。   (本文作者庐陵子村,微信公众号:书客,ID:shukewenzhai,独家首发钛媒体。)
    slack
    2015年04月23日
  • slack
    Slack终于确认获 1.6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 28 亿美元 Slack 以 28 亿美元的估值融资 1.6 亿美元的传言传出已有一段时间,在今天终于被官方证实。   这轮融资过后,Slack 截至目前总共已融得了 3.4 亿美元。距离去年十月公布上一轮融资才半年左右,Slack 的估值就翻了不止一番。上次他们以 11.2 亿美元融得了 1.2 亿美元。   // 自2014年2月产品上线后,Slack就受到用户和投资者的追捧,成为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SaaS公司。推出当天就有超过8000家公司注册;2014年2月26日,以2.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4275万美元的融资;2014年10月31日,Slack融资1.2亿美元,估值高达11.2亿美元,正式成为独角兽俱乐部成员。 Slack的自我定位是“邮件杀手”,希望解决邮箱常被塞爆而又会忽略重要邮件的问题。具体方式是将分散的沟通方式聚集到一个地方,邮件、IM、短信、类似 Yammer 的工具、企业内网和 Wiki 等都能在 Slack 找到,其实就是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此外,Slack还整合了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和Heroku等服务,将他们的通知提醒、Bug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 本轮融资中,新加入的投资方包括:DST、维港投资、 Index Ventures, 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 和 Spark Capital Growth。有意思的是,所有之前的投资者,全部有参与跟投。包括 Accel Partners、A16Z、Google Venture、凯鹏华盈、Social + Capital Partnership 等。   这家创立一年出头的公司,目前拥有 750,000 的日活用户,和 200,000 付费用户。包括 Adobe、BuzzFeed、Live Nation、纽约时报、PayPal 都是它的用户。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slack
    2015年04月17日
  • slack
    企业协作沟通平台Slack继续火热,传拟以25亿美元估值进行B轮融资,去年10月估值已达11.2亿美元 推出仅一年1个多月的企业协作沟通平台Slack有可能要再次融资。据Bloomberg消息,Slack正在和Coatue(曾经投资过Snapchat、Lyft、Box等明星企业)、Horizons Ventures(由李嘉诚创立)等投资机构洽谈,拟以25-26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的融资。针对这一传闻,Slack官方还没有做出回应。 自2014年2月产品上线后,Slack就受到用户和投资者的追捧,成为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SaaS公司。推出当天就有超过8000家公司注册;2014年2月26日,以2.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4275万美元的融资;2014年10月31日,Slack融资1.2亿美元,估值高达11.2亿美元,正式成为独角兽俱乐部成员。 Slack的自我定位是“邮件杀手”,希望解决邮箱常被塞爆而又会忽略重要邮件的问题。具体方式是将分散的沟通方式聚集到一个地方,邮件、IM、短信、类似 Yammer 的工具、企业内网和 Wiki 等都能在 Slack 找到,其实就是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此外,Slack还整合了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和Heroku等服务,将他们的通知提醒、Bug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 Slack在上个月进行了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活动,公司表示,目前有6万个团队使用Slack,日活跃用户则超过了50万,“用户在Slack上的时间超过1亿小时,发送了超过3亿条信息”。联合创始人兼CEO Butterfield去年还表示,Airbnb、eBay和Salesforce.com等公司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目前Slack的基础服务是免费的,如果想要更大存储空间、无限制第三方应用集成等增值服务,需要缴纳每月8美元,或每年80美元的服务费。 去年10月底融资时,Slack团队透露过未来的计划:继续增加团队人数外,产品计划是把集成服务数扩展到250个,把工具的适用场景从30人以下小团队扩展到5万人的大公司。 此外,消息还称Slack有意换个更懂经营的人接替Butterfield的CEO位置,以满足公司下个阶段的发展。Slack其他三位创始人是EricCostello、CalHenderson 和Serguei Mourachov。 Butterfield在创立Slack以前,曾经建立过一家游戏公司Tiny Speck。2012年时,Tiny Speck的账上只剩下500万美元,Butterfield和其他创始人决定关闭游戏,将现金返还给股东。但投资者却鼓励他们用那笔钱创办一家新公司,也就是后来的Slack Technologies。在此之前,Butterfield还创办Flicker,后来Flicker在2005年卖给了雅虎。 有意思的是,Butterfield曾对外表示,Slack的成功是个“无心之举”。原来Slack是用来为他们自己的一个大规模多人游戏服务的,最后那个游戏失败了,但Slack却取得了成功。 来源:36氪   作者:feng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slack
    2015年03月25日
  • slack
    团队内部群聊IM工具HipChat发布正式版,与后起之秀Slack同场竞技 HipChat 是澳大利亚企业软件公司 Atlassian 旗下的团队协作通讯产品,不过当时还处于 Beta 测试阶段,现在 HipChat 官方正式版已经发布。   HipChat 的功能类似于 Campfire、Sazneo 等在线协同工具,并且和 Yammer 以及 Salesforce 的 Chatter 等企业社交平台有一定相似之处。你可以为单个项目或者小组搭建自有的聊天室,也可以很方便的发起一对一聊天。这套 IM 系统还整合了团队文件管理和分享,拖拽就能完成保存操作。   HipChat 基本支持所有平台,桌面端到移动端的都有。支持本地 Mac、Windows、Android、iOS 以及 Web 应用程序。HipChat 服务的价格暂定 10 美元一个月。   HipChat 总经理 Bernardo de Albergaria 称每月通过 HipChat 发送的信息数已经达到了 3 亿条,至今发送的总消息数已达到了 40 亿条。当问及后来竞争者 Slack 有没有给 HipChat 什么压力,de Albergaria 表示“这并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很高兴现在人们注意到了这些工具。HipChat 最近增长很快,我们在感到内外压力的同时也由衷欣慰。”   HipChat 于 2010 年 1 月成立,2012 年 3 月份被 Atlassian 收购。Atlassian 公司拥有超过 1.8 万家公司用户,其下有项目管理软件 JIRA、内容协作软件 Confluence、软件开发工具 FishEye 和 Crucible 等。此次在正式发布 HipChat 之外,Atlassian 还将扩大 HipChat 的商务市场部门,它计划在 2015 年 6 月份之前将员工总数增加到 500 个,并将 HipChat 的开发团队扩大三倍。   虽说如此,对 HipChat 本身而言,它能否在已成为红海的企业协同工具市场保持领先,还有待观察。
    slack
    2015年0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