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创
    芝麻背调:基于SaaS平台和多维大数据,为企业的人事招聘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 “企业在人事招聘上的风险控制需求越来越大。”芝麻背调联合创始人邱祥兵这样说道。 芝麻背调是一家通过大数据让用户和雇主更方便地获取求职者信息的互联网背调云平台,它基于SaaS平台和多维大数据,在用户授权的基础上,为员工和企业生成个人的背调报告。 据数据显示,一个常规企业招错一个人的经济成本是其员工工资成本的15倍,对于企业来说,招错一个人不仅面临着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上带来不少恶劣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招聘的风控诉求不断加强,据芝麻背调的一个数据统计显示,在职场招聘中,97.2%的HR认为企业在招聘时需要进行职场诚信管理。不仅仅是企业,那些因为他人而让自己名誉受损的员工个人也存在着职业背景调查的需求。 因此,“背调”应运而生,但传统背调调查周期长、价格高、针对人群主要为白领,而在4亿的蓝领人才市场上,背调几乎处于空白地带。基于此种种痛点,邱祥兵带领团队创办了“芝麻背调”,旨在利用SaaS平台和多维大数据,为企业和个人生成完善的个人职业背景报告,更好地为企业和员工服务。 具体说来,芝麻背调主要以这样的方式操作完成:在企业和员工雇佣关系确认的前提下,通过用户授权,为员工生成包括学历信息、人行征信报告、社保信息、公积金信息等背景报告,之后将该报告交付给求职企业。 运用互联网对企业进行背调,芝麻背调并不是进入这个市场的第一人,此前HRtechChina报道过的“萝卜猎手”、“知了背调”均是瞄准企业人力资源风控需求、运用大数据为企业人才招聘进行职业背调的互联网平台。 虽然起步较晚,但邱祥兵也不担心,“和其他背调企业相比,我们算是后来者吧,但市场足够大,我们也不着急,未来,我们会往庞大的蓝领市场继续发力。” 据邱祥兵介绍,目前芝麻背调依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主要推出了四个版本的服务:基础版、标准版、深度版、定制版,当然,依据不同版本,企业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 芝麻背调自今年6月份上线,目前已经和100多家企业及机构达成合作。据邱祥兵透露,未来公司还会将员工的心理健康测评等背调结果植入背调报告中,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员工背调报告。 芝麻背调团队此前曾从事于金融领域,在数据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源,团队核心成员在互联网工作多年,均拥有丰富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企业管理经验。 目前,团队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金额计划在500万。 【猎云网(微信:ilieyun)上海】8月8日报道(文/程远肖)
    新创
    2017年08月08日
  • 新创
    为从业者提供实务培训内容,「领带金融学院」如何做“金融版得到”? 金融行业的教育培训需求来自两方面:内因是中国金融行业处于成长期,科班金融知识与实务脱节,从业者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动态,必须持续学习才能免于淘汰;外因是监管层对机构培训从业者有要求,金融机构每年都有员工培训预算。以兴业银行为例,2015年兴业银行共投入银行培训费1.43亿元,平均每位员工培训投入为2700元。 领带金融是一家定位于“金融版得到”的金融知识服务商,同时面向C端和B端提供付费内容,公司成立于2014年,最初定位于“金融从业者的知乎”,不过,UGC模式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领带金融又转为PGC模式的内容供应商。 领带金融的业务可分为金融在线教育平台、金融公开课及内训、金融会务服务三类。 在线教育平台“领带金融学院”于2016年7月上线,根据金融从业者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办公技能,领带金融学院设计了3个板块的内容:微行业、微专业和微技能。领带金融学院的课程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保理等行业,包括资产证券化、PPP、供应链金融、小微金融等新兴的业务,截止到目前,领带金融学院已经开发了超过500门课程,课时超过2万分钟。 在线教育平台同时面向B端和C端服务。普通用户可以在线购买课程,流程与其他在线付费课程的体验类似,机构用户可以打包购买课程,领带金融学院为机构用户提供网校服务和内容服务,已落地的企业客户包括天风证券、远东租赁和华能信托等。 领带金融学院提供行业、产品和工具三个维度的内容 领带金融创始人陈新辉告诉36氪,为了保障课程内容的质量,领带金融会结合当下用户的知识需求,与业内KOL导师合作开发。领带金融运营了两百多个业务微信群,了解用户的课程需求之后,领带金融的知识管理部会找到监管机构或者金融机构内的老师,一起确认课程提纲,最后再录制课程,配套还会为学员提供文本教材和考核材料。每门课程从确定需求到最终产品上线,大于需要3个月时间。陈新辉介绍,领带金融学院已经与200多位讲师合作,其中准独家讲师20多人,90%的讲师都是部门总监及以上或者合伙人级别。 领带金融学院的产品线还包括直播课程、公开课、企业内训等,都是基于基础课程内容衍生的产品形态。 领带金融学院面向C端的课程定价从数十元到千余元不等,机构用户根据订购的课程数量,客单价从5万到10万不等,随着服务深度提升,客单价还有上升的空间。目前平台已有2万多付费用户以及20多家付费机构。 陈新辉认为,从专业程度最高的内容着手,获得从业者的认可,可以树立领带金融学院“专业”调性,进而形成平台势能,利于后期向更基层的金融从业者乃至学生群体扩张。 市场推广策略方面,领带金融将优先拓展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机构培训的内容供应商后,可转化机构内从业者成为C端用户,形成从点到面扩散过程。 领带金融学院目前团队约30人。据介绍,创始人兼总经理陈新辉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曾供职于Standard&Poors、中海信托和华能信托从事风险评估、项目融资和资产管理业务,主导完成的项目融资总规模逾50亿元。合伙人团队分别为来自银行、证券、公募基金、四大事务所及信托公司等机构的从业人员。 领带金融曾获得天使投资,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 与领带金融学院类似的项目还有高顿网校、华尔微课。其中高顿网校以金融资格认证为导向提供在线教育内容,与重实务内容的领带金融学院存在差异,高顿网校成立于2014年,曾获得新东方A轮投资。华尔微课是线下培训机构东方华尔孵化的在线教育平台,同样提供B端和C端的付费内容,东方华尔曾在 2014 年拿到华映资本的 2000 万人民币融资。 来源:36氪 ,作者:林鲁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5843.html
    新创
    2017年08月07日
  • 新创
    LinkedIn推出免费的撮合“师徒关系”服务,美国版“在行”? 近日,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推出一项免费新服务,撮合相关职业领域的人组成“师徒关系”,并将首先面向旧金山和澳大利亚的用户开放。 初期,LinkedIn会人工筛选一批潜在的导师,当有用户表示自己希望能够获得指导时,便可对双方进行撮合。另外,导师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前提条件来筛选徒弟,比如说和自己社交网络的远近关系、所在的地区、毕业院校等。后期,LinkedIn将充分贯彻“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向所有人开放导师资格。 在徒弟端,当用户表示自己希望在特定话题获得建议或帮助时,LinkedIn就会为其提供一些指标来缩小搜索范围,如地理位置、毕业院校等。 一旦成功撮合师徒配对,双方就可以自由进行沟通,但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终止沟通。 LinkedIn表示,希望能够借助这项功能填补市场空白。如果能够通过工作或其他渠道接触同一领域的前辈或资深人士,那么新入职场的人获得职业指导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目前BetterUp和Everwise等能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但都较为正式,并且都是付费服务。相较之下,LinkedIn新推出的这项服务可以免费使用,并且覆盖范围广泛。  
    新创
    2017年08月06日
  • 新创
    公众号之后如何变现?「Offer先生」选择做“接地气”的职业教育 在职业前教育这个新领域,曾经介绍过职业蛙、UniCareer、Futuretour 等,从需求端来讲,职业前教育切中的其实都是学生想要“花钱买工作”的想法,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这个赛道的差异化并没有很大,一面为学生提供成体系化的职业辅导内容,一面讲学生资源对接到招聘企业。 Offer先生的创始人王梓帆提到,学生的在找工作期间的迷茫其实可以简单归为 3 点:对职位没有认知、缺乏求职技能和资源脱节。这是Offer先生想要解决的问题。 切入职业前教育其实是Offer先生的商业化变现方式,“Offer 先生”最初为王梓帆兼职运营的一个公众账号,从 2015 年 10 月开始运营,最初以分享各类面试技巧、职场tips 为主,后期开始帮助企业 HR 发布招聘、内推信息,并开始进行社群运营,以微信群的形式按需求不同将学生、企业HR 聚合在不同社群内,并进行关系维护。在 2016 年年初开始商业化之前,“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 8 万左右的粉丝,2016 年 3 月底,Offer先生结合春季招聘的时间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线上付费产品,客单价为 300 ,总共售出 300 多份,均为公众号的粉丝。 王梓帆提到,在公众号运营中,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内容,因此,在内容研发上主要是要先成体系化,目前Offer先生的课程主要集中为快消、互联网、四大的校招和暑期实习招聘,从内容版块上,分为涵盖了行业认知、简历修改、投递策略、笔面试辅导等不同环节,以“面试技巧”、“大公司面试辅导”等形式呈现。 具体到课程设计上,首先由Offer先生内部的教研团队设计完成整个大的教学框架,再由行业导师完成对关键知识点的填充和最终的输出成型。现阶段,Offer先生的课程内容仍以行业图谱梳理、面试技巧为主,较之于前者,后者因人而异的成分太大,如何将内容标准化对于Offer先生这种以求职指导为卖点需要考虑的问题。王梓帆坦言,这一块的确很难进行标准化,这也是团队后期在内容上要完善的部分。 行业导师是职业前教育的固定参与者,和其他玩家一样,Offer先生这种模式下的导师都是各个行业的职场人士兼职,Offer先生的导师大多有 3-5 年工作经验,具体跟老师的分成方式暂时不做透露,在导师招聘中,除了基本的行业素养外,也会以试听课的形式邀请学员为老师打分,在满分 10 的情况下,需要到达 8 分以上才能成为签约的导师。 在上课方式上面,Offer先生主要以线上,一对多的上课人数在 50~100 人不等,目前 Offer先生公众号的粉丝数量目前为 30 万人。另外,团队也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前面提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人脉资源是痛点之一,因此,聚合了学生资源的职业前教育平台一面利用自己聚合的学生资源获取和企业内推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又成为了获客的关键点。虽然团队已经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整体来看合作较为松散,更像是信息聚合平台,可替代性强,保证强合作关系是企业资源端的工作重点。 根据教育部今年 4 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 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 3700 万人,各类高校 2852 所。但相比 K12、语言教育领域而言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而且就业是一个“一锤子买卖”,复购率也比较低。 职业前教育无论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同质性也都比较强,除了达内外,初创公司已经跑出来的有 UniCarer、职业蛙、Futuretour 等,那么,Offer先生的优势又在哪一块呢?王梓帆表示,Offer先生在公众号和社群运营上的积累是获客方面的优势,此外,Offer先生想要做的是“接地气”的职业前培训,很多学生欠缺的其实是如何面试、如何表达自己这“临门一脚”。 来源:36氪,作者:思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5306.html
    新创
    2017年08月03日
  • 新创
    芝麻开发想项目服务透明化,用“工时制”取代“项目制” 芝麻开发是一个以提供项目服务为导向的平台。项目服务有 IT 项目,包括网站建设、业务系统开发、APP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等,还有知识技能项目,包括 UI 设计、平面设计、需求分析、数据分析等。 平台工作人员分为9个等级,不同等级收费不同。平台的核心就是调度“工作者”来完成“项目”。工作者既有隶属于平台的直属工作者,也有来自于芝麻开发“合作伙伴”的工作者。 无论哪种工作者,被芝麻开发调度参与项目,都必须通过芝麻开发考核并获得芝麻开发认证。同样地,项目既有隶属于平台的项目,也有来自于合作伙伴的项目。 芝麻开发有别于一般的分包和众包,客户不能通过平台直接发布项目需求,工作者也不能接项目或竞争项目。芝麻开发总是为工作者安排合适的项目,为项目安排合适的工作者。最突出的特点是,芝麻开发实行的是工作计时制,而不是项目报价制。 这改变了 IT 项目的一般服务模式,解决了项目服务中合作多方的“痛点”:接任务的自由职业者不必参与商务流程,不必结果负责;平台提供相应工具,透明报价和流程;需方不必再为简单的工作支付高昂的价格,一旦自由职业者离职,平台会重新分配新人,新人根据以往的任务记录继续工作,这也是芝麻开发与其它分包或众包平台的根本区别。 项目进行过程中会有项目经理在其中进行协调,工作进度实时可查看,一般工作人员不会故意拖,因为项目结束之后会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品评估,一旦发现其中有欺瞒现象会取消工作人员在平台上的各项权益。项目完成,客户方按照工时打款,流程透明,报价透明,平台额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如果客户自己拥有开发团队或者已经将项目外包给其他团队实施,依旧可以使用芝麻开发来管理自己的项目。一方面,可以使用芝麻开发的项目管理平台,包含里程碑、项目文档、会议与需 求、功能模块、流程图、项目快照、Bug 跟踪等众多管理工具;另一方面,可以调用芝麻开发的项目管理角色的工作者保障项目质量、项目安全和项目落地。 付费方面,平台额外收取60%的管理费。目前平台共有200多个工作者,项目有200多个,工作时长有5700多小时。 芝麻开发平台有这样几个考量,一方面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大量碎片化时间,加之用地等基础设施成本升高,未来自由职业者将成为趋势;另一方面信息一定会朝着对称发展,不只是价钱透明,还有流程透明。 团队现在有20几人,核心成员姜听是人大信息学院02级本科,06年毕业短暂参与工作即开始创业。09年创办微普科技,16年创办芝麻开发。贺波涛是人大信息学院01级本科,05年加入百度,10年加入天涯社区,13年加入微普科技,成立微普科技西安分公司。 公司目前寻求1000万-2000万元的融资。 来源:36氪 ,作者:韩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6019.html
    新创
    2017年08月02日
  • 新创
    针对企业领域的流程协作,轻流要通过“自定义化”让企业减少重复劳动 流程管理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所谓“企业信息化”,数千亿的市场规模。但在这个行业中,更多的不是传承而是变革。不仅仅是把传统的东西搬到云上、搬到移动端。而更是需要通过新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 记者近日接触到的产品是一款流程化的协作工具——轻流。产品的创始人薄智元认为:“轻流与现有的OA系统或钉钉这类平台都不一样,我们更偏向于协作的性质,需要参与到流程业务的主要人员加入进来即可,并不需要公司的全部人员加入进来。比如一个‘售后管理流程’,可能只需要公司的某部分人员加入进来进行协作,并不需要全部的人员加入进来”。 产品有何特点? 薄智元说:“既然是一款工具,那么轻流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定义化’,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能够打造业务流程由业务人员去创建,而不需要IT支持的产品,所以轻流的核心是团队自主研发的—流程引擎”。 舍弃了原有笨重的流程引擎和PC端的插件,自主研发了一套符合国际工作流标准要求的流程引擎 大道至简,轻流认为SAAS不仅是把原有的东西搬到云上,而是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产品设计简化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引擎的自由度是轻流的追求。目前能够达到自由的删减和变更流程,因为团队在客户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尤其是轻流所针对的中小企业用户,他们的流程是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完善的。 作为一款to B的产品,所针对的客户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协作群体。薄智元说:“我们上周推出的产品是基于之前的产品线的迭代和更新,之前平台的企业级客户有三百余家,我们发现其实很多都是高级经理级别的,并不一定是这个公司的老板。这就是一种“自下而上”流程化协作方式。 与“钉钉”这样的大佬级产品不同,对于轻流而言,只有低的使用门槛和差异化,才能够找到我们合适的领域和市场。流程是企业里面人与人、人与数据、数据与数据的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再是“管理”,而是“协作”,人与数据的连接会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每个人可以获得最全面的数据,而这个数据是可以通过自定义业务流程而实现。数据与数的连接是我们未来的重要突破,也就是让数据自主的完成传递,而减少人的重复劳动”。 产品的使用以及具体操作 对于创建者而言,需要通过创建信息表、设定信息表的流转条件和流程、再对流转的节点进行权限的设定。为此,轻流提供了二十多个不同行业的模板,也可以让用户在对“流程”有概念之前有充分的参考,同时也能在参考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再进行修改。 创建好流程之后,最重要的是协作使用。每一个协作人都有一个应用看板和数据列表,能够看到待办事项、流程中、参与的事项、已完成的事项等。同时在未来会重点做用户的Dashboard和报表的可视化,希望“流程化”协作,能为每一个人提升效率。而不仅仅是完成OA中审批等管理支持流程。 据悉,轻流目前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订阅式,也就是年费的形式,根据附加值功能和使用量的不同暂时区分了两个版本。之后或许会按企业人数来进行收费。 融资方面,2016年6月份拿到了第一笔种子轮融资。产品经历了两次大的更迭和探索,“轻流”上线一周,已经有了将近50家企业用户的使用意向。目前正在天使轮募资中,预计募资300万元,希望能够更快速的占领市场,并且进一步加速产品的研发迭代。 最后,薄智元表示,未来也希望轻流能够在数据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探索。同时团队也会把流程引擎进行打包,通过技术驱动一些垂直行业领域的SaaS,让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
    新创
    2017年07月31日
  • 新创
    日程+待办+记事+纪念日,微约日历基于麦肯锡时间管理理念帮助多人共享日程 时间管理恐怕是当今追求效率的人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了,用一套好的工具安排自己的时间尚且勉强,更别提和别人共享日程。但随着人与人的连接日益密切、协作越来越繁杂,两个人及多人以上的时间管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尤其加上移动化普及,碎片化时间变多,这种需求开始被重视。 现在约会、约时间还停留在微信、短信、电话等传统渠道;而且多渠道并没有进行统一的整合,出现的一种状况就是在微信、QQ、短信等处搜集时间信息,然后统一整理到个人日程当中;如果再来一个人约时间,就需要翻开自己的日程以确认,麻烦不说,还会经常出错,比如约重时间这样尴尬的事情。 微约日历是最近接触的团队日程共享APP,需要时间协作的好友间,可以通过互相公开日程安排的方式,来了解双方的工作进度和忙闲时段,实现高效协同;同时,微约日历支持多人提醒功能,一人创建日程后,可邀请微约日历好友和微信好友参与,对方接受后会自动添加该日程,实现全员提醒,方便团队内部发起会议、培训、活动等事项;对于紧密协作的老板和助理、亲友间,还可以设置权限,允许对方直接为自己建提醒。 微约日历现在打通了微信,可直接在微约日历的公众号里用语音创建日程,或把约时间的相关信息复制后发到微约日历公众号,系统会自动识别关键信息,智能建日程,并同步到APP里。用户也可以从客户端分享日程到微信,邀请微信好友参与会议/活动,目前正在开发多时区功能,便于不同国家团队的时间共享需求。 市场上解决相近需求的有三类产品:第一类是国外的 Google calender 和 Outlook。但谷歌被墙,国内用户即使使用,也会经常被不稳定的网络限制使用,而共享功能更是得保证想要共享的那个人也翻了墙才行;Outlook 本质上是一款邮箱客户端,只是附带了日程安排,使用场景只局限在办公领域。且免费版的Outlook 只能给他人发送自己的日历,对方无法进一步编辑,如果要编辑就必须安装昂贵的 Exchange,令大部分人无法进一步享受便利。 第二类是嵌在各种 SAAS 软件里,作为功能强大、流程复杂的企业服务软件的一个不重要的分支功能。时间管理以及日程时间共享功能也不完善,且不够轻巧,大多不能跨组织间使用,如泛微、钉钉等。 第三类是一些共享日程的软件,本质是解决多人提醒问题。例如国外的自带 meet 键盘输入法的多平台免费日历 sunrise(后被微软1亿美金收购),智能会议日历 Tempo Smart Calendar(后被salesforce收购),共享日历 timetree,日程安排AI小助手x.ai等等。 目前微约日历注册用户有80多万,每天有10%左右的用户把微约日历分享给自己的同事、朋友; 新增用户中,每天9%来自于好友推荐; 周活用户里,有约30%的用户连续使用5周以上,获得了最美应用、小众软件、知乎、简书小米、华为、360、应用宝等推荐。 产品于去年9月份正式上线,还没开始做大量推广,目前用户基本靠自然增长和朋友同事间的推荐。微约日历希望将来可以自然成长为平台,接入更多生活讯息以及本地信息。 微约日历现在团队一共15人,CEO 王敏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十余年市场营销管理经验;CTO 常晓晖是前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运营总监谢琼曾从0开始运营千万级用户量的图片社交 App。公司去年拿到了中微子投资的500万天使轮。 来源:36氪 ,作者:韩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4143.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8日
  • 新创
    面向数亿职场人士,“职得看”利用知识图谱实现精准个性化资讯推荐 在资讯过载时代,个性化推荐确实是一个为用户节省时间的重要机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资讯应用,比如今日头条、看荐、即刻等。 今日头条使用了推荐算法,根据用户过往的阅读行为作为用户兴趣,进行内容推荐,多有重复和冗杂;一点资讯在算法基础上增加了订阅的规则,提升推荐准确度。看荐除了使用算法,还将人工甄别引入到个性化推荐的链条中。 不过在AiLingual创始人吴羽君看来,市面上缺乏面向职场人士的更为专业的资讯应用。同时,现有的个性推荐缺乏拓展性,无法挖掘用户潜在的兴趣点。 因此拥有Google工作背景的吴羽君,联合斯坦福大学硕士林咏为创立了AiLingual,并着手开发面向职场人士+大学生的拥有个性化推荐功能的资讯应用“职得看”。 说起“个性推荐”,今日头条是国内当仁不让的先行者。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是使用“协同过滤”技术提取用户兴趣的特征,然后和相应内容进行匹配。“协同过滤”主要依据的是用户或者项之间的相似性,即在海量的用户中发掘出一小部分和你品位比较类似的,在协同过滤中,这些用户成为邻居,然后根据他们喜欢的其他东西组织成一个排序的目录作为推荐给你。早期的今日头条通过预装获得了巨大的用户基础,因此“协同过滤”技术路线是走得通的。 在没有足够的用户量基础上,AiLingual选择建立知识图谱来推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并做相关性的推荐。知识图谱可以看作是一种复杂的树状图,每个节点表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体”,每条边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知识图谱提供了从“关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吴羽君表示,由于很多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是未经处理过的非结构化数据,因此需要掌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从这些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对团队的知识推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AiLingual自去年底开始着手建立“科技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图谱,对2500万+个实体、7万+的话题、700+的互联网科技相关专题进行了清洗、筛选,最终完成了上万个实体的知识图谱的建立。 梳理出这些实体间的关系,除了可以进行相关内容的推荐,还可以帮助用户挖掘和推荐他们潜在的感兴趣的话题。吴羽君举了个例子:比如实体“A”和实体“B”看似不相关,但其实是有一定强逻辑关联的。一个关注了大量A话题的读者,我们会尝试给他推荐B话题相关的内容,看看是否会引起他的关注和兴趣。 知识图谱的建成后,吴羽君团队也是通过内容提取(关键词匹配、内容分析等)做机器学习,将话题和文章对应起来。吴羽君告诉36氪,现在的匹配精确度大概能达到80%-90%。未来随着算法的优化和内容量的增加,匹配精度也将提升。同时,团队也在拓展除科技互联网外的其他领域内容,并不断加入新的实体。 用户也可以以专题形式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职得看”上现有包括15个领域的大量专题内容,每个专题包括相关的资讯、观点、深度报告、音频、视频等。 吴羽君告诉记者,他们监测了绝大多数的科技互联网内容源,包括相关的网站、上千个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海内外博客等。未来还将拓展至除科技互联网外的其他知识领域,预期可以覆盖几亿的职场人士和大学生。 职得看现在有几百个核心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对推荐的内容是否满意进行多维度评判,从而帮助职得看调整和优化知识图谱结构或是内容提取算法。普通用户则是通过其是否对推荐的文章进行了阅读、浏览时间、是否分享了、收藏了等方式来进行正负反馈的判断。 不过APP的平均获客成本高是众多公司面临的挑战。吴羽君表示,他们还是着重在目标人群关注的地方推广产品,比如通过在知乎、简书上产出内容进行用户转化,以及基于产品本身功能结合社会热点做一些活动。 在盈利方面,吴羽君表示2C业务主要是通过广告或是专栏订阅等内容付费服务进行盈利。此外,职得看的内容推荐功能也可以通过API接口接入智能音箱系统中,为用户提供音频内容,在拓展盈利途径的同时,还可以扩大用户量。音频来源除了已有的音频内容,吴羽君还计划自行产出音频内容。 公司于去年获得了峰瑞资本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8月份将开启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团队的拓展、APP迭代和推广。 职得看的核心团队成员毕业于斯坦福,CMU,清华,北大,交大,拥有Google、Uber、搜狗等科技公司工作背景。创始人吴羽君曾任棕榈大道联合创始人& CTO,负责搭建稳定可规模化的服务器系统。曾在Google NestLabs担任UX工程师,有丰富的全栈开发经验。同时还入选了2017 Forbes 30 under 30 China。联合创始人林咏为斯坦福大学硕士,在硅谷明星企业Lark担任首席iOS工程师4年多,同时也是连续创业者。 来源:36氪,作者:希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5370.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8日
  • 新创
    从ps单品切入在线职业教育 巧课要做学练合一的培训软件 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并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也将突破1.3亿。 巧课就是一款从PS单品切入在线职业教育的培训软件。传统软件学习模式多是采用录播视频、图文解说以及线上授课的方式,将学与练的场景区隔开,实地演练效率较低,学员易忘记操作步骤。部分软件提供模拟指路式的实验教学,但模拟软件中的教学场景与实际操作难免有所出入。巧课开创的真实软件教学场景,可让学员直接在PS软件中学习,统一学练场景。 起初,巧课的创始团队是做设计类直播培训的,已累积上百人教师资源。考虑到直播教学受限因素较多,于去年二月份开始筹备转型。巧课创始人罗辉明向36氪表示,直播教学对老师时间要求较高,而在线软件培训模式是录播模式,解放教师端的时间,课程包价格也低于直播课堂收费。 老师可断点录制操作教程,录制过程中无需语音讲解,系统会根据教程自动合成,降低老师的使用门槛。老师操作一遍即可录制成教程。该教学软件适配不同版本系统,像导航仪一样引导学员在PS软件中一步步操作,增加学员参与感。此外,该软件还有实景演示模式,即学生不用动手,由巧课软件在学员的PS系统中自主操作。课后会给学员布置练习任务,由线上老师点评,开放在线问答功能及时解惑。 巧课目前教学体系分为微课程和套餐课程两部分。微课程又包括软件基础、磨皮美化、创意合成、按钮文字等四部分。套餐课程以时段划分为30、60和90天基础班,售价80——240元不等,在线购买价格为30——90元。转型后的巧课于今年5月份进行了众筹预测,客单价约为100元。现阶段巧课仅限于windows版本ps系统,目前仍处于优化迭代期以提高产品兼容性。 盈利模式方面,巧课目前主要通过讲师合作分成以及课程付费变现,后期可能会与招聘网站和威客网站合作,开设流量入口。为此类网站对接专业型人才。 团队CEO罗辉明2008-2016年创办在线直播培训网站“一网学”,已有8年在线直播培训经验,培训超过5000名学员,合作上百名老师。巧课已申请专利,目前处于实审阶段。 来源:36氪 ,作者:毕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3729.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5日
  • 新创
    把实习经历做成的简历,“招兵买马”想用全新方式为企业招人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貌似人人唱衰。但在招兵买马创始人代坤看来,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学生对就业市场认知存在问题。一些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学生,对企业的求职信息都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该企业的岗位需求是什么,也不了解市面行情。很多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面对招聘单位,开口就要一个不太现实的薪资水平。 招聘方当然也存在痛点,不清楚学生的实际能力,当然可以凭借学生的成绩单知晓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但是否具有特定岗位所需的特定需求,招聘方无从知晓。用简历?那都是学生自己写的,真实情况也无从查证。 招兵买马,是创始人代坤于15年底所创办的项目,项目最开始的思路是给学生打造“兼职”电子档案,即学生每做一份兼职,每参加一次培训,“招兵买马”都会记录在案,大学四年后,会形成一套完备的电子档案。呈递给学生,再由学生交给企业。于今年5月份,该模式停产,据创始人代坤所讲,是因为所做的简历和企业不匹配,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无目的参加实践,到头来仍然和企业所要求的不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缴纳会员费的学生屈指可数。 该项目于今年5月份改版,目前平台上有3种想招人的企业,第一种是想招全职的企业,第二种是想招兼职的企业,第三种是想利用校园推广自己品牌的企业。 企业在发布正式岗位时,必须给学生设定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有企业发布客服专员职位。学生若想得到此次面试机会,必须参与销售相关的实践一次,销售相关的培训一次(职位级别越高,要求参与的实习和培训次数也就越多)。每个职位,必须付出9.9元的“诚意保障金”,方可进行“练级”,企业所要求的实习、培训,都可在招兵买马的平台上找到,会有记录条记录进度。 按照企业要求参加完指定的培训后,即可获得面试机会,若最终成功得到该岗位,需给招兵买马缴纳500元费用。如果完成任务却未能获得面试机会,9.9元的费用会退还给学生。跟之前的思路相同,每名学生完成任务后,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电子档案。 当平台累计了足够多的学生数据后,金融机构可以用该数据作为参考,向学生提供贷款。 自五月初发布新功能以来,企业在平台上发布200多个岗位,400个学生报名,还没开始施行上述的一系列缴费功能,目前该项目只在沈阳运营。 来源:36氪 ,作者:徐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4439.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1日